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29講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29講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29講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29講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29講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限時規范訓練29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能量流淌【基礎題組】1.下列各項中,不能稱為生態系統的是()A.興凱湖濕地 B.穆棱河里全部的魚C.蔬菜基地 D.森林公園解析:選B。興凱湖濕地屬于濕地生態系統,A正確;穆棱河里全部的魚包括了多種魚的種群,不屬于生態系統,B錯誤;蔬菜基地屬于人工生態系統,C正確;森林公園屬于森林生態系統,D正確。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然生態系統須要源源不斷地輸入太陽能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為生態系統的分解者C.消費者能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D.菟絲子等寄生植物不屬于生產者解析:選B。輸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主要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A正確;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是生產者,B錯誤;消費者的存在,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正確;寄生植物如菟絲子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D正確。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食肉動物都為次級消費者B.自養生物都為第一養分級C.食物網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D.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可分為需氧型和厭氧型兩類解析:選B。食肉動物可能是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等,A錯誤;自養生物屬于生產者,處于第一養分級,B正確;食物網中同一養分級可能有多種生物,因此某生物的位置可以被其他生物取代,C錯誤;細菌可以是生產者,如硝化細菌,也可以是消費者,如肺結核桿菌,D錯誤。4.下列關于能量流淌的敘述,錯誤的是()A.各養分級同化的能量一般都會分為兩部分流向分解者B.各養分級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都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C.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應屬于上一養分級同化的能量D.每種肉食性消費者同化的能量都來自于不同養分級解析:選D。各養分級獲得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經常分為兩部分,即一部分是形成的尸體、殘骸等,另一部分是被下一養分級攝入后形成糞便,A正確;各養分級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滿意自身生命活動,一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中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利用,B正確;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由于沒有被消費者同化,所以應屬于上一養分級同化的能量,C正確;在特定的生態系統中,部分肉食性消費者同化的能量可能只來源于同一個養分級,D錯誤。5.關于下圖食物網中能量傳遞的分析,正確的是()高粱田鼠蛇鷹A.田鼠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其次養分級同化的能量B.田鼠同化的能量中10%~20%流入到蛇體內C.能量流淌是從輸送到高粱地中的太陽能起先的D.流經該食物鏈的能量不能再回到這個食物鏈中來解析:選D。田鼠糞便中的能量是其沒有固定的能量,因此該能量屬于第一養分級的能量,A錯誤;圖中田鼠同化的能量中10%~20%流入到蛇和鷹體內,B錯誤;能量流淌是從高粱固定的太陽能起先的,C錯誤;能量流淌是單向傳遞、逐級遞減的,因此流經該食物鏈的能量不能再回到這個食物鏈中來,D正確。6.下圖為某食物網簡圖,其中物種C和物種B均生活于白楊樹中層的樹枝表面。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圖中共有6條食物鏈B.物種B和物種C之間無競爭關系C.若物種E突然大量削減,則A的數量可能無明顯變更D.圖示的各種成分在生態學上可以構成一個生態系統解析:選C。圖1中共有7條食物鏈,即:白楊樹→B→I,白楊樹→C→D→A,白楊樹→C→A,白楊樹→G→D→A,白楊樹→G→A,苔類→E→A,苔類→F→A,A錯誤;物種C和物種B均生活于白楊樹中層的樹枝表面,B、C均以白楊樹為食,存在競爭關系,B錯誤。物種E突然大量削減,物種A以C、D、G、F為食,所以一段時間內A的數量無明顯變更,C正確;圖示的各種成分為食物網,只包括動物和植物,不包括無機環境和分解者,故不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D錯誤。7.下圖為某草場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淌示意圖。圖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內固定的太陽能總量,Q1、Q2、Q3分別表示流入昆蟲、牲畜、鼠體內的能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鷹屬于次級和三級消費者,占有兩個養分級B.若實行滅蟲滅鼠,一段時間內牧草間的競爭會加劇C.Q與(Q1+Q2+Q3)的差值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愛護鷹和食蟲鳥,有利于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解析:選C。依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在不同的食物鏈中,鷹分別屬于次級和三級消費者,占有兩個養分級,A正確;若實行滅蟲滅鼠,一段時期內牧草因天敵削減導致數量增多,所以牧草間的競爭會加劇,B正確;生產者的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熱能;②流向下一養分級;③殘體、糞便等被分解者分解,C錯誤;愛護鷹和食蟲鳥,能夠限制昆蟲和鼠的數量,從而有利于人從生態系統中獲得更多的能量,D正確。8.下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能量流淌圖解,①~④表示相關過程的能量流淌。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B.③和④分別屬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圖中②與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傳遞效率D.該生態系統中狐的養分級別最高,獲得的能量最多解析:選B。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草固定太陽能的總量,A錯誤;③和④分別屬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B正確;圖中②與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傳遞效率,C錯誤;該生態系統中狐的養分級別最高,獲能最少,D錯誤。9.小孩兒口國家濕地公園是漂亮煙臺的旅游勝地之一,具有蓄洪防旱、調整區域氣候、限制土壤侵蝕、自然凈化污水等功能,為多種動植物供應棲息地。下圖是該生態系統能量流淌的部分圖解(N1~N6表示能量數值)。請回答下列問題:(1)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濕地由淺水區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互花米草、檉柳等,這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結構。該濕地中有多種動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_________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經調査發覺,該濕地公園中某植物近五年的種群數量接近“J”型增長,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若該植物為引進的外地物種,可能會產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3)通過分析上圖可知,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的傳遞效率、初級消費者流入蜣螂體內的能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此濕地由淺水區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互花米草、檉柳等,這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差異,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某植物近五年的種群數量接近“J”型增長,其緣由是:養分和空間條件相對充裕、氣候相宜、敵害少。若該植物為引進的外地物種,可能會導致生態入侵,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威逼(使本地生物多樣性削減)。(3)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N2所示的生產者的同化量。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的傳遞效率=(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生產者的同化量)×100%=N5/N2(×100%)。初級消費者流入蜣螂體內的能量是0。答案:(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水平物種組成(2)養分和空間條件相對充裕、氣候相宜、敵害少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威逼(使本地生物多樣性削減)(3)N2、N5/N2(×100%)、010.生態環境的變更與生態農業有關。“桑基魚塘”是我國古代發展的簡潔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魚塘泥肥桑,在桑、蠶、魚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回答下列問題:(1)從能量流淌的角度分析,“桑基魚塘”體現了生態農業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蠶攝食桑葉后,桑葉中的能量去向: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除用于呼吸消耗以熱能形式散失外,其余用于__________。有同學認為“魚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魚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能量可以被桑樹干脆汲取利用,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____________。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生態系統中的CO2被桑同化后碳元素的干脆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從中可看誕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不同于能量流淌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愛好小組對某地桑基魚塘的能量流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桑7.5×105J/(cm2·a)4.25×105J/(cm2·a)2.84×105J/(cm2·a)蠶2.25×104J/(cm2·a)1.3×104J/(cm2·a)5.5×103J/(cm2·a)魚1.8×104J/(cm2·a)1.1×104J/(cm2·a)1.4×103J/(cm2·a)依據上述調查結果分析,能量流淌逐級遞減的緣由是生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還有一部分因未被汲取而被________________利用。從提高經濟效益和維持生態平衡的角度分析,該生態系統需改進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從能量流淌的角度分析,能量是不能循環運用的。“桑基魚塘”中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魚塘泥肥桑,體現了生態農業的能量多級利用原理。桑屬于第一養分級,蠶屬于其次養分級,蠶攝食桑葉后,其能量分為蠶同化的能量和蠶糞便中的能量。蠶同化的能量又可分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用于蠶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魚塘泥含有分解者,將魚塘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然后被桑樹利用。而能量最終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植物體利用,因此魚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能量不能被桑樹干脆汲取利用。(2)CO2被桑同化后,C以有機物形式存在。一部分C通過桑樹呼吸產生的CO2釋放到無機環境中,一部分以有機物的形式被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說明物質循環不同于能量流淌的特點是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環,最終以熱能的形式散失。(3)依據表格可以推出,同化的能量分為呼吸消耗和分解者利用。因此能量流淌逐級遞減的緣由是生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還有一部分因未被汲取而被分解者利用。從提高經濟效益和維持生態平衡的角度分析,由于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多于輸誕生態系統的能量,因此該生態系統需改進的做法是適量增加蠶和魚的養殖量。答案:(1)能量多級利用被蠶汲取同化隨蠶的糞便排出生長發育和繁殖不對植物不能干脆利用有機物,魚塘泥中的有機物被分解為無機物后被桑樹汲取利用,同時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植物不能利用熱能(2)一部分通過自身呼吸以CO2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一部分被蠶和魚同化,還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3)分解者適量增加蠶和魚的養殖量【實力題組】11.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流淌圖解,已知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為A,圖中字母代表能量,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AB.從生產者到下一養分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a/A×100%C.d代表用于初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b代表其次養分級的同化量解析:選B。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流淌圖解,已知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為A。a表示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b表示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c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d表示初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A正確;從生產者到下一養分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b/A×100%,B錯誤;d代表用于初級消費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正確;b代表其次養分級的同化量,D正確。12.下圖是生態系統的能量流淌圖解,N1~N6表示能量數值,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蜣螂同化的能量屬于其次養分級的能量B.最高養分級同化量的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流入分解者C.草食動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動物的這一比值D.高養分級生物呼吸散失量占自身同化量的比值通常大于低養分級的生物解析:選D。蜣螂同化的能量來自于初級消費者的糞便,而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是其沒有同化的能量,屬于第一養分級同化的能量,A錯誤;最高養分級同化量的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其中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B錯誤;不同養分級的生物同化量與攝入量的比值無法推斷,C錯誤;高養分級生物呼吸散失量占自身同化量的比值通常大于低養分級的生物,D正確。13.如圖所示的能量金字塔,第一養分級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其次養分級,其緣由之一是()A.與消費者不同,生產者不須要更多的能量B.第一養分級的能量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C.其次養分級比第一養分級有更多的食物D.在金字塔塔尖的生物不須要這么多能量解析:選B。每個養分級都會進行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每個養分級剩下的能量還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向下一個養分級,因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養分級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入其次養分級,故選B。14.科學家對生活在某生態系統的一個蜘蛛種群的能量進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經這種肉食動物的有關數據(能量以種群的質量表示),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eq\a\vs4\al(儲存在獵,物種群有,機物中的,能量,(886.4g))eq\b\lc\{(\a\vs4\al\co1(\a\vs4\al(被蜘蛛,捕獲的,(10.3g))\b\lc\{(\a\vs4\al\co1(\a\vs4\al(被吃下的,(7.93g))\b\lc\{(\a\vs4\al\co1(\a\vs4\al(同化的,(7.3g))\b\lc\{(\a\vs4\al\co1(X(2.7g),,\a\vs4\al(呼吸代謝,(4.6g)))),未被同化的(0.63g))),未被吃下的(2.37g))),未被蜘蛛捕獲的(876.1g)))A.在食物鏈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養分級B.蜘蛛吃下的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屬于上一養分級同化量中的一部分C.圖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依據圖中的數據可以計算出獵物種群與蜘蛛間的能量傳遞效率解析:選D。依題意可知:蜘蛛為肉食動物,因此在食物鏈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養分級,A正確;蜘蛛吃下的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屬于上一養分級同化量中的一部分,B正確;蜘蛛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余下的能量用于蜘蛛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因此圖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確;依據圖中的數據,不能確定獵物種群的同化量,因此不能計算出獵物種群與蜘蛛間的能量傳遞效率,D錯誤。15.下圖是某自然湖泊中能量流淌的簡圖(數值單位為×103kJ)。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湖泊的不同水層分布不同的生物,這屬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結構,該結構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浮游植物等生產者在該湖泊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圖可知,能量由其次養分級到第三養分級的傳遞效率是______。已知每一養分級的生物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若由第一養分級到其次養分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則浮游植物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