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 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說明文閱讀高頻考點強化練習題

一.現代文閱讀(共16小題)

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疲勞之后不可劇烈運動

汪芳

①無論什么時候,當我們感覺身體不太舒服,或我們在運動中感覺特別疲憊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停

下休息。當明顯感到身體勞累時,一定不要再做劇烈運動,否則會讓心臟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狀態。

②很多人養成了每天運動的習慣,甚至在疲勞之后還做劇烈運動,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為什么會

這么嚴重?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疲勞之后做劇烈運動很容易導致運動性猝死。運動性猝死是指人在運動中

或運動后出現了相應的癥狀,最終發生非創傷性死亡,主要表現形式為心源性猝死。例如:跑步中猝死

的原因多為快速的心室顫動;這是一種極快且無規律的跳動,使得心臟不能有效收縮出血液,進而導致

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此時若不能及時施救。很容易出現猝死。

③在我國,運動性猝死涉及的運動項目主要有跑步、足球、籃球,跑步是發病最多的項目。運動性

猝死是不是運動過量導致的?不是,夫委敢借疝下,運動過量只是誘因。有些人雖然看上去特別健壯,

但是實際上他可能已經存在某些心臟疾病,只不過平時并沒有呈現出來,但是當他心臟負荷增加到一定

程度,病變部位才會出現問題。因為并不清楚出現的問題是否在可控范圍內,所以,運動一定按制好強

度,千萬別超標。

④那么,如何保證合理的運動強度?心率是判斷運動強度的重要方法。安靜狀態下成年人的心率為

60?100次/分,最大心率是指一般身體活動允許的心率,即220減去年齡。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當心率

超過了最大值,我們就會喘不過氣或頭暈,這些癥狀就是身體在提示我們“運動過度”了,此刻我們需

要休息一下。當然,對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們來說,隨著長期運動身體素質的逐漸提高,最大心率

也會逐漸增加。

⑤只要心率低于“最大心率”就是安全的嗎?并不是。我們要盡可能離最大心率臨界點遠一些,運

動時心率最好不要超過最大心率的85%o一般來說,“中低等強度區間”的運動心率為最大心率的

50%?70%,“劇烈運動強度區間”的運動心率則為最大心率的70%?85%。

⑥對于初次鍛煉的中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病以及肥胖、長期吸煙等

不良生活方式的人,開始運動前一定要到醫院做個運動負荷評估,經醫生指導后再運動,確保在了解自

身情況的前提下科學地進行鍛煉。簡單地說,運動要科學,循序漸進,當感覺不太舒服或運動中特別疲

第1頁共60頁

憊的時候,要及時停下休息。當身體勞累疲憊時,一定不要再做劇烈運動,否則會讓心臟長時間處于超

負荷狀態,即使是健康人也可能引發猝死,更不要說有過心梗和猝死經歷的人了。

(1)下面說法與本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

A.在各種運動項目中,運動性猝死的運動項目有跑步、足球、籃球,跑步是發病最多的項目。

B.為了安全起見,初次鍛煉的中老年人在做運動之前,應該先去醫院做一個運動負荷評估,然后科學

鍛煉。

C.心率是判斷運動強度的重要方法,運動時,我們只要低于身體活動允許的心率就是安全的。

D.運動強度有區間之分,一般來說,“中低等強度區間”的運動心率為最大心率的70%?85%。

(2)下面對本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②段在說明“疲勞之后不可劇烈運動”時,運用了下定義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B.第③段中加點的“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刪去,刪去后則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C.第④段開頭設問“如何保證合理的運動強度”,承上啟下,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D.文章由說明疲勞后不能劇烈運動的原因轉入如何保證合理的運動強度,運用的是時間順序。

(3)請結合全文內容,分析疲勞之后不能做劇烈運動的原因。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種面食簡單而平常,卻風靡已久,這就是面條。

②若問面條的問世時間,科學的定論為時尚早,有資料記載,1991年,考古學家在我國新疆一處兩

千年前的墓葬里。發現器皿中盛有又細又長的食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面條,墓葬的主人是

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歐洲人。他們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條的先人。

③面條橫跨亞歐,它的普及與商貿密切相關。我國宋代的開封曾有“面條天堂”的美譽,這與其繁

華開放的國際商貿大都會的地位不無關系。有文字記載,當時阿拉伯商隊長途跋涉穿越絲綢之路來到開

封經商,能夠保存6個月的干面條就是他們喜愛的食品。在經商途中,他們將干面條技術傳播到了其他國

家。后來,面條又以開封為起點,傳播到蒙古、韓國、日本等國。商貿的繁榮客觀上促進了面條的普及

及推廣。

④傳說中世紀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條就隨著伊斯蘭文化傳入西西

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誕生。20世紀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為傳播中國文化來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

餐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面食--“面遲”。有學者認為“面遲”是對中文詞語“面條”的異讀,也是兩

國文化交融的見證。可見,面條的發展與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關。

⑤面條細長易煮,可干食。可湯食,適合東西方不同的烹飪方法。因而能夠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

睞,成為人見人愛的美食。如今,全球50億人口每年消費約100億塊現代版干面條--方便面,如果用

第2頁共60頁

這些方便面來搭建埃菲爾鐵塔,結果會怎么樣呢?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爾鐵塔!

⑥在面條普及和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就賦予它豐富的象征意義。僅以亞洲為例,在日本,人們在農

歷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著好運連連。在泰國,人們在歡慶的日子里吃面條象征著喜事不絕。在我們中

國,生日吃面條的傳統綿延千年,它象征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細長的面條藻含著人們對好運綿長,

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條豐富著我們的飲食文化。它是一種“美味粘合劑”,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面條

記錄著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它在不同地域間傳遞文化,連接起全世界。

(1)對選文第⑦自然段畫線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面條是一種面食,風靡已久。

B.面條在不同地域間傳遞文化,連接起全世界。

C.面條在生活中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意義。

D.日本人吃素面象征好運,中國人生日象征福東海。

(2)結合選文,下面對“面條普及和發展有哪些原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商貿密切相關。

B.與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關。

C.與面條食用便捷的特點相關。

D.與面條制作成本低,口味單一相關。

(3)下面對選文內容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最早的面條出現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發明干面條的。

C.全球年消費方便面100億塊左右。

D.人們經常在歡慶的日子里吃面條。

3.閱讀文章,完成下列問題。

古代快遞什么樣

①伴隨電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發展起來的快遞業,事實上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一套完整的國

家郵政系統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建立了。

②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叫作“驛傳”或者“郵驛”,是古代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

資而設立的通信和交通組織,官辦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政府的公文往來和軍情傳遞。公文

和軍情對時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這套系統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漢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則規定,

第3頁共60頁

每天車行至少120里,騎馬180里,皇帝頒布的敕令須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

公里)。清代設立了軍機處,傳遞文書的速度提高到一晝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

里等于408公里)。咸豐和同治時期,由于戰火不斷,軍情緊急,出現了“紅旗報捷”,各驛站必須接力

傳遞訊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遞業十分重視的問題。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同時對投遞員的素質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

擔任投遞員。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寫在竹簡上,傳遞前人們都會將郵件捆扎妥

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并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的則要裝入書袋中。

⑥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有函、篋、囊等。在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需

要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作用,還有等級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郵件越重要。清代郵件

的封發、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匯總封發”“長引隔

眼”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折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序,使用“封桶”“報匣”

“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也有物流服務。古代生鮮速遞可以追溯到唐代,山東官員進貢海鮮時,為了

保證新鮮,會用氈子密封,然后用驛馬快速運到長安。然后,這種果蔬生鮮的快遞業務大多是為了滿足

王公貴族們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們批評。

⑧古代物流也會輸送很多來自國外的商品,那時的“快遞”輸送著最早的“海外購”。西漢時,張

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出“絲綢之路”。隋唐時期,除了陸路以外,還可以走海路,東到日本,西到波

斯灣。到了宋代,海運和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設置了5個市舶司,專門

管理海外貿易事務。彼時海外的商品多達幾百種,有香料、寶物、皮貨、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

百多種。明代的海外貿易雖然時開時禁,但總體上十分繁榮,很多我們現在常見的作物都是這個時候才

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煙草等。

(1)閱讀選文主體部分,概括“古代快遞”的特點。

語段特點

第②?③段A__________

第④?⑥段B_____________

(2)以下內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伴隨電商而發展起來的中國快遞,業務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國家郵政系統是政府為了傳遞文書、接待使客、轉運物資而設立的組織。

第4頁共60頁

C.清代咸豐同治時期,戰火不斷,軍情緊急,出現了“紅旗報捷”。

D.秦代不僅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封裝工具和手段也更加豐富。

(3)選文第⑧段畫線句除了作比較,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了什么?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漢字歷史悠久,其形體經過了多次演變。

甲骨文,商朝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這種文字雖已較完備,但是有許多字的筆畫和偏旁尚未完

全定型。甲骨文作為一種成系統的文字體系,是現在大家公認的漢字系統的前身。

金文,商、周時期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其形體結構比較成熟。其筆法曲線較多,直線較少。起

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收筆“懸針”較多。

隸書,漢朝通用的文字。其字體多呈寬扁形,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它的出現,為后來的楷書奠定了基礎,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標志著漢字由古文字階段進

入今文字階段。

草書,大約始于漢朝初期,開始稱為“草隸”,漢末后出現“今草”。今草的特點是行筆快捷,多

簡化和連筆,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相互連帶呼應。

楷書,最初產生于西漢民間,盛于東晉,一直通行到今天。它形體端正,筆畫平直,比例適當,勻

稱整齊,許多書法家都是以楷書聞名于世的。

行書,大約出現于東漢末年。它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種字體講究運筆輕松便捷,字的

點畫之間相互牽連,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一個字,一個讀音,一個偏旁部首,甚至一個筆畫,都蘊藏著古老的

文化和深厚的內涵,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使用漢字的人,往往覺得這套符號很親切。很多漢字似乎在向

人訴說一個個故事,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

漢字書法始終是與漢字聯系在一起的,它是沿著漢字字體的演變而發展的。可以預見,今后漢字書

法無論怎樣發展,都離不開漢字。漢字書法之所以能成為一種造型藝術,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的

文人。他們用變化萬千的線條塑造漢字的個性形象,通過全身心的“書寫”體驗生命的律動和激情,使

漢字超越了傳播信息的功能而升華為藝術。追求書法之美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一字難求”

“墨寶”成為書法藝術珍貴的代名詞,

人們用盡一切華美的辭藻贊頌書法作品。

(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骨文有許多字的筆畫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金文的形體結構比甲骨文更成熟。

B.隸書為后來的楷書奠定了基礎,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第5頁共60頁

C.漢字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有些漢字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徑。

D.中國文人在漢字形體歷次演變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使漢字成為一種藝術。

(2)根據上述材料結合下面4幅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致率我事

②③④

A.漢字歷史悠久,其形體演變經過的順序是:甲骨文、金文、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B.圖①是行書,圖②是篆書,圖③是楷書,圖④是隸書。

C.圖①是隸書,圖②是草書,圖③是甲骨文,圖④是行書。

D.隸書是秦朝通用的文字,行書大約出現于東漢末年。它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楷書,最初

產生于西漢民間,盛于東晉,一直通行到今天。

5.非文學類文本閱讀。

鹽多必失

鹽是人們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必需品。如果缺鹽,將會引起惡心、

腹瀉、心律不齊、肌肉痙攣等癥狀。食物中的咸味主要來自食鹽,吃鹽看似很平常,但其實大有學問。

不久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高了“限鹽”標準,建議11歲以上的居民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

5克鹽,比舊版指南限量的6克減少了1克。有些食品不咸,可含高鹽:如兩小勺番茄醬含鹽1克,一根

火腿腸含鹽1克,20片薯片含鹽1克,三克切片面包含鹽2克……

【吃鹽過量會怎樣?】

吃鹽過多,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不利于皮膚保水。吃鹽過多,人體感

到渴,會多喝水,這些水分子很快進入血液,使血管膨脹,血壓升高,身體水腫。吃鹽會增加尿液中鈣

元素的排出量,老年人由于味覺減退,吃的飯菜會更咸,而膳食鈣攝入不足會導致老年人骨質疏松。吃

太咸的食物會讓組織脫水,更容易出現咽炎,也會降低黏膜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患咽喉炎的人要避

免吃過咸的食物。研究證實,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經常有頭痛煩惱的朋友,不妨試試少吃鹽。

【減鹽妙招】

要達到同樣的咸味,晚放鹽比早放用鹽量少一些。

少量的鹽可以突出大量糖的甜味,而放一勺糖卻會減輕菜的咸味,但是酸味卻可以強化咸味。

限制含鹽調料,因為很多其它調味品和配料都含有鹽分,如雞精、油、豆瓣醬、海鮮汁、蝦皮等。

使用低鈉鹽既可以降低攝鹽量,又不影響咸味感覺,同時有效增加了鉀攝入量。

第6頁共60頁

【看看哪種鹽適合你】

我們在超市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鹽,令人眼花繚亂。這些五花八門的鹽,適合哪些人群?有什區

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種類功效宜食人群慎食人群

低鈉鹽低鈉高鉀,能幫助預防高血普通人,高血壓人腎功能不全、低

壓,保護心腦血管群、冠心病患者血鈉、血鉀高患

補碘鹽碘鹽對預防碘缺乏貢獻遠大孕婦、哺乳期婦女甲狀腺患者、高

于碘過量的風險碘地區居民

竹鹽低鈉補鉀;但其排毒、減肥炎癥、胃腸道疾病、腎功能不全、低

等功效未得到任何國家主管慢性腎病、“三高”血鈉、血鉀高患

機構的認可人群者

玫瑰鹽是一種粗鹽,鎂元素較高,更年期人群、高血孕婦、哺乳期婦

幫助控制血壓、平緩情緒和壓、骨質疏松患者女

強健骨骼

(1)小文覺得本文標題很形象,但又不明白好在哪,你能幫他說一說嗎?

(2)小文家有年事已高的奶奶、輕微高血壓的爸爸、當老師的媽媽和愛美的姐姐。讀了文章后他明白

了吃鹽過量的危害,決定從多吃鹽的害處入手對家人進行勸說。請仿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

對象奶奶爸爸媽媽姐姐

害處①―血壓升高②—③—

(3)下列的說法或做法是否正確?閱讀文章后,請你幫小文選擇正確的一項

A.食物不咸并不代表它的含鹽量低。

B.燒菜時放鹽,先放與晚放咸味的感覺一樣。

C.為了控制血壓,奶奶已經有兩個星期燒菜不放鹽了。

D.烹飪時,少醋多糖也是一個減鹽妙招。

(4)周末,媽媽和小文到超市買鹽,請你提出而家適合他們家的選鹽建議,并說明理由。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為什么用微信支付寶付款,花錢一點都不心疼

①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吧:平時,我們用現金買東西會特別糾結,特別心疼;可是,有了支

第7頁共60頁

付寶和微信后,我們花錢簡直不假思索,二維碼一掃,錢就付出去了,完全沒有一點心疼的感覺!

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在用支付寶、微信付款的時候,當我們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

時,先是會感到愉悅、兩眼放光,而價格和付款則會讓我們感到猶豫和痛苦。

③也就是說,最終是否購買商品,取決于大腦對愉悅和痛苦的比較。可是很多時候,會經常出現

沖動消費的原因。

④比如說,在大額交易中,用信用卡支付的人比用現金支付的人要多得多。而使用現金支付的人

更容窩記住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

⑤這是因為,刷信用卡買沒有付現金的痛苦,經濟學家們稱這種現象為“支付隔離”。支付隔離

會給人們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影響,“其實沒有花多少錢”。

⑥尤其是現在,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甚至比信用卡更方便,大大削減

了付錢時的痛苦。尤其是支付寶提供的“花唄”等消費信貸業務,當月的消費可以下個月再還。

⑦當我們在天貓京東等網站上把所有想買的東西加入“購物車”之后,使用“一鍵購買”功能

時,也會淡化我們的痛苦。這是因為多件商品合并付款時,買一件50元商品的影響,要大于在500元

的基礎上再買一件50元的商品。典型的“反正己經買了這么多了,這時支付痛苦遠遠小于單獨購買這

件商品的痛苦程度。

⑧“支付隔離”還有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辦各種儲值卡。比如說,當你購買了健身房年卡之

后,就算日后偷懶不去也不會覺得肉痛。許多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費者“支付隔離”的心理,不斷推銷

辦卡。

⑨就這樣,我們只有購物的興奮而沒有付錢的痛苦,不知不覺中愉快地付款成功。

(1)下列對“支付隔離”帶給我們的生活影響,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購物的興奮而沒有付錢的痛苦,不知不覺中愉快地付款成功。

B.會給人們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會讓我們覺得,“其實花了很多錢”。

C.當你購買了健身房年卡之后,因為支付已經完成,就算日后偷懶不去也不會覺得肉痛。

D.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讓我們覺得花錢沒有一點兒痛苦,因此花的錢越來越多。

(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①中劃線句子是感嘆語氣,表達了作者對人們運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后竟然沒有一點心疼感

覺的感嘆。

B.文段④中加點的詞語“更容易”不能刪除,它體現了文章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C.文段⑧中劃線句子“許多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費者‘支付隔離’的心理,不斷推銷辦卡”的主語是

“商家”。

第8頁共60頁

D.在購物中,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時,先是感到愉悅,所以價格與付款不會讓人感到太大的痛苦。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杭州亞運會如何“將綠色進行到底”

①浙江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綠色是浙江大地最動人的底色,也成為杭州亞

運會首要辦賽理念。

②力爭實現“碳中和”的杭州亞運會,如何“將綠色進行到底”?

③與歷屆亞運會不同,杭州亞運會開幕式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甲醇作為主火炬塔燃料,向世界傳

遞“綠色亞運”的決心。甲醇是全球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由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工業尾氣中的二

氧化碳合成,實現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

④“綠色亞運,就是要把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亞運會籌辦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杭州

亞組委環境保障部副部長孟祥勝近日受訪時說,杭州亞運會要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杭州亞運會綠色

行動方案》明確深入實施綠色場館建設、綠色能源供應、綠色環境提升等方面專項行動,爭取實現“辦好

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目標。

⑤其實,各個亞運場館規劃之初,就已掀起“綠色風暴”。

⑥“在場館規劃過程中,我們倡導‘杭州為主,全省協同'的原則。54個亞運競賽場館中,僅有12

個為新建,其余均為改建或臨建,31個訓練場館全部利用現有或已規劃的場館作適當改造。"杭州亞組

委場館建設部部長邱佩璜近日公開說。

⑦隨著“綠色細胞”不斷被激活,亞運場館節能減碳顯成效。據邱佩璜介紹,杭州奧體中心體育

館、…游泳館臨安文體會展中心應用導光管無.電照明系統作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節能可達30%;富陽

水上運動生心屋頂的雨水收集系統用作場館中庭、.水系及噴泉灌溉,…每月可節水.35%,—平均每天節水

約」Q00噸。―一

⑧為了盡可能節能,杭州亞運會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綠電供應。“綠電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

為零或趨于零、對環境影響較低的電力,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所發的電。”據孟祥勝介紹,“我們通過

綠電交易,將新疆、青海的光伏電和內蒙古的風電,通過特高壓電網輸送到浙江,大家形象地稱其為絲

綢之路的'光'點亮杭州亞運會的‘燈‘。"

⑨亞運場館還優先使用綠色建材,對建筑垃圾進行綠色處理。比如寧波亞帆中心將爆破工程產生的

760000立方米石料用于海域防波堤建設;黃龍體育中心改造過程中,將建筑垃圾破碎并自動分類,以作

為建筑原料。

⑩綠色亞運是一種理念、一個承諾,也是人人參與的一場綠色行動。眼下,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

方式已成為浙江“新風尚

第9頁共60頁

(中國新聞網)

(1)選出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A.杭州亞運會把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籌辦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B.作為主火炬塔燃料的綠甲醇具有可再生性,與“綠色亞運”的理念相符。

C.有31個亞運競賽訓練場館全部利用現有或已規劃的場館進行全方位改造。

D.杭州亞運會第一次實現了全部場館綠電供應,綠電的碳排放量為零或趨于零。

(2)指出下列文字采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游泳館、臨安文體會展中心應用導光管無電照明系統作為日常照明,每年照

明節能可達30%;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屋頂的雨水收集系統用作場館中庭、水系及噴泉、灌溉,每月可節

水35%,平均每天節水約1000噸。

(3)杭州亞運會是如何“將綠色進行到底”的?

8.實用性文本閱讀。

我國古代圖書館

①有人經常把書院與圖書館混為一談。

②南衡陽的石鼓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等,都有不少藏書,但它們與圖書館還不是一回

事。圖書館是以藏書為主,書院是以講學為主,其目的和設置都相差甚遠。

③早在周代,我國就有了圖書館。只不過,那時不叫圖書館,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約、圖籍、

檔案等與皇室有關的資料。嚴格地說,這只是圖書館的雛形。老子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圖書館館長,

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這個“守藏室”,就是藏書之所。

④到了西漢,皇室就開始大量收藏圖書了,開國之相蕭何還在宮內設置了專門用來藏書的石渠閣、

天錄閣,這也是后來人們常常把皇家圖書館稱為“石渠”“天錄”的原因。漢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視保存

典籍的開明之君,他不但在宮里修建了專門收藏圖書的“秘府”官舍,還以官方命令在全國廣泛征集圖

書,來豐富皇室藏書。蘭臺、石室、麒麟閣,都是漢代收藏圖書的地方。當時人們為了防火防潮,已經

開始把藏書之所修建成石頭的了,從“石室”的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知道。漢代收藏圖書的書柜,多為

銅色包邊,所以也有人把圖書館稱為“金匱”。

⑤東漢桓帝時設置的秘書監一職,即專門管理圖書秘籍的官員。秘書監相當于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

長,這一官職被后代沿用,到隋煬帝的時候,秘書監已經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經擔任過秘書監

一職,他為唐代的書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⑥唐代以前,圖書主要是由官府掌拉,民間是不允許大量藏書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締了私

人藏書。唐代民間私人圖書館的出現,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藏書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書,是隨著印刷

第10頁共60頁

業的發展而興盛起來的。在那些逐本抄書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書籍,經濟情況就是個問題。有

了先進的印刷技術,官府藏書大量增加,私人藏書也如雨后春筍,茁壯成長。韓愈就曾在自己的詩歌

里,提過老友鄴侯的藏書,“插軸三萬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書之豐之盛了。

⑦到了明代,專門管理圖書秘籍的秘書監一職就被廢止了,圖書館館長的職務也并入了翰林院。機

構的長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負責管理這些圖書,算得上是兼職的圖書館館長了。

⑧那么,什么時候開始出現“圖書館”這一名稱的呢?據記載,真正使用“圖書館”一詞,還是從

“江字,也把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推到了公眾面前。

⑨所以說,“江南圖書館”開創了我國“圖書館”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眾圖書館。

(文/劉紹義,選自《意讀》,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代保存盟約、圖籍、檔案等與皇室有關資料的“盟府”,是我國圖書館的雛形。

B.漢代已有專門收藏圖書的“秘府”官舍,“石渠”“天錄”等均為漢代皇家圖書館的別稱。

C.民間藏書豐富之極的私人圖書館能夠在唐代出現,主要得益于先進的印刷技術。

D.清代文淵閣、文瀾閣、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的長官都兼職負有收藏管理圖書之責。

(2)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代的書院里雖有藏書,但以講學為主,其目的和設置與以藏書為主的圖書館完全不同。

B.為防火防潮,漢代時人們把藏書之所建成石頭的,且收藏圖書的書柜也多以銅色包邊。

C.東漢時設置了專管圖書秘籍的秘書監,這一官職由各機構掌管擔任,并歷代沿用。

D.唐代官府藏書大量增加,在書籍整理方面,時任秘書監的魏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說明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圖書館,而老子堪稱我國歷史上

第一位圖書館館長。

B.本文的說明順序為邏輯順序,文章先由書院與圖書館的區別說起,然后條理清晰地說明了我國古代

圖書館的發展歷史。

C.平實、準確是本文的語言特點,第五段“秘書監相當于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句中的“相當于”

就體現出這一特點。

D.這篇事物說明文主要介紹了我國古代圖書館的發展,談了我國“圖書館”名稱的由來,使我們我國

古代圖書館有了了解。

9.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以智能家居打造智慧生活

第11頁共60頁

韓鑫

①今天,居家生活場景可能是這樣的:語音切換智能電視節目,智能健身鏡上進行AI私教指

導……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大批智能產品走進千家萬戶,關于智

慧生活的美好想象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②快速發展的智能家居,涵蓋家電、娛樂、安防、家庭能源管理等細分方向。從單個設備智能、

多設備聯動的協同智能,到設備智能感知、自主操作的決策智能,再到跨平臺的高度主動智能,自動

控制、物聯網、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家居設備不斷融合,為把人從家庭管理中逐步解放出來提

供了解決方案。

③近年來,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由2600億元增長至5800億元,年均增長率近20%。但從整體上看,當前不少智能家居產品功能較為簡

單,同質化情況突出,成熟的全屋智能項目尚不多見。此外,現階段了解智能家居并有使用意愿的消

費者,占比仍然較小。

④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智能家居的市場滲透率也不斷上升。一方面,家居生活

最能體現個性,要發揮好智能家居在這方面的優勢,通過定制化服務滿足個人需求。實現用戶意圖,

以更好的口碑吸引消費者。再者,推進移動物聯網終端、平臺等技術標準及互聯互通標準的制定與實

施,提升行業應用標準水平,推出更多跨場景、多功能的智能家居產品,行業才能進一步提升市場競

爭力。

⑤智能家居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方面存在很大需

求。這是智能家居可以精耕細作的重要市場之二。不過,智能家居產品進入千家萬戶,可能會帶來隱

私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隱患,要及時加強研究,探索可行辦法,強化數據安全保障,讓更多人放

心使用、安全使用。

⑥家居產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只要不斷升級產品功能

和使用體驗,定能在行業行穩致遠發展的基礎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更大驚喜。

(選自2023年5月25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選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選文第③段畫線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方面存在很大需求,這是智能家居可以精耕細作

的重要市場之二。

(4)根據選文內容,分析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智能家居的市場滲透率。

第12頁共60頁

10.論述類文本閱讀。

海島綠色生命線

①海防林,是海南島一個富有特殊意義又頗具地域特點的“專有名詞”,即沿海岸種植的起防護作

用的林帶,被稱為“海岸綠色長城”“海島綠色衛士”,是海南島生命家園的天然屏障。

②據史料記載,解放前,海南島意木無海防林,沿海市縣常受風沙侵蝕,樂東、東方一帶時常風沙

彌漫,患沙眼病、紅眼病的村民占90%o20世紀50年代,文昌市翁田鎮因無海防林庇護,流沙侵入12

公里,到處是“三天烈日冒煙,一場暴雨沙埋田”的景象,每年淹沒耕地超過百畝……

③為有效抵御風沙侵襲,從1956年開始,海南引進防風固沙的先鋒樹種一一木麻黃,大力營造海防

林。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筑起了一道綿延千里,堅不可摧的“綠色屏障”,扼住了狂風、鎖住了流沙,

保住了1052萬畝耕地、數十萬民房和近200萬人口的安全。郁郁蔥蔥的海防林帶,環繞在海南島綿延的

海岸線上,宛若一座綠色長城。

④海南是我國臺風和熱帶風暴危害最嚴重的省份。2014年7月18日,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以

巔峰強度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登陸,我省多個市縣基礎設施損壞嚴重,農作物大量受損,大量房屋倒

塌或嚴重損壞。據我省專家預算,在海防林保護范圍內,可以減少臺風風力30%-60%。海防林就像一位

堅強的衛士,為海島涵養水源、固堤防潮、調節氣候筑起了第一道防線,保護了農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

安全。

⑤海防林被稱為沿海地帶不可或缺的環保生命線。但我省現有的海防林樹種單一,結構簡單,生態

功能差。有專家建議,在現有的木麻黃海防線內套種抗風能力強,耐鹽堿的椰樹,變單純的海防林為融

生態、經濟與景觀為一體。這樣既能增加沿海防護林帶的防風功力,又能闖出一條美化海岸生態環境、

發展經濟的新路子。循著這樣的發展思路,近些年我省文昌、東方、僧州、萬寧等市縣大力推進“美麗

海灣”建設,現已初步形成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模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

海南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⑥海防林,是海島家園生生不息、綠色長駐的生命線。

(節選自《海之南》,有刪改)

(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表達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說明了海防林涵養水源、固堤防潮的作用,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B.本文說明對象是海防林,特指沿海種植的本麻黃林帶,是按邏輯順序來說明的。

C.文章說明了海防林的作用,有了海防林,沿海的農業和人民生命財產就有了保障。

D.本文說明的對象是海防林,指沿海岸種植起防護作用的林帶,是海島綠色生命線。

(2)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分析選文第②段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第13頁共60頁

據史料記載。解訪前,海南島基本無海防林,沿海市縣常受風沙侵蝕。

(3)選文第③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中國人這樣認識時間

畢婷

“十二時辰”,幾乎是我們對于古代紀時的統一印象,但在先民們認識時間的過程中,“十二時

辰”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日”的概念后,上古先民開始嘗試對“日”分段。最早分段方法,是

以進食的時間作為節點,比如,“大食”就是早飯的時間,“小食”就是晚飯的時間,日出至“大

食”稱作“朝”,“小食”至日落稱作“暮”。根據這種標準,先民們大概將白日分為了八段,又將

夜晚分為了七段,這就出現了“十五時辰”。為了精準地劃分每個時段,“時辰”的數量也在不斷改

變,比如,先秦時期,試過“一日十時”的紀時方法,到了秦漢時候,又出現了“一日十六時”的計

量方法,與“一日十六時”同時使用的,還有大家熟悉的“一日十二時”。

制定“時辰”,需要遵循兩個條件:一是標準要統一,這樣大家才好統一行動;二是標準要符合

自然規律,這樣才不會在使用中出現維漏。其實,不管是“一日十時”,還是“一日十六時”都是符

合這兩個標準的,對于中國古人而言,不管是以2.4小時為一時辰,還是以1.5小時一時辰,抑或是

以2小時為一時辰,對于生活的影響可能并不是太大。

“日”向內延伸出現了“時辰”,但是為了指導起居作息、建立公共生活秩序、保證軍事行動準

時無誤,“精確到小時”還不夠,必須進一步向內延伸、挖掘時間,“漏刻”應運而生。【A】漏刻有

很多種,基本原理都相同,是將刻有數字的箭或標尺插到箭壺中,再往箭壺里勻速滴水。水漲箭高,

人們依此來判斷時間。【B】“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漏刻最初發明出來,就是為讓這些“大事”辦

起來更加成功。

【C】東漢蔡邕《獨斷》卷下寫到君主的作息時間表:“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鐘鳴則息。”

君主如此,貴族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的動止作息,自然也都要以刻漏為標準。

——選自《長江日報》,有刪改

(1)請將序號填入相應的橫線處,以理清選文的內容脈絡。

選文講述了給“日”分段的方法一一一“漏刻”的產生一一“漏刻”的使用等

內容。

A.制定“時辰”的條件

B.不同“時辰”的出現

C.“漏刻”的計時方法

第14頁共60頁

(2)下面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十二時辰的制定最科學,因而成為我們對于古代紀時的統一印象。

B.先民們為了精準地劃分每個時段,不斷改變著“時辰”的數量。

C.時辰的制定體現了先民對自然規律的尊重。

D.“漏刻”的使用可以更精確地指導古人的起居作息,建立公共生活秩序。

(3)A、B、C中有一處誤刪,下面是從原文中誤刪的語句,它應出現在處。

誤刪語句:《周禮》中記載:負責時間管理的官員為挈壺氏,一旦有軍事行動,他們就會懸掛漏刻,以

此來安排值夜警衛的人員;遇到祭祀,挈壺氏的官員也會用漏刻計算時間。

12.閱讀《中國墨》,回答問題。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猶如將之有良馬也。”墨在“文房四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

錠常被冠以“金不換”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賣中拍出448萬元的天價,“中國墨”引起了世

人更多的關注。

②為什么墨的價值如此昂貴呢?這源于它制作工藝的復雜。墨其實是一種“煙”,是一種以油煙、

松煙等為原料純手工制成的黑色顏料。它的制作,首先要點燃桐油、豬油等各種油類或松木取煙;再在

煙中加入雞蛋白、魚皮膠、牛皮膠和各種香料、藥材等,和成煙料團;然后將煙料團放入鐵臼中搗練三

萬次左右,或用鐵錘錘擊一萬次左右,制成墨團;最后把墨團放入墨模中,合緊錘砸即可制成松煙墨或

油煙墨的成品。

③煙墨的選擇和用法也很是講究。由于制作原料的差異,松煙墨色烏、光澤度差,膠質輕,只宜寫

字;油煙墨色黑,有光澤,多用于繪畫。中國畫一般多用油煙墨,只有著色的畫偶爾用松煙墨。墨的濃

淡用法更是影響著作品藝術效果。濃墨在使用時行筆實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穩,神采外耀的效

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間,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遠淡雅的美感。漲墨是指過量的墨水在宣紙上溢出筆畫之

外的現象,也稱“存墨”“泅墨”這種墨法本是用墨的失敗,但也有參差呼應,妙趣天成之感。

④由于人們對墨的喜愛,“墨”也具有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

“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來,“墨”因它的顏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創

作的藝術作品的形式,引申為“詩文或書畫”。“墨客”指的就是善于書寫作畫的文人,他們的作品被

稱為“墨跡”,珍貴的字畫則被稱為“墨寶”。“墨”入成語,更是比比皆是:“胸無點墨”用來形容

一個人沒有學問,“惜墨如金”形容繪畫寫作詩文的態度極其嚴謹,“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而“孟母三遷”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內涵演化到極致了。

(1)概括②一一④段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中國墨的特點?

(2)將下面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分別填在橫線內。

第15頁共60頁

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賣中拍出448萬元的天價。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掉?為什么?

油煙墨色黑,有光澤,綾用于繪畫。

(4)老舍先生在《濟南的冬天》里描繪“城外雪后的遠山”時,感慨那美景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小

水墨畫。細讀第③段,你覺得畫好這張小水墨畫應該選用哪種煙墨和哪種用法?

煙墨種類:___________

煙墨用法:__________

13.閱讀《小心,感冒來襲》,回答問題。

小心,感冒來襲

①感冒是一種常見疾病,總體上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傳統觀念認為,感冒是因為氣候變

化、身體受涼、過度勞累或者通過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等因素所致。近年來,研究人員經臨床觀察,

又發現了幾種引發感冒的新途徑。

②飲食不當能導致感冒。德國杜塞爾營養院的古斯塔夫?克蘭霍弟教授經研究,發現一些感冒是由

于飲食不當而引起的。諸如過多地食用肉類、乳制品等,可降低人體內免疫細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

感冒。過多地攝入高鹽食物,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及鼻腔翻膜水腫、充血、病原微生物增

多,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感冒;食用過多的高糖食物,可消耗體內水分和營養物質,引

起口干舌燥,使機體免疫力降低,進而容易誘發感冒。興一利,必有一弊。看來,吃得太好,也是感

冒的根源之一啊。

③運動不足能導致感冒。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格林豐博士經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凡是活動

量小的人,患感冒的機率比活動量大的人要高出2-3倍。戶外活動時間過少,缺乏陽光照射,呼吸不

到新鮮空氣,就會使得體內血液運行不暢,軀體運動不靈活,不易適應室內外環境變化,機體的免疫

力隨之降低,所以很容易感冒。“生命在于運動”,伏爾泰的名言永遠值得提倡。

④經常發愁能導致感冒。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也有一說:“愁生百

病。”看來,發愁對人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醫學研究發現,人經常發愁,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機體殺傷、吞嗤病原微生物和炎細胞的能力會被削弱,干擾素水平也會降低,造成呼吸道防御功能暫

時性減退,給病毒以可乘之機。

⑤英國感冒研究小組的學者為健康的自愿受試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測試,把受試者按心理壓力程度

分成不同等級,然后讓他們感染感冒病毒。結果,心理壓力大及性格內向的一組要比心理壓力小及性

格外向的一組的感冒癥狀更嚴重。由此可知,心理壓力大及性格內向也能導致感冒。

⑥沒想到患上感冒還有這么多的“途徑”。看來要想呵護自己的健康,還得從一點一滴做起。

第16頁共60頁

(1)傳統觀念認為,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一個括號只能填寫一種說明方法)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格林書博士經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凡是活動量小的人,患感冒的機率比活

動量大的人要高出2-3倍。

(3)文章介紹了哪些引發感冒的新途徑?

(4)根據文章內容和材料,下列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材料】小剛比較胖,不愛戶外運動,特別愛吃肉、喝奶,又愛吃甜食,經常感冒。

A.小剛過多地吃肉、喝奶,降低了人體內免疫細胞的抗病毒能力,容易引起感冒。

B.小剛過多食用甜食,消耗體內水分和營養物質,使機體免疫力降低,容易誘發感冒。

C.小剛比較胖,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給病毒以可乘之機,容易引起感冒。

D.小剛戶外運動過少,不易適應室內外環境變化,機體的免疫力隨之降低,容易感冒。

14.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臺風是一種熱帶氣旋,通常在熱帶海洋上形成。當海水溫度超過26攝氏度時,海面上的水蒸氣會

上升形成云團,并逐漸旋轉形成一個低氣壓區。隨著水蒸氣的不斷上升和凝結,臺風的中心逐漸形

成,并伴隨著強烈的風暴和暴雨。

根據形成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海區,在西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在大西洋

和東太平洋生成的被稱為“颶風”;而誕生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則被稱為“旋風”。

臺風具有強對流活動和強氣旋性環流,中心風力超過12級才能稱為臺風。臺風按其底層中心附近

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

臺風。

(選自“中國科普網”,有刪改)

材料二:

在西太平洋地區,臺風的路徑和移動速度對人們生活和財產有重要影響。如果臺風移動速度較

快,可能會導致短時間內暴雨、強風等極端天氣現象集中爆發,給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帶來較大破壞。

而如果臺風移動速度較慢,可能會導致長時間的降雨和強風,增加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的風險。為

此,臺風路徑是臺風天氣分析和預報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需要加強監測。

臺風的路徑復雜多變,運動過程中遇到的高氣壓或者低氣壓會調整臺風路徑,高層有強風使得潛

熱擴散等,也可能改變臺風的發展和行進的路徑。例如,8月4日“卡努”突然“卡”住了,隨后發生

“急轉彎”轉向東北方向,7日開始,臺風路徑向日本西南部海域向偏北方向移動,正是受太平洋副

第17頁共60頁

熱帶高壓和其他氣壓域場的綜合影響所致。

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在臺風監測、預測和應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衛星遙感、氣象觀測和數值

模型等多種數據源,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對臺風路徑進行預測和分析,為應對臺風提供科學

依據。

(選自《科普時報》,有刪改)

材料三:

每年的臺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降水量占

了這些地區總降水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臺風可以緩解全球水荒。一次直徑不算大的臺風登陸時能帶來

30億噸水。如果沒有臺風,許多國家的農業將陷入水荒的困境而不堪設想。眾所周知,地球兩頭冷中

間熱。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由于日照時間最長,干熱難忍,寒帶地區嚴寒難受,臺風對調

節地球熱量、維持熱平衡功不可沒。臺風時速最高可達200千米以上,產生的巨大能量流動,能把熱

帶地區的熱量驅散到高緯度的寒帶地區,從而使熱帶地區熱量削減,寒帶地區熱量得以補償。

我國長江中下游為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它處在同緯度的非洲大陸北部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卻見不到沙漠,反而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魚米之鄉”。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冬夏

季風環流,特別是來自熱帶海洋的臺風,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而且對改善這里的生態環境有著十

分重要的意義。

如果沒有臺風,熱帶地區氣候將越來越炎熱,寒帶地區氣候越來越嚴寒,而溫帶地區就不復存在

To全世界的人絕大多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如果溫帶不存在,這不僅對人類的生存將帶來極大的影

響、眾多植物、動物也會難以適應而出現滅絕,那樣整個“地球村”將死氣沉沉,毫無生機了。

臺風太大或太多,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完全沒有臺風也不行。所以,面對臺風,

我們一方面要注意防御,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條件,使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選自《科普時報》,有刪改)

(1)下列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臺風通常在熱帶海洋上形成,對人們的生活和財產有重要影響。

B.短時間內暴雨、強風等極端天氣現象集中爆發是臺風移動速度較快的緣故。

C.臺風的路徑雖然復雜多變,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可對臺風路徑進行預測和分析。

D.如果沒有臺風,溫帶地區就不復存在,眾多植物、動物也會出現滅絕。

(2)請結合材料一,說一說什么是臺風。

(3)根據材料三,說一說臺風能帶來哪些好處。

(4)以上三則材料介紹臺風,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

第18頁共60頁

15.閱讀《坐,你未必會》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坐,你未必會

①許多人日常辦公只需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臺電腦,他們工作時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坐。

殊不知,身體的隱患也由此而生。如何坐,大有學問。

②中國自古有“坐如鐘”的說法,有些人認為人體只有維持在腰背挺直、脊柱堅挺的狀態下才對

腰椎和頸椎最為有利,這是不科學的。在辦公桌前的正確坐姿應該是:坐時盡量拉近座椅與辦公桌的

距離,從臀部到腰部至后背全部緊貼座椅靠背,必要時可在腰部和座椅靠背間放一靠墊;頭頸部保持

中立位,同時調整座椅高度,使雙臂自然下垂時桌面剛好處于肘關節處;保持膝關節稍高于馥關節的

姿勢,使雙腳能充分接觸地面,必要時可在辦公桌下放一腳墊。

③在此姿勢下,人體腰背部得到了座椅靠背充分的支撐,人體脊柱系統及其相關肌群也獲得了充

分的放松,自然會感到舒適安逸,不易疲勞,脊柱及椎間盤更不易發生蛻變;頭頸部處于自然中立

位,不過分前屈和后伸,使頸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頸項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同時雙肘

關節與桌面處于平行位置,使腕關節得到了充分的放松;膝關節稍高于髓關節則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

生理前屈位。這樣,各種關節疾病自然就少多了。

④好的坐姿還有賴于科學的座椅,合適的座椅可以減緩久坐的危害。椅子的高度要合適。過低則

人的膝蓋就會拱起,產生不適感;過高則身體壓力會集中至大腿,令大腿受壓,嚴重的會導致小腿腫

脹。椅子的座面要合適。過窄則身體兩側的肌肉會受到擠壓,會感到疲勞;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