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2015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2015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2015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2015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2015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座號題號一二總分分數得分評卷人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小明學完了“史前時期的人類”這一主題后對遠古人類的生活狀況作了一些記錄,其中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類的直系祖先B.人類按體貌特征分為三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C.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D.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最初出現的氏族組織是父系氏族2.造成人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所處的進化階段不同 B.宗教信仰的不同C.自然環境及多種因素的長期影響 D.智力發展水平的不同3.父系氏族逐漸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A.婦女在采集和家務勞動中失去地位 B.男子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C.由群婚到婚姻關系的相對穩定 D.生產力的提高4.下列關于原始社會的敘述有誤的是(

)A.原始社會共同勞動,人人平等,財產共有,平均分配B.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是人類的黃金時代C.原始社會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成果是由生產力水平低下決定的.D.原始社會存在人吃人的現象5.當代流行天王周杰倫在其歌曲《愛在西元前》中唱到“古巴比倫國王把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巖上,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這一法典是(

)A.《拿破侖法典》 B.《宅地法》C.《解放黑奴宣言》 D.《漢謨拉比法典》6.某班級要進行一場關于古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話劇表演,他們采用的臺詞應該是(

)A.“以眼還眼,以牙還牙。”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7.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A.埃及奴隸制國家建在尼羅河邊 B.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C.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8.目前,敘利亞化武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在西亞地區誕生的文明古國發祥地應是(

)A.印度河、恒河流域 B.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C.尼羅河 D.愛琴海9.“我們的政體并不與其他人的制度相敵對。我們不模仿我們的鄰人,但我們是他們的榜樣。我們的政體可以稱為民主政體,因為行政權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數人手中……”這段話贊美()A.伯利克里的統治 B.亞歷山大的統治C.屋大維的統治 D.凱撒的統治10.下列哪個國家曾經不出國界就能游覽整個地中海的美麗風光(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11.在馬拉松平原上,雅典人獲勝后,菲迪皮茨返回雅典報捷,他一口氣跑完漫長的路程,剛一進城就高呼“雅典得救了!”說完倒地而死。這個故事出現在下列哪一戰爭中?(

)A.希波戰爭 B.布匿戰爭C.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D.羅馬帝國的擴張12.公元7世紀,日本大化改新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皇子的英勇無畏 B.掌權的大貴族已不得人心C.改革派勢力強大 D.奴隸制已無法適應當時的社會發展13.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寫道:“在世界歷史上,很難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個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計劃地汲取外國文明。”下列能夠成為這一觀點的史實依據是(

)A.大化改新 B.阿拉伯的擴張C.希波戰爭 D.亞歷山大東征14.下列關于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②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

③創立伊斯蘭教

④和麥加貴族達成協議A.③②④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15.有人說:“日本的歷史就是兩次改革的歷史。”日本歷史上這兩次改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①都使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②都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③都擺脫了民族危機④外來文化都深深影響了日本(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6.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改變了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現有條件的土地分封。這一做法給西歐帶來的影響是(

)A.基督教迅速興起 B.西歐城市重新興起C.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D.羅馬教廷的權力至高無上17.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在西歐封建時代,經常會有人因思想或學術上的創新而被視為“異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這種現象說明了(

)A.教會成為歐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B.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C.西歐封建國家內部管理權力分散D.西歐封建制度等級森嚴18.“條條大路通羅馬”、“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些西方諺語可以轉意為成語“殊途同歸”、“入鄉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這些西方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A.羅馬帝國為了向外擴張修建了許多道路B.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羅馬學習、生活C.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D.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19.下列是小琳在學完世界古代史后整理的筆記,你認為描述正確是(

)①我們平時常用的數字是由阿拉伯人改造和傳播的

②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疆域達到最大規模③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④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西歐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結合古代科技史,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B.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C.歐洲人完全照搬中國古代科技成就D.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學得分評卷人二、非選擇題21、(10分)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它們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見證和經歷了人類大事件,從建筑中我們可以讀到歷史的昨天。閱讀下列建筑,完成后面題目。

⑴圖一的建筑歷經四五千年而不毀,見證了古代一個文明古國的悠久和輝煌,被譽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首。請寫出這一建筑和與之相應的文明古國的名稱。(2分)⑵⑶圖三是古代雅典一位政治家的雕塑,他在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達到極盛。請你寫出這位政治家的名字。(1分)⑷隋唐時期中日友好往來頻繁。中國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圖四即為在日本奈良為其建立的紀念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學習。646年元旦,日本統治者模仿中國隋朝、唐朝政治和經濟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歷史上稱之為什么?這次改革在經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⑸中日友好往來源遠流長。可是近來中日關系出現僵局,結合相關時事,請你說說造成目前中日關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2分)22.(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材料二

這是自由的理想反對專制政治的勝利,這一勝利,使得希臘城邦,尤其是雅典,能夠為其自身及其后代捍衛這一理想。材料三

拜占廷的作用是絕對保守的。命運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創新。它誕生在一個古老的國度,生活在過去的努力和榮譽的陰影之中,這種勢力和榮譽正是它所試圖維持和恢復的。他們很少有人具有創造力。請回答:(1)材料一對于古代的征服和擴張戰爭是怎樣評價的?(2分)(2)材料二評述的是古代哪場戰爭?(2分)從文明的沖突與融合的角度看,這場戰爭有何歷史地位?(2分)(3)材料三所述的“拜占廷帝國”又稱

帝國(2分)。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帝國滅亡的啟示是?(2分)23.(10分)一般來說,文明的傳播與發展大多以兩種基本形式展開,他們共同貫穿于人類歷史過程的始終,相互交織構建了不同文明的樂章。材料一:在著名的“絲綢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國的古代發明輾轉傳入西亞和歐洲等地,也給中國帶來了西亞文化,他們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被稱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材料二: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地出征和擴張,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材料三:13世紀,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國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口述成一本書,該書向西方人展現了瑰麗迷人的東方文明,促進了東西方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