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廣西柳州市城中區重點中學初三6月熱身考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對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A.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對于原生家庭教育問題上,引發觀眾們的熱議。(“引發”改為“引起”)B.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737MAX墜毀,機上157人幾乎全部遇難。(去掉“幾乎”)C.外交部王超副部長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實現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實現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調)D.就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慰問電,向全體法國人民誠摯的慰問。(“誠摯”的前面加“表示”)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關雎》《蒹葭》均出自于《詩經》中的“風”,都采用重章疊句歌詠了愛情的美好。B.李清照的詞既有“九萬里風鵬正舉”的豪放,也有著“小園幾許,收盡春光”的婉約。C.老年人別稱頗多,如課文和名著中出現的“翁”“耆老”“叟”“老兒”“黃發”等。D.泰戈爾是印度文學家,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散文詩《金色花》贊美童真和母愛。3.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項是A.場院/場館會計/心領神會纖塵不染/說媒拉纖B.鏤空/螻蟻上尉/蔚為壯觀陰差陽錯/封妻蔭子C.畜牧/牲畜蘇打/打抱不平降龍伏虎/拱手而降D.擺脫/蟬蛻捶打/唾手可得前仆后繼/撲朔迷離4.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說”“銘”“記”“表”都是古代常見的文體,我們學過張潮的《核舟記》、諸葛亮的《出師表》、韓愈的《馬說》、劉禹錫的《陋室銘》。B.《沁園春·雪》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創作的一首詞,其中“沁園春”是詞牌名,規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平仄聲韻和寫作內容。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慘世界》等,他與俄國的契訶夫和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D.《<詩經>兩首》都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情感。不同的是《關雎》敘事線索明晰,畫面形象可見;《蒹葭》意境含蓄,場景朦朧.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畫家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居,駐足端詳,觸景生情,不僅潸然落淚。B.班長有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令人敬佩。C.農村里有這么個風俗,大庭廣眾之下,夫婦倆從不合坐一條板凳。D.我家鄰村,有一個信客,年紀不小了,已經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創產品是指有文化內涵的創新性產品,包括文化旅游紀念品、家居日用品等,是文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文創產業呈現高速發展趨勢,產值不斷提高,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在4月2日開幕的濟南市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成果展上,國寶級文物西漢彩繪負壺陶鳩被巧妙設計成了一套茶具。古老的文化資源走出博物館,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成為當下的一股文化新潮流。國內已有2500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等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其中賣萌風格、卡通風格的產品往往是最受大眾歡迎的。對于文創產品賣萌,有“點贊派”,也有“吐槽派”,各執一詞。請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文創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材料三)提到了對“文創產品賣萌”的兩種態度,你支持哪一派?為什么?(不超過40字)7.古詩文默寫。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兒女共沾巾。潮平兩岸闊,___________________。雙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雀春深鎖二喬。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聲。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漸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遠大抱負:生命就是龔自珍“________,________”的獻身精神。8.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A.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B.我聽見半英里外一座林子里有只夜鶯在歌唱。看不到一個移動的人影,聽不到任何走近的腳步聲,可是那香味卻愈來愈濃。我一定得逃走。我正拔步向通灌木林的小門走去,卻一眼望見羅切斯特先生正在走進來。我向旁邊一閃,躲進了遮著藤蘿的壁龕。語段A選自《________》,其中的人物嚴監生的主要性格特點是________。語段B選自《簡·愛》,作者是________。二、閱讀9.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后面小題訴衷情①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②,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注]①公元1132年,陸游在西北前線重鎮南鄭軍中任職,度過了八個多月的戎馬生活。公元1189年,陸游被彈劾罷官后,退隱山陰故居十二年,期間寫下了一系列詩詞,《訴衷情》是其中的一篇。②《后漢書·班超傳》記載:班超少有大志,嘗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1.“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2.下面詩句中,與詩人“關河夢”所回想的畫面不相仿的是()A.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B.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江城子·密州出獵》)C.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烽夜舉。(《謝池春·壯歲從戎》)D.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3.“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三個短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10.解釋加點的字:山門圮于河(__________)四時俱備(_________)勞其筋骨(____________)同舍生皆被綺繡(_____________)11.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黃花也可遍地金蘇軾曾訪王安石,于書房初讀王安石的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很不以為然:菊花敢與秋霜鏖戰,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飄落北風中,顯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隨手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見后,笑而不語,只將蘇東坡調任黃州。蘇軾到任后,偶入菊園,只見滿地金黃、枝頭無一朵枯花,頓覺汗顏。見慣了抱香死于枝頭的菊,誤以為天下菊花莫不如是,并不存在落瓣的菊花,無意間便墜入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窠臼。好在蘇東坡勤于觀察、善于自省,最終成就了一段知錯輒改的佳話。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整個世界面前,個體的智慧和經驗總是很有限的。如果任憑直覺行事、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容易像東坡賞菊那樣,被主觀臆斷的迷霧遮蔽雙眼。(A)俗話說,眼見為實。但由于客觀事物十分復雜,主觀判斷存在局限性,有的時候,眼見也不一定為實。歷史上,孔子就曾只見果、未見因,誤以為弟子顏回偷食了米飯。正如孔子事后所感慨的,“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B)現實總是復雜多變的,一個人僅僅依靠一時一地的觀察就匆忙作出結論,勢必容易不理性、不科學,經不起實踐的檢驗。盡管如此,現實中仍有不少人或多或少沾染著主觀、武斷的習氣。(C)有的父母自詡“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無視孩子的興趣稟賦,一廂情愿地為孩子規劃人生;有的人總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不愿靜心思考,動輒亂貼標簽、傳播謠言,頻頻陷入誤區;有的年輕人篤信讀書無用論,以偏執替代奮斗,結果一事無成……對個人而言,主觀臆斷、自以為是可謂成功的天敵;對社會而言,這又何嘗不是社會風氣的負面影響因子?(D)“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為官從政亦是如此。制定發展藍圖,假若一味躺在經驗上睡大覺,難免思想僵化、故步自封,貽誤發展機遇;破解民生難題,假若只會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塵,就可能釀成決策失誤;決戰脫貧攻堅,假若盲目跟風、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結果只能是水土不服,好心辦了壞事……哲人有言,“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是隱藏在每一個人身邊的破壞者。堅持從群眾中來,立足最真切的實際,干事創業才能尋找到真正的良方。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不看盡“壽客金英”,怎可知黃花也可遍地金?跳出教條的藩籬、突破程式化思維,多察實情、多聽心聲,擁抱廣闊的社會生活,我們把握的將是多元多變的實際,贏得的則是更有價值的人生。1.文章開頭引述蘇軾與王安石關于詩詞的軼事,有什么作用?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你是怎樣理解“如果任憑直覺行事、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容易像東坡賞菊那樣,被主觀臆斷的迷霧遮蔽雙眼”這句話的?4.下面的句子是從文章中摘出的原句,請選擇它在文中的正確位置()劉備去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故意不見劉備,劉備不得不“三顧茅廬”,張飛“眼見為實”,以為諸葛亮架子大,不給自己的大哥面子,居然想一把火燒了人家的房子。其實,諸葛亮不是不給劉備面子,而是考驗劉備的誠意。A.(A)處 B.(B)處 C.(C)處 D.(D)處5.全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這些方法有何作用?1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題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這樣描述荔枝,說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這樣看來,“紅顏易逝”似乎是荔枝的宿命了。為何荔枝的色香味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變化呢?這還要從荔枝果實的結構說起。別看荔枝殼就像一身鎧甲,其實那是不折不扣的“樣子貨”。這身“鎧甲”不僅不能保護荔枝,還會帶來不少麻煩。荔枝外果皮上那些“護心鏡”模樣的裂片突起,不僅很薄,內部組織之間還有很多空隙,很多寶貴的水分會從這些空隙中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實。不過,與干旱孤軍奮戰,還不是荔枝所要面對最糟糕的問題。荔枝殼還含有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這些酶會把很多無色的多酚類物質都加工成黑色素,這就是會使荔枝顏色變深的褐變作用。這些酶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變”足以說明它們的工作效率。雖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還會保持相對良好的狀態,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會步果殼的后塵,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植物的果實(比如蘋果、梨等)同我們人類一樣,也需要喘氣呼吸,在這個過程中,果實內的糖類物質會被逐漸消耗。只不過,這個過程進行得很緩慢,我們聽不見它們的喘氣聲。不過,荔枝的呼吸強度可以達到革果或梨的4倍,不僅如此,從樹上摘下來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吸作用還會不斷加強。其結果是果肉中的糖類物質被迅速消耗,維生素C也會迅速下降,同時還會產生些氣味不佳的醇醛類物質。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盡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們“大喘氣”的結果。除了本身“體質”的大缺陷,荔技還有個不利于“美客養顏”的壞毛病,那就是釋放乙烯。乙烯和我們常吃的香蕉有著不解之緣。為了便于運輸,蕉農一般會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來,等送到到目的地之后,只要用乙烯一噴,在很短時間內青色的果實就會變成看起來黃澄澄的大香蕉了,這可能是北方吃到的香總是淡而無味的一個原因。但乙烯不僅可以把青果催熟,而且可以把熟果催敗。荔枝的危險之處正在于此,它們不但會釋放乙烯,而且會越放越多。直到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黃”,流水變味,釋放量才會下降,可一切為時已晚。總之,種種自身的缺陷注定荔枝在脫離大樹之后,不用多久就會“香消玉殞”。(有刪改)1.下列列對荔枝“紅顏易逝”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荔枝殼裂片突起,像鎧甲;它很薄,內部組織之間還有很多空隙,但可以阻止寶貴的水分從這些空隙中跑出去。B.荔枝売還含有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這些物質會使荔枝顏色變深。C.荔枝的“大喘氣”會使果肉中的糖類物質被迅速消耗,維生素C含量也會迅速下降,同時還會產生些氣味不佳的醇醛類物質。D.荔枝會釋放乙烯把自己催得得“人老珠黃”,流水變味。2.下列對文章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引用了白居易對荔枝的描述,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概括了荔枝“紅顏易逝”的特點,同時吸引了讀者的興趣。B.文章的第5段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荔枝的呼吸強度大。C.文章第6段的畫線句子是一個過渡句,強調荔枝釋放乙烯,是它不易保存的最主要原因。D.本文在語言方面除了準確、科學外,還體現了語言的生動性。3.閱讀下面的文字,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說說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鮮的原因。唐朝的楊貴妃愛吃荔枝,皇帝曾派人從四川派馬疾馳到長安,只為把荔枝送給她吃。為了博得貴妃那難得的一笑,眾多能能工巧匠都得開動腦筋來使荔枝保鮮鮮。據蔡裏的《荔枝語》記載,在竹林里砍下一棵大竹子,鑿開一個洞做成竹簡,把鮮紅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頭,然后用泥或蠟密封。這樣一來,荔枝能保存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著新鮮和美味。13.閱讀趙竹青的《天氣預報越來越準的背后》,完成下列小題。①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精準預測天氣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今,隨著預報的準確度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習慣根據天氣預報來指導出行。這一場預測天氣的革命是如何悄然發生的?②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這主要是得益于數值天氣預報的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將數值天氣預報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技發展之一,《自然》雜志則盛贊數值天氣預報的發展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③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科技的進步,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監測變為包含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監測,氣象學飛躍發展為大氣科學,氣象預測也從天氣圖經驗預報發展到如今的數值天氣預報。④數值天氣預報是指以物理數學理論為基礎,用電子計算機做出的客觀定量預報。時至今日,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于防災、減災、救災貢獻了至關重要的力量,極大地保護了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首創“半隱式差分法”,在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求解原始方程作數值預報,并發展了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理論,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衛星大氣紅外遙感研究中提出“最佳信息層”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主要衛星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所采用,服務于實時天氣預警和短期天氣預報。他倡導并參與研制“國之重器”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為國家防災減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治理等重大問題提供科學支撐,推動地球系統科學不同學科之間的學科交叉和融合,促進我國地球系統科學整體向國際一流水平跨越。(據2019年3月23日《人民網》同題文章刪改)1.文章開頭引用俗語“天有不測風云”有什么作用?2.結合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和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2)請分析第④段“時至今日,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于防災、減災、救災貢獻了至關重要的力量,極大地保護了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句中加點的“較準確的”能否刪去,并說明理由。3.下列說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項是()A.隨著天氣預報準確度的大幅提升,人們都已經習慣根據天氣預報來指導出行。B.上世紀60年代,隨著科技進步,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檢測變為由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檢測。C.“數值天氣預報是指以物理數學理論為基礎,用電子計算機做出的客觀定量預報。”這一句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地向讀者闡釋了什么是“數值天氣預報”。D.曾慶存院士提出的“最佳信息層”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國衛星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所采用,服務于實時天氣預警和短期天氣預報。三、語言表述14.閱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①傳統社會中,誠信是做人之本,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誠信,那么他就難以立身處世。②在我國古代社會,誠信是調節個人行為的道德規范,是為大多數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義的倫理道德。③它要求個人對內立足于“誠,”堅持自我本真和獨立,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對外守于“信”,信守自己的承諾,不出爾反爾,不人云亦云。④誠信更應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規范,然而人們卻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周遭生活誠信缺失,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某些無序和道德失范,已成為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問題。⑤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和建立的過程中,特別需要誠信來維系,需要誠信的精神價值的支持。第③句標點符號使用有誤,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第⑤句有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第②句需補上一組恰當的關聯詞語,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四、寫作15.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三個年輕人即將踏上生活之途。臨行前,一位智者分別送給他們一面鏡子。一個人每天照一次鏡子,看看臉上有沒有灰塵和污物,然后端盆熱水,洗去征塵,容光煥發地繼續上路;一個人每天照十次鏡子,越照越躲在屋里不敢出門,生怕再沾染上灰塵;一個人十天也不照一次鏡子,只顧埋頭趕路,弄得灰頭灰臉,沒人愿意與他為伍。看來,“照鏡子”大有深意要求:(1)選準角度,明確立意,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個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A【解析】
A.搭配出錯,“對于……問題上”改為“在……問題上”。2、B【解析】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選自秦觀《行香子》。B項有誤。3、A【解析】
Acháng/chǎng,kuài/huì,xiān/qiàn。Blòu/lóu,都讀wèi,yīn/yìn。Cxù/chù,dá/dǎ,都讀xiáng。Dtuō/tuì,chuí/tuò,都讀pū。4、D【解析】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A項錯誤,《核舟記》的是魏學洢所做;B項錯誤,詞牌名不能規定寫作內容;C項錯誤,《悲慘世界》是雨果所做;D項正確。故選D。5、B【解析】試題分析:了解成語,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據語境從這三個方面判斷正誤。B句“不恥下問”指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人請教不感到羞恥,不符合語意。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6、(1)產生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廣泛傳播產品文化,讓古老的文化資源走進普通人生活。(2)示例一:我支持點贊派,因為可愛接地氣的創意貼近普通人的生活,能吸引消費者。示例二:支持吐槽派,這種賣萌的設計將莊重典雅的傳統文化娛樂化,太不嚴肅。【解析】
試題分析:(1)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篩選符合題意的內容概括作答。依據材料一的“我國文創產業呈現高速發展趨勢,產值不斷提高,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和材料二“古老的文化資源走出博物館,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成為當下的一股文化新潮流”可概括為:文創產業發展能夠產生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文創產業發展廣泛傳播產品文化,讓古老的文化資源走進普通人生活。(2)開放性試題。解答此類題目,在結合文本內容的基礎上,依據題目中針對“賣萌”的文創產品“點贊派”和“吐槽派”,結合生活實際和自己的理解闡述觀點。可贊同,也可以反對,答題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7、(1)君子好逑(2)無為在歧路(3)風正一帆懸(4)安能辨我是雄雌(5)東風不與周郎便(6)山窮水盡疑無路(7)蠟炬成灰淚始干(8)家書抵萬金(9)八百里分麾下炙(10)擇其善者而從之(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逑”“歧”“麾”“炙”等字詞的書寫。8、儒林外史吝嗇夏洛蒂·勃朗特【解析】
試題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與識記能力。解答文學名著題,必須建立在閱讀原著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博聞強記”,還要對內容進行歸納整理。要熟記其名稱、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藝術特色等內容,并反復閱讀書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1)依據語段中的人物“嚴監生”可知,語段A選自《儒林外史》,其中的人物嚴監生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吝嗇。(2)依據語段中的人物“羅切斯特”可知,段B選自《簡?愛》。《簡?愛》是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用第一人稱來敘寫,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愛情小說。小說講述的是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歷程。二、閱讀9、1.胸懷壯志,不畏勞苦,一心報效祖國;身披戰甲,馳騁疆場,渴望建功立業。2.B3.“胡未滅”,表達詩人對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滅,功業沒有建成的遺恨之情:“鬢先秋”,表達詩人雄心雖在,兩鬢已蒼,壯志難酬的沉痛之情:“淚空流”,表達詩人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慨,內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解析】1.“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這兩句的意思是: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再現了往日壯志凌云,奔赴抗敵前線的勃勃英姿。2.B對作者蘇軾率眾打獵的描寫,是實寫。其余三項都是對往日豪放軍旅生活的回憶。殺敵報國的理想破滅了,而今只有在夢中才能重返前線。3.考查對詩句的理解。“胡未滅”,謂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滅,半壁河山還在敵寇的鐵蹄蹂躪之下;“鬢先秋”,慨嘆自己發如秋霜,年邁體衰,不能重返前線;“淚空流”,是說壯志成空,憂國憂民的眼淚等于白流。這里連用“未”、“先”、“空”三個虛詞,表達作者對現實的幻滅感,一唱一嘆,感人至深。“未”表達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沒有消滅,功業沒有建成,感到無比遺恨之情;“先”表達了作者歲月不多,兩鬢已蒼,雄心雖在,壯志難酬的沉痛之情;“空”表達了作者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慨,內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10、①圮:倒塌;②時:(四)季節;③勞:使……勞累;④被:通披,穿著【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一詞多義的理解。注意“時”古今異義,這里解釋為“季節”;“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勞累;“被”是通假字,通“披”,穿著的意思。11、1.①照應文題“黃花也可滿地金”;②引出論題,引起下文的論述;③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④作為事實論據,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2.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從實際出發,不能僅憑直覺行事。(意思對即可)3.示例: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客觀事物十分復雜,主觀判斷存在局限性,不但耳聽為虛,有時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的道理。現實總是復雜多變的,一個人僅靠一時一地的觀察就匆忙做出結論,勢必容易不理性、不科學,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從實際出發,不能僅憑直覺行事,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生動性特點。4.B5.舉例論證、引用(道理)論證。運用具體的事例和名人名言,能夠具體充分地論證中心論點,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解析】1.考查議論文開頭段的作用。議論文中開頭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論點或分論點。表述形式一般為:引出文章的論點(論題)+作為事實或道理論證證明中心論點+吸引讀者,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此文由蘇軾初讀王安石的詩句的例子,引出了對“一切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主觀臆斷”,這一觀點的論述,通過人們在生活中易反主觀錯誤的論述,進一步論證了論點。2.此題考查學生對中心論點的把握。一篇文章的論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不止一個。如果論點不止一個,那就需要明確中心論點,這幾個論點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但它們都應該服從全文的中心論點。論點的呈現方式: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進行提取、概括。論點:一切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主觀臆斷。(堅持立足最真切的實際,干事創業才能找尋到真正的良方)。3.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就容易像東坡賞菊那樣,被主觀臆斷的迷霧遮蔽雙眼”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直覺行事,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就可能發現不了事情的真相,現實很復雜,個體的智慧和經驗總是很有限的,凡情都應從實際出發,不能僅憑直覺行事。語言生動形象。4.本題考查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推斷與探究。議論文中的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因此論據的位置確定,要根據論據內容與段落之間的關系來判斷。張飛的“眼見為實”加引號,說明并非眼見的就是真的,與“由于客觀事物十分復雜,主觀判斷存在局限性,有的時候,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的論述是一致的。故而放在B處。5.此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把握。常見的論證方法及作用:①舉例論證:列舉有代表性的事例來闡明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加具體而有說服力。②道理論證: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來證明論點,使論證更加概括深入。③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以強調突出論證。④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以使論證通俗易懂。如,舉例論證,列舉了現實生活中人們主觀臆斷、自以為是的現象,論證了主觀臆斷的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從反面證明了論點,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更有現實意義與針對性。如,哲人有言,“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是道理論證,引用名人名言,能夠具體充分地論證中心論點,增強論證權威性。12、1.A2.C3.竹筒水分充足,可以為荔枝保濕,因而解決了荔枝水分容易從果皮中跑出去的問題;用泥或蠟密封竹筒可以避免空氣流通,因而解決了荔枝“大喘氣”造成的各種問題。【解析】1.試題分析:A“荔枝殼裂片突起,像鎧甲;它很薄,內部組織之前還有很空隙,但可以阻止寶貴的水分從這些空隙跑出去”對荔枝“紅顏易逝”的說法不正確。原文是“內部組織之間還有很多空隙,很多寶貴的水分會從這些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實”。2.試題分析:C“第⑥段劃線句子是一個過渡句,強調荔枝釋放乙烯,是它不易保存的主要原因”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原文是“不利于‘美容養顏’”,而不是“不易保存”的原因。3.試題分析:結合材料的關鍵處,一放在水中,二用泥或蠟密封,然后結合本文所講的荔枝容易腐敗的特點闡述即可。13、1.①引出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天氣預報越來越準的原因。②表現天氣預測的不易,與下文寫如今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大幅提升形成對比,突出數值天氣預報的貢獻之大。2.(1)列數字、作比較;數值天氣預報作出的貢獻(天氣預報越來越準,天氣預報的有效性越來越強)(2)不能刪去。“較準確”起修飾限制作用,表明只有比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才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刪去則不能強調“定量數值”的準確性對天氣預報準確性的重要性(必要性),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3.C【解析】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段的作用。在說明文中,作者在文章開頭往往會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傳說故事、引用謎語或者詩歌等。通過這些方式,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或引起讀者的思考;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文學性和可讀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或者引起下文等。文章開頭引用俗語“天有不測風云”,首先引出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同時說明天氣預測的難,且與下文說明的天氣預報的準確度大幅提升形成對比,突天氣預報的作用。據此理解作答。2.試題分析:(1)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各種說明方法的目的都是為更準確、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語句“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中的“1-3天”和“5-7天”,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并把“過去”和“現在”的預報時長加以對比,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天氣預報越來越準,天氣預報的有效性越來越強的特點。(2)考查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解答方法:①表態(一般不能刪)。②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③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④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語句“時至今日,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于防災、減災、救災貢獻了至關重要的力量,極大地保護了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中的“較準確”,在句子是起修飾限制作用,表明只有比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才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若刪去,則不能準確表達所說的意思,“較準確的”一詞的使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據此理解作答。3.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依據“隨著預報的準確度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習慣根據天氣預報來指導出行”可知,A項的“人們都已經習慣根據天氣預報來指導出行”的說法太絕對。錯誤。依據“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科技的進步,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監測變為包含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監測”可知,B項“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檢測變為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照明設備能效評估與改進措施考核試卷
- 生命體征測量技術 2
- 二年級奧數-二年級測試(二)A卷-帶答案
- 江西省上饒市藍天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威海職業學院《計算機輔助翻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新區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四次階段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寶山區通河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初自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饒師范學院《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商學院《城市道路與交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攀枝花攀西職業學院《方案快速設計與表現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足浴店管理制度
-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概率初步》單元測試卷-附答案
- 《圖像識別技術及其應用》課件
- GA/T 701-2024安全防范指紋識別應用出入口控制指紋識別模塊通用規范
- 2025年小學生三年級語文家長會標準課件
- 護理行業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
- 2025年山東濰坊市再擔保集團股份限公司社會招聘11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豆漿機設計方案》課件
-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2025年中考一模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無人機課件教案設計
- 2025年學校教師個人問題清單及整改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