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繁榮與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一時期,恰巧在總統柯立芝任期之內(1923—1929年),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又被稱為“柯立芝繁榮”。那么,“柯立芝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爆發于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和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不可回避的要研究這段歷史。柯立芝—偉大的總統這是美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資本主義國家間的關系暫時緩和,1924年至1929年,資本主義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在此期間,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從而使世界資本主義生產發展較快,出現了一時的“繁榮”。美國資產階級宣揚說資本主義已取得“永久的穩定”,實際上,在“繁榮”的背后,經濟危機的萌芽正暗中滋長。美國總統(1923~1928)。1872年7月4日出生,卒于1933年1月5日。1897年開律師業,兩年后步入政壇,任市議會議員。此后歷任市長、州參議員、副州長。1918年當選為州長。1920年,他被提名為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而由W.G.哈定競選總統。兩人在大選中獲勝。1923年8月2日哈定突然逝世,柯立芝遂繼任總統。他小心謹慎地進行行政改革,并控制住共和黨,因而在1924年很容易地贏得重新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獲勝。柯立芝時代的特點是:沒有危機存在,國家大大繁榮起來。他的一個突出政策是不干涉工商業的事務。一方面實行減稅計劃,一方面堅持高額保護關稅。他反映群眾的一般情緒,采取一種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1928年拒絕再次提名為總統候選人,退隱到北安普頓寫自傳。
柯立芝繁榮是一種虛假繁榮,在當時沒有特別地表現,但是后來從金融業開始,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柯立芝繁榮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擴張了經濟實力,為“柯立芝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戰爭初期,美國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此外,美國還在戰爭期間對英法貸款,并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戰爭結束時,美國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到1924年,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國移到了美國。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為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迅速發展生產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從而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技術革命是“柯立芝繁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忙于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后又忙于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后。戰爭結束后,美國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并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采用新技術的熱潮。美國還大力推行“工業生產合理化運動”。當時,運動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泰羅制和福特制。早在19世紀80至90年代,年輕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W·泰羅就著手研究工廠的科學管理,并發展成為一種理論。在這個理論成熟后的20世紀20年代初期,工商企業中幾乎每一個部門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學管理。所謂福特制,即采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先是在福特汽車公司采用,由于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應用于許多工業部門。
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憑借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后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后,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為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柯立芝繁榮期間的各個工業都迅速發展。美國的人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生活層次、水平也日益提高。以下是簡介柯立芝繁榮期間的原因:
當時,建筑、汽車、電氣工業并稱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一戰”中,美國國內建筑業近乎停頓。戰后,建筑工業迅速發展,產值從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1928年的近175億美元。建筑工業的發展不僅開辟了就業途徑,而且也促進了與其有關的其他工業的發展。在20年代,汽車工業成長為美國最大的制造業和最大的工業部門,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鋼鐵、石油、化工、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電氣工業在20年代也發展很快,同樣促進了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柯立芝繁榮
表現: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經過1920年中至1921年末短期經濟蕭條后,經濟開始復蘇,并逐漸趨于繁榮,其時間從1923年直到1929年,每年生產率增長進4%。這一時期,美國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國民總收入由1919年的650.9億美元增至1929年的828.1億美元。人均收入從1919年的620億美元增至1929年的681億美元。美國這次經濟繁榮的主要表現在工業生產的膨脹,特別是汽車、電氣工業、建筑業和鋼鐵工業生產高漲。
到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當時英、法、德三國所占比重總和,以致柯立芝總統聲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但這種繁榮主要集中在部分工業部門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業部門和農業的不景氣,使美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機成風,使繁榮本身帶有一定虛假性。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則加深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孕育著新的危機。但是羅斯福—偉大的總統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1882.1.30—1945.4.12),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受民眾期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他是身殘志堅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于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于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后,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并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去世。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國還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個月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上升到258,人們見面時不談別的,只談股票,直至9月份,美國財政部長還信誓旦旦地向公眾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但是,10月24日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由5000多億美元的頂巔跌入深淵,使5000多億美元的資產,一夜間,化為烏有,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大蕭條.從此,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業破產,5500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由危機爆發時的1044億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150萬猛升到1700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1913年。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農民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由于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占1/3。羅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采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復業。從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1929年危機爆發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羅斯福采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1、整頓銀行與金融系,迅速恢復銀行的信用,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2、復興工業(中心措施):藍鷹行動[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
3、調整農業政策:讓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并穩定農產品價格;
4、推行“以工代賑”;
5、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
6、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時日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緩和階級矛盾]。
羅斯福執政的12年間,工業指數到1937年,已超過1929年的3.4。國有企業資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近一倍。美國工業產量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到1940年,美國基本實現農業化,居世界首位。(1)1933-1936美國經濟逐漸恢復(2)1935-1939工業生產達到最高水平農業生產也保持穩定(3)二戰時美國徹底擺脫危機能力拓展:1、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B、為美國奪取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C、緩和階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狀況D、維護資本主義鞏固資產階級統治2、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A、一開始就有一幅清晰的新政藍圖B、堅信經濟能“自我治療”C、組織了一個“智囊團”D、實行國家干預,改變經濟無政府狀態DD讓我們銘記這兩位偉大的總統,是他們,使得美國現在日益強大,是美國在世界位置上不管任何行業都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羅斯福柯立芝
9、青少年是一個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時期,是將來一切光明和幸福的開端。。4月-254月-25Monday,April14,2025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們的能力成正比例。19:17:0319:17:0319:174/14/20257:17:03PM11、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4月-2519:17:0319:17Apr-2514-Apr-2512、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19:17:0319:17:0319:17Monday,April14,202513、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4月-254月-2519:17:0319:17:03April14,202514、古之立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戶口卡借出委托書辦理費用3篇
- 分包商協議書3篇
- 德國餐廳菜單燈箱合作協議3篇
- 勞務分包合同瓦工部分的責任分配2篇
- 代辦授權事宜范例3篇
- 二手房買賣合同停止執行3篇
- 導視牌安裝與基礎設施建設合同3篇
- 發型屋聯盟共營3篇
- 安裝工程安全合同(5篇)
- 工程類工作總結(16篇)
- 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前宣教
- 電子書 -《商業的底層邏輯》
- 農貿市場消防應急預案演練總結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區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網格員)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外貿談判知識分享課件
- 《患者疼痛管理》課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園區融合感知平臺建設方案
- JB T 7689-2012懸掛式電磁除鐵器
- 課件-錯賬更正
-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表CorpusWordlist
- GB/T 5465.2-2023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2部分:圖形符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