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站建設規范_第1頁
海洋站建設規范_第2頁
海洋站建設規范_第3頁
海洋站建設規范_第4頁
海洋站建設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Y/TXXXXX—XXXX

海洋站建設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海洋站建設功能及分類、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儀器設備配置及技術要求、人員配置要

求等。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新建海洋站的建設以及原有海洋站的升級改造。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4914.2海洋觀測規范第2部分:海濱觀測

GB17378海洋監測規范(所有部分)

GB/T32146.1檢驗檢測實驗室設計與建設技術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T51015海堤工程設計規范

HY/T059海洋站自動化觀測通用技術要求

QX4氣象臺(站)防雷技術規范

QX/T45地面氣象觀測規范

3術語和定義

3.1

海洋站marinestation

依托岸基、島嶼(或海上固定平臺)進行海洋水文觀測、海洋氣象觀測、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獲取

長期、連續海洋環境資料并進行傳輸、整理、質控的場所。

3.2

觀測點observationsite

用于開展某項特定要素觀測的場所,包括驗潮井、溫鹽井、測波室、氣象觀測場等。

3.3

監測點monitoringsite

用于開展某項特定要素監測的場所,包括大氣沉降采樣點、二氧化碳岸島基站、水質在線岸基站等。

4海洋站功能及分類

4.1海洋站功能

1

HY/TXXXXX—XXXX

4.1.1水文觀測

觀測表層海水溫度、表層海水鹽度、海發光、潮位、海浪、海冰等。

4.1.2氣象觀測

觀測風、氣壓、空氣溫度、相對濕度、海面有效能見度、降水量、霧等。

4.1.3生態環境監測

包括海洋水質監測、海洋沉積物監測及海洋生物生態監測。海洋水質監測包括樣品采集、預處理及

檢測,檢測項目應包含鹽度、pH、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石油類、葉綠素a、氨氮、硝酸鹽氮、

亞硝酸鹽氮、活性磷酸鹽、活性硅酸鹽、濁度。海洋沉積物監測包括沉積物樣品采集、預處理及檢測,

檢測項目應包含pH、Eh。海洋生物生態監測包括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樣品采集

及預處理。

4.1.4應急觀/監測

包括風暴潮、大浪、海嘯、海冰、綠潮、赤潮等海洋災害和溢油、核泄漏、危化品泄漏等突發性事

故的應急觀測和監測。

4.1.5其它觀/監測

有條件的海洋站可根據工作需要,增加地震海嘯觀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觀測、雷達觀測、

海流觀測、大氣沉降監測、二氧化碳監測、放射性監測、水質在線監測、海島監視監測等。

4.1.6公共信息服務

根據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等需求,開展所轄海區海洋環境公共

信息服務。

4.2海洋站分類

海洋站分為有人值守海洋站和無人值守海洋站。

5海洋站基礎設施建設

5.1有人值守海洋站

5.1.1選址要求

有人值守海洋站選址應便于對海洋站進行日常巡視和維護,交通便利,生活方便,不受環境污染和

地質災害影響。在滿足觀測、監測要求的前提下觀測點、監測點應盡量集中。

5.1.2基建要求

5.1.2.1有人值守海洋站應具有安全獨立的院落,具備相應的業務用房和保障用房,并配套建設道路、

水電、綠化、環保等設施。

5.1.2.2海洋站用房包括業務運行監控室、值班室、辦公室、多功能廳、實驗室、資料室、文印室、

機房、配電室、倉庫、食堂、衛生間等。

2

HY/TXXXXX—XXXX

5.1.2.3實驗室包括出海準備室、設備存儲間、海水樣品存儲間、沉積物和生物樣品儲存室、洗消室、

天平室、試劑室、海水樣品前處理室、沉積物和生物樣品前處理室、營養鹽分析室、常規分析實驗室、

油類分析實驗室、顯微鏡室、應急設備室、備用實驗室等,其建設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GB/T32146.1

的相關規定執行。

5.1.2.4有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功能及建議面積見附錄A表A.1。

5.1.2.5有人值守海洋站防潮(洪)標準應不低于30年重現期,具體按照GB/T51015執行。

5.1.3標識要求

在建筑設施醒目處懸掛海洋站標識,對重要部位和危險區域懸掛警示標識。

5.2無人值守海洋站

5.2.1選址要求

無人值守海洋站應選在有代表性、穩定性好且能反映區域環境要素特征的岸邊附近,要求通訊暢通,

水電有保障,交通相對便利,不受環境污染和地質災害影響。在滿足觀測、監測要求的前提下觀測點、

監測點應盡量集中。氣象觀測場可設在院內,以保障觀測設備的安全。

5.2.2基建要求

5.2.2.1無人值守海洋站應具有安全獨立的院落,具備業務運行監控室、多功能室、機房、配電室、

倉庫、衛生間等業務用房和保障用房,并配套建設道路、水電、綠化等設施。

5.2.2.2無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功能及建議面積見附錄A表A.2。

5.2.2.3無人值守海洋站防潮(洪)標準應不低于20年重現期,具體按照GB/T51015執行。

5.2.3標識要求

在建筑設施醒目處懸掛海洋站標識,對重要部位和危險區域懸掛警示標識。

5.3觀測點、監測點

5.3.1潮位觀測點

潮位觀測點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驗潮室、驗潮井和高程基準建設。驗潮室建筑面積應在15m2~

20m2,內設工作臺、井內水尺,具體選址和建設技術要求按照GB/T14914.2執行。驗潮井包括島式和

岸式兩種,示意圖見附錄B圖B.1、B.2。高程基準建設要求見5.4。

5.3.2溫鹽井

溫鹽井一般可建在驗潮井旁邊,采用雙井筒結構,具體選址和建設技術要求按照GB/T14914.2執行。

5.3.3海浪觀測點

5.3.3.1測波室建設要求

測波室建筑面積不少于20m2,凸出面向測波海域,觀測視角不小于120°,選址與技術要求按GB/T

14914.2執行。

5.3.3.2觀測海域環境要求

3

HY/TXXXXX—XXXX

依據《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申請以測波浮標為中心,半徑一般不小于

1km的公益性用海區域作為觀測海域。測波浮標附近海域禁止設置海水表層水產養殖和固定式網具捕撈

等用海項目。

5.3.4氣象觀測場

氣象觀測場的建設標準和技術要求按QX/T45有關規定執行。

5.3.5雷達觀測點

5.3.5.1雷達觀測點應設在岸邊附近,并設置獨立場所,設備和工作機房建筑面積不少于40m2。

5.3.5.2雷達觀測點建設應符合所在地的規劃設計,選址應充分考慮觀測點的代表性和雷達觀測設備

的技術要求。

5.3.6海洋大氣采樣點

5.3.6.1海洋大氣采樣平臺面積至少4m2,用于安裝海洋大氣沉降采樣器,并保證工作人員可以安全、

方便地進行操作。

5.3.6.2采樣點選址根據站址的地形、污染、環境穩定性等因素確定,要求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監測

點一經確定后不宜輕易變動,以保證監測數據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5.3.7二氧化碳岸島基站

5.3.7.1二氧化碳岸島基站建于平地,面積至少25m2,站內部署二氧化碳分析儀,具備海水二氧化碳

在線監測能力。

5.3.7.2二氧化碳岸島基站的選址根據50km范圍以內地形因素、污染因素、環境穩定性、配套條件

等方面的因素確定,并經過連續兩年有效試運行后,最終確定正式建站。

5.3.8水質在線岸基站

5.3.8.1水質在線岸基站站房建設面積至少15m2,用于長期、定點、連續水質數據的獲取。室內應

提供自來水及廢液回收裝置,并安裝空調。條件允許時,水質在線岸基站站房可與驗潮室一并建設。

5.3.8.2水質在線岸基站配備采水自動監測儀、監測站系統集成、通訊系統等。

5.3.8.3水質在線岸基站應單獨建設具有良好水交換性能的生態監測井,井筒內徑0.5m~0.8m,其

他指標按照5.3.2設計。

5.4高程基準

5.4.1水準標石埋設

潮位觀測應在適當位置設置1個基本水準點和1個~2個校核水準點。水準標石埋設的技術設計、選

點定位、埋設方法和要求按GB/T14914.2的規定執行,并進行詳細記錄和歸檔。對水準點應采取嚴格保

護措施,避免受到損壞。

5.4.2水準連測

潮位水準連測系統由國家高程控制點(一、二等)、基本水準點、校核水準點、讀數指針、潮高基

準面(水尺零點)等組成。水準連測要求按GB/T14914.2的規定執行。高程關系示意圖見附錄B圖B.3。

4

HY/TXXXXX—XXXX

5.5安全系統

5.5.1避雷系統

海洋站應配備建筑物避雷系統和設備避雷系統,做好防雷接地,以保證觀測、監測和通信等系統的

正常安全運行。建筑物避雷系統建設應依據GB50057執行。觀測設備及其它輔助設備避雷系統建設應依

據QX4執行。

5.5.2監控系統

觀測場所均應配置報警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

5.5.3供電系統

海洋站一般采用市電結合不間斷電源(UPS)的方式供電。在遠離市電或無電力供應的海島海洋站,

應采用太陽能、發電機等自備方式供電。供電電壓應保持平穩,做好防雷及保護接地,以保證海洋站儀

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6儀器設備配置及技術要求

6.1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

海洋站常規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見附錄C表C.1。

6.2輔助設備配置

海洋站主要輔助設備配置見附錄C表C.2。

6.3數據采集技術要求

6.3.1功能要求

儀器設備要求能在惡劣的海洋環境中長期、穩定、可靠地工作,具備標準化、系列化的結構模式及

通用接口,具備實時、定時響應指令,具有系統設置、數據記錄、數據轉換、數據通訊單元和供電功能,

能設置每個傳感器的最新校準因子。

6.3.2性能要求

儀器設備要求性能穩定,結構堅固,檢修、檢定/校準和更換方便,保養、維護容易。其性能要求

應滿足HY/T059、GB/T14914.2、GB17378(所有部分)和QX/T45等規范要求。計量器具應經國家法

定計量檢定/校準合格,并在檢定/校準有效期內使用。

6.3.3通訊要求

設備的數據采集器應能夠連接相應的通信設備,并預留相應接口以滿足后期需求。

6.3.4備份要求

海洋站應備份觀/監測及通信所需儀器設備,以確保儀器設備發生故障后能及時得到恢復。

6.4通信網絡技術要求

5

HY/TXXXXX—XXXX

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采取有線、無線通信方式,建立“無人值守海洋站-有人值守海洋站-中心站”數

據通信網絡,確保各類觀/監測數據的高速可靠傳輸。

7海洋站人員配置要求

有人值守海洋站應配置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生態等專業技術人員。技術人員

應通過培訓,掌握觀/監測所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及儀器設備操作方法,經確認具有開展海洋觀/監測技術

能力后上崗。無人值守海洋站不單獨配置人員,由其所屬的有人值守海洋站負責管理。

6

HY/TXXXXX—XXXX

AA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海洋站業務用房設置

表A.1給出了有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建議規模,表A.2給出了無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建議規模。

表A.1有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建筑規模表

序建筑面積

業務用房名稱功能

號(不小于㎡)

1業務運行監控室海洋站觀測設備、通訊設備、數據接收運行監控30

2值班室災害應急監測值班、兼用作行政值班20

3辦公室海洋站工作人員日常辦公50

4多功能廳(會商室)各類會議、業務交流,可視化遠程會商(應急監測指揮)50

5出海準備室儲存外業所用采樣設備、現場監測設備以及采樣樣品瓶等30

6設備存儲間用于儲存備用的監檢測設備、實驗室耗材等20

7海水樣品存儲間用于儲存海水樣品等30

8樣品儲存室用于儲存沉積物樣品和生物樣品20

9洗消室用于樣品瓶、器皿等的浸泡、清洗等20

10天平室用于檢測活動中的稱量活動20

11試劑室用于儲存化學試劑及標準物質20

12海水樣品前處理室用于海水樣品的前處理20

實驗室

13樣品前處理室用于沉積物和生物樣品的前處理30

14營養鹽分析室1用于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氨氮的測定30

15營養鹽分析室2用于磷酸鹽、硅酸鹽和葉綠素a的測定20

15常規分析實驗室用于pH、鹽度、溶解氧和化學需氧量等的測定30

17油類分析實驗室用于石油類的測定30

18顯微鏡室用于生物樣品分析鑒定30

19應急設備室用于存放常用應急設備20

20備用實驗室備用實驗室30

21資料審核分析室數據資料的審核、分析、處理等20

22檔案資料室紙質數據資料、運行記錄、圖書標準等的保存20

23文印室文件打印復印、報告裝訂10

數據通信服務器、綜合信息服務器、網絡服務器、磁盤陣

24機房30

列、輔助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安裝及運行的房間

25UPS間(配電室)滿足機房、監控設備在市電供電發生故障時的UPS供電20

26儀器設備倉庫存放各種儀器設備及零配件70

27耗材倉庫存放各種專用耗材、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30

28食堂(廚房及餐廳)海洋站工作人員、來訪人員用餐40

29衛生間工作及來訪人員如廁、盥洗10

合計800

7

HY/TXXXXX—XXXX

表A.2無人值守海洋站業務用房建筑規模表

序建筑面積

業務用房名稱功能

號(不小于㎡)

1業務運行監控室海洋站觀測設備、通訊設備、數據接收運行監控20

2多功能室開展設備調試、維護維修、資料處理等各種業務30

數據通信服務器、綜合信息服務器、網絡服務器、磁盤陣

3機房25

列、輔助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安裝及運行的房間

4UPS間(配電室)滿足機房、監控設備在市電供電發生故障時的UPS供電15

5儀器設備倉庫存放各種儀器設備及零配件30

6耗材倉庫存放專用耗材、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25

7衛生間工作及來訪人員如廁、盥洗5

合計150

8

HY/TXXXXX—XXXX

BB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驗潮井設計示意圖

B.1島式、岸式驗潮井示意圖

島式驗潮井分井筒坐落于海底和井筒懸掛于水中兩種,示意圖分別見圖B.1a)、b)。

a)當井筒坐落海底b)當井筒懸掛水中

圖B.1島式驗潮井示意圖

岸式驗潮井示意圖見圖B.2。

圖B.2岸式驗潮井示意圖

B.2潮位相關高程示意圖

潮位相關高程示意圖見圖B.3。

9

HY/TXXXXX—XXXX

圖B.3潮位相關高程示意圖

10

HY/TXXXXX—XXXX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海洋站基本儀器設備配置

C.1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表

海洋站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表見表C.1。

表C.1海洋站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表

序號類別觀/監測項目儀器設備備注

1表層海水溫度表層水溫表、溫度傳感器

2表層海水鹽度實驗室鹽度計、鹽度傳感器

3潮位井內外水尺、機械驗潮儀、自動水位計

4海浪光學測波儀、秒表、遙測波浪儀、聲學測波儀

5水文觀測海流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

6海冰冰測厚儀、冰密度計、冰溫計、冰鉆

7透明度透明度盤

8水色水色計

9水深手持測深儀

10空氣溫度干球溫度表、最高(低)溫度表、溫濕度傳感器

11相對濕度濕球溫度表、溫濕度傳感器

12風手持風向風速儀、風向風速傳感器

氣象觀測

13氣壓動槽式氣壓表、空盒氣壓表、氣壓傳感器

14降水量雨量器、遙測雨量計

15海面有效能見度能見度儀

16pHpH計

17鹽度實驗室鹽度計

18溶解氧、COD溶解氧滴定裝置

懸浮物天平

19石油類紫外分光光度計

20葉綠素a熒光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

水質監測氨氮、硝酸鹽氮、亞硝

21酸鹽氮、活性磷酸鹽、可見分光光度計

活性硅酸鹽

22濁度濁度計

鹽度、水溫、pH、葉綠

23多參數水質儀

素、溶解氧、濁度

采水器、抽濾裝置、攪拌器、電熱板、電爐、烘箱、水質監

24全部監測項目離心機、振蕩器、移液槍、溫濕度表、超純水裝置、測通用

設備

天平、臺秤、冰箱、冰柜

11

HY/TXXXXX—XXXX

表C.1海洋站觀/監測儀器設備配置表(續)

序號類別觀/監測項目儀器設備備注

25pHpH計

26沉積物監測Eh電位計

采泥器、烘箱、馬弗爐、沉積物樣品研磨機、激光沉積物

27全部監測項目監測通

粒度儀用設備

浮游生物網、底棲生物采樣器、附著生物采樣器、

28生物生態監測樣品采集及預處理

勻漿機

29地震海嘯寬頻地震儀

30大地沉降GNSS接收系統

31海表層流場地波雷達、X波段雷達

32波浪場X波段雷達、S波段雷達

33海洋大氣干、濕沉降大流量空氣采樣器、雨水采集器

大氣與表層海水二氧化碳分析儀、全自動太陽分光

34二氧化碳海-氣通量光度計、溶解無機碳分析儀、總堿度測定儀、高精

度pH計、多參數水質儀等

其它觀/監測生物樣

35放射性監測烘箱、馬弗爐品制備

36大氣輻射劑量率監測大氣輻射劑量率檢測儀

37海水水質在線監測海洋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顯微鏡、超凈工作臺、高壓滅菌鍋、恒溫光照培養

38微生物監測

39赤潮生物鑒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