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練高二綜合檢測驗收卷一
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制名(禮)
教、規(guī)范人性。這兩種類型思想的不同和對立是顯而易見的,而兩者在歷史上相互補充、相互
吸收,共同構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國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誠如班固
所說:“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們經常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一種消極逃避、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張。其實,這很不全面,
也不準確。應當指出,在道家內部存在著消極無為和積極無為兩種不同的學說,他們對于無為
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莊子學派總的說來比較偏向于消極的無為,他們追求一
種“墮肢體,黜聰明”的“坐忘”(《莊子?大宗師》)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喪我”
(《莊子?齊物論》)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就不完全是消極的
了。老子所謂的無為,主要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他強調的是“生
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聰明、不自以為是、不自居功勞、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
無為并不是什么也不為,而是主張為而不恃,是要以退為進、以曲求全、以柔勝剛。荀子在批
評莊、老二家學說時,一則說“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則說“老子有見于
訕(曲),無見于信(伸)”《荀子?天論》),對于兩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處,抓得相當準確,
點得十分明白。
韓非在吸收老子無為思想時,強調的只是君道的無為,而臣道是應當有為的。韓非認為,
君主的任務主要是把握原則、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親,不僅忙不過來,也做不好,而更嚴重
的是,它將極大地妨礙和打擊臣下百官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君道的無為可以更好地
發(fā)揮臣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漢初黃老之學所強調的無為而治,又進一步表彰臣道的無為。漢初的主栗政治經濟政策是
與民休養(yǎng)生息,強調盡可能少地去擾民,充分調動和發(fā)揮百姓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利社會
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復蘇,漢初黃老之學同時表彰臣道無為,正是出于這樣的背景。今存《淮
南子》一書中,保存了不少漢初黃老的學說,其中論及無為思想處,有許多積極的方面。如其
說:“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言其莫從己出也。”(《主術訓》)總而言之,“所謂無為者,
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也。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
之相然也。”(《原道訓》)這里所講的無為,都具有相當積極的含義,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由此可見,道家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與有為截然不相容的,而從其積極精神方面講,道家的
無為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有為,乃至于無不為。
同樣,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儒家主要經典《論語》,也記載有孔子稱
頌天道自然無為的言論,如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同
時,他也贊揚效法天道無為的堯與舜,如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
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又說:“無
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wèi)靈公》)儒家對于自然界的法則也
是極為尊重的,強調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定栗按自然界的法則去行動。如荀子說:“養(yǎng)長時則六
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翟盤、魚鱉、縱鰻孕別
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
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汗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
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這些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
隨意干預,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摘編自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知其不可而
為之”等等),一方面終于發(fā)展為荀子、《易傳》的樂觀進取的無神論(“制天命而用之”“天行
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一方面則演化為莊周的泛神論。孔子對氏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三
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方面發(fā)展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為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無為之業(yè)”),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
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調。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常是
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與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闕”,也成為
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常規(guī)心理以及其藝術意念。但是,儒、道又畢竟是離異的。如果說荀子強
調的是“性無偽則不能自美";那么莊子強調的卻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強調藝術的人
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狹隘實用的功
利框架,經常造成對藝術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那么,后者則恰恰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
以強有力的沖擊、解脫和否定。浪漫不羈的形象想象,熱烈奔放的情感抒發(fā)。獨特個性的追求
表達,它們從內容到形式不斷給中國藝術發(fā)展提供新鮮的動力。所以說,老莊道家是孔學儒家
的對立的補充者。
(摘編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亞南的一項是(3分)
A.在歷史上,道家和儒家有不同的思想主張,呈對立之勢,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
B.韓非和漢初的黃老之學都吸收了老子的無為思想,后者強調的“無為而治”具有積極的含義。
C.把道家“無為”理解為消極逃避是錯誤的,如老子學派所說的“無為”強調的就是樂觀進取。
D.儒家尊重自然界法則,反對人類“有為”活動對自然的隨意干預,這一點儒道兩家正相契合。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我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道家的無為主張可以充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
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復蘇。
B.班固“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的言論,既指出了儒、道兩家核心思想的對立
性,也看到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補充和吸收。
C.儒、道表面看來離異而對立,但實際上剛好相互補充而協調,因為它們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觀
發(fā)展演化而來。
D.由材料二可知,荀子和莊子對美的看法顯然不同,這種差異對藝術和審美造成一定的損害和
破壞,需要在儒道互補中補救。
3.根據材料,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無為的”這一觀點的一
項是(3分)
A.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孔子)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C.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4.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論證都圍繞著儒道的互補關系展開,但在論證思路上有所不同,請作簡
要說明。(4分)
5.“‘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路途”,請結合材料,從你熟
悉的古代文化名人中任選一人為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端米
劉黎瑩
泥結婚的頭三天,還能老老實實地在家里守著水蔥一般的新媳婦。三天后,泥就想找人鬧
一陣。泥結婚前喜歡鉆窩子。柳村的人都把賭錢說成鉆窩子。泥聽賭友說過,一開始就降伏不
住老婆,這輩子就算完了。老婆就像一棵草,就是壓在石頭縫里,也照樣黃了綠,綠了黃,是
見風就長的東西。
新媳婦端米總是笑瞇瞇地做這做那,像撿了寶一樣一天到晚就知個笑。小米飯熬好了,笑
吟吟地問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盤子里,又總是先讓泥動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問:
“咸哩?淡哩?”泥說:“嗦個!做點子飯還栗給你三叩六拜當娘娘一樣敬?”
端米就拿筷子悶頭吃飯,泥吃著吃著,又覺心里挺對不住端米。泥說:“小米飯,黏哩。”
端米不吭聲。泥又說:“菜,香哩。”端米還是不吭聲。泥就掉了碗,用手抱住頭,伏在飯桌
子上,說:“端米,我難受呀端米。”
端米撫一下男人的頭,掃干凈地上的碎碗片。
泥說:“端米,你不是一棵草,你就像個圓溜溜的皮球,讓人想咬都沒處下口哩。”
端米說:“泥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泥就又去鉆窩子。輸了牌就回家往外偷糧食賣。一次偷一布袋,瞅個空子扛出來。有一回
腳底下走得急,絆在門檻上,摔青了半邊臉。端米給他抹了紅藥水,說:“你想往外扛就盡管
扛,我不攔你就是。”泥就大了膽。泥后來干脆用盛過化肥的編織袋往外扛。有時候泥一個人
往袋子里裝糧食挺費勁,端米就過來撐起袋子口。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裝。嚓,一瓢,嚓,又一
瓢,快露缸底了。早先泥的娘活著時是從不讓大缸底露出來的。娘對泥說過,這口大缸用了好
幾輩子了,還從沒露過缸底。有時遇上災年,就是吃糠咽菜啃樹皮也不敢空缸底。泥拿瓢的手
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說:“還能裝十來瓢哩。”泥真想一瓢頭子砸在
端米臉上。泥心里開始發(fā)毛。泥的手在媳婦臉前像秋風中的枯葉一樣抖個不停。端米又提了一
下袋子,說:“還能裝兩瓢哩。”泥就把瓢掉在了地上,用腳踩了個稀巴爛。泥說:“端米你
干嗎非要這樣?我連村主任都沒怕過呀端米。”端米說:“你看見別人打老婆手癢哩。”泥說:
“我往后再去鉆窩子就把兩只手剁給你看。”
泥跟著端米上地里拔草。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說:“我老天,泥也下地干活了,泥的媳
婦竟有這等能耐!”
泥干了一星期的農活,就又開始手癢,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時候,泥就從地里跑了。泥賭
輸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說:“端米我要剁手給你看。”
端米正在剝花生,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泥扔了刀,從門后頭拾起繩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給捆上了。眨眼工夫就把狗的兩條前腿的
腳指頭給砍了下來。
泥說:“端米我要再去賭,就把我的兩條腿砍給你看。”
泥還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賭輸后,從菜板上拿起菜刀。泥說:“端米我可砍腿了,我
可真砍了。”端米正蹲在雞食盆前拌雞食。泥伸手捉住一只蘆花雞,削去了一條雞腿。
泥也有贏錢的時候,這時候泥就會老老實實地把錢遞到端米臉前,說:“端米,你看,
是不?樹葉還有相逢時,豈可人無得運時?”
端米遠遠地退到天井里,說:“怕臟手哩。”
柳村的人常說,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就有好事的人問:“端米,你好好的,干嗎不
跟泥散伙?”
端米說:“人是會變的呀。”
“那干嗎不攔住泥?由著泥的性子去鉆窩子?”端米說:“鐵鎖媳婦不就是因為攔男人被
打殘了胳膊?”
“你就不怕把家賭垮了?”
端米說:“家垮了,我還有條命。泥就是鐵人鋼人我也要把他暖化。”
大伙兒就嘆氣,說:“自古駿馬卻馱癡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一個下著麻稈子雨的黃昏,泥正守著空了的大缸發(fā)愣,端米搖搖晃晃地像只落湯雞一樣
跑回家。端米從懷里掏出200塊錢遞給泥說:“你現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賭了,直到賭干我身
上最后一滴血。”泥接過錢,票子里夾著一張抽血單,泥的頭皮''轟"地響了一下,泥像個瘋
子,用小蒲扇一樣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臉,直到把臉扇成個紫茄子。
春天的時候,花草到處抽芽、開花。轉眼之間,山上、樹林、屋角,全都變了樣。泥在
鎮(zhèn)上開了個鐘表修理店,端米開了個服裝加工店。鐘表修理店的生意挺紅火,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
想來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說變就變了。端米的服裝加工店更是熱鬧,好多女人都想來看看端米
是否有三頭六臂。
就有人問端米有沒有絕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說:“人這輩子要遇到好多難事,總不能
事事都繞開走。只要豁上命,準行,說到底也就是一句話,水滴石穿罷了。”
選自2020年《微型小說選刊》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以泥結婚三天前后做對比,塑造了泥嗜好賭博的形象,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B.泥吃飯時自言自語地回答了媳婦的問話,看出他對老婆的愧疚和懼怕。
C.小說的人物語言多用口語,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表現了人物形象特點,但是也造成了閱讀的
障礙。
D.小說講述了年輕女性端米不動聲色地讓丈夫戒賭的波折故事,她的溫柔善良、勤勞能干、聰
慧堅韌,與孫犁《荷花淀》中的婦女們頗為相似,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7.關于文中柳村人們與端米談話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村的人常說,“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可以從側面看出大家開始時對泥的不認可和
對端米的不理解。
B.“泥就是鐵人鋼人我也要把他暖化。”體現端米把嗜賭成性的丈夫泥拉回人間正道的決心,
表現了端米寬厚大度和善良仁愛,個性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C.小說中“自古駿馬卻馱癡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語言優(yōu)美又富有生活哲理表現了大
伙兒對泥的羨慕。
D.從與村民的談話中可以看出,端米采取的是一種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的策略,顯現了她的大
智若愚。
8.面對賭博,泥的內心隨著與端米的相處而發(fā)生變化。請結合文中相關情節(jié)簡要分析。(6分)
9.“斜升式重復”指人物的某種行為方式或者某一句話在作品中重復多次,由此給讀者留下鮮
明而深刻的印象。反轉是一種情節(jié)由一種情境轉換為相反的另一種情境、人物身份或命運向相
反方向轉變的故事結構方式。小說《端米》在創(chuàng)作時采用了斜升式重復和反轉的結構方法,請
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子日:“譬如為山,未成一釜,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切,進,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息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日:“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日:“回
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貢問日:“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
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材料二: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里邑,宇仲尼。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
之衢,蓋其慎也。阪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山。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聞圣人之后,
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楚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
叔往學禮焉。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
昭公師敗,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
嬖臣日仲梁懷,與陽虎有隙。陽虎欲逐懷,公山不狙止之,其秋,懷益驕,陽虎執(zhí)懷,桓子怒,
陽虎因囚桓子,與盟而釋之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zhí)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
皆僭離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魯哀公問政,對日:“政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日:“舉
直錯(注)諸枉,則枉者直。”康子患盜,孔子日:“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因史記作《舂
愁》,約其文辭而指博。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
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
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弟子及魯人往從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日孔里。
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家,而諸儒亦講禮于孔子冢。高皇帝過魯,以木軍祠焉。諸侯卿相
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節(jié)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注】①錯,同“措”。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季氏因亦借于公室同陪臣國執(zhí)國政Q]是以同魯自大夫以下回皆僭離于向正道回故孔子不仕
11.下列對兩則材料中加點字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克已復禮為仁”與“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老子〉四章》)中的兩個“復”字意思
不相同。
B.孔子修訂《春秋》,行文中增減一字,都有微言大義,后稱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
法為“春秋筆法”。
C.“請事斯語矣”與“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兩個“事”
意思相同。
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
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12.下列對兩則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尊崇禮儀。兒童時代,他就經常演習一些禮儀動作:母親去世,他在得知父親的墓址
后,才將母親靈柩與之合葬。
B.孔子受弟子尊重。孔子死后,很多弟子都為孔子守喪三年,并且有些弟子前往移居孔子墓
旁居住。
C.孔子傳承文化。他隱退時整理《詩》《書》《禮》《樂》,教授弟子;力排眾議,根據史官的
記載資料刪定《春秋》。
D.孔子指出文學作品的社會功能,認為《詩經》,可以激發(fā)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
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
13.翻譯劃線句子。(8分)
(1)譬如平地,雖覆一簧,進,吾往也。(4分)
(2)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4分)
14.在治國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樣的見解?請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臨江仙?惠州改前韻
蘇軾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空。
我與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風流。佳人斜倚合江樓②。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樓:作者被貶初居惠州時所居之所,在惠州東門,因東
西二江匯合于此得名。
1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鑒賞,不正娜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詞的上片嘆春惜春,寫景用詞精妙新奇;下片重在抒情,表達含蓄曲折,營造出佳人與
山水相映襯的美好意境。
B.詞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雖是化用葉道卿“三分春色,二分愁悶,一分風雨”之語,但
與前后文意相協,可謂自然妥帖。
C.“雨翻榆菜陣,風轉柳花球”兩句中,“翻”“轉”用得巧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
榆莢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風吹散的畫面。
D.下片“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山水被賦予人的情感,使詞更富
有感染力。
16.有詩評說,這首詞全詞籠罩著灰蒙蒙的愁緒,自始至終。詩人的愁從何而來?請結合全詞
做簡要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風?無衣》詩共三章,采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首章“",是情緒方面
的,說的是他們有共同的敵人。末章“”,則表明詩中的戰(zhàn)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
殺敵。
(2)《春江花月夜》中,“,"兩句,把江、月、花三個意
象聯系在一起,描寫出一種夢幻般的景象。
(3)“夢”是古詩詞中經常描寫的情境,古人借“夢”言情,借“夢”追憶,借“夢”表達某
種人生虛無之感,或借“夢”表達對未來的期許。請從本學期所學的詩詞中舉出兩句含有“夢”
字的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共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近日隨著旅游業(yè)的復蘇,朋友圈打卡的各地山寨版“白宮”作為又一國產“土味現代建
筑”再次引發(fā)網友熱議。事實上,類似的現象①。“土味”在網絡流行語中是俗氣、反潮流、
不洋氣等一類詞匯的統稱。不只在建筑界,作為一種獨特的“審丑”趣味,“土味”近年來在
大眾文化領域似乎呈現出某種蔓延趨勢。“土味文化”為何如此盛行?究其原因,這是一種審
美的缺失,正如木心先生所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當一個民族的美學教
育,跟不上物質充盈的步伐,不僅各種喜劇、鬧劇隨之而來,悲劇也會②。”“土味文化”
盛行之下,如何讓其中的錯誤價值觀念和不良信息喪失其寄生土壤,提升全民審美水平至關重
要。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師考試知識的挑戰(zhàn)試題及答案
- 藥房店長考試試題及答案
- 釣魚比賽測試題及答案
- 遼河油田考試題及答案
- 飛行愛好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腹部診斷學試題及答案
- 西醫(yī)臨床綜合能力培養(yǎng)試題及答案
- 限時練習計算機二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重點章節(jié)解析試題及答案
- 高考物理壓軸題專項訓練多用電表的原理和使用(原卷含解析)(高考實驗)
- 高考寫作指導:作文訓練之語言的提升
- 幼兒園大班數學:《層級分類》 課件
- 廣東省肇慶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及行政區(qū)劃代碼
- 緩和醫(yī)療精品課件
- 工程(產品)交付后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 項目定標審批表
- 體育市場營銷(第三版)整套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課件匯總(最新)
- 弱電安裝安全安全技術交底
- SJG 05-2020 基坑支護技術標準-高清現行
- T∕CHAS 10-4-9-2019 中國醫(y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9部分:醫(yī)療管理危急值管理
- 動脈血氣參數解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