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古詩文理解性默寫試題(含答案)
八下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項訓練
(一)《關雎》/《詩經》
1.整首默寫。
2.《關雎》中的“_____________,"兩句,以水鳥和鳴起興,渲染了和諧美妙的氛圍,引出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
3.《關雎》中,“_____________,”是全詩的詩眼,如今也成為人們歌頌和傳遞愛情的一種文雅而含蓄的說法。
4.《關雎》中的“_____________,"兩句,將主人公翻來覆去、長夜難眠的相思之苦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蒹葭》/《詩經》
1.整首默寫。
2.《蒹葭》第一章中,“_____________,”兩句以秋景起興,于濃濃秋涼之中折射出主人公淡淡的凄婉之情。
3.《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暗含心上人在河對岸,主人公只能遙望而無法觸及的惆悵與無奈,后來常被用來表達對心上人的深刻思念。
4.詩文緣情而發,以情動人。《蒹葭》中“_____________,”兩句,就描繪了主人公沿著漫長且險阻重重的道路逆流而上,執著追尋心上人的動人場景。
(三)《式微》/《詩經》
1.整首默寫。
2.《式微》中,通過反復詠嘆“_____________,"這一問句,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勞役者對不公待遇的控訴,不言怨而怨自深。
3.從《式微》的“_____________,”中,可以感受到在露水中奔波勞作的勞役者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
4.《式微》中“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勞役者為了養活統治者而不得不在泥濘中勞作的無奈與憤慨。
(四)《子衿》/《詩經》
1.整首默寫。
2.《子衿》中的“_____________,”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使主客觀時間形成強烈反差,抒發了主人公的深切思念。
3.《子衿》中的“_____________,"以假設的語氣和讓步的姿態,質問心上人為何不來,具有強烈的表達效果。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整首默寫。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一個“望”字將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聯系起來的詩句是:__,__。
3.正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所說,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讓人在困境中依然樂觀向上。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因為離別而傷心落淚,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的詩句是:__,__。
(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1.整首默寫。
2.《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__,__”兩句,寫出了洞庭湖洶涌澎湃的磅礴氣勢,對仗工整,筆力千鈞。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詩人巧妙化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訓,含蓄地表達自己渴望投身政治、實現理想的詩句是:__,__。
(七)《石壕吏》/杜甫
1.整首默寫。
2.《石壕吏》中“__,__”兩句,道盡了飽經戰亂之人九死一生、茍且偷生的辛酸與痛楚。
3.《石壕吏》中“__,__"兩句,不僅寫老婦的兒媳沒有完整的衣服,還暗含食不果腹之意,展現了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深重災難。
4.《石壕吏》中反映詩人同情和擔憂勞動人民,以至于整夜未能入睡的詩句是:__,__。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1.整首默寫。
2.“云”“天"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常見意象。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兩句,就運用景物描寫,烘托出詩人黯然愁慘的心境。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秋雨不顧詩人屋子漏雨的困境,一直下個不停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詩人由眼前滿屋漏雨、處處潮濕的環境聯想到戰亂以來難以入睡的痛苦生活,不禁發出“______,______"的慨嘆。
5.“民生乃國之本,家安而民樂”的思想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所表達的濟世情懷一脈相承。
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抒發了詩人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博大胸襟。
(九)《賣炭翁》/白居易
1.整首默寫。
2.《賣炭翁》中,以色彩對比來刻畫人物形象,襯托出賣炭翁謀生不易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3.《賣炭翁》中的“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賣炭翁反常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賣炭翁的艱難處境。
4.《賣炭翁》中的“______,______”兩句,表現出賣炭翁為生計而不得不在嚴寒中艱難跋涉的辛酸。
5.《賣炭翁》中,“______,______"的動作描寫細致生動,使仗勢欺人、專橫跋扈的宮使形象躍然紙上。
6.《賣炭翁》中,以交易的不公平來表現“宮市”的掠奪本質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十)《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1.整首默寫。
2.常建在《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用“__,__"兩句點明了作詩的時間、地點及環境。
3.古典園林建筑講究曲折美、層次美。《題破山寺后禪院》中,“__,__”兩句就體現了這種美學思想。
4.《題破山寺后禪院》中,“__,__"兩句寫山中飛鳥的怡然自得和潭映倒影之景,將自然之趣與人空明純凈的心境融為一體,引人遐思。
5.《題破山寺后禪院》中以動襯靜,以有聲寫無聲,表現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的詩句是:__,__。
(十一)《送友人》/李白
1.整首默寫。
2.《送友人》中,“__,__”兩句一靜一動,相映成趣,既描繪了明亮清麗的環境,也暗示了離別的情景。
3.《送友人》中,“__,__"兩句運用對偶、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游子的漂泊不定,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4.“詩貴含蓄”,正如《送友人》中的“__,__"兩句,于馬兒嘶鳴處悠然而止,意蘊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十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1.整首默寫。
2.《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______,__”兩句,通過人與鳥形象的相互映襯,使情感表達更為具體動人。
3.朱自清先生一身傲骨,從不隨波逐流,像極了《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____,__"的孤鴻。
(十三)《卜算子·詠梅》/陸游
1.整首默寫。
2.《卜算子·詠梅》中,寫梅花在暮雨黃昏中的愁苦之情,表現梅花處境之悲涼的句子是:______,__。
3.《卜算子·詠梅》的“______,__”兩句中,詩人以梅自比,表現自己雖歷經坎坷,但仍獨立不倚、堅持正義的精神品質。
文言文部分
(一)《桃花源記》/陶淵明
1.復行數十步,_________________。
2.見漁人,乃大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酒殺雞作食。
3.自云先世避秦時亂,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與外人間隔。
4.《桃花源記》中從視覺和聽覺角度表現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記》中“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出桃花林的唯美夢幻,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
6.《桃花源記》中,漁人從洞口出來進入桃花源,呈現在他眼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園風光。
7.小金讀到陱淵明《桃花源詩》中的“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兩句時,不禁聯想到《桃花源記》中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8.王安石《桃源行》中的“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兩句化用了《桃花源記》中的“__,"。
(二)《小石潭記》/柳宗元
1.青樹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與游者相樂。
3.七年級下冊所學的《登幽州臺歌》悲傷沉郁,與《小石潭記》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相似,都表現出了作者的孤寂、落寞。
4.與《三峽》中用“回清倒影"直接描寫潭水的清澈不同,《小石潭記》通過“______,______”兩句寫群魚好像在空中游動,側面表現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小石潭記》中的“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出溪水蜿蜒的特點。
(三)《核舟記》/魏學洢
1.閉之,則右刻“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石青糝之。
2.《核舟記》中,表現王叔遠雕刻的藝術品形神兼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舟記》中,表現王叔遠雕刻的蘇東坡的外貌特征的句子是:___。
4.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千角燈、廣州欖雕、合浦角雕等展品技藝精巧,讓人不由得贊嘆“____!”(魏學洢《核舟記》)
(四)《北冥有魚》/《莊子》
1.《北冥有魚》中,作者舉現實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例子,與大鵬的“海運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冥有魚》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鯤鵬奮飛時的情形,夸張而形象地寫出鯤鵬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鯤能化羽凌空,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這副對聯化用了《北冥有魚》中的“__,__________”,贊美了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
(五)《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
1.____,是魚之樂也。
2.惠子曰:“子非魚,__?"莊子曰:“子非我,________?”
(六)《雖有嘉肴》/《禮記》
1.《雖有嘉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類比“至道”,指出學習的重要性。
2.《雖有嘉肴》中,“________,__”兩句論述了學習和教學能使人不斷發現自身問題的道理。
3.《雖有嘉肴》中,“__"一句揭示了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
4.小夕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備受打擊。為此,你打算用《雖有嘉肴》中的“__________,____”兩句來鼓勵他正視不足,并通過反思和努力實現自我提升。
(七)《大道之行也》/《禮記》
1.______,______,故外戶而不閉。
2.歷經數千年的演進,中華民族孕育出了內涵豐富的治國思想。如“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就提出了用人準則與社會和諧之法。
3.中華文化中,“和”的思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正如《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就展現了作者對和諧社會“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構想。
(八)《馬說》/韓愈
1.____,______,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馬說》中的“__?____!"運用設問手法,表達了韓愈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深切慨嘆。
3.《馬說》以“__,______”兩句,凸顯了千里馬的顯著特性,強調了千里馬的非凡之處。
4.韓愈有感于自己年輕時的坎坷經歷,在《馬說》中借千里馬“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稱也"的結局抒發了不平之鳴。
期末復習演練
1.班級計劃出一期以“詩文中的經典人物”為主題的黑板報,請你幫忙補全下面語段。(10分)
歲月流轉,滄海桑田。在文學的長河中,詩文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仍鮮活突出。面對心上人,男子表露“①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關雎》)的心跡,勇敢而熱烈;身居陋室,杜甫推己及人,發出“②______,③__________”(《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吶喊,偉大而崇高;冬日,“④______,⑤______"(白居易《賣炭翁》)的矛盾心理,體現出賣炭翁的艱辛;深夜,“誰見幽人獨往來,⑥__”(《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畫面,使蘇軾的孤獨更具體感人;食馬者不知千里馬“⑦______"(韓愈《馬說》)的特點,愚昧無知;差役不顧“存者且偷生,⑧__”(杜甫《石壕吏》)的百姓困境,蠻橫殘暴……
所謂“⑨_____________,弗學,⑩__"(《雖有嘉肴》),讓我們用心學習,走近詩文中的經典人物形象。
2.下面是小寧為“詩意中國”征文比賽撰寫的文稿,請你幫他補全空缺部分。(10分)
詩意中國,美在意境。遨游神州,既有“①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關雎》)的美好和諧,又有②__________(人名)筆下“③__,④_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雄渾壯闊;既有柳宗元文中樹枝藤蔓“⑤_____________,⑥"(《小石潭記》)的搖曳生姿,也有常建詩中“山光悅鳥性,⑦__”(《題破山寺后禪院》)的幽寂空靈……
詩意中國,美在情思。“⑧_____________,⑨"(《子衿》)寫戀人的衣領讓女子念念不忘,可見她的相思之情;“⑩_____________,道阻且長”(《蒹葭》)的吟詠,彰顯執著追求的決心。
詩意中國,更美在傳承。在經典詩篇的熏陶之下,詩意將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3.默寫古詩文。(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謂伊人,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__,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夜久語聲絕,__。(杜甫《石壕吏》)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韓愈《馬說》)
(5)______,______。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白居易《賣炭翁》)
(6)有些成語源自古詩文。如“曲徑通幽"出自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詩句:“曲徑通幽處,____”;“扶搖直上"出自莊子《北冥有魚》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斗折蛇行"出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句子:“斗折蛇行,”。
4.默寫古詩文。(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關雎》)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________?(《北冥有魚》)
(3)布衾多年冷似鐵,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記》)
(5)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______,______。(白居易《賣炭翁》)
(6)______,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7)從古至今,“友誼"都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溫暖。如王勃的“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體現真摯情感;李白的“__,__"(《送友人》)運用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
5.小文將所學古詩文進行了分類,請你幫他把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寫作手法文學常識與名句出處
對比杜甫通過“①__!__!”的鮮明對比,形象地寫出差役的兇殘霸道和老婦的悲苦無助,使感彩更加濃重。《石壕吏》《賣炭翁》
白居易將“一車炭,千余斤"與“②______”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罪惡的控訴。
象征③________(人名)在“④______,__"兩句中,通過象征手法傳達出自己不愿隨波逐流的高潔志趣。《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動靜結合李白寫送別的環境,“⑤__,__”兩句中有山的青綠、水的流轉,一靜一動,相映成趣,透著輕快明麗的氣息。《送友人》《小石潭記》
柳宗元用“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與游者相樂"的句子,描寫出了游魚動靜自如、生動活潑的情態。
想象莊子用“怒而飛,⑦______”的句子表現大鵬振翅而飛的樣子,想象奇特,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北冥有魚》
6.班級開展“詩文積累大比拼"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第一環節:改良版飛花令。要求選手根據提示說出含有關鍵字、符合特征描述的詩文名句。
關鍵字古詩文名句特征
魚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哲學思辨
①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委婉求仕
風已是黃昏獨自愁,②__。(陸游《卜算子·詠梅》)凄涼愁苦
③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來勢兇猛
(2)第二環節:從詩文中體會“和”的內涵。要求選手根據詩文積累,完善表格內容。
“和"的內涵相關詩文
人我和睦的人際和諧觀見到漁人后,桃花源人“便要還家,④____”(陶淵明《桃花源記》),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友好相處的理想交往狀態。
物我合一的天人和諧觀常建看到山中清幽之景,感受到心境的空靈:⑤__,__。(《題破山寺后禪院》)
政通人和的仁政和諧觀如果韓愈能生活在一個“⑥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的理想社會中,或許他就不會借千里馬“⑦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稱也”(韓愈《馬說》)的悲慘結局,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了。
7.默寫古詩文。(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關注現實,憧憬美好,是經典作品的永恒主題。《式微》中,“_____________,胡為乎泥中"以質問的語氣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統治者剝削無度的不滿;《桃花源記》中,“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樂”展現了一個美好和諧的世外桃源,陶淵明借此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控訴;《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體現了古圣先賢對理想社會秩序的追求。
(2)我國古代文人墨客表情達意往往委婉含蓄。如李白在《送友人》中,以“__,__”作結,借馬兒嘶叫襯托離情別緒,意蘊深遠;《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__,__"中,孟浩然以想渡湖卻無船為喻,含蓄地向張丞相表達自己從政的意愿。
(3)“竹”的形象在許多詩文中都有所呈現:“坐潭上,____,"(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竹,營造出了一種孤寂清冷的氛圍;“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竹,見證了詩人面對生活困境時的無力與掙扎。
8.下面是小語在和朋友旅游后整理的記錄卡片,請你幫他補充完整。(10分)
圖片記錄圖片記錄
自從上次分別,真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如今和朋友一同出游,心中滿是重逢的喜悅。“④____”(《雖有嘉肴》),當看到山上古樸滄桑的摩崖石刻,了解其內涵后我才發現自己對這座山的文化底蘊知之甚少。
來到山中,只見青草碧透,花瓣紛飛,宛如人間仙境,就像陶淵明筆下“②_____________,"(《桃花源記》)的桃花林。走入紀念品商店,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讓人不禁感嘆“⑤____”(魏學洢《核舟記》)。
行至幽靜的禪院,悠揚的鐘聲讓人感覺身心都得到了凈化,這讓我想起了“③__,__"(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的詩句。“⑥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旅程結束,我們又要各奔東西,但我們的心永遠緊緊相連。
參考答案:
古詩詞部分
(一)《關雎》/《詩經》
1.略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二)《蒹葭》/《詩經》
1.略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3.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4.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三)《式微》/《詩經》
1.略2.式微式微胡不歸3.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4.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四)《子衿》/《詩經》
1.略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3.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略2.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4.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1.略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3.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七)《石壕吏》/杜甫
1.略2.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3.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4.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1.略2.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3.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4.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6.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九)《賣炭翁》/白居易
1.略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4.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5.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6.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十)《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1.略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4.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5.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十一)《送友人》/李白
1.略2.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4.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十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1.略2.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3.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十三)《卜算子·詠梅》/陸游
1.略2.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3.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文言文部分
(一)《桃花源記》/陶淵明
1.豁然開朗2.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4.阡陌交通雞犬相聞5.芳草鮮美落英繽紛6.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7.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8.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二)《小石潭記》/柳宗元
1.蒙絡搖綴參差披拂2.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5.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三)《核舟記》/魏學洢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2.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3.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4.技亦靈怪矣哉(四)《北冥有魚》/《莊子》
1.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3.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五)《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
1.鰷魚出游從容2.安知魚之樂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六)《雖有嘉肴》/《禮記》
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教學相長也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七)《大道之行也》/《禮記》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告公司工作計劃范文(17篇)
-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 《圖表選擇及制作》教學設計
- 2025業務員職位工作感想總結(16篇)
- 滬科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單元測試卷(帶答案)
- 個人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范文(20篇)
- 普工辭職報告范文(35篇)
- 《課件制作與教學應用》
- 小學班長競選稿怎么寫(16篇)
- 員工大會發言稿(18篇)
- 超高頻開關電源技術的前沿研究
- 特許經營管理手冊范本(餐飲)
- 計算機應用基礎-終結性考試試題國開要求
- 《安裝條》浙江省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提高質量的若干意見
- 光伏支架及組件安裝施工方案(最終版)
- 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標準圖集OSOS
- 220KV輸電線路組塔施工方案
- 高中班級讀書活動方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運動》
- 2022-2023學年北京海淀人大附數學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高中歷史雙向細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