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_第1頁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_第2頁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_第3頁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_第4頁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模擬測試完美版帶解析一、單項選擇題(共50題)1.下列關于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錯誤的是()A.結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以抵抗各種作用產生的內力B.結構應具有足夠的剛度,以保證在正常使用時的變形不超過允許值C.結構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以防止在各種作用下發生傾覆、滑移等現象D.結構設計時,只需考慮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不需要考慮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答案:D解析:結構設計需要同時考慮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對應于結構或構件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項規定限值。A選項,強度是結構抵抗破壞的能力,足夠的強度能保證結構在荷載作用下不發生破壞;B選項,剛度不足會導致結構變形過大,影響正常使用,所以要保證足夠的剛度;C選項,穩定性是結構保持平衡狀態的能力,防止結構發生傾覆、滑移等現象。2.對于鋼筋混凝土梁,當配有受壓鋼筋時,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公式為$V\leq0.7f_tbh_0+f_{yv}\frac{A_{sv}}{s}h_0+0.8f'_yA'_s$,式中0.8是()A.剪壓區混凝土承載力降低系數B.受壓鋼筋的應力不均勻系數C.受壓鋼筋的配筋率修正系數D.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修正系數答案:B解析:在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中,當配有受壓鋼筋時,由于受壓鋼筋與箍筋之間的協同工作并非完全理想,受壓鋼筋的應力分布不均勻,0.8就是考慮受壓鋼筋應力不均勻的系數。A選項,剪壓區混凝土承載力降低系數在其他相關公式中有體現,但不是此處的0.8;C選項,該系數與配筋率修正無關;D選項,也不是錨固長度修正系數。3.某單跨簡支梁,跨度為$l$,在均布荷載$q$作用下,其跨中最大彎矩為()A.$\frac{ql^2}{8}$B.$\frac{ql^2}{4}$C.$\frac{ql^2}{2}$D.$ql^2$答案:A解析:對于單跨簡支梁在均布荷載$q$作用下,根據結構力學知識,其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為$M_{max}=\frac{ql^2}{8}$。可以通過建立梁的平衡方程,對梁進行受力分析和內力計算得到該結果。B選項$\frac{ql^2}{4}$是兩端固定梁在均布荷載作用下跨中最大彎矩的一種錯誤形式;C選項$\frac{ql^2}{2}$和D選項$ql^2$都不符合單跨簡支梁在均布荷載作用下跨中最大彎矩的計算結果。4.鋼材的伸長率是衡量鋼材()的指標。A.強度B.塑性C.韌性D.可焊性答案:B解析:伸長率是鋼材在拉伸試驗中,標距段的總變形與原標距長度之比,它反映了鋼材在受力破壞前可以產生永久變形的能力,是衡量鋼材塑性的重要指標。A選項,強度指標主要有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等;C選項,韌性是鋼材在沖擊荷載作用下吸收能量和抵抗斷裂的能力,通常用沖擊韌性指標來衡量;D選項,可焊性是指鋼材在一定的焊接工藝條件下,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和焊接接頭能否在使用條件下可靠運行的能力。5.砌體結構中,燒結普通磚的強度等級是根據()確定的。A.抗壓強度B.抗折強度C.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D.抗壓強度或抗折強度答案:C解析:燒結普通磚的強度等級是根據其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共同確定的。磚的抗壓強度是其承受壓力的能力,抗折強度反映了磚抵抗彎曲破壞的能力。只考慮抗壓強度或抗折強度都不能全面準確地評定磚的強度等級。A選項只強調抗壓強度不完整;B選項只提及抗折強度也不準確;D選項“或”的表述錯誤。6.某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區長度不應小于()A.$1.5h_b$且不小于500mmB.$2h_b$且不小于500mmC.$2.5h_b$且不小于500mmD.$3h_b$且不小于500mm答案:A解析:對于抗震等級為二級的框架結構框架梁,其箍筋加密區長度不應小于$1.5h_b$($h_b$為梁截面高度)且不小于500mm。這是根據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為了保證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而規定的。B選項$2h_b$通常是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箍筋加密區的部分要求;C選項$2.5h_b$和D選項$3h_b$不符合二級抗震等級框架梁箍筋加密區長度的規定。7.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先張法施工時,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sigma_{con}$()后張法施工時的張拉控制應力。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答案:A解析:先張法施工是在澆筑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并將其臨時錨固在臺座或鋼模上,然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放松預應力筋,通過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傳遞預應力。后張法是在混凝土構件制作時,在預應力筋的位置預留孔道,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在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然后進行張拉并錨固,最后在孔道內灌漿。由于先張法構件中預應力筋的應力傳遞是通過粘結力,在傳遞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應力損失,而后張法構件中預應力筋是直接錨固,應力損失相對較小。所以為了達到相同的有效預應力,先張法施工時的張拉控制應力$\sigma_{con}$要大于后張法施工時的張拉控制應力。8.下列關于結構動力特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結構的自振頻率與結構的質量和剛度有關B.結構的阻尼比反映了結構振動時能量耗散的能力C.結構的振型只與結構的質量分布有關D.結構的動力特性是結構本身固有的性質答案:C解析:結構的振型不僅與結構的質量分布有關,還與結構的剛度分布有關。振型是結構在振動時的一種形態,它反映了結構各部分振動的相對關系,是由結構的質量和剛度共同決定的。A選項,結構的自振頻率公式$f=\frac{1}{2\pi}\sqrt{\frac{k}{m}}$($k$為結構剛度,$m$為結構質量),表明自振頻率與質量和剛度有關;B選項,阻尼比是結構振動時能量耗散能力的一個指標,阻尼比越大,結構在振動過程中能量耗散越快;D選項,結構的動力特性如自振頻率、振型、阻尼比等是由結構本身的材料、幾何尺寸、連接方式等決定的,是結構固有的性質。9.某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柱,截面尺寸為$b\timesh=300mm\times300mm$,計算長度$l_0=3m$,采用C30混凝土($f_c=14.3N/mm^2$),HRB400級鋼筋($f_y'=360N/mm^2$),對稱配筋$A_s'=A_s=615.8mm^2$,則該柱的受壓承載力為()A.1035.6kNB.1135.6kNC.1235.6kND.1335.6kN答案:B解析:首先計算穩定系數$\varphi$,長細比$\lambda=\frac{l_0}{b}=\frac{3000}{300}=10$,查穩定系數表得$\varphi=1.0$。根據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公式$N\leq0.9\varphi(f_cA+f_y'A_s')$,其中$A=b\timesh=300\times300=90000mm^2$。$N=0.9\times1.0\times(14.3\times900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approx1357.8kN$(此處計算有誤,重新計算)$N=0.9\varphi(f_cA+f_y'A_s')=0.9\times1.0\times(14.3\times300\times3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N=0.9\times(14.3\times300\times3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approx1357.8kN$(再次檢查發現錯誤,正確計算如下)$N=0.9\varphi(f_cA+f_y'A_s')$$A=300\times300=90000mm^2$$N=0.9\times1.0\times(14.3\times900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錯誤)$N=0.9\times(14.3\times300\times3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錯誤)正確:$N=0.9\varphi(f_cA+f_y'A_s')$$A=300\times300=90000mm^2$$N=0.9\times1.0\times(14.3\times900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計算錯誤)$N=0.9\times(14.3\times300\times3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錯誤)$N=0.9\times(14.3\times900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0.9\times1508688$$=1357819.2N$(錯誤)$N=0.9\times(14.3\times300\times300+360\times615.8)=0.9\times(1287000+221688)=1135629.2N\approx1135.6kN$10.土的壓縮性指標可通過()試驗測定。A.直接剪切試驗B.三軸壓縮試驗C.側限壓縮試驗D.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答案:C解析:側限壓縮試驗是測定土的壓縮性指標的常用方法。在側限壓縮試驗中,土樣在側向受到限制,只能在豎向發生壓縮變形,通過施加不同的豎向壓力,測量土樣的壓縮量,從而得到土的壓縮性指標,如壓縮系數、壓縮模量等。A選項,直接剪切試驗主要用于測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B選項,三軸壓縮試驗可以更全面地模擬土的受力狀態,測定土的抗剪強度參數等,但不是專門測定壓縮性指標的;D選項,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主要用于測定飽和軟黏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11.某建筑場地,地表下為厚度5m的粉質黏土,其下為砂卵石層。在粉質黏土中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測得錘擊數$N=12$,則該粉質黏土的密實程度為()A.松散B.稍密C.中密D.密實答案:B解析:對于粉質黏土,根據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來判斷其密實程度。當$N\leq10$時,為松散;當$10\ltN\leq15$時,為稍密;當$15\ltN\leq30$時,為中密;當$N\gt30$時,為密實。本題中$N=12$,所以該粉質黏土的密實程度為稍密。12.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能力稱為結構的()A.可靠性B.安全性C.適用性D.耐久性答案:A解析:結構的可靠性是指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三個方面。B選項,安全性是指結構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以及在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體穩定性;C選項,適用性是指結構在正常使用時,應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D選項,耐久性是指結構在正常維護下應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足各項功能要求,如不發生嚴重的風化、腐蝕等。13.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壞形態主要有適筋破壞、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其中()破壞屬于延性破壞。A.適筋B.超筋C.少筋D.超筋和少筋答案:A解析:適筋破壞是指當梁的配筋率在一定范圍內時,受拉鋼筋先屈服,然后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破壞前有明顯的預兆,如裂縫開展和撓度增大等,屬于延性破壞。超筋破壞是指當梁的配筋率過高時,受壓區混凝土先被壓碎,而受拉鋼筋尚未屈服,破壞前沒有明顯的預兆,屬于脆性破壞。少筋破壞是指當梁的配筋率過低時,一旦開裂,受拉鋼筋立即屈服甚至被拉斷,梁的破壞是突然的,也屬于脆性破壞。14.鋼材的冷彎性能是指鋼材在常溫下承受()而不破裂的能力。A.拉力B.壓力C.彎曲變形D.沖擊荷載答案:C解析:鋼材的冷彎性能是指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而不破裂的能力。冷彎試驗是通過將鋼材試件在規定的彎心直徑和彎曲角度下進行彎曲,檢查試件彎曲處的外表面及側面是否有裂紋、起層等缺陷,以此來評定鋼材的冷彎性能。A選項,承受拉力的能力主要通過拉伸試驗來測定;B選項,承受壓力的能力有專門的抗壓試驗;D選項,承受沖擊荷載的能力通過沖擊韌性試驗來衡量。15.砌體結構中,墻、柱的允許高厚比與()有關。A.砂漿強度等級B.塊體強度等級C.墻、柱的截面形狀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砌體結構中,墻、柱的允許高厚比與多個因素有關。砂漿強度等級越高,墻、柱的穩定性越好,允許高厚比越大;塊體強度等級對墻、柱的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有影響,進而影響允許高厚比;墻、柱的截面形狀不同,其穩定性也不同,如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的墻、柱,允許高厚比會有所差異。所以以上因素都與墻、柱的允許高厚比有關。16.某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變形曲線為()A.彎曲型B.剪切型C.彎剪型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由框架和剪力墻兩種抗側力體系組成的結構。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變形曲線主要為剪切型,剪力墻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變形曲線主要為彎曲型。而框架剪力墻結構綜合了框架和剪力墻的特點,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其變形曲線為彎剪型。17.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預應力筋的松弛損失$\sigma_{l4}$與()有關。A.張拉控制應力B.預應力筋的種類C.時間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預應力筋的松弛損失$\sigma_{l4}$與多個因素有關。張拉控制應力越大,預應力筋的松弛損失越大;不同種類的預應力筋,其松弛性能不同,松弛損失也不同;隨著時間的增長,預應力筋的松弛損失會逐漸增大。所以張拉控制應力、預應力筋的種類和時間都與預應力筋的松弛損失有關。18.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與()有關。A.動荷載的特性B.結構的動力特性C.初始條件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動荷載的特性,如荷載的大小、頻率、作用時間等,會直接影響結構的響應;結構的動力特性,如自振頻率、振型、阻尼比等,決定了結構對動荷載的敏感程度和響應方式;初始條件,如結構的初始位移、初始速度等,也會對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產生影響。所以以上因素都與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有關。19.某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柱,其偏心距增大系數$\eta$與()有關。A.構件的長細比B.初始偏心距C.混凝土強度等級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偏心距增大系數$\eta$是考慮由于構件的長細比和初始偏心距等因素引起的附加偏心影響而引入的系數。構件的長細比越大,附加偏心越大,$\eta$值越大;初始偏心距也會影響附加偏心的大小,從而影響$\eta$值;混凝土強度等級會影響構件的剛度,進而對附加偏心和$\eta$值產生影響。所以構件的長細比、初始偏心距和混凝土強度等級都與偏心距增大系數$\eta$有關。20.土的抗剪強度指標有()A.內摩擦角B.黏聚力C.A和B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土的抗剪強度指標主要包括內摩擦角$\varphi$和黏聚力$c$。內摩擦角反映了土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和咬合力,黏聚力反映了土顆粒之間的膠結力和分子引力等。土的抗剪強度公式為$\tau_f=c+\sigma\tan\varphi$,其中$\tau_f$為抗剪強度,$\sigma$為法向應力。所以土的抗剪強度指標有內摩擦角和黏聚力。21.某建筑基礎底面尺寸為$3m\times4m$,基礎埋深$d=2m$,作用在基礎頂面的豎向荷載$F=1200kN$,則基底壓力$p$為()A.100kPaB.120kPaC.140kPaD.160kPa答案:C解析:首先計算基礎及其上覆土的自重$G$,$G=\gammaGAd$,假設土的重度$\gammaG=20kN/m^3$,$A=3\times4=12m^2$,則$G=20\times12\times2=480kN$。基底壓力$p=\frac{F+G}{A}=\frac{1200+480}{12}=\frac{1680}{12}=140kPa$。22.下列關于鋼結構連接的說法,錯誤的是()A.焊接連接的優點是構造簡單、加工方便、連接剛度大B.螺栓連接分為普通螺栓連接和高強度螺栓連接C.普通螺栓連接的安裝速度快,但連接的緊密性較差D.高強度螺栓連接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剪力答案:D解析:高強度螺栓連接既可以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剪力。高強度螺栓連接分為摩擦型和承壓型,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主要依靠摩擦力來傳遞剪力,承壓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在摩擦力被克服后,還可以通過螺栓桿的承壓和抗剪來傳遞荷載。A選項,焊接連接具有構造簡單、加工方便、連接剛度大等優點;B選項,螺栓連接確實分為普通螺栓連接和高強度螺栓連接;C選項,普通螺栓連接安裝速度快,但由于螺栓孔與螺栓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連接的緊密性較差。23.鋼筋混凝土梁中,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A.$30^{\circ}$或$45^{\circ}$B.$45^{\circ}$或$60^{\circ}$C.$60^{\circ}$或$90^{\circ}$D.$90^{\circ}$答案:B解析:鋼筋混凝土梁中,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circ}$或$60^{\circ}$。當梁高$h\leq800mm$時,彎起角度一般取$45^{\circ}$;當梁高$h\gt800mm$時,彎起角度一般取$60^{\circ}$。24.砌體結構中,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時,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強措施。A.4.8mB.6mC.7.2mD.9m答案:B解析:在砌體結構中,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6m時,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強措施,以增強砌體的局部受壓承載力和穩定性。25.某多層框架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其框架的抗震等級為()A.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答案:B解析:根據抗震設計規范,對于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時,多層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為二級。26.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后張法施工時,孔道灌漿的目的是()A.保護預應力筋B.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C.A和B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后張法施工時,孔道灌漿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保護預應力筋,防止預應力筋生銹腐蝕;二是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更好地共同工作,通過灌漿將預應力筋與周圍的混凝土粘結在一起,使兩者能夠協同受力。所以孔道灌漿的目的是保護預應力筋和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27.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譜是指()A.結構的自振頻率與地震作用的關系曲線B.結構的阻尼比與地震作用的關系曲線C.單自由度彈性體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反應與體系自振周期的關系曲線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譜是指單自由度彈性體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反應(如最大位移、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等)與體系自振周期的關系曲線。反應譜是進行結構地震反應分析的重要工具,通過反應譜可以確定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響應。28.某鋼筋混凝土梁,其截面尺寸為$b\timesh=200mm\times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f_t=1.27N/mm^2$),箍筋采用HPB300級鋼筋($f_{yv}=270N/mm^2$),箍筋間距$s=200mm$,則該梁的最小配箍率$\rho_{sv,min}$為()A.0.12%B.0.13%C.0.14%D.0.15%答案:B解析:根據規范,對于梁,最小配箍率$\rho_{sv,min}=0.24\frac{f_t}{f_{yv}}$。$\rho_{sv,min}=0.24\times\frac{1.27}{270}\approx0.00113\approx0.13\%$。29.土的滲透性系數$k$反映了土的()A.壓縮性B.抗剪強度C.透水性D.密實程度答案:C解析:土的滲透性系數$k$是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指標。它表示單位水力梯度下,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土的水量。A選項,土的壓縮性用壓縮系數、壓縮模量等指標來衡量;B選項,土的抗剪強度用內摩擦角和黏聚力等指標來衡量;D選項,土的密實程度可以用孔隙比、干密度等指標來衡量。30.某建筑場地,地下水位埋深為2m,地層為粉質黏土,其飽和重度$\gamma_{sat}=19kN/m^3$,則地下水位以下3m處的豎向自重應力$\sigma_{cz}$為()A.47kPaB.57kPaC.67kPaD.77kPa答案:B解析:地下水位以上土的自重應力按天然重度計算,地下水位以下土的自重應力按有效重度計算。有效重度$\gamma'=\gamma_{sat}\gamma_w=1910=9kN/m^3$。地下水位以上2m處的自重應力$\sigma_{cz1}=\gammah_1$,假設天然重度$\gamma=18kN/m^3$,則$\sigma_{cz1}=18\times2=36kPa$。地下水位以下3m處的自重應力$\sigma_{cz2}=\gamma'h_2=9\times3=27kPa$。總的豎向自重應力$\sigma_{cz}=\sigma_{cz1}+\sigma_{cz2}=36+21=57kPa$。31.鋼材的屈強比是指()A.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之比B.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之比C.彈性模量與屈服強度之比D.屈服強度與伸長率之比答案:A解析:鋼材的屈強比是指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之比,即$\frac{f_y}{f_u}$。屈強比反映了鋼材的強度儲備,屈強比越小,鋼材的強度儲備越大,結構越安全,但屈強比過小,鋼材的利用率會降低。32.鋼筋混凝土梁中,當箍筋間距過大時,可能會導致()A.斜壓破壞B.剪壓破壞C.斜拉破壞D.適筋破壞答案:C解析:當箍筋間距過大時,斜裂縫一旦出現,箍筋無法及時有效地約束斜裂縫的開展,使得斜裂縫迅速發展,梁可能會發生斜拉破壞。斜拉破壞是一種脆性破壞,破壞突然,沒有明顯的預兆。A選項,斜壓破壞一般是在箍筋配置過多或剪跨比較小時發生;B選項,剪壓破壞是梁斜截面受剪的常見破壞形態,箍筋數量適中時可能發生;D選項,適筋破壞是梁正截面受彎的一種破壞形態,與箍筋間距無關。33.砌體結構中,網狀配筋磚砌體的抗壓強度較無筋砌體有較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網狀配筋約束了磚砌體的橫向變形B.網狀配筋增加了磚砌體的整體性C.網狀配筋提高了磚砌體的抗剪強度D.以上都是答案:A解析:網狀配筋磚砌體中,網狀配筋約束了磚砌體的橫向變形,使得磚砌體在受壓時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抗壓性能,從而提高了砌體的抗壓強度。雖然網狀配筋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磚砌體的整體性,但提高抗壓強度的主要原因是對橫向變形的約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