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知識清單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知識清單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知識清單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知識清單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歷史下冊(部編版)知識清單

第5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歷史解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局面。人類維護世界和平

的意識和能力大大提高。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便進入“冷戰”時期,但是世界在整體上保

持了和平狀態。在這種和平環境中,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通過一系列自我調節措施,經濟在高科技的推

動下迅速發展,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化。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也在改革中曲折前進。東歐

劇變和蘇聯解體,只是社會主義一種已經僵化的模式的失敗,并非整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繼續發展。世界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最終全面崩潰,這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

步。獨立后的民族國家在維護國家主權,振興民族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和改變舊的、不合理的國際政

治經濟秩序方面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時空觀念】

一?二次微鼻大ate協期?

加做紀國五十年代再假給身

集三次舞技草餐開就,,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94SJ1946隼1947年194a年194唧195沖19sl隼1952年1953年195419s9年

丘吉爾杜?門主義英?■■分?利比亶隼拘成宜WB

和爾?布北妁成立好同?互?魯?夫萬?會議*立

Ktt*計劃提出*虞經互會或文■條妁)改革開處

中蘇建交?燈

國3r

1962^I9M*l?6?^|?M^19*1”碑1990^1991年199B年

"拿祠年.彳爾及川愛勃列H相夫收箕體H本電力殳爾巴棄夫納索比立RS巴拿4收

改革開始成立皆本史又改革開帕H立?體1IUHttWK

世界第二全?主權

??±ia

【核心知識】

1、階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兩國之間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對峙局面。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相繼

調整統治政策,逐步實現經濟復蘇。廣大發展中國家日益成為影響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

2、主要表現:

政治上:(1)二戰后,美蘇兩極格局形成;(2)西歐各國逐漸走向聯合,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

地位。

經濟上: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

一場無硝煙的戰爭美蘇冷戰。

兩大對峙集團北約與華約。

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美、日、歐洲)、

兩種社會制度的發展

戰后社會主義的發展(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三大洲的民族解放運動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與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

【知識建構】

戈爾巴喬夫改革

【學習目標】

1.通過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的建立,認識美蘇“冷戰”對

峙局面的形成;

2.通過了解美國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歐洲聯合趨勢的發展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戰后資

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3,了解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知道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和蘇聯的改革,了解東歐劇變和蘇聯

解體,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意義;

4.通過萬隆會議、“非洲年”、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等史事,知道戰后殖民體系的崩潰和亞非拉國家

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所進行的斗爭。

第16課冷戰

[2022版課標】

1.內容要求:通過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德國分裂、“北約”與“華約”的建立,認識美

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

2.學業要求:

了解冷戰的含義、美蘇推行冷戰的原因、知道德國分裂的進程與影響;掌握冷戰政策在政治、經濟、

軍事上的具體表現,探究冷戰政策帶來的影響。認識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的長期對峙,嚴重威脅了世

界和平和各國的發展。

【知識點(考點)】

一、冷戰含義: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

對峙與競爭狀態。

二、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原因

1、美蘇在國家利益的對立(根本原因)、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美蘇勢均力敵

2、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上軍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妄圖稱霸世界;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力量的壯

大,使美國的稱霸計劃受阻。

3、戰后人心思定。

三、開始標志:1947年,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

四、冷戰表現:

1、政治上:杜魯門主義出臺(影響: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

2、經濟上:1947年,實施馬歇爾計劃(又名“歐洲復習計劃”)(目的: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

定資本主義制度。評價:是杜魯門主義的又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步驟;實質:

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稱霸世界)

3、軍事上:1949年北約成立。

蘇聯對策:1955年成立華約。(影響: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4.冷戰高潮:柏林危機

5、兩個德國的形成: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五.兩極格局形成的影響:

1、美蘇爭霸,帶來了世界的動蕩不安,威脅了世界和平。2、美蘇互相牽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3、

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

【學科素養】

【歷史解釋】

1.冷戰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1)積極影響: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彼此不敢輕易動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

技革命的進行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

(2)消極影響:國際環境上,加劇了世界的緊張局勢,給世界和平與安全帶來極大威脅;政治上,嚴重惡

化了國際關系,使戰后世界分裂成兩個敵對的陣營;經濟上,嚴重妨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軍事上,美蘇

雙方展開軍備競賽,導致局部沖突不斷,使世界處于核戰爭的威脅之下。

2.為什么說德國分裂是冷戰的產物?

原因:①冷戰開始后,德國問題便成為冷戰的焦點。美、英、法、蘇等國在各自的占領區內推行有利于本國

的政策,德國逐漸分裂為兩個不同的經濟、政治實體。

②德國分裂是英、美、法、蘇等國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是冷戰的產物。3.對“冷戰”

的理解

‘“謗霰”藉豪獲麗森贏茄落至前”以至…菽滔而而去藁畝2百布藤森菲前舉曲蔣營翟箏]

|狀態。起止時間: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至1991年蘇聯解體。

熱戰:朝鮮、越南

/資

「社會主義本

飯杜魯門主義〕

華約一主

義北約]西

;歐義

陣'經互會一馬歇爾計劃

I東勰^一)、西德>

“冷戰”古巴

、導彈危禮

【史料實證】

比較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軸心國"集團'反法西斯聯盟'北約、華約

成立時期國家性質影響

三國同盟德、意、奧匈帝國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故,

一戰前帝國主義侵略集團

三國協約英、法、俄最終導致一戰爆發

“軸心侵略性的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的產物,

二故前德、意、日

國”集團軍事政治集團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團結了可以團結的力量,改變

二戰中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最大限度

世界反法美'英、蘇、中正義的

(1942年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勢力,對

西斯同盟等26個國家反法西斯組織

1月1日)最后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起了決

定性作用

以美國為首的

北約

資本主義國家

冷戰初期軍事同盟標志著兩極格局形成

以蘇聯為首的

華約

社會主義國家

【活學巧記】美蘇冷戰對峙

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2022版課標】

1.內容要求:通過了解美國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歐洲聯合趨勢的發展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初

步理解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2.學業要求:

知道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表現;歐洲聯合的原因,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過程;簡述美國、

日本在“二戰”后經濟發展的原因;了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知識點(考點)】

一.戰后的西歐

(一)二戰后初期,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

1、外因:得到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2、內因:①憑借原有的工業基礎②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③制定了

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目的

1、為了振興經濟;提高國際地位;2、在美蘇對抗中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

(三)西歐聯合過程:

1、歐共體的成立:

過程:(1)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2)1958年,六國又建立

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3)1967年,這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

意義: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2、歐盟的成立(1993年)

性質:經濟政治一體化組織附:2002年絕大多數成員國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

影響: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二、二戰后的美國

(一)經濟發展三階段:

1、二戰后至50、60年代,經濟繁榮(原因:美國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

術)

2、20世紀70、8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3、20世紀90年代:經濟進一步發展,出現以全球化、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

三、二戰后的日本

(一)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1)外因:①戰后美國在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改革;②戰后美國扶持日本,主要是朝鮮戰爭時日本獲

得大量軍需訂單(2)內因:③日本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政策④大力引進先進技術

(二)發展表現:

①1968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②20世紀七八十年代,謀求世界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日本發展的影響:促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沖

擊了美蘇兩極格局,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附:二戰后西歐、日本和美國經濟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1、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人才。3、要適時調整經濟政策。4、實施國

家干預經濟政策。)

四.社會保障制度:

1、開始:羅斯福新政期間,頒布《社會保障法》,實行老年保險和失業保險

2、紛紛建立:二戰后(最早的福利國家:英國)

3進一步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

4、評價:社會保障制度是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這種制度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

穩定的社會環境。但是,社會保障制度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學科素養】

【時空觀念】

西歐聯合的過程。

【歷史解釋】

1.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原因。

(1)根本原因:兩次世界大戰讓歐洲國家的國力遭受大大削弱,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下降。

(2)現實原因:“二戰”后,美蘇爭霸,美、蘇兩大勢力在歐洲的影響急劇擴大;隨著科技的發展,國際競

爭越來越激烈,西歐各國意識到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加快經濟發展,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3)歷史因素:相似的文化傳統和心理認同感。

(4)前提條件:法、德的和解是西歐各國走向聯合的關鍵和基礎。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1)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持;

(2)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3)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經濟政策;

⑷都有良好的工業基礎。

3.“二戰”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福利國家”的原因和條件。

(1)西方社會流行“福利國家”的思想。

(2)“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力圖縮小貧富差距,從而減少因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

(3)工人階級和進步政黨的長期斗爭。

(4)經濟的迅速發展為此提供了物質基礎。

4.戰后西歐、日本與美國經濟恢復、發展原因與啟示

異同比較戰后日本、西歐與美國經濟發展原因與啟示

項目日本西歐美國

不同點獲得美國的扶持,推行非軍事化歐走向聯合發展,成立歐美國戰后確立霸主地位

和民主化改洲共同體的政策要求

相同點都重視高科技的發展,制定恰當的政策,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

啟示要抓住歷史機遇,加強國際合作;要大力發展教育,重視科技創新;堅持改革開放,

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政策

【家國情懷】

戰后西歐國家和日本迅速發展,有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1)要善于抓住發展機遇,注重加強國際經濟聯系;

(2)要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新;

(3)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活學巧記】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二由后資本主義的新藐'

日本的堀起社會保障制

度的建立

liSlfSH?\■「一■/

持等濟大國有利于形成穩定

Vy\_/的社會環境

X_____3

謀求成為咪大國

全球化信息化

第18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2022版課標】

1.內容要求:了解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知道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和蘇聯的改革,了解東

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意義;

2.學業要求:了解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掌握蘇聯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等的改革;

知道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

【知識點(考點)】

一、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

1、二戰后社會主義國家由一國走向多國:東歐、亞洲中國、朝鮮、越南;拉美的古巴)

2、蘇聯與東歐的關系:蘇聯通過在政治上成立情報局;經濟上成立經互會(影響:蘇聯通過經互會幫助東

歐國家克服了戰后經濟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計劃經濟的軌道。)軍事上成立

華約組織扶持控制東歐國家。

3、中蘇關系:1949年,中蘇建交;1950年,中蘇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影響:加強了社會

主義陣營的力量。

二、社會主義改革:

(一)改革對象:蘇聯模式的弊端

(二)赫魯曉夫的改革

1、內容:政治上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在經濟上進行了一些改革,如發動墾荒運動;發展飼料生產,廣種

玉米;取消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改行工業管理體制;等等。

2、評價: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蘇聯模式,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內容:(1)在經濟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進步、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加強經濟刺激。(2)

同美國展開軍備競賽,把科技進步的重心放在軍事工業。

2、評價:(1)蘇聯的一些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居首位,航天技術可以和美國相抗衡。國民經濟畸娶發展。

(2)改革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鹿度集史的計劃經濟體制。

(三)戈爾巴喬夫改革

1、內容:實施加速經濟改革的方案,總體效果不佳;政治體制改革上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

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

2、影響: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局勢失控。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趨勢也隨之加劇,最終蘇聯解體。

三.蘇聯解體

(一)原因:1、根本原因:蘇聯模式的弊端導致蘇聯政治經濟危機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

(二)解體時間:1991年底,蘇聯解體加速解體的事件:八一九事件

(三))實質: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變化

五、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啟示:

1、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

3、堅持走符合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

4、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

【學科素養】

【時空觀念】

1.蘇聯(俄)的發展歷程。

時間軸呈現:

蘇維埃俄國戰時共產新經濟蘇聯模_________2________

建立主義政策政策式形成蘇聯模式

。OOOO?

191719181921—1928193619537

III:I

II

蘇聯的經濟建設之路蘇聯的經濟改革之路

2.蘇俄一蘇聯的演變。

【歷史解釋】

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的相似之處及教訓

(1)相似之處

①從原因分析,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引起的嚴重弊端長期得不到糾正;戈爾巴喬夫改革

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②從實質分析,都使共產黨喪失了執政地位,社會制度由社會主義變為資本主義。

③從時間分析,都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④從影響分析,都使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削弱了社會主義力量。

(2)教訓

①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②要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必須結合國情,堅持走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④要抓好執政黨建設,關鍵是政治思想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

【唯物史觀】

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僵化。(根本原因)

②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原因)

③社會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其他原因)

④戈爾巴喬夫改革引起思想混亂,政局失控。(直接原因)

⑤西方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外部原因)

【家國情懷】

蘇聯解體的原因及給我國帶來的啟示是什么?

(1)原因:①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存在弊端并長期作用的結果(根本原因);②戈爾巴喬夫的改

革使蘇聯經濟進一步惡化,并且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方向(直接原因);③西方資本主義國

家長期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積極分化、瓦解社會主義國家(外部原因)。

(2)啟示:①建設社會主義不能違背客觀規律,要依據國情,實事求是;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

產力,努力改善人民生活;③要堅定社會主義信念,警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④社會主

義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是在探索中前進的。

【活學巧記】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社會主義力------蘇聯的發]------------\I東歐劇變

時的壯大------依號金革F-------'I蘇聯解體

成信互會[中蘇屈同

【槎件曉:勃列日涅社會制戈爾巴喬夫辭

按蘇聯模式慰助條約|夫怎卿|夫砥革度變化:職,東展解體

改茶東歐

惻質工時董軍

業改革事方面

蘇聯模式失敗,社會主義遭受產取挫折

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

[2022版課標】

1.內容要求:通過萬隆會議、“非洲年”、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等史事,知道戰后殖民體系的崩潰

和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所進行的斗爭。

2.學業要求:通過閱讀教材和相關材料,聯系中國史所學知識,了解萬隆會議的內容及影響;通過

識讀地圖,了解非洲獨立的過程與結果;通過閱讀教材和研讀相關材料,了解古巴獨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