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2600字_第1頁
《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2600字_第2頁
《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2600字_第3頁
《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260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綜述1.1地理綜合思維的內涵地理綜合思維從地理學這門學科誕生以來就一直貫穿其中,在地理學古典時期的“整體性”階段、近代地理學時期的“綜合性”階段、“二戰后”的“系統性”階段三個發展階段中都有體現,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實質都較注重地理知識的系統性,即不同地理元素之間的聯系,地理學科要求學生要動態、系統、綜合、全面的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這是由地理學科不可改變的三種特性(“系統性”、“綜合性”與“整體性”)所決定的[[][]楊雪藝.高中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內涵與培養途徑——以必修二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為例[D].西南大學,2020:10-13.地理核心素養這一名詞出現之后,眾多權威地理專家在研究地理綜合思維的過程中對綜合思維的具體內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數學者認為地理綜合思維存在三個層次,即區域(地方)綜合思維、時空綜合思維以及要素綜合思維。其中作為基礎的是要素綜合思維,時空綜合思維擔任尺度框架這一角色,區域綜合思維則是地理綜合思維的最高級表現形式[[][]劉金,劉曼虹.基于地理綜合思維素養的深度學習策略——以“三角洲成因分析”為例[J],地理教學,2019(18):42-44.(1)要素綜合思維要素綜合思維的定義為:學生能夠站在綜合的角度去分析各個地理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響,并且可以視所有的地理元素為一體的思維方式[[]田姬毓.[]田姬毓.基于主題教學的地理綜合思維培養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1:8.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許多地理事象都是由多種因素或多種要素綜合作用演繹形成的結果。在分析地理事象的時候,就要注意分析其形成成因是由于自然地理要素還是人文地理要素促使其形成的,還是兩種要素共同通過相互影響形成的。例如:在分析影響某區域的氣候因素時,不僅要考慮地形、大氣輻射、大氣環流等自然要素的影響,還要考慮到該區域人類活動對氣候產生的影響。這就要求學生在分析地理事象時,既能夠分析清楚單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又能從整體的角度分析多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結果[[][]鄭曉東.運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培養地理綜合思維素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2):68-71.(2)時空綜合思維時空綜合思維的定義為:學生在時間與空間兩種維度綜合的角度去思考地理元素,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分析或歸納地理現象和事物的演變發展規律和過程,關注各地理要素間的關系和變化,有依據地預測地理事象未來演變趨勢的思維[[][]朱建華,宋發剛.基于核心素養綜合思維視角下的地理問題分析[J],教學考試,2021(36):58-61.地理環境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具有動態性。時空格局的靜態和動態分析、時空演變是時空綜合思維的主要維度[7]。例如:印度冬季盛行東北風,原因是印度受到冬季的北半球氣壓帶和風帶南移的影響,而在夏季盛行西南風的原因就復雜得多,夏季的北半球氣壓帶風帶北移加上大陸熱力因子的作用,且此時的南半球處于冬季,澳大利亞是低溫高壓區,氣壓梯度由南向北,南支氣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從而形成西南風。學生在分析印度季風風向的時候就要從時間和空間上用綜合的、動態的眼光認識印度季風風向規律。(3)區域綜合思維區域綜合思維,指學生對地理事象所發生的動態變化和靜態特征能全面、整體、系統地進行綜合分析并形成認知,同時能清晰辨析其異同點的思維能力[[]邱兆蓮.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邱兆蓮.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2021(12):59-60.地理環境具有強烈的區域性,位于同一緯度的不同區域由于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地理要素的差異,從而造就不同的地理事象,地理特征就會呈現差異性。因此在分析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時,首先對其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對地理事物受各個元素(人地關系、人文文素、自然因素)的作用進行綜合分析,將所得i結果與時空綜合融合,便于學生形成嚴謹的地理科學素養,并且讓學生對地理事象內部的成因與規律得到更好的理解,辯證地看待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使區域內各類復雜的地理問題得以解決。綜上,分析與綜合的雙向互動活動,是在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綜合基礎上進行分析的過程,也是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感知、概括、領會、應用知識的過程;即從整體視角將研究的地理對象的各個要素進行整合,分析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從而得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綜合性分析思維。1.2地理綜合思維培養的必要性新課標指出地理綜合思維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學生看待地理環境的角度,以及是否能出地理環境與人類環境的關系。因此,培養高中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讓高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和內容時,從整體的角度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各個要素,分析其在不同時空、不同區域所產生的影響。1.2.1符合高中地理學科特性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體現在地理知識的綜合,還有學科之間的綜合。比如,在高中地理學科中涉及有許多地區的人文知識,學生只有多了解各地區的風俗習慣、地區文化等才能通過地理知識解釋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并同時記憶相應的地理知識而加固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利用經緯網計算距離時就涉及到數學中三角函數的計算;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相關內容時,就要了解對外開放及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國際國內政策、背景等內容,涉及到政治、歷史學科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高中生具備很強的綜合思維素養,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師的一大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1.2.2發揮地理學科育人價值除了地理教育課程,其他基礎學科中自然環境和時空人類關系、時空格局、時空概念等內容少有涉及[[]俞立中.對中學地理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地理教學,2012(5):4[]俞立中.對中學地理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地理教學,2012(5):4-7.[]郭鋒濤.中學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33.學生可以科學嚴謹研究人類對環境的改造、區域分異和聯系。人文現象的擴散和地表自然現象的變化的基礎是擁有較好的綜合思維能力[[]周彬.高中地理教學中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周彬.高中地理教學中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聊城大學,2017:10-11.1.2.3達成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目標課程標準這份文件具有指導意義,它作為課程編寫的依據,同時也是是教學實施的出發點。地理核心思維在2020年修訂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作為核心詞匯提出高中地理課程總目標和基本理念,作為高中地理課程的培養目標,綜合思維也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綜合思維在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占到很大比重,在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都做出了相關要求,地理1和地理2兩冊教材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綜合思維對自然現象和人文地理事物進行分析;選擇性必修課程則要求學生在學習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地方綜合思維、時空綜合思維、以及要素綜合思維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