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上學期第三次階段性測試卷B卷(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全解全析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如圖所示,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晷針影子測量時間的一種計時儀器,晷針影子的形成是()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鏡面反射 D.漫反射【答案】A【解析】我國古代利用日晷晷針影子變化計時是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與反射現象無關,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下列各種現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A.猴子在水里看到自己B.打靶瞄準時,利用三點確定一條直線C.日食和月食現象D.樹蔭中常有因太陽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圓斑【答案】A【解析】A.猴子在水里看到自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打靶瞄準時,利用三點確定一條直線,利用的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故B不符合題意;C.日食和月食現象,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的直線傳播,故C不符合題意;D.樹蔭中常有因太陽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圓斑,屬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所示為一只紅嘴鷗從水中捕食飛離水面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中的倒影是紅嘴鷗的實像B.紅嘴鷗的嘴恰與水接觸,紅嘴鷗在水中的像的嘴也恰好與水面接觸C.水越深,紅嘴鷗的像越小D.紅嘴鷗飛離水面時,水面上的像會變小【答案】B【解析】A.水面上出現的紅嘴鷗的倒影是由于平面鏡成像原理,是海鷗在水面上成的虛像,故A錯誤;B.紅嘴鷗的嘴恰與水接觸,根據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可知,紅嘴鷗在水中像的嘴也恰好與水面接觸,故B正確;C.倒影是水面成像,像的大小與水的深度無關,故C錯誤;D.隨著紅嘴鷗向上飛離湖面,它們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將始終不改變,與紅嘴鷗大小相等,故D錯誤。故選B。4.如圖,人眼在A點看見河里B點有一條小魚,若從A點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魚,該激光應射向()A.B點 B.B點上方 C.B點下方 D.都可以【答案】A【解析】連接AB,過折射點做法線,根據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的位置,雖然人看到的B點是魚的虛像,魚的實際位置在B點的正下方,因為激光在進入水的時候也會發生折射,所以照著B點,激光也就剛好落在魚上了。如圖所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環食已于2021年6月10日從加拿大南部登場,日環食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當月亮轉到了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導致人們只能看到部分太陽,這就是日環食,即日環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6.如圖所示漫畫中,小松鼠在樹上玩得正歡,見小狐貍急匆匆從樹下跑過,小松鼠感到奇怪。關于小狐貍是否撒謊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狐貍撒謊,礦泉水瓶不可能引起火災B.透明礦泉水瓶中有水時,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可以使附近的草木著火,引發火災,故小狐貍沒有撒謊C.透明礦泉水瓶中有水時,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可以使附近的草木著火,引發火災,故小狐貍沒有撒謊D.無法判斷小狐貍是否在撒謊【答案】C【解析】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可以將射來的太陽光會聚在一點上,會聚點的溫度比較高,引起附近的草木著火,引發森林火災,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7.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如圖所示,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光經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攝像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C.“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D.“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答案】C【解析】A.刷臉系統中的攝像頭是一凸透鏡,則光是從空氣斜射入另一種介質,發生的是光的折射現象,故A錯誤;BCD.攝像頭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不同,投影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刷臉時,面部與攝像頭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通過攝像頭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D錯誤,C正確。故選C。8.如圖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方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手機的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B.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攝入鏡頭,應將自拍桿拉長C.手機鏡頭上的灰塵會被拍攝在照片上D.利用自拍桿可以減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圍【答案】B【解析】A.手機的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其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故A錯誤;B.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攝入鏡頭,像變小,像距變小,物距變大,應將自拍桿拉長,故B正確;C.手機鏡頭上的灰塵距離鏡頭太近,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虛像,虛像不能成在底片上,所以不會將灰塵拍攝在照片上,故C錯誤;D.利用自拍桿可以增大物距,減小像距,拍出的像會變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故D錯誤。故選B。9.透鏡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B.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兩倍焦距以外C.投影儀能使物體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實像D.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于一倍焦距【答案】C【解析】A.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的作用,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是應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投影儀是應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符合題意;D.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于一倍焦距,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0.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裝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如圖所示。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點;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A.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B.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C.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D.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下方【答案】B【解析】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射燈發出的發生折射,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P點如下圖所示:水面上升至b位置時,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經水池側壁反射后,光線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如圖所示,我們在上方看起來,光斑的虛像在Q點,即Q在S的上方。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第Ⅱ卷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1.如圖所示,物體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A',A到O點的距離為L,將鏡面M繞O點順時針轉過90°至OM',A'的移動軌跡是______形。【答案】以O為圓心L為半徑的圓【解析】因為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即平面鏡是物和像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當平面鏡繞點O旋轉的過程中,物體A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都在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所以,它的軌跡是以O為圓心L為半徑的圓形。12.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個平面鏡M,桌面上的小球按圖示方向滾動。要使小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沿豎直方向下落,則鏡面與桌面間的夾角α應為______。【答案】45°【解析】根據題意,小球水平向右運動,小球的像豎直向下運動,所以小球到達A點時,像也到達A點,所以平面鏡應過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交點A,如圖所示:根據題意,當小球在圖示中的B點時,像點在豎直方向的C點,平面鏡過BC連線的中點D;平面鏡一定在AD連線上,其中:BD=CDAD⊥BCAD是∠BAC的角平分線,∠BAC=90°故有∠BAD=45°題干中的夾角α=45°。13.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的原理圖.點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下降時,光點S’將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會”)移動.【答案】向右【解析】當液面下降時,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所以反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平行,光點將向右移,如圖所示:14.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我市用同一個照相機拍攝的兩張風景照。拍攝好甲照片后,要使塔的像更大些,照相機鏡頭應該向___________(選填“內”或“外”)調節,這樣就拍攝出了照片乙。【答案】外【解析】由圖可知,甲照片的像小,乙照片的像大,由于鏡頭的焦距不變,而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應將照相機靠近拍攝對象來減小物距,同時照相機鏡頭應該向外調節,增大像距。15.坐在教室內某個位置的同學因黑板“反光”而看不清某些粉筆字,黑板“反光”是因為光線照射在黑板上發生了_____;我們能從各個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這些物體表面發生了_____。【答案】
鏡面反射
漫反射【解析】[1][2]反射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它們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黑板“反光”是因為黑板發生了鏡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使人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上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16.小明用裝有濾色鏡的照相機給一株綠葉白花的郁金香拍照,在洗出來的照片上看到卻是黑葉紅花,那么濾色鏡玻璃顏色可能是___________色。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付款時,二維碼白色部分將光___________(選填“反射”或“吸收”)。【答案】
紅
反射【解析】[1]白花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而照片上的花為紅花,說明濾色鏡只讓紅色光通過,因此濾色鏡玻璃的顏色是紅色的,綠葉反射綠光,不能通過紅色的玻璃,所以照片上是黑葉。[2]物體呈現白色是因為物體反射了所有色光,物體呈現黑色是因為物體吸收了所有色光,所以二維碼白色部分將光反射了。17.取一個大燒杯,里面充滿煙霧,倒扣在桌子上,用手電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圖甲所示)。若在杯底放置一個凸透鏡,光的傳播方向如圖乙所示,這說明當光從空氣射入透鏡時,凸透鏡對光線有______作用;若換成凹透鏡光的傳播方向如圖丙所示,這又說明當光從空氣射入透鏡時,凹透鏡對光線有______作用。【答案】
會聚
發散【解析】[1]由乙圖可知,光束通過凸透鏡之后,光束變窄,說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2]由丙圖可知,光束通過凹透鏡之后,光束變寬,說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18.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將一塊玻璃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進行實驗,如圖A所示。(1)小明得出“像與物等大”的結論,可小華認為:像的大小還和鏡子面積的大小有關。在不更換和損壞玻璃板的前提下,你如何開展探究?簡述做法及判斷方法。做法:______,判斷方法:______;(2)小明了解到平面鏡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勻地鍍上了一層金屬膜制成的(如圖B甲)。他有一個疑問:物體是通過鏡子的前面成像還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將一支鉛筆的筆尖貼在鏡子上,如圖B乙所示,眼睛從側面觀察,若發現______,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背面成像。【答案】
拿不透明的書擋住玻璃板前面的一部分,重復上面的實驗
若同樣大小的蠟燭B還能和像重合,說明像的大小和鏡子面積無關,反之有關
筆尖的像和筆尖相隔有一段距離【解析】(1)[1][2]在不更換和損壞玻璃板的前提下,探究像的大小還和鏡子面積的大小有關。可以拿不透明的書擋住玻璃板前面的一部分,重復上面的實驗,若同樣大小的蠟燭B還能和像重合,說明像的大小和鏡子面積無關,反之有關。(2)[3]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了兩個不重合的像。眼睛從側面觀察,若發現筆尖的像和筆尖沒有相隔一段距離,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正面成像。若發現筆尖的像和筆尖相隔有一段距離,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背面成像。19.圖甲是學習光的折射的實驗情景,圖乙是示意圖。(1)實驗前,點燃固定在盒蓋下方的蟻香,蓋上盒蓋、打開亮度較亮的激光,可清晰觀察到如圖乙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側面上可看到一個亮點(如圖乙B點);(2)向塑料盒中逐漸加入摻有少量牛奶的水,達到一定高度后會觀察到在右側面原來亮點B的上方出現一個亮點C,這個亮點是因為光照射到水面時發生了光的_____現象形成的,還有一個在原來亮點的下方D處;(3)保持入射光不動,繼續加水,會看到原來的下面的亮點向_____移動;(選填“上”或“下”)(4)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的變化情況,結合圖甲、乙說明,應進行的操作是保持水位不變,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注意觀察的現象是_____。【答案】
反射
下
折射角的變化【解析】(2)[1]向塑料盒中逐漸加入摻有少量牛奶的水,達到一定高度后會觀察到在右側面原來亮點的上方出現一個亮點,這個亮點是因為光照射到水面時發生了光的反射現象形成的,還有一個在原來亮點的下方,這是由于光在水面處發生折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而產生的。(3)[2]保持入射光不動,繼續加水,入射點向左移動,據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會看到上面的亮點向上移動,據光的折射規律,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折射角的大小也不變,折射形成的下面的亮點向下移動。(4)[3]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的變化情況,應增大入射角,同時注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根據折射角及入射角的變化情況,分析得出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的變化情況。20.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系”實驗中,選擇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鏡()、蠟燭、火柴、光屏等,如圖所示。(1)首先,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他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2)同學發現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的像越來越高,若只調整凸透鏡,應向______調(選填“上”或“下”),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3)已經得知“物體在凸透鏡的焦點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光屏上會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小明想進一步探究“成放大實像時,像距和物距的關系”。①關于物距的預設值,有如下的幾個方案,選擇______方案最好;A.11cm、15cm、19cmB.11cm、12cm、13cm、14cm、15cm、16cmC.11cm、12.5cm、14cm、15.5cm、17cm、18.5cm②實驗中小明發現:當蠟燭放到物距符合要求的某一位置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
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下
C
蠟燭靠近焦點太近,成像距離太大,超出光具座長度【解析】(1)[1]實驗前,要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2]在實驗過程中,蠟燭越燒越短,物體向下移動,根據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光屏上的像越來越高,若只調整凸透鏡,應向下調,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3)①[3]關于物距的預設值,三個方案中,選取6個物距的方案較好,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B方案中每次移動的距離是1cm,C方案中每次移動的距離是1.5cm,C方案最好,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故選C。②[4]當蠟燭放到物距符合要求的某一位置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蠟燭靠近焦點太近,成像距離太大,超出光具座長度。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21.(10分)凸透鏡成像時的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間的關系是。(1)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20cm時,另一側光屏上正好得到等大倒立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是多少?(2)如圖所示是根據每次成實像時的物距u,物像間距L畫出的圖像(以f為長度單位),在物理學中,用像距v和物距u的比值來表示凸透鏡的放大率m,即,且m>1時成放大的像,m<1時成縮小的像,請你通過計算判斷,當u=3f時,凸透鏡能成放大還是縮小的像?【答案】(1)10cm;(2)縮小的像【解析】解:(1)u=20cm時,另一側光屏上正好得到等大倒立的實像,此時物體放在二倍焦距處,相距等于物距解得(2))當時,根據可得解得凸透鏡的放大率u=3f時,m<1,成縮小的像。答:(1)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2)當時,能成縮小的像。22.(10分)透鏡焦距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就越強。通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苗知識與技能培訓考核試卷
- 科研倫理審查與違規處理考核試卷
- 染整行業綠色制造與清潔生產考核試卷
- 染料在農業生物防治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競賽場地布局與設計考核試卷
- 批發商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考試考核試卷
- 租賃農機在農業機械化推廣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拼多多農產品電商平臺活動策劃代運營服務協議
- 海關關員崗位海關業務流程優化聘用合同
- 城市管理系統數據收集與合規利用協議
- 水下探測技術發展-洞察分析
- DB21T 3508-2021 旅游景區木棧道設置與維護規范
- 扁桃體癌護理查房
- 醫療技術銷售技巧
- 2024專利代理人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5年高考數學模擬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 高英-Mark-Twain-Mirror-of-America原文+翻譯+修辭
- 中國老年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3)解讀課件
-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課件
- 《寵物營養與食品》課件-1.3寵物的蛋白質營養
- 2024年湖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