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組織文化與目標管理_第1頁
塑造組織文化與目標管理_第2頁
塑造組織文化與目標管理_第3頁
塑造組織文化與目標管理_第4頁
塑造組織文化與目標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的方法主講:張慶4/15/20251管理學講座——張慶主要內容塑造組織文化實施目標管理人際溝通的改進工作流程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持續的績效改進4/15/20252管理學講座——張慶一、塑造組織文化1.組織文化的概念組織文化就是一個組織區別于其他同類企業的特色,屬于亞文化范疇,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征,具體地說:組織文化是指組織全體成員共同接受的價值體系,包括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心理預期、信念體系和團體歸屬感。4/15/20253管理學講座——張慶組織文化作為規范一個組織成員的行為的價值系統,包括許多方面,諸如不成文的規則、企業內處理上下左右關系的準則、一些傳統、慣例、規矩、典型事例甚至事實上存在的某種偏見等。1.組織文化的概念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4管理學講座——張慶2.組織文化的特征一般特征:超個體的獨特性相對穩定性融合繼承性發展性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5管理學講座——張慶管理特征:組織文化的核心是組織價值觀組織文化的中心是以人為本的人本文化組織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軟性管理為主組織文化的重要任務是增強群體凝聚力2.組織文化的特征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6管理學講座——張慶3.組織文化要素迪爾和肯尼迪的觀點:認為構成組織文化的要素有五種:①環境條件②價值信仰③英雄人物④習俗禮儀⑤文化網絡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7管理學講座——張慶彼得斯和沃特曼的7S’結構共同價值觀Sense戰略體制技能人員作風結構SkillStyleStaffStrategyStructureSystem4/15/20258管理學講座——張慶現代系統論的觀點a.組織文化的結構層次:表層文化、中介文化、深層文化b.組織文化的表現形態:物化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觀念文化c.組織文化的構成要素:組織精神、組織理念、組織價值觀、組織道德、組織素質、組織行為、組織制度、組織形象等4/15/20259管理學講座——張慶組織文化表層文化中介文化深層文化物化文化

工作場所辦公設備建筑設計造型布局社區環境生活環境1.制度文化

規章制度組織機構2.管理文化

管理水平管理機制3.生活文化

觀念文化

組織目標組織宗旨組織精神價值標準組織道德團隊歸屬組織精神組織理念組織價值觀組織道德組織素質組織行為組織制度組織形象結構層次表現形態構成要素4/15/202510管理學講座——張慶4.組織文化的內容從最能體現組織文化特征的內容看,組織文化包括:a.組織價值觀:組織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對該組織的經營活動以及指導這些活動的基本觀點,包括組織存在的意義和目的、組織結構的作用、行為準則和利益分配等。b.組織精神:組織精心培養而逐步形成的并為全體組織成員認同的心理趨勢、價值取向、主導意識和思想境界。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11管理學講座——張慶c.組織道德d.組織素養:包括組織中各層級員工的基本思想素養、科技和文化教育水平、工作技能、精力以及身體狀況等。e.組織形象:社會公眾和組織成員對組織、組織行為和組織的各種活動成果的總體印象和認可度。4.組織文化的內容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12管理學講座——張慶5.組織文化的功能導向功能約束功能凝聚功能發展功能持續功能輻射功能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13管理學講座——張慶6.組織文化的形成機制歷史環境用人灌輸獎懲一、塑造組織文化4/15/202514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是一個大學經過長期的發展所形成的特有的氣質,這種氣質與這個大學的發展歷史、所處地域、學科設置等因素息息相關。大學精神對年輕人的影響相當巨大,因為年輕人的性格基本是在大學階段發展到成熟。即使離開學校多年,仍然對年輕時期求學的經歷記憶猶新。可以說,中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還是一塊鐵,出來以后就被大學這個熔爐煉成鋼,至于煉成什么樣的鋼,我們還是可以從這個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氣質看出大概,這就是大學精神在他身上形成的烙印。大學精神4/15/202515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清華大學:你對一個人說“悟空要殺我,這只是一個構思,還沒有成為現實”,如果他能夠流利地接下去:“不如等他殺了我,你再定他的罪不遲”,那么這個家伙多半是清華畢業。如果你還有疑問,還可以繼續對臺詞:“在下是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綽號‘對王之王’的對穿腸,閣下是……”“小弟讀過兩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華安!”對臺詞的時候表情莊重而嚴肅,好象是特務碰頭。4/15/202516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搞笑”和“無厘頭”文化是清華大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華畢業生身上永遠都不會缺少幽默的細胞。所以清華男生就象一杯淡淡的檸檬冷飲,“純純的,酸酸的”,真誠的眼睛透著調皮的邪氣。幽默是一種“高級的智慧”,恐怕會有人覺得“很無聊”,但這是一種調劑緊張學習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清華大學競爭激烈,對手個個都不是泛泛之輩,加上男女生比例失調,這類調侃、玩笑大大沖淡了本來十分濃厚的男性荷爾蒙氣味以及過分緊張的競爭氣息。外界的印象似乎認為清華人特別務實,什么事情都和金錢權位掛鉤,這都有很多誤解。4/15/202517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實際上清華人不乏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流行樂壇的重量級人物如高曉松、盧庚戌等,都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而清華人的理想主義則表現在支教、支邊和暑期實踐當中,每次實踐小結,都不乏憂國憂民為國犧牲的情懷。盡管很多清華人畢業之后都可以拿到高薪職位,但是也有很多人畢業之后就下基層鍛煉去了,這些清華人大概都是為了他們當初實踐過程中所確立的理想而奮斗——盡管理想的實現如此遙遠。4/15/202518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北京大學:千萬不要在北京大學畢業生面前談論學術性問題。如果你發現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滿口康德黑格爾的學生,多半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北大學生擅長在數學系畢業生面前談論經濟學,在經濟學畢業生面前談論數學,如果很不幸你兩樣都懂,那么他會開始談論哲學。據說有位經濟學家面對北京大學生物系的學生時,本來想在他面前吹吹經濟學,不料他開口就是“后資本主義時期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范式才能夠在中國達到帕累脫最優,不過這都被中國的非主流左派所反對”。4/15/202519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說話的時候,神情輕蔑,眼睛朝天,似乎站在他面前的經濟學家是個小學生。這把經濟學家嚇了一大跳,再不敢談經濟學,連忙轉到管理學,結果他又把清華大學的管理學批得一文不值——缺乏人文精神的管理學只不過是泰勒式的工具主義。這時經濟學家已經不敢再談自己的專業,連忙請教一下生物學最近的進展,結果他說“這些你不懂”,其實經濟學家知道他在學校是翹課大王,沒準經濟學家的生物學懂得比他還多。4/15/202520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某著名國企經理私下對我們說:北大學生什么都懂,除了本專業。但是不可否認,北大學科齊全的優勢有利于把學生塑造成綜合性人才,北京這個文化中心也為北大學生提供了接觸各個不同領域知名人物的機會,在北大校園,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種各樣不同專題的演講會和報告會,且演講者不乏世界級知名人物。這一切,都讓清華大學的學生羨慕不已。跨學科的研究非常難搞,但是這樣的研究,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是相當勝任的。4/15/202521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南京大學:如果你對一個南京大學學生肆意侮辱:Bull××××!他會微笑地聽完,然后會稱贊你的英文說得好。如果你認為他聽不懂英文,那就大錯特錯了,他會告訴你他的GRE是2400!4/15/202522管理學講座——張慶南京大學畢業生是中國五大名校當中最儒雅的一群,渾身上下透著一種帝王氣息和親和力。南京大學的“誠、樸、雄、偉”是昔日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提出來的。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確切說應該是“十朝古都”),山水頗有靈氣,南京大學身處其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質樸偉岸的氣質。自從中國政治中心北移之后,南京喪失了以往的天時和地利,但是“人和”在南京大學一直都沒有消失。南京大學畢業生所津津樂道的匡亞明和程千帆的軼事可以說是現代版的“三顧茅廬”了。大學精神4/15/202523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文革時程千帆在武漢大學被整得很慘,弄得連正常的學術研究都無法為繼。其他學校雖知道程千帆有才學,有意招攬至門下,又顧慮引來政治上的麻煩。只有當時的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不顧風險,熱情邀請程千帆到南京大學來“做學問”。程千帆出走武漢大學,標志著中國文學研究的重鎮從武漢轉移到了南京。4/15/202524管理學講座——張慶直至今日,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同是文學領域的泰山北斗,可惜由于南京大學學生過于謙虛儒雅,至今沒有多少人知道南京大學在文科方面遠遠勝于武漢大學。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軼事,南京大學有個賣早點的師傅自學英文,把一本朗文英漢大字典全都背下來,讓南京大學校長知道了,立刻把他聘為南京大學的教師。南京大學在學術上的包容心,在其他大學已經甚少看見了。大學精神4/15/202525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中國科大:“又紅又專,理實交融”,這居然就是中國科大的校訓——簡直矛盾得可笑。科大人的“專”是不錯的,可“紅”就未必了,早在耀邦元年,科大就是自由主義的天堂了,直到澤民十二年,自由主義的傳統似乎并未消失,要求各種改革的呼聲不斷,北大人恐怕都要自嘆弗如。科大的學生大概是所有名校當中最受母校重視的學生了,一個例子就是:科大的學生可以享受暖氣,而科大的教授(包括科大校長)只能睡冷被窩。4/15/202526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理實交融”的科大,居然是五大名校當中最純的大學,別人爭相合并,只有科大人拼命抵制合并。更有趣的是,科大人要求取消科大商學院的呼聲一直不斷,而科大的數理統計、數量金融學、決策科學正是科大商學院的強項——代表了“理實交融”(數學+商學)。科大學生身上的氣質,就和科大一樣,充滿了矛盾——溫文爾雅的外表下是永不服輸的野心,天真單純外表下是過人的智慧。科大學生說“矛盾是一種美,是創新的源泉”,而我以為“科大人,大概不象你想象的這么簡單”。4/15/202527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復旦大學:如果說清華是少林,北大是武當,那么復旦就是峨嵋了。清華人技壓四座,北大人光彩照人,而復旦總能以細膩敏捷取勝。復旦人總能藏而不露,靜靜地享受生活,但同時骨子里的傲氣決不亞于北大。也許這也受到海派文化的影響吧,復旦人的氣質總是精致細膩而閑適,卻總有一種藏而不露的驕傲。“北大清華確實很好,但是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會選擇復旦”,這就是我請教復旦學生對清華北大看法如何時常常得到的答案。復旦人自信而驕傲,可這都通過一種不經意的方式表達出來,和風細雨之下也令人感到他們不容輕辱。4/15/202528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同在江南,可是南京大學的學生缺乏傲氣,中國科大學生的傲氣太直露,復旦大學的傲氣猶如若隱若現的晨星似有似無,可見所在地域的文化對大學精神影響之大。“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是復旦人對自己氣質的總結。這里的“自由”和北大的“自由”和科大的“自由”大不相同,北大的“自由”強調政治,科大的“自由”強調學術,而復旦的“自由”則強調生活。中西合璧、個人主義是海派文化的精華,生活之“自由”又不受傳統道德束縛,不受他人干涉的含義,正是海派文化的體現。4/15/202529管理學講座——張慶大學精神所謂的“無用”,指的是復旦人的貴族氣質,復旦人從不刻意去追求物質上的東西,也無意“國家”、“民族”那種離自己遙遠的事物。如果問清華、北大、南大、科大的學生他們有什么是TOP1的,這些學校的學生大都可以侃侃而談。可如果拿這問題問復旦的學生,他會反問“有必要嗎”?也許復旦確實有TOP1的地方,不過這并不是復旦人所在意的事情,復旦永遠都是第一集團,但永遠都無意于和別人爭當第一,因為復旦的精髓不在于爭取別人的認同,而在于認同自己。4/15/202530管理學講座——張慶二、目標管理1.目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思想(1)目標管理的概念目標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是PeterF.Drucker1954年提出的。目標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要達到的目的。目標管理是指企業根據決策確定的目標,從上至下,再從下至上,上下結合反復協商,確定一定時期各個部門或組織成員的分目標,并為各分目標的實施而進行的組織管理和控制的一種計劃制定與實施方法。目標管理是一種參與管理,也是一種授權管理4/15/202531管理學講座——張慶(2)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a.企業的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通過這些目標對下級進行領導并以此來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b.目標管理是一種程序,使得一個組織中的上下各級管理人員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標。c.每個企業管理人員或成員的分目標是企業總目標對其的要求,也是其對企業總目標的貢獻。d.組織成員是通過目標進行管理的,以目標為控制依據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e.考核和獎懲的依據是分目標。二、目標管理4/15/202532管理學講座——張慶(3)對目標管理的理解a.目標管理中的“目標”與傳統的目標概念不同。目標管理中的目標包括要達到的目標程度、期限、完成目標的體系、目標成果的評價等含義,而傳統的目標僅指要達到的目的。b.目標管理中的“目標”與工作標準不同。標準是靜態的,而“目標”是動態的;目標有很強的激勵作用;標準執行是在工作完成后的對比均衡,而目標管理是全過程的,可隨時了解、掌握工作的進度和結果。c.目標管理必須有一套科學完整的目標管理體系,以協商交流為主,共同制定目標。二、目標管理4/15/202533管理學講座——張慶2.目標制定的原則(1)整體性(2)激勵性(3)可行性(4)應變性(5)針對性層次性、網絡性、多樣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挑戰性、信息反饋性二、目標管理4/15/202534管理學講座——張慶3.目標管理的過程(1)制定目標:包括組織的總體目標、各部門的分目標以及目標對應的職責。(2)目標執行:根據目標利用一定的資源開展恰當的活動。(3)成果評價:是實行獎懲的依據、溝通的機會、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勵的手段,包括上下級和同級間的相互評價。(4)實施獎懲:獎懲是目標管理的內容之一,是一種激勵手段,是更好地實施新目標的前提。(5)制定新目標:又一段時間循環的開始。二、目標管理4/15/202535管理學講座——張慶4.目標管理的缺點和問題(1)目標管理的哲學假設不一定存在:對于人的假設過分樂觀,認為多數人能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勵。(2)目標設置困難:真正可以考核的目標是很難確定的,許多崗位難以制定定量化和具體化的目標。(3)目標的制定很費時間:目標的制定是上下級之間的雙向溝通,而且要達成共識,很費時。(4)強調短期目標:大多數目標管理規劃中所設置的目標都是短期的,往往會以影響長期目標為代價。(5)目標管理的思想較難統一:目標管理是一種計劃技術,也是一種管理思想,這一思想的原理對于大多數組織成員并不一定理解。二、目標管理4/15/202536管理學講座——張慶“高級管理人員往往花費80%的時間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溝通,普通管理者約花50%的時間用于傳播信息”

《EffectiveCommunication》Ludlow,R.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37管理學講座——張慶決策和計劃的基礎組織和控制管理過程的依據和手段建立和改善人際關系必不可少的條件成功領導的重要手段1.溝通的重要性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38管理學講座——張慶正式溝通、非正式溝通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平行溝通單向溝通、雙向溝通書面溝通、口頭溝通言語溝通、體語溝通2.溝通方式方法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39管理學講座——張慶“約75%的信息傳播是由視覺來領悟的,語言只傳播約20%的信息”。2.溝通方式方法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40管理學講座——張慶可依賴性(Credibility)一致性(Context)內容(Content)明確性(Clarity)持續性與連貫性(ContinuityandConsistency)渠道(Channels)被溝通者的接受能力(Capabilityofaudience)3.有效溝通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41管理學講座——張慶語義上的障礙知識經驗水平的限制知覺的選擇性心理因素的影響組織結構的影響溝通渠道的選擇信息量過大環境混亂無反饋4.有效溝通的障礙三、人際溝通改進4/15/202542管理學講座——張慶有效溝通的途徑溝通前先澄清概念只溝通必要的信息明確溝通的目的考慮溝通時的一切環境計劃溝通時盡可能聽取他人意見使用精確的表達進行信息的追蹤與反饋言行一致的溝通利用多種溝通方式要著眼于未來應該是一位好聽眾4/15/202543管理學講座——張慶信息是傳遞給誰的?我為什么要進行溝通?我的動機是什么?確定和明白需要溝通的是什么信息?選擇最佳時間使用接收者能夠理解的語言,語言明確,不可含糊其詞選擇不妨礙信息接收、理解和接受的地點與接收者保持聯系信息傳遞者溝通時明確4/15/202544管理學講座——張慶密切關注傳遞者積極傾聽正傳遞的信息如有必要請求解釋或重復與傳遞者保持聯系信息接收者溝通時4/15/202545管理學講座——張慶認識到誤解是在所難免的留神應該正確理解的次要刺激反復聽,不厭其煩地聽檢查信息理解是否有誤共享由信息產生的觀點、情感和知覺信息傳遞者、接收者溝通時4/15/202546管理學講座——張慶怎樣簡明扼要說明任務的性質?怎樣告知員工去做什么,如何做?怎樣鼓勵圓滿完成任務的員工?怎樣與職員一起探討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感情?怎樣有效地委托職責,以便了解員工應該向你提出的問題?作為領導,怎樣解釋在特定環境中你的失常行為?應該具有以下幾種交流技能4/15/202547管理學講座——張慶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四、工作流程再造4/15/202548管理學講座——張慶BPR在工業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提高競爭的途徑,絕不單單是引進先進技術這一條道路;管理模式的改進、過程的合理化具有更大的潛力。由來顧客(Customer)競爭(Competition)變化(Change)4/15/202549管理學講座——張慶BPR定義“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徹底性再設計,從而獲得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業績的戲劇性的改善”。

——Hammer&Champy,1993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4/15/202550管理學講座——張慶BPR定義“根本性”: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式,以回歸零點的新觀念和思考方式,對現有流程與系統進行綜合分析與統籌考慮,避免將思維局限于現有的作業流程、系統結構與知識框架中去,以取得目標流程設計的最優。我們為什么要做現在的工作?我們為什么要用現在的方式完成這項工作?為什么必須由我們而不是別人來完成這項工作?4/15/202551管理學講座——張慶“徹底性”:拋棄所有的陳規陋習創造全新的業務處理流程,而非對既存的事物進行膚淺的改良、增強或調整。BPR定義看上去,他在進行徹底性的設計4/15/202552管理學講座——張慶“戲劇性”: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的管理方式與手段、企業的整體運作效果達到一個質的飛躍,體現高效益與高回報。

BPR定義4/15/202553管理學講座——張慶BPR重新構思、重新構造(設計)、重新構成(實施)面向過程、面向增值、面向顧客先合理化、再自動化概念理解4/15/202554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4/15/202555管理學講座——張慶案例一:FORD公司的采購流程驗收單位財務部采購部供應商訂單訂單訂單支票發票貨物入庫驗貨單改造前的采購流程4/15/202556管理學講座——張慶案例一:FORD公司的采購流程改造后的采購流程驗收單位采購部財務部部計算機系統供應商訂單輸入EFT訂單通知發貨稽核訂單驗收咨訊驗收輸入訂單咨訊4/15/202557管理學講座——張慶案例二:IBM信貸公司推銷員辦公室要求信貸信用審查信用部確定利率信貸利率組擬訂合同合同組寄送文件推銷員7天過去了,我的客戶全跑光了!!4/15/202558管理學講座——張慶案例二:IBM信貸公司4個小時完成,處理的交易數目增加100倍!小組1小組2小組3小組44/15/202559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4/15/202560管理學講座——張慶BPR新流程特點人員精簡,實現“一人包辦式”服務員工擁有自我決策權打破連續的作業安排方式新流程的生產和服務功能多樣化新流程可以超越組織界限來完成工作企業對各流程的管理,享有集權與分權的好處4/15/202561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4/15/202562管理學講座——張慶BPR對組織機構的影響TEAM(流程團隊)在企業中重要地位的體現對人事管理及考核、薪酬制度的沖擊對員工的積極要求對企業管理方式的沖擊對企業管理的意義4/15/202563管理學講座——張慶BPR流程再造抓住了企業業務活動的核心流程再造是獲取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流程再造是管理創新的綱領為什么要推行流程再造4/15/202564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4/15/202565管理學講座——張慶BPR主要思想從職能管理到面向業務流程管理的轉變注重整體流程最優的系統思想組織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為組織而定充分發揮每個人在整個業務流程中的作用客戶與供應商是企業整體流程的一部分信息資源的一次性獲取與共享使用4/15/202566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兩個經典案例BPR的由來和定義改造后新流程的特點BPR對企業管理的意義BPR的主要思想BPR的原則4/15/202567管理學講座——張慶BPR1組織機構設計圍繞企業的產出,而不是一項項任務2由使用過程輸出的人來執行過程操作將信息處理工作結合到該信息產生的實際過程中去3對地理上分散的資源看作是集中的來處理4平行活動的連接更緊密5將決策點下放到基層活動中,并建立對過程的控制6在信息的源頭一次性獲取信息,保持信息的一致性7Hammer的思想4/15/202568管理學講座——張慶BPR1以流程為中心2以人為本的團隊原則顧客導向3BPR的核心原則4/15/202569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核心原則流程再造核心原則傳統企業原則以流程為中心以職能為中心以人為本的團隊式管理以工作順序為基礎的部門式管理以顧客為導向以成本為導向4/15/202570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操作性原則圍繞結果而不是工作順序進行組織讓那些利用生產結果的人參與流程再造在真正產生信息的流程中處理信息把地域上分散的資源當作集中資源對待把類似活動的過程聯系起來4/15/202571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操作性原則在工作中決策,讓工作過程實現自我控制從信息源一次性捕捉信息新流程應用之前應該做可行性實驗再造必須顧及人們的切身利益再造應該在12個月內初見成效4/15/202572管理學講座——張慶BPRBPR的操作性原則操作錯誤改進或要求再造時圍繞工作順序進行組織圍繞結果而非工作順序進行組織流程實施者與結果無關讓利用結果者參與流程異地處理信息在真正能產生信息的流程中處理信息沒有逾越地域障礙把地域上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試圖拼湊各種類似活動把類似活動聯系起來欲在工作之前決策,工作之外控制在工作中決策,自我控制捕捉信息不徹底從信息源一次性捕捉信息新設計直接投入現實應用新設計要先做試驗漠視當事人的感受當事人參與改革時耗時太久12個月初見成效4/15/202573管理學講座——張慶五、以人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對人的基本假設認為人應該是一個追求自我實現、能夠自我管理的社會人。正是人可以成為一個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管理的人,以人為本的管理僅僅理解為對人的關心、改善激勵就是不完全的,而更應該是開發人的潛在能力為企業生存與發展服務。4/15/202574管理學講座——張慶五、以人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發展為核心,創造相應的環境、條件,以個人自我管理為基礎,以組織共同愿景為引導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人的全面的自在的發展是前提組織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