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1.答題前,請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并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與本人姓名、座位號是否一致。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宇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城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近年來,“中國古典學”的構建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我國學術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我們認為,中國古典學應以先秦時期元典性文獻和上古文明為主要研究對象,所謂的“先秦時期元典性文獻”,指的是先秦時期原創的作為中華文明源頭的基礎文獻,不僅指歷代公認的儒家經典、諸子百家,還包括先秦時期所有與中華文明有關的文字記錄。同時,兩漢以降,先秦元典性文獻的傳承傳播以及歷代整理研究和闡釋成果,體現了先秦元典性文獻對中華歷史文明傳承、演進的深遠影響,也應作為中國古典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作為中國古典學基本任務的“上古文明”研究,指著重于以先秦元典性文獻為基礎、結合考古發現所開展的先秦文明研究,與一般意義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既密切相關又有所區別。從現代學科建設的角度看,西方古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古典教育等方面,對中國古典學的構建具有啟迪意義。我們應該在堅持發揚古典研究學術傳統的同時,中西互鑒,熔鑄新知,積極推進古典研究向具有現代學科屬性的中國古典學轉型發展。在我們看來,可從“文字”“文本”“文化”三個維度,系統開展先秦典籍與上古文明的整體性研究,進而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古典學。“文字”指的是先秦古文字及其記錄的上古漢語。文字是中華文明最為重要的載體,先秦時期典籍的形成、傳承都依賴于文宇的發明和運用。中國古典學研究既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古今延續性的優勢,也要留意古今語言文字演進對典籍訓釋的影響,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古典文獻研究積累的訓釋成果的同時,充分重視運用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的成果,以新材料和新成果檢視傳世文獻和傳統典籍的訓釋,在“文宇”這個維度上為構建中國古典學莫定堅實的基礎。“文本”是古代典籍文獻的存在形式。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及其弟子的經學文獻整理和傳授、漢代對先秦以來典籍的全面整理都屬于傳統古典學的范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疑古派對古史、古書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的質疑和辨偽,七十年代以來戰國秦漢出土文獻考古新發現所引發的關于古書真偽、單代、體例、源流、校勘、解讀等研究,是現代古典學的兩次“重建”。倡導古典學的重建,一方面是基于對先秦典籍文本整理研究應歸屬于古典學的認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戰國、秦漢文獻抄本新發現帶來的巨大影響。正如裝錫圭所宮:“我們不能照搬在很多方面都早巳過時的傳統古典學,也不能接受那種疑古過了頭的古典學,必須進行古典學的重建。而古典學的重建是離不開出土文獻的。"從“文化”這個維度出發,中國古典學要考索先秦典籍產生和流傳的歷史文化背景,并最終落實到對上古文明的形成、演進歷程及共發展規律的揭示和闡釋。為此,中國古典學研究必然要充分利用現代考古新發現以及歷史學、語言學、文獻學等多學科知識、方法和成采,并以整體意識來溺釋古代典籍的文化內涵,努力揭示我國上古文明的形成歷史和發展情狀。(摘編自黃德寬《關于中國古典學構建的幾點認識》)材料二聚焦“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于2024年11月69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新社記者專訪了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古典學研究分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沒劉小祝。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國與西方在古典學研究領域有何異同?劉小楓:西方的古典學專指古希臘羅馬研究,而中國的古典學則應從中華文明傳統出發,除中國古典研究之外,還得包括西方的古典學,乃至古印度和阿拉伯文明的古典學,前者中國學界已有一定積累,后者幾乎剛剛開始。在歐美學界,這些學科是分立的,我們也可以分立,但至少中國古典研究與西方古典研究不要分立,這與現代中國面臨的歷史挑戰來自西方有關。中新杜記者:尼采曾主張從現代文明危機的視界出發看待古典學的意義,您怎樣理解?劉小楓:尼采是德國古典學教育體制培育的,但他試圖扭轉德國古典學的實證史學取向,即主張古典學不僅肩負著守護古典文明遺產的使命,還負有用古典精神滋養每一代新人心性的責任。在他看來,年輕學子應“靜下來和慢下來”閱讀古典經典。“在一個匆忙、瑣碎和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時代”,古典學教年輕人“緩慢地、深入地、小心翼翼地”進入各種敞開大門的您秘思想。中新社記者:經典的傳承在現代社會面臨諸多挑戰,如文化多元化、信息爆炸等。在這種環境下,如何確保古典血脈的傳承?劉小楓:經典傳承憑靠的是追求靈魂向善的心性,這種心性在任何時代都會面臨各種挑戰。反之,無論什么時代,也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這種心性。從文明政治體的角度講,若要確保古典血脈的傳承,最重要的是在實用化、技術化的文教體系中,為古典研究提供足夠空間和建制性保障,以免追求靈魂向善的心性沒有立足之地。中新社記者:中國學界應如何建設自己的古典學?劉小楓:我覺得重要的是確立三點基本認知。首先是傳承中華文明血脈的歷史擔當意識;第二,懂得古典學不是為古之學,而是為了今天和未來的學問;第三,古典學的主體是經典研究,文獻整理、文物品鑒、考古發掘都是輔助學科。中新社記者:古典學似乎更像是一門象牙塔里的學問。在當下中國建設文化強國、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展中國式古典學的現實意義如何體現?劉小楓:古典學不是一門象牙塔里的學問,因為古代經典不是在象牙塔中產生的,其中包含大量實踐智慧。如戰國時期,《詩經》的言辭是邦國間外交辭令的基礎。古典學之所以給人以像在象牙塔里做“純粹學問”的印象,一方面是因為人們以為古典智識對解決現代人面對的種種問題派不上用場;另一方面,還因人們把古典學與古籍整理、文字訓話等同。古典學在現代化大學中回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專業,但卻不可或缺。21世紀的中國學術若要有所成就,涵養未來中國學術的底氣,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有刪改)(4分)料談談你對這一專業設立的認識。(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漸漸地、漸漸地,兩只龐大的船身也從山崖轉折處顯示出來了。看見這兩只大船,我們都變得嚴肅起來。這里的水路太難行了,山高路狹,而且又是逆水,多曲折、多石灘,然而那船上的負載卻又是太重了。“裝的什么貨物呢?”仿佛并沒有人這樣問,但各人心里卻都相信:“飛機零件、大炸彈、各種軍火、武器……運到安康、漢中……保衛我們的領土、領空,襲擊敵人……"船愈來愈近了,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把路讓開來,肅然起敬地看著那大船向前移動,看著那些辛苦的弟兄們用著最后的力量,在挽進那只大船。真的,這是我們的大船啊,因為那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國族,而在艱難地運輸著;是為了打退我們的敵人,而在艱難地運輸著。我們的民族,也正如這大船一樣,正在負載著幾乎不可勝任的重荷,在山谷間、在逆流中、在極端困苦中,向前行進著。而這只大船,是需要我們自己的弟兄們,尤其是我們的勞苦弟兄們,來共同挽進。現在,船向前移動了,然而動得多么遲緩,而我們的弟兄們正在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流著汗,流著淋漓的汗,汗水把他們濕透了,汗水落在沙上,又被他們的赤腳踏過了,然而船總在前進著,一寸、二寸、一寸、二寸……“來呀,我們大家一齊拉……”一個人這樣喊,無數的人都這樣喊,大家用著一個聲音,喘著同樣的呼吸,邁著同樣的步伐,向“嘩——”似一陣暴雨,他們一齊伏下了,兩只粗大的手掌緊抵著沙地,躬著腰,頭觸到沙地。然而船總在前進著,一寸、二寸、一寸、二寸……“啪——”簡直好像一個輝靂,他們又一齊起立了,陡然地站起來,他們用一個聲音拍擊著自己的手掌,緊緊地拉繩,用力地拔著腳跟。然而船總在前進著,一寸、二寸、一寸、二寸……又是伏下,又是立起,暴雨與席靂的間奏。“來呀,我們大家一齊拉!”喊聲隨了起伏抑揚著,我們歷來還沒見過這樣地使用著人力,這樣壯烈,而又這樣殘酷。我們的眼里已不自覺地含了淚水,我們的心弦都拉得很緊很緊,我們被這民族的起舞與高歌所感動,簡直為之迷惑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更不知是用怎樣的方式開始了的,我們的手也都緊緊握住了纖繩,也隨了那歌舞的節奏而起立、而低伏。“來呀,我們大家一齊拉!”我們也在和他們一齊唱著,我們在共挽著我們的大船,而大船也總在前進著,一寸、二寸、一寸、二寸……我們已忘記了我們的力量之薄弱,也不記得我們還另有其他目的,我們只是共同拉著,我們的肩并著肩,踵接著踵,有時互相攙挽,有時互相扶持,我們擰成一個力量向前邁進。“來呀,我們大家一齊拉!”我們大家一齊喊。轉過一個山腳,忽地豁然開朗,山勢漸漸平坦了,水流也漸漸寬闊了,船在順利地前進著,拉船的弟兄們已不再那么吃力了。我們把纖繩松開來,仍舊整飭了我們的隊伍,驚喜于自己的手掌與房背之發燒、酸痛,以及滿身的泥土,我們以微笑接受他們的微笑,卻并未交換一句言語。“來呀,我們大家一齊拉!”這歌聲,又在我們的隊伍中飄起,我們沒有疲勞,沒有掃興,卻有更多的快慰。我們還希望能為我們的大船多盡一些氣力。十二月十二日文本二散文的特點就是“散”,尤其是把散文和詩歌小說互相比較的時候顯得更清楚些。小說以人物行動為主,其人物之思想、情感、性格等,都是在行動中表現出來,即使偶然描寫一些自然景物,也還是為了人物的行動;散文則不必以人物行動為主,只寫一個情節、一段心情、一片風景,也可以成為一篇很好的散文。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詩須簡練,用最少的語言,說最多的事物;散文則無妨鋪張。詩的語言以含蓄暗示為主,詩人所言,有時難免憶兮惚兮;散文則常常顯豁,一五一十地擺在眼前,令人如聞如見。詩人可以夸張,夸張了,還令人并不覺得是夸張;散文則常常是老實樸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注】①本文作于1938年。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北方大片地區淪陷,李廣田當時在山東濟南任教,因戰亂隨學校南遷,本文寫于南遷途中。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那是一種既壯烈而又悲涼的聲音”是“我們”置身于陡峭山勢、青黑色巖壁和無數細流飛瀑構成的峭蒼幽邃的環境中,聽到船夫們呼聲而產生的感受。B.聽到船夫們的呼聲后,再看見兩只大船,“我們都變得嚴肅起來”,是因為“我們”同情于船夫們工作的艱辛,也感激于他們拉的是抗戰物資。C.雖然大船行進艱難、遲緩,但“總在前進著”,可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時,集體的力量往往能戰勝個人難以克服的困難。D.當船在寬闊的水流中順利前行后,我們以微笑回應船夫們的微笑,“卻并未交換一句言語”,反映了我們之間思想和感情的默契。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中,標題用語氣詞營造親切的氛圍;“大家”既指文中的船夫和“我們”,也暗指讀者;感嘆號的使用強化了情感表達。B.文本一以小見大,通過描寫江岸邊“大家一齊拉”的壯烈場景,折射出中華民族在抗日救亡中堅韌不屈的精神面貌。C.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樣,文本一在記敘、描寫中融入濃烈的情感,并通過鮮明的語言節奏增強了感染力。D.文本二通過將散文與小說、詩歌進行對比,言簡意賅地陳述了三者的文體特征,呈現了作者對散文的獨到見解。8.根據前文,請談談對最后一段中“我們沒有疲勞,沒有掃興,卻有更多的快慰”的理解。(4分)9.李廣田認為,散文的“散”主要是同其他文學體裁特點相對而言的。請結合文本,談談作者是如何踐行他的散文理念的。(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馮道,字可道,少純厚,好學能文。遇歲儉,所得俸余悉賑于鄉里,道之所居惟蓬茨而巳,凡牧宰饋遺,斗粟匹帛無所受焉。明宗入洛,遷刑部尚書、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鎮之。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明宗留道訪以外事,道曰:“臣曾奉使中山,徑井陘之險,憂馬有蹶失,不敢怠于銜轡;及至平地,則無復持控,果為馬所顛仆,幾至于損。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明宗深然之。及晉祖以道為首相,曾以用兵事問道,道曰:“陛下歷試諸艱,創成大業,神武睿略,為天下所知,討伐不庭,須從獨斷。臣本自書生,為陛下在中書,守歷代成規,不敢有一毫之失也。”晉祖顧可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5頁(共8頁)至傷爽,皆道與趙延壽陰護之所至也。是歲三月,隨契丹北行,與晉室公卿俱抵常山。道在常山見有中國士女為契丹所俘者出案裝以贖之皆寄于高尼精舍,后相次訪其家以歸之。(后周)太祖平內難,復拜太師、中書令,甚重之,每進對不以名呼。及太祖崩,世宗以道為山陵太祖山陵。時道已抱疾,及山陵禮畢,薨于共第,車年七十有三。材料二馮道以宰相事四姓九君,議者譏共反君事仇,無士君子之操。大義既虧,雖有善,不錄也。蓋道發,皆非其過也。篡奪之際①,雖貴、育②無所致其勇,而道以拜跪談笑卻之,非盛德何以致此?而議者歡之曾不少借,甚矣。士生于五代,立于暴君驕將之間,日與虎兕為伍,棄之而去,食薇蕨,友糜鹿,易耳,而與自經于溝瀆何異。不幸而仕于朝,如馮道猶無以自免,議者誠少恕哉。(摘編自蘇轍《馮道論》)【注】①篡奪之際:指“契丹人汴”。②賁、育:指孟賁和夏育。皆為戰國時代的著名勇士。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賦分。(3分).道在常山A見有中國B士女口為契丹回所俘者回出國案裝G以贖之國皆寄國于高尼精舍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山陵使,掌皇帝喪葬之事,由大臣臨時兼任。古代以“山陵崩”諱稱帝王諸侯之死。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馮道歷仕四朝,盡心輔佐君王。他以騎馬為喻,勸諫明宗居安思危;也曾直言諫阻后周世宗親征劉崇,勸他不要輕舉妄動。B.晉高祖曾向馮道咨詢用兵打仗的事,馮道恪守本分,委婉拒絕,引起晉高祖的不悅。晉少帝即位后便將他貶為同州節度使。C.契丹攻陷汴州后,面對契丹君主的詢問,馮道態度謙卑,言辭逢迎,并與趙延壽暗中配合,使中原士族百姓免遭異族屠戮。D.“議者”批評馮道不守臣節、侍奉多君,認為他于大義有虧損;蘇轍則將馮道置身于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主張應寬容評價。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遇歲儉,所得體余悉賑于鄉里,道之所居惟蓬茨而已。(2)不幸而仕于朝,如馮道猶無以自免,議者誠少恕哉。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6頁(共8頁)14.材料二中蘇轍評價馮道有“盛德”,材料一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蘇轍的觀點?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暮景催人雪鬢雙,十年始復反吾邦。云迷佳月每進舍,酒壓閑愁如受降。三弄笛聲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橫窗。要知清夢游何許,不釣桐江①即錦江。【注】①釣桐江:東漢隱士嚴光少有高名,光武帝劉秀即位后,多次征召,但嚴光選擇隱居富春江(富春江桐廬縣境河段又稱桐江),耕讀垂釣。15.下列對整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清夢”一句照應詩題中的“春夜”,以問句引發退想,由實入虛,拓展了詩歌的意境。D.尾句借“釣江”之典,在夢境的選擇中顯露出詩人在隱逸與濟世之間的精神沖突。16.請從用字和寫法兩個方面賞析本詩頸聯的藝術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長城,在中國古代具有軍事防御的重要功能,這從賈誼《過秦(2)杜甫《登岳陽樓》中".”兩句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3)成都舊有錦官城之稱,也可簡稱為錦城,這一別稱在唐代詩歌中十分多見,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①抗戰歌曲是中國蘋命的“活化石”,②彭顯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③全面抗戰期問,抗戰歌詠運動作為遍及全國的群眾性愛國活動,④大量詩人、音樂家熱情飽滿地投身抗戰歌曲的創作熱潮,⑤抗戰前后出版的抗戰歌曲集超過130余部。登載于期刊上的抗戰歌曲.A,以強勁的聲音發出中國人民的怒吼與反抗。豐子愷將抗戰歌詞稱為“胡吟的標語”,“朗吟”是歌詞的聲音表現,重在情感泣染;“標語”(甲)。標語式的直白文體,在經過情感泣染與藝術加工后,更具感染力和鼓動性,在抗戰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抗戰詩歌是奮戰的鼓點,高奏前赴后繼、寸土必爭的慷慨樂章;它仿佛沖鋒時的號角,吹響了鏗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7頁(共8頁)錯宣言,宣告著同仇敵愾、信念如鋼的誓言。抗戰時期,各路各派現代詩人自覺與大眾B與民族命運相生相依。“五四”時代充滿個性自由的呼喚,在抗戰爆發后變為反抗斗爭的集體吶喊,詩歌作為歌詞進入音樂領域,詩人與作曲家一起共赴時艱,為抗戰同聲歌唱。抗戰歌曲充分運用“呼告”手法,形式上的突出特點是(乙)。呼語體現“對話性”,能引起聽眾注意、溝通雙方情感,如“中國人”“同胞們”等呼語強調共同的向心力,在感性呼喚中形成情感凝聚。以動員抗戰為宗旨的抗戰歌詞在語體上還表現出顯著的祈使特征,無論是軍歌,還是工農歌、青年歌等一般歌曲,或借助大量動詞展示呼吁的力量,顯示情境的急迫性;或使用“來”“要”“讓”等字舒緩祈使語氣。這種文藝與政治交歌產生的語體,將情感呼吁與行動召喚合為一體,有力激發軍民的抗戰熱情。洗星海、光未然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堪稱抗戰歌曲的巔峰之作,其中的《黃河頌》這樣唱道:“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做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仲出千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詩人用血作文,在黃河的波濤上刻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精神密碼。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19.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序號并進行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0.請在文中括號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甲乙2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修改為整句,可適當調整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使用了呼告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數學中的“大數定律”揭示了一種現象:很多事情從一時的角度看,結果可能充滿不確定性;但如果把時間尺度拉大,這些不確定性會逐漸減弱,最終呈現出穩定的規律性。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待問題的角度,即在更長遠的時間尺度中觀服當下。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宣城市高三年級語文試題第8頁(共8頁)黃山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質量檢測語文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古今延續性的優勢,也要留意古今語言文字演進對典籍訓釋的影響”“以新材料和新成果檢視傳世文獻和傳統典籍的訓釋”。同的角度論述“中國古典學”的建構等問題,無法推導出誰的學術基礎更為扎實。3.(3分)D【解析】根據文本一的闡釋,D項的研究對象既不屬符合“上古文明”,它屬于現代地理學的范疇4.(4分)中新社記者的提問水平較高.①問題的設計:圍繞“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的主題,從中外古典學研究領域的異同、古典學的意義、古典血脈的傳承、中國學界如何建設自己的古典學、發展中國古典學的現實意義等角度設問,問題從世界到中國、從傳承到發展,形成了清晰的問題鏈。②提問技巧的運用:一是圍繞主題,結合受訪者學術背景精準提問,讓回答者有話可說。如“中國與西方在古典學研究領域有何異同?”二是發問直接,語言簡潔,不拐彎抹角,讓回答者能明晰地抓住問題回答。如“中國學界應如何建設自己的古典學?”三是問題開放性強,給了回答者自由的思考與表達的空問。如采用“您怎樣理解?”“如何體現?”等方式激發劉小楓教授充分表達③引導與控場能力:及時捕捉受訪者的觀點并發問,如在劉小楓教授提到尼采主張“慢閱血脈的傳承?”④訪談效果的評估:劉小楓教授在訪談中對所有問題都給予了深入、精到的回答,整個訪談清晰地傳遞了古典學的文明意蘊和時代價值。(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如有其他②中國古典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深度追溯中華文明根源,深入探究其歷史價值和現代價值,有助于傳承中華文明血脈,為解決現代問題提供歷史鏡鑒。③在實用化、技術化的文教體系中,這一專業的設立為現代人追求靈魂向善的心性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探求方向和制度化的支持。④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通過中西互鑒,涵養未來中國學術的底氣,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專業智慧。(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如有其他表達,言之成理亦可給分。)高三年級語文參考答案第1頁(共4頁)6.(3分)B【解析】“同情于船夫們工作的艱辛”和“感激于他們拉的是抗戰物資”不準確,應當是“震撼、感動于船夫們的艱辛和努力”更準確一些。8.(4分)②我們快慰于自己和“弟兄們”的齊心協力,歌頌了團結的偉力,表達了對萬眾一心抗日救亡的期待。(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9.(6分)合力艱難拉纖和“我們”加入其中幫助拉纖的一個片段場景,來展現他們也包括“我們”為國團結奮斗的精神。(2;文本一在表達時體現了“鋪張”的特點:以反復、排比手法突出情感的表達,如“來呀,我苦中”“用著一個聲音,喘著同樣的呼吸,邁著同樣的步伐”既增強了語勢,又深化了情感;多次運用細節描寫,如“汗水把他們濕透了,汗水落在沙上,又被他們的赤腳踏過了”“兩只粗大的手掌緊抵著沙地,躬著腰,頭觸到沙地”等,生動細致地再現了船夫們拉纖時的艱難,令人如阿如見住了纖繩”“我們的民族,也正如這大船一樣,正在負載著幾乎不可勝任的重荷”等句子,二、古詩文閱讀(37分)12.(3分)B【解析】原文“晉祖頗可共說”,晉高祖同意、認可他的說法,故選項中“引起晉高祖的不悅”表述錯誤13.(8分)的地方,只是茅草棚而已。(“儉”“賑”譯出各1分,句意2分)(2)(士人如果)不幸在朝廷做官,像馮道這樣的人也尚阻無法自求避災免禍,議論的人確實應(對此)稍加寬恕。(“無以”“少”譯出各1分,句意2分)14.(5分)①盡職盡責,舉賢薦能。馮道多次勸諫帝王,舉薦有才干、有抱負的寒門士人,謹守宰相職責。②以柔克剛,巧救士民。面對契丹君主,巧言化解危機,用謙卑姿態(“拜跪談笑”)緩和沖突,保護中原士族與百姓。③仁德為本,濟世安民。災荒之年,用自己的俸祿救濟鄉里,贖回被俘士女并助其歸家。(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三點即滿分,意思對即可。其他如“深諳亂世生存之道”“靈活應對而非愚忠”等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隆昌市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青浦區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第六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理工大學《食品摻偽檢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音樂分析與歌曲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農業大學《民俗文化與生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二調化學試題含解析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邏輯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高考一模(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基礎緬甸語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陽市武功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音樂節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西部縣域經濟百強研究
- 2025-2030年中國IPTV產業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培訓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書
- 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基礎(第2版) -電子教案
- 新能源汽車租賃市場發展方案
- 貨架回收合同范例
- (2024年)中國傳統文化介紹課件
- 公民基本權利課件
-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金鄉衛城中學2025屆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