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構造》教案 單元一 項目五 任務一 潤滑系統結構認知_第1頁
《汽車構造》教案 單元一 項目五 任務一 潤滑系統結構認知_第2頁
《汽車構造》教案 單元一 項目五 任務一 潤滑系統結構認知_第3頁
《汽車構造》教案 單元一 項目五 任務一 潤滑系統結構認知_第4頁
《汽車構造》教案 單元一 項目五 任務一 潤滑系統結構認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教案課題序號13實施課時1使用教具整車或電噴系統臺架課題名稱項目五潤滑系統認知與拆裝任務一潤滑系統結構認知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目標】1.熟悉潤滑系統的功用和組成。2.熟悉潤滑油路。【能力目標】1.能認識潤滑系統主要零件;2.能在發動機上指出潤滑系統主要組成部件的位置。【育人目標】1.培養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的理念,增強環保的意識。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和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信心。教學重點潤滑系統的功用和組成。教學難點潤滑系統的油路。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復習回顧】電控燃油供給系統的基本工作過程【導入新課】機油長時間使用會變臟變質,所以需要定期更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某天,實習生小王下班前清理工位機油,準備將油盆中的廢棄機油倒入下水道,被張師傅看到后,及時制止,給予嚴肅批評。本任務主要介紹潤滑系統的功用和組成,以及潤滑系統的油路。 項目五潤滑系統認知任務一潤滑系統結構認知一、潤滑系統的功用與類型為了確保發動機正常工作,必須對相對運動零件的表面加以潤滑,潤滑工作是由潤滑系統來完成的。1.潤滑系統的功用(1)潤滑作用機油對運動零件表面潤滑,減小摩擦阻力和磨損,減小發動機的功率消耗。(2)冷卻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循環,帶走摩擦副產生的部分熱量,起到冷卻作用。(3)清洗作用機油在潤滑系內不斷循環,清洗摩擦表面,帶走磨屑和其他雜質。(4)密封作用機油在運動零件之間形成油膜,提高它們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氣或漏油。(5)防銹蝕作用機油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阻隔零件與大氣中的水、燃燒時產生的酸性氣體等接觸,對零件表面起保護作用。(6)減震緩沖作用機油在運動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沖擊能量,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7)液壓控制作用機油可用作液壓油,起液壓控制作用,如液壓挺柱和奧迪的可變配氣相位控制等。2.潤滑系的類型發動機按潤滑油的供給方式不同分為壓力潤滑、飛濺潤滑、潤滑脂潤滑等。表5-1發動機的潤滑方式二、潤滑系統的結構與原理1.潤滑系統的組成潤滑系統主要由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油底殼、集濾器等組成。此外,潤滑系統還包括潤滑油路、機油、機油壓力傳感器等。2.潤滑系統工作原理潤滑油儲存在油底殼內,當發動機動作時,帶動機油泵,將機油從油底殼中抽出,經過機油濾清器,再經機油管道送到各需要潤滑的部件處,如曲軸、凸輪軸、活塞等。最后,機油流回油底殼。如此往復流動,不斷工作。三、潤滑油路現代汽車發動機潤滑系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潤滑系的工作條件和某些具體結構的不同而稍有差別。1.轎車用汽油機的潤滑油路轎車用汽油發動機的潤滑油路采用復合式的潤滑油路,如圖1-5-2所示。發動機工作時,機油經集濾器初步過濾后進入機油泵,機油泵輸出的機油全部流經機油濾清器,然后進入縱向主油道。主油道中的機油分別由各分油道進入曲軸主軸承和連桿軸承,再通過連桿桿身的油道潤滑活塞銷,并對活塞進行噴油冷卻。中間軸的潤滑由發動機前邊第一條橫向斜油道和從機油濾清器出來的油道供給。汽缸蓋上的縱向油道與主油道相通,并通過橫向油道潤滑凸輪軸軸頸及向液力挺柱供油。在缸蓋和缸體的一側布置了回油孔,使缸蓋上的機油流回曲軸箱。圖1-5-2圖1-5-2轎車潤滑油路轎車用汽油發動機裝有兩個報警開關:低壓油壓開關和高壓油壓開關,均裝在濾清器支架上,發動機在機油溫度為353K,轉速為800r/min時,機油壓力應大于或等于0.03Mpa;在2000r/min時,機油壓力應大于或等于0.20Mpa。打開點火開關,儀表板上的機油壓力警告燈開始閃爍。發動機啟動后,當機油壓力大于0.03Mpa時,限壓閥打開,警報燈熄滅;發動機低速運轉時,機油壓力低于0.03Mpa,則低油壓開關觸電閉合,機油壓力警告燈閃爍。當發動機轉速超過2150r/min時,機油壓力未達到0.18Mpa,高壓油壓開關的觸電斷開,機油壓力警告燈閃爍,報警蜂鳴器也同時報警。2.中型汽油機的潤滑油路中型汽油機的潤滑油路采用復合式的潤滑油路,如圖1-5-3所示。發動機工作時,機油經固定式集濾器初步過濾后進入機油泵,由機油泵輸出的油分為兩路:大部分(90%)的機油經粗濾器后進入縱向主油道,并由此流向各運動零件的工作表面。另一小部分機油經進油限壓閥流入細濾器,濾去細小雜質后流回油底殼。進入主油道的潤滑油由曲軸上橫向油道流到曲軸主軸承中,然后經曲軸上的油道流入連桿軸頸處。橫向油道里的部分潤滑油通過油道流向凸輪軸軸承。用油管從主油道前端引出部分潤滑油到空氣壓縮機曲軸中心油道,潤滑空氣壓縮機的曲軸和連桿軸承處,然后經空氣壓縮機下方的回油管流回到發動機的油底殼中。在曲軸箱前端擰入一噴油嘴通過油道與主油道連通,以潤滑正時齒輪。凸輪軸的第二、四軸頸上有兩個不通的半圓形節流槽,潤滑油經該槽間歇地通過搖臂軸的第一和第四支座上的油道輸送到兩根中空帶孔的搖臂軸內,潤滑搖臂孔。凸輪軸軸頸上的節流槽對潤滑油的節流作用能防止搖臂軸過量潤滑,避免多余的油順氣門流入汽缸。圖1-5-3圖1-5-3中型汽油機的潤滑油路當油壓超過正常工作范圍時,機油限壓閥打開,部分機油在泵內泄回進油端而不輸出,保持潤滑油路內油壓正常;當潤滑油路中油壓低于100kPa時,進油限壓閥不開啟,機油細濾器停止工作,保證主油道內的油壓足夠;當氣溫高于293K(20℃)時,駕駛員打開機油散熱器的開關,使部分機油流經機油散熱器冷卻,以保持機油的散熱性能,另外為防止機油散熱器損壞,當油壓高于400kPa時,機油散熱器的安全閥會自動開啟,使部分機油經此閥泄入油底殼;當主油道內的油壓低于100kPa時,主油道上的機油壓力表傳感器的觸點接通使警告燈發亮。3.中型柴油機的潤滑油路中型柴油機的潤滑油路如圖1-5-4所示。油底殼中的機油經集濾器、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機油散熱器進入主油道。主油道中的機油通過各支油道分別流向增壓器(若柴油機為自然吸氣式則無增壓器)、壓氣機、噴油泵、經推桿到搖臂軸、凸輪軸軸頸、曲軸主軸頸和連桿軸頸等處進行壓力潤滑。為了保證活塞的冷卻,對應各缸處有機油噴嘴,來自于主油道的機油直接噴到活塞內腔。當油壓超過正常工作范圍(1550kPa±150kPa)時,機油限壓閥打開保持潤滑油路內油壓正常;當油壓過高時,機油散熱器限壓閥開啟,機油直接由此閥進入主油道,避免機油散熱器損壞;潤滑系主油道中裝有機油壓力過低傳感器,能自動報警。圖圖1-5-4中型柴油機的潤滑油路【能力訓練】【操作示范及注意事項】按小組為單位,在實車上認知潤滑系統各零件。1.能正確識別油底殼,了解安裝位置;2.能正確識別機油泵,了解安裝位置;3.能正確識別機油濾清器,了解安裝位置;4.能正確識別機油冷卻器,了解安裝位置。【學生練習及分配任務】實踐教學(小組成員分工協作,按照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操作。要求每一位學生做好自己相關崗位的任務,培養分工協作的團隊意識及愛崗精神)【巡回重點及注意事項】指導學生認知、理解,并維持好課堂紀律。【結束指導】總結在認知理解中做的好的同學,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布置作業】完成書后配套練習。【整理現場及設備保養】參照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的6S要求,做到工具清潔、依次擺放整齊,打掃一體化教室、門、窗、電等關閉。根據人培方案中課程的次序,有選擇的提問。貼合實際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話題。理論講解多媒體演示舉例講解多媒體演示多媒體演示多媒體演示多媒體演示教師示范強調注意事項布置實訓任務,巡視并解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