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臨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階段性檢測3月月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1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材料一:20世紀中國散文,其基本面貌與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樣,最明顯的特征莫過于使用“白話”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爭”來理解這個世紀文章風格的嬗變,無疑是最直接也最簡便的路徑。從晚清到“五四”的白話文運動,大大拓展了散文馳騁的天地??伞鞍自挕钡某晒?,不等于“美文”的勝利,這中間雖不無聯系,卻仍關山重重?!拔逅摹毙挛幕\動以提倡“白話”反對“文言”發難,照理說得益最大的該是詩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卻是“詩”的脫胎換骨,以及“文”的撤離中心。從梁啟超提倡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到胡適、魯迅以小說為學術課題,都是借助西方文學觀念來改變中國原有的文類等級。伴隨著小說的迅速崛起,散文明顯失去昔日的輝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散文的退居邊緣,不一定是壞事,起碼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賢立言的面具,由“載道”轉為“言志”。這其實與傳統中國不同文類功能的界定有關——處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屬于“經國之大業”,因而無權過分關注一己之悲歡。退居邊緣,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寫“講義體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應運而生。架子的倒塌與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的“文章”,一轉而變得最自由、最活躍,因而也最為充滿生機。脫離象征權力和責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邊緣”,20世紀中國散文不但沒有消沉,反更因其重個性、講韻味、灑脫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說,現代中國散文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較好地完成了蛻變和轉型,并重新獲得了無限生機。(摘編自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材料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與小說、詩歌的大紅大紫、亢奮熱鬧相比,散文創作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沉穩平靜,甚至可以說是較為冷落蕭條的。而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的散文創作的可貴之處,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無聞中積蓄力量,在沉穩平靜中奮起前進。首先,是從“小美”到“大品”?!拔逅摹睍r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以及徐志摩、鐘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后楊朔、劉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襲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開放,特別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這種“以小為美”,以抒情、敘事、議論和文采取勝的格局逐漸被“大品”的散文取替。這里所謂的“大品”,指的是這一類散文不僅篇幅長,結構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種關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題,且自始至終透出一種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來我國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對比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鐵生、韓少功、張承志、張煒等人的一些散文,卻把這種理性精神的立足點上升到二十世紀現代人文的哲學高度。其次,是藝術思維的多元化和文體的解放。一方面是敘述方式的變化。在傳統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稱的“我”展開敘述,而且這個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我”具有不容動搖的牢固地位。而現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敘述視角,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場醉》等作品,就有這樣的敘述特點。另一方面則是散文結構的開放性。九十年代以來的散文已經徹底告別了傳統的“三段式”結構套路,而呈現出形態各異的結構狀態,如周曉楓的《黑童話》、趙玖的《從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緒”“意象”為線索的結構方式??偠灾母镩_放特別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而散文的這種變化,是時代生活的變化使然,也是散文家們不斷更新散文觀念的結果。(摘編自陳劍暉《四十年散文:走向闊大和遙遠》)材料三:改革開放后,臺港澳文學在大陸的傳播與接受逐漸形成一股熱潮,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臺灣當代散文既是對中國傳統散文的繼承,又是對“五四”新文化現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國當代散文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化鄉愁是臺灣文學的一大母題。老一代作家如梁實秋、李琦君、王鼎鈞、余光中等人,緬懷故鄉故土,營造精神家園,對臺灣鄉土散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而飄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異鄉羈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靈的尋根意識。文化鄉愁作為臺灣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內容,幾經變遷和發展。它也折射出臺灣作家從懷鄉思親到終于重回故土,鄉情得以慰藉的心靈歷程。此外,從自我感悟出發,通過對人生和自然的觀察思索,表達深刻、雋永的情思,這種飽含詩情和哲理的散文,是臺灣當代散文創作的主體。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滿了對現實人生的悉心體察和卓越見地。而這方面比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藝術追求上熔鑄了更為豐厚的東方美學,正由于他這種獨特的審美觀念,使靈與肉、歷史與現實、瞬間與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機的辯證統一。雜文也是臺灣當代散文中很活躍的類型。這種集議論、說理、思辨為一體的隨筆、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矚目。作家們承續并進一步發揮了魯迅雜文的特色,針砭社會弊端,揭示人生百態,平和中帶有辛辣,令人思味。海峽兩岸的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發揚光大包括散文在內的民族文化傳統,兩岸文學的交流與傳播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摘編自許劍銘《臺灣當代散文透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5分)A.使用“白話”而不是“文言”是“五四”時期散文與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的根本區別。B.“大品”散文不講究抒情、敘事、議論和文采,重在表現作者對生命、民族等大命題的理性思辨。C.臺灣當代散文上承中國傳統散文,下啟“五四”新文化現代散文,在散文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臺灣當代散文大多通過對人生和自然的觀察思索,抒寫對現實人生的感悟見解,飽含詩情和哲理。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如果散文沒有脫離中心,退居寂寞邊緣,便不會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獲得無限生機。B.改革開放以來,相對于小說和詩歌的熱鬧,散文發展則偏于沉穩平靜,時代變化和散文家的觀念影響著散文的變化。C.我們并不能說九十年代之后“大品”散文的藝術成就超過“五四”時期的“美文”和“小品”。D.臺灣當代散文是中華民族文學的一部分,從根本上講,它與大陸散文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3.根據材料內容,推斷下面散文作品屬于“大品”散文的是()(5分)A.冰心《荷葉·母親》描述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從而聯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借物喻人,篇幅短小,情感細膩。B.周作人《烏篷船》詳盡介紹了故鄉紹興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烏篷船,他用平和淡雅的格調,緊扣烏篷船的典型特征加以描畫,表達了閑適恬淡的心情。C.余秋雨《黃州突圍》極力刻畫了蘇東坡這一中國文化史上最有吸引力的人格典范,借以表現中國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普遍遭遇,以及蘇軾文化人格的形成。D.郁達夫《故都的秋》描寫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點的景物,細膩刻畫了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文中充滿了對這座城市的留戀和熱愛。(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3小題,16分)木傀儡戲[注](節選)沈從文①二月八,土地菩薩生日,街頭街尾,有的是戲!土地堂前頭,只要剩下來約兩丈寬窄的空地,鬧臺(指開臺鑼鼓)就可以打起來了。這類木傀儡戲,與其說是為娛那土地一對老夫婦,不如說是為逗全街的孩子歡心為合適。捐錢時,大多都是論家中貧富為多少的;惟有土地戲,卻由募捐首士清查你家小孩子多少。像我們家有五個姊妹的,雖然明知道并不會比對門張家多谷多米,但是錢,總捐得格外多。不捐,那是不行的。小孩子看戲不看戲可不問,但若是你家中孩子比別人兩倍多,出捐太少,在自己,良心上說來,也不好意思。②戲雖在普通一般人家吃過早飯后才開場,很早很早,那個地方就會已為不知誰個打掃得干干凈凈了。惟有“土地堂前豬屎多”,在平時,豬之類,愛在土地堂前卸脫它的糞便,幾乎是成了通例的;唱戲日,大家臨時就懂了公德心,知道妨礙了看戲是大家所抱怨的,于是,這一天,就把豬關禁起來了。你若高興,早早的站在自己門前,總可以見到戲箱子過去,押箱子的我們不要問就可以知道是“管班”。每一口箱子由兩個人抬著,箱子上有各樣好看的金紅漆花,有釘子,有金紙剪就“黃金萬兩”連連牽牽的吉利字,一把大牛尾鎖把一些木頭人物關閉著。呵,想象到那些花臉,旦角,尤其是愛做笑樣子的小丑,鼻子上一片白粉,豆腐干似的貼著,短短的胡子……而它們,這時是一起睡在那一只大木箱子里,將要做些什么?真可念!我們又可以看到一批年老的伯娘婆婆,搬了凳子,預先去占座位的。做生意的,如像本街光和的米豆腐擔子,包娘的酸蘿卜籃子,也頗早的就去把地盤找就了。③飯吃了,一十六個大字,照例的每日功課,在一種毫不用心隨隨便便的舉動下,用淡淡的墨水描到一張老連紙上后,所候的就是“過午”那三十枚制錢了。關于錢的用處,那是預先就得支配的。所有花費賬單大致如下:面(或餃子)一碗,十二文。甘蔗一節,三文。酸蘿卜(或蒜苗),五文。四喜的涼糕,四文。老強母親的膏粱甜酒,三文。余三文作臨時費。④涼糕,同膏粱甜酒,母親于出門時,總有三次以上囑咐不得買吃的,但倘若是并無其他相當代替東西時,這兩樣,仍然是不忍放棄的。有時可以把甘蔗錢移來買三顆大李子,吃了西瓜則不吃涼糕。倘若是剩錢,那又怎么辦?錢一多,那就只好拿來放到那類投機事業上去碰了!向抽簽的去抽糖羅漢,有時運氣好,也得頗大的糖土地。錢用完時,人倦了,縱然戲正有趣,回家也是時候了。遇到看戲日,是日家中為敬土地的緣故,菜必格外豐富?!巴恋卦醪幻吭掠幸粋€生日呢?”用一種奇怪的眼睛瞅著桌上陳列的白煮母雞,問媽,媽卻無反應。待到白煮雞只剩下些腳掌肋巴骨時,戲臺邊又見到嘴邊還抹油的我們了。⑤在鎮筸(gān),一個石頭鑲嵌就的圓城圈子里住下來的人,是苗人占三分之一,外來遷入漢人占三分之二,混合居住的。雖然多數苗人還住在城外,但風俗、性質,是幾乎可以說已彼此同錫與鉛樣,融合成一鍋后,彼此都同化了。⑥苗人們勇敢、尚武、樸質的行為,到近來乃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種普遍的德性。關于打架,少年人秉承了這種德性。每一天每一個晚間,除開落雨,每一條街上,都可以見到若干不上十二歲的小孩,徒手或執械,在街中心相毆相撲。這是實地練習,這是一種預備,一種為本街孩子光榮的預備!全街小孩子,恐怕是除非生了病,不在場的怕是無一個罷。他們把隊伍分成兩組,各由一較大的,較挨得起打的,頭上有了成績在孩子隊中出過風頭的,一個人在別處打了架回來為本街掙了面子的,領率統轄。統轄的稱為官,在前清,這人是道臺,是游擊,到革命以后,城中有了團長旅長,于是他們的頭銜也隨之改變了。我曾做過七回都督,六弟則做過民政長。都督的義務是為兄弟伙出錢備打架的南竹片;利益,則行動不怕別人欺侮,到處看戲有人護衛而已。⑦晚上,大家無事,正好集合到衙門口坪壩上一類較寬敞地方,練習打筋斗,拿頂倒轉手來走路?;蛘?,把由自己刮削得光生生的南竹片子拿在手上,選對手出來,學苗人打堡子時那樣拼命。命固不必拼,但互相攻擊,除開頭臉、心窩,只在一些死肉上打下,可以煉磨成一個挨得起打的英雄好漢,那是事實罷。不愿用家伙的,所謂“文勁”,仍可以由都督,選出兩隊相等的小傻子來,把手拉斜抱了別個的身,垂下屁股,互相扭纏,同一條蛇樣,到某一個先跌到地上時為止,又再換人。此類比賽,范圍有限,所以大家就把手牽成一個大圈兒,讓兩人在圈中來玩。都督一聲吆喝,兩個牛勁就使出了。倒下而不愿再起的,算是敗了。敗者為勝利的作一個揖,表示投降,另一場便又可以起頭。也有那類英雄,用腰帶綁其一手,以一手同人來斗的,也有兩人與一人斗的??傊?,此種練習,以起皰為止,流血也不過兇,不然,勝利者也覺沒趣,因為沒一個同街的啼哭回家,則勝利者的光榮,早已全失去了。注本篇1926年8月18日發表于《晨報副刊》,收入小說集《入伍后》。標題為“木傀儡戲”,但全文并非純粹對傀儡戲的描寫,而是通過土地菩薩生日唱戲這個引起兒童興趣的事件,寫湘西過節的習俗和尚武的傳統。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土地戲捐錢不同于一般的募捐,是根據家中孩子多少來確定的,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戲是專門為孩子們表演的。B.唱戲日為防止自家的豬到土地堂前排便,人們就把豬關禁起來,這成了一種自覺行為,也說明人們臨時懂了公德心。C.“光和的米豆腐擔子”“包娘的酸蘿卜籃子”等內容,既交代了當地的特色食品,也突出了小說的地域特點。D.“道臺”“游擊”“都督”“民政長”等頭銜,既代表著孩子們在游戲中的地位,也反映出時代特點。5.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二月八,土地菩薩生日,街頭街尾,有的是戲”,開篇照應題目,進而詳細地介紹了當地土地菩薩生日唱戲的習俗。B.“彼此同錫與鉛樣,融合成一鍋后,彼此都同化了”,運用類比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苗人與漢人的融合,突出了苗漢一家的主題。C.“苗人們勇敢……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種普遍的德性”,承上啟下,引出下文關于湘西少年尚武風俗的具體描寫。D.“垂下屁股,互相扭纏”“都督一聲吆喝,兩個牛勁就使出了”等細節描寫,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文勁”的比試情形。6.有人說,《木傀儡戲》和《邊城》一樣都具有散文化小說的特點。請從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的角度,談談你對本文這一特點的認識。(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漢文帝時,有人上書,齊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詔獄逮系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女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庇谑巧倥熆M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屬,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緹縈一言而善天下蒙其澤后世賴其福所及遠哉?!稌吩唬骸氨俨槐?,忝厥祖?!薄对姟吩疲骸盁o忘爾祖,聿修厥德。”然則為人而怠于德,是忘其祖也,豈不重哉!晉李密,犍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仕蜀為郎,蜀平,泰始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上疏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私情區區,不敢棄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氏之日短也。烏鳥私情,乞愿終養。”武帝矜而許之。齊彭城郡丞劉,有至性,祖母病疽經年,手持膏藥,潰指為爛。平廬節度使楊損,初為殿中侍御史,家新昌里,與路巖第接。巖方為相,欲易其廄以廣第。損宗族仕者十余人議曰:“家世盛衰,系權者喜怒,不可拒也?!睋p曰:“今尺寸土,皆先人舊物,非吾等所有,安可奉權臣邪!窮達,命也?!弊洳慌c。巖不悅,使損按獄黔中。年余還。彼室宅,尚以家世舊物,不忍棄失,況諸侯之于社稷,大夫之于宗廟乎?為人孫者,可不念哉!(節選自《司馬光·溫公家范》)7.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緹縈A一言B而善C天下D蒙E其澤F后世G賴H其福Ⅰ所及J遠哉。8.下列對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緩急,文中指緊急的事情,《孔雀東南飛》“晝夜勤作息”的“作息”指勞作,兩者都是偏義復詞。B.疏,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事情的奏章,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的“疏”兩者詞義不同。C.棄遠,文中指放棄奉養而遠離祖母,與《陳情表》中“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的“廢遠”,兩者詞義相同。D.第,文中指宅第,與《與妻書》中“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的“第”,兩者詞義不同。9.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緹縈上書認為受肉刑的人肢體不能再完好,即便想改過自新,也沒有途徑,她愿進官府做奴婢,為父親贖罪。當年,肉刑法被廢除。B.西晉的李密,父親早死,母親何氏改嫁。祖母親自撫養他。李密上表闡述劉氏年高的現狀,愿先盡孝后盡忠。武帝同情李密的處境。C.齊國彭城的劉郡丞與李密一樣,性情極為孝順。祖母身患毒瘡,多年不愈,他就手拿膏藥,親自為祖母敷藥治瘡,以致于手指潰爛。D.路巖挾私報復,將楊損投入貴州的監獄。一年后楊損才得以回來。楊損認為作為子孫后輩,要愛惜祖宗留下的房屋住宅、宗廟社稷。10.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夜登白帝城樓懷少陵先生①陸游拾遺白發有誰憐?零落歌詩遍兩川。人立飛樓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升沈自古無窮事,愚智同歸有限年。此意凄涼誰共語?夜闌鷗鷺起沙邊?!咀ⅰ竣?169年12月,陸游被任命為夔州通判。在此之前,陸游因堅決支持北伐,受主和派排擠,已賦閑在家四年。任職夔州期間,陸游曾多次拜謁杜甫生前所到之地。1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詩歌首聯交代了杜甫晚年流落巴蜀時的生活狀況,又表現出對其文學成就的高度贊美。B.頷聯“浪翻孤月”描寫詩人登城所見之景,江面浪翻濤涌、孤月隨波翻動,生動逼真。C.頸聯詩人縱覽古今人事變遷,慨嘆仕途得失進退,暗含了人生短暫應隨遇而安之意。D.這首詩章法整飭謹嚴,風格沉郁悲涼,尾聯“凄涼”一詞含意豐富,傷感之情溢于言表。12.本詩以景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結合全詩,分析“夜闌鷗鷺起沙邊”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兩句,表達詩人要像古代圣賢那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2)李白的《蜀道難》中“”用夸張手法極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而“”則寫出了瀑布飛瀉,爭相喧鬧的場景。(3)《陳情表》用“,”兩句表明自己缺少親屬幫助并且事必躬親的孤弱。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真正領教了新詩的美妙韻味和意境,特別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金柳”,該是垂柳吧,只有夕陽中的垂柳,才堪比“新娘”;()艷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教人生出熱烈純真的愛戀。徐志摩愛戀康橋,就像愛戀自己夢里的新娘,情意繾綣。而康橋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陽下的垂柳。垂柳________,枝條細長,一律下垂,迎風擺蕩,順光看去猶如新娘________的長發,逆光看則如新娘頭上那塊柔美的紅蓋頭,這不就是傳統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嗎?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屬于徐志摩。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實也________,風情萬種,不知哪位詩人能像徐志摩寫得那樣美。我的家鄉有一條清亮如練的淦河穿城而過,河畔的垂柳總是讓人“相看兩不厭”。雖然廣場上有________的花草、身形妖嬈的名木,但都不及河邊的那些垂柳富有韻致。疏浚河道后,河水比以前更加清澈明亮,站在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的水草在悠悠地飄蕩,一如徐志摩筆下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岸邊的垂柳羨慕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著身子,和水親近。走在淦河邊,垂柳枝乖巧地拂過臉面,柔柔的,嫩嫩的,像嬰孩的手,但又不忍伸手去撩開它。1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5分)A.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真正領會了新詩的美妙韻味和意境,特別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B.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真正領略了新詩的美妙韻味和意境,特別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C.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真正領教了美妙韻味的新詩和意境,特別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D.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真正領略了美妙韻味的新詩和意境,特別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1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5分)A.蓊蓊郁郁飄逸秀美風姿綽約數不勝數B.蓊蓊郁郁飄逸春秋蒲柳之姿數不勝數C.蔥郁濃密飄逸秀美風姿綽約美不勝收D.蔥郁濃密飄逸春秋蒲柳之姿美不勝收(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題。在水鄉,沒有橋就捆住了雙腳,有了橋就像插上了翅膀。修建一座橋就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從一種方言走進另一種方言,從一種風俗走進另一種風俗。有了橋,目力所及,都可以踩在腳下。橋,是村莊擁抱外部世界的臂膀,連兩地成一家。橋,是河流的第三個堤岸,它模糊了此岸與彼岸,彌合了楚河漢界,改變了世界的結構,擴大了生存空間。它讓阻隔變得通暢,讓閉塞變得開放,是此岸與彼岸的情愫。我的胞衣之地,那個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作“大元”的村莊,綠樹覆蓋,碧水環繞,素樸中透著清新。從衛星地圖上看,村莊恰似蓮藕一樣伸展,環繞的河水像盛開的荷花,周圍的田地,經絡分明,麥苗青青,猶如一張巨大的荷葉。村莊也在像蓮藕一樣生長,經冬閱秋,歷久彌新。我喜歡在沒有喧囂的寧靜鄉道上漫步,從這座橋到另一座橋,從中年走向老年。家鄉的橋,承載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腳步,它可知道,游子對家鄉的感情,比橋下的流水還要深長!16.下列各句中的引號,與文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5分)A.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生活中的“刷臉”應用也越來越常見。B.如今,“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變成可能。C.像這樣奉行本本主義、不懂得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家”越少越好。D.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的這幾年,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革。17.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的故鄉,綠樹覆蓋,碧水環繞,它位于梓辛河中段,素樸中透著清新。”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四、寫作。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氓》中,女主人公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決絕之辭,控訴了古代婚姻制度對女性的壓迫;《茶館》里,老舍借裕泰茶館的興衰變遷,映射出近代中國社會的動蕩與人民命運的浮沉。無論是《詩經》中的個體覺醒,還是話劇對集體命運的觀照,文學作品始終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請結合教材第一、二單元的課文內容及你讀過的其他文學作品,圍繞“文學與時代的鏡像關系”這一主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自擬標題,觀點明確,論據充分,不少于800字。

臨沂一中校本部2023級階段性檢測答案1.D。解析:A項“根本區別”錯誤,材料一中說的是“最明顯的特征”,不是“根本區別”,曲解文意;B項“不講究抒情、敘事、議論和文采”錯誤,材料二可知,“大品”的散文取代了“以抒情、敘事、議論和文采取勝的格局”,不代表“不講究抒情、敘事、議論和文采”。C項“下啟‘五四’新文化現代散文”錯誤,材料三說的是“對‘五四’新文化現代散文的延伸”。2.A。解析:“如果……便不會”過于絕對,由材料一的二三四段可知,“散文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獲得無限生機”與散文“脫離中心,退居寂寞邊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3.C。解析:冰心、周作人、郁達夫都為五四時期的散文作家,余秋雨是當代散文家。根據文字說明,《荷葉·母親》《烏篷船》《故都的秋》均為以抒情見長的“美文”或“小品文”;《黃州突圍》則從“文化”這一大命題展開理性思考。4.A。解析:“土地戲是專門為孩子們表演的”理解有誤。5.B。解析:“突出了苗漢一家的主題”理解有誤。6.(1)虛化人物(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對母親的描寫,只是寫意化的描寫,而不是工筆式的細致刻畫。(2)淡化情節(少有沖突,缺少懸念)。如對打架的描寫,只是呈現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態,而不以曲折的情節取勝。(3)營造真實的生活環境。在民情風俗、生存狀態等真實生活氛圍中表達作者的情感。7.CFI句意:(因為)緹縈一句話說得好,普天下的百姓都享受恩澤,后人也受益于她的恩惠,(她的恩澤)所及太遠了。“善”作“緹縈一言”的謂語,“緹縈一言而善”為完整的主謂結構,故應在C處斷開;“天下蒙其澤”“后世賴其?!苯Y構一致,且都為完整的主謂結構,故應在FI處斷開。故選CFI。8.B。A.正確。句意:有了危急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幫忙/日日夜夜勤于勞作。B.“詞義不同”錯?!笆琛?,均指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事情的奏章。句意:他上書武帝說/勸諫唐太宗的十條值得深思的奏章。C.正確。句意:因為我的區區私情,我不敢放棄奉養而遠離祖母/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D.正確?!暗凇?,名詞,宅第/連詞,表轉折,但。句意:與路巖的住宅相鄰/但根據現在的局勢來看,天災可以使人死亡。9.D?!皩顡p投入貴州的監獄”“楊損認為作為子孫后輩,要愛惜祖宗留下的房屋住宅、宗廟社稷”錯。原文“巖不悅,使損按獄黔中。年余還。彼室宅,尚以家世舊物,不忍棄失,況諸侯之于社稷,大夫之于宗廟乎?為人孫者,可不念哉!”句意為:“路巖不高興,就派楊損到貴州去巡視監獄。一年之后楊損才得以回來。就連房屋住宅,他們都因為是祖傳的資產,不忍舍棄,更何況諸侯對于社稷、大夫對于宗廟呢?為人子孫后輩,能不念及祖宗嗎?”文中“按”指“巡視”。另外,文本最后是作1者司馬光的議論,而非楊損的議論。10.(1)“稱”,稱贊;“廉平”,廉潔公正;“坐法”,犯法;“當刑”,判刑。我父親當官,齊地人都稱贊他廉潔公正。他如今犯法判了(肉)刑。(2)奔馳:奔走效勞;告訴:申訴。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