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某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月考

地理試題

說明:本試卷滿分loo分,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為

第1頁至第6頁,第n卷為第7頁至第8頁。試題答案請用2B鉛筆和0.5mm簽字筆填涂到

答題卡規定位置上,書寫在試題上的答案無效。考試時間60分鐘。

第I卷(共75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某乘客乘航班從悉尼起飛,約9小時后抵達廣州。下圖為“航班起飛時的全球晝夜狀況圖”。讀圖回

答下面小題。

2.該日悉尼和廣州

A.日出同為東南方向B.正午樹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陽高度相同D.晝夜長短狀況相同

【答案】LC2.A

【解析】

【1題詳解】

根據航班起飛時全球晝夜狀況圖,可知降落時,赤道上75個的地方位于晨線上,地方時為6時,北京時

間則為9時,約9小時后抵達廣州,則飛機達到時的北京時間大約是9+9=18時。故選C。

【2題詳解】

據圖中晝夜狀況可知,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可判斷太陽直射南半球,則全球除極晝極夜區外均日出東南,

日落西南,A正確;正午悉尼樹影在南,廣州樹影在北,B錯誤;正午太陽高度悉尼大于廣州,C錯誤;廣

州晝短夜長,悉尼晝長夜短,D錯誤。故選A。

下圖為極地投影示意圖,圖中小虛線圈為極圈,大虛線圈為回歸線;弧線ACB為晨昏線,且AC段為

昏線;C點為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也是晨昏線與120經線的交點。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A.3月21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4.該日正午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

A.120E、23°26'SB.120E、23°26'N

C.60°W、23°26'SD.60°W、23°26'N

【答案】3.D4.C

【解析】

【分析】該題考查光照圖、地球運動的意義。

【3題詳解】

從圖示經度分布可判斷,圖示半球為南半球;因AC段為昏線,所以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為極晝,因此可判

斷該日期為12月22日。故選D。

【4題詳解】

因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為極晝,所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其緯度為23。265;又因12(FE經過晨昏線與極圈

的切點C,且位于夜半球,所以可判斷12(FE的地方時為24時,那么6(TW的地方時為12時,是太陽直射

點所在的經度。故選C。

下圖示意晨昏線與緯線的幾種位置關系。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Q州線N線晨昏3/\髭伸線

工益荷卡、

5.如果Q點剛好位于極夜圈上,則能表示Q點的地方時為12:00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選項中可能表示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緯線的位置關系的是()

A.②B.③C.@

【答案】5.D6.A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晨昏線判讀。假設①圖為北半球,且晨昏線與極夜圈相切,可推知Q點的地方時為

12:00;假設④圖為南半球,且晨昏線與極夜圈相切,可得出此時該緯線圈以南為極夜,則Q點的地方時

為12:00o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是重合的,與緯線是垂直的。

[5題詳解】

如果Q點剛好位于極夜圈上,則能表示Q點的地方時為12:00,①圖Q與緯線相切,若為北半球,且晨

昏線與極夜圈相切,可推知Q點的地方時為12:00;④圖Q與緯線相切,若為南半球,且晨昏線與極夜

圈相切,可得出此時該緯線圈以南為極夜,則Q點的地方時為12:00;②圖、③圖晨昏線與緯線相交,Q

點在晨昏線上,表示是日出或日落,不是正午時刻。故選D。

【6題詳解】

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是重合的,與緯線是垂直的,②圖符合;①、③、④圖經線與晨昏線都是不重

合的。故選A。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7.若EF為赤道,P點出現極晝現象,則太陽直射的范圍是()

A.0°~20°NB.0°~20°S

C.20°S?23°26'SD.20°N?23°26'N

8.若EF為地球公轉軌道平面,PQ為地軸,下列變化可信的是()

A.悉尼(約34°S)夏季晝變長B.北溫帶范圍變小

C.全球極夜范圍擴大D.福州冬季均溫升高

9.若。為北極點,HP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兩個交點,則E點的時間可能為()

A.5月23日8時B.6月22日18時

C.11月23日6時D.12月22日18時

【答案】7.D8,D9.D

【解析】

【分析】考查光照圖的判讀,黃赤交角的變化及影響。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等于直射的緯度。90。-黃道平面

與地軸的夾角=黃赤交角。

【7題詳解】

若EF是赤道,則H、P中間與EF垂直的線段為地軸,從圖中可以看出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是20。。若P

為北緯70度,即7(TN及其以北出現極晝,這種現象應該發生在太陽直射點在2(TN及其以北地區,也就是

太陽直射范圍2(TN—23°26'No

【8題詳解】

黃道平面EF與地軸PQ段夾角POF為70度,則黃赤交角為20度,黃赤交角變小,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范圍

縮小,即熱帶變小,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縮小,即寒帶縮小,C錯誤;故北溫帶范圍變大,B錯誤。因直射

點的回歸運動引起的晨昏圈的回歸運動范圍也變小,這會導致悉尼夏季的晝長變小,A錯誤;直射點最南的

位置偏北,冬半年直射點與福州平均相隔的緯度減小,即冬半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增大,故福州冬季均溫升

高,D正確。故選D。

【9題詳解】

若。為北極點,H、P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兩交點,則可知晨昏線與經線交點的極北點也就是劣弧HP的中

點(圖上未標名稱,設為M點)所在地的地方時為0時或者正午12時。從O點(即北極點)俯視,地球呈

逆時針轉動,自M點向東90度到E點,即加上6小時,可能為6時或者18時,排除A。假設太陽直射點

在北半球(即選項B中6月22日情況),在北半球晝長夜短,劣弧HP表示黑夜,M點為0時,確定出E為

早晨6時,排除B。假設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即選項C或D日期的情況),北半球晝短夜長,劣弧HP為

晝弧,M點為12時,此刻E應為18時,故排除C。D正確。故選D。

下圖為某日120°E經線上日出時刻隨緯度的變化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0°N70°0°甲70°90°S

1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該日,可能在7月初B.該日,長春日出方向為東南

C.該季節,正值尼羅河枯水期D.該季節,馬達加斯加島晝長于夜

11.甲地日落時刻為()

A.19時B.17時C.18時D.20時

12.某地的晝長比甲地略短,且兩地同時迎來日出,則該地位于甲地的()

A.東北方向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北方向

【答案】10.A11.B12.C

【解析】

【10題詳解】

讀圖,圖示為不同緯度的日出時刻變化,根據圖中數值,正午12點時,70。S日出,說明是極夜現象。0

點時,70。N日出,說明是極晝現象。所以該日太陽直射20°N,可能在7月初,A對。長春位于北半球,

該日日出方向為東北,B錯。該季節北半球是夏季,正值尼羅河豐水期,C錯。該季節,馬達加斯加島晝

短夜長,D錯。故本題選A。

【11題詳解】

甲地日出時刻為7點,日落時刻與日出時刻關于正午12點對稱,可以計算出日落時刻為17時,B對,A、

C、D錯。故本題選B。

【12題詳解】

讀圖,根據日出時間判斷,某地的晝長比甲地略短,說明也是晝短夜長,位于甲地南面,位于南半球。兩

地同時迎來日出,說明都位于晨線上,該時晨線方向是西北-東南延伸,所以該地位于甲地的東南方向,C

對,A、B、D錯。故本題選C。

【點睛】某地日出時刻為地方時12點,說明該地處于極夜,而日出時間為地方時0點,則該地處于極晝

期。

下圖為“一年中某段時間晨線與昏線交點的運動軌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緯度

30°E75°EI2O°EI65°EI5O°W

13.晨線與昏線交點的緯度位置取決于()

A,該地太陽高度B.該日晝夜長短C.該日太陽直射點位置D.該地正午日影長短

14.當交點位于①點時,北京時間為()

A.3點或15點B.12點C.15點D.0點或12點

15.當交點從②移向④期間,下列現象可確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晝變短B.濟南的晝夜長短差異不斷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晝變長D.濟南的正午太陽高度不斷增大

【答案】13.C14.A15.B

【解析】

【13題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晨線與昏線交點的緯度位置,是剛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緯線圈,交點的太陽高度等于

0。,所以與直射點的緯度差是90。,晨線與昏線是因為日照產生的,且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和晨線與昏線

交點的緯線互余,所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了交點的位置,C正確。其他選項的內容也是由太陽直射點

決定的,ABD錯誤。故選C。

【14題詳解】

由題干所知,當晨昏線交點位于①點時,由于無法確定晝夜半球所在范圍,因此判斷①點此時的時刻為0

時或12時,北京時間為120°E的地方時,兩地相差120°-75°=45°,即3小時,根據“東加西減”原則計算可

得北京時間為3點或者15點,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5題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當交點從②移向④期間,可能是從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北移;也可能是從秋分到冬

至,太陽直射點南移。根據前面的分析,因為具體時間不能確定,所以無法確定南北半球各地白晝變化

情況,濟南的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ACD錯誤。在②點時,全球晝夜平分,在④點時,晝夜長短差異最

大,所以濟南的晝夜長短差異不斷增大,這種說法是正確的,B正確。故選B。

【點睛】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土(經度差)x4分鐘(所求地在東,“土”號取“+”號,反之取號;經

度差:同在東經或西經,用減法;一個東經,一個西經,用加法。)

福建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可調節窗戶遮陽板,實現教室良好的遮陽與采光。下圖示意遮陽板

設計原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遮陽板收起,室內正午太陽光照面積達一年最小值時()

A.全球晝夜平分B.南半球為夏季

C.太陽直射20°SD.北極圈以北地區極晝

17.濟南某中學生借鑒這一設計,若兩地窗戶大小形狀相同,則應做的調整是()

①安裝高度不變,加長遮陽板②安裝高度不變,縮短遮陽板

③遮陽板長度不變,降低安裝高度④遮陽板長度不變,升高安裝高度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6.D17.C

【解析】

【分析】

【16題詳解】

遮陽板收起,室內正午太陽光照面積達一年最小值時,表明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應為

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23。26fN,北極圈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

南半球為冬季。D正確,ABC錯,故選D。

17題詳解】

濟南較福建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夏季室內光照面積大,所以安裝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應該加長遮陽

板,可以起到遮陽作用;或者在長度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安裝的高度,也可以起到遮陽的作用,①③正

確,②④錯。故選C。

【點睛】本題組難度一般,需要對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季節變化規律與緯度變化規律等相關知識加強理解與

遷移運用,結合生活經驗和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判斷即可。

下圖為“甲、乙兩地某日從日出到日落太陽高度角日變化示意圖”,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讀圖完成下

題。

66.5°

18.據圖推測,乙地位于()

A.西半球赤道上

B.西半球北回歸線上

東半球赤道上

D.東半球北回歸線上

19.據圖推測,該日應該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18.A19.B

【解析】

【分析】本組選擇題以甲、乙兩地某日從日出到日落太陽高度角日變化示意圖為背景材料設置題目,主要

考查學生對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等相關知識的掌握,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

識、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18題詳解】

根據圖中日出日落時間的可判斷此日甲地晝長為12小時16分鐘,材料顯示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該日北

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長夜短時,南半球晝短夜長,赤道晝夜等長。乙地晝長恰好為12小時,說明乙

地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陽高度出現在北京時間24時,由此可計算出乙地經度為6(TW,且乙地位于西

半球。綜上所述,A項正確,B、C、D錯誤。

【19題詳解】

根據上題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上,由圖可知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66.5。,代入公式可求出太陽直射點的

緯度為23.5。,根據上題可知甲地的晝長為12小時16分,甲地位于北半球,可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

說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3.5十,因此該日為夏至日。綜上所述,B項正確,A、C、D錯誤。

【點睛】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一當地緯度與直射點的緯度差。

下圖中涂黑的部分表示極夜,陰影部分為某月n日,其余部分為n+1日。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A.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23°26,N,60°E)B.此時圖中昏線為①線

C.此時圖中晨線為②線D.此季節是南極科考的最佳時期

21.圖示時刻北京時間為()

A.4時B.9時C.16時D.22時

【答案】20.A21.C

【解析】

[20題詳解】

觀察圖片可知,此時南極圈恰好極夜,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太陽直射23。26村;陰影部分為n日,其余

部分為n+1日,新舊兩天的界線有兩條:0點經線,和180。經線。陰影部分為n日,是舊的一天,西側的

界線為180。,東側的界線為0點;180。在0點西側60。處,利用地方時的計算,可求出180。的地方時為20

點。再計算得出,12點所在的經線是6(FE,A正確;晨線應為①線,②線既不是晨線也不是昏線,BC錯

誤;此季節是南極發生極夜,不利于科考,D錯誤。應選A。

[21題詳解】

根據上題可知,6(FE地方時12點,北京位于該地東側60。,時間早于該地,根據15。=1小時可知北京時

間(12(TE)應為16點,C正確,ABD錯誤。應選C。

【點睛】地方時一般是東早西晚,經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經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

時;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相差1小時。

一國際地理奧林匹克考察小組在厄瓜多爾的赤道地區做了地轉偏向力實驗:在裝有水的容器中放上一

朵花,使花朵飄浮在水面上(如下圖),然后拔掉水杯下的木塞進行觀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木塞

22.如果只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水下漏時的現象可能是()

A.在赤道以北時,花朵浮在水面呈順時針轉動

B.在赤道以南時,花朵浮在水面呈順時針轉動

C.在赤道上時,花朵浮在水面呈逆時針轉動

D.在赤道上時,花朵浮在水面呈順時針轉動

23.下列現象由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的是()

A.太陽耀斑的爆發

B.我國河流多數向東流

C.炮彈發射后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D.地球上的晝夜更替現象

【答案】22.B23.C

【解析】

【22題詳解】

由于地球的自轉產生地轉偏向力,使地球上做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轉,所以在赤道以南時,花朵浮在水面做順時針轉動,在赤道以北時,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時針

轉動,在赤道上花朵在水面上不偏轉,故B正確,ACD錯。故選B。

【23題詳解】

太陽耀斑的爆發是一種太陽活動,故A錯誤。我國河流多數向東流是因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故B錯

誤。炮彈發射后會偏離原來方向是由于運動的炮彈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而發生偏轉,故C正確。地球上的

晝夜更替現象是地球自轉和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故D錯。故選C。

【點睛】由于地球的自轉產生地轉偏向力,使地球上做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

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房地產開發商在我國某地(40°N)建造了商品住宅樓(左圖),樓盤內居民樓均為18層,層高3

米,南北樓間距為80米。右圖示意該樓盤6號樓的方位及北京時間15時的太陽光線。

(tan26.5°70.5、tan73.5°73.4),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EX3*

#8

rgxgi

出入口卬

T#4

A.95°EB.105°EC.115°ED.125°E

25.張老師想在4號樓購房,希望全年正午都有陽光且樓層較低,建議選擇()

A.4層B.5層C.6層D.7層

【答案】24.C25.C

【解析】

【24題詳解】

由圖可知,6號樓方位與正北方向角度相差40。,北京時間15時,太陽光與房屋方向垂直,根據所學知

識,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在正南方向,15%1小時,40%2小時40分,因此當地地方時比北京時

間晚20分鐘,當地地方時應是14時40分,北京時間緯度為12(TE,該地經度應該在115噸左右,故選

Co

【25題詳解】

小區位于4(FN,要想全年正午都照到陽光,需要了解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時的太陽光照情況,應該是北

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5空),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H=90°-(23.5。+40。)

=26.5°,4號樓正午時有陽光照射的高度約為L=80m*tan26.5o=40m,樓層18層,層高3m,因此整棟樓高

度54m,54m-40m=14m,因此大概5層及其以下冬至日正午沒有太陽照射,即6層以上冬至日有陽光照

射,根據張老師希望全年正午都有陽光且樓層較低的要求,6層最合適,故選C。

【點睛】正午太陽高度: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因此:1、在回歸線之間地區,一年

有兩次太陽直射機會,此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為90。。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時出現極小值。其中除赤道

兩個極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區以太陽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2、在回歸線之上的地區,一年

有一次太陽直射機會,分別是夏至和冬至。3、在回歸線之外的地區,可含南北回歸線,在太陽直射本半

球回歸線時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例如,北京約在北緯40。,在北半球夏至,太陽直射北回

歸線,此時這里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約為73.5。;在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這里的正午太陽高度

最小,約為26.5。。

第n卷(非選擇題,共25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5分)

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圖為世界局部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黃赤交角取23.5°。

90°

(1)圖中表示晨線的線段為—o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o圖示時刻北京(116。E)的

地方時為o

(2)比較A、B、C、D四點晝長按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o下列日照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

日期與上圖一致的有一(填正確項的字母代號)

N

公轉方向

AB

N

C

(3)用折線在圖中畫出該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

正午太陽高度

90°------------------------

67.5°------------------------

45°------------------------

22.5°------------------------

0。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66.5°23.5°0°緯度

【答案】(1)①.AB②.(23.5°S,15°E)18:44

(2)@.A>D>B>C?.C

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

【分析】本題以世界局部地區晝夜分布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晝夜長短的緯

度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等知識,考查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基本技能,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

力,培養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入晝為晨線,由晝入夜為昏線;故CDA是由晝入夜,為昏線;AB

是由夜入晝,為晨線。由圖可知,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出現極晝現象的最低緯度與太陽直

射點互余,故太陽直射點在23.5。S;平分夜半球的中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0時或24時,即A點所在

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或24時,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B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

時,經度差15。,地方時差1小時,且東早西晚,AB兩點差6小時,經度差90。;故每兩條經線之間相差

45°,可知165°W是0時,12時所在經線是15個,故太陽直射點坐標是(23.5。S,15°E);北京

(116°E)與12時所在經線15°E差101。,經度差1。,時間相差4分鐘,故北京(116方)與12時所在經

線(116°E)與12時所在經線15°E,差6小時44分鐘。北京在15個的東邊,時間比它早,故北京

(116°E)的地方時為12時+6小時44分鐘=18:44;

【小問2詳解】

根據上題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23.5。5,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北半球各緯度晝短夜長,赤

道晝夜等長;故晝長由大到小依次是:A>D>B>C。太陽直射23.5。S,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出現

極夜現象,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C正確;AD是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AD錯誤;B表示

晝夜等長,太陽直射赤道,故選C。

【小問3詳解】

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太陽直射點與當地的緯度差,赤道的正午太陽高度=90。-(23.5。-0。)

=66.5°,南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