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園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3小題,共23分。
1.如表是小史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卡片。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時間:18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林則徐
地點:廣州
影響: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A.虎門銷煙B.鴉片戰爭C.中法戰爭D.洋務運動
2.李劍農在《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中寫道:“1842年的條約真是所謂“城下之盟”,英國方面向來所不滿
足的一一滿足,其主要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2100元銀元;……”。材料中“城下之盟”是指
()
A.中法《北京條約》B.中英《南京條約》C.中日《馬關條約》D.中俄《瑰輝
條約》
3.如圖展示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下列對此農民戰爭敘述正確的是()
①《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②《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踐
③它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
④它起義的目的是發展資本主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表是太平天國運動部分重大事件,該表內容共同說明太平天國運動()
時間重大事件
1851年洪秀全稱“天王”
1853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1856年天京事變,領導集團公開分裂
A.利用宗教發動人民群眾B.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
C.革命綱領帶有空想色彩D.具有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5.歷史評價是對歷史事件進行態度和價值的評判表達。以下關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表達,屬于歷史評價的
是()
A.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B.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沙俄割占中國的大片領土D.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6.某學習小組圍繞如圖兩張圖片查閱歷史資料,準備出一期主題黑板報。其主題應該是()
A.中國共產黨誕生B.建立井岡山根據地C.南昌起義的爆發D.七屆二中全
會召開
7.下列史實和結論對應正確的有()
選項史實結論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最低革命綱領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②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國共兩黨合作正式建立
③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改旗易幟”中國局部抗戰局面形成
④1929年,古田會議召開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
B.①②④C.①③④
8.觀察如圖圖片。可以概括出的主題是()
青龍橋站西“人”字形軌道民國時期的上海街景“民生號”在長江航行
行車情景的情景
A.列強加緊在華輸出資本B.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C.近代文藝創作空前繁榮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9.“北京中軸線一一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某班同學分為中國古代史和中
國近代史兩組,計劃踏訪相關遺跡,其中一組以“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題搜集與北京中軸線相關
的歷史資料。如圖下列圖片可以入選的是()
①五H運動的爆發②闔昆蕓令軍北伐?哥大金③中國戰區曼建儀式④北京人民歡迎解放軍進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民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
變化……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飛躍。從法律上實現“民國”取代“帝國”的措施是()
A.頒布《中華民國約法》B.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發布《大總統選舉法》D.通過《國民代表會議條例》
11.九年級某歷史興趣小組對“中華民族反抗列強侵略”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
列正確的是()
A.左宗棠收復新疆一虎門銷煙一黃海海戰一廊坊阻擊戰
B.廊坊阻擊戰一黃海海戰一虎門銷煙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C.黃海海戰一虎門銷煙一廊坊阻擊戰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D.虎門銷煙一左宗棠收復新疆一黃海海戰一廊坊阻擊戰
12.在下圖所示的戰役中,民眾踴躍地肩挑背負、小車推送,以供應人民解放軍的物資需要。該戰役是()
A.遼沈戰役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
13.孫中山(1866—1925)曾回憶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
流血斗爭推翻清王朝。”孫中山在“28歲那年”的主要革命活動是()
A.香港、廣州學醫B.成立興中會
C.發動廣州起義D.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
14.據如圖的漫畫可知,洋務運動()
A.得到西方列強鼎力相助B,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
C.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D.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15.如圖一組圖片反映了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這些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勞動者》封面《五四運動》繪畫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復制品)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B.徹底反帝反封建運動
C.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6.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中國近代反抗外來侵略的重要活動。如表所示是關于這兩場運動的共同
點,從共同點可以看出()
項目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
領導與組織缺乏成熟的政治理念和組織紀律,難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和持久的戰力
政治目標缺乏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和長運規劃
軍事行動軍事上的不專業性和戰略短視
A.農民斗爭缺乏紀律B.農民起義不夠專業C.農民階級的局限性D.自然經濟的
保守性
17.如圖為洋務派創辦的福建船政局發展歷程時間軸。對此解讀正確的是,洋務派()
福建船政福建海軍中法馬江海戰建成第一艘甲午中日戰爭船政停辦
創建成立福建海軍全軍覆沒鐵甲艦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員遣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618791884188718941907
A.有效解決邊疆危機B.徹底淘汰傳統武器C.未能實現自強目的D.注重近代海
防教育
18.民國初年,《申報》上出現大量宣揚民主、平等、自由等新思想的文章;1913年,列寧在《亞洲的覺醒》
一文中指出:“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展。”這一
現象說明()
A.民主主義成為社會指導思想B.辛亥革命根治了社會問題
C.政治變革推動了思想的解放D.南京臨時政府獲得了成功
19.19世紀70年代,中國邊疆形勢嚴峻。左宗棠收復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建立行省;因美、
日、法等列強先后侵略臺灣,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清政府此舉旨在()
A.削弱地方權力B.控制少數民族C.促進邊疆開發D.加強邊疆防務
20.下列單元主題最適合下表的是()
第二單元
第4課洋務運動
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第6課戊戌變法
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如圖是1918年沈伯塵針對時弊創作的漫畫,該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敗
B.描繪了二次革命的過程
C.反映了軍閥割據的危害
D.說明了北伐戰爭的局限
22.由小劉同學書寫的《狂人日記》讀后感可知,魯迅()
書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著“仁義
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仔細品讀,感覺到這既是“瘋話”,又是“實話”,是對傳統禮教的犀利攻擊。
A.發起文學革命B.批判舊道德C.提倡科學民主D.倡導白話文
23.如圖《"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A.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
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
C.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清政府淪為列強的工具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24.文獻、條約、法律記錄著歷史的發展和變化。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以賑此
荒處,彼處荒,則移此半處以賑彼荒處。
——《天朝田畝制度》(節選)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個階級提出的救國方案?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方案進行正確評價?
材料二:1900年12月,各國公使向奕勘遞交了各國聯合照會的正式文本,總計十二款,被稱為《十二款議
和大綱》。李鴻章和奕助將它電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見條款上沒有將她列為禍首,遂大喜過望,馬上表
示:“所有十二條大綱,應即照允。”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和奕欣代表清政府同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摘編自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2)材料二中不平等條約指近代哪一條約?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該條約影響。
材料三: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
宗教之區別。……
第六條:人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集會、結社、宗教信仰、選舉、參政等自由……
第十六條: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第二十三條:臨時大總統對于參議院議決事件,如否認時,由到會參議員三分之二以上投票決策。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選)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都具有資產階級共和
國憲法性質的文件?
25.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1)圖一和圖二人物與中國近代史上哪兩個歷史事件有關。
(2)這兩個事件發生的導火線分別是什么。
(3)概括這兩個事件發生的共同目的,并總結導致出現以上事件最終結果相同的原因有哪些。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我們黨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我們那時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謂年幼
無知,不知世事。但是這以后24年就不得了,翻天覆地!整個世界也是翻天覆地的。"中國共產黨剛剛成
立時,只有幾個小組,幾十名黨員,也沒有什么影響。胡喬木說:“一大’開過了,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
連報紙上也沒有一點報道。但是中國的偉大事變在實質上卻開始了。”
——摘編自學習時報《毛澤東談中共一大: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共中央在這里召開緊急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以陳
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
總方針。34歲的毛澤東在會議發言中強調了農民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共產黨掌握槍桿子的意義,……提出“以
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摘編自黑龍江省政協網《八七會議:生死抉擇那一天》
材料三: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
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一歷史轉折的實現,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經驗,對于黨的事業的發展有著深遠
的影響。遵義會議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真理和保持黨、國家、民族的獨立自主。
遵義會議會址
(1)根據材料,指出中共?大召開的時間。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為什么“■大開過了,中國的偉大事變
在實質上卻開始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遵義會議對于黨、紅軍和中國革命的歷史意義。
(4)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共產黨的幾次重大會議中,我們可以汲取到哪些經驗和智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在林則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
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符合題意;鴉片戰爭的爆發是
1840—1842年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中法戰爭與馮子材有關,排除C;洋務運動與林則徐無關,排除
D?
故選:Ao
本題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掌握基礎知識。
記憶林則徐虎門銷煙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2.【答案】B
【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2100
萬銀元等。故B正確;中法《北京條約》簽訂于1860年,排除A;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是1895年,排
除C;中俄《度理條約》簽訂是1858年,排除D。
故選:Bo
本題考查《南京條約》,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南京條約》,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條約》。
3.【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金田起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此相關的事件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
動期間先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其中《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
愿望;《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得到洪秀全的贊
賞。但由于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踐。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沉重地打
擊了清朝的,因此①②③符合史實,A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起義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統治,而非發展
資本主義,④與史實不符,BCD項都包含④,排除BCD項。
故選:Ao
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
本題以太平天國運動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洪秀全稱“天王”說明太平天國沒有擺脫傳統等級思想,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空想色彩,
后來發生了天京事變,領導集團公開分裂,這些措施及事件都是運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共同說明了太
平天國運動具有農民階級的局限性,D項正確;“利用宗教發動人民群眾”符合事實,但是在表格中沒有
體現,排除A項;“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只是表格中的一部分內容,只是對應天京事變,排除B項;
“革命綱領帶有空想色彩”對應《天朝田畝制度》,太片面,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圖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
關史實。
5.【答案】D
【解析】A.英法聯軍放火燒毀圓明園說明了火燒圓明園的主兇,屬于客觀史實,排除。
B.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出自于《天津條約》的內容,屬于客觀史實,排除。
C.沙俄割占中國的大片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屬于客觀史實,排除。
D.根據所學可知,歷史評價是對歷史事件進行態度和價值的評判表達,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是對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的分析,是結論,屬于歷史評價,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記憶第二次鴉片戰爭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6.【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圖片和所學可知,圖一是中共一大上海會址,圖二是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據所學知識可
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的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
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
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據題干兩張圖片可知,其主題應該是中
國共產黨誕生,A項正確;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一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
朱德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
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序幕,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開
了七屆二中全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把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
故選:Ao
本題主要考查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圖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的相關史實。
7.【答案】B
【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即消除
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
民主共和國。這次大會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①正確;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②正確;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將軍身負家仇國恨,向全世界通電,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
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張學良“東北易幟”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③錯誤;1929年
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
稱為古田會議,該會議再次重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并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
④正確。①②④正確,B符合題意;排除ACD。
故選:Bo
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的重大歷史事件。掌握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的重大歷史事件,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8.【答案】D
【解析】圖片分別反映的是火車、汽車、輪船等近代交通工具,圖片主題是交通工具的近代化。故D符合
題意;圖片不能反映列強加緊在華輸出資本,排除A;圖片與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無關,排除B;圖片不能
說明近代文藝創作空前繁榮,排除C。
故選:D。
本題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圖片主題是交通
工具的近代化。
9.【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①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青年學生們在北京天安門集
會游行,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體現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精神,且與北
京中軸線相關,符合題意;②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大會是在廣州舉行的,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的統
治,統一全國,其誓師地點不在北京中軸線相關區域;③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主要是在南京舉行,標志著日
本侵華戰爭的結束;④北京人民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城是平津戰役后,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的場景,這一事
件標志著北平的和平解放,體現了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和北京人民對解放的歡迎,因此,①④正確,C
項正確;②國民革命軍北伐誓師大會是在廣州舉行的,不符合題意,②錯誤,排除AD項;中國戰區受降
儀式主要是在南京舉行,不符合題意,③錯誤,排除B項。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了五四運動、三大戰役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三大戰役等知識。
10.【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民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
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和所學知識可知,從法律上實現“民國”
取代“帝國”的措施是1912年3月11口,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
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
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B符合題意;1914年,袁世凱頒布《中
華民國約法》、發布《大總統選舉法》,排除AC;從法律上實現“民國”取代“帝國”的措施是頒布《中
華民國臨時約法》,不是通過《國民代表會議條例》,排除D。
故選:Bo
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華民國臨時約法》,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從法律上實現“民國”取代“帝
國”的措施是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答案】D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虎門銷煙發生在1839年,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在1878年,黃海海戰發生在1894
年,廊坊阻擊戰發生在1900年。題干選項中的史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D項;排除排序錯誤的
AB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廊坊阻擊戰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史事按時間發生
的先后順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
廊坊阻擊戰的相關史實。
12.【答案】B
【解析】A.遼沈戰役主要在東北地區,與徐州無關,排除。
B.據圖片信息“徐州”“雙堆集”等可知,該戰役為淮海戰役,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在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指揮下,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淮海戰役,殲滅大量敵
軍,到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淮海戰役的勝利,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與材料信
息相符,符合題意。
C.平津戰役以北平和天津為中心,與徐州關系不大,排除。
D.渡江戰役主要發生在南京地區,與徐州關系不大,排除。
故選:Bo
本題考查淮海戰役,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記憶淮海戰役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3.【答案】B
【解析】根據“孫中山(1866-1925)”并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28歲時是1894年。1894年,孫中山在檀
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勒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故B正確;香港、廣州學醫是1894年之前,排除A;發動廣州起義是1911年,排除C;成立香港興中會
總會是1895年,排除D。
故選:Bo
本題考查孫中山,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孫中山,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孫中山在“28歲那年”的主要革命活動是
成立興中會。
14.【答案】C
【解析】據漫畫看出,洋務運動植根于封建主義,說明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的統治,由于頑固派
的阻撓和西方列強的阻礙,導致洋務運動這株植物營養不良。故C符合題意。漫畫說明洋務運動遭到西方
列強的阻礙,排除A;洋務運動沒有使走上富強道路,排除B;漫畫與民族工業無關,排除D。
故選:Co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5.【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勞動者》是中國早期工人刊物,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因此三個事件共同反映了新民主主義
革命的興起,A項正確;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對題干信息概括不全,排除B項;浙江嘉
興南湖紅船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對題干信息概括不
全,排除C項;題干三個事件反映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無直接關系,排除
D項。
故選:Ao
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概括即可。
本題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據“缺乏成熟的政治理念和組織紀律”“缺乏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和長運規劃”“軍事上的不專
業性和戰略短視”可知,這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決定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農民階級領導的,
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是兩次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C符合題意;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是由于
缺乏紀律,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排除B;農民起義不夠專業和自然經濟的保守性在題干信息未體現,
排除BD。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在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確解讀。
本題主要考查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原因,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閱讀史料、歷史解釋能力。
17.【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
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未能達成自強的目的,C項正確。洋務運動沒能有效解決邊疆問題,A項錯
誤。洋務運動并沒有徹底淘汰傳統武器,B項錯誤。材料中主要是提到了一些軍事工業的成立,并未體現注
重近代海防教育,D項錯誤。
故選:Co
根據材料,結合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推斷出答案。
本題主要考查了洋務運動的知識。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
18.【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展。”
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寧高度評價了辛亥革命,認為這場革命導致了中國政治生活迅速發展以及社會運
動和民主主義運動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中國社會的思想解放,C正確;材料并沒有體系民主主義成為社會指
導思想,排除A項;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根治中國的社會問題,排除B;
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最終讓位于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沒有獲得成功,排除D。
故選:Co
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19世紀70年代,中國邊疆形勢嚴峻。左宗棠收復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
建立行省;因美、日、法等列強先后侵略臺灣,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和所學知識可知,1884
年新疆地區正式建省,1885年建立臺灣省,新疆和臺灣均位于我國邊疆地區,晚清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
清政府建省主要是為了鞏固國防以應對嚴重的邊疆危機,D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削弱地方,而且當時
加強中央集權不是主要目的,而是為了應對邊疆危機,排除A;題干并沒有涉及控制少數民族,排除B;
促進邊疆開發是舉措產生的影響,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
故選:D。
本題考查邊疆危機、左宗棠收復新疆。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記憶邊疆危機、左宗棠收復新疆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20.【答案】B
【解析】據所學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屬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和
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都屬于民族危機的加劇,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與鴉片戰爭有關,排除;
C項與辛亥革命有關,排除;D項與五四運動有關,排除。
故選:Bo
本題考查列強侵華與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材料的分析與解讀。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列強侵華與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相關知識。
21.【答案】C
【解析】據題干關鍵詞“1918年”結合所學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排除A;二次革命
發生在1913年,排除B;北伐戰爭開始于1926年,排除D。
故選:Co
本題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答案】B
【解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
制統治的罪惡,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無棣縣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中考押題預測卷(生物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二道區七校聯考2025年初三5月階段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我們能否建立生物醫學研究的系統規范二
- 藍色扁平簡約財務知識培訓
- 服務標準化與咖啡廳服務質量考核試卷
- 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流程考核試卷
- 消費金融市場的監管科技應用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行業服務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有機化學專題習題課專題部分課件
- 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糖化與酒化考核試卷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重慶市渝北區2023-2024學年小升初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機修鉗工(高級技師)職業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4.1.1 小數的意義(課件)-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
- 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屆高考作文寫作素材:6月時事熱點素材(適用話題+運用示例)
- 公對公車輛租賃合同范本
- 普通植物病理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東北農業大學
- 家庭農場經營與管理-家庭農場財務管理
- 招標代理服務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