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原卷版) -2025年中考物理考點專練(知識清單+基礎(chǔ)+拔高)_第1頁
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原卷版) -2025年中考物理考點專練(知識清單+基礎(chǔ)+拔高)_第2頁
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原卷版) -2025年中考物理考點專練(知識清單+基礎(chǔ)+拔高)_第3頁
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原卷版) -2025年中考物理考點專練(知識清單+基礎(chǔ)+拔高)_第4頁
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原卷版) -2025年中考物理考點專練(知識清單+基礎(chǔ)+拔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8力、重力、彈力及牛頓第一定律

富知識話單

考點1認識力

知識點具體內(nèi)容

力是物體對—______________,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力的產(chǎn)生必須有

力的概念

的物體且物體間必須有相互(可以不接觸)。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方向

力的性質(zhì)

且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_______個物體上。

力一般用____—來表示,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________,簡稱

力的單位

,用表示。不是所有的力都用尸表示,例如:重力就有專用

和符號

的符號G。

力的測量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握力計。

使物體_______—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形)。

力的作用

使物體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變化,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的含義指:運動速度變

效果

化,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或二者都發(fā)生變化。

指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

力的三要素

果。

影響力作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方法: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

用效果的

畫一條線段,箭頭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

因素力的示意圖

示力的作用點。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

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改變

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決定。

考點2彈力、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知識點具體內(nèi)容

概念物體由于發(fā)生________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

彈力方向與形變方向_______,且與接觸面垂直。

常見彈力拉力、壓力、支持力。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跟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

三清:認清量程,被測拉力不能超量程;認清零點,用前指

彈簧測力針調(diào)零;認清分度值。

計使用一查:檢查拉力是否在彈簧軸線方向,指針、彈簧和外殼之

間是否有過大摩擦。

要垂直: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盤的表面_______O

考點3重力

知識點具體內(nèi)容

定義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O

大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________,即G=ftjg,g=9.8N/kgo

,鉛垂線就是利用此點制成的,檢查墻壁是否豎

方向

三要素直。

稱為________,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

作用點

上。

考點4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

知識點具體內(nèi)容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_______狀態(tài)或

牛頓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運動狀態(tài)。

第一

解釋一切說明該定律對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論固體、

定律液體,還是氣體都適用。

指定律成立的條件,同時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該物

沒有受

體確實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情

到力的

況,實際是不存在的;二是該物體所受力的合力為

作用

零,它的作用效果跟不受任何力的效果相同。

“總”與“總”指的是沒有例外;“或”指兩種狀態(tài)必居其一,不

“或,能同時存在。

(1)物CK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_____________,原

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

說明____運動。

(2)牛中國第一定律告訴我們: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力不是

運動的原因。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叫做

定義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________,一切物體是指無論是

理解固體、液體還是氣體,無論物體質(zhì)量大還是小,無論是靜止還

是運動,無論是受力還是不受力,都有慣性。

慣性大小的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_________,慣性大小與受力情況運動狀態(tài)均

決定因無關(guān)。慣性大小可以由物體受力時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難易程度”

素來體現(xiàn)

________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它不是力,力

慣性

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發(fā)生力時,

與力

必涉及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慣性是每個物體都有的。

I?支給:破

實驗1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器材:斜面、木板、小車、毛巾、棉布等。

2.實驗方法:和

3.實驗結(jié)論:

(1)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在初速度相同的情況下,水平面越光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物體運動得越遠。

(3)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摩擦力為零),則物體會永遠地做勻速直線運動。

4.問題探究:

(1)在實驗中,如何反映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

(2)實驗中,怎樣使小車在水平方向上開始運動的速度相同?怎樣改變小車受到的阻力大

小?

(3)在實驗中,小車最后總是停下來,為什么?假設水平面光滑無阻力,小車會怎樣?這

一結(jié)論能否通過實驗直接得出?

基礎(chǔ)檢測(限時30min)

1.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量與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C.重力的方向始終垂直向下D.重力只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

2.將一彈簧測力計按照圖甲使用,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4.0N,若把彈簧測力計倒置,像

圖乙這樣使用,兩種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下面掛的是同一物體,則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應()

甲乙

A.小于4.0NB.等于4.0NC.大于4QND.無法確定

3.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lián)合舉行,關(guān)于歷屆

冬奧會的部分比賽項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短道速滑運動員勻速過彎道時運動狀態(tài)不變

B.被推出的冰壺在水平冰面上減速滑行時受力平衡

C.被擊打的冰球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D.滑雪運動員的速度越快越難停下,是因為其慣性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4.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A.小車最終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B.小車每次要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

C.小車在棉布表面上運動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

D.小車在木板表面上速度減小得最慢,它的慣性最大

5.雞蛋碰石頭,雞蛋碎了。說明石頭的(填物理屬性)比雞蛋的大,石頭對雞

蛋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雞蛋對石頭的力。

6.周末小亮同學的媽媽在家炒菜,在書房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兄妹倆都聞到了香味,這屬于分

子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

數(shù)。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但不浸沒在水中),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

計的示數(shù)將會(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沿澗劃轉(zhuǎn)如旋風,半側(cè)船頭水花沒"這是描寫船過漩泯時,漩渦中心流速大,中心的水

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周圍的水壓而造成的驚險情景;停止劃水后船還能

繼續(xù)行駛一段距離,這是因為船具有。

8.如圖所示,冰壺運動員用腳向后蹬冰面,人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冰壺離開手之后,由于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

9.小華同學在課外進行了"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探究,數(shù)據(jù)記錄

如表。

彈簧長度/cm234577.57.5

鉤碼重力/N00.511.522.533.5

(1)表中,當懸掛的鉤碼重量為2N時,彈簧長度為cm;

⑵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它所受的拉力成

⑶上表中,當拉力大于3N后,上述結(jié)論已不再成立,原因是_;

A.鉤碼不夠重B.超出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⑷這項實驗成果在實際中的應用是.

10.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大小跟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鉤碼的個數(shù)12345

鉤碼的質(zhì)量(加/xlO^kg)510152025

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0.511.522.5

(G/N)

刻度盤

1三

、N

3卷Ozftb0

百?1

21;32

31三;3

匚;[4

5豐三5

甲乙丙丁

(1)分別用圖甲、乙兩種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正確的握持方式是

(選填"甲"或"乙")。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與鉤碼均處于..狀態(tài)。

⑵請在圖丙中標出第3次測量時鉤碼重力的示數(shù)

⑶請在圖丁中畫出G與%的關(guān)系圖線

⑷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和圖像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11.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

/7心

毛巾棉布木板

(1)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

(2)實驗中是通過改變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⑶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速

度減小得越;

⑷對本實驗做進一步推想,可以得出:=

12.作圖題。

(1)如圖所示,一小球用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請畫出它所受的重力G和細線對小球的拉力

F的示意圖。

⑵如圖所示是遙控飛機沿圖示虛線方向勻速飛行的情景,請畫出遙控飛機在豎直方向上的

受力示意圖。

拔高檢測(限時30min)

13.如圖所示,汽車頭枕能夠在以下幾種情境中保護司機()

頭枕

①前行時突然加速;②前行時突然剎車;③前行時撞上前車;④靜止時受到后車撞擊;

⑤靜止時受到前車撞擊;⑥倒車時撞到后方物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zhuǎn).②④⑤

14.我國自主研制的智能乒乓球機器人,能通過圖像傳感裝置綜合分析運動員的各項技

術(shù),并針對性地變換發(fā)球、回球等操作,以提高運動員的技術(shù)水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乒乓球被擊出后,運動軌跡發(fā)生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球拍對乒乓球的作用力和乒乓球?qū)η蚺牡淖饔昧κ且粚ζ胶饬?/p>

C.乒乓球被擊出后,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

D.乒乓球被擊出后,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保持靜止狀態(tài)

15.如圖所示,人用繩子拉著木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該過程中,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若木塊速度增大則地面對木塊的摩擦力也增大

B.木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木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停止拉木塊后木塊還能繼續(xù)往前運動,是因為木塊受到慣性的作用

16.關(guān)于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

B.物體的質(zhì)量與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C.質(zhì)量相同的鐵塊和木塊所受的重力相同

D.物體的重力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17.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實驗中:

F

00一0

-

11二1

-

22二2

33二3

44二4

-

-

55二5

甲乙

(1)如圖甲所示,取出一個彈簧測力計,觀察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

No

⑵在進行圖乙所示的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方向放置,然后對彈簧測力計進

行。把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N。

18.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o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其測量原理

是: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就越長。

19.如圖甲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處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

硬幣,這是因為;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處能看到硬幣由于光的折射

形成的虛像,虛像比硬幣實際位置_________(選填"淺"或"深")。如圖乙、丙所示,用手

拉彈簧,彈簧會伸長,用手壓彈簧,彈簧會縮短,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

關(guān),如圖乙,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越,根據(jù)此原理制作成了彈簧測

力計。

甲乙丙

20.小明在學校進行拋鉛球訓練,他發(fā)現(xiàn)鉛球在離開手后不受推力的情況下還能繼續(xù)往前

運動,這是因為鉛球具有;如圖所示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筷子,從物理學角度

看,筷子在使用時屬于_____杠桿。

21.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每次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

釋放,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獲得相同的速度。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不同反映了小

車不同,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不同是因為不同。

22.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彈簧測力計探究彈性細繩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定量關(guān)系。如圖

甲所示,/、8分別為處于原長的一根彈性細繩的左右兩端,R/和必是固定在細繩上的兩

個標識。現(xiàn)將/端固定,用彈簧測力計將2端沿著細繩所在直線向右拉,氏、七和3三點

位置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丙、丁所示。已知細繩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

(1)據(jù)圖甲可知彈性細繩原長為cm;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細繩是(選填"均勻"或"不均勻")伸長

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選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23.某同學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質(zhì)量重力比值

實測物體

m/kgG/N―/(N

m

物體10.10.989.8

物體20.21.969.8

物體30.32.949.8

⑴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兩個測量工具是、=

⑵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的重力和質(zhì)量成比,你判斷的依據(jù)

是O

⑶在圖中,以質(zhì)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之間關(guān)

系的圖像O

0加/kg

⑷該小組的同學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