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往年中招語文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下列詞語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沉魚落雁風度翩翩

B.驚心動魄毛骨悚然

C.雕梁畫棟驚濤駭浪

D.恣意妄為碧空如洗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他不僅學習好,而且品行端正,是老師的好幫手。

B.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C.在這次比賽中,他不僅取得了好成績,而且表現出了良好的體育精神。

D.他的成績雖然提高了,但是學習方法還是老樣子。

3.下列詞語中,不屬于成語的一項是()

A.雕梁畫棟

B.驚心動魄

C.毛骨悚然

D.風度翩翩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個孩子像一只小鳥,活潑可愛。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對比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象征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雙關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語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1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2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對比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B.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像一座寶庫。

C.她的歌聲像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D.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唐代詩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古代漢語中的“之”字,在句中通常用作代詞。()

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的詩句。()

4.詞語“山清水秀”中的“山”和“水”都是名詞,它們在這里起到了修飾作用。()

5.詩歌《登高》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國家興亡的憂慮。()

6.詞語“風花雪月”通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宜人的地方。()

7.《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8.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

9.“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中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起伏的感慨。()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意思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請簡要說明“對仗”在古詩詞中的作用。

2.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詩詞的情感?

3.請舉例說明如何運用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

4.在學習古詩詞時,如何理解詩句中的“意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論述古詩詞中“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及其對詩歌情感表達的重要性。

2.分析《離騷》中屈原的“忠而見疑”思想,并探討其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試卷答案如下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C

解析思路:A項中“落雁”應為“落雁”,B項中“悚然”應為“悚然”,D項中“碧空”應為“碧空”,故選C。

2.B

解析思路:A項中“不僅”應放在“學習好”之前,C項中“不僅”應放在“取得了好成績”之前,D項中“還是”應改為“仍然”,故選B。

3.D

解析思路:A、B、C三項均為成語,D項“風度翩翩”為形容詞短語,故選D。

4.B

解析思路:A項中“像一只小鳥”為比喻,C項中“像天籟之音”為比喻,D項中“像星星一樣明亮”為比喻,故選B。

5.A

解析思路:A項中“像一只小鳥”為擬人,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6.A

解析思路:A項中“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排比,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7.A

解析思路:A項中“像一座寶庫”為夸張,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8.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設問,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9.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反問,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0.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引用,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1.A

解析思路:A項中“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對比,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2.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象征,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3.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借代,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4.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雙關,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5.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反語,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6.A

解析思路:A項中“像一座寶庫”為夸張,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7.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設問,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8.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反問,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19.A

解析思路:A項中“那朵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引用,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20.A

解析思路:A項中“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對比,B、C、D三項均為比喻,故選A。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

解析思路:詩句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內容正確。

2.×

解析思路:“之”在句中用作助詞,表示所屬關系或定語后置的標志。

3.×

解析思路:詩句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內容正確。

4.√

解析思路:“山”和“水”在這里都是名詞,修飾“清秀”。

5.√

解析思路:詩歌描繪了作者對國家興亡的憂慮,內容正確。

6.×

解析思路:“風花雪月”通常用來形容文人雅士的閑情逸致。

7.√

解析思路:《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為曹雪芹。

8.×

解析思路:詩句出自杜甫的《望岳》,內容正確。

9.×

解析思路:詩句出自杜甫的《登高》,內容正確。

10.√

解析思路:詩句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意思正確。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對仗在古詩詞中的作用是使語言節奏和諧,增強詩歌的音樂美,同時使意境更加鮮明,情感更加豐富。

2.通過朗讀可以體會詩詞的情感,注意語氣、語速、停頓等,感受詩人的情感起伏和意境變化。

3.運用修辭手法可以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如比喻、擬人、夸張等,通過這些手法,使讀者產生共鳴,增強詩歌的感染力。

4.理解詩句中的“意象”需要結合詩歌的背景、詩人的情感和具體語境,通過分析意象所代表的含義,來理解詩歌的整體意境和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