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_第1頁
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_第2頁
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_第3頁
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_第4頁
DB23T 3813-2024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20.20CCSR0723/TIDB23/T3813—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縮略語 25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總體要求 25.1總體架構 25.2組網要求 35.3網絡安全要求 35.4數據傳輸要求 35.5入網檢測要求 36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 36.1一般規定 36.2系統組成與布局 36.3入口自助收費車道 46.4智能自助發卡機 57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 67.1一般規定 67.2系統組成與布局 67.3出口自助收費車道 77.4智能自助繳費機 88遠程值守系統 8.1一般規定 8.2功能要求 8.3性能要求 9移動處置終端 9.1一般規定 9.2功能要求 9.3技術要求 9.4性能要求 10自助收費車道標志標線設置要求 10.1一般規定 10.2自助收費車道預告類標志 10.3自助收費車道指示類標志 10.4自助收費車道島頭標志 10.5自助收費車道地面標線 DB23/T3813—202411質量控制要求 11.1設計質量控制要求 11.2開發質量控制要求 11.3設備質量控制要求 11.4測試質量控制要求 11.5部署質量控制要求 12驗收要求 12.1驗收檢測內容 12.2驗收結果 附錄A(資料性)自助收費業務處理流程 18A.1入口自助收費業務處理流程圖見圖A.1 18A.2出口自助收費業務處理流程圖見圖A.2 19參考文獻 DB23/T381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黑龍江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華軟信息有限公司、黑龍江省交投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忠權、楊帆、孫立新、岳素輝、孫劍鋒、羅慶異、楊柏、朱爽、劉新宇、李錦平、徐昭若、王東利、宋成龍、趙繼、秦文巖、呂志越、李實、葛亮、李鵬、王鵬、馬聰。DB23/T3813—20241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的術語和定義、縮略語、總體要求、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遠程值守系統、移動處置終端、自助收費車道標志標線設置要求、質量控制要求、驗收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的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JTG/T6303.1-2017收費公路移動支付技術規范第一冊停車移動支付JTG6310-2022收費公路聯網收費技術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混合車道MTC和ETC車輛均可有序交替通行的全時半自動車道,簡稱ETC/MTC混合車道。3.2復合通行卡集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于一體,具備無線讀寫功能,可重復使用的通行介質,簡稱CPC。[來源:JTG6310-2022,2.1.11]3.3紙質通行券在法定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過渡期間或出現一個或多個收費站所有入口車道機電系統癱瘓等特殊情況下,向通行收費公路車輛發放用于記錄車輛通行信息的紙質通行憑證。3.4移動終端用戶持有的具有移動通信能力的終端設備,如手機、PAD等。[來源:JTG/T6303.1-2017,2.1.3]3.5智能自助發卡機安裝在公路入口混合車道或自助專用車道,司乘人員自助操作完成CPC卡取卡或紙質通行券打印,同時提供圖文、語音提示的自助化服務設備。3.623.7CPC復合通行卡(CompoundPassCard)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以下簡稱為“系統”)應與站級系統相互協同配合,完成車道的正常交易和特情處理業務。公路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總體架構示意圖見圖1。路段/省/部級系統通行記錄、費車信息.智能自助發卡機站級系統交易流水、通行記錄、車手動欄桿/霧燈車型識別設備移動處置終端遠程值守系統出口自助收費車道智能自助繳費機自動欄桿/高清車牌圖像識別設備/車道攝像機/信息顯示屏集成化設備自動欄桿/高清車牌圖像識別設備/車道攝像機/信息顯示屏手動欄桿/霧燈集成化設備車型識別設備入口自助收費車道DB23/T3813—202435.2組網要求5.2.1系統的網絡規劃、設計、施工宜采用開放式的網絡體系結構。5.2.2系統與站級系統間應建立主備通信鏈路,主用通信鏈路應采用不同物理路由的專線網絡,備用通信鏈路可采用移動通信虛擬專用網絡。5.2.3系統到移動處置終端宜采用移動通信虛擬專用網絡。5.2.4系統到遠程值守系統宜建立主備通信鏈路,主用通信鏈路應采用不同物理路由的專線網絡,備用通信鏈路可采用移動通信虛擬專用網絡。5.3網絡安全要求5.3.1系統應符合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的安全網絡要求。5.3.2系統應使用邊界防護安全設備和設置嚴格的邊界防護策略。5.3.3系統應利用VLAN、防火墻區域設置等技術手段,配備SSL網關(IPSecVPN或SSLVPN)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設備,滿足網絡架構、通信傳輸等安全要求。5.4數據傳輸要求5.4.1系統與站級系統間交互的數據應包括交易記錄、通行記錄、車道狀態監控信息、費率信息等。5.4.2系統與移動處置終端間交互的數據應包括運行狀態、特情事件信息、特情事件處理結果信息、求助事件信息、求助事件處理結果信息、遠程設備指令等。5.4.3系統與遠程值守系統交互的數據應包括運行狀態、特情事件信息、特情事件處理結果信息、求助事件信息、求助事件處理結果信息、遠程設備指令、音視頻請求及數據等。5.4.4網絡帶寬應不低于所承載業務高峰所需帶寬的1.5倍。5.5入網檢測要求系統應符合《聯網收費系統省域系統并網接入網絡安全基本技術要求》(交科技函〔2019〕338號)第6部分的有關規定,以及黑龍江省收費公路聯網運營結算中心的相關入網檢測要求。6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6.1一般規定6.1.1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布設在收費站入口混合車道或自助專用車道。6.1.2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配置遠程值守系統和移動處置終端。6.1.3入口自助收費業務處理流程見附錄A.1。6.2系統組成與布局6.2.1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由智能自助發卡機、霧燈、手動欄桿、RSU天線、高清車牌圖像識別設備、車型識別設備、自動欄桿、信息顯示屏、雨棚信號燈、車輛檢測及感應線圈以及入口自助收費車道組成。入口智能自助收費車道設備宜采用集成化設備,如集成手動欄桿和霧燈模塊的自動關道機;集成自動欄桿、信息顯示屏、高清車牌圖像識別設備、車輛檢測等模塊的多功能欄桿機。6.2.2智能自助發卡機設備可采用獨立式或嵌入式布設。6.2.3智能自助發卡機設備采用獨立式布設時可采用窄島化車道布局,可不設人工收費亭。6.2.4采用入口車道治超應在車道布設稱重檢測設備。6.2.5入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車道布局示意圖見圖2。4自動關道機(集成手動自動關道機(集成手動欄桿和霧燈模塊)車輛行駛方向RSU天線多功能欄桿機(集成自動欄桿、信息顯示屏、高清車牌圖像識別設備、車輛檢測等線國圃,6.3.1.2支持單片式OBU交易,6.3.1.3具備對異常ETC車輛及MTC車輛提供自助取C6.3.1.5具備將車型、車牌、車輛用戶類型、入口信息等寫入6.3.1.7具備對集裝箱車、貨車列車或半掛汽車列車、大件運輸車輛、搶險救災車輛等特殊車輛及預6.3.1.12具備從上級系統接收收費參數及向上級系統上傳收費數據的功能。6.3.1.14具備交易數據、車牌識別數據和車輛抓拍圖片的生成及自動關聯功能。6.3.1.18具備根據來車識別控制智能自助發卡機系統自動發放CPC卡的功能。6.3.2.2車型自動檢測識別準確率:≥99%。經人工核對修正后,車型信息準確率達到100%。DB23/T3813—202456.3.2.3車牌自動識別準確率(含車牌顏色):≥99%,捕獲率:≥99.5%。經人工核對修正后,車牌信息準確率達到100%。6.3.2.4人工介入回控事件比率:≤3%。6.3.2.5雙片式OBU交易成功率:在車速≤5km/h的條件下,≥98%。6.3.2.6單片式OBU交易成功率:在車速≤5km/h的條件下,≥99.9%。6.3.2.7入口ETC交易流水、入口CPC卡交易流水、交易日志、高清車牌抓拍圖像識別結果等結構化數據至少應保存1年。6.3.2.8通行車輛高清車牌抓拍圖片至少保存6個月,涉嫌稽核逃費的圖片、圖像數據保存≥2年。6.3.2.9系統運行能力:滿足7×24h不間斷運行要求。6.4智能自助發卡機6.4.1外觀與規格6.4.1.1設備由控制器、卡箱模塊、發卡模塊、非接觸式IC卡讀寫器、語音對講模塊、顯示屏、揚聲器、報警模塊、取卡按鍵、求助按鍵、溫控模塊和網絡交換機等組成;如需支持紙質通行券發放應包含紙質通行券打印模塊。6.4.1.2設備主體尺寸:深600mm±100mm、寬850mm±100mm、高2000mm±100mm。6.4.1.3設備下發卡口下沿距地面高度1100mm~1250mm,上發卡口下沿距離地面高度1800mm~1950mm。6.4.1.4設備應具有良好的抗振、耐腐蝕、耐寒、阻燃、耐潮和散熱性能。6.4.1.5設備應具備通過隔熱棉、空調與加熱器加熱、溫度監控等措施,保障設備在氣溫降至零下45℃時仍正常運行。6.4.1.6設備表面應光滑、平整、美觀、涂層色澤均勻,無銹蝕、凹痕、劃傷、裂縫和變形。6.4.1.7設備銘牌文字和符號應清晰、正確、牢固,銘牌內容包括生產廠家、設備名稱、設備型號和生產日期等。6.4.2功能要求6.4.2.1應具備用戶按鍵領取CPC卡的功能。6.4.2.2應具備在無卡、設備異常、重復取卡等情況下進行聲光報警提示的功能。6.4.2.3應具備將通行車輛的車型、車牌、入口信息等內容自動寫入CPC卡內的功能。6.4.2.4應具備當前一張卡取走之后,自動將CPC卡從卡箱傳送至備卡位置處的功能。6.4.2.5應具備對異常CPC卡自動回收至異常卡回收箱的功能。6.4.2.6可將已發出但未取走的卡片回送到備卡位置處,由軟件操作讀卡器進行卡片信息清除。6.4.2.7司乘人員通過自助發卡機伸縮功能機械結構取卡,伸縮距離可控制;應具備機械結構與車輛間的距離檢測功能,并設置防撞警示標識。6.4.2.8應具備按鍵求助、語音提示、語音對講、視頻展示等人機交互的功能,語音對講支持回音消除、環境降噪和音量調節。6.4.2.9應支持北斗時鐘同步。6.4.2.10上下工位應分別配備工業級液晶顯示器,顯示器尺寸不小于18.5英寸,可根據外界光線自動調節亮度防止眩目。6.4.2.11應具備臨時車牌識別功能,根據司乘人員出示臨時車牌完成識別處理。6.4.2.12可具備發放紙質通行券功能。6.4.2.13應具備實時監測卡片數量、整機及各功能模塊工作運行狀態并上傳狀態信息功能。66.4.2.14應具備軟件遠程在線升級功能。6.4.2.15應具備溫濕度、煙霧及水浸等環境監測的功能,并支持異常報警和狀態信息上傳。6.4.2.16應具備工作溫度自動控制功能。6.4.3性能要求6.4.3.1整機性能整機性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適應CPC卡尺寸:長85mm±0.2mm/寬54mm±0.2mm/厚5mm±1mm;b)發卡速度:≥1200張/小時;c)異常卡回收箱:≥100張;d)裝卡量:≥800張;e)滯卡率:≤1/20000;f)讀寫正常卡失敗率:≤0.3%;g)切換響應時間:≤2s;h)傳動件壽命:≥200萬次;i)寫卡信息車牌、車型(車軸)準確率:≥99%;j)工作電壓:220×(1±15%)V;k)功率:≤600W(不含冷暖空調),≤1100W(含冷暖空調);l)工作溫度:-45℃~+55℃;m)工作濕度:0%~95%RH(無凝露);n)具備防潮濕、霉變、鹽霧、防銹(氧化),防護等級IP55。6.4.3.2人機交互部件人機交互部件應滿足以下要求:a)顯示模塊:尺寸≥18.5英寸,分辨率≥1920×1080,亮度≥1000cd/m2;b)語音對講模塊:播放音量≥80dB,延時≤200ms;c)攝像頭:像素≥480PX;d)人工求助單元:按壓壽命≥200萬次。6.4.3.3數據處理單元部件數據處理單元部件應滿足以下要求:a)收費處理單元:串口≥6個,USB接口≥6個;b)控制處理單元:串口≥6個,USB接口≥6個。7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7.1一般規定7.1.1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布設在收費站出口混合車道或自助專用車道。7.1.2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配置遠程值守系統和移動處置終端。7.1.3出口自助收費業務處理流程見附錄A.2。7.2系統組成與布局77.2.1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應由智能自助繳費機、霧燈、手動欄桿、RSU天線、高清車牌圖像識別7.2.4可在車道布設稱重檢測設備,支持車輛載重核對。7.2.5出口智能自助收費系統車道布局示意圖見圖3。自動關道機(集成手動自動關道機(集成手動欄桿和家燈模塊)車輛行駛方向多功能欄桿機(集成自動欄桿、信息顯示畫通信區域智能自助繳費機線圖7.3.1.2具備對異常ETC車輛提供自助掃二維碼繳費和放行的功能。7.3.1.5支持無CPC卡、壞卡、低電卡、CPC卡無入口信息、CPC卡內計費信牌號、車牌顏色)、車型等信息。7.3.1.7具備對集裝箱車、貨車列車或半掛汽車列車、大件運輸車輛、搶險救災車輛等特殊車輛及預7.3.1.9具備對回收的CPC卡電量、工作狀態進行自動檢測與自動分類功能。DB23/T3813—202487.3.1.15具備交易數據、車牌識別數據和車輛抓拍圖片的生成及自動關聯功能。7.3.1.16具備北斗校時的功能。7.3.1.17具備特情處理的日志、錄音和圖像記錄的功能,并且記錄設置標識,支持關聯和回溯。7.3.1.18具備支持智能自助繳費機系統復式布設的功能。7.3.2性能要求7.3.2.1車道車輛通行能力:≥120輛/車道·小時。7.3.2.2車型自動檢測識別準確率:≥99%。經人工核對修正后,車型信息準確率達到100%。7.3.2.3車牌自動識別準確率(含車牌顏色):≥99%,捕獲率:≥99.5%。經人工核對修正后,車牌信息準確率達到100%。7.3.2.4人工介入回控事件比率:≤3%。7.3.2.5雙片式OBU交易成功率:在車速≤5km/h的條件下,≥98%。7.3.2.6單片式OBU交易成功率:在車速≤5km/h的條件下,≥99.9%。7.3.2.7出口ETC交易流水、CPC卡交易流水、交易日志、高清車牌抓拍圖像識別結果等結構化數據至少應保存1年。7.3.2.8通行車輛高清車牌抓拍圖片至少保存6個月,涉嫌稽核逃費的圖片、圖像數據保存≥2年。7.3.2.9系統運行能力:滿足7×24h不間斷運行要求。7.4智能自助繳費機7.4.1外觀與規格7.4.1.1設備主要由控制器、卡箱模塊、收卡模塊、非接觸式IC卡讀寫器、語音對講模塊、顯示屏、揚聲器、報警模塊、求助按鍵、溫控模塊、網絡交換機、移動支付模塊等組成;如需支持票據打印功能,應包含票據打印模塊。7.4.1.2設備主體尺寸:深600mm±100mm、寬850mm±100mm、高2000mm±100mm。7.4.1.3設備下收卡口下沿距地面高度1100mm~1250mm,上收卡口下沿距離地面高度1800mm~1950mm。7.4.1.4設備應具備通過隔熱棉、空調與加熱器加熱、溫度監控等措施,以保障設備在氣溫降至零下45℃仍正常運行。7.4.1.5設備外殼應由堅固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振、耐腐蝕、防塵、防水濺、阻燃、耐潮和散熱性能。7.4.1.6外觀表面應光滑、平整、美觀、涂層色澤均勻,無銹蝕、凹痕、劃傷、裂縫和變形。7.4.1.7設備銘牌文字和符號應清晰、正確、牢固,銘牌內容包括生產廠家、設備名稱、設備型號和生產日期等。7.4.2功能要求7.4.2.1應具備CPC卡讀寫、識別和回收功能。7.4.2.2應具備ETC卡識別、讀寫和支付功能。7.4.2.3應具備退還異常卡片的功能。7.4.2.4應具備掃描用戶付款二維碼,支付通行費的功能。7.4.2.5可具備自動打印通行票據和回收未取走票據的功能。7.4.2.6司乘人員通過智能自助繳費機伸縮功能機械結構還卡,伸縮距離可控制;應具備機械結構與車輛間的距離檢測功能,并設置防撞警示標識。DB23/T3813—202497.4.2.7應具備按鍵求助、語音提示、語音對講、視頻展示等人機交互功能,語音對講支持回音消除、環境降噪和音量調節。7.4.2.8應具備收卡異常、計費異常、支付異常和設備異常等情況的聲光報警功能。7.4.2.9應支持北斗時鐘同步。7.4.2.10上下工位應分別配備工業級液晶顯示器,顯示器尺寸不小于18.5英寸,可根據外界光線自動調節亮度防止眩目。7.4.2.11應具備臨時車牌識別功能,根據司乘人員出示臨時車牌完成識別處理。7.4.2.12可具備收取紙質通行券功能。7.4.2.13應具備實時監測卡片數量、整機及各功能模塊工作運行狀態并上傳狀態信息的功能。7.4.2.14應具備軟件遠程在線升級功能。7.4.2.15應具備溫濕度、煙霧及水浸等環境監測功能,支持異常報警和狀態信息上傳。7.4.2.16應具備工作溫度自動控制功能。7.4.3性能要求7.4.3.1整機性能整機性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適應CPC卡尺寸:長85mm±0.2mm/寬54mm±0.2mm/厚5mm±1mm;b)收卡量:≥800張;c)廢票回收容量:≥300張;d)傳動件壽命:≥200萬次;e)讀寫正常卡失敗率:≤0.3%;f)掃碼槍分辨率:≥100萬像素;g)掃碼距離:100mm~1500mm;h)掃碼成功率:≥99.9%;i)校核信息車牌、車型(車軸)準確率:≥99%;j)工作電壓:220×(1±15%)V;k)功率:≤600W(不含冷暖空調),≤1100W(含冷暖空調);l)工作溫度:-45℃~+55℃;m)工作濕度:0%~95%RH(無凝露);n)具備防潮濕、霉變、鹽霧、防銹(氧化),防護等級IP55。7.4.3.2人機交互部件人機交互部件應滿足以下要求:a)顯示模塊:尺寸≥18.5英寸,分辨率≥1920×1080,亮度≥1000cd/m2;b)語音對講模塊:播放音量≥80dB,延時≤200ms;c)攝像頭:像素≥480PX;d)人工求助單元:按壓壽命≥200萬次。7.4.3.3數據處理單元部件數據處理單元部件應滿足以下要求:a)收費處理單元:串口≥6個,USB接口≥6個;b)控制處理單元:串口≥6個,USB接口≥4個。DB23/T3813—20248遠程值守系統8.1一般規定8.1.1遠程值守系統應由信息采集與傳輸系統、特情處理系統、運行監測系統、音視頻對講系統、報表統計系統等組成。8.1.2遠程值守系統根據管理需要可在收費站、路段中心、區域中心、省收費公路聯網運營結算中心等處部署。8.2功能要求8.2.1具備與智能自助收費系統建立通信鏈接和完成數據傳輸的功能;確保傳輸數據的完整、一致、可靠、真實8.2.2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車道設備及關鍵設施組件運行狀態監測的功能。8.2.3具備接收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發起的特情事件請求接收并完成特情處理的功能。8.2.4具備特情事件展示、特情消息提醒的功能。8.2.5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系統參數、參數版本、狀態名單與部聯網中心系統的版本一致性監測功能。8.2.6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系統車道設備遠程控制的功能。8.2.7具備與智能自助收費系統遠程視頻連線對講交互的功能。8.2.8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系統交易記錄、系統運行狀態異常記錄、特情處理記錄查詢的功能。8.2.9具備提供角色配置、車道連接、車道設置等功能。8.3性能要求8.3.1客服坐席服務能力:支持最大36條車道/席。8.3.2遠程特情處置從特情產生至遠程提醒之間的時長:≤1s。8.3.3遠程特情處理數量占總特情數量比例:≥85%。8.3.4入口特情平均處理時長宜:≤10s。8.3.5出口特情平均處理時長宜:≤15s。8.3.6系統運行能力:滿足7×24h不間斷運行要求。9移動處置終端9.1一般規定9.1.1移動處置終端應由移動處置終端軟件和移動處置終端設備組成。9.1.2入出口廣場應分別配備不少于1臺移動處置終端設備。9.2功能要求9.2.1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系統特情事件請求接收、特情請求響應和特情處理的功能。9.2.2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車道設備及關鍵設施組件運行狀態監測的功能。9.2.3具備特情事件展示、特情消息提醒的功能。9.2.4具備對智能自助收費系統車道設備遠程控制的功能。9.2.5具備特情事件操作記錄、設備狀態異常事件等信息的查詢功能。9.2.6可具備CPC卡信息讀取的功能。9.2.7具備與遠程值守系統建立音、視頻連線的功能。DB23/T3813—20249.2.8具備角色配置、車道連接、車道設置等功能。9.2.9具備查看車輛交易過程。9.2.10具備查詢通行記錄。9.2.11具備查看收費軟件的上下班狀態、上下班歷史記錄。9.2.12具備拍照識別車牌號功能。9.3技術要求9.3.1CPU主頻≥2.0GHz,內存≥2G。9.3.2配置觸控屏,具備多點觸控。9.3.3配置攝像頭,具備自動對焦、閃光燈、防抖。9.3.4配置IC讀寫模塊,工作頻率13.56MHz,讀寫距離≥2cm。9.3.5配置RSU模塊,工作頻率5.7GHz~5.85GHz,讀寫距離≥1m。9.3.6配置4G、5G通訊模塊。9.4性能要求9.4.1入口特情平均處理時長不宜超過10s。9.4.2出口特情平均處理時長不宜超過15s。9.4.3簡單查詢平均響應時間:≤1.5s。9.4.4綜合查詢平均響應時間:≤3s。9.4.5系統運行能力:滿足7×24h不間斷運行要求。10自助收費車道標志標線設置要求10.1一般規定10.1.1自助收費車道應結合收費廣場及車道等環境特點,合理布置專用地面標線和文字標志,包括自助收費車道預告類標志、自助收費車道指示類標志、自助收費車道島頭標志和自助收費車道地面標線。10.1.2自助收費車道標志標線應醒目,易于確認和識別。10.1.3標志標線中的中、英文和阿拉伯數字應采用GB5768-2009中規定的交通標志專用字體。10.2自助收費車道預告類標志10.2.1自助收費車道預告類標志宜在收費站前500m適當位置設置,用于告知司乘人員前方收費站設有自助收費車道,可單獨設置也可與收費站預告標志或出口預告標志設置在一起。10.2.2自助收費車道預告類標志版面樣式分為單獨式和組合式兩種,具體版面樣式和尺寸結構如圖4和圖5所示。黑黑單位為毫米1圖4單獨式預告類標志(附著/單柱)單位為毫米單位為毫米自助8圖5組合式預告類標志(附著/單柱)10.3.2自助收費車道指示類標志具體版面樣式和尺寸結構詳如圖6所示。黑黑黃10.4.3自助收費車道島頭標志具體版面樣式和尺寸結構如圖7和圖8所示。非現金自助繳費保持車距白黑黑黃黑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