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講物態變化(原卷版+解析)2_第1頁
第15講物態變化(原卷版+解析)2_第2頁
第15講物態變化(原卷版+解析)2_第3頁
第15講物態變化(原卷版+解析)2_第4頁
第15講物態變化(原卷版+解析)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講第三章物態變化復習(原卷版)【學習目標】1.認識:溫度;晶體和非晶體及其物態變化規律;影響蒸發的因素;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2.知道:溫度計與體溫計異同;3.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熔化與凝固時吸放熱規律;液體汽化規律和兩種汽化現象;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熱;物質升華和凝華伴隨的吸放熱;4.會: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利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象;5.理解:溫度的概念;物質的熔化現象;物質的凝固現象;物質的汽化現象;物質的液化現象;物質的升華和凝華現象;6.通過實驗認識物質熔化規律;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汽化規律。【基礎知識】專題一、本章知識網絡專題二、歸納總結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專題概述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正確使用溫度計要做到“六會”:(1)會認:使用前,應認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2)會選:測量前先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決不能讓被測物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高,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張裂;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低,則測不出其溫度值。(3)會拿:在拿溫度計時,要拿住溫度計的上部,不可讓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4)會放: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側壁。(5)會讀: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中后要稍微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6)會記:記錄溫度值時,不用進行估讀,但不要漏寫或錯寫單位,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不要忘記負號。3.體溫計的使用(1)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往下甩幾下,讓直管內的水銀流回玻璃泡內,然后再進行測量。這是因為體溫計在正常使用時,示數只升不降,當人體的溫度高于體溫計原示數時,體溫計的示數上升,此時能測量出人體的實際溫度。但是,當人體溫度低于體溫計原示數時,因為體溫計的示數不會下降,顯示還是之前的溫度,將導致測量值偏高。(2)讀數時,應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讀數時精確到0.1℃。典例一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一個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B.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37℃;D.一張考試卷厚度大約為1mm典例二如圖甲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某同學在做觀察水沸騰實驗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____℃。典例三小明用刻度尺測量出一支未標刻度的水銀溫度計玻璃管的長度為34cm,當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測溫度時,水銀柱的長度為6cm,當玻璃泡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測溫度時,水銀柱的長度為26cm。求:(1)溫度每升高1℃,該溫度計玻璃管內的水銀柱上升的高度;(2)當室溫為20℃時,水銀柱的長度;(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預留4cm不標注刻度,這支溫度計的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典例四一支完好的溫度計示數已經不準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2℃,放入沸水中示數則為103℃。求:(1)此時這支溫度計每格代表多少攝氏度?(2)若測一個物體溫度,溫度計的示數為19℃,其所對應的實際溫度是多少?(3)如果一杯熱水的實際溫度為60℃,則顯示溫度為多少?(4)如果顯示的溫度跟實際溫度相同時,顯示的溫度是多少?2.物態變化類型的判斷※專題概述物態變化類型的判斷屬于常考熱點。物態變化類型有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六種物質形態的變化,這些物態變化變化形式一定會和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相結合,所以分清常見的自然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對解答此類考題是條捷徑。(1)屬于液化現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從冰箱拿出的物體冒白氣、冬天浴室玻璃墻壁上出現的“霧”、冬天汽車玻璃上的“霧”等。(2)屬于升華現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腦片的利用、燈管和燈泡發黑現象等。(3)屬于凝華現象的有:霜、雪、霧凇、冬天窗花等。(4)汽化特點: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沸騰只有在達到沸點時繼續吸熱才可以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典例一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到的有關物質,對它形成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象;B.“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象;C.“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雨的形成過程是升華現象;D.“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雪的形成過程是凝固現象典例二使用樟腦丸可以讓棉毛織物等免受蟲蟻的侵害。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打開存放衣服的箱子,就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還會觀察到樟腦丸變小了,甚至“消失”了。關于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升華現象B.這是汽化現象C.這種物態變化是放熱過程D.此現象和寒冷的冬季霜的形成是同一種物態變化典例三關于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春季受到暖濕氣流的影響,家中的地板很潮濕,連天花板都掛滿了水珠,這是液化現象;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內制冷劑熔化吸熱來制冷的;C.瓶裝液化氣主要是通過降溫的方式液化的;D.天氣寒冷的冬天,樹枝上都出現了“霧凇”的美景是凝固現象典例四在上學路上,小皓觀察到了不少情景,于是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做出了如下判斷,正確的是()。A.早上路面結冰,導致走路時有點滑,這是凝華現象;B.同學之間打招呼,說話時會呼出“白氣”,這是汽化現象;C.樹葉和車窗上出現白霜,這是凝固現象;D.上周堆的雪人沒有化成水就消失了,這是升華現象3.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及其應用※專題概述雖然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放熱規律可以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終歸不是理解這一規律的最好方法。對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物質形態,從分子間隙角度,姑且可以認為固體最小、液體較大、氣體最大;物態變化時,分子間隙增大要吸熱,分子間隙減小要放熱。當然也可以根據下圖記憶吸放熱規律:典例一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典例二如圖所示,電冰箱工作過程中,液態的致冷劑氟利昂經過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在這里發生物態變化使冰箱內溫度降低。之后,氣態的氟利昂又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內,在這里再次發生物態變化。氟利昂這樣循環流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氟利昂在冷凍室的管子內發生汽化,并吸熱;B.氟利昂在冷凍室的管子內發生升華,并吸熱;C.氟利昂在冷凝器內發生液化,并吸熱;D.氟利昂在冷凝器內發生凝華,并放熱典例三下列實例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A.將雨后地面的積水掃開B.把新鮮的蔬菜裝入保鮮袋中C.給盛有酒精的瓶子加蓋D.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典例四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草葉上掛滿了露珠,到了初冬覆蓋了一層霜,所以霜是由露珠變成的;C.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了“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D.在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后一會兒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4.實驗專題※專題概述1.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晶體熔化實驗探究題屬于常考熱點,經常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尤其是實驗探究題,出現的頻率更高。(2)此類實驗探究題主要特點是給出物質熔化曲線(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曲線),回答以下問題:(1)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2)物質的熔點;(3)熔化過程不同階段溫度的變化;(4)物質吸放熱;(5)不同階段物質的形態等。(3)考查內容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晶體熔化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熔化曲線特點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態溫度不變(曲線水平段)石棉網、燒杯內放水的作用受熱均勻確定熔點熔化曲線水平段對應的溫度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儀器安裝順序自下而上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曲線可反映出來熔化過程的吸放熱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2.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與晶體熔化實驗探究類似,水沸騰實驗探究題主要特點是給出液體沸騰實驗曲線(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曲線),回答以下問題:1)物質的沸點;2)沸騰實驗過程不同階段溫度的變化;3)物質吸放熱;4)不同階段物質的形態等。(2)考查內容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水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沸騰曲線特點沸騰前,隨著加熱,水溫升高;當水溫達到沸點時,沸騰過程水溫不變如何加快實驗進度用溫水或減少水的質量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石棉網的作用受熱均勻酒精燈拿開后水繼續沸騰石棉網有余熱水的沸點不到100°C壓強較低不能達到沸騰火力小,水吸收熱量小于散熱水沸騰前氣泡變化逐漸變大安裝順序自下而上典例一小華在探究水沸騰的規律時,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計時,每隔30s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其數據如下表所示。(1)圖甲、乙是實驗中觀察到水中的氣泡情況,其中水沸騰時的情況是圖________。(2)由表中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所測出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____℃,并由此可推測水面上方的氣壓比標準大氣壓________。時間/s0306090120150180210240溫度℃909293949596969696(3)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________(選填“A”或“B”)。A.尋找普遍規律B.減小實驗誤差典例二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1所示。(1)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_____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2)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___________,但溫度___________;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溫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_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4)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____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典例三在冬天或夏天雨霧中駕車時,前后及兩側擋風玻璃上霧蒙蒙的,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想知道霧的成因及消霧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進行了下列的思考及探究:(1)在下雨天或霧天里,空氣中的濕度較大,且因大雨或霧天的空氣溫度降溫,使得車窗玻璃本身的溫度相對較低,車內水蒸氣遇______發生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從而形成小水珠;根據相關數據,車內外溫度差達到10℃以上就很容易在玻璃______(選填“內側”或“外側”)起霧。(2)車窗起霧無疑是駕駛安全的大敵。為使視野清晰以保證駕車安全,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消除霧氣。影響用風消除玻璃水霧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同學們作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甲組同學認為與風速有關;猜想二:乙組同學認為與風的溫度有關;要驗證猜想一,實驗中應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______。為了驗證猜想二,同學們做了相應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風力擋位溫度消除水霧所用時間3熱風30秒冷風40秒(分析與結論)由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______一定時,所吹風的______,除霧越快。(交流)從車窗起霧的成因反推:消霧的有效途徑除了迅速提高車窗玻璃的溫度外還可以通過______來實現。典例四在探究冰熔化的實驗過程中,假設試管內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1)要對試管中的冰均勻加熱,應采用甲、乙兩圖所示裝置中的______圖所示裝置。(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冰的溫度是______。(3)實驗中同學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分析圖像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其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②圖丁中線段和線段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該物質在兩種物態下______不同。(4)試管內所有冰熔化完后,繼續實驗,當燒杯內的水沸騰時試管內的水______沸騰(選填“會”或“不會”)。【真題演練】1.(2021·四川成都市)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計的感溫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將感溫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C.讀數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D.讀數時如圖所示,測量數據偏大2.(2021·遼寧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冰吸收熱量凝固成水;D.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3.(2021·內蒙古通遼市)下列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錯誤的是()。A.寒冬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B.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汽化現象;C.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鏡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氣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凝華現象4.(2021·四川攀枝花市)下列現象中,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①霧的形成②蠟燭滴“淚”③凍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2021·浙江杭州市)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6.(2021·山東菏澤市)下面四幅圖片所展示的自然現象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C.氣結成露 D.氣凝結霜7.(2020·四川雅安)下列場景與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對應完全正確的是()。A.春季,小卉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溫度加快蒸發;B.夏季,小卉手拿著一瓶冰凍礦泉水,一段時間后冰減少,手感到涼——熔化吸熱;C.秋季,小卉發現清晨操場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箱——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D.冬季,戴眼鏡的小卉從教室外走進溫暖的教室內,眼鏡鏡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熱8.(2021·天津中考真題)“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殼體使用了我國白主研發的新型高強、高韌鈦合金。金屬鈦是一種晶體,其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為圖中的()。A.B.C.D.9.(2021·江蘇中考真題)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內的氣體主要是______,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______℃,要讓水持續沸騰,能不能停止加熱?______。10.(2021·湖南長沙市)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溫度的變化,要準確地判斷溫度的高低,就要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如圖甲是一個自制溫度計,把它從熱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緩慢變_______;在讀數時,乙圖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確的(選填“A”、“B”或“C”);請讀出丙圖中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溫度計的單位是攝氏度)。11.(2020·揚州)梅雨季節空氣特別潮濕時,墻壁瓷磚上有一層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氣形成的,開啟電風扇,經過段時間小水珠消失了,這是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12.(2020·宿遷)圖是“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描繪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C,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在第8mim內,水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3.(2021·吉林中考真題)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實驗前需要調節鐵圈的高度,此時的酒精燈應___________(選填“點燃”或“不點燃”);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_;圖丙是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_________。14.(2021·山東棗莊市)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王麗同學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實驗樣品設計實驗,驗證王麗的猜想是否正確。(1)實驗時,應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溫度和液體______都相同;(2)實驗室已提供了用規格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個樣品,如圖所示。按實驗要求,應選擇______兩個樣品進行對比研究;(3)若一個同學正確選好兩個樣品后,將一個放在溫暖的室內,另一個放在寒冷無風的室外,經過相同時間后講行對比研究。這個同學設計的方案存在的問題是沒控制______相同。該同學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錯誤并進行了正確實驗操作,經過相同時間后,樣品的情況如圖所示。據此,你認為王麗的猜想是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15.(2021·遼寧中考真題)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冰在A點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溫度為______。B點時試管內物質處于______(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試管內物質第8min的內能______(選填“大于”“小”或“等于”)第6min的內能;(2)給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可觀察到水沸騰的現象是______,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撤去酒精燈后,燒杯內的水停止沸騰的原因是______。16.(2021·四川攀枝花市)物理研學小組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特點實驗,當水溫超過8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如下表所示:時間t/min012345678910水的溫度T/℃8284868890929496989898(1)請指出圖甲中的錯誤:______(寫出一條即可);(2)根據把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乙的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______;(3)實驗計時的第9min,燒杯里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的情景應為圖______所示。【過關檢測】1.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蘋果長時間放置后表皮干癟,說明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B.吃冰棍時看到的“白氣”,是冰升華成的水蒸氣;C.冬天窗戶上的冰花,一般出現在玻璃的內側;D.在一定的溫度下,壓縮氫氣的體積可以使它液化,作為燃料儲存在打火機里2.以下對中華古詩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A.“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B.“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C.“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D.“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3.很多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C.“水寒煙淡,霧輕云薄”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4.戶外活動時,為了給食物保鮮,將結了冰的礦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個簡易冰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食物保鮮利用了冰熔化吸熱;B.食物保鮮利用了礦泉水結冰放熱;C.取出食物,外包裝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裝上的水珠是升華形成的5.學校在預防新冠肺炎期間,要求對每位師生進行體溫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體溫計的量程是35℃-45℃ B.體溫計的分度值為1℃C.某同學的體溫是36.8℃,該同學體溫正常 D.沸水的溫度一定是100℃6.以下生活中的熱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夏天從冰箱里取出來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凝華現象;B.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會起霧,這是室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現象;C.夏天炎熱時,向地面撒水能夠變涼快一些,這是利用蒸發吸熱制冷的方法降溫;D.燒水時,若被100℃的水燙傷要比100℃的水蒸氣燙傷更厲害7.如圖兩種物質在固態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由圖判斷出_____圖線是晶體,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熔化時間是_____分鐘。8.夏天,我校會開啟教學樓霧森系統為樓內空氣降溫,噴霧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水分,風扇吹風加快了空氣中水分的___________,加快了從周圍物體___________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9.小明在浴室中洗熱水澡時發現衛生間里的玻璃鏡面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是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進入秋冬季節后,臉上涂些護膚霜后感覺寒風沒那么刺骨,因為護膚霜______(選填“加快”或“減慢”)蒸發吸熱。10.吹氣和哈氣都是從人口中出來的氣.夏天用口吹氣能使熱水變涼,這是因為加速了熱水的__________,使水溫降低;冬天對著手哈氣使手變暖,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使手表面溫度升高。1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很多諺語蘊含著物理知識。(1)“霜降有霜,米谷滿倉;小寒凍土,大寒凍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_現象,河水結冰是___________現象(均填物態變化名稱);(2)“鉤鉤云消散,晴天多干旱;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云是由水蒸氣___________成的小冰晶和___________成的小水珠組成的(均填物態變化名稱)。12.小明發現,寒冷的冬季環衛工人在冰雪路面上撒鹽,使冰雪更易熔化。他想可能冰和鹽冰(加鹽的冰)熔點不同,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1)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碎鹽冰,試管中裝入適量碎冰,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按照如圖甲所示,組裝器材時,應___________(選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2)組裝好器材,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試管內的碎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燒杯中的鹽冰的熔點是___________℃;第7min試管中的冰處于___________(3)如圖丙所示,小明將試管和燒杯中的“冰”做了調換,若鹽冰全部熔化成鹽水后,繼續用酒精燈不斷加熱,試管中的鹽水最終__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原因是(已知鹽水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___________。13.小明用圖甲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記錄數據如表格。時間/min012345678溫度/℃8688909496969696(1)0~4min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_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發現溫度計管壁模糊,這是因為發生了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第3min時的溫度計示數如圖甲,水溫為______℃;(2)圖乙______(選填“A”“B”)是水沸騰時的氣泡變化情況;(3)根據表格,在坐標系中畫出水的溫度與時間圖像______,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4)撤去酒精燈后,小明觀察到水仍在沸騰,此時水溫______(選填“高于”“低于”“等于”)沸點;(5)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偏長,請提出一個合理的改進措施:______。

第15講第三章物態變化復習(解析版)【學習目標】1.認識:溫度;晶體和非晶體及其物態變化規律;影響蒸發的因素;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2.知道:溫度計與體溫計異同;3.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熔化與凝固時吸放熱規律;液體汽化規律和兩種汽化現象;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熱;物質升華和凝華伴隨的吸放熱;4.會: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利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象;5.理解:溫度的概念;物質的熔化現象;物質的凝固現象;物質的汽化現象;物質的液化現象;物質的升華和凝華現象;6.通過實驗認識物質熔化規律;通過實驗認識物質汽化規律。【基礎知識】專題一、本章知識網絡專題二、歸納總結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專題概述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正確使用溫度計要做到“六會”:(1)會認:使用前,應認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2)會選:測量前先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決不能讓被測物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高,溫度計里的液體可能將溫度計張裂;如果被測物體的溫度過低,則測不出其溫度值。(3)會拿:在拿溫度計時,要拿住溫度計的上部,不可讓手觸及溫度計的玻璃泡。(4)會放: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該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側壁。(5)會讀: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液體中后要稍微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6)會記:記錄溫度值時,不用進行估讀,但不要漏寫或錯寫單位,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不要忘記負號。3.體溫計的使用(1)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往下甩幾下,讓直管內的水銀流回玻璃泡內,然后再進行測量。這是因為體溫計在正常使用時,示數只升不降,當人體的溫度高于體溫計原示數時,體溫計的示數上升,此時能測量出人體的實際溫度。但是,當人體溫度低于體溫計原示數時,因為體溫計的示數不會下降,顯示還是之前的溫度,將導致測量值偏高。(2)讀數時,應把體溫計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3)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讀數時精確到0.1℃。典例一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一個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B.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37℃;D.一張考試卷厚度大約為1mm【答案】A。【解析】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接近1.2m/s,故A符合題意;B.10個雞蛋的質量約1斤,而1斤=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環境氣溫在23℃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人的頭發絲直徑接近100μm,一張試卷的厚度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典例二如圖甲所示,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某同學在做觀察水沸騰實驗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____℃。【答案】1.50;86。【解析】[1]由甲圖可知,刻度尺1cm被分為10個小刻度,故分度值為1mm,此圖以0.50cm作為“零刻度”,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2.00cm,因此物體長度為[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則此時水溫為86℃。典例三小明用刻度尺測量出一支未標刻度的水銀溫度計玻璃管的長度為34cm,當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測溫度時,水銀柱的長度為6cm,當玻璃泡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測溫度時,水銀柱的長度為26cm。求:(1)溫度每升高1℃,該溫度計玻璃管內的水銀柱上升的高度;(2)當室溫為20℃時,水銀柱的長度;(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預留4cm不標注刻度,這支溫度計的能測量的最高溫度。【答案】(1)0.2cm;(2)10cm;(3)120℃。【解析】(1)當冰水混合物中,即溫度為0℃時,水銀柱的長度是6cm;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即溫度是100℃時,水銀柱的長度是26cm,兩者之間的水銀柱長度為L=26cm-6cm=20cm所以外界溫度每升高1℃時,玻璃管內的水銀伸長是(2)當室溫為20℃時,相對于0℃,水銀柱上升的高度20℃×0.2cm/℃=4cm所以水銀柱的長度4cm+6cm=10cm(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預留4cm不標注刻度,則水銀柱的最大長度為34cm-4cm=30cm設能測量的量大溫度為t,相對于0℃,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為t×0.2cm/℃,所以水銀柱的長度t×0.2cm/℃+6cm=30cm解得t=120℃即這支溫度計的能測量的最高溫度為120℃。答:(1)溫度每升高1℃,該溫度計玻璃管內的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為0.2cm;(2)當室溫為20℃時,水銀柱的長度為10cm;(3)若玻璃管上面至少要預留4cm不標注刻度,這支溫度計的能測量的最高溫度為120℃。典例四一支完好的溫度計示數已經不準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2℃,放入沸水中示數則為103℃。求:(1)此時這支溫度計每格代表多少攝氏度?(2)若測一個物體溫度,溫度計的示數為19℃,其所對應的實際溫度是多少?(3)如果一杯熱水的實際溫度為60℃,則顯示溫度為多少?(4)如果顯示的溫度跟實際溫度相同時,顯示的溫度是多少?【答案】(1);(2)20℃;(3)61℃;(4)40℃。【解析】(1)根據冰水混合物的實際溫度為t實1=0,沸水的溫度為t實2=100℃,其溫差不準溫度計顯示的溫度分別為t顯1=﹣2℃,t顯2=103℃,其溫差即105個小格與實際的100℃對應;則每個小格代表的溫度為所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依據題意可知,當顯示溫度為19℃時,對應的實際格數為19+2=21個小格,故其實際溫度為(3)當實際溫度t=60℃時,對應的實際格數為所以其顯示溫度t顯=(63﹣2)℃=61℃(4)若t顯=t實=t′,對應的實際格數為其顯示溫度解得t′=40℃。答:(1)這支溫度計每格代表;(2)溫度計的示數為19℃,其所對應的實際溫度是20℃;(3)如果一杯熱水的實際溫度為60℃,則顯示溫度為61℃;(4)如果顯示的溫度跟實際溫度相同時,顯示的溫度是40℃。2.物態變化類型的判斷※專題概述物態變化類型的判斷屬于常考熱點。物態變化類型有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六種物質形態的變化,這些物態變化變化形式一定會和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相結合,所以分清常見的自然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對解答此類考題是條捷徑。(1)屬于液化現象的有:秋后早晨露珠、從冰箱拿出的物體冒白氣、冬天浴室玻璃墻壁上出現的“霧”、冬天汽車玻璃上的“霧”等。(2)屬于升華現象的有:干冰的利用、樟腦片的利用、燈管和燈泡發黑現象等。(3)屬于凝華現象的有:霜、雪、霧凇、冬天窗花等。(4)汽化特點: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沸騰只有在達到沸點時繼續吸熱才可以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典例一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到的有關物質,對它形成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象;B.“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象;C.“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雨的形成過程是升華現象;D.“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雪的形成過程是凝固現象【答案】A。【解析】A.霜是由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A正確;B.露的形成過程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C.雨的形成過程是液化現象,故C錯誤;D.雪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A。典例二使用樟腦丸可以讓棉毛織物等免受蟲蟻的侵害。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打開存放衣服的箱子,就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還會觀察到樟腦丸變小了,甚至“消失”了。關于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升華現象B.這是汽化現象C.這種物態變化是放熱過程D.此現象和寒冷的冬季霜的形成是同一種物態變化【答案】A。【解析】ABC.放在衣柜的樟腦丸變小了,是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過程,是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A正確,BC錯誤;D.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此現象和寒冷的冬季霜的形成不是同一種物態變化,故D錯誤。故選A。典例三關于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春季受到暖濕氣流的影響,家中的地板很潮濕,連天花板都掛滿了水珠,這是液化現象;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內制冷劑熔化吸熱來制冷的;C.瓶裝液化氣主要是通過降溫的方式液化的;D.天氣寒冷的冬天,樹枝上都出現了“霧凇”的美景是凝固現象【答案】A。【解析】A.春季受到暖濕氣流的影響,家中的地板很潮濕,是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很高,遇到冷的地板或墻壁時,會放熱形成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正確;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內是液態的氟利昂等物質汽化吸熱來制冷的,故B錯誤;C.瓶裝液化氣主要是在常溫下通過壓縮體積的方式液化的,故C錯誤;D.天氣寒冷的冬天,樹枝上都出現了“霧凇”的美景是空氣中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下直接凝華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A。典例四在上學路上,小皓觀察到了不少情景,于是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做出了如下判斷,正確的是()。A.早上路面結冰,導致走路時有點滑,這是凝華現象;B.同學之間打招呼,說話時會呼出“白氣”,這是汽化現象;C.樹葉和車窗上出現白霜,這是凝固現象;D.上周堆的雪人沒有化成水就消失了,這是升華現象【答案】D。【解析】A.早上路面結冰,導致走路時有點滑,這是液態水凝固成的固態冰,故A錯誤;B.說話時會呼出“白氣”,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C.樹葉和車窗上出現白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D.上周堆的雪人沒有化成水就消失了,這是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態,屬于升華現象,故D正確。故選D。3.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及其應用※專題概述雖然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放熱規律可以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終歸不是理解這一規律的最好方法。對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物質形態,從分子間隙角度,姑且可以認為固體最小、液體較大、氣體最大;物態變化時,分子間隙增大要吸熱,分子間隙減小要放熱。當然也可以根據下圖記憶吸放熱規律:典例一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答案】C。【解析】A.“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錯誤;B.“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空中小塵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錯誤;C.“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草葉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正確;D.“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錯誤。故選C。典例二如圖所示,電冰箱工作過程中,液態的致冷劑氟利昂經過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在這里發生物態變化使冰箱內溫度降低。之后,氣態的氟利昂又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內,在這里再次發生物態變化。氟利昂這樣循環流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氟利昂在冷凍室的管子內發生汽化,并吸熱;B.氟利昂在冷凍室的管子內發生升華,并吸熱;C.氟利昂在冷凝器內發生液化,并吸熱;D.氟利昂在冷凝器內發生凝華,并放熱【答案】A。【解析】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升華是吸熱過程;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凝化是放熱過程;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是吸熱過程;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液化是放熱過程。AB.電冰箱工作時冷凝器里的液態氟利昂,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發生物態變化使冰箱內溫度降低,故氟利昂從冰箱內部吸收熱量,故在這里發生的物態變化不可能是升華,而只能是汽化,故A正確,B錯誤;CD.之后,氣態的氟利昂又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內,在這里再次發生物態變化。氟利昂這樣循環流動過程中,即氟利昂由氣態又變為液態,故在冷凝器內,電動壓縮機使氟利昂蒸氣壓縮而液化,放出熱量,故CD錯誤。故選A。典例三下列實例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A.將雨后地面的積水掃開B.把新鮮的蔬菜裝入保鮮袋中C.給盛有酒精的瓶子加蓋D.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答案】A。【解析】A.將地上的積水向周圍掃開,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可加快蒸發,故A符合題意;B.把新鮮的蔬菜裝入保鮮袋中,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控制了液體表面積,減慢了水的蒸發,故B不合題意;C.給盛有酒精的瓶子加蓋,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控制了液體表面積,減慢了酒精的蒸發,故C不合題意;D.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控制了液體表面積,減慢了水的蒸發,故D不合題意。故選A。典例四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腦丸蒸發為氣體跑掉了;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草葉上掛滿了露珠,到了初冬覆蓋了一層霜,所以霜是由露珠變成的;C.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了“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D.在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后一會兒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答案】D。【解析】A.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時間久了會明顯變小,是因為腦丸升華為氣體跑掉;故A錯誤;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植被表面;故B錯誤;C.初冬季節在家里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了“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D.把冰箱里的凍豆腐取出后一會兒豆腐里有許多小孔,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空隙;故D正確。故選D。4.實驗專題※專題概述1.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晶體熔化實驗探究題屬于常考熱點,經常出現在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尤其是實驗探究題,出現的頻率更高。(2)此類實驗探究題主要特點是給出物質熔化曲線(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曲線),回答以下問題:(1)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2)物質的熔點;(3)熔化過程不同階段溫度的變化;(4)物質吸放熱;(5)不同階段物質的形態等。(3)考查內容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晶體熔化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熔化曲線特點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態溫度不變(曲線水平段)石棉網、燒杯內放水的作用受熱均勻確定熔點熔化曲線水平段對應的溫度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儀器安裝順序自下而上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曲線可反映出來熔化過程的吸放熱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2.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與晶體熔化實驗探究類似,水沸騰實驗探究題主要特點是給出液體沸騰實驗曲線(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曲線),回答以下問題:1)物質的沸點;2)沸騰實驗過程不同階段溫度的變化;3)物質吸放熱;4)不同階段物質的形態等。(2)考查內容考查方向解答思路水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沸騰曲線特點沸騰前,隨著加熱,水溫升高;當水溫達到沸點時,沸騰過程水溫不變如何加快實驗進度用溫水或減少水的質量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石棉網的作用受熱均勻酒精燈拿開后水繼續沸騰石棉網有余熱水的沸點不到100°C壓強較低不能達到沸騰火力小,水吸收熱量小于散熱水沸騰前氣泡變化逐漸變大安裝順序自下而上典例一小華在探究水沸騰的規律時,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計時,每隔30s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其數據如下表所示。(1)圖甲、乙是實驗中觀察到水中的氣泡情況,其中水沸騰時的情況是圖________。(2)由表中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所測出水沸騰時的溫度是________℃,并由此可推測水面上方的氣壓比標準大氣壓________。時間/s0306090120150180210240溫度℃909293949596969696(3)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________(選填“A”或“B”)。A.尋找普遍規律B.減小實驗誤差【答案】甲;96;小;A。【解析】(1)[1]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分別是: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到水面消失。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最后破裂。甲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體積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情況。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2)[2]由表格中數據知道,水在沸騰過程中保持96℃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6℃,在沸騰過程中溫度雖然保持不變,但要不斷吸熱;[3]因為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增大,而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所以實驗時,當地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4]本實驗是探究型實驗,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A。典例二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1所示。(1)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_____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2)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___________,但溫度___________;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溫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_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4)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____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答案】自下而上;吸熱;不變;98;低于;時間;質量。【解析】(1)[1]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實驗器材應該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2)[2][3]水沸騰時不斷用酒精燈加熱,所以水沸騰時需要不斷加熱,由表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不變。(3)[4][5]由表可知,水的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8℃,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此時水的沸點低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氣壓高,沸點高,氣壓低,沸點低,所以此地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4)[6][7]由圖可知,兩次實驗水沸騰的時間不同,第一次實驗水沸騰所需時間大于第二次實驗所需時間,兩次實驗水的初始溫度相同,所以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典例三在冬天或夏天雨霧中駕車時,前后及兩側擋風玻璃上霧蒙蒙的,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想知道霧的成因及消霧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進行了下列的思考及探究:(1)在下雨天或霧天里,空氣中的濕度較大,且因大雨或霧天的空氣溫度降溫,使得車窗玻璃本身的溫度相對較低,車內水蒸氣遇______發生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從而形成小水珠;根據相關數據,車內外溫度差達到10℃以上就很容易在玻璃______(選填“內側”或“外側”)起霧。(2)車窗起霧無疑是駕駛安全的大敵。為使視野清晰以保證駕車安全,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消除霧氣。影響用風消除玻璃水霧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同學們作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甲組同學認為與風速有關;猜想二:乙組同學認為與風的溫度有關;要驗證猜想一,實驗中應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______。為了驗證猜想二,同學們做了相應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風力擋位溫度消除水霧所用時間3熱風30秒冷風40秒(分析與結論)由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______一定時,所吹風的______,除霧越快。(交流)從車窗起霧的成因反推:消霧的有效途徑除了迅速提高車窗玻璃的溫度外還可以通過______來實現。【答案】冷;液化;內側;風速;風速;溫度越高;通過空調系統換干燥空氣進入車內(答案出現“干燥的空氣進入車內”即可)。【解析】(1)大雨或霧使外界溫度低于車內溫度,車窗玻璃的溫度相對較低,車內空氣中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窗玻璃會液化成小水滴。車內外溫度差達到10℃以上時,車內溫度高,車外溫度低,這樣會在車窗玻璃內側出現小水珠,即為我們看到的霧。(2)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在探究風速這一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時,應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風速大小,觀察實驗現象。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風力擋位均為3,即風速相同,溫度有熱風和冷風兩種,對應時間分別為30秒和40秒,可得出的結論是:在風速一定時,所吹風的溫度越高,除霧時間越短,即除霧越快。由實驗結論可知,影響除霧快慢的因素有風速和所吹風的溫度,迅速提高車窗玻璃的溫度,使車內的水蒸氣不容易在車窗玻璃上發生液化,從而達到除霧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使車內空氣相對干燥起來,也可以達到除霧的效果,如通過空調系統換干燥空氣進入車內。典例四在探究冰熔化的實驗過程中,假設試管內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1)要對試管中的冰均勻加熱,應采用甲、乙兩圖所示裝置中的______圖所示裝置。(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冰的溫度是______。(3)實驗中同學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分析圖像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其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②圖丁中線段和線段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該物質在兩種物態下______不同。(4)試管內所有冰熔化完后,繼續實驗,當燒杯內的水沸騰時試管內的水______沸騰(選填“會”或“不會”)。【答案】乙;;增大;不變;比熱容;不會。【解析】(1)甲圖中對試管底部直接加熱,會造成受熱不均,應該采取乙圖中的方式,先對燒杯中的水加熱,這樣試管才受熱均勻。(2)由圖可知,溫度計的液面在0℃以下,每小格代表2℃,因此讀數為。(3)冰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因此內能要增加,但是因為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圖丁中線段和線段傾斜程度不同,代表經過相同的時間,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后,AB段溫度上升的更多,原因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冰大,因此溫度變化小。(4)水沸騰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達到沸點,另一個是還能持續吸熱。當燒杯內的水沸騰時,代表溫度達到沸點且保持不變,這個時候,試管內的水的溫度雖然也會達到沸點,但是因為無法繼續從外界吸熱,所以無法沸騰。【真題演練】1.(2021·四川成都市)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計的感溫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將感溫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C.讀數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D.讀數時如圖所示,測量數據偏大【答案】D。【解析】A.溫度計感溫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則會造成所測溫度不準確,故A錯誤;B.將感溫泡浸沒熱水后,應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故B錯誤;C.讀數時溫度計不應離開熱水來讀數,否則會造成讀數有偏差,故C錯誤;D.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值保持水平,圖中俯視讀數或導致測量結果偏大,故D正確。故選D。2.(2021·遼寧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C.冰吸收熱量凝固成水;D.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答案】D。【解析】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環境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形成小水滴,故A錯誤;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B錯誤;C.冰吸收熱量熔化,形成水,故C錯誤;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確。故選D。3.(2021·內蒙古通遼市)下列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錯誤的是()。A.寒冬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B.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汽化現象;C.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鏡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氣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凝華現象【答案】C。【解析】A.物質同由液體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寒冬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質由液體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凝固濕衣服被太陽曬干是汽化現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抗疫值班醫護人員眼罩的鏡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冬天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放熱發生凝華現象,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1·四川攀枝花市)下列現象中,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①霧的形成②蠟燭滴“淚”③凍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①霧的形成,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蠟燭滴“淚”,是熔化現象;③凍衣服晾干,是升華現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現象。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①④。故選D。5.(2021·浙江杭州市)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答案】C。【解析】A.“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錯誤;B.“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空中小塵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錯誤;C.“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草葉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正確;D.“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錯誤。故選C。6.(2021·山東菏澤市)下面四幅圖片所展示的自然現象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C.氣結成露 D.氣凝結霜【答案】B。【解析】A.固態的冰雪變成液態,是熔化,故A不符合題意;B.液態的水變成固態的冰,是凝固,故B符合題意;C.氣結成露,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故C不符合題意;D.氣凝結霜,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是凝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2020·四川雅安)下列場景與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對應完全正確的是()。A.春季,小卉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溫度加快蒸發;B.夏季,小卉手拿著一瓶冰凍礦泉水,一段時間后冰減少,手感到涼——熔化吸熱;C.秋季,小卉發現清晨操場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箱——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D.冬季,戴眼鏡的小卉從教室外走進溫暖的教室內,眼鏡鏡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熱【答案】B。【解析】A.春季,小卉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上方空氣流動加速度快蒸發,故A錯誤;B.礦泉水瓶中的冰塊熔化,熔化吸收熱量,故B正確;C.秋季,小卉發現操場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霜??霜是由水蒸氣直接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D.冬季,戴眼鏡的小卉從教室外走進教室內,鏡片模糊不清,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熱,故D錯誤。故選B。8.(2021·天津中考真題)“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殼體使用了我國白主研發的新型高強、高韌鈦合金。金屬鈦是一種晶體,其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為圖中的()。A.B.C.D.【答案】B。【解析】金屬鈦是一種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熔化前和熔化后溫度要升高,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9.(2021·江蘇中考真題)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內的氣體主要是______,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為______℃,要讓水持續沸騰,能不能停止加熱?______。【答案】水蒸氣;100;不能。【解析】[1]沸騰時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這些氣泡內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氣。[2]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示數為100℃。[3]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繼續吸熱。要讓水持續沸騰,則應使水持續吸熱,故不能停止加熱。10.(2021·湖南長沙市)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溫度的變化,要準確地判斷溫度的高低,就要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如圖甲是一個自制溫度計,把它從熱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緩慢變_______;在讀數時,乙圖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確的(選填“A”、“B”或“C”);請讀出丙圖中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溫度計的單位是攝氏度)。【答案】低;B;20。【解析】[1]如圖甲是一個自制溫度計,它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把它從熱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體體積收縮,可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緩慢變低。[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圖中的B方法是正確的。[3]丙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溫度計的示數為20。11.(2020·揚州)梅雨季節空氣特別潮濕時,墻壁瓷磚上有一層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氣形成的,開啟電風扇,經過段時間小水珠消失了,這是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答案】液化;汽化。【解析】梅雨季節空氣特別潮濕時,墻壁瓷磚上有一層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到瓷磚液化形成的。開啟電風扇,經過段時間小水珠消失了,這是水的汽化現象。故答案為:液化;汽化。12.(2020·宿遷)圖是“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描繪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C,此時水面上方的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在第8mim內,水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98;低于;變大。【解析】(1)由圖象可知:當水的溫度到了98℃后就不再升高,說明此時水是沸騰的,沸點為98℃;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根據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此時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2)由圖象可知,在第8mim時,水處于沸騰狀態,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水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變大。故答案為:98;低于;變大。13.(2021·吉林中考真題)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實驗前需要調節鐵圈的高度,此時的酒精燈應___________(選填“點燃”或“不點燃”);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_;圖丙是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_________。【答案】點燃;92;不變。【解析】[1]要根據酒精燈外焰確定鐵圈高度,所以此時的酒精燈應點燃。[2]溫度計分度值1℃,所以溫度為92℃。[3]由圖,水沸騰后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98℃不變。14.(2021·山東棗莊市)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王麗同學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實驗樣品設計實驗,驗證王麗的猜想是否正確。(1)實驗時,應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溫度和液體______都相同;(2)實驗室已提供了用規格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個樣品,如圖所示。按實驗要求,應選擇______兩個樣品進行對比研究;(3)若一個同學正確選好兩個樣品后,將一個放在溫暖的室內,另一個放在寒冷無風的室外,經過相同時間后講行對比研究。這個同學設計的方案存在的問題是沒控制______相同。該同學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錯誤并進行了正確實驗操作,經過相同時間后,樣品的情況如圖所示。據此,你認為王麗的猜想是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答案】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乙、丙;溫度;正確。【解析】(1)[1]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與溫度、與空氣流速有關和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有關,已經控制了溫度和空氣流速,故還需要控制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相同。(2)[2]有液體種類不同,故液體的體積需要相同,且體積大的蒸發明顯,故選擇乙丙兩組樣品。(3)[3][4]將一個放在溫暖的室內,另一個放在寒冷無風的室外,溫度是變化的,故沒有控制溫度相同;酒精蒸發得快,故液體蒸發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故王麗是正確的。15.(2021·遼寧中考真題)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冰在A點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溫度為______。B點時試管內物質處于______(選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狀態。試管內物質第8min的內能______(選填“大于”“小”或“等于”)第6min的內能;(2)給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可觀察到水沸騰的現象是______,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撤去酒精燈后,燒杯內的水停止沸騰的原因是______。【答案】-2℃;固液共存;大于;水中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燒杯內的水無法繼續吸收熱量。【解析】(1)[1]如圖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冰在A點時溫度計的示數-2℃。[2]B點時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3]試管內物質不斷吸熱,則第8min的內能大于第6min的內能。(2)[4]觀察到水沸騰的現象是水中產生大量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5]沸騰需要達到沸點以及繼續吸熱;撤去酒精燈后,燒杯內的水無法繼續吸收熱量,因此燒杯內的水停止沸騰。16.(2021·四川攀枝花市)物理研學小組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特點實驗,當水溫超過8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如下表所示:時間t/min012345678910水的溫度T/℃8284868890929496989898(1)請指出圖甲中的錯誤:______(寫出一條即可);(2)根據把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乙的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______;(3)實驗計時的第9min,燒杯里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的情景應為圖______所示。【答案】讀取溫度計的示數時錯誤;如圖;a。【解析】(1)[1]圖甲中的錯誤:讀取溫度計的示數時錯誤;讀數時應讓視線與溫度計的液面相平,這樣才不會使讀數偏大或偏小。(2)根據把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乙的方格紙上描出水的溫度T、時間t對應的各個點,連成平滑的線即可,如圖(3)[3]實驗計時的第9min時,水已沸騰,燒杯里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在受溫度影響,只受壓強影響,上升過程水壓減小,故氣泡越來越大,情景應為圖中的a。【過關檢測】1.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蘋果長時間放置后表皮干癟,說明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B.吃冰棍時看到的“白氣”,是冰升華成的水蒸氣;C.冬天窗戶上的冰花,一般出現在玻璃的內側;D.在一定的溫度下,壓縮氫氣的體積可以使它液化,作為燃料儲存在打火機里【答案】AC。【解析】A.蒸發是只在液體表面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象,蘋果長時間放置后表皮干癟,說明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故A正確;B.吃冰棍時看到的“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到冰棍周圍的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C.冬天窗戶上的冰花,是室內熱的水蒸氣遇冷后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一般出現在玻璃的內側,故C正確;D.在常溫下,壓縮丁烷的體積可以使它液化,作為燃料儲存在打火機里,故D錯誤。故選AC。2.以下對中華古詩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A.“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B.“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C.“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D.“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答案】C。【解析】A.雨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故A錯誤;B.露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故B錯誤;C.霜是由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故C正確;D.雪是由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故D錯誤。故選C。3.很多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C.“水寒煙淡,霧輕云薄”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答案】C。【解析】A.雨的形成是水蒸氣液化形成;故A錯誤;B.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此過程中放熱;故B錯誤;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C正確;D.冰的形成是水凝固為固態的冰;故D錯誤。故選C。4.戶外活動時,為了給食物保鮮,將結了冰的礦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個簡易冰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食物保鮮利用了冰熔化吸熱;B.食物保鮮利用了礦泉水結冰放熱;C.取出食物,外包裝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裝上的水珠是升華形成的【答案】A。【解析】AB.將結了冰的礦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熱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溫度降低,不易變質,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CD.剛從“簡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在食物的外包裝上液化成為小水珠.選項C、D均錯誤。5.學校在預防新冠肺炎期間,要求對每位師生進行體溫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體溫計的量程是35℃-45℃ B.體溫計的分度值為1℃C.某同學的體溫是36.8℃,該同學體溫正常 D.沸水的溫度一定是100℃【答案】C。【解析】A.體溫計的量程是根據人的體溫設定的,量程是35℃-42℃,故A錯誤;B.為了更準確地測量人的體溫,體溫計的分度值較小,為0.1℃,故B錯誤;C.某同學的體溫是36.8℃,人的正常溫度約為37℃,該同學體溫正常,故C正確;D.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但是水的沸點會隨水面上方氣壓而改變,所以沸水的溫度不一定是100℃,故D錯誤。故選C。6.以下生活中的熱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夏天從冰箱里取出來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的凝華現象;B.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會起霧,這是室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現象;C.夏天炎熱時,向地面撒水能夠變涼快一些,這是利用蒸發吸熱制冷的方法降溫;D.燒水時,若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