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車速度。警報alarm終端和附屬設備向駕駛人發出的警告信息,含預警(1級)和報警(2級)。一般要求終端組成主機和主存儲器主機用于保障道路運輸車輛主動安全的智能防控系統終端應包括微處理器、數據存儲、衛星定位模塊、無線通信傳輸模塊、實時時鐘、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駕駛人監測系統、數據通信接口等。為了確保通信網絡的安全性,終端應當只能與受控服務器通信。終端主機的數據接口至少應包括:4個視頻信號輸入接口、2個音頻信號輸入接口、1個音頻和視頻信號輸出接口、2個串行通訊接口、1個自適應10M/100M網絡接口、2個CAN接口、1個USBHost2.0或更高標準接口。音視頻通道定義應符合JT/T1076中要求。終端與外部配件和附屬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符合JT/T808中的要求。主存儲器存儲介質應至少支持SD卡、SSD硬盤、HDD硬盤和HHD硬盤之一,也可同時支持多種介質。存儲容量至少支持480GB規格。存儲器應區分多媒體數據存儲區域和其他數據存儲區域,并且不應相互干擾。主存儲器應具有一定的防撞保護功能,并在非拆卸模式下支持使用特殊工具進行手動裝卸。存儲器的內部數據應具有不易打開、防止篡改的保護功能。主存儲器使用機械硬盤時應具有減震功能,能夠抑制晃動和震動會對硬盤造成傷害,保證硬盤數據存儲質量。外部配件外部配件應符合標準JT/T794的規定和標準JT/T1076的規定。駕駛人監測系統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DMS和ADAS是在駕駛人狀態異常和危險情況下對駕駛人進行預警的系統。智能防控系統終端應具有本規范中要求的所有DMS功能。對于本規范中規定的且車輛沒有預先配備ADAS功能,智能防控系統終端應具有此ADAS功能。備份存儲器備份存儲器是可選組件,存儲媒體應至少支持SD卡、SSD硬盤驅動器、HDD硬盤驅動器或HHD硬盤驅動器其中之一。存儲容量支持不小于128GB的常規規格,對存儲器內部數據應具有不易打開、防止篡改的保護功能。備份存儲器使用機械硬盤時應具有減震功能,能夠抑制晃動和震動對硬盤造成傷害,保證硬盤數據存儲質量。災備存儲器災備存儲器存儲功能應符合JT/T1076要求,應具有USBDevice2.0或以上接口。對存儲器內部數據應具有不易打開、防止篡改的保護功能。災備存儲器至少應記錄存儲器停止工作時間點10s以前車輛的視頻數據以及駕駛操作記錄數據。附屬設備附屬設備是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并安裝以實現某些功能的產品。附屬設備和主機通過數據接口連接,接口協議定義符合“道路運輸車輛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技術規范第3部分:通訊協議要求”的要求。附屬設備可以包括導航屏等。其它終端的外觀、銘牌、文字、圖形、徽標、材料和外殼保護應符合JT/T794車載終端的要求。功能要求行駛記錄儀功能行駛記錄儀功能應符合GB/T19056標準的功能要求。衛星定位功能衛星定位功能應符合JT/T794標準中功能要求。車載視頻監控功能車載視頻監控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車載視頻監控功能應符合JT/T1076中功能要求。b)至少2個通道的記錄圖像應當具有1280×720(720P)或更高的圖像分辨率。路線變更報警路線固定的營運車輛安裝的終端應具有路線變更報警功能,車輛實時定位,生成行駛軌跡,且滿足以下功能:a)車載衛星導航設備性能應滿足GB/T19392-2013要求。b)終端能夠接受平臺下發的行車路線。c)當車輛偏離下發路線時,應觸發報警,并將車輛所在道路、定位等狀態信息上傳至平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對于本規范中規定的且車輛沒有預先配備的ADAS功能,智能防控系統終端應具有這些ADAS功能。對于車輛預先配備的ADAS功能,須滿足本規范中終端技術要求和通訊協議技術要求。功能高級駕駛人輔助系統應包括車輛前向碰撞預警、車距過近報警、車道偏離報警、路線變更報警功能,可具有行人碰撞報警、交通標志識別、AEBS和盲區監測功能。本節中所述的天氣條件包括晴天、下雨和下雪天氣、陰霾天氣等;光照條件包括白天、傍晚、深夜、早晨等;道路類型指中國所有類型道路。車輛前向碰撞預警系統車輛前向碰撞預警系統功能應當滿足GB/T33577標準的要求,并且應具有以下功能:a)在不同天氣條件、光照條件和道路類型下可以正常工作。b)可以設定不同警報閾值,閾值應至少包括預警和報警兩個級別。當觸發預警時,終端應將預警信息上傳平臺;當觸發報警時,則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外部和前部區域的照片和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車距過近報警系統車輛行駛時,終端應能夠實時監測距前方車輛的時距,并應具有以下功能:a)具有區分同一車道的前車和對面車道迎面駛來車輛的功能。b)在左/右彎道的情況下,終端應具有區分同一車道中的前車和對面車道迎面駛來車輛的功能。c)可以設定不同警報閾值,閾值應至少包括預警和報警兩個級別。當觸發預警時,終端應將預警信息上傳平臺;當觸發報警時,則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內部駕駛人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d)車速低于30km/h時不報警。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終端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應當滿足JT/T883標準的要求,并滿足以下功能要求:a)具有正確區分正常車道變換和車道偏離的功能。b)在不同天氣條件和光照條件下可以正常工作。c)可以設定不同警報閾值,閾值應至少包括預警和報警兩個級別。當車輛速度低于分級速度閾值發生車道偏離或車輛速度高于分級速度閾值未越過車道邊界,觸發預警,終端應進行語音預警提示,且將預警信息上傳平臺;當車輛速度高于分級速度閾值時,發生偏離且越過車道邊界,觸發報警,終端應進行語音報警提示,且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外部和前部區域的照片和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交通標志識別終端可具有識別GB5768.2-2022中規定的交通標志的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在不同天氣條件、光照條件和道路類型下可以正常工作。b)終端具有本地或遠程設置參數的功能。c)如果識別出交通標志,終端應立即將照片或視頻保存,并將有關交通標志識別事件的信息發送到平臺,發送的信息應包括交通標志的類型和內容。d)如果識別出交通標志的高度或速度限值,當車輛參數不能滿足限值要求,應立即通過語音和屏幕提示駕駛人。e)產生警報時,終端應立即將交通標志檢測事件信息發送至平臺,應包括識別的閾值。行人碰撞預警系統車輛行駛時,終端可具有行人碰撞預警功能。應當滿足以下要求:a)具有區分車輛前方行人和路邊行人的功能。b)具有識別各種狀態下的行人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步行、跑步、打傘、騎自行車等。c)可以設定不同警報閾值,閾值應至少包括預警和報警兩個級別。當觸發預警時,終端應將預警信息上傳平臺;當觸發報警時,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外部和前部區域的照片和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d)行人檢測距離范圍為2m到60m。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終端可具有AEBS功能,裝有AEBS的終端應滿足以下要求:a)安裝有AEBS的車輛應安裝符合GB/T13594要求的防抱制動系統。b)AEBS的功能安全性應滿足GB/T38186中附錄A的要求。c)基本性能要求應滿足GB/T38186要求。d)警報默認為報警,當觸發AEBS時,終端應立即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外部和前部區域的照片和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盲區監測系統終端可具備盲區監測功能,應滿足以下要求:a)監測范圍至少包含車身右側及車身右前方區域。b)應能夠識別小孩和成年人,能夠識別到站立、下蹲、行走、騎車、打傘等不同狀態行人。c)從目標滿足警報到有效報警顯示的整個系統的響應時間不應超過300ms;從未達到報警要求到指示失效解除警報,整個系統的響應時間不應超過1s。d)檢測到行人后,終端應通過聲和光的方式同時提醒駕駛人和進入盲區的行人。e)檢測到行人后,終端應能夠自動通過視頻方式向駕駛人展示盲區視頻圖像。f)可以設定不同警報閾值,閾值應至少包括預警和報警兩個級別。車輛速度大于0km/h且小于30km/h,車輛或行人距離測試車輛1.5m以內應觸發預警,將預警信息上傳平臺;0.5m以內應觸發報警,報警信息上傳平臺,含盲區區域視頻和圖像文件。駕駛人監測系統功能駕駛人監測系統應具有生理疲勞駕駛報警、分心駕駛報警、抽煙報警、接打電話報警、駕駛人異常報警、駕駛人識別、未系安全帶報警、雙手脫離方向盤報警等功能。智能防控系統終端應具有本規范中規定的所有DMS功能。生理疲勞駕駛報警生理疲勞駕駛報警應當具有以下功能:a)車輛行駛時,可以監測駕駛人疲勞。b)可以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檢測駕駛人疲勞。c)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內部駕駛人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分心駕駛報警車輛行駛時,終端應能夠通過視頻檢測駕駛人的分心狀態,產生分心警告并執行以下功能:a)車輛行駛時,可以檢測駕駛人分心。b)可以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監測駕駛人分心。如果駕駛人戴上帽子、眼鏡、太陽鏡等,可以正常工作。c)可以區分車輛的轉向、駕駛人對后視鏡的觀察等狀態和分心駕駛狀態。d)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則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內部駕駛人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e)車速低于30km/h時不報警。抽煙報警在車輛行駛時,安裝在車輛上的終端應能夠檢測駕駛人的吸煙行為,觸發抽煙警報并具有以下功能:a)可以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吸煙行為。b)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內部駕駛人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c)相同警報連續觸發時間間隔范圍應在120~300s。接打電話報警在駕駛車輛時,安裝在車輛上的終端應能夠識別駕駛人在通過接觸式或非接觸式通話時的行為,產生警報并執行以下功能:a)可以識別不同照明條件下撥打和接聽電話的行為。車速大于10km/h時,接打電話持續時間3s以上,系統應檢測出駕駛人接打電話。b)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終端應當將報警點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內部駕駛人視頻)保存并上傳平臺。駕駛人異常報警如果終端在車輛行駛時檢測到駕駛人的異常情況,能夠產生駕駛人的異常警報。駕駛人異常包括駕駛人離開、攝像頭遮擋。駕駛人異常警報默認是報警,終端應將駕駛人的異常報警發送到平臺,發送信息至少包括音頻和視頻的照片和視頻。駕駛人身份識別終端應具有駕駛人的IC卡身份驗證功能。如果IC卡身份驗證失敗,則會產生駕駛人IC卡異常警報并將其上傳到平臺。終端應具備駕駛人面部照片抓拍的功能,通過抓拍的駕駛人照片和終端或平臺預存的駕駛人照片比對實現駕駛人身份識別。在開始行駛、駕駛人離開監控畫面再返回等情況下應能主動抓拍或定時抓拍包含駕駛人正面照片并進行身份識別。若駕駛人面部特征不同,則產生駕駛人身份異常事件,并向平臺發送駕駛人身份更換事件信息。未系安全帶報警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終端能對駕駛人未按照規定系安全帶的行為進行識別,對駕駛違規行為進行報警提示,同時滿足以下要求:a)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振動等)實現駕駛人未系安全帶行為的識別;b)終端檢測到駕駛人未系安全帶時,應在5s內觸發報警;c)報警的準確率應不低于95%;d)報警觸發時間間隔為120~300s;e)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應保存報警前后包含駕駛人面部和駕駛室的音視頻,同時抓拍報警點駕駛人面部的照片,且向平臺發送報警信息。雙手脫離方向盤報警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終端應能對駕駛人雙手同時脫離方向盤的行為進行識別,對駕駛違規行為進行報警提示,同時滿足以下要求:a)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振動等)實現對駕駛人雙手同時脫離方向盤行為的識別;b)終端檢測到駕駛人雙手同時脫離方向盤動作時,應在2s內觸發報警;c)報警的準確率應不低于95%;d)默認為報警,當觸發報警時,能夠保存報警前后包含駕駛室內的照片和音視頻,且向平臺發送報警信息。附屬功能導航屏導航屏應包含車輛定位和地圖比較、地圖顯示、運單顯示、地圖包更新、顯示圍欄、路線規劃、路線下發等功能。導航屏應滿足GB/T19392標準的基本功能,還應滿足以下要求。圍欄顯示功能導航屏應具有圍欄顯示功能,相關的禁止和危險區域應以圍欄的形式顯示在地圖上。當車輛進入相關的圍欄區域時,應能夠觸發警報并將相關信息傳輸到平臺。線路接收與上傳功能導航屏應能夠接收平臺下發的行駛路線,并根據下發的路線導航正在運行的車輛。其他功能駕駛行為管理終端可以對不合理的駕駛行為進行管理,并支持以警報形式向平臺報告。不合理的駕駛行為包括車輛急加速、車輛急減速、急轉彎、車輛空擋滑行、怠速停車等。設備參數管理終端應支持在本地或遠程顯示和設置相關設備參數的功能。設備參數應包括衛星定位參數、視頻監控參數、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參數、駕駛人監測參數以及與終端相關的其他參數。車輛狀態數據采集終端應具有通過車輛數據通信總線或信號線獲取車輛狀態數據的功能。車輛狀態包括但不限于車速、制動踏板位置、油門踏板位置、轉向信號和陀螺儀數據。推薦新能源汽車按照GB/T32960要求采集整車數據、故障報警數據等信息。報警證據采集終端在觸發報警時應當具有收集報警記錄的功能。報警檢測包括但不限于報警點前后多個視頻通道的圖像和視頻,報警點前后的車輛狀態信息等。檢測車輛狀態的方法是終端觸發報警時,終端在報警點前后至少應記錄5s的車輛狀態數據,數據采集間隔不超過1s,并產生車輛狀態記錄文件。固件升級終端應當具有遠程固件升級功能。除了滿足JT/T794的相關要求外,終端還應當具有通過JT/T808中的終端控制命令來更新終端和外圍設備固件的功能。升級前終端應確定是否滿足升級條件,然后下載相應的升級文件。固件升級過程還應當滿足安全要求:終端升級固件只能來自受控或備案的服務器,不能使用第三方服務器。警報提示功能終端和附屬設備應當以聽覺、觸覺或視覺的形式向駕駛人提供適當的警報信息,警報信息應當在不同的環境中能夠清楚地識別。功能配置要求根據車輛類型、用戶要求和規定,可以增加或減少終端的功能,但不得干擾其他功能的正常運行。性能要求電氣性能要求終端及外設的電氣性能應滿足JT/T794的規定。環境適應性要求除了JT/T794中要求的終端和外圍設備對環境的適應性之外,終端的主存儲設備還應能夠在-30°C至70°C的環境中啟動和正常運行。電磁兼容性能要求終端及外設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JT/T794的規定。AEBS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34660-2017的要求。通信部件通信部件應滿足JT/T794中的要求,支持基于通用GSM、CDMA、TDD-LTE、FDD-LTE或其他無線通信網絡傳輸機制下的一種或多種通信模式,并預留北斗通訊接口。推薦終端支持多網多通道功能,具備能夠根據網絡信號強度自動切換網絡模式的能力。音視頻終端音視頻應滿足JT/T1076中的相關要求。盲區監測系統的視頻分辨率至少為720P。光源標準對于終端或外圍設備中具有發光功能的原件或設備,其發出的光不得對駕駛人產生傷害,并且其輻射強度、輻射亮度和其他參數應當滿足GB/T20145中的相關要求。電源輸出終端和外圍設備提供的輸出功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5V輸出功率:+5V(±5%),電流≥1A;12V輸出功率:+12V(±5%),電流≥0.5A;24V輸出功率:+24V(±5%),電流≥0.3A。終端的主電源是車輛電源,應有可充電的備用電池。如果主電源不能正常工作,備用電池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00s,并且備用電池的工作時間應當足以觸發警告并將數據上傳至平臺。電器性能終端的電源和操作功率應滿足JT/T794標準的要求,主機接口輸入應滿足以下要求:高電平輸入值的適配范圍:5V到36V。低電平輸入值的適配范圍:0到2V。如果發生警報,則低輸出電平低于0.7V。其他接口符合GB/T19056標準中的要求。衛星定位符合JT/T794標準的要求。振動和沖擊終端經過機械環境測試后(如振動測試和沖擊測試),不得出現永久性結構變形、部件損壞、電氣故障、緊固部件松動、插頭和通訊接口掉落或接觸不良。各種功能保持正常,不會丟失任何保存的信息。振動試驗條件應符合JT/T794標準的要求,沖擊試驗條件應符合JT/T794標準的要求。警報視覺警報設備應能夠通過不同的顯示方法顯示不同的警報類型和級別,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的顏色、不同閃爍頻率和不同圖標。設備的視角不應小于100°。聲音警報設備應能夠使用不同的聲音方法來表達不同類型和級別,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的分貝、不同的頻率。預警使用語音提示,報警使用報警音提示。每種警報類型應具有其自己的警報音,并且不同警報類型之間的警報音應易于區分。在100mm范圍處,最大聲壓級(聲壓級)不得超過86dB。另外,終端還應具有更改警報提示內容或視覺警報和聽覺警報提示方式的功能。終端應當具有用于連接觸覺警報設備的接口。盲區監測系統盲區監測系統的電氣性能、環境適應性和電磁兼容性應滿足JT/T794的性能要求。導航屏導航屏的相關性能應滿足GB/T19392標準的相關要求。安裝要求總體要求終端安裝應避免改變車輛本身的電氣結構與布線,不能因為終端安裝而產生車輛安全隱患。安裝和維護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并具有汽車機電維修技能相關證書。終端主機主機安裝位置,優先選擇在儀表臺中部并進行嵌入式安裝,如遇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安裝位置。環境要求終端主機的安裝應滿足以下要求:a)安裝位置應遠離碰撞、過熱、陽光直射、廢氣、水、油和灰塵的區域,應避開安全氣囊、防抱制動系統和其他敏感電子設備,同時注意通風、散熱;安裝位置宜隱蔽,不影響原車外觀和駕駛人操作。b)使用螺栓固定安裝,不應使用膠粘工藝。c)在終端兩側預留各接插件安裝空間。其他外接設備與主機之間的連接線要求隱蔽敷設,線路所經過部位不應有尖銳和可劇烈撞擊物體,防止因外力因素斷裂而發生短路。d)車輛應在空載靜止狀態下安裝,遠離加油站、油庫、危險品倉庫等區域。主機防護要求對于惡劣使用環境條件(灰塵多、潮濕或容易受人為破壞),無法嵌入式安裝的終端,外加保護盒,如果仍然達不到要求時外加安裝固定支架。安裝方式:水平安裝,指示燈面板朝外。安裝布線取電及布線原則參照JT/T794-2019中7.4和GB/T19056-2021中8.2,安裝布線應符合以下要求:a)終端取電在車輛啟動點火開關之后。b)終端的車速信號輸入應取自車速傳感器脈沖信號或CAN信號,制動開關量信號應從傳感器信號接入,其他開關量信號應從傳感器信號或CAN信號接入。c)設備在車輛上的線路都應保證整齊安全地連接、固定,線路用線夾固定好,走線固定在波紋管里,安裝完畢后,電線不應外露。d)設備不應使用車上原有的保險絲,負載電流值不應大于終端電源的實際工作電流值。顯示屏安裝根據車型不同在駕駛人方便操作和觀看的位置進行固定安裝。緊急按鈕安裝a)安裝位置應選擇隱蔽性好且便于操作的地方,避免被無關人員輕易發現或被無意碰到。b)安裝位置應避免有液體溢出或有水直接噴濺的區域。其它外設根據車型不同,固定安裝在適當位置,如司機IC卡讀卡器等。衛星定位天線及通信天線的安裝衛星定位天線接受信號面朝向天空,不能被金屬物體遮擋,固定于儀表臺附近擋風玻璃前的隱蔽地方,并保證衛星定位天線至少在一路攝像頭的可視范圍內。通信天線安裝位置應遠離喇叭、收音機、播放機等電子設備,避免相互干擾。攝像頭安裝安裝原則參照JT/T1076-2016中5.2.2音視頻通道定義要求,安裝配置音視頻通道編號、位置、名稱。其他通道:根據JT/T1076要求和車輛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駕駛人監測系統攝像頭通道1/DMS攝像頭應合理布局,可以清晰看到駕駛人胸部以上,包含面部動作。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攝像頭通道2/ADAS攝像頭應合理布局,前方無阻擋,能清晰拍攝路面。設備標定依據設備標定方式和標定流程,以保證ADAS和DMS達到功能和性能要求。安裝后檢驗安裝并校準設備后,應當在開放的環境中打開設備并進行測試。該測試應當基于以下原則:a)安裝設備后,不應出現異常車輛狀態,包括車輛不能正常啟動、發動機故障和其他車輛故障。b)設備本身可以正常工作,可以正常放置并連接到監控平臺。該平臺可以接收終端位置數據并顯示設備的實時視頻。必要時可借助小型視頻監示器,驗證安裝位置。c)確保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功能正常運行。測試方法測試方法概述用于主動安全的智能防控的車載終端包括行駛記錄儀和車載視頻終端的功能,被測產品應符合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主動安全的智能防控系統測試不重復測試行駛記錄儀和視頻終端。測試條件實車場地試驗的測試條件如下:a)道路條件:干燥平坦的瀝青或混凝土路面。b)水平能見度:至少1km。c)試驗路面的可見車道標志應處于良好狀態,并符合GB5768.3的要求。d)在車輛測試期間,測試地點的直道長度應當滿足駕駛和加速/減速路線的要求。e)障礙物模型應該由輕質材料組成,并且基本上與車輛的形態特性相對應。車距過近預警系統測試測試條件見8.2節。測試步驟a)測試車輛從障礙物后面100m的位置開始,以72km/h的恒定速度接近障礙物,并且障礙物以70km/h的恒定速度運動。b)當車輛開始報警時,記下車輛報警時的距離信息。c)如果車輛與障礙物之間的時距小于0.6s時未發出警報,則應當立即采取制動措施。d)將記錄的警報信息與傳輸到平臺的警報信息進行比較,并比較警報信息的實時傳輸。e)將警報信息與標準中指定的時間進行比較,以獲得評估結果。測試結果分析測試后,比較記錄的警報時間和相應的時距。具體分析步驟如下:a)如果平臺警報錄像丟失或延遲,終端網絡的傳輸功能異常,測試失敗。如果平臺的警報記錄與實際情況相符,則終端傳輸功能正常,進行下一步驗證。b)如果系統在時距介于2.0s到0.6s之間時發出低級別預警,而當時距小于0.6s時發出高級別報警,則測試通過。c)如果當距離小于2.0s時系統不發出低級別預警,或者當距離小于0.6s時系統不發出高級別報警,則測試失敗。車距過近預警可靠性此功能測試要求連續測試的數量至少為十次。終端應通過十次測試中的八次,并且不能連續兩次測試失敗。車輛前向碰撞預警系統測試測試條件見8.2節。測試車輛標準a)車輛提供標準OBD-II接口,符合ISO15765和SAEJ1939/SAEJ1979協議;b)車輛提供車速信號線和轉動系數值;c)提供左右轉向信號、制動信號線接口;測試規則試驗方法按照JT/T883標準的要求進行。車道偏離報警系統測試測試條件除滿足8.2外,還應具有GB/T26773報警產生測試和虛警測試條件。測試規則試驗方法按照GB/T26773的要求進行。分兩種工況:a)越過車道邊界線工況;b)接近但未越過車道邊界線工況。測試結果分析測試后,比較記錄的警報時間。具體分析步驟如下:a)如果平臺警報錄像丟失或延遲,終端網絡的傳輸功能異常,測試失敗。如果平臺的警報記錄與8.5.2中試驗工況a)和b)實際情況相符,且滿足5.5.4中要求,則終端傳輸功能正常。b)功能性測試通過后,對可靠性進行測試。車道偏離報警可靠性警報產生測試中,系統應保證車輛在越過最早報警線之后,未越過最遲報警線之前發出報警。針對在直道上進行的重復性試驗,終端應通過單組4次試驗中的3次試驗,且通過總共16次試驗中的13次。虛警測試中,當車輛位于左右兩條最早報警線之間(即非報警區域)時,系統應不發出報警。道路標志識別測試測試條件見8.2節。測試步驟a)將終端中的車輛高度設置為2.5m。b)測試車輛以72km/h的恒定速度駕駛帶有標志的車輛通過測試路段。c)通過標志時,記下標志信息,車輛識別和警報信息。d)將記錄的標識和警報信息與傳輸到平臺的記錄進行比較,并比較警報信息的實時傳輸。e)將警報信息與標準要求進行比較,以獲得評估結果。測試結果分析a)如果平臺警報錄像丟失或延遲,終端網絡的傳輸功能異常,測試失敗。如果平臺的警報記錄與實際情況相符,則終端傳輸功能正常,進行下一步驗證。b)如果系統準確識別所有字符,并且在速度限制為60km/h和高度限制為2m的字符處發出警報,則測試通過。c)如果出現字符識別錯誤或未產生警報,則測試失敗。道路標志識別可靠性此功能測試要求測試次數不少于十次。終端應通過十次測試中的八次,并且不能連續兩次失敗。行人碰撞預警系統測試測試條件見8.2節。測試步驟測試1:a)測試車輛從障礙物的后方開始150m,以30km/h的恒定速度接近障礙物,障礙物在車輛前方并靜止。b)如果車輛正在發出警報,記錄車輛發出警報時與行人的碰撞時間。c)如果車輛與障礙物和行人之間的碰撞時間少于1.5s,并且未報警報報,則應當立即采取制動措施。d)將記錄的警報信息與傳輸到平臺的警報信息進行比較,并比較警報信息的實時傳輸。e)將警報信息與標準中指定的時間進行比較,以獲得評估結果。測試2:a)測試車輛從障礙物的后方開始150m,以36km/h的恒定速度接近障礙物。障礙物位于車輛前方,并以5km/h的恒定速度向前移動。b)如果車輛正在發出警報,記錄車輛發出警報時與行人的碰撞時間。c)如果車輛與障礙物和行人之間的碰撞時間少于1.5s,并且未報警報報,則應當立即采取制動措施。d)將記錄的警報信息與傳輸到平臺的警報信息進行比較,并比較警報信息的實時傳輸。e)將警報信息與標準中指定的時間進行比較,以獲得評估結果。測試結果分析a)如果平臺警報錄像丟失或延遲,終端網絡的傳輸功能異常,測試失敗。如果平臺的警報記錄與實際情況相符,則終端傳輸功能正常,進行下一步驗證。b)如果系統在碰撞時間(TTC)不小于2s時發出碰撞警告,則測試通過。c)如果系統在碰撞時間(TTC)少于2s時內發出碰撞警告,則測試失敗。行人碰撞預警可靠性此功能測試要求測試1和測試2的連續測試次數不少于十次,并且終端要通過十次測試中的八次,并且不能通過兩個連續測試。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檢測的相關測試方法及步驟應當符合GB/T38186標準相關要求。盲區監測系統測試條件見8.2節。測試方法盲區監測系統的相關測試方法及步驟應當符合ISO17387標準相關要求。變更路線報警測試條件a)開放道路環境,導航地圖能顯示道路。b)路程長度不少于5km。c)車輛CAN總線速度信號正常接入終端。測試步驟a)平臺下發車輛行駛路線,構成折線的點數不少于16。b)車輛行駛進入線路,根據途徑點(平臺下發的線路參數)與車輛的位置判斷是否報警。c)當車輛位置與途徑點距離超出JT/794-2019衛星定位模塊精度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樂山師范學院《短視頻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傳媒學院《影視特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高原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職業學院《園林與環境景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興國縣達標名校2025年教研聯合體中考模擬試卷(一)英語試題含答案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中國抗戰時期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農業大學《數字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云南民族民間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3年飛行員教員理論考試題庫(核心600題)
- 湖南省岳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一)(一模) 英語 含解析
- 《創新教育教程》第三章-組合創造法-教案-
- 未成年人監護狀況基本情況表、監護人監護能力等級評估表、評估報告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卷帶答案
- 航空航天知識講座學習課件
- 古代漢語(第三版)上冊10觸龍說趙太后
- 2024-2030年塞爾維亞電力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新)100篇初中生語文閱讀題(含答案)匯編
- 廣東省佛山市2023屆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佛山二模)政治含答案
- NBT 31021-2012風力發電企業科技文件規檔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