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群文通練一傳統哲學主題解說中國傳統哲學自有其話語體系,它在人道之中尋求天道,在現象之中探求根本。“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人能于“天人”“物我”之間尋求整體價值,彰顯出和諧、圓融的生存才智。“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闊而盡精微,極高超而道中庸”,尊崇道德修為,尋精微于古今之浩渺,奉中庸之道而使事物發展臻于和諧平衡之狀態,是中國傳統哲學千百年來的重要思維方式,呈現出中華民族對德行修養和內在超越的價值認同。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歷史是對過去的認知,這是一條再簡潔不過的常識。然而問題在于:什么是“過去”?我認知的又是“過去”的“什么”?是行動,還是思想?對于克羅齊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過去”和“現在”再無法脫開干系;而對于柯林武德來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歷史和哲學要實現同一。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是“過去”?“過去”是指剛剛過去的“過去”,還是已過去久遠的“過去”?對前者的意識可稱“當代史”,而對后者的意識則是“過去史”。我們對當代史的愛好簡潔說明:我們生活在它的巨大影響之下,它鼓舞萬物,摩蕩時世。但我們為何對遙遠的古代史充溢愛好?緣由仍與上相同,古代未成絕響,它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在人類的精神活動中,“現在”并非遺世獨立,“過去”保留在“現在”之中。就算我們不談“影響”,僅對“過去”的認知本身,就說明白人類的存在真相:不知道“過去”,我們無法安處于“現在”之中。然而我們對“過去”的認知只能立足于“現在”,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錯亂,不能自欺,我們誠然就在“現在”。“當代史”當然是今人的產物,“過去史”亦然:我們帶著我們的眼光、我們的思路、我們的建構重新發覺和認知了它們。在此,克羅齊說出了他的名言:“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條規律適用于一切歷史的寫作。所以,書寫者寫下的“過去”其實并不真正是“過去”,而是“現在”眼中的“過去”。其次個問題是,我們認知的是“過去”的“什么”?是行動,還是思想?柯林武德認為本質上是后者,“一切歷史都是思想的歷史”,而行為只是作為思想的外部表現才是可知的。所以歷史學家不是要知道人們都做了些什么,而是要了解他們都想了些什么。這樣一來,歷史就成了對思想的思想,成了一種反思,這就與哲學達成了同一。克羅齊也有類似的主見,他說:“把歷史提高到對永恒的現在的相識時,歷史就凸現出同哲學一體,而哲學不過是永恒的現在的思想。”全部反思都須要目的,目的引導著行動。所以,“歷史哲學靠目的概念活動”。而“剪刀加糨糊”式的歷史學缺乏目的意識,所以并不是歷史學。“鴿子籠”式的歷史學是“剪刀加糨糊”的升級版,它把歷史事實貼上各種細心制作的標簽,并好像擁有了一種學問的體系,但它仍舊不太高超。目的確定方法,而非相反。在這個意義上,哲學可以只作為歷史學的方法論存在。不僅如此,哲學常常陷入空談,而歷史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樣,歷史學就完成了對哲學的天經地義的吞并。歷史學才是真實的人類認知。(摘編自王小超《“知以藏往”與歷史哲學》)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什么是“過去”?雖然有兩種不同的解讀,但這兩者在內涵上是一樣的。B.不論是“過去史”還是“當代史”,都是從今人的角度動身所書寫的歷史。C.歷史成為一種反思,是因為從本質上,歷史學家要認知“過去”的思想。D.哲學是對永恒的現在的相識,它也可以作為一種方法論,為歷史學所用。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先提出問題再逐個論證并得出結論,是依據嚴謹的邏輯依次組織的。B.文章借助學者的言論從兩方面入手,探討了歷史學的寫作和認知等問題。C.文章注意辨析詳細概念正反兩面之間的區分及其關系,具有辯證的意味。D.文章在理論論證的過程中提及“鴿子籠”式的歷史學,有其現實的指向。3.依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過去”影響“現在”,所以認知“過去”的目的是讓人們安處于“現在”。B.行為只是思想的外部表現,歷史學家不用對人們“過去”的行為進行探討。C.歷史探討“過去”,哲學相識“現在”,因此兩門學科互為補充,成為一體。D.假如只有行動和方法,而缺乏明確目的,歷史學就無法產生真實的人類認知。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忘言得意”是玄學在相識方法上提出的一個主要觀點,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玄學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說:“夫欲定物之本者,則雖近必自遠以證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則雖顯而必自幽以敘其本。”這里的“本”“始”即他所謂無形無象、無稱無名的“道”。郭象也同樣強調,欲求圣人之道,不應停留在有形之“跡”上,而應當進而把握其“無跡”之“所以跡”。因此,“忘言得意”的實質,就是相識事物不要停留在跡象上,而要深化內部去把握其根本。就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們深化對宇宙、社會相識的要求。對于“得意”,王弼認為要通過言象獲得,而郭象不僅僅講“寄言以出意”,還更多地強調通過“超言絕象”的“冥合”去獲得。無論哪一種,都強調要充分發揮相識主體的能動作用,而“得意”之深淺,又與相識主體的素養有著親密的關系。就此而言,這種相識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得之于外、證之于內、內外合一、主客通明的過程。這也正是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點。“忘言得意”論不僅在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上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創作論,尤其是觀賞論也有著巨大的影響。中國人最注意得意于言外,喜愛那些“意猶未盡”“韻味無窮”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于只能就眼前呈現的形象來評論文學藝術的人,則認為他根本不夠一個真正觀賞者的資格。蘇軾就在一首論畫詩中寫道:“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中國這種傳統的觀賞論,給文學藝術觀賞者帶來了極大的自由。同一對象,不同的觀賞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情去觀賞,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觀賞者,在不同的環境和心情下,對同一觀賞對象也往往有不同的體會。觀賞者可以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至可以完全離開創作者的原意,體會出另一種新意來。玄學的“忘言得意”論,無論是在思維方式上,還是在文學藝術的觀賞上,都表現出肯定的主觀隨意性。這從一方面來說,反映了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缺乏精確性的弱點,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又反映了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主觀能動性和敏捷性,并在肯定的條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學本身,即是借用這種思維方式,才把人們的思想從兩漢今文經學的荒誕和古文經學的繁瑣中解放出來,從而開創了一種簡約而深邃的義理之學。宋明理學正是繼承著這一方法而發展起來的。(摘編自樓宇烈《玄學與中國傳統哲學》)4.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忘言得意”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也是一種簡約而深邃的義理之學。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僅可指語言,還可指形象,“意”則可理解為本質、韻味。C.“忘言得意”論對中國傳統文藝的創作者和觀賞者影響巨大,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自由。D.“得意”的深淺,取決于相識主體素養的凹凸,這正是中國傳統哲學思維的重要特點。5.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關“本”“始”“跡”“所以跡”的觀點,是揭示“忘言得意”實質的依據。B.文章引用蘇軾論畫詩中的句子,可干脆證明中國人在藝術觀賞中有注意得意于言外的特點。C.對于“忘言得意”論在思維方式和文藝觀賞上表現出的主觀隨意性,文章辯證分析,指出利弊。D.文章先論述“忘言得意”作為相識方法的意義,再論述“忘言得意”對文藝觀賞的影響,最終總結。6.依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依據王弼的思想,假如僅僅著眼于事物的“近”“顯”之處,就無法把握事物的根本。B.對如何才能“得意”,王弼與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強調發揮相識主體的能動作用。C.觀賞作品時,觀賞者的體會若與創作者的意圖完全不同,就會更有新意和價值。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維方式,玄學就很難把人們的思想從兩漢經學中解放出來。
答案精析1.A[文中兩種解讀的內涵不一樣。]2.C[文章沒有注意辨析詳細概念的正反兩面。]3.D[A項前后因果邏輯不成立,認知“過去”的目的是讓人們安處于“現在”的緣由,不是“過去”影響“現在”。B項“行為只是思想的外部表現”不能推斷出“歷史學家不用對人們‘過去’的行為進行探討”。C項因果不當,二者無法“互為補充,成為一體”。]4.B[A項混淆概念。“也是一種簡約而深邃的義理之學”錯,從原文最終一句看出,“義理之學”跟“忘言得意”不是一個概念。C項擴大范圍。原文只說到“忘言得意”論“給文學藝術觀賞者帶來了極大的自由”,并未提及給“創作者”也帶來了“極大的自由”。D項曲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林業大學《無機材料科學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財務報表培訓
-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有害生物風險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紅樓夢的情節解析》課件
- 著色混凝土改造施工方案
- 院內急救操作規范
- 《新能源發展趨勢分析》課件
- 清華大學《織員工激勵》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學院《圖形創意與表現》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如何處理丟失的勞動合同以辦理退休手續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務三-國開(CQ)-國開期末復習資料
- 有機化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施工現場安全防火管理制度與規定范文(2篇)
- 【MOOC】高級綜合英語-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財務會計制度模版(4篇)
- 2025年河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建筑工程識圖(高職組)賽項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實驗中學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
- 《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
- 專升本英語連詞
- 2024心理健康服務規范
- 《篆刻基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