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2025年高考歷史復習專練(黑吉遼蒙專用)解析版_第1頁
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2025年高考歷史復習專練(黑吉遼蒙專用)解析版_第2頁
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2025年高考歷史復習專練(黑吉遼蒙專用)解析版_第3頁
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2025年高考歷史復習專練(黑吉遼蒙專用)解析版_第4頁
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2025年高考歷史復習專練(黑吉遼蒙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難點14發現變革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

課程高考要求考情速遞

1.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3年19考

2.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深遠影響3年24考

3.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3年5考

綱要4.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3年11考

5.了解西方列強對亞非拉的殖民擴張、世界殖民體系建立的過程,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

3年5考

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6.了解亞非拉人民的抗爭,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3年6考

1.了解近代西方政治體制各主要類型的產生和演變過程3年0考

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點3年1考

3.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知道宗教倫理在西方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3年0考

選一

4.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情況,以及國際法的發展3年???/p>

5.了解近代貨幣發行和使用情況3年???/p>

6.知道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及其由來3年1考

1.了解人類在食物生產、儲備等方面的進步,認識消除饑餓和食品安全對于人類社會發

3年3考

展的重大意義

2.認識大機器生產、工廠制度的出現對改變人們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義;認識生產

3年6考

方式的變革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革命性意義

選二3.認識世界市場的形成對商業貿易的意義,認識近代貿易、金融的變化及其對人類生活

3年3考

的影響

4.了解近代以來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及面臨的問題3年2考

5.認識工業革命對促進交通進步的作用,認識近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

3年3考

會變遷的意義

1.了解近代人口遷徙,認識移民融入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3年0考

2.了解近代商路的開辟,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

3年4考

演的重要角色

選三3.了解近代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認識戰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

3年1考

撞,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

4.了解近代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

3年0考

播中的作用

1.命題規律:側重綱要,選必二關聯視角相對較多;命題點側重工業革命成就及影響、馬克思主義

誕生及意義、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等;情境設計多利用工業革命時期經濟數據、現象設計學習

情境、社會情境或者生活情境,近代科學與思想發展也是重要考查方向。

命題2.歷史考法:(2024?遼寧,工業革命進程、工業革命影響)、(2023?遼寧,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分析3.備考策略:精準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歷史進程;多角度理解工業革命產生的影響,并能夠把情境

材料與教材結論對應聯系;注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容、歷史影

響以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階段;關注民族解放運動的背景與進程,合理分析不同地區、國家運動的

特殊性

重難詮釋

專題從工業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18世紀60年代T914年)是西方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時期,是世

界工業文明的確立和發展時期,更是資本主義取得全球優勢的時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

以廣泛確立。

線索1制度與治理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完善、擴展;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帝國主義矛盾增加,民族獨

立運動爆發;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不斷發展。

線索2經濟與生活兩次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巨大發展,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工業化與城

市化進程加快,水陸交通等方面發生重要變遷,推動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線索3思想與文化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三大思潮發展,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成為重

要訴求。世界貿易、近代戰爭及文化載體的發展等,推動近代文化的走向多元化。

【知識導航】

18世紀60年代首先在英國開始。后逐卿展至懈洲大陸和北美。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動力技術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類進入塞汽時代’。

I19世紀中期,英國的機器制通業實現了機械化,工業鞠完成。

電力技術的廣泛開發和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內魅機的創制和應用,帶來更便捷的動力,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先后出現。

第二欠工蜂命中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其中美國和德國發展最為釉。

生產力進行機器大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推動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生產組織第一次工業革命建立了工廠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壟斷組織。

社會結構促使階級結構變化,社會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階級。

…好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建流、居住、基礎設施、交通等方面的變化

------------了環髓染'貧富矛盾、交通擁堵、犯罪率上升、失業耨加等社會問題

水陸交通推動了交通工具的變化,促進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便于經貿'信息的交流。

社會生活促使生活觀念、教育文化、稠生活等生翻念和方挪變化。

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勁把亞辛拉等地區綱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巾。

世界市場y

第二欠工業革命后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郭

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世界經濟貿易體系

英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巾心。

貿易格局

好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等新興工業國家雕,英國的貿易壟眥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尢國際間貨靜算日益頻翱復雜。

金融體系,

---------------R1816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制后國際金本位貨市制度逐瓢成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割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詆生。

誕生------

一見它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主義

實踐馬克思和恩格斯投入1848年的革命斗爭。

斯席Z--------------------------------------------------------------------------

——先后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和唯物史觀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國際工人運動

一.第一國際'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巴黎公社,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

'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18世紀,醐形成楣制度后來歷經多次議會改革君主立憲制逐標善

1835年,英國確立近代自治市制度加強了基層自治管除

186蜂頜布法令麟農斕,實行地方自治和司法、教育、軍事改革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做瞬余。

1861-1865年美國堀發植淋肯政府頜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最終北方獲勝.

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隨后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

資柱義制朗展

----------------意大利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國,實行君主強制;1870年,實現國家統一。

1864—1871年通過王朝戰爭實現統一,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I德意志

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濃是

加強巾央集權麟封建等級制制定憲法

內容

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一推行盲國強兵'殖產興業女明開化三大政策

影響使日本擺脫了民雕機,但俁留了大i封鸛力,最終讓對外侵就張的道路。

建立付世紀初英國形成政務官和事務官兩類官的870年,英國最終融了文官制度。

特點公開考試撇錄用政治中立嬲常任和論功晉升

文官制度

以極版7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髓性和持續性。

兩次工業革觥攜影響------

—^消極馥滋生官僚習氣稚化現象翦加了國家財政負擔;-翹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解

拉美18世紀晚期拉丁券邱洲列強的靖民統治之下

亞洲19世紀末20世紀機絕大多數亞洲國家淪為殖民地或糊民地。

亞豐拉的喇

1884年端會議儺有效占領源則大大加快了列強瓜分豐洲的速度.

聿洲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侵占了幾乎整個豐洲。

世界嬉民體系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1804年海坳蛇拉開了拉美民融立運動的牖

1822年,巴西雕葡萄牙的統治需了獨立

殖民體系與民融立

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領郭,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在1826年基本頰獨立。

2他已初艮齦主意識增強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新高潮

成果概況

民族獨立運動

代表印度的民族解施動'伊朗的立箍命'幗的辛肄命

斗爭說武裝斗爭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爭形式

豐洲

典型事件饃及的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等

影響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促進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髓識的覺醒為髏的民族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礎。

<1

限時提升練(建議用時:30分鐘)

【高考真題】

1.12024?新課標卷?"17世紀,法國某細布工場雇傭近1700人,分屬于制作輪子與刀具、清洗、上色、整

經等部門。織布分為多道工序,其中壓印、繡花等通常由婦女承擔。這可用于說明()

A.生產方式變革的條件漸趨成熟B.機器大生產強化對工人管理

C.現代工廠制度提高了生產效率D.工業革命促進女性地位提升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7世紀(法國)。材料中描述的細布工場中分工明確,各有不同部門和工序,這種細致的分工體現了

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這為生產方式的變革(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大生產轉變)逐漸創造了成熟的條件,A項

正確;17世紀主要還是手工工場,并非機器大生產,排除B項;現代工廠制度是在工業革命后才確立的,與

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工業革命在18世紀中后期開始,此時還未開始,排除D項。故選A項。

2.12024?新課標卷70】1897年,西非黃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權利保護協會”,主要成員是地方首領和受

過西式教育的上層人士。他們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將大片土地宣布為“無人居住土地”的企圖。20世紀初,類

似團體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繼成立。這些團體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爭成為主要斗爭形式B.推動了非洲首個政黨的誕生

C.幫助大多數地區免于淪為殖民地D.促進了民族獨立思想的傳播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

確時空時:19-20世紀的非洲。依據材料概況可知:19-20世紀在非洲成立了“土著居民權利保護協會”或類

似團體,其成立的目的是抵制殖民者將大片土地宣布為“無人居住土地”從而淪為殖民者的殖民地,這些團

體的相繼成立,使其在抵抗殖民者侵略的過程中促進了民族獨立思想的傳播,D項正確;材料僅涉及了反抗

殖民團體的成立,未涉及這些團體采用的斗爭方式,不能得出和平抗爭成為主要斗爭方式,排除A項;材料

僅涉及這些團體的領導者大多數為地方首領和受過西式教育的上層人士,未涉及這些團體的成立促進了政黨

的產生,且也未有明確時間說明出現“首個”政黨,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成功抵制了西方殖民者把大量土

地宣布為“無人居住的土地”的企圖,未涉及是否避免了非洲淪為殖民地,1884年柏林會議對非洲大部分地

區進行瓜分,并使其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排除C項。故選D項。

3.12024?全國甲卷?10]有學者評論,當一個手織女工從織機旁站起來休息時,沒有其他人等著接她的活去

完成下一個工序,但是“在棉紡廠中,所有的機器都是開動著的,時刻都需要有人照看”“是機器迫使工人

接受工廠紀律的”。這可以表明工業革命期間()

A.生產組織方式發生深刻變革B.機器大生產推動人身解放

C.工廠紀律保障工人勞動權益D.工人勞動自主性極大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8

世紀下半葉(英國)。據材料可知,18世紀下半葉,紡織廠的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發生了變化,結合所學可

知,18世紀下半葉,以改良蒸汽機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革新引發了手工勞動到機器大生產的巨大變革。工廠

出現,工廠制度逐漸形成,工廠將生產資料和工人集中一起,通過使用機器進行大批量生產,并實施細致的

分工和嚴格的紀律,A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機器生產限制了人身自由,使工人成為機器的附庸,并

沒有推動人身解放,排除B項;工人勞動權益是通過工人運動逐漸獲得的,排除C項;工業革命時期,工人

被機器限制,工人勞動自主性被降低,排除D項。故選A項。

4.12024?山東卷?12]在某些意義上,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啟蒙思想家的繼承者,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

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這是因為他們把

關注的重心轉向了()

A.經濟規律B.理想社會C.社會正義D.階級斗爭

【答案】C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因為他們都相信犯罪和貪婪是罪惡環境的產物,也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

但相比之下,空想社會主義者更為‘激進’”可知,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僅認識到啟蒙思想家所構建的理想社

會一一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一一非理性非正義,而且還要進行改造,要構建理性和永恒正義的王國,這是相

比啟蒙思想的激進之處,C項正確;空想社會主義者并沒有將重點轉向經濟規律,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就違背

了經濟規律,排除A項;啟蒙思想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構建了理想社會,排除B項;空想社會主義者沒有

認識到無產階級力量的重要性,沒有強調階級斗爭,科學社會主義強調階級斗爭,排除D項。故選C項。

5.12024?海南卷72】19世紀中葉,英國市政廳的設計遵循公開原則。1848年哈利法克斯市在設計市政廳

時決定,其位置應在市中心制高點,須有令人注目的高塔和巨大的鐘樓。市政廳竣工剪彩時,威爾士王子到

場,6萬多名觀眾參加,還有1萬多名學生和大型樂隊表演節目。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王室權力得到強化B.城市治理體現民主觀念

C.建筑風格發生改變D.人文主義思想開始傳播

【答案】B

【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本質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為:19世紀中葉(英國)。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哈利法克斯市在設計市政廳時遵循了公開原則,

并將其置于市中心制高點,且落成儀式上吸引了大量民眾參與,這體現了城市治理過程中對公眾開放性和參

與性的重視,反映了民主觀念逐漸滲透到城市治理之中,B項正確;雖然威爾士王子出席了市政廳的竣工剪

彩儀式,但題目核心在于市政廳的設計理念及其社會影響,并未直接表明王室權力的變化,排除A項;雖然

市政廳設計注重公共性,但這更多是設計理念上的變化而非單純建筑風格的轉變,排除C項;人文主義主要

興起于文藝復興時期,至19世紀中葉已經歷長時間發展,并非此時才開始傳播,排除D項。故選B項。

6.12024?浙江卷?12]有史書寫道,“從南北戰爭開始起,最直接的問題乃是聯邦能否獲勝,然而更根本的

問題卻是:即使取勝,這一勝利能不能使美國國家重新振作起來?!瓘娖鹊倪^程能否產生自覺自愿的忠誠

精神?而這種精神卻是聯邦的實質所在。雖然絕大多數公職人員不能或不愿理解這個問題。但是亞伯拉罕?

林肯胸中對此卻洞若觀火”。文中“更根本的問題”是指()

A.維護國家的統一B.捍衛資本主義私有制

C.廢除黑人奴隸制D.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據本題材料“從南北戰爭開始起,最直接的問題乃是聯邦能否獲勝,然而更

根本的問題卻是:即使取勝,這一勝利能不能使美國國家重新振作起來。”可知,這里“更根本的問題”是

指在南北戰爭勝利、國家統一之后,如何讓國家真正凝聚,讓民眾產生忠誠精神,也就是維護國家的統一,

A項正確;“捍衛資本主義私有制”,在這段材料中并未著重體現這一內容,不是材料所強調的“更根本的問

題”,材料強調的重點內容是南北戰爭勝利、國家統一之后,如何讓國家真正凝聚,排除B項;廢除奴隸制

是南北戰爭的重要成果之一,但不是這里所說的能讓國家重新振作、產生忠誠精神的“更根本的問題”,排

除C項;材料中沒有提及農民土地問題,強調的重點是南北戰爭勝利、國家統一之后國家真正凝聚問題,排

除D項。故選A項。

7.12024?江蘇卷?12]維也納會議期間,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費巨資,讓兩百多個參會代表終日沉溺于

舞會、觀劇、狩獵和游覽中。時人諷刺“會議不是在進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數幾個強國的代表卻經常缺席這

些活動。這可以用來說明()

A.奧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禮儀B.全體一致的集體安全體制建立

C.梅特涅重視西方文化傳統D.大國主宰的國際協調機制形成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近代(歐洲)。據材料可知,維也納會議期間,奧地利首相梅特涅通過安排各種娛樂活動來分散多數

參會代表的注意力,而少數幾個強國的代表卻經常缺席這些活動,這顯示出少數強國在會議中掌握著主導權。

這種情況表明大國能夠決定會議的重要決策和走向,小國的聲音和訴求被忽視,反映了大國主宰的國際協調

機制的形成,D項正確;梅特涅安排這些活動的目的并非是單純尊崇近代外交禮儀,而是有其政治意圖,排

除A項;當時并未建立全體一致的集體安全體制,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梅特涅的主要目的不是重視西方

文化傳統,而是利用這些活動來達到政治上的操控,排除C項。故選D項。

8.12024?廣東卷74】19世紀20年代,英國棉布涌入伊朗。隨后幾十年間,物美價廉的英國棉制品比伊朗

的絲綢更受歡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絲綢織機數量僅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絲綢和棉布,轉而

出口生絲和原棉。這反映伊朗()

A.淪為英國獨占的殖民地B.封建統治得到鞏固

C.經濟的對外依附性加強D.民族工業初步發展

【答案】C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近代(伊朗)。根據材料“19世紀20年代,英國棉布涌入伊朗。……1890年,伊斯法罕的絲綢織機

數量僅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絲綢和棉布,轉而出口生絲和原棉。”可知,隨著英國工業革命開展,

英國棉布進入伊朗市場,導致伊朗紡織業受到沖擊,由出口絲綢和棉布轉而出口生絲和原棉,被迫卷入資本

主義世界市場,說明伊朗經濟的對外依附性加強,C項正確;伊朗并非英國獨占的殖民地,還有俄國也侵略

了伊朗,排除A項;大量英國棉布進入伊朗沖擊了其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英國對伊

朗的經濟侵略,這不利于伊朗民族工業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

9.12024?安徽卷?14]18世紀末,東方的茶葉和西印度群島種植園里的糖,成為英國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茶葉為英國人的生活增添了諸多雅趣,他們將糖與牛奶加入紅茶中,別具匠心地調制成英式紅茶。這表明

()

A.全球聯系的加強影響社會文化B.亞非拉地區成為歐洲經濟附庸

C.商品的流動加速資本原始積累D.工業革命加劇了社會階層分化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8世紀末(英國)。根據材料“茶葉為英國人的生活增添了諸多雅趣,他們將糖與牛奶加入紅茶中,

別具匠心地調制成英式紅茶。”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全球聯系增強,商品種類交流的規模和程

度更加頻繁,人們的飲食生活也受到了影響,故全球聯系的加強影響社會文化,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歐洲

國家對亞非拉等落后地區的掠奪,無法得出亞非拉地區成為歐洲經濟附庸,排除B項;資本原始積累是主要

通過暴力直接使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由此使貨幣財富迅速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材料未涉及

相關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機器大生產的內容,與工業革命無關,且材料體現不出社會分化,排除D

項。故選A項。

10.12023?遼寧卷?13]據如表可知,當時法國()

1840年法國最高納稅人職業表(納稅貨幣單位:法郎)

職業人數0.5—0.6萬0.6—0.7萬0.7—0.8萬O.8—1.O7J1.0—1.5萬1.5萬以上

土地所有者1479441503213

高級官員1813344/

自由職業者17221//

商人、銀行家10164951

工業家1063421

A.社會階層固化B.工業化程度有限C.貧富差距擴大D.稅收負擔較沉重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840年(法國)。根據材料“1840年法國最高納稅人職業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法國納稅

的還主要是土地所有者,而不是工廠主,反映其工業化程度有限,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社會階層固化,

排除A項;材料只能反映出繳稅較多的職業,無法體現貧富差距擴大,排除C項;材料沒有提及法國稅率,

無法得知稅收負擔沉重,排除D項。故選B項。

11.12024?遼寧卷?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興起并成為一門產業。民眾仿效16世紀以來貴族“歐陸游學”

傳統,參觀英國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訪文學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

本”。

地處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亞出生地而成為旅游勝地。1847年出版的《英國最杰出詩人的故居和常

去之處》配以版畫介紹英國作家故居,深受讀者歡迎。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喬叟、斯賓塞等眾多作家的墓

碑或紀念碑,備受游客青睞。人們還將文學作品視為“旅游指南”,前往倫敦、羅切斯特等地,與作品中的

人物“邂逅”,“跟隨哈代想象出來的人物的活動軌跡游覽他們的故土”,領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蘇格蘭高

地風光,尋找歷史記憶?!吧勘葋喼l”“哈代之鄉”“司各特之鄉”等英國文學之鄉成為一道道亮麗的文

化風景線。

——摘編自(法)馬克?布瓦耶《16—21世紀西方旅游史》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文學旅游興起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文學旅游的影響。(6分)

【答案】(1)原因: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文化素養提高;英國文學名人輩出;“歐

陸游學”傳統影響。

(2)影響:帶動旅游產業和經濟發展;傳播和普及文化,激發民眾對文學的熱愛,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

喚起歷史記憶,增強國民自豪感。

【知識點】工業革命的積極影響

【解析】(1)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近代英國。原因:根據材料“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和所學可知,

此時英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根據材料“英國文學旅游興起并成為一門產業”

和所學可知,文學旅游的興起,是民眾生活水平、文化素養提高的結果;根據材料“地處偏僻的斯特拉特福,

因是莎士比亞出生地而成為旅游勝地”“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喬叟、斯賓塞等眾多作家的墓碑或紀念碑”

可知,英國文學名人輩出;根據材料“跟隨哈代想象出來的人物的活動軌跡游覽他們的故土”和所學可知,

“歐陸游學”傳統影響。

(2)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近代英國。影響:根據材料“英國文學旅游興起并成為一門產業”“領略司各特

作品中描述的蘇格蘭高地風光,尋找歷史記憶”和所學可知,可從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推動文化普及、提

升國民素養及培養國民自豪感等角度進行分析。

【模擬演練】(建議用時:50分鐘)

1.[24-25高三上?黑龍江?一?!?8世紀80年代,英法兩國進行貿易談判。在談判中,法方的主要目標是降

低法國葡萄酒的關稅,而英方的主要目標是降低玻璃、陶瓷器、金屬器和羊毛制品的關稅。最后雙方簽署了

條約,達成了各自目標。這一條約()

A.維護了英國的技術優勢B.保護了法國的中小型工業

C.違背了自由貿易的精神D.加速了英法資本原始積累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8

世紀80年代(英法)。據材料可知,法國的主要目標是傳統葡萄酒業,而英國談判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保護國

內玻璃、陶瓷、金屬和羊毛制品制造業。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80年代英國正在開展工業革命。因此材料

中的這些行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才得到英國政府的保護,因此這一條約維護了英國的技術優勢,A項正

確;條約只保護了法國的葡萄酒業,而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排除B項;18世紀80年代英國即將開始工業

革命,工業革命時期是自由主義貿易,排除C項;材料是英法貿易談判,不屬于資本原始積累,排除D項。

故選A項。

2.124-25高三上?遼寧?一模】1860—1900年,日本煤炭產量從39萬噸上升到了500萬噸。同期,類似的增

長速度發生在比利時和西班牙煤礦中。英國南威爾士同期煤炭的年產量從1140萬噸飆升至3510萬噸。到19

世紀末,德國每年開采1億噸煤炭。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B.工場手工業進入鼎盛時期

C.形成了能源需求的世界市場D.蒸汽動力仍占據主要地位

【答案】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860—1900年(日本、歐洲)。根據題干時間可知,此時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日本、德國是兩

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比利時、英國等雖然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但蒸汽動力仍然在普遍使用,D項正確;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于新航路開辟后的手工工場中,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英國從18世紀后期開始了

工業革命,并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場手工業已被取代,排除B項;題干并未說明各國開采的煤炭是出口

他國,與世界市場形成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3.[24-25高三上?黑龍江?階段練習】下表為1870-1913年世界貿易指數和貿易總額變化情況。這一現象()

年份貿易指數(以1913年為100)貿易總額(單位:10億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注:貿易指數通常通過出口物價指數和進口物價指數相比而得。

A.體現了資本輸出時代的到來B.表明資本主義即將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C.源于世界經濟體系的制度化D.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

【答案】D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0—1913年的世界。

據題干中的表格數據可知,貿易指數和貿易總額在1870—1913年間持續增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

時期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并不斷發展,D項正確;資本輸出時代的到來主

要體現為列強對外投資的增加,題干主要是關于世界貿易指數和貿易總額的變化,沒有直接體現資本輸出,

排除A項;資本主義即將進入相對穩定時期通常指的是一戰后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與本題時間信息不

符,排除B項;世界經濟體系的制度化更多體現在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的確立,如布雷頓森林體系

和關貿總協定的建立,這與本題的時間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4.124-25高三上?吉林長春?階段練習】1844年,馬克思指出,通過政治解放而確立的所謂人權,是脫離了人

的本質和共同體的利己主義的人的權利,所以,“政治解放本身還不是人類解放”。這一觀點()

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B.蘊含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

C.否定了政治解放的進步意義D.明確了實現人類解放的途徑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時空是1844年的歐洲。據材

料可知,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不是人類解放,意味著他認為僅僅通過政治手段實現的權利解放是不徹底的,

還需要更深入的變革。這一觀點蘊含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即強調要實現人類的真正解放,需要超越政治

解放,追求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變革,B項正確;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是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

發表,排除A項;馬克思并沒有否定政治解放的進步意義,只是指出它的局限性,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明

確提出實現人類解放的具體途徑,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5.124-25高三上?吉林白城?階段練習】馬克思在論述巴黎公社時指出:當時只有把無產階級和農民都包括進

來的革命,才能真正把大多數吸引到運動中來的“人民”革命,而沒有這個聯盟,民主就不穩固,社會主義改

造就沒有可能。馬克思提出這一觀點主要是根源于當時法國()

A.社會各階級間的矛盾不可調和B.資本主義發展處于上升階段

C.無產階級不具備革命的徹底性D.工人起義運動經驗存在不足

【答案】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

1871年(法國)。根據題干“馬克思在論述巴黎公社時指出:當時只有把無產階級和農民都包括進來的革命,

才能真正把大多數吸引到運動中來的“人民”革命,而沒有這個聯盟,民主就不穩固,社會主義改造就沒有可

能”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歐洲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法國的無產階級還沒有足夠力量完成反資產階

級的革命任務,巴黎公社沒有建立工農聯盟,因此不可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B項正確;雖然巴黎公社運

動是當時法國社會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這與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聯合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排除A

項;無產階級具有革命徹底性,排除C項,早在19世紀30年代法國里昂就爆發了兩次反對資產階級的武裝

起義,D項說法欠妥且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6.124-25高三上?黑龍江?期末】左圖到右圖的變化主要是由于()

A.非洲大陸被列強瓜分完畢B.工業技術變革的深入

C.“有效占領”原則的確立D.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據

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后期,工業革命持續深入,由“蒸汽時代”發展到“電氣時代”,資本主義經

濟發展對海外市場、工業原料、投資場所需求迫切,促使歐洲列強瓜分非洲以獲取原料和市場,所以導致非

洲最終被瓜分完畢,B項正確;A項是變化的表現,不是原因,排除A項;“有效占領”原則協調了列強間的

矛盾,加快了瓜分非洲的進程,但不是主要因素,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