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秧歌山東秧歌山東秧歌是一種山東省的漢族民俗藝術,風格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鼓子秧歌”、“膠州秧歌”和“海陽秧歌”,并稱為“山東三大秧歌”,是漢族勞動人民歡慶豐收的民間舞蹈。山東秧歌“鼓子秧歌”是流傳在黃河下游的濟陽、商河、陽信、惠民等縣。參加舞蹈的角色有傘、
鼓、
棒、
花、
丑五種,使用的道具分別為綢傘、圓形鼓、雙棒、綢巾。山東秧歌“花傘”為女角,持花綢傘隨“丑傘”指揮舞蹈,使舞隊五彩繽紛。花
傘“丑傘”又稱“頭傘”,扮為老漢,是秧歌隊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丑傘傘山東秧歌“鼓”為壯年男角,武生打扮,擊鼓舞蹈,在舞隊中人數最多,動作繁復。“棒”由男青年扮演,雙手持兩頭系彩綢的木棒,翻飛舞動,令人眼花繚亂。“花”由女青年扮演,飾為戲曲中的花旦模樣,左手持綢巾,右手拿彩扇,潑辣大方,青春活力四溢?!俺蟆?,也稱為“外角”,可增可減,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等,穿插于舞隊中間,作幽默即興表演。山東秧歌鼓子秧歌按偶數搭配人員,隊形排列講究對稱,以圓形為中心,千變萬化。整隊秧歌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二、三百人。隊形變化有許多傳統的陣勢。山東秧歌“海陽秧歌”流行于膠東半島的海陽、萊陽、乳山等縣市,以海陽市最盛,幾乎村村都有秧歌隊。海陽秧歌的角色有樂大夫、花鼓、貨郎與翠花、??錮漏與王大娘、丑婆與傻小子。樂大夫樂大夫是舞隊的總指揮,負責整體表演的指揮和活躍氣氛。他走在秧歌隊伍的最前面,扮相威嚴、舉止穩健,其舞蹈動作大都借鑒民間武術,如“八卦拳”、“螳螂拳”等姿態造型。山東秧歌花
鼓花鼓一般由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擔任,他們排列在隊伍最前列,為秧歌隊開路、打場。表演時步伐矯健,動作敏捷。貨郎與翠花貨郎與翠花是引人注目的秧歌角色,他們選取生活中貨郎送貨、村姑選貨的生動情景進行表演,再現了山區交通閉塞時人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情景。山東秧歌錮漏匠和王大娘錮漏匠和王大娘是一對非常受歡迎的角色。錮漏匠詼諧、機敏,適時挑逗王大娘,而王大娘則風流潑野、獻媚賣俏,二人激烈對舞,體現男愛女戀的嬉戲場面。丑婆和傻小子丑婆和傻小子是風趣、滑稽的角色,丑婆的表演以嘩眾取寵為要,時而瘋顛賣傻,時而忸怩裝嗔。傻小子與丑婆緊密配合,追撲嬉鬧,取悅觀眾。山東秧歌作為一種民間舞蹈,海陽秧歌不僅是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還是當地文化的象征。它反映了山東膠東半島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同時通過舞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山東秧歌膠州秧歌起源于山東膠州,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歷史淵源。它屬于地方民間舞,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即興性,群眾性,傳承性。膠州秧歌屬農耕文化型舞蹈,舞蹈活動包括祭祀、慶祝豐收,娛樂等生活元素。山東秧歌膠州秧歌角色有“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膠州秧歌舞蹈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動作更是豐富多彩,“男剛女柔,螺旋擺動,三彎九動十八態”。人們常用“抬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膠州秧歌的動律與風韻。膠州秧歌是要調動全身各部位“扭、擰、韌、碾、抻”循環往復。山東秧歌膠州秧歌傳承了古代的“樂舞”形式,樂舞結合,歌舞升平,伴隨著激昂的鼓聲和歡快的樂曲,秧歌舞者們跳躍起伏,舞動著手中的絹花,使得整個表演場面生動活潑。膠州秧歌是典型的道具舞,主要道具扇子和手絹,當然還有一些特別的,例如“小嫚”的道具團扇。舞者們身著著色艷麗、造型獨特的傳統服飾,搭配各種精美的飾物和絹花等道具,使得表演更加生動。這些服飾與道具不僅豐富了舞蹈表演的視覺效果,更是展現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山東秧歌山東的三大秧歌都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僅是春節期間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是展示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