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課件 4陸地水2學習資料_第1頁
自然地理課件 4陸地水2學習資料_第2頁
自然地理課件 4陸地水2學習資料_第3頁
自然地理課件 4陸地水2學習資料_第4頁
自然地理課件 4陸地水2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地理(自然)

陸地水2二、中國的湖泊中國是個多湖泊的國家,天然湖泊遍布。常年面積在1km2以上的湖泊約2865個,總面積達7.8萬km2;大于10km2的,有696個。見書P91表格5-2湖名省份面積/km2湖面高程/m湖水容量/108m3水型青海湖青43403193.92778咸納木錯藏19614718768咸色林錯藏16284530492咸扎日南木措藏996461360咸鄱陽湖贛293321248.9淡洞庭湖湘243233178淡太湖蘇24253.1444.2淡洪澤湖蘇157712.3727.9淡巢湖皖769.558.3720.7淡湖泊的成因類型構造湖火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巖溶湖風成湖河成湖海成湖瀉湖由于地貌、氣候、水文的差異,可將全國劃分為五大湖區:

青藏高原湖區

東部平原湖區蒙新高原湖區

東北湖區云貴高原湖區青藏高原湖區1青藏高原湖區多構造和冰川作用形成,也有泥石流阻塞河床形成的堰塞湖。海拔高(4000m以上)湖水深。藏北的喀順錯是海拔最高的湖5556m。湖泊多且深(1500個),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0%。絕大部分是內陸湖和鹽湖,只有位于高原東部和南部的少量外流的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青海湖、納木錯、色林錯、扎日南木錯、當惹雍錯、羊卓雍錯、鄂陵湖、塔若錯等是高原上面積較大的湖泊。納木錯色林錯鄂陵湖扎陵湖青海湖當惹雍錯扎日南木錯昂拉仁錯班公錯羊卓雍錯九寨溝構造運動、氣候干旱造成湖泊退縮,湖面縮小。青海湖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氣候干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于補給量,湖面逐漸縮小。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環湖一周,號稱千里;唐代尚稱八百里。現在湖中心的鳥島,都已成為湖岸相連的半島。自1908-1962年的54年間,水位降低了8.8m。1989-1999年,降低了0.74m。4340青海湖青海海鳥外流的淡水湖納木錯納木錯納木錯羊卓雍錯九寨九寨五花海組成湖底的石灰巖參差錯疊,色彩深淺各異;加之多年沉積的古樹葉、有色礦物質和各種不同顏色的藻類的染色作用,在陽光照耀下,便猶如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九寨九寨黃龍黃龍黃龍東部平原湖區2東部平原湖區范圍: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湖區。湖泊總面積約2萬多km2,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5%。大多在構造陷落的基礎上由河湖沖淤而成。湖泊多與河流相通,不僅在水文性質上與河流密切聯系,湖泊水位和面積具有顯著季節變化,而且許多湖泊是河流作用的產物。我國東部著名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巢湖都位于本區。東平湖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白洋淀河間洼地積水而成枯水期干涸。如白洋淀、東淀、七里海、文安洼等。在魯南斷裂的基礎上,黃河南徙,汶、泗河下游受阻潴水而成(如北五湖,南四湖,洪澤湖等)南四湖北五湖:東平湖、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馬場湖組成(泥沙淤積嚴重,水深不足1m。南旺湖已經變為平地)以濟寧為界太湖昭陽湖駱馬湖高郵湖洪澤湖巢湖石臼湖鄱陽湖洞庭湖新安江水庫丹江口水庫洪湖微山湖河流帶來的泥沙、不合理的圍墾造成湖泊縮小,甚至消失。淮河大多是黃河奪淮入海,潴水而成鄱陽湖:贛、信、撫、修、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年平均氣溫16.9-17.7攝氏度,非常適合候鳥過冬。這里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鄱陽湖在歷史時期的消長和每年季節性水位變化都比較大,汛期碧波萬頃,枯水時水束如帶,灘地出露,是典型的吞吐型湖泊。距今1500年前,由于長江主泓道南移至湖口一帶,長江江水阻礙了鄱陽湖北去的泄水,淹沒了眾多古代城邑,使鄱陽湖面積迅速擴大。唐末至明初,贛江等五河三角洲迅速伸展,由于開辟農田,建筑農舍,使鄱陽湖水域大為縮小。明代中葉長江張家洲的出露和東南移,再次束窄湖口入江斷面,加上梅家洲繼續發展,明清以來鄱陽湖又一次擴張。贛江、修水的三角洲前緣地帶已屯墾的農田、村宅均被水淹。20世紀70年代前,在湖的偏南部,即五大河下游的出口沖積平原處,由于大面積圍墾、水土流失加劇和三角洲加速充填湖盆,鄱陽湖水位呈上升趨勢。洞庭湖:湘、資、沅、澧;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燕山運動的斷裂作用產生了地塹式的拗陷,形成了洞庭湖盆的原始雛型。隨著湖盆多次下沉,古云夢澤逐漸解體,荊江洪水南移,湖盆積水逐漸增加,湖泊面積擴大,發展成為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1825年,湖面達6000平方千米。19世紀以后,分泄江洪,泥沙入湖量增多,形成高洲,圍成垸田。河流挾沙入湖是洞庭湖淤積的重要原因。人類的圍湖墾殖是洞庭湖淤淺變小的另一重要原因。圍湖筑堤,圍湖造田,加速了天然湖面的萎縮進程。1978年從衛星實拍照片測算,枯水期湖水面僅1070平方千米。洞庭湖水深也在迅速變淺,湖泊容積銳減,湖泊調蓄能力大為降低,洪澇災害日趨嚴重。現今的洞庭湖已演變為以陸洲為主體的平原——湖泊景觀了。2.62億t/a的泥沙,湖床抬升4cm/a洪湖:河間洼地原為內陸湖,因自然淤淺及圍湖造田,致使湖泊日漸被分割、肢解,遂形成今日“星羅棋布”的面貌。20世紀20年代,湖泊總面積為1949.2平方千米。歷史上幾次特大洪水年,荊江大堤決口,洪水泛濫,致使眾多洼地積水,湖面擴展。50年代以來,淤積和圍墾使湖群急劇縮小乃至消失,湖泊總面積已減至不到20世紀20年代的一半。盲目圍墾,減少了湖泊蓄水面積,導致大片墾區常年積水,地下水位抬高,影響農業生產。3.蒙新高原湖區以黑河-弱水-東西河(甘肅)為界,西部多是構造湖,東部多為小型風蝕湖,也有部分構造湖。全區湖泊總面積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8%。多為內陸咸水湖,僅有少數淡水湖。較大的湖泊有:呼倫湖、博斯騰湖、索果諾爾湖等。吐魯番的艾丁湖是我國最低湖泊,水深不足1m。呼倫湖貝爾湖岱海黃旗海烏梁素海烏蘭蓋戈壁博斯騰湖瑪納斯湖艾比湖艾丁湖烏倫古湖羅布泊哈密盆地塞里木湖(焉耆盆地)(吐魯番盆地)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古稱沙井。素以“千年不干”著名。沙夾風而飛響,泉映月而無塵。月泉曉澈。古河道殘留湖、風成湖。構造運動(斷層)、流水及風力地質作用是月牙泉形成的內外動力條件。博斯騰湖(焉耆盆地)斷裂成因的湖泊,內陸最大的淡水湖呼倫湖:中國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濕地連綿。面積2339平方千米,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貝爾湖:位于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是哈拉哈河和烏爾遜河的吞吐淡水湖,是中蒙兩國共有的湖泊。新疆喀納斯湖4.東北湖區平原湖泊,多是地殼下沉,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表積水形成。

山地湖泊,多與地質構造和火山活動有關。湖泊面積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5%。除了松嫩平原有部分鹽堿湖外,多為外流的淡水湖。著名湖泊有:鏡泊湖、五大連池、長白山天池(所知最深373m)、興凱湖等。三江平原興凱湖鏡泊湖呼倫湖嫩江松花江五大連池牡丹江貝爾湖長白山白頭山天池興凱湖:火山噴發與地塹式斷陷構造湖,北國“綠寶石”。中國和俄羅斯的界湖。鏡泊湖:距今一萬年前第四紀火山活動,大量玄武巖熔流噴溢,把牡丹江攔腰截斷,而形成的我國面積最大的熔巖堰塞湖。五大連池5.云貴高原湖區全區湖面總面積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區內多為構造湖,也有喀斯特發育形成的溶蝕湖。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瀘沽湖、撫仙湖等構造湖,草海、異龍湖、納帕海、東湖等溶蝕湖。滇池撫仙湖洱海草海(溶蝕湖)瀘沽湖構造湖滇池撫仙湖滇池屬于構造斷陷湖。中國西南第一大湖,有“高原明珠”之譽,號稱五百里滇池。實際滇池南北最長36.5km,東西最寬處12.8km,面積294.5km2。平均深4.4m,最大深度10.2m。撫仙湖: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頭第一大湖,屬南盤江水系。湖水平均深度為95.2米,最深處有158.9米。湖容量達206.2億立方米,相當于12個滇池的水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