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_第1頁
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_第2頁
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頸椎病(神經根型)的患者。一、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項痹病(TCD編碼:BGS00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頸椎病(神經根型)(ICD-10編碼:M47.221+G55.2*)(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參照2009年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緩解期(3)康復期3.證候診斷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常見證型:風寒痹阻證血瘀氣滯證痰濕阻絡證肝腎不足證氣血虧虛證(三)治療方案的選擇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天數為≤14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TCD編碼:BGS000、ICD-10編碼:M47.221+G55.2*)的患者。2.患者同時并發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3.有以下情況者不能進入本路徑:(1)有手術指征者(2)合并發育性椎管狹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狀徑/椎體矢狀徑<0.75)(3)治療部位有嚴重皮膚損傷或皮膚病者(4)曾經接受頸椎手術治療或頸椎畸形者(六)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頸椎張口位、正側位、雙斜位、功能位X線片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肌電圖、頸椎CT或MRI、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等。(八)治療方法1.手法(1)松解類手法(2)整復類手法2.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風寒痹阻證:祛風散寒,祛濕通絡。血瘀氣滯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痰濕阻絡證:祛濕化痰,通絡止痛。肝腎不足證:補益肝腎,通絡止痛。氣血虧虛證:益氣溫經,和血通痹。3.其他外治法:敷貼、拔罐、低周波、紅外線照射、針灸、牽引療法、臘療等治療。4.根據病情需要,選擇脫水、止痛、營養神經等藥物對癥治療。(九)結束路徑標準1.頸項部及上肢疼痛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復。(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長治療時間,增加治療費用。2.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者,治療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導致治療時間延長、費用增加。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并發癥,退出本路徑。4.因患者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見下頁)20XX年項痹證(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TCD編碼:BGS000、ICD-10編碼:M47.221+G55.2*);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療號:進入路徑時間:年月日結束路徑時間:年月日標準治療時間≤14天實際治療時間:天時間治療第1次治療第2—7次治療第7—14次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辨證完成門診病歷書寫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初診相關檢查頸椎功能評定與家屬或本人溝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辨證頸椎功能評定調整或補充診療方案復診相關檢查完成門診病歷書寫采集中醫四診信息進行辨證頸椎功能評定調整或補充診療方案完成門診病歷書寫必要時西藥對癥處理診療方案檢查項目:頸椎X線檢查其他可選檢查項目:肌電圖、頸椎CT/MR、抗“O”,類風濕因子、CRP治療方案:手法治療中藥內服必要時配合脫水、止痛、營養神經等藥物對癥治療檢查項目:必要時復查異常項目治療方案:手法治療中藥內服或靜滴牽引療法/針灸/拔罐/臘療等外治法(其他:)物理治療治療方案:手法治療中藥內服或靜滴牽引/針灸/拔罐/臘療等外治法(其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