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二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二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二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4頁
第二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 講義 2024年江西省中考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封建時代的歐洲和亞洲國家【單元時空】【考情回放】時間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題型選擇題選擇題選擇題選擇題選擇題分值24222小切口中世紀西歐城市西歐莊園、阿拉伯文化西歐莊園拜占庭帝國封君與封臣考查熱度★★★★★趨勢分析本單元的考點是江西中考的必考內容,命題素材以材料為主,考查題型以選擇題為主其考查角度如下:一、西歐封君與封臣的關系;二、西歐莊園的特點;三、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2024年重點關注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回歸教材】知識點1:法蘭克王國和基督教的興起2022年版課標通過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傳播,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一、法蘭克王國的統治背景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這些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建立481年,日耳曼人克洛維建立法蘭克王國鞏固統治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二、查理曼帝國概況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與原來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基本相當,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結果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三、西歐的封君封臣制形成時間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措施不再像以前那樣無償地賞賜土地,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影響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關系(1)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2)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特點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四、基督教的興起興起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傳播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知識點2:西歐莊園西歐中世紀城市歐洲的早期大學2022年版課標通過莊園生活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歐洲城市和大學的興起,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一、西歐莊園1.莊園的興起(1)出現: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2)發展: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2.性質: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3.組成:莊園的居民均為領主的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4.土地經營模式自營地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通常占莊園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歸領主所有份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是佃戶的生活來源。佃戶取得份地的條件是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一般每周要在自營地上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共用地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5.莊園法庭概況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法庭審判依據習慣法或村法,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侵犯領主利益的行為,會受到起訴與處罰作用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佃戶有時也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二、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1.背景: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西歐的農業、工商業普遍衰落,羅馬時代的很多城市變成了廢墟。2.興起(1)時間:從10世紀起。(2)原因:西歐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3)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法蘭西的巴黎、馬賽,英格蘭的倫敦。3.爭取自由和自治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因此,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戶一樣履行義務方式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結果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形式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影響國王給在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4.城市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三、大學的興起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2.興起方式:12世紀,巴黎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取得自治權利。3.自治權利: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4.大學課程設置課程基礎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專業課程法學、醫學和神學意義逐漸打破了教會的壟斷,為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知識點3:《羅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國2022年版課標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東羅馬帝國(1)版圖:涵蓋了希臘以及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區,這些地區有農業比較發達的埃及、敘利亞,有許多大都市和國際貿易港口。(2)發展:東羅馬帝國的經濟比較活躍,社會比較穩定。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則延續下來,并且進入一個“黃金時代”。2.《羅馬民法大全》編纂者查士丁尼及其組建的法典編纂委員會編纂目的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時間從529年開始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法學匯纂》由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而成《法理概要》指導學習法律文獻《新法典》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的法令內容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作用《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二、拜占庭帝國1.建立: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東羅馬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稱“拜占庭帝國”。2.滅亡:從14世紀初開始,拜占庭帝國受到新崛起的奧斯曼人的不斷進攻。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3.拜占庭文化形成原因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主要貢獻拜占庭帝國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知識點4:大化改新日本古代社會2022年版課標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一、6世紀前的日本1—2世紀,日本有許多小國。5世紀,大和政權基本統一了日本,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大王依靠貴族統治全國。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二、大化改新背景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推動日本進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開始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稱日本國內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歷史意義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三、幕府統治形成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特征幕府統治時期,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實際上天皇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幕府將軍實際上把持著國家大權知識點5: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2022年版課標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創立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紀初創立了伊斯蘭教發展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城傳教,由于遭到當地傳統勢力的反對,他于622年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傳播伴隨著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廣泛傳播二、阿拉伯帝國形成過程(1)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國唐朝邊境;751年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2)在西線,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橫掃北非;在西南歐洲的戰場上,阿拉伯人長驅直入,占領了西班牙,接著越過比利牛斯山,為法蘭克王國軍隊所阻疆域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三、阿拉伯文化繁榮原因(1)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2)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人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成就數學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發明的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并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醫學《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文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奇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