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1頁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2頁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3頁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4頁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學強化提分練(新八省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題型14化學反應原理綜合應用

"八省”聯(lián)考典題

1.(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河南卷)硅是電子工業(y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半導體材料,少量磷的摻入可提高

硅的導電性能。Zn高溫還原SiCM沸點57.6℃)是生產(chǎn)多晶硅的一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⑴基態(tài)Zn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SiCL晶體的類型為=

(2)化合物H3BPF3的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H3BPF3中F-P-F鍵角略大于PF3分子中的F-P-F鍵角,原因

是o

A/

H-B-P<—F

HF

圖1

(3)Si、P和Zn三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圖2所示(晶胞參數(shù)a=bwc,a=。=y=90。),若將M點Si

原子作為晶胞頂點,則N點Si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為(填“面心”“棱中點”或“體心”)。

OZn

?Si

OP

圖2

(4)在Zn還原SiCL的過程中會生成副產(chǎn)物SiCl2,抑制SiCb生成可以增加Si產(chǎn)量并降低生產(chǎn)能耗。該

過程存在如下主要化學反應:

反應I:SiC14(g)+2Zn(g)2ZnCl2(g)+Si(s)AHi=-134kJ-moL

1

反應II:SiC14(g)+Zn(g)ZnCl2(g)+SiCl2(g)AH2=+98kJmol

反應III:SiCU(g)+Si(s)2SiCl2(g)AH3

_1

@AH3=kJmolo

②在總壓分別為Pl、必和.下,反應達平衡時:SiCb物質(zhì)的量與初始SiCL物質(zhì)的量的比值X隨溫度變

化如圖3所示。圖中壓強由大到小順序為,判斷的依據(jù)是。在一定溫度、180kPa條件下,

體系中初始:SiCL(g)和Zn(g)分別為Imol和4mol,假設(shè)此條件下生成的SiCb忽略不計,恒壓反應4min時,

Si。分壓變?yōu)?0kPa,0?4min內(nèi)用SiCL分壓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kPa-min^1,此時可生成硅.

【答案】(1)3不。4s2分子晶體

(2)H3BPF3無孤電子對,PF3存在孤電子對,孤電子與成鍵電子之間存在著斥力,使得鍵角減小

⑶體心

(4)+330P3>pi>pi在同一溫度下,0到P3,SiCb物質(zhì)的量逐漸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

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shù)小的方向移動414

【解析】(l)Zn為30號元素,則基態(tài)Zn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4s2;SiCL的沸點為27.6℃,比較低,

故SiCL是分子晶體;(2)由化合物H3BPF3的結(jié)構(gòu)可知,P具有一對孤電子對,與B的空軌道形成配位鍵,

而PF3中具有一對孤電子,孤電子與成鍵電子之間存在著斥力,使得鍵角減小,故H3BPF3中F-P-F鍵角略

大于PF3分子中的F-P-F鍵角;(3)由該晶胞的結(jié)構(gòu)可知,該晶胞中含有8x:+4x:+l=4個Zn,

4X9+6X:=4個Si,Zn和Si數(shù)量相同,則Zn和Si位置可以互換,若將M點Si原子作為晶胞頂點,則N

點Si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為體心;(4)①由蓋斯定律得反應111=2反應H-反應I,貝IJ

11

AH3=2AH2-AHi=(2x98+134)kJmol-=+330kJmor;②由圖可知,在同一溫度下,跖到力,SiCb物質(zhì)的量逐

漸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計量數(shù)小的方向移動,則小>。2>“;假設(shè)此條件下生成

的Si02忽略不計,體系中初始:SiCL(g)和Zn(g)分別為Imol和4m01,貝!]p初始(SiC/J=180狂%x:=36狂%,

恒壓反應4min時,SiCL分壓變?yōu)?0kPa,故丫(8(%)=笥決=4"0min-;生成的SiCb忽略不計,假設(shè)

消耗SiCUxmoL建立以下平衡:

SiCl4(g)+2Z〃(g)U5z(s)+2ZnCZ(g)

起/mol1400

轉(zhuǎn)/molX2xX2x

4min/mol1-x4-2xX2x

/、n(SiCl.)1-x,、

p(SzC/)=---------=------x1SOkPa=2QkPa,貝[|x=0.5加。/,m(5'z)=0.5mo/x28g/mo/=14g

4n邙5-xo

2.(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內(nèi)蒙古卷)在傳統(tǒng)克勞斯工藝制備S2的基礎(chǔ)上,科研工作者提出分解H2s

制備S2同時獲取出的新方法,反應如下:

反應1:2H2S(g)+O2(g)=2H2O(g)+S2(g)AH1

反應2:2H2S(g)2H2(g)+S2(g)AH2

(1)傳統(tǒng)克勞斯工藝反應如下,則AHp0

1

2H2s(g)+3O2(g)=2SO2(g)+2H2O(g)AH3=-1036kJmor

1

4H2S(g)+2SO2(g)=3S2(g)+4H2O(g)AH4=+94kJmOr⑵按照新方法,向1L恒容容器中通入0.01mol

混合氣體[n(Ar):n(H2S):n(O2)=88:10:2]。H2s的轉(zhuǎn)化率(a)與溫度關(guān)系曲線如圖1所示,三條曲線分別

代表平衡轉(zhuǎn)化率及相同反應時間內(nèi)有、無催化劑的轉(zhuǎn)化率。

6o

5o

%

/

(4o

4

H

)3o

b

2o

1O

O89O

70000000

°C

圖31

①代表平衡轉(zhuǎn)化率的曲線是(填“I”“n”或“in”)。

②但______0(填”或">”);新方法加入部分。2,而未采用H2s直接分解法的原因是0

③P點n(H2)=1.0x104mol,此時n(S)=mol,反應2的平衡常數(shù)K=。

(3)1000℃時,恒容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H2s和H2的體積分數(shù)(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0.1--0.020

0.08

0.015_

勾0.06

yrp.010%

三0.04

0.005

0.02-

0

〃ms

圖2

A.反應2在M點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B.40ms時,通入Ar,a(H2S)不變

C.H2S的反應速率:v(M)>v(N)D.50msBt,降低溫度,氏的產(chǎn)率增加

(4)NiO可催化分解H2S。形成立方NiO時,Ni2+的3d軌道分裂為兩組。請參照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規(guī)律將Ni2+的價電子填充至圖3中,完成軌道表示式,

E□□

□□□

圖3

【答案】⑴-314kJ-molT

(2)I>使H2與。2反應生成水,減小H2的濃度,使反應2平衡正向移動

2.5x10-^01l.OxlO-5

(3)BC

[B田

(4)回回回

圖3

【解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④+③)得2H2S(g)+O2(g)=2H2O(g)+S2(g),

111

AH1=|(AH3+AH4)=|(-1036kJ-mor+94kJ-mof)=-314kJ-mof;(2)①催化劑不影響轉(zhuǎn)化率,只影響

速率,因此平衡轉(zhuǎn)化率是該條件下的最大轉(zhuǎn)化率,有無催化劑都不會超過最大轉(zhuǎn)化率,故平衡轉(zhuǎn)化率曲線

是I;②溫度升高,H2s的轉(zhuǎn)化率升高,反應1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轉(zhuǎn)化率降低,故反應2為吸熱反應,

溫度升高,轉(zhuǎn)化率升高,且程度比反應1大,故AH2>0;新方法加入部分O2,而未采用H2s直接分解法的

原因是使H2與。2反應生成水,減小H2的濃度,使反應2平衡正向移動;③向1L恒容容器中通入0.01mol

-4

混合氣體[n(Ar):n(H2S):n(C)2)=88:10:2],則n^S)=IxlO'mol,n(O2)=2xl0mol,設(shè)生成了2xmol

H2O和2ymolH2,則

2H2s(g)+02(g)=2H2O(g)+S2(g)

起始(mol)1X10-32x10"00

轉(zhuǎn)化(mol)2xX2xX

平衡(mol)lxl03-2x-2y2x10"-x2xx+y

、催化劑2H2(g)

2H2s(g)+S2(g)

起始(rwl)lx?00

轉(zhuǎn)化(ITDI)2y2yy

平衡(rwl)lx10-3-2x-2y2yy+x

P點H2s的轉(zhuǎn)化率50%,5x10"=2x+2y,2y=lxl0_4mol,解得y=o.5xl()Tmol,X=2.0xl04mol,

(1xIO-4molY2.5xl0-4mol

/、C2(HJC(SJIILJIL,

4

n(S2)=2.5xlO-mol:"一尖黑”二、——;~J~£------=1x10、⑶八項,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指

-4

c(H2S)f5x10mol

各組分濃度不再變化,反應2在M點未達到平衡,因在M點后體積分數(shù)依然在改變,A錯誤;B項,恒容

容器中,40ms時已達到平衡,通入Ar不影響平衡移動,故aQ^S)不變,B正確;C項,M點的H2s的濃

度高于N點,故反應速率:v(M)>v(N),C正確;D項,50ms時,反應2為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放

熱方向移動,平衡逆向移動,出的產(chǎn)率減小,D錯誤;故選BC;(4)Ni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8,原子核

E

[3田

外電子排布先排能量低再排能量高,且根據(jù)泡利不相容原理軌道表示式

回冏回

圖3

3.(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四川卷)甲烷氧化偶聯(lián)制乙烯是提高甲烷附加值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其涉

及的反應如下:

①4cH4(g)+02(g)2C2H6(g)+2H2O(g)AH1=-354kJ-mol-'

1

②2cH4(g)+C)2(g)C2H4(g)+2H2O(g)AH2=-282kJmol-

@CH4(g)+2O2(g)CO2(g)+2H2O(g)AH3=-803kJ-molT

己知:以乙烯為例,其選擇性定義為加之烯),100%。

貝乙烯十/n乙烷十口通

回答下列問題:

(1)c2H6氧化生成C2H4的熱化學方程式④為,反應的AS0(填“〉”或或"="),反應―

(填“能”或“不能”)自發(fā)進行。

(2)CH4氧化偶聯(lián)生成C2H4分步進行,C2H6和C2H4的選擇性隨反應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第一步

反應的產(chǎn)物為。

反應時間

(3)恒壓進料,原料氣的n(CH4):n(02)對CH4轉(zhuǎn)化率與C2H6、C2H4、CO2選擇性的影響如圖所示,根據(jù)

本研究課題的目的,n(CH4):n(C)2)在(填“2?3”或“3?4”)更優(yōu),其原因是.

(4)一定條件下,C2H4的生成速率v與。2分壓P間的關(guān)系為:lgv=;lgp+l」。若O2的初始分壓為po,

3

隨著反應進行,當C2H4的生成速率V降低到其初始生成速率V。的W時,則。2分壓p=_______(用Po表示)。

(5)若n(CH4):n(C>2尸3.5:1、初始壓強為450kPa,在恒容反應器中達平衡,CH4的轉(zhuǎn)化率為30%,C2H4

和C2H6的選擇性均為40%,則反應④的平衡常數(shù)Kr=kPa(保留整數(shù))。

【答案】⑴2c2H6(g)+O2(g)=2C2H4(g)+2H2(D(g)AH=-210kJ/mol>能

(2)C2H6

(3)2~3n(CH4):n(C>2)為2?3時,乙烯的選擇性遠大于乙烷的選擇性,ffi!n(CH4):n(C>2)為3?4時,

乙烯的選擇性與乙烷的選擇性相差不大,且n(CH4):n(C)2)為2?3時CH4的轉(zhuǎn)化率大

(5)416

【解析】⑴由題意可知,乙烷氧化為乙烯的反應為2c2H6(g)+C)2(g)=^2C2H4(g)+2H2O(g),由蓋斯

定律可知,反應②x2-反應①:反應④,則反應④的△/7=(-282kJ/mol)*2-(-354kJ/moD=-210kJ/mol,反應的熱

化學方程式為2c2H6(g)+O2(g)2C2H4(g)+2H2O(g)A//=-210kJ/mol;該反應是嫡增的放熱反應,任何

條件下,反應7As均小于0,能自發(fā)進行;(2)由圖可知,甲烷偶聯(lián)生成乙烯起始反應時,乙烷的選擇性

大于乙烯的選擇性,說明第一步反應的產(chǎn)物為乙烷;(3)由圖可知,n(CH4):n(C)2)為2?3時,乙烯的選擇性

遠大于乙烷的選擇性,而n(CH4):n(C>2)為3~4時,乙烯的選擇性與乙烷的選擇性相差不大,且n(CH4):n(O2)

為2?3時CR的轉(zhuǎn)化率大,所以甲烷氧化偶聯(lián)制乙烯時n(CH4):n(C)2)為2?3時更優(yōu);(4)由題意可知,反應

13

起始時炒%=2恒四+1.1①,隨著反應進行,當C2H4的生成速率V降低到其初始生成速率V。的a時

1g牛=;lgp+l.l②,聯(lián)立方程解得氧氣的分壓p=察;(5)設(shè)起始甲烷、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依次為3.5mol、

Imol,平衡時CH4的轉(zhuǎn)化率為30%,乙烷和乙烯的選擇性均為40%,則平衡時甲烷、乙烷和乙烯的物質(zhì)的

量為3.5mol-3.5molx30%=2.45mol、3.5molx30%x40%xy=0.21mol>3.5molx30%x40%xy=0.21mol,由碳原

子個數(shù)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為3.5mol-2.45mol-0.21molx2-0.21molx2=0.21mol,由氫原子個數(shù)守

怛可知,H2(3(g)的物質(zhì)的量為---------------------------------------=1.05mol,由氧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

知,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Immx2-OZlTdx'/QSmHuOZGSmol,則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

4.395mol,由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可知,平衡時氣體壓強為士::±=439.5kPa,則反應④

4.5mol

0.21x439.5kPaY(1.05x439.5kPaY

4,395)4.395J

的平衡常數(shù)Kp==416。

0.21x439.5kPay/0.265x439.5kPa

,4395Jx[4395

4.(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云南卷)氮化機(VN)廣泛用于鋼鐵產(chǎn)業(yè)、儲能、工業(yè)催化等領(lǐng)域。工業(yè)上

可采用碳熱還原氮化法制備VN,lOOkPa、1317.0K時熱化學方程式及平衡常數(shù)如下:

V2O5(s)+3C(s)+N2(g)=2VN(s)+3CO(g)AHKp

回答下列問題:

(1)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______區(qū)。

(2)反應I分兩步進行:

II.V2O5(s)+4C(S)=V2C(S)+3C0(g)AHi=+742.0kJ-mol-'Kpi

III.V2O5(s)+N2(g)=2VN(s)+C(s)AH2=-304,2kJmor'Kp2

1

①反應I的AH=kJmol,3=(用Kpl和32表示)。

②升溫有利于提高VN產(chǎn)率,從平衡移動角度解釋0

(3)通過熱力學計算,不同壓強下反應I的AG隨T變化如圖所示,(填“高溫低壓”或“低溫高

壓”)有利于該反應自發(fā)進行(已知AG<0時,反應可自發(fā)進行)。

200-1------------------------------------------------------------------------------

oo

-

-

o-

EO-

.OO

2一-

9、

V-

-400

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

77K

(4)用參與反應可能的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填標號)。

ONOO?COV

A.反應過程中有非極性鍵斷裂

B.m與V原子直接反應生成VN

C.該反應中活性位點是碳原子

(5)反應過程中,含帆化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前30向11內(nèi)化學反應速率丫(、咕)=

時的氮化率為一%(保留一位小數(shù),已知氮化率=黑牌湍^必%)。

20

o

E

a

s

H5g

020406080100

//min

【答案】(l)d

⑵+437.8KpjKp2V2()5(s)+3C(s)+N2(g戶2VN(s)+3CO(g)正反應吸熱,升溫,平衡正向移動

(3)高溫低壓

(4)B

⑸17.256.1

【解析】⑴帆是23號元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B族,屬于d區(qū)元素。(2)①H.V2O5(s)+

H

4c(s尸V2c(s)+3CO(g)AHi=+742.0kJ-molKp1

1

III.V2O5(s)+N2(g)=2VN(s)+C(s)AH2=-304.2kJ-molKp2

根據(jù)蓋斯定律II+III得V2O5(s)+3C(s)+N2(g)=2VN(s)+3CO(g)AH=

11

AHJ+AH2=+742.0kJ-mor-304.2kJ-mor=+437.8kJ-mor1,Kp=KpixKp2o(2)V205(s)+3C(s)+N2(g)=2VN(s)

+3CO(g)正反應吸熱,升溫,平衡正向移動,所以有利于提高VN產(chǎn)率。(3)AGO反應能自發(fā)進行,根據(jù)

不同壓強下反應I的AG隨T變化如圖所示,高溫低壓有利于該反應自發(fā)進行。(4)A項,根據(jù)圖示,反應

過程中有非極性鍵氮氮三鍵得斷裂,故A正確;B項,根據(jù)圖示,附著在C原子上的N2參與了反應,附著

在V原子上的N2沒有參與反應,所以N2不能與V原子直接反應生成VN,故B錯誤;C項,附著在C原

子上的N2參與了反應,附著在V原子上的N2沒有參與反應,該反應中活性位點是碳原子,故C正確;故

選B。(5)30111m時\^的物質(zhì)的量為8.580101,前30min內(nèi)化學反應速率v(VN)=0^=17.2moLh-,

3001畝時\^的物質(zhì)的量為8.5811101、VO的物質(zhì)的量為5.4mol、V2O3的物質(zhì)的量為2.35mol、V2c的物質(zhì)

QCQ

的量為0.66moL氮化率為——:-----xl00%=56.1%

20-2.35x2o

5.(2025年1月?“八省聯(lián)考”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1,3-丁二烯(C4H6,簡稱丁二烯)是生產(chǎn)橡膠

的一種重要原料,其制備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

I.1-丁烯(C4H8)催化脫氫法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丁二烯的方法之一。

(1)25℃時,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燃燒熱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質(zhì)(

c4H8?c4H6g)H2(g)

燃燒熱AH/CkJ-mol-1)a-2542-286

1

已知:C4H8(g)=C4H6(g)+H2(g)AH=+1lOkJ-mol,則2=

(2)將一定量的1-丁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測得不同溫度下1-丁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體系壓強的

關(guān)系如圖所示。

80

0.10.20.30.4

壓強/MPa

①圖中溫度T由高到低的順序為,判斷依據(jù)為。

50凡)//][雙凡)/°力

②已知C4H8(g尸C4H6值)+氏值)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K0=其中p?=0.1MPa,

[以C4H

則T?溫度下,該反應的k?=0

II.電化學催化還原乙煥法條件溫和,安全性高。在室溫下,某團隊以KOH溶液為電解液,電催化還

原乙煥制備丁二烯。

(3)反應開始時,溶解在電解液中的C2H2吸附在催化劑表面,該吸附過程的嫡變AS0(填“

或“=”),生成丁二烯的電極反應式為0

(4)一定時間內(nèi),丁二烯的選擇性和通過電路的總電量隨相對電勢變化如下圖所示。

10o

之8o

般3

6o

坦2

然4o

U

H2O

-0.9-1.0-1.1-1.2.1.3

相對電勢/V

已知:丁二烯的選擇性=j二;:二藍工xlOO%;電量Q=nF,n表示電路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

量,F(xiàn)=965OOC-mol-1。

①當相對電勢為-l.ov時,生成丁二烯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列計算式)。

②當丁二烯選擇性減小時,陰極產(chǎn)生的物質(zhì)還可能有(填標號)0

A.CO2B.H2C.O2D.C3H4

【答案】⑴-2718

(2)T1>T2>T3反應為吸熱反應,相同條件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1-丁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升

9

91

(3)<2c2H2+2e-+2H2。=CH2=CHCH=CH2+2OH-

(4)molx70%x—BD

9.652

【解析】(1)燃燒熱是在101kPa時,1mol純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chǎn)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由表:

1

①CR6(g)+£c>2(g尸48m)+3凡0(1)AH1=-2542kJmor

②H2(g)+;02(g尸凡0。)AH2=-286kJmor'

③C4H8(g)+6C>2(g)FCC)2糖)+4珥0(1)AH=a

1

由蓋斯定律,③-①-②得反應C4H8(g尸C4H6(g)+H2(g)AH=a-AH1-AH2=+llOkJ-mof,則

a=-2718kJ/mol;(2)①反應為吸熱反應,相同條件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1-丁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升高,

則圖中溫度T由高到低的順序為TI>T2>T3;②由圖,T2溫度下,平衡時壓強為O.IMPa,1-丁烯的平衡轉(zhuǎn)

化率為30%,假設(shè)1-丁烯投料為lmol,則:

C4H8(g)^C4H6(g)+H2(g)

起始(mol)100

轉(zhuǎn)化(mol)0.30.30.3

平衡(mol)0.70.30.3

總的物質(zhì)的量為1.3mol,則C4H8、C4H6、H2分壓分別I為01MPax-^、0.IMPax——AO.IMPax——,

O.IMPax—O.IMPax—

________L3_x________L3.

該反應的k?=---------ILJMPa=9;⑶溶解在電解液中的c2H2吸附在催化劑表面,該吸附過程

O.IMPax—91

1.3

O.IMPa

為幅減的過程,則燧變AS〈O;以KOH溶液為電解液,電催化還原乙快制備丁二烯,則生成丁二烯的電極

反應為乙煥在堿性條件下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丁二烯,反應為:2c2H2+2e-+2H2。=CH2=CHCH=CH2

+2OH-;(4)①當相對電勢為-1.0V時,由圖,總電量為1.0X105C,則電路中轉(zhuǎn)移電子

,=—mol,丁二烯的選擇性為70%,結(jié)合反應2GH,+2e-+2H,O=CH=CHCH=CH3+

96500CmoL9.652

2OH-,則生成丁二烯的物質(zhì)的量為T£molx70%xg;②陰極上物質(zhì)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

降低,則當丁二烯選擇性減小時,陰極會產(chǎn)生其它還原產(chǎn)物,產(chǎn)生的物質(zhì)還可能有H2、C3H4,生成二氧化

碳和氧氣需要發(fā)生氧化反應,故選BD。

能力強化提分練

1.研究CO?的資源綜合利用,對實現(xiàn)“碳達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義。

⑴在CO2加氫合成CH30H的體系中,同時發(fā)生以下反應:

反應I.CO2(g)+3H2(g)CH3OH(g)+H2O(g)AHj

1

反應n.CO2(g)+H2(g)CO(g)+H2O(g)A〃2=+41kJmol-

反應ni.co(g)+2H2(g)CH3OH(g)33=-90kJmolT

反應I的A/7i=,該反應在_________(填“高溫”、“低溫”或“任意溫度”)下能自發(fā)。

(2)向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投入ImolCa和3moi應,平衡時CO或CH30H在含碳產(chǎn)物中物質(zhì)的量

分數(shù)及CO,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

8o8o

%

6o%

、6o

^4o會

4o。

2o2O血

O0

150200250300350400

溫度FC

已知反應II的反應速率v『k正C(CO2>C(H2),v逆=1<逆?9。)人(凡。),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c為物質(zhì)

的量濃度。

①圖中m代表的物質(zhì)是。

②150?400C范圍內(nèi),隨著溫度升高,HzO的平衡產(chǎn)量的變化趨勢是o

③在p點時,若反應II的k逆=20L/(mol-s),此時該反應的丫正=mol-L'-s1;

④已知氣體分壓=氣體總壓X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數(shù)Kp;p

點時體系總壓強為P。,反應II的Kp=(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⑤由實驗測得,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幾乎又變回起始的狀態(tài),原因

是O

【答案】(l)-49kJ-moL低溫

(2)CO先減小后增大0.164.0X10-3反應I、III為放熱反應,反應II為吸熱反應,高溫

時主要發(fā)生反應n,反應n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所以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基本不變

【詳解】(l)I=n+ni則,AHI=A//2+A//3=+41kJ,molT+(-90kJ-molT尸-49kJmolT;該反應正向放熱,

正向體積減小端減,當AG=A//「TAS<0時T較小,則該反應低溫自發(fā);

(2)反應I、III正向放熱,反應II正向吸熱,升高溫度反應I、III逆向移動、反應n正向移動,則CO的物

質(zhì)的量分數(shù)增大、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減小,m代表co;升高溫度反應I、in逆向移動、反應n正向移動,

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變化趨勢可以推知水的平衡產(chǎn)量變化趨勢為先減小后增大;P點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為20%,

則二氧化碳變化物質(zhì)的量為0.2mol,CO和CH3OH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0.2mol;此時CO的體積分數(shù)為20%,

則CO和CH30H質(zhì)的量分別為0.04mol>0,16mol;在1L容器中有:

_

CO2(g)+3H2(g)H2O(g)+CH30H(g)

起始mol1300

變化molX3xXX

平衡mol1-x3-3xXX

CO(g)__HO(g)

2+H2(g)2+CO(g)

起始mol1-x3-3xX0

變化molyyyy

平衡moll-x-y3-3x-yx+yy

CO(g)+2H2(g)UCH30H(g)

起始moly3-3x-yX

變化molz2zz

平衡moly-z3-3x-y-2zx+z

則x+z=0.16、y-z=0.04,有x+y=0.2,貝3-3x-y-2z=3-(x+y)-2(x+z尸3-0.2-2x0.16=2.48,

1-x-y=1-(x+y)=0.8,則n(CO2)=(1-x-y)mol=0.8moln(H2)=(3-3x-y-2z)mol=2.48mol,

n(H2O)=(x+y)mol=0.2mol>n(CO)=0.04mol,p點為平衡點則

0.040.2

------PoX----Po

00402n總---n總合;

=丫逆=k逆c(CO).c(HO)=20X—x-y-mol/(Ls)=0.16mol/(L?s)、K=4.0x10-3

2p0.82.48

----Pox------Po

n總---n總

反應i、in為放熱反應,反應n為吸熱反應,高溫時主要發(fā)生反應n,反應n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所以

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基本不變。

2.低碳經(jīng)濟已成為人們一種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領(lǐng)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回答下列問題:

⑴工業(yè)上用CO2和H2反應合成二甲酸。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AHi=-53.7kJ-mo「

1

CH3OCH3(g)+H,O(g)2CH3OH(g)AH2=+23.4kJ-mor

2CO2(g)+6H2(g)CH3OCH3(g)+3H2O(g)AH3=kJmoll

(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國能源領(lǐng)域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方向。科學家提出由CO?制取C的太陽能工

藝如圖:

熱分解系統(tǒng)”中每轉(zhuǎn)移

2moi電子,需消耗FexOymol□

(3)催化時還可以使用一種無機固體電解質(zhì)作催化劑,其由正離子AtB""和負離子X-組成,該物質(zhì)

50.7℃以上形成無序結(jié)構(gòu)(高溫相),50.7℃以下變?yōu)橛行蚪Y(jié)構(gòu)(低溫相),二者晶體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說明:圖中,。球為負離子;高溫相中的?深色球為正離子或空位;低溫相中的Q球為A0+離子,?球

為B1^離子。

i.這種無機固體電解質(zhì)的化學式為

ii.“高溫相”具有良好的離子導電性,其主要原因是。

(4)銅基催化劑Cu-M(M為ZnO、ZnO/A12O3等)是CO2加氫制甲醇常用的催化劑,部分合成路線如圖

所示。

請寫出中堿位(a)上發(fā)生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

(5)利用電解法在堿性或酸性條件下將CO2還原為CH4和C2H4的原理如下圖所示:

已知:選擇性(S)和法拉第效率(FE)的定義(X代表CH4或QH”如下:

c/\n(生成X所用CO?)<、n(生成X的電子)

")=陰極吸收的CO2%1°FE(X)=,臬…x100%

I'通過電極的電子

①實驗測得,堿性條件生成CE、C2H4總的選擇性小于酸性條件,原因是

②實驗測得,酸性條件生成CHU、C2H4總的法拉第效率小于堿性條件,原因是

【答案】(1)—130.8

(2)Fe3O41

(3)A2BX4“高溫相”具有良好的離子導電性與大量的四面體空位有關(guān),四面體空位為正離子的流動

提供了運動通道

(4)H2+CO2=l^iCO+H2O

(5)堿性條件下,有部分C02轉(zhuǎn)化為C03”,用于生成CH4、C2H4的C02的量減少,使總的選擇性減小

酸性條件下,H+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H2,導致CO2的消耗量減小,生成CH4、C2H4總的

法拉第效率減小

【解析】(1)將已知反應依次編號為①②,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①X2―②得到反應2co2(g)+6H2(g)

CH3O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