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_第1頁
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_第2頁
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_第3頁
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_第4頁
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2025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匯編地貌章節綜合一、單選題(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岫巖志略》中有關于某地貌景觀的記載:“將軍石,大孤山西南三十里,潮溝沿之西,海灘一望無際,中有石突起,高數丈,望之昂然人立,儀狀雄偉?!睋送瓿上旅嫘☆}。1.以上文字對“將軍石”的描述角度有(

)①顏色②規模③位置④成因⑤形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2.最可能為“將軍石”景觀的是(

)A. B. C. D.3.推測“將軍石”景觀的形成過程是(

)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某同學拍攝了三幅地貌景觀圖(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三處地貌景觀共同的特征有(

)A.地勢起伏較小 B.巖體孤立突出 C.巖石表面光滑 D.區域植被茂密5.三類地貌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是(

)A.侵蝕作用 B.堆積作用 C.固結成巖 D.重力作用6.三種地貌類型依次分別是(

)A.流水地貌、風沙地貌、冰川地貌 B.風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C.冰川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 D.風沙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藍窗”曾經是地中海中馬耳他戈佐島最為著名的景點,是一個由石灰巖形成的天然拱門。透過拱門,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壯觀景色。該景點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下圖為“藍窗”坍塌前的景觀照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藍窗”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海浪侵蝕 D.冰川侵蝕8.能正確表達“藍窗”地貌景觀從形成到崩塌過程的是(

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2025北京朝陽高一上期末)讀地貌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地貌景觀特征(

)A.①相比②海拔高度高 B.①、④地勢起伏大體相同C.②、⑤規模基本相同 D.③、⑥自然環境大體相似10.⑥地貌景觀形成的主要條件是(

)A.流水侵蝕 B.海浪侵蝕 C.風力侵蝕 D.冰川侵蝕11.圖中地貌(

)A.①、②同屬火山地貌 B.③、④同屬喀斯特地貌C.④、⑤同屬河流地貌 D.③、⑥同屬冰川地貌(2024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圖(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④為觀測點編號。圖(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做的記錄卡片。完成下面小題。12.根據圖(b)中記錄的信息判斷,卡片中“觀測點編號”應為圖(a)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3.該地理小組的同學在該地區野外考察時,無法記錄的信息最可能是(

)A.該地區海拔、地勢起伏狀況 B.該地區地貌形狀、巖石狀況C.該地區的人口總量和經濟狀況 D.該地區所處的坡向、地面破碎情況(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烏爾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圖)。“雅丹”是維吾爾語“陡峭的小丘”之意,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規律地排列。完成下面小題。1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流水堆積作用 D.風力堆積作用15.這里的小丘有規律排列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A.東西向 B.西北—東南向 C.南北向 D.東北—西南向(2024北京延慶高一上期末)石老人是青島一處距海岸百米處,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的地標景觀。2022年10月3日,這座久經風雨的景觀突然坍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石老人屬于(

)A.角峰 B.石芽 C.海蝕柱 D.風蝕柱17.石老人景觀的形成過程是(

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2024北京延慶高一上期末)龍里猴子溝風景名勝區,距貴陽市中心28km。猴子溝風景區內部資源是一個有機組合整體,主要景觀有大面積的草原與草原中的峽谷、溝谷、峰林、峰叢、豎井、天坑、洼地等(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圖示地區位于我國的(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19.圖示地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侵蝕 B.流水堆積C.冰川侵蝕 D.流水侵蝕(2023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北京市某中學利用假期時間到甲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途經一處石林景觀,平地而起,形態各異,巖石多具有水平紋理。隨后同學們查找資料,發現自然界里有些區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沒有樹木,卻也成林。下圖為我國四個不同區域的“非木之林”景觀。讀圖回答問題。20.圖示地貌的類型,連線正確的是(

)A.甲——河流地貌 B.乙——風沙地貌 C.丙——海岸地貌 D.丁——冰川地貌21.乙地貌的突出特點是(

)①壟脊與溝槽相間分布②壟脊的高度大致相同③壟脊的長短比較一致④壟脊走向與主風向一致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2.與丁地貌特點形成密切相關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氣候與水文 B.植被、巖石與氣候C.土壤、氣候與植被 D.巖石、氣候與水文(2023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讀圖“我國某地地貌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23.圖中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西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華北地區 D.西南地區24.該地貌景觀的形成,主要是(

)A.風力侵蝕 B.流水侵蝕 C.風力堆積 D.海岸堆積25.該地區典型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A.枝葉繁茂 B.根系發達 C.有氣生根 D.常見莖花(2023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女王頭”位于我國臺灣省野柳地質公園,野柳為大屯山余脈伸出海中的岬角。由于其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外型宛如一個凝視遠方的女王,故得“女王頭”的美名。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26.“女王頭”(

)A.屬于風蝕蘑菇地貌 B.主要受西北季風影響C.形成與海水侵蝕和風化作用密切相關 D.形成與巖性無關27.隨時間的推移,“女王頭”(

)A.頭部大小不變 B.頸部越變越細C.巖石越來越硬 D.不受地震、強風的影響二、綜合題28.(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某校高一學生到貴州開展研學活動,下圖為同學們拍攝的一組照片。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顒右唬哼b望峰巒疊翠,慨嘆大地滄桑(1)同學們登高遠眺,圖a為地貌景觀,該地貌為巖石經溶蝕或重新沉淀而形成的。說出描述該地貌景觀的角度。(至少兩個角度)活動二:觸摸地球寶藏感受遠古奧秘貴州是古生物的發源地之一,地層中蘊藏著各個時代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如貴州龍化石(圖b)。同學們了解到貴州龍屬于爬行動物,兩棲于濱海環境,生活在距今二億四千萬年前的貴州興義。(2)同學們查閱地質年代表(圖e),發現貴州龍生活的地質年代為,簡述發現該化石的意義。活動三:一覽萬練飛空追溯山水林洞同學們來到黃果樹瀑布(圖c)景區,看到黃桷樹(圖d)后得知,正是因為這里廣泛分布著黃桷樹,瀑布得名“黃果樹瀑布”。(3)描述黃桷樹生長地的水熱條件特點。黃果樹瀑布經歷了數十萬年無數次的地殼抬升、流水侵蝕、河床垮塌才形成如今的規模,成為“中國最大的瀑布”。(4)推斷黃果樹瀑布的形成過程,將圖f序號進行排序。29.(2025北京朝陽高一上期末)地貌觀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某中學地理小組暑假期間赴陜西考察黃土地貌。根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圖左為考察區等高線地形圖,圖右為黃土地貌景觀圖。(1)指出圖左中甲、乙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2)繪制地形剖面圖,說明甲、乙兩地的同學是否互相可見。(3)描述圖左或圖右所示的地貌特征(任選一項)。30.(2024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左為我國西南某地景觀圖,圖中三座小山基座斷續相連,形同筆架,故當地人稱之為筆架山。圖右示意峰叢、峰林和孤峰剖面。(1)圖左景觀的地貌類型為,該景觀應屬于圖右中的(填“峰叢”“峰林”或“孤峰”),右圖中峰叢、峰林與孤峰一般情況下由先到后的發育順序是(選擇)。A.峰叢、峰林、孤峰

B.孤峰、峰叢、峰林

C.峰叢、孤峰、峰林

D.孤峰、峰林、峰叢(2)地貌觀察的一般順序是、。(3)圖中地貌在我國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簡述該地貌形成的地質和氣候條件。(4)評價該地區地貌特征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參考答案1.D2.D3.D【解析】1.文中提到“高數丈”,這是對“將軍石”高度的描述,屬于規模方面的內容,②對;“大孤山西南三十里,潮溝沿之西”清楚地表明了“將軍石”的地理位置,③對;“望之昂然人立,儀狀雄偉”形象地描繪了“將軍石”像人站立一樣的形態,⑤對;文中并沒有從顏色和成因的角度來描述,①④錯,D正確,ABC錯誤。故選D。2.據材料“將軍石,大孤山西南三十里,潮溝沿之西,海灘一望無際,中有石突起,高數丈,望之昂然人立,儀狀雄偉?!笨芍皩④娛焙Ng地貌,A是一個風蝕蘑菇地貌,是風力侵蝕形成的,A錯;B是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蝕形成的,B錯;C是角峰,是冰川侵蝕形成的,C錯;D是海蝕柱,是海浪侵蝕形成的,D對。故選D。3.圖中海岸地貌是受海水侵蝕作用形成,因此最早的海岸地貌受侵蝕作用較小,整體較為完整,③地貌符合;隨著海浪侵蝕作用不斷加劇,海岸巖石逐漸被侵蝕形成海蝕穴,②地貌符合;受海浪侵蝕作用時間越來越長,導致海岸巖石被侵蝕形成海蝕拱橋,④地貌符合;隨著時間推移,海蝕拱橋的上部被侵蝕,形成海蝕柱,①地貌符合,綜上可知,該海岸地貌形成的順序是③→②→④→①。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所謂喀斯特地貌,也叫巖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淀、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這些現象總稱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而得名。4.B5.A6.D【解析】4.結合圖示信息可知,三處地貌的共同特征是均有巖體孤立突出,B正確。圖中三處地貌景觀呈現地勢起伏大的特點,A錯誤。巖石受外力侵蝕作用影響,巖石表面較粗糙,C錯誤。敦煌地處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植被稀疏,D錯誤。故選B。5.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三類地貌均受外力侵蝕作用而形成,其中敦煌金獅迎賓受風力侵蝕形成,承德磬錘峰受流水侵蝕形成,青島石老人受海水侵蝕形成,A正確,B錯誤。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C錯誤。重力作用不屬于外力作用,D錯誤。故選A。6.結合上題可知,敦煌金獅迎賓為風力侵蝕地貌,承德磬錘峰屬于流水侵蝕地貌,青島石老人屬于海水侵蝕地貌。因此,三類地貌類型分別是風沙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風沙活動頻繁,多風沙地貌;東部季風區降水豐富,流水作用強,多流水地貌;沿海地區受海浪影響顯著,發育海岸地貌。7.C8.D【解析】7.根據圖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貌位于海邊,結合形態可知,該地貌景觀為海蝕拱橋,形成該地貌的主導作用為海浪侵蝕,故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深入海洋的岬角兩側,受海浪侵蝕發育相向的海蝕穴,為②圖,海蝕穴被蝕穿岬角后相互貫通,則形成海蝕拱橋,為④圖,海蝕拱橋頂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蝕柱,為③圖,海蝕柱被繼續侵蝕坍塌,靠海一側形成低矮海蝕殘丘,靠岸一側形成海蝕崖,為①圖,故過程為②④③①,所以選D?!军c睛】海浪不斷沖擊海岸,硬度較小的巖石易遭受侵蝕,而硬度較大的巖石則受侵蝕較慢。在海浪長期作用下,部分海岸會形成向內側凹的海蝕穴。海蝕穴不斷擴大,上面懸空的巖石發生崩塌,便形成海蝕崖。突出的海岬兩側,如發育相向的海蝕穴被蝕穿后相互貫通,則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頂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蝕柱。9.A10.D11.B【解析】9.青海雅丹地貌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普遍較高,而臺灣野柳的女王頭海拔較低,因而①相比②海拔更高,A正確;①、④地勢起伏不相同,B錯誤;②臺灣野柳女王頭規模小,⑤華北平原規模大,C錯誤;③土耳其棉花堡屬于鈣華地貌,⑥角峰屬冰川地貌,③、⑥自然環境不相似,D錯誤。故選A。10.⑥地貌景觀為角峰,形成的主要條件是冰川侵蝕,ABC錯誤,D正確,故選D。11.①青海雅丹屬于風蝕地貌,②臺灣野柳女王頭屬于海蝕地貌,A錯誤;③土耳其棉花堡屬于鈣華地貌,④武隆天坑屬于喀斯特地貌,B正確;④武隆天坑屬于喀斯特地貌,⑤屬河流堆積地貌,C錯誤;③土耳其棉花堡屬于鈣華地貌,⑥屬冰川地貌,D錯誤。故選B?!军c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淀,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稱之為巖溶地貌。我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地區。其中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石芽、溶溝、落水洞、溶蝕洼地、峰林、峰叢、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鐘乳、石筍、石柱等。12.C13.C【解析】12.圖a中等高距是100m,①④海拔<100m,②③海拔在100~200m之間;從圖b可知“觀測點”在甲山東北,且高程是120m,③地圖中的東北,②在甲山西南,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該地理小組的同學在該地區野外考察時,可以記錄的信息是該地區海拔、地勢起伏狀況、該地區地貌形狀、巖石狀況和該地區所處的坡向、地面破碎情況等,ABD不符合題意。該地區的人口總量和經濟狀況不能在野外考察可以獲得相關信息,需要匯總各地區各部門的數據才可以獲得,C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14.B15.B【解析】14.由材料“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區,河湖相沉積形成的沉積巖裸露長期有風化風力的侵蝕作用下形成壟溝相間的形態,由此可知,該該地貌主要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B正確,D錯誤;流水侵蝕和堆積作用主要分布有濕潤半濕潤地區,AC錯誤。故選B。15.雅丹地貌中,高起的風土墩即風蝕壟,呈長條形,排列方向與主導風向平行。據圖可知,該地區為我國的西北地區,風口為烏爾禾魔鬼城西北方向,可判斷這里的小丘有規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一東南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現泛指干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16.C17.D【解析】16.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石老人”位于青島近海地區,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石老人”孤立的矗立在海水之中,為海蝕柱,即海蝕地貌,C正確;角峰是冰川侵蝕地貌,多分布于高海拔山區,A錯誤;石芽為喀斯特地貌,B錯誤;風蝕柱為風力侵蝕地貌,D錯誤。故選B。17.海蝕柱是由于海浪的侵蝕作用,岬角兩側的海蝕洞被蝕穿貫通(②),形成頂板星拱形的海蝕拱橋(④)。海蝕拱橋進一步受到海浪侵蝕,頂板的巖體坍陷,殘留的巖體與海岸分隔開來后挺拔于巖灘之上,即為海蝕柱(③)。海蝕柱進一步受到海浪侵蝕,變短?。á伲?,故為②④③①,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军c睛】海蝕柱是海岸受海浪侵蝕、崩坍而形成的與岸分離的巖柱,屬于海岸侵蝕地貌類型。它是在海蝕拱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岬角同時遭受兩個方向波浪作用,可使兩側海蝕穴蝕穿而成的拱門狀,稱海蝕拱橋或海穹。海蝕拱橋的拱橋發生崩落,殘留于海中的柱狀巖石,叫做海蝕柱。海蝕柱下部經侵蝕變細,形成形似蘑菇的海蝕柱,即海蝕蘑菇石。18.D19.D【解析】18.圖文材料表明,圖示地區有大量峰林、峰叢、豎井、天坑、洼地、溶洞等,這些景觀屬于喀斯特地貌景觀,材料信息表明,該風景名勝區距貴陽市中心不遠,因此圖示地區位于我國的云貴高度,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貌發育多,D符合題意;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較少,且這些地形區的位置與該地位置信息不符,排除ABC。故選D。19.據上題分析可知,該地的地貌類型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巖地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進行長期的溶蝕(侵蝕)的結果,所以該處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蝕作用,與風力侵蝕、流水堆積、冰川侵蝕直接關聯度不大,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军c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地表地貌多溶溝和石芽、天坑和豎井、溶蝕洼地和溶蝕谷地、干谷、峰林、峰叢、孤峰、天生橋;地下水沿可溶性巖的裂隙溶蝕擴張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許多奇特景觀,如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等。20.B21.C22.D【解析】20.甲處地貌位于內蒙古,主要是由風力作用形成的,A錯誤;乙處為雅丹地貌,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沙地貌,B正確;丙處位于青藏高原,屬于冰川地貌,C錯誤;丁處為喀斯特地貌,屬于流水溶蝕地貌,D錯誤。故選B。21.乙地貌為雅丹地貌,該地貌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壟脊與溝槽相間分布,①正確;由于受外力的不同,壟脊的高度和長短并不相同,②、③錯誤;壟脊走向與主風向一致,④正確,C正確,A、B、D錯誤。故選C。22.丁地為喀斯特地貌,該地貌是可溶性巖石由于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因此與丁地貌形成關系最密切的是巖石、氣候與水文,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石灰巖)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地表地貌和地下地貌的綜合地貌。23.A24.C25.B【解析】23.由圖可知,圖示地區地表植被稀少,且多沙丘地貌,應位于我國氣候干旱的西北地區,A正確;東北、華北、西南地區,水分條件好,地表植被豐富,不符合圖示地貌景觀,B、C、D錯誤。故選A。24.沙丘是風力攜帶風化侵蝕后的沙粒隨著風速減弱沉積形成的,屬于風力沉積(堆積)地貌,A錯誤,C正確;圖示地區氣候干旱,流水作用弱,B錯誤;圖示地區不在海岸邊,沒有海岸堆積作用,D錯誤。故選C。25.枝葉繁茂是水熱條件較好的濕潤地區植被的特點,荒漠地區植被不具有枝葉繁茂的特點,A錯誤;干旱地區的植被為適應干旱、貧瘠、強風環境,根系發達,B正確;氣生根和莖花現象是熱帶植被的特點,荒漠地區植被沒有氣生根和莖花,C、D錯誤。故選B?!军c睛】干旱地區的植被,具有耐長期干旱的形態和結構。一般根系發達,葉片較厚、有蠟質或退化成針刺狀,植物的莖干粗壯,植株低矮,多呈簇狀匍匐在地面。26.C27.B【解析】26.巖石受海浪差異性侵蝕,頂部巖層致密,侵蝕弱,下層巖石受到的侵蝕強,形成上粗下細的巖石。巖層出露海面后繼續受風化、侵蝕作用影響,頸部不斷變細,形成“女王頭”,C正確,AD錯誤。野柳地質公園位于臺灣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B錯誤。故選C。27.“女王頭”出露海面,受風化作用影響,頭部和頸部會逐漸變小、變細。但由于頭部巖石致密,變化較緩,頸部巖石會變細的快一些,A錯誤、B正確;巖性變化小,C錯誤;若受到地震和強風影響,可能導致其頸部折斷,D錯誤。故選B?!军c睛】巖石巖性不同,受差異性風化、侵蝕作用影響,可形成奇特的景觀。28.(1)喀斯特可溶性分布、形態、成因等。(2)中生代對研究生物演化、地質歷史、古環境和古氣候等具有重要意義。(3)降水豐富,熱量充足,雨熱同期。(4)①④③②【分析】本題以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相關材料創設研究性學習情境,涉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地質年代、影響植被的因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學科素養?!驹斀狻浚?)圖a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峰叢),該地貌為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經流水溶蝕或淀積作用而形成。地貌景觀可以從地貌形態、分布、成因等多個角度進行描述。(2)根據圖e,可知恐龍生活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瘜τ谘芯康厍驓v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不僅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生物演化的寶貴實物資料,有助于揭示生物種群如何隨時間變化;同時,它也是地質歷史的重要見證,能夠幫助人們構建更準確的地層年代框架;此外,通過分析化石及其保存環境,科學家還能復原古環境和古氣候特征,為理解地球環境變化歷史提供關鍵線索。(3)黃桷樹生長地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該地緯度較低,熱量充足;年降水量豐富,夏季降水集中;雨熱同期,有利于植被生長。(4)據圖分析,黃果樹瀑布發育在喀斯特地貌區,碳酸巖廣布,受流水溶蝕作用,巖層破碎,河流沿著裂隙下滲不斷的溶蝕,形成溶洞、暗河,對應①;受到地下河溯源侵蝕和地上河的共同侵蝕作用,導致地下河上方的落水洞增多,對應④;隨著侵蝕作用不斷增強,侵蝕范圍不斷擴大,導致頂部坍塌,形成早期的瀑布,對應③;由于地下河道擴充溶蝕,導致上部巖層全部崩塌,瀑布出露,加之河流的溯源侵蝕作用,導致瀑布的位置不斷向上游移動,形成現期瀑布,對應②。29.(1)6.4m(2)可見,甲乙兩地間無地形阻擋。(3)左圖:地勢起伏大,東部和西部高,中部為谷地(較低),谷地呈西北-東南向(南北向),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右圖:地勢起伏大,千溝萬壑,黃土為主,規模較大,植被較差、土質疏松。【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及黃土地貌圖為材料設置三道試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觀看、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地貌特征描述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從圖中可以看到甲乙兩處高程點數值,甲為879.0m,乙為885.4m,故兩地相對高度為兩者高度差,為6.4m。(2)繪制剖面圖首先橫坐標為水平距離,圖中有比例尺,甲乙兩地間隔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