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2土壤與植物(講義)
模塊導航:
油模塊一、命題趨勢
制模塊二、知識重構
M模塊三、重點考向典題精練
考向一、土壤的結構和類型
考向二、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
考向三、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
考向四、化肥與植物
曲命題趨勢
1.土壤的種類和成分命題點有:①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及成因;②土壤中各成分的探究;③土壤的分
類及不同土壤對植物的作用,常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
2.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命題點有:①植物根的類型直根系、須根系等;②植物的根不同部位及其結構特點;
③植物吸收和脫水的原理等,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3.植物的經與物質運輸命題點有:①植物莖的分類匍匐莖、直立莖、纏繞莖等;②莖的結構葉功能;③莖中
各部位與物質運輸之間的關系等,考試中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形式。
國知識重構
知識點一、土壤成分和各種土壤
1、土壤生物: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空氣、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熱土壤,出現水珠
(2)測定土壤中空氣的體積分數: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分別放入體積相同的正方體鐵塊和土壤,慢慢向燒杯
內注水,直到正好把它們浸沒為止,注水量的差值即為土壤中空氣的體積
(3)土壤中的有機物:先稱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用酒精燈加熱(放石棉網上),現象:土壤顏色發生明
顯變化,燃燒過后,再稱量土壤,發現質量變少。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
生物體土壤中的無機鹽:過濾土壤浸出液,再在蒸發皿中加熱蒸發,可見很細的結晶物
注:①(1)圖實驗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爆裂
②有機物能燃燒,但不能溶于水;無機鹽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燒
3、r土壤生物:動物、植物、細菌、真菌
土壤的組1C固體
土壤非生物液體
X空氣
礦物質顆粒(無機鹽):占固體體積的95%
'腐殖質(有機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巖石的風化和有機物積累兩個部分。
巖石的風化:指巖石在風、流水、溫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學物質的
溶蝕作用和各種生物的作用下,不斷碎裂的過程。
總結:巖石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冷熱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風化變成
石礫和砂粒等礦物質顆粒,最后經各種生物和氣候的長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5、影響土壤結構的因素有礦物質顆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等;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礦物質顆粒的
多少和排列方式
6、土壤礦物質顆粒的分類:砂粒(最粗)、粉砂粒、黏粒(最細)
7、土壤顆粒性狀:砂粒空隙大,通氣、透水性能強,但保水性能差
黏粒空隙小,透氣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好
注:(1)土壤的滲水性(即透水性)與保水性成反比關系,滲水性與通氣性成正比關系。
(2)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氣、透水的能力主要與土壤中礦物質顆粒大小有關
知識點二、植物的根與物質的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顯發達的主根和側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雙子葉植物的根系)
須根系:沒有明顯主側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麥、蒜、蔥等單子葉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發達,生長范圍比枝葉大,把植物牢牢固
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根吸收進入植物體的。
3、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的結構、肥力、水份和通氣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顯
著的是:地下水位越高
4、植物根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在農業生產中,移植作物幼苗要帶土移植的原因:①以免損傷根尖;②是植株移栽前仍能吸收土
壤中的營養物質
r根冠:位于根尖頂端的帽狀結構。細胞壁薄,外層細胞排列輸送,內部細胞小、
排列緊密。保護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斷生長
分生區:位于根冠內側,長約1-3毫米。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排列緊
<
5、根的結構密。分裂能力強,大部分成為伸長區細胞,進而形成根的各部分結構
(自下而上)伸長區:逐漸停止分裂,但能較快生長,使根不斷地伸長生長
【根毛區:由伸長區細胞進一步分化而來,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擴大了根的
吸收面積)。是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注: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是根,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區。
6、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原理):一般情況下,當植物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高于土壤
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時,細胞吸水;反之,細胞失水(溶液中的水分由濃溶液流向稀溶液)
7、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鹽水中,失水,出現萎蕉現象(失水造成的)。因此,施肥過多使土
壤中溶液濃度過高,容易造成“燒苗”
8、植物的生長除了要從土壤中吸收水份外,還需要吸收無機鹽,特別需要較多的含有氮、磷、鉀三種元
素的無機鹽。
9、不同無機鹽對植物生長起不同作用:①氮、鎂:合成葉綠體的原料;②氮、硫:合成蛋白質的原料;③鉀:
使莖稈粗壯,促進淀粉的合成和運輸;④磷: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和開花
10、植物需要的營養元素的缺乏癥狀:①缺氮的癥狀:植株矮小,葉片發黃;②缺磷的癥狀:植株暗
綠帶紅;③缺鉀的癥狀:植株矮小,葉片上帶許多褐斑
11、植物和土壤的關系:(1)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水和無機鹽;(2)植物可以幫助土壤積累有機物,
使土壤更為肥沃。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常提倡“秸桿還田”,以提高農田的肥力。
注:植物無法直接吸收有機物。但是動植物尸體、排泄物等有機物會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變成二氧
化碳、水和無機鹽后,然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12、長期施用化學肥料的危害:使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
知識點三、植物的莖與物質的運輸
1、莖的分類
(1)按生長方式不同分:
①直立莖:最常見,直立向上生長如:果樹
②纏繞莖:莖本身纏繞他物上升,如:牽牛
③匍匐莖:較軟,不能直立生長,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長如:草莓、甘薯
④攀援莖:借助他物,常借助莖,葉的變態結構(如卷須)而上升如:絲瓜
(2)按組成成分分:草質莖(單子葉植物,一般為綠色,較細),木質莖(雙子葉植物,較粗)
注:無論莖呈現什么特點,都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是對光合作用這種營養方式的一種適應,即從環
境中最大可能地獲取其生長所需的陽光
2、莖的功能:①輸送作用;②支持作用
“表皮:細胞排列緊密,間隙小,起保護作用
樹皮〔韌皮部篩管:長筒形活細胞,向下運輸有機物
韌皮纖維:機械組織,支撐作用
形成層:分生組織,只有2-3層細胞,筒狀,較小,能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向外形成
莖的結構_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
木質部:[導管:長筒形死細胞鏈接形成,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I木纖維:機械組織,增加莖的強度,支撐作用
-髓:莖最中央,儲藏營養物質
注:(1)木質莖(雙子葉植物)有形成層,因此莖能不斷加粗;草質莖(單子葉植物)沒有形成層,
它們的莖不會加粗生長,如:水稻、小麥、毛竹等
3、年輪:木質部生長,由于氣候等條件的不同,尤其是溫帶地區,在氣溫、降水、光照等外界氣候
因素呈現周期性變化影響下,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較明顯的分界線,每年生成一
輪,(只在木質部中,不包括樹皮、韌皮部、形成層等環狀結構),其中較光亮且寬的線條生長于
春季,較暗且窄的線條多生長于秋季。
4、年輪的作用:①根據木質部中年輪書可推算樹的年齡;②推斷植物生長的不同時期氣候狀況;③
識別方向:環境越好,光線越充足,植物生長越快,年輪越疏松,故,年齡較稀疏的地方為南方,
較狹窄密集的地方為北方
5、導管:位于木質部,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自下而上地向枝端運輸。
注:①刀片切成斜面:增大面積,有利于物
質運輸;②橫切面現象:木質部被染色;
③縱截面現象:越向上,染色越淺
(說明水分和無機鹽運輸是自下而上)
6、篩管:位于韌皮部(樹皮),運輸有機物,自上而下運輸
注:樹皮環切后,傷口的上部出現膨大的瘤狀物(有機物不能向下
運輸,在傷口的上方積存,導致上方細胞分裂和生長都加快)
固重點考向典題精煉
考向一、土壤結構和類型
L“桃蛋”是一種耐旱性強的多肉植物,適于生長在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中。則該土壤類型是
)
A.黏土類土壤B.砂土類土壤
C.壤土類土壤D.以上三種都可以
2.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
量的土壤類型應是()
3.模型能揭示事物的形態、特征和本質。下列建構的模型正確的是(
T
A.圖甲為氧的原子、離子、元素關系模型
B.圖乙為壤土類土壤的組成模型
C.圖丙為氧化反應和緩慢氧化關系模型
D.圖丁為空氣各成分體積模型
4.關于土壤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土壤中礦物質顆粒小,土壤空隙就較小,土壤中水就少而空氣較多
B.土壤中各成分發生變化,其結構還會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不變
C.土壤的礦物質顆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種
D.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礦物質顆粒,它屬于有機物
5.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經過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超級雜
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鹽堿地上種植的“海水稻”,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請回答:
(1)“超級雜交水稻”最適宜的是中性、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環境,要求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
強,所以應選擇(填“砂土類”、“黏土類”或“壤土類”)土壤種植。
(2)在海邊的鹽堿地上,一般作物因為缺少水分難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鹽堿地生長,可能是其細
胞液的濃度比常見植物細胞液的濃度要。
6.根據表中土壤顆粒的分類情況,回答問題:
名稱直徑(毫米)
砂粒2.0?0.02
粉砂粒0.02?0.002
黏粒<0.002
(1)如圖“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境:它耐旱性強,適應疏松、排
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生長。則種植“桃蛋”的土壤中應含有較多的(選填“砂粒”、“粉砂粒”
或“黏粒”)。
(2)土壤根據礦物質顆粒、空氣、水和有機質等的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為砂土類、黏土類、壤土類
三種土壤類型。其中適合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是0
7.課外活動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要求大家分組進行探究。
某小組討論后認為可能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植物生長,并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說明:所用的花盆
和植物相同,“十”的數量表示澆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時間的長短)
花盆編號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間長短
1壤土++++++
2壤土+++++++
3砂土++++++
4壤土+++++++
(1)在科學實驗中,當實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時,必須控制好變量。1、2號花盆的其他因素都
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O
(2)仔細分析1號與3號花盆的實驗設計,你認為他們所要探究的問題是0
(3)由于土壤的結構不同,因此它們的保水、通氣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向2、3號花盆中同
時澆一定量的水,則從盆底流出水分較多的是花盆。
8.小科是一個八年級的學生,他常常看到媽媽將做菜后留下的蛋殼倒扣在花盆中,媽媽認為蛋殼中含有
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蛋殼真能促進植物生長嗎?小科為了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他設計了如下實
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①首先選取了發育情況相同的3株健壯君子蘭幼苗,分別栽入體積相同、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個
花盆中(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丙中裝普通的土壤)。
②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其他管理條件都相同。
③一段時間后,君子蘭生長狀況發生了變化。小科將變化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植株實驗前質量/g實驗后質量/g生長情況
甲4151植株矮小、葉色發黃
乙4170植株較健壯、葉色較綠
丙4199植株健壯、葉色濃綠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小科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是o
(2)比較兩盆植株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結論:蛋殼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甲組君子蘭植株
矮小、葉色發黃是因為缺少(選填"氮”、“磷”或“鉀”)元素。
(3)實驗后,小科對丙盆君子蘭呵護有加,由于澆水過勒,君子蘭爛根死亡,這主要是因為土壤中
水分太多,導致(填選項字母).
A.根吸收了過多水分,造成細胞破裂
B.土壤中氧氣過少,根無法進行正常呼吸
考向二、植物的根和物質吸收
9.如圖是小腸內壁和植物根尖的結構示意圖,它們的共同點有()
A.都增大了吸收面積B.都屬于器官
C.構成的細胞都有細胞壁D.都能吸收大分子有機物
10.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放置一段時間后,檢測蒸儲水時,只在乙組中明顯檢測到蔗糖。這與兩組馬鈴
薯細胞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關,該結構是()
煮過
的去皮
馬鈴薯
A.細胞壁D.液泡
11.如圖為根尖的結構模式圖,①的主要功能是()
A.吸收水分和無機鹽B.使根伸長
C.不斷分裂D.保護作用
12.小黃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根尖的結構時,發現不同區域的細胞特點各不相同。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B.②細胞能較快生長,使根不斷伸長
C.③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
D.④位于根尖最前端,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13.上圖為植物體對水的吸收、運輸和散失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葉的上衣皮
葉的下衣皮
A.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區
B.施肥過多會導致根毛細胞失水,造成燒苗
C.根吸收的水由莖韌皮部中的導管運輸
D.植物體缺水時,氣孔關閉以減弱蒸騰作用
14.蕨類是真正的陸生植物,其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征表現出與環境的高度適應性。
(1)如圖甲所示為蕨類植物的根制成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像。該部位位于根尖的—
區,是根尖(填寫功能)的主要部位,這一結構特點是蕨類能較好地適應陸
地環境的原因之一。
(2)干旱條件下,蕨類葉片表面的氣孔處于圖乙所示的(填寫數字)狀態,但蕨類的氣孔
在干旱條件下作出適應性反應的速度比被子植物(選填“快”或"慢”),這是蕨類植物難以
適應干旱環境的原因之一。
15.2020年10月,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超優千號”耐鹽水
稻的平均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創下鹽堿地水稻高產新紀錄。如圖所示為“海水稻”植株和根尖結構模
式圖,據圖回答問題:
⑴“海水稻”的根系為(填“直根系”或“須根系”),根能夠不斷伸長的原因是分生區不斷分裂
產生新細胞和[](填寫序號和結構名稱)細胞能較快生長。
(2)“海水稻”通過[](填寫序號和結構名稱)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其吸水時,根毛細
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6.學生興趣小組為了研究外界溶液濃度對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影響,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取兩個
大小相同的蘿卜,各從頂端向下挖一個大小一樣的洞。在A蘿卜洞內裝上濃鹽水,在B蘿卜洞內裝上
等量的清水,過一段時間后,觀察蘿卜洞內液面升降的變化(如圖一)。
(1)過了12小時后觀察發現:A蘿卜洞里的水變多,蘿卜變軟;B蘿卜洞里的水則變少,蘿卜變
硬,那么,此時B蘿卜細胞發生了如圖二中(填序號)所示的變化。
(2)得出結論:當外界溶液的濃度(選域,大于”或“小于”)蘿卜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
水;反之則細胞失水。
(3)根據以上實驗結論,我們可以解釋農業生產中一次施肥過多,會造成水稻的“燒苗”現象,這是因
為0
A.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根細胞失水
B.土壤溫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無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夠的營養
考向三、植物的的莖和物質運輸
17.某校有一棵古樟樹,樹心已經朽爛成一個大洞,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可是,這棵古樟樹在大家的保
護下還是照樣枝繁葉茂、開花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古樹的導管部分朽爛B.古樹的導管全部朽爛
C.古樹的篩管部分朽爛D.古樹的篩管全部朽爛
18.如圖為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莖結構中最硬的部位是①
B.木質莖能加粗生長是因為有結構②
C.③中具有運輸有機物功能的結構是篩管
D.植物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主要通過部位④運輸
19.“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如圖是白蓮植株的構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著w井K蓮蓬
葉_
耦
J工'-、根’
A.蓮葉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
B.當蓮葉表皮的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就關閉
C.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它是通過根從淤泥中吸收而來的
D.蓮葉表面的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
20.小科美化生活,在小院里種植了牽牛花、含羞草等。
甲乙
(1)它們一天天在長大,這是生物具有的特征。
(2)牽牛花如圖甲所示,小科仔細地看了一會兒,做出正確判斷:牽牛花是莖。一盆正常
生長的牽牛花放在窗臺上,讓它接受從窗戶射入的單側光照射,一段時間后,小科發現它的生長情況是
向(填“窗內”或“窗外”)彎曲生長。
(3)用手輕輕觸碰含羞草的葉,葉會合攏,這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填序號)
A.遺傳B.生長發育
C.對外界刺激能作出反應D.繁殖
21.荷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構造如圖所示,它的藕(荷花的變態莖)生長在水底的淤泥里,
它的葉柄和莖中有發達的孔道,是為了讓根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作用,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
物,它是通過(填“導管“或“篩管")輸送過來的。
22.以下是研究木質莖結構和功能的兩個活動。
乙
(I)將新鮮帶葉枝條插人稀釋后的紅墨水,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環境中,10分鐘后取出,橫切枝
條的中上部,放大觀察,如圖甲所示。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選填圖中字母)。
(2)將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條中部的樹皮環剝,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圖
乙。這一現象表明有機物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o
23.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驗證水分和無機鹽在莖木質部的導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運輸,設計了如下
實驗。
【實驗材料和器具】新鮮帶葉的木本植物枝條若干,燒杯(或礦泉水瓶),紅墨水,清水,刀片,放大
鏡等。
【實驗步驟】
①取▲的同種木本植物枝條3根,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積相似的斜面,再分別按
表中的3種處理方法處理。
②處理好后,將每組枝條分別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釋紅墨水的燒杯中,并用3個夾子將各組枝條分別
固定(B組枝條只將剝去樹皮的木質部部分浸入紅墨水中),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鐘后取
出枝條,用刀片橫切、縱切枝條的中上部,用放大鏡觀察橫縱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將實驗現象記錄在
表中。
【實驗結果與分析】
實驗組別實驗現象(記錄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帶葉枝條(不作處理)XXX
B.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XXX
C.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XXX
【表達與交流】
(1)請補充①中橫線上的內容0
(2)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積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3)將處理好的枝條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0
(4)若實驗結論成立,則A組的實驗現象是且;C組實驗現
象是都不變紅。
24.小濱偶然發現月季莖折斷后仍能成活(如圖甲),想探究月季莖折斷后什么情況下還能成活?他將生理
狀況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組,進行如下表所示的處理。(處理方法和位置如圖乙、丙所示,云母片
能阻斷物質的運輸。)
組別處理方法
1不做處理
2在B處韌皮部環割一圈
3在B處韌皮部環割半圈
4在A處木質部切斷并插入云母片(不影響韌皮部功能)
5在B處木質部切斷并插入云母片(不影響韌皮部功能)
(1)第1組不做處理是為了作為o
(2)結合以上信息判斷,一段時間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實驗組有(填組別)。
(3)為探究月季折斷程度是否影響月季的存活,應增加一組(第6組)實驗的處理方法
是,并與第5組形成對照。
(4)經以上6組實驗可以得出折斷的月季是否仍能存活與月季折斷的程度和有關。
考向四、化肥與植物
25.蔬菜缺鉀元素就會使植株矮小,葉片上有許多褐斑。下列肥料中屬于鉀肥的是
A.氯化鉀[KC1]B.硝酸鐵[N4HNO3]
C.尿素[CO(NH2)2]D.磷酸二氫鈣[Ca(H2PO4)2]
26.番薯是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塊根除作為主糧外,還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釀造工業的重
要原料。下列有關番薯的內容正確的是()
A.番薯是攀緣莖B.番薯中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
C.種植番薯時可適當施P肥D.番薯中的有機物主要來自土壤
27.農民們常說“鹽堿地種莊稼,十年九不收“。從植物生長的需要看,鹽堿地不適宜種莊稼的根本原因
是()
A.鹽堿地中的無機鹽不能被植物吸收
B.土壤溶液濃度過小,植物吸水過多
C.土壤溶液濃度過大,不利于根對水的吸收
D.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根吸水過多
28.表中數據為冬小麥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長期對X、Y、Z無機鹽的需求量。由表中數據不能得出的結
論是()
冬小麥花生
生長出苗返青拔節開花苗開花結果成熟
期—>—>—>—>期期期期
返青拔節開花成熟
x(%)152742165244229
Y(%)72349215235022
Z(%)1132516722665
A.同種植物在同一生長期對不同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
B.同種植物在不同生長期對同種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
C.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長期對同種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
D.植物一生都需要無機鹽,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
29.在維護城市路邊的行道樹時,養護工人往往給樹木掛上“點滴”——大樹營養液。大樹營養液是一種
用于補充大樹所需水分、無機鹽的產品,常常在大樹移栽或根系受到損害影響大樹生長時使用。
(1)大樹營養液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氟元素。下列肥料中含氮量最多的是
A.CO(NH2)2B.NH4NO3C.NH4HCO3
(2)養護工人給樹木桂”“點滴”時,必須將針頭刺入到基中的結構中才能生效;
(3)若要使大樹莖桿生長粗壯,則在大樹營養液中,應適當增加含無機鹽的量。
30.李鳴同學將兩棵同樣大小的健壯幼苗分別放在蒸鐳水和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中培養,據圖回答問題。
甲乙
(1)甲瓶中的溶液是,乙瓶中的溶液是,判斷的依據
是。
(2)要使甲瓶中的幼苗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況,你認為應米取怎樣的措施?o
(3)李鳴同學之后又選擇大小和生長情況相同的A、B兩株豌豆幼苗,分別種植在相同的培養液中(即
無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長條件下測量各自一天內的吸水量(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新方案試題及答案
- 理解注冊會計師考試與金融市場的相互影響試題及答案
- 學會分析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趨勢試題及答案
- 2025注冊會計師備考效率提升方案之實踐與探索試題及答案
- 重要審計標準解讀試題及答案
-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 概述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的變化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的行業規范探討試題及答案
- 會計準則應用試題及答案
- 鋼木質隔熱防火門成品檢驗報告
- SB/T 10104-2017糖果充氣糖果
- GB/Z 18462-2001激光加工機械金屬切割的性能規范與標準檢查程序
- GB/T 4457.4-2002機械制圖圖樣畫法圖線
- GB/T 2421.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概述和指南
- 國外發票模板invoice
- QCC培訓教材-經典實用資料課件
- 企業重組相關稅收政策培訓課件
- 人力資源部部長崗位廉潔風險點排查
- PPT公路工程施工常見質量通病與防治措施(圖文并茂)
- 工筆畫古典中國風通用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