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PAGEPAGE1章末檢測試卷(第1、2章)(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下列生物中屬于一個種群的是()A.一塊草地上的牛、羊及草 B.內蒙古草原上所有哺乳期的奶牛C.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個校園中的全部白楊樹〖答案〗D2.如表所示為稻田中田螺種群密度的調查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組號12345面積(m2)44444田螺數量(只)1319161418A.稻田中田螺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是樣方法B.稻田中田螺種群數量的多少就是田螺的物種豐富度C.田螺的年齡結構直接決定了田螺的種群密度變化D.田螺種群密度為16只/m2〖答案〗A3.如圖表示某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種群可能為競爭關系,甲的競爭力小于乙,競爭強度弱→強→弱B.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甲種群在t1~t2時間內種群數量增加,在t2~t3時間內種群數量減少D.t4時間時,甲的種群密度最小,乙的種群密度最大〖答案〗A4.目前我國實行“全面二孩”的政策,該政策直接影響的種群數量特征有()①出生率②種群密度③遷入率④年齡結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5.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按照“S”形曲線模型增長,下列關于“S”形曲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種群剛遷入時會有一個緩慢增長期B.種群數量為eq\f(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快C.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穩定型D.種群呈“S”形曲線增長過程中,在達到K值之前就是“J”形增長〖答案〗D〖解析〗種群呈“S”形曲線增長過程中,在達到K值之前受環境阻力影響,因此不是“J”形增長,D錯誤。6.(2019·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期中改編)如圖為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模型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種群呈現“J”形增長的前提條件是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B.呈現“S”形增長的種群,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增長所受的環境阻力加大C.在自然界中,種群的增長曲線一般是“S”形曲線D.種群增長的“J”形曲線有K值,只是K值較大,圖中沒有表示出來〖答案〗D〖解析〗“J”形曲線的形成條件是環境適宜、食物和空間等充裕、沒有敵害等,只要條件適宜種群數量就會無限增長,不存在K值;而“S”形曲線是在自然界中有限的條件下形成的,由于存在環境阻力,所以存在K值。7.(2020·滁州高二檢測)為了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錯誤的是()A.將適量干酵母放入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B.將培養液振蕩搖勻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養液進行計數C.在血細胞計數板中央滴一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若邊緣有多余培養液,用濾紙吸去D.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答案〗C〖解析〗利用血細胞計數板時,應先放置蓋玻片,在蓋玻片的邊緣滴加培養液,待培養液從邊緣處自行滲入計數室,用濾紙吸去多余培養液,再進行計數,C項錯誤。8.調查小組對某草原生態系統中三種動物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進行了連續幾年的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年份種群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甲0.70.90.60.40.80.91.01.0乙0.80.60.30.50.70.81.11.0丙2.02.01.81.71.41.01.01.0A.2013年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結構均為衰退型B.表中數據顯示甲種群的數量在2015年最少C.乙種群在2014年種群數量下降較快,有可能是氣候變化引起的D.8年間丙種群的數量先增長后趨于穩定〖答案〗B〖解析〗2013年甲、乙兩種群的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都小于1,種群數量減少,年齡結構均為衰退型,A正確;表中數據顯示甲種群在2012~2017年之間,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都小于1,種群數量減少,2015年種群數量不是最少,B錯誤;乙種群在2014年的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最小,種群數量下降較快,有可能是氣候變化引起的,C正確;丙種群的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先大于1,種群數量增加,后來比值等于1,種群數量趨于穩定,D正確。9.種群的自然增長呈“S”形曲線,假設某動物種群的K值為100,M表示種群數量,據下表分析正確的是()曲線上的點M(K-M)/KS1100.90S2250.75S3500.50S4750.25S51000A.環境阻力對種群增長的影響出現在S2之后B.(K-M)/K中的值為0.50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C.防治蝗蟲應在蝗蟲數量達到S3點時進行D.該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若通過調控環境條件,使該種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該種群的年齡結構變為增長型〖答案〗B〖解析〗由于存在環境阻力,自然種群增長曲線呈“S”形,說明環境阻力對種群增長的影響始終存在,A錯誤;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在S3點時該種群(K-M)/K值為0.5,種群增長速率最大,即M=eq\f(K,2)時,B正確;對蝗蟲等害蟲的防治,需將其數量控制在eq\f(K,2)值以下,即防治蝗蟲應在蝗蟲數量達到S3點前進行,C錯誤;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若通過調控環境條件,使該種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該種群的年齡結構變為衰退型,D錯誤。10.科研人員用模型建構的方法研究某個種群數量的變化時,繪制出下圖,圖中的λ=某一年種群數量/前一年種群數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2011~2013年,λ保持不變,說明種群數量沒有發生變化B.2013~2018年,種群數量先增多,后減少C.根據圖中數據,不能確定相應環境對這個種群的最大容納量D.該圖能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是一種概念模型〖答案〗C〖解析〗已知圖中的λ=某一年種群數量/前一年種群數量,在2011~2018年,λ值一直大于1,說明該期間種群數量一直在增多,A、B項錯誤;由于缺少2018年以后的λ值,因此根據圖中數據,不能確定相應環境對這個種群的最大容納量,C項正確;該圖能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是一種數學模型,D項錯誤。11.如圖所示為一個鼠群遷入一個新的環境后的增長曲線。試分析在曲線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為鼠群繁殖速率的限制因素()A.EF段 B.DE段C.CD段 D.BC段〖答案〗A12.下列有關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群落結構是指群落中不同生活類型的生物在空間配置上的格局B.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C.比較簡單的生物群落沒有水平結構D.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賴于植物〖答案〗C13.科學家設計一系列50m×50m的區域以研究更格盧鼠(嚙齒類)對其他小型食種子嚙齒類動物的影響。將更格盧鼠從一半這樣的區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樣。每個區域的圍墻上都有能使嚙齒類動物自由通過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盧鼠的那一半區域圍墻孔洞較小,更格盧鼠不能通過。接下來三年實驗數據如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兩個區域之間的其他嚙齒類動物不會存在種間競爭關系B.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他嚙齒類動物的數目時,若標記物脫落,估算值將偏大C.該實驗因變量在不同條件下變化趨勢是同步的,有可能是氣候變化導致的D.本實驗證明更格盧鼠與其他嚙齒類動物發生了種間競爭,并限制了它們種群的大小〖答案〗A〖解析〗14.為了降低一種真菌對果樹的毒害,園藝家引入一種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較低的真菌,從而使果樹增產,園藝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種間競爭C.捕食D.互利共生〖答案〗B〖解析〗引入的另外一種真菌與原真菌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相似,因此兩者最有可能是種間競爭關系,B項正確。15.某地區一種蚜蟲生活在某種植物的體表,并從該種植物吸取營養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可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該種蚜蟲的種群密度B.該種蚜蟲在不同季節的環境容納量可能不同C.該種植物有高有矮,這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D.該種蚜蟲與這種植物具有互利共生關系〖答案〗B〖解析〗16.下列關于“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說法錯誤的是()A.如果要研究不同時間同一塊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應設計一個數據收集統計表B.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可采用樣方法C.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兩種: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D.改變采樣的時間會影響采集到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答案〗B〖解析〗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常采用取樣器取樣法。17.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齡樹林死亡造成林冠層出現空隙,成為林窗。研究者調查了其森林中林窗與林下的土壤動物群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結果。據此圖能推斷出()A.在各層次中林窗的土壤動物種類均相同B.光照明顯影響了土壤動物種群的垂直結構C.林窗和林下土壤動物數量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D.林窗和林下不同層次的土壤動物種群密度不相同〖答案〗B18.為了減小某種昆蟲對農作物的危害,人們引入了專門捕食這種昆蟲的蜘蛛。如圖是對這兩個種群數量變化的調查結果。下列各項解釋中正確的是()A.在Ⅰ期間,若針對害蟲施以殺蟲劑,蜘蛛的數量將會增加得更快B.在Ⅱ期間,蜘蛛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Ⅱ期間,害蟲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Ⅲ期間,兩個種群之間不再發生相互作用〖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蜘蛛和害蟲之間為捕食關系。在Ⅰ期間,若針對害蟲施以殺蟲劑,會使害蟲的數量降低,因而蜘蛛數量的增加會減慢,A錯誤;在Ⅱ期間,蜘蛛數量隨著害蟲數量減少而減少,所以蜘蛛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B正確;在Ⅱ期間,害蟲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蜘蛛的捕食,C錯誤;在Ⅲ期間,兩個種群之間仍然存在相互作用,從而兩種群之間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D錯誤。19.下列關于群落的結構與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A.溫帶地區的草原和森林季節性明顯B.陸地群落的水平結構通常是均勻的C.草原不存在垂直結構D.不同森林群落中的生物適應群落生活的特點相同〖答案〗A〖解析〗水平方向上植物常呈鑲嵌分布,不是均勻分布;草原存在垂直結構;在不同森林群落中,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20.關于池塘中的群落結構,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垂直方向魚類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B.魚類在池塘中垂直分布主要受食物影響C.池塘中的動物群落沒有水平結構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種類分布有差異〖答案〗C〖解析〗池塘植物群落有水平結構,導致池塘中的動物群落也有水平結構。21.下列群落演替中,屬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發形成了一個新島,后來又逐漸長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為堵塞而成為沼澤,上面長出了新的植物C.棄耕后的農田長出雜草,幾年后又長出多年生植物D.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遭到嚴重砍伐后,很快又長出新的植物〖答案〗A〖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綜合分析選項,選A。22.從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中會發生的現象是()A.土壤中的有機物越豐富,土壤的透氣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機物減少C.灌木容易得到陽光而取代部分草本植物D.微生物隨有機物增加而減少〖答案〗C23.某山區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展為森林。下圖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階段中,優勢植物種群甲、乙、丙的數量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實施退耕還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B.甲、乙、丙之間為競爭關系,第3階段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C.演替中后一階段優勢物種的興起,一般會造成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消亡D.該過程中,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會逐漸提高〖答案〗C〖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山區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由原來較單一的農作物,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展為森林,這時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會增大,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會提高;在三個連續群落演替階段中,甲、乙、丙依次作為優勢種群,在競爭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圖示可知,這種演替雖然使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數量降至較低水平,卻沒有造成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消亡,只是優勢取代。24.下表是退耕還林后,某生態系統在20年內群落自然演替所經歷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中優勢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單位:株/平方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項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種a510200物種b12533物種c01386A.第1~20年內,該生態系統中物種的豐富度先不斷升高,然后再逐漸降低B.第1~5年內,物種b成為優勢物種C.退耕還林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D.第10~15年內,物種a逐漸消失的原因可能與其不能適應弱光環境有關〖答案〗D〖解析〗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表中數據僅反映出a、b、c三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不能反映出第1~20年內該生態系統中物種的豐富度變化情況,A錯誤;第1~5年內,物種a是優勢物種,B錯誤;退耕還林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C錯誤。25.某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現已成為旅游勝地,島上植被茂盛,風景優美。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B.該島嶼形成后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D.該島嶼可能發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過程〖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初生演替,B錯誤。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26.(8分)如圖為兔種群遷入澳大利亞后,該種群在一個時期內,種群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根據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兔在引入澳大利亞最初一段時間,種群數量的增長會形成急劇上升的“______”形曲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這種情況在自然界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當種群數量越來越多,增長就會慢下來,并穩定在一個環境能承受的水平上,這樣的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就呈現出“________”形。穩定的種群會以一種有規律的方式在________(填“K值”或“eq\f(K,2)值”)上下波動。(2)引入新物種可能會對當地其他生物的環境容納量產生影響:引入新物種后,該生物種群的迅速增長可能會導致許多資源衰竭,使其他生物的K值___。但是,如果在沙漠某地區成功引種某些植物,會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影響”)當地動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答案〗(1)J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足、沒有天敵、氣候適宜等SK值(2)降低提高27.(6分)某地北城通道口新移栽了許多水杉,是從一個園林公司引入的,該公司在其后山栽植了一片水杉林。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一片水杉林中所有的水杉是一個________。A.生態系統B.群落C.種群D.物種(2)如果對水杉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3)將統計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為5級,每一級的植株數量見下表。高度等級a級b級c級d級e級高度(cm)h≤1010<h≤3030<h≤100100<h≤300h>300數量(株)1206232166由表可以看出,此水杉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__________。〖答案〗(1)C(2)樣方法(3)增長型〖解析〗(2)植物常用的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為樣方法。(3)表中數據顯示,幼年個體多,年老個體少,為增長型。28.(10分)下面圖1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觀,圖2表示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1)物種組成是決定群落性質的最重要因素。為了登記群落的植物種類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選取樣方,系列取樣統計結果如圖2。①試寫出該研究的課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圖2顯示:在一定范圍內,隨樣方面積的增大,物種數__________________。調查該森林物種數的樣方面積最好是________m2。(2)導致景觀圖中植物分層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森林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于農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復雜的________結構。〖答案〗(1)①某森林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②增多,并逐漸達到最多后保持穩定S0(2)光照垂直〖解析〗(1)①分析圖2,橫坐標是樣方面積,縱坐標是物種數,該研究的課題是某森林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②圖2表示森林的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分析題圖可知,在樣方面積為O到S0之間,隨著面積增大,物種數增多,S0之后隨面積增大,物種數不再增多,因此調查該地區物種數的樣方面積最好是S0m2。(2)導致景觀圖中植物分層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森林中有高大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復雜的垂直結構,所以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于農田。29.(14分)科研人員調查了東北某個以白樺和水曲柳兩種喬木為主的群落。研究者將喬木的樹齡劃分為幼齡林(10年生以下)、中齡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和過熟林(40年生以上)三個年齡組。群落中的白樺和水曲柳的樹齡分布統計結果如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1)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____________,研究者采用樣方法對此進行調查。常用的取樣方法有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2)由圖1結果可知,白樺10~20年生的數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目較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層林冠茂密,林下______不足,導致幼齡林難以進入下一齡級。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由圖2結果可知,水曲柳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_______型。綜合上述分析,_______的幼苗耐陰能力強,由此推測若干年后,該種群將成為優勢種。(3)若推測成立,該群落發生了________演替,這種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答案〗(1)種群密度五點取樣等距取樣(2)光照種群數量下降增長水曲柳(3)次生土壤種子〖解析〗(2)由圖1結果可知,白樺10~20年生的數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目較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層林冠茂密,林下光照不足,導致幼齡林難以進入下一齡級。白樺林中幼年個體較少,老年個體較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年齡結構為衰退型,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種群數量下降。由圖2結果可知,水曲柳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增長型。綜合上述分析,水曲柳的幼苗耐陰能力強,由此推測若干年后,該種群將成為優勢種。30.(12分)某地100年前發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均被焚毀。歷經長期自然消長之后,現在生態學研究人員對該地區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電商農產品上行模式創新與品牌傳播策略2025年研究報告
- 三年級英語期末復習計劃與練習
- 共享經濟模式商業計劃書模板范文
- 互聯網醫療生態圈:2025年在線職業心理咨詢平臺角色定位報告
- 建筑工程合同評審流程及合規性
- 焊接項目管理與培訓計劃
- 2024-2025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5廠里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考點梳理)
- 小學六年級勞動教育評價體系計劃
- 高一英語上學期學習興趣激發計劃
- 中考英語情景交際和看圖寫話
- 知道智慧網課《科學社會主義概論》章節測試答案
- 2024國有土地房屋買賣合同
- QB/T 2660-2024 化妝水(正式版)
- 《養老護理員》-課件:自然災害的應對處理知識
-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時代 (修改版)
- 跨部門協調與部門間合作
- 飼料添加劑(全)課件
- 《田間藥效試驗》課件
- 勞務外包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機(試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