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復習《物態(tài)變化》練習題(含詳解)_第1頁
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復習《物態(tài)變化》練習題(含詳解)_第2頁
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復習《物態(tài)變化》練習題(含詳解)_第3頁
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復習《物態(tài)變化》練習題(含詳解)_第4頁
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復習《物態(tài)變化》練習題(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九年級物理專題復習物態(tài)變化精選練習題

一、題型梳理

題型1溫度與溫度計

1.關于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的鋼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C.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

D.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完全浸在液體中

2.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B.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

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7℃

3.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規(guī)律制成的。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直管內的水銀(選

填“能”或“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圖中的體溫計示數是℃。

4.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

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

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5.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的實驗中:(1)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將下列選項進行排序: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讀取示數

(2)他在測量過程中的操作如圖甲所示,指出他操作時的錯誤之處:;甲圖中操作

錯誤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熱過程中測出的溫度值偏(選填"高”或“低”);

C&B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

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

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

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4)使用中發(fā)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

的建議:o

題型2研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

熱量,溫度升高。當冰開始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冰在熔化過程中

溫度計的示數,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

溫水一@.

2.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冰的熔化規(guī)律,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冰熔化過程的“溫度一時

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rc

=-0

,溫水

-碎冰“時間/min

A.試管中裝上適量碎冰進行實驗,因為碎冰比大塊冰的比熱容小,熔化的更快

B.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說明冰的熔點為-3℃

C.由圖乙可知,在九~12的時間內碎冰停止吸熱

D.0~歸時間內的溫度變化比叁時刻后的溫度變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

3.早春季節(jié)小丹去雪鄉(xiāng)游玩,發(fā)現迎著陽光的屋頂上積雪開始熔化,屋頂積雪熔化的速度可能

與有關。小丹還想知道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

溫度計

.水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實驗中要觀察的現象是,要記錄的數據有和;

(3)判斷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方法是o

4.小青選擇蜂蠟、海波來探究“不同的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相同”,設計的

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器材有: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⑤分別裝有蜂蠟和海波的

試管,還缺少一個重要的測量工具是;

(2)將裝有蜂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

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

(3)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蜂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視線A、B、C如圖乙所示,其中正確的

是,若按照C的角度讀數,會導致測量值偏;

(4)丙圖是小青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像,圖中(填“AB”“BC”或“AC”)段

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題型3熔化與凝固現象

1.長江源頭是由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的點點水滴匯集而成,此處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液化B.蒸發(fā)C.熔化D.凝固

2.關于3D打印,其過程是:將固態(tài)材料在高溫下變成液態(tài)材料,噴頭按照3D圖紙設計軌跡運

動,將液態(tài)材料噴出,材料迅速冷卻后形成立體實物。以上描述的打印過程中,涉及到的物態(tài)變化和

吸放熱,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先熔化放熱,后凝固吸熱B.先升華放熱,后液化吸熱

C.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D.先液化吸熱,后凝華放熱

3.下列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A.B.霧的形成

C.河面結冰

4.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萬鈞鐘”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

“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在油蠟上刻上各種圖案(如圖),然后在油蠟的

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油蠟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銅

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炙化其中油蠟”是升華過程B.“炙化其中油蠟”是液化過程

C.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固過程D.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華過程

5.以勺為筆,用糖作墨,糖汁成畫。如圖所示,糖汁冷卻成糖畫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沸騰B.凝固C.熔化D.升華

題型4熔化與凝固規(guī)律與應用

1.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yōu)?5℃,并

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那么這種顆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r-r-o

))

HfliM

,快速變溫杯

-h55°

開水如

2.你見過常溫下流動的金屬嗎?科學家發(fā)現除了汞,確實還存在一種金屬,它的名字叫做錢,

熔點只有29.8℃。如圖所示,托在手心它會(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液體,在這一過程中,

它要熱量.綜上所述,像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熔化過程的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甲物質

為(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乙物質在2C段處于狀態(tài),且溫度(選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

4.高速發(fā)展的物流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等。蔬菜、水果等生鮮在運輸

過程中需要低溫環(huán)境,往往會向包裹中放入適當的冰塊,這是因為運輸過程中,冰塊會(選

填“熔化”或“凝固”),此過程中冰塊要(選填“吸熱”或“放熱”)。

5.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正確的是()

冰水混合物

L乙J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第15min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

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

逐漸增加

D.圖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逐漸升高

題型5汽化與液化

1.用塑料袋套在綠葉上并扎緊袋口,過一段時間后,塑料袋的內表面就會出現一層水珠。水珠

形成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2.剛煮熟的雞蛋從熱水中取出后,表面的水很快不見了,這是因為水發(fā)生了()

A.汽化B.凝華C.熔化D.升華

3.據《天工開物》記載,“曬紙”是造紙工藝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將濕紙放在陽光下曬干,

如圖所示。“曬紙”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凝固B.汽化C.升華D.液化

4.廣州春季“回南天”到來時,課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圖是在“出水”

玻璃上寫的字。這些“水”是由于水蒸氣()

A.遇熱汽化吸熱形成的B.遇熱汽化放熱形成的

C.遇冷液化放熱形成的D.遇冷液化吸熱形成的

5.夏天的早晨,青草尖端露水珠晶瑩透明,太陽出來后,露水珠慢慢消失。青草尖端露水珠的

形成屬于過程(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露水珠慢慢消失的過程需要(選填

“吸熱”或“放熱”)。

題型6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1.圖是某小組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秒表

B.該實驗操作簡單,不需要注意安全

C.有“白氣”冒出,說明水已經沸騰

D.水沸騰后即可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2.小京為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隨吸收熱量變化的特點,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

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當水溫為90°C時,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從計時開始,經5min水

沸騰。水沸騰后持續(xù)加熱一段時間,并記錄水的溫度。根據實驗數據得到了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

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

(1)在此實驗中,水吸收的熱量是通過來反映的;

(2)由圖像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水在沸騰前,;水在沸騰過程中,o

3.物理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請完成下列問題:

(2)用酒精燈對水加熱時,燒杯上方有“白氣”產生,這是現象(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3)根據水在沸騰前后記錄的數據,該組同學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水在

沸騰過程中,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對實驗進行評估時,小明指出水加熱至沸騰用時過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請你提出一條合理

建議:____________

4.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鐵夾

「100

E-90

三80

甲乙

(1)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

(2)調整后進行實驗,水溫升到92℃時,每隔Imin讀取一次溫度并記錄在表格中,第2min時

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時間/min0123456

溫度/℃929498989898

(3)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丙中繪制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4)將裝有少量水的試管插入沸水中(不碰燒杯的底和側壁),酒精燈持續(xù)加熱,試管中的水

能否沸騰?O

題型7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1.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

是為了加快水分蒸發(fā)的是()

A.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B.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

C.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D.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

2.人們在高溫的天氣里會大汗淋漓,使體溫不致升得太高。這是由于汗液()

A.熔化吸熱B.蒸發(fā)吸熱C.液化放熱D.凝固放熱

3.小銘發(fā)現,對著手吹氣時會感覺涼爽,對著手哈氣時,會感覺暖和。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著手吹氣時,加快了空氣流速和汗液的升華

B.對著手吹氣時,是放熱過程,有致冷作用

C.對著手哈氣時,使環(huán)境中的水蒸氣在手中液化

D.對著手哈氣時,物態(tài)變化與露的形成相同

4.小娟利用實驗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A、B兩塊玻璃板上分別滴上等量

的、表面積大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燈加熱B玻璃板,如圖所示。加熱一段時間后,她觀察到玻

璃板上的水變干的更快,于是她得到實驗結論:水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有關,你認為小娟通過實

題型8汽化與液化的應用

1.據《天工開物》記載,可從朱砂礦石中提煉水銀(液態(tài)汞)。如圖所示,給密閉鍋內的砂礦

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凝固B.凝華C.液化D.汽化

2.如圖所示,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全球首個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的

冬奧速滑場館。這種技術的原理是:在冰面下布滿制冰管,液態(tài)二氧化碳在制冰管中流動并迅速變?yōu)?/p>

氣態(tài),使水結冰。下列有關這一過程中主要的物態(tài)變化有()

A.熔化升華B.汽化凝固C.升華液化D.凝華凝固

3.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制取的青蒿素對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在用乙醛提取青蒿素的過程

中(選填“能”或“不能”)用酒精溫度計(酒精沸點78℃,乙酸沸點35℃)測量溫度;

酒精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為了使液態(tài)的青蒿素變成固體,還需要對其進行

(選填“加熱”或“降溫”)處理。

4.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我國科技工作者將“熱棒”插入凍土,成功解決了“凍土工程”這一

世界性難題。如圖所示,熱棒是碗口粗細的鐵棒,高出地面約2m,在路基下還埋有5m,整個棒體是

中空的,里面封裝有適量液氨。熱棒的工作原理是:當路基溫度上升時,液氨熱量變

成氣態(tài)氨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散熱,氣態(tài)氨發(fā)生(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又

沉入了棒底。這樣不斷循環(huán),避免凍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5.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y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

(1)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

(2)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tài)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填物態(tài)變化),

同時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升高'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

維傳導速度變慢,起到鎮(zhèn)痛的作用。

題型9升華和凝華

1.有一種手拋滅火彈,彈內裝有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將滅火彈投入火場后,達到滅火效果。

上述過程中干冰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升華B.液化C.凝華D.汽化

2.寒冬的早晨,西藏高海拔地區(qū)教室玻璃窗內側常能見到美麗的冰花,如圖所示。冰花形成過

程對應的物態(tài)變化是()

A.熔化B.凝固C.升華D.凝華

3.霧淞的形成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升華B.凝固C.熔化D.凝華

4.某同學在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中。如圖甲對碘錘緩慢加熱,會看到碘錘內充滿碘蒸氣,這是

現象。停止加熱,會看到錘內壁和頂部出現固態(tài)碘,這是現象(填

寫物態(tài)變化),該現象熱(選填“吸”“放”)。

5.冬天下大雪時,小華看到護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鹽,他了解到道路結冰會對行車安全造

成危害,撒鹽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華不禁產生了疑問,在相同的氣溫下,為什么撒了鹽后的冰

就會熔化呢?

。c

--

三1o

三=-

--

二o

-七

一1O

圖1圖2

(1)小華回家后進行了探究,他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塊,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

并在乙罐中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段時間(如圖1)o當兩罐內時,用溫度計分

別測出罐內混合物的溫度(示數如圖2),乙罐中混合物的溫度為,對比甲罐溫度小華

得出相同的氣溫下撒了鹽后的冰會熔化的原因是;

(2)小華還發(fā)現,一只罐外壁出現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現的是小水珠,出現白霜的是

(選填“甲”或“乙”)罐。

題型10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

1.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日恰逢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的“立春”,倒計時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序,驚

艷世界。以下節(jié)氣中蘊含的物態(tài)變化知識正確的是()

A.“雨水”一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B.“寒露”一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C.“霜降”一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D.“大雪”一一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灑水降溫一熔化吸熱B.冰袋冷敷一升華吸熱

C.蒸汽熨燙一液化放熱D.干冰保鮮一凝華放熱

3.水是萬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轉星移,歲月更迭,水的形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關于自然界水

的物態(tài)變化及吸放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寒冬,堆好的雪人,過了幾天發(fā)現變小了,是因為雪吸熱后熔化

B.洗熱水澡后,衛(wèi)生間玻璃變得模糊,是因為水吸熱后汽化

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覺冷是因為水吸熱后升華

D.滴水成冰,是因為水放熱后凝固

4.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一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白日黃流漲渭城,三更風紫盡成冰。”一一“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一一“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5.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tài)之

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固態(tài),由甲到乙是凝華過程B.乙為液態(tài),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

C.丙為氣態(tài),由丙到甲是液化過程D.丙為液態(tài),由乙到丙是熔化過程

題型11自然界水循環(huán)中的物態(tài)變化

1.水是人類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過吸熱、放熱在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轉化,

形成了霧、雨、雪、露、霜、霧淞等等自然現象,如圖所示是水的三態(tài)變化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過程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過程

C.霧的形成是丙到甲的過程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過程

2.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我們應從小培養(yǎng)節(jié)水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地球上的

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不斷地在發(fā)生循環(huán),關于水循環(huá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升華變成水蒸氣

B.當水蒸氣升入高空時,遇到冷空氣,水蒸氣便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在高空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就會凝華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

D.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就會凝固成小冰晶,聚集起來變成雪花

3.海水是寶貴的水資源,是自然界水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下圖分析正確的是()

A.海水變成水蒸氣是升華過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

C.積雪液化成水后,匯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資源可以循環(huán)利用,不必節(jié)約用水

4.如圖是海水淡化裝置的簡易圖,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圖1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B.圖2中的反滲透發(fā)可以得到直接飲用的純凈水

C.海水可以淡化所以我們可以不用節(jié)約用水

D.圖2中只要不斷加壓就一直能獲得淡水

加壓

圖1圖2

二、直擊中考

1.(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諺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霜降有霜,米谷滿倉一一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一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C.大霧不過晌,過晌聽雨響一一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D.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一一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2.(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關于物態(tài)變化現象的描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深秋的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來

B.清晨的霧是由水蒸發(fā)而來

C.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

D.冰柜中剛拿出的雪糕周圍會出現“白汽”,是汽化現象

3.(2024?泰安?中考真題)水燒開后,壺嘴上方有大量“白氣”冒出,“白氣”的形成對應的物

態(tài)變化是()

A.凝華B.升華C.液化D.熔化

4.(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愛閱讀的樂樂同學了解到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形容沸騰的水“勢

如奔濤”,他利用圖示裝置再次對水沸騰前后的實驗現象進行了觀察記錄。以下現象記錄正確的是

()

①沸騰前,水持續(xù)吸熱,溫度升高;

②沸騰時,水中不斷有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

③沸騰時,燒杯上方有大量“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

④沸騰后,不移走酒精燈,水的溫度保持不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24?無錫.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碘的熔點約為114℃。

打開電吹風熱風擋對玻璃泡加熱,溫度約為60℃,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

蒸氣,停止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熱時,碘顆粒熔化B.冷卻時,碘蒸氣凝固

C.加熱時,碘顆粒升華D.冷卻時,碘蒸氣液化

6.(2024?廣西?中考真題)在探究晶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此時溫度計

的讀數為℃。觀察到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說明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選

填“有”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7.(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我國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在凍土區(qū)的鐵路兩

側安裝有許多熱棒,如圖甲所示。熱棒是封閉的中空長棒,上端裝有散熱片,下端插在凍土中。里面

填充低沸點的液態(tài)氨作為“制冷劑”,如圖乙所示。液態(tài)氨通過與氣態(tài)氨的相互變化過程,帶走凍土

層熱量,使凍土層保持低溫不會融化,保護路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熱棒中填充液態(tài)氨的原因;

(2)簡述氨在熱棒中是如何循環(huán)工作制冷的。

甲乙

8.(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有少量碘顆粒,如圖所示,將玻璃泡浸入熱

水中,玻璃泡內碘顆粒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紫紅色碘蒸氣,這是(物態(tài)變化名)過程,

需要(吸/放)熱.將玻璃泡從水中取出后,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這是

(物態(tài)變化名)過程。

9.(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2024年5月21日,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舉行了第五個“國際茶日”慶

祝活動,中國展臺的工作人員展示了煮茶茶藝。小明想知道煮茶時茶葉對水的沸點有沒有影響,于是

他使用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等器材進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

f

t

t

E°c

E10

t

F90

(1)將少量茶葉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一是

為了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二是為了讓溫度計的玻璃泡;

(2)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水的沸點為°C;燒杯上方出現的大量“白

氣”是水蒸氣(選填“吸熱”或“放熱”)后形成的;

(3)根據實驗數據,小明描繪了如圖丙所示的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請

給小明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4)分析實驗數據,小明并不能得出茶葉對水的沸點有沒有影響.為了得出結論,他可以

10.(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小邵同學用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

變化規(guī)律。

(1)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的溫度為°C;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均勻受熱的是(選填序號);

A.用酒精燈外焰加熱B.通過水浴法來加熱試管中的物質

(3)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冰的溫度一時間圖像,老師發(fā)現小邵和小高兩位同學的圖像略有不同,

如圖丙所示,不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選填序號)。

A.冰的質量不同B.酒精燈火焰不同

C.燒杯中水的質量不同D.冰的初溫不同

三、新題+綜合題

1.盆里有冰水混合物,若放在陽光下時,冰會熔化成水,若放在-5℃的陰冷處時,水會凝固成冰。

現將此盆拿到0℃的房間內則發(fā)現()

A.冰熔化成水B.水凝固成冰

C.冰不熔化、水不凝固D.一部分水凝固成冰,冰的總量在增加,水溫度下降。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感覺熱的物體,其溫度就一定高

B.0℃就是沒有溫度

C.-8℃可讀作零下8攝氏度

D.使用溫度計之前一定要甩一甩

3.“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贊美泉城濟南的突泉美景的佳句。小樂同學用下面

的四句話解釋了寒冬出現“云霧潤蒸”的原因:①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②空氣溫度比泉水溫度低十幾

攝氏度③水汽化變成水蒸氣④出現云霧潤蒸效果。這四句的正確排列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4.如圖所示是“探究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當時的環(huán)境氣壓是一個標準大氣壓。查閱資料可

知:碘的熔點是114℃,沸點是184℃,酒精燈火焰的溫度是400℃。實驗時觀察到以下現象:用酒

精燈加熱時看到碘蒸氣上升,停止加熱又能看到燒瓶底部有碘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看到的碘蒸氣一定是升華現象

B.看到的碘蒸氣一定不是升華現象

C.若只把裝置中水和碘對調位置再實驗,看到的碘蒸氣一定是升華現象

D.若只把裝置中水和碘對調位置再實驗,看到的碘蒸氣一定不是升華現象

5.下表中,是幾種常見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現將裝有一部分煤油的試管乙,放入裝有

某液體的燒杯甲中,用酒精燈對燒杯甲底部持續(xù)加熱,若想要觀察到試管乙中的煤油沸騰,則燒杯中

的液體可以選擇下列選項中的()

液體酒精水煤油亞麻仁油

沸點/℃78100150287

A.酒精B.水C.煤油D.亞麻仁油

6.(多選題)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人們形象地將它稱為“天路”。鐵路兩側的“熱棒”保持

路基凍土的穩(wěn)定性,熱棒是封閉中空的,里面灌有很容易汽化的液態(tài)氨,上端有散熱片(如圖所示)。

下端插在凍土中,液態(tài)氨從凍土中吸熱汽化,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向空氣中散熱,又液化

成液態(tài)氨下沉到棉的下部。如此往復循環(huán),不斷地將路基中的熱散發(fā)到空氣中,從而保證了凍土的堅

固、穩(wěn)定。關于熱棒說法正確的是()

氣態(tài)氨一f

首一散熱片

地面

凍土層

——液態(tài)氨

A.管中的“液態(tài)氨”具有沸點高的特點

B.熱棒工作時,氨從氣態(tài)到液態(tài)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實現的

C.熱棒工作時,地面空氣溫度低于凍土的溫度

D.熱棒工作時,上端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

7.如圖所示是小華在研究水沸騰時的實驗裝置圖:

(1)除圖中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

(2)實驗過程中,為了探究水沸騰時是否需要吸熱,你的操作是;

(3)小華聯(lián)想到使用燃氣灶燒水,當水沸騰時,水面上方會出現大量“白氣”,他選擇(開

大火/關火)。

8.如圖所示,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成功將四象01~03星、銀河航天靈犀03星共4顆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我們知道,當火箭點火發(fā)射時,高

溫火焰向下噴射到發(fā)射臺上,此時任何物質遇到如此高溫火焰都會熔化。對了保護發(fā)射臺的臺底,工

程師在臺底建造了一個大水池,就巧妙地克服了這項技術難關。火箭在大氣中飛行時,它的頭部跟大

氣摩擦生熱,溫度可達幾千攝氏度,工程師在火箭上涂了一種特殊材料,給火箭穿上了“防熱衣”。

(1)火箭發(fā)射前,工程師要向火箭加注液氧作助燃劑。通常情況下,科技人員采用壓縮體積和

的方式使氧氣液化成液氧;

(2)火箭發(fā)射時,底部出現的龐大的“白色氣團”,這是由于在高溫火焰作用下,水池中的水

先變成水蒸氣,遇冷再形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形成的;(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3)下列現象與“白色氣團”的原理相同的是()

A.在飲料中添加冰塊降溫B.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C.燒開水時冒“白氣”D.衣箱中的樟腦丸逐漸變小

(4)為什么大水池能起到保護發(fā)射臺臺底的作用?

(5)火箭外殼應該采用熔點(選填“高”或“低”)的金屬材料制作,火箭在大氣

中飛行時,特殊材料在高溫下發(fā)生分解、,汽化和升華而吸收熱量,從而保證溫度不至

于升得太高。

參考答案

一、題型梳理

題型1溫度與溫度計

1.關于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的鋼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C.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

D.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完全浸在液體中

【答案】D

【詳解】A.的鋼材0℃的木柴溫度相同,冷熱程度相同,故A錯誤;

B.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故B錯誤;

C,讀數時為求準確,應保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能拿出來讀數。故C錯誤,

D正確。

故選D。

2.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B.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

C.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70e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7℃

【答案】D

【詳解】A.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考場內的氣溫感覺舒適,所以在23℃左右,故A

不符合題意;

B.水的凝固點在0℃左右,冰箱內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應該高于0℃,在4℃左右,故B不符

合題意;

C.人的體溫在37℃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不可能達到70℃,故C不符合題意;

D.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規(guī)律制成的。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直管內的水銀(選

填“能”或“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圖中的體溫計示數是℃。

【答案】熱脹冷縮不能36.5

【詳解】體溫計屬于液體溫度計,玻璃泡內裝有液態(tài)的水銀,工作時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

來測量人的體溫。

由于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個很細的彎管,在溫度下降時水銀在細彎管處斷開而不

能自動流回到玻璃泡內,因此體溫計能離開被測人體讀數。

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35~42℃,體溫計的一個大格表示:TC,里面有10個小格,分度值為0.1°C,

則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36.5℃?

4.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

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

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答案】丙

【詳解】小強自制的簡易溫度計是利用小瓶內水的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工作的。當將此溫度計放入溫

度較低的水中時,小瓶中的水因受冷而收縮,細管中的水柱下降,則細管中的液面比甲低,故圖丙是

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5.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的實驗中:

(1)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將下列選項進行排序: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讀取示數

(2)他在測量過程中的操作如圖甲所示,指出他操作時的錯誤之處:;甲圖中操作

錯誤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熱過程中測出的溫度值偏(選填"高”或“低”);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

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

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

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4)使用中發(fā)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

的建議:o

【答案】(1)BADCFE;(2)溫度計的玻璃泡觸碰到了容器底高;(3)-2℃;(4)換

用內徑更細的細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燒瓶

【詳解】(1)由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可知:在使用溫度計前應該先估計被測溫度、選擇合適的

溫度計;在測量時,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讓溫度計與被測液體接觸一定時間,

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從被測液體中取出溫度計,故合理的順序排列是:BADCFEo

(2)甲圖中溫度計的玻璃泡觸碰到了容器底,會導致測量的溫度高于物體的溫度。

(3)氣溫越高,液柱會向左移動較長距離,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

在A處即為0℃,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2℃。

(4)實際使用中發(fā)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夠精確,因此建議換用更細

的彎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題型2研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

熱量,溫度升高。當冰開始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冰在熔化過程中

溫度計的示數,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

【答案】吸收0保持不變

【詳解】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由于溫水的溫度高于碎冰,所以溫水不斷

失去熱量,碎冰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觀察圖中溫度計發(fā)現,分度值為1℃,溫度計中液柱面指示在0℃刻度線,所以溫度計的示數為

0℃0

冰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所以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由于冰有固定熔點,所

以冰屬于晶體。

2.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冰的熔化規(guī)律,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冰熔化過程的“溫度一時

間”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中裝上適量碎冰進行實驗,因為碎冰比大塊冰的比熱容小,熔化的更快

B.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說明冰的熔點為-3℃

C.由圖乙可知,在fl~/2的時間內碎冰停止吸熱

D.0~叁時間內的溫度變化比,2時刻后的溫度變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

【答案】D

【詳解】A.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這樣做不僅可以使碎冰受熱均勻,而

且便于記錄各時刻的溫度并觀察冰的狀態(tài),故A錯誤;

B.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讀數為-3℃,說明某時刻冰

的溫度是-3℃,而不是冰的熔點為-3℃,故B錯誤;

C.圖乙中的時間內,冰在熔化過程中,冰在吸收熱量,溫度保持0℃不變,故c錯誤;

D.取0至。時段與打時刻后一段相等時間觀察,則吸熱相等,物質由固態(tài)冰變?yōu)橐簯B(tài)水的過程

中質量保持不變,水的比熱容比冰大,由c=¥知道,升高的溫度不同,水升溫比冰要慢,故D正

確。

故選D。

3.早春季節(jié)小丹去雪鄉(xiāng)游玩,發(fā)現迎著陽光的屋頂上積雪開始熔化,屋頂積雪熔化的速度可能

與.有關。小丹還想知道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

溫度計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實驗中要觀察的現象是.,要記錄的數據有..和.

(3)判斷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方法是

【答案】見解析停表雪的狀態(tài)變化時間溫度見解析

【詳解】早春季節(jié)小丹去雪鄉(xiāng)游玩,發(fā)現迎著陽光的屋頂上積雪開始熔化,此時有太陽,溫度升

高,另外還有可能與其它外部因素有關,因此填寫環(huán)境溫度、屋頂材料、日照強度、日照時間、積雪

厚度、屋頂形狀等合理即可。

(2)實驗時需要記錄不同時刻的溫度值,因此,需要測量時間的停表。

由于實驗室探究雪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因此實驗中要時刻觀察雪的狀態(tài)變化。

實驗過程中要分析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因此需要記錄時間和

溫度o

(3)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判斷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方法是若雪熔化過程中

溫度不變(有熔點),則是晶體,若雪熔化過程中溫度一直改變(沒有熔點),則是非晶體。

4.小青選擇蜂蠟、海波來探究“不同的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相同”,設計的

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器材有: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⑤分別裝有蜂蠟和海波的

試管,還缺少一個重要的測量工具是

(2)將裝有蜂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

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

(3)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蜂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視線A、B、C如圖乙所示,其中正確的

是,若按照C的角度讀數,會導致測量值偏;

(4)丙圖是小青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像,圖中(填“AB”“BC”或“AC”)段

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o

【答案】(1)秒表;(2)均勻受熱;(3)B小;(4)BC吸收不變

【詳解】(1)實驗中要得出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溫度,以及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因此需要的測量

工具還有秒表。

(2)試管受熱不均勻容易破碎,所以在做實驗時把裝有蜂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

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受熱均勻。

(3)讀數時視線就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A是俯視、C是仰視都會使讀數不正確。只有B正確。

若按照C的角度讀數,此時視線與液面的下方刻線相交,則導致測量值偏小。

(4)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段是海波的熔化過程,晶體在熔化時吸熱,

但溫度不變,直到全部熔化。

題型3熔化與凝固現象

1.長江源頭是由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的點點水滴匯集而成,此處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A.液化B.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