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賣油翁》對比閱讀(含參考答案和原文翻譯)_第1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賣油翁》對比閱讀(含參考答案和原文翻譯)_第2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賣油翁》對比閱讀(含參考答案和原文翻譯)_第3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賣油翁》對比閱讀(含參考答案和原文翻譯)_第4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賣油翁》對比閱讀(含參考答案和原文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賣油翁》課內外文言文對比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甲】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常羊學射于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①欲聞射道乎?楚王田②于云夢③,

使虞人④起禽⑤而射之。禽發,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鵠⑥拂王旃⑦

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養叔進曰:‘臣之射也,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

之,十發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選自劉基《常羊學射》,有刪改)

【注釋】①若:你。②田:同“畋”,打獵。③云夢:湖澤名。④虞人:古代掌管

山澤的小官吏。⑤起禽:轟趕禽獸。⑥鵠(hii):天鵝。⑦旃(zhan):赤色曲柄旗。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但微頷之:

②爾安敢輕吾射:

③王引弓欲射: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我酌油知之

臣之射也B.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C.嘗射于家圃

常羊學射于屠龍子朱D.蒙乃始就學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3.請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有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5.甲、乙兩文都提到了射箭,但所講的道理不同。結合兩文蘊含的道理,聯系生

活實際談談你獲得的啟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日: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歐陽修《賣油翁》)

【乙】

蒲元識水

君①性多奇思,于斜谷②,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③,

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④。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

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云,于涪津⑤覆水,遂以

涪水八升益之。于是咸共驚服,稱為神妙。

(選自《太平御覽》)

【注】①君:指蒲元,三國時的造刀技術能手。②斜谷:地名,諸葛亮北伐時曾

于此屯兵。③淬:淬火,金屬器加熱后浸入冷水,急速冷卻,使之堅強。④大金之元

精:金屬的精氣所聚。⑤津:渡口。

6.解釋【甲】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有賣油翁釋擔而立②爾安敢輕吾射③康肅笑而遣之

7.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自言漢水鈍弱/自錢孔入

B.于涪津覆水/以錢覆其口

C.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D.君以刀畫水/公亦以此自矜

9.請用兩條“/”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

10.結合【甲】【乙】兩文,說說你從賣油翁和蒲元身上得到哪些啟示。

文言文閱讀

【甲】

賣油翁

歐陽修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日: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

楚有養由基者①,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過

曰:“善射,可教射也矣。”養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少③焉氣力倦,

弓撥④矢鉤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

——《戰國策?西周》

【注釋】①養由基:春秋時期楚國將領、神射手。②支左屈右:善射之法,把左

臂支起來持弓,右臂適當彎曲以持箭。③少:過了不久。④撥:不正。⑤鉤:彎曲。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睨之久而不去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

B.但微頷之但當涉獵

C.康肅笑而遣之而錢不濕

D.以我酌油知之以錢覆其口

12.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剪裁、詳略得當,略寫陳堯咨的射箭技術,詳寫賣油翁酌油的過程,用事

實讓陳堯咨恍然大悟、心悅誠服。

B.乙文中“左右皆曰善”從正面突出養由基射箭技術高超,“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寫

出養由基對“客”挑釁的態度。

C.甲文主要運用了人物語言和神態來刻畫人物,乙文運用了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D.甲乙兩文敘事簡潔生動,甲文賣油翁以“酌油”絕活諷喻因善射而自負的陳堯咨,

乙文“客,,則以道理來勸說養由基。

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②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14.甲乙兩文都與射箭技術有關,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請簡要概括。

15.賣油翁和陳堯咨兩人對待自己的長處的態度截然不同,請分別談談如何看待自

己及別人的長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甲】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念然日: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當②。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③,

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

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④,易置⑤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⑥,佯敗走而絕其

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

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節選自《史記》)

【注釋】①言兵事;議論用兵打仗的事。②當:抵擋。③難:駁倒。④約束:

規矩。⑤易置:撤換。⑥縱奇兵:調遣派出變化莫測的軍隊。

1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自矜________

②但微頷之

③笑而遣之

④嘗與其父奢言兵事

⑤若必將之

17.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

②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18.用“/”給【乙】文畫線的句子斷句。

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

19.趙括熟讀兵書卻大敗給秦軍,是什么原因呢?請結合【乙】文段語句分析。

文言文閱讀

【甲】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

之。(選自《賣油翁》)

【乙】晉大夫①祁奚老,晉君問曰:“孰可使嗣②?”祁奚對曰:“解狐③可。”君曰;

“非子之仇耶?”對曰:“君問可,非問仇也。”晉遂舉解狐。后又問:“孰可以為國尉?”

祁奧對曰:“午④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對曰:“君問可,非問子也。”君子謂祁

奚能舉善矣。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書》曰:“不偏不黨⑤,王道蕩蕩⑥。”祁

奚之謂也。外舉不避仇外⑦,內舉不回親戚,可謂至公矣。唯善故能舉其類。《詩》目:

“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選自《新序》

【注釋】①大夫:古代宜職。②嗣:繼承。③解狐:晉國的大夫。④午:祁午,

祁奚的兒子。⑤黨:偏私。⑥蕩蕩:平坦廣大的樣子。這里指公正無私。⑦雕(chou):

同“仇”,仇敵。

20.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肅笑而遣之

孰可以為國尉

唯善故能舉其類

21.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

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

2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

②外舉不避仇懶,內舉不回親戚,可謂至公矣。

23.賣油翁和和祁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請結合文本說說你從他們身上分別學到了

什么。

文言文閱讀

[甲]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

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

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1農夫耕于田,數息而后一鋤。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

此田竟月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行者解衣下田,一

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

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

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24.下列選項中的“之”解釋用法與“一鋤盡一身之力”的“之”一致的是()

A.以我酌油知之B.康肅笑而遣之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D.子可示我以耕之術

25.翻譯劃線句子。

①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

26.根據示例,分析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示例】句子: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分析:“乎”表示反問語氣,表現了抗訴對自己射箭本領的得意,對賣油翁的輕視,

刻畫了康肅驕傲自滿的性格。

句子: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

分析:

27.賣油翁“以我酌油知之”,行者“今而后知耕之難也”,他們都是怎樣得“知”的?

你由此得到了怎樣的啟發?

答案解析

1.點頭;輕視;拉開

2.D

3.有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4.如果(在百步之外)放十片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不能保證了!

5.學習、做事如同射箭一樣,勤學苦練,精益求精,就會熟能生巧;做事要專心

致志,集中于一個目標,三心二意,任何事也做不成。

(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吉實詞的理解能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

殊情況

分類做好整理。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虛詞。解答本題,需

聯系語境,結合對文言知識的積累,分析詞語的用法。

(3)本題考查給語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

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

(4)本題考查文吉文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

“調”“換,,"補”“移我們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果遇到倒裝句就要按照現代語序疏通,

如果遇到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5)本題考查對文本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

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乙】常羊向屠龍子朱學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嗎?楚王在云

夢打獵,讓掌管山澤的官員去轟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跑了出來,鹿在楚王的左邊

出現,麋鹿從楚王的右邊跑出。楚王拉弓準備射,有天鵝拂過楚王打獵時的赤色曲柄旗,

展開的翅膀猶如一片垂天之云。楚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叔向前說道:‘我

射箭時,放一片葉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次發箭十次射中;如果(在百步之外)放十片

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不能保證了!

1.①句意為:但只是微微點點頭。頷:點頭。②句意為: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

本領)

輕:輕視。

③句意為:楚王拉弓準備射。引:拉。

故答案為:①點頭;②輕視;③拉開

2.A.第一個“之”是代詞,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第二個“之”是助詞,用在主語

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B.兩個“而”都是連詞,前者表轉折關系,譯為“但

是”;后者表承接關系,可不譯,C.兩個“于”都是介詞,第一個譯為“在”;第二個譯為“向”D.

兩個“乃”都是副詞,“于是,就”。

故答案為:D?

3.注意要求限斷兩處。句意為:有天鵝拂過楚王打獵時的紅色小旗,展開的翅膀

猶如一片垂云,故斷句為:有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

所射。

故答案為:有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4.本句重點詞:置,放。必,保證。句意:如果在百步之外放十片葉子,那么能

不能射中,我就不能保證了!

故答案為:如果(在百步之外)放十片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不能保證了!

5.根據文章內容判斷道理,聯系生活,從而得出啟示。

故答案為:學習、做事如同射箭一樣,勤學苦練,精益求精,就會熟能生巧;做事要專

心致志,集中于一個目標,三心二意,任何事也做不成。

6.放下;怎么;打發

7.①(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頭。

②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藝難道不精湛嗎?

8.C

9.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

10.賣油翁高超的酌油技藝、蒲元精湛的淬刀之術,都啟示我們熟能生巧,生活中

人們的高超才能往往來自自己長期的實踐積累,不可輕視實踐積累的作用。

(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

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

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

被動句、倒裝句。

(3)本題考查文言字詞解釋。文言字詞包括實詞和虛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

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初中階段遇到的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為,焉,也,以,于,貝者。常

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

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

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

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拓展能力。解答時要求從文本中選取角度,結合自

己的生活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和啟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積極,語句通順、簡潔。

【參考譯文】

【甲】

康肅公陳堯咨擅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

自夸。曾經(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

站在那里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

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

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

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

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

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

笑著將他送走了。

【乙】

蒲元生性多奇思妙想,在斜谷的時候,為諸葛亮的部隊鑄造三千把軍刀。刀打好之

后,他說漢水既鈍又弱,不適合用來淬火(制造的流程之一);蜀江的水很爽烈,是金

屬的精氣所聚。這種區別是上天注定的。于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回采之后)蒲元

拿取回的水淬刀,說這里面摻了涪江水,不適合淬刀用。取水的人堅持沒有摻其他的水,

蒲元便拿刀在水里比劃了一下,說這里面摻了八升涪江水。取水的人聽了之后,叩頭說,

走到涪江邊時,水翻了,灑掉一些。所以就地加了八升涪江水進去。于是所有人都驚嘆

佩服,稱他是神奇巧妙的。

6.①翻譯為: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里。釋,放下

②翻譯為: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安,怎么

③翻譯為: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遣,打發

故答案為:①放下

②怎么

③打發

7.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發、但、頷、之、汝、亦、知、

第一個“射”、乎、吾、第二個“射”、精”。發:射,射箭。但,只、不過。頷,點頭。之,

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汝,你。亦,也。知,懂得,了解。第一個“射”,射

箭。乎,嗎。吾,我。第二個“射”,射箭的技藝。精,精湛。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

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

倒裝句。故答案為:①(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

頭。

②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藝難道不精湛嗎?

8.A翻譯為:他說漢水既鈍又弱。自,自己

翻譯為:油從錢孔注入。自,從

B翻譯為:走到涪江邊時,水翻了,灑掉一些。覆,灑

翻譯為: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覆,蓋

C翻譯為:于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乃,于是,就

翻譯為: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乃,于是,就

D翻譯為:蒲元便拿刀在水里比劃了一下。以,拿

翻譯為: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夸。以,憑

故答案為:C

9.例句翻譯為:(回采之后)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說這里面摻了涪江水,不適

合淬刀用。斷句注意結合翻譯,完整句子結構前后可斷句。“君以淬刀”是完整的主謂句,

在“刀”后面斷句。“不可用”是“言雜涪水”的結論,在“不”前面斷句。

故答案為: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

10.【甲】記述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

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啟示我們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日常多實踐。

【乙】記述了精湛的淬刀之術的故事,通過蒲元指出淬刀水中不僅僅有成都水,還有涪

江水的故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啟示我們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日常多實踐。

故答案為:賣油翁高超的酌油技藝、蒲元精湛的淬刀之術,都啟示我們熟能生巧,生活

中人們的高超才能往往來自自己長期的實踐積累,不可輕視實踐積累的作用。

11.B

12.B

13.①陳堯咨(陳康肅公)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②你怎么(為什么)不來替我射那柳葉呢?

14.甲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揭示了勞逸結合的道理。

15.對待自己的長處應保持謙遜,把自己的長處當做戰勝困難的優勢資源,而不是

炫耀的資本;對別人的長處,應善于取長補短,學為己用,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不可妒

忌詆毀。

(1)本題考查文言字詞解釋。文言字詞包括實詞和虛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

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

答題。初中階段遇到的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為,焉,也,以,于,貝IJ,

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選擇題注意在文中找到對應句,逐字分析,選項內容

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發展順序、線索、情感、語言特點、結構、手法等,不要以

偏概全、無中生有。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

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

被動句、倒裝句。

(4)本題考查文言文道理感悟。通讀文言文,理解大意,結合文中人物及事件,歸納

特點,結合自身經歷談感悟,態度積極向上,言之合理即可。

(5)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通讀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言文中找到對應句,

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概括賣油翁和陳堯咨兩人對待自己的長處的態度。結

合自身經驗談如何看待自己及別人的長處,語言得體合理即可。

【參考譯文】

【甲】康肅公陳堯咨擅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

本領而自夸。曾經(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

下擔子,站在那里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

箭,但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

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

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

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

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

笑著將他送走了。

【乙】楚國有名叫養由基的人,很善于射箭;離開柳樹一百步去射樹葉,百發百中。

左右的人都叫好。有個人從旁走過來說:“你已經善于射箭,可以教給你如何學射了。”

養由基說:“別人看了我射箭后都說好,而你卻說可以去教我射箭,你為何不代替我去

射百步之遠的柳葉呢?”這個人說:“我不能教你伸直左臂支弓,彎曲右臂開弓的技巧。

那種射柳葉的功夫,雖然百發百中,但是它不善于在適當的時候停息調理,不一會兒工

夫力氣用完,弓也拉不正,箭也射不直,一次箭射不中柳葉,先前百發百中的名聲也全

部喪失了。”

11.A翻譯為:不在意地看著他,很久都不離開。去,離開

翻譯為:離開柳樹一百步去射樹葉,百發百中。去,距離

B翻譯為:只是微微地點點頭。但,只,只是

翻譯為: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但,只,只是

C翻譯為: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而,表順承

翻譯為:而銅錢一點也沒被油沾濕。而,表轉折

D翻譯為: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以,憑

翻譯為: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以,用

故答案為:B

12.B:"左右皆曰善”從正面突出,錯誤。是側面突出。

故答案為:B

13.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忿然、安、輕、射、子、何、

代、之”。忿然:氣憤的樣子。安:怎么。輕:看輕。射:射箭(的本領)。子:你。

何:怎么,為什么。代:代替。之:代詞,指柳葉。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

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故答案為:①陳堯咨(陳康肅公)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②你怎么(為什么)不來替我射那柳葉呢?

14.【甲】記述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

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乙】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

盡矣!翻譯為:那種射柳葉的功夫,雖然百發百中,但是它不善于在適當的時候停息調

理,不一會兒工夫力氣用完,弓也拉不正,箭也射不直,一次箭射不中柳葉,先前百發

百中的名聲也全部喪失了。強調勞逸結合的作用。

故答案為:甲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揭示了勞逸結合的道理。

15.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濕,還那么謙虛,毫不夸飾地說:“我亦無他,惟手

熟爾。”而陳堯咨稍有成績就自夸自傲起來。啟示我們不要過度炫耀自己的長處,應該

謙虛,謙虛是美德。看到別人的長處應該善于學習,改正自己的問題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不要因為別人比你優秀就詆毀別人,要像他學習。

故答案為:對待自己的長處應保持謙遜,把自己的長處當做戰勝困難的優勢資源,而不

是炫耀的資本;對別人的長處,應善于取長補短,學為己用,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不可

妒忌詆毀。

16.自夸;點頭;打發;曾經;如果

17.①把一枚銅錢覆蓋在葫蘆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蘆。

②我也沒有其它的奧秘,只是手法熟練罷了。

18.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

19.根據第一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第二段“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

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

秦軍射殺趙括”可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根據實際調整自己的作戰計劃,缺少實

地作戰經驗,所以敗給秦軍

(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

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

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

被動句、倒裝句。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

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

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

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文言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

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趙括熟讀兵書卻大敗給秦軍

的原因即可。

【參考譯文】

【甲】

康肅公陳堯咨善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憑著這種本領而自夸。

曾經(他)在家里(射箭的)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里斜著眼睛

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

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

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

個葫蘆放在地上,(賣油翁)將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

葫蘆,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

罷了。”陳堯咨笑著將他打發走了。

【乙】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

(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是(趙奢)

不承認他有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

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

任將軍,那么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

趙括代替了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并撤換重

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后,便派出變化莫測的軍隊,佯裝失敗,卻斷絕他

的糧道,分段為兩軍,士卒的士氣大亂。四十多天后,軍隊士兵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

兵士親自上陣戰斗。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于是幾十萬兵士投降于秦軍,

秦軍把他們全都活埋了。

16.①翻譯為:自夸。自矜,自夸

②翻譯為:只是微微點點頭。頷,點頭

③翻譯為:笑著將他打發走了。遣,打發

④翻譯為:(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嘗,曾經

⑤翻譯為: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若,如果

故答案為:①自夸;②點頭;③打發;④曾經;⑤如果

17.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覆、徐、杓、瀝、之、無他、

惟、熟、爾”。覆:蓋。徐:慢慢地。杓:同勺,勺子。瀝之:注入葫蘆。瀝,注。之,

指葫蘆。無他:沒有別的(奧妙)。惟:只,不過。熟:熟練。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

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故答案為:①把一枚銅錢覆蓋在葫蘆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蘆。②我

也沒有其它的奧秘,只是手法熟練罷了。

18.例句翻譯為:佯裝失敗,卻斷絕他的糧道,分段為兩軍,士卒的士氣大亂。斷

句注意結合翻譯,完整句子結構前后可斷句。“佯敗走”“絕其糧道”是白起及士兵的具體

行為。在“走、道”后面斷句。“分斷其軍為二”和“士卒離心”是白起及士兵行為的結果。

在“二”后面斷句。

故答案為: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

19.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翻譯為: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

得輕而易舉。

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

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翻譯為: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后,便派出

變化莫測的軍隊,佯裝失敗,卻斷絕他的糧道,分段為兩軍,士卒的士氣大亂。四十多

天后,軍隊士兵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斗。秦軍射死了趙括。

即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作戰計劃,沒有作戰經驗,只知道按照書

本上的內容作戰,最終失敗。

故答案為:根據第一段“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第二段“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

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

秦軍射殺趙括”可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根據實際調整自己的作戰計劃,缺少實

地作戰經驗,所以敗給秦軍。

20.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打發;做,擔任;只

21.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

22.①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注入葫蘆里。

②推舉賢人能不回避仇人,不回避親戚,可以說是最公平的。

23.從賣油翁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熟能生巧”的道理。賣油翁以其卓越的酌油技藝,

展現了長期實踐和經驗積累的重要性。他通過不斷練習,掌握了酌油的精髓,達到了“手

熟”的境界。這告訴我們,無論學習什么技能或知識,都需要持之以恒地練習和積累,

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磨礪和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達到精通的程度。

從祁奚身上,我們可以學到“舉賢無私”的精神。祁奚在推薦人才時,不考慮個人恩

怨和親屬關系,而是以能力和品德為標準,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真正做到了公正無私,

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祁奚的舉賢行為也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

和責任感。他深知人才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因此不遺余力地為國家推薦優秀人才。

這種為國家利益著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

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

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

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

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

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

被動句、倒裝句。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通讀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大意。在文言文中找到對應

句,在理解文意和人物言行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概括從賣油翁和和祁奚身上學到的知

識即可。

【譯文】

【甲】

康肅公陳堯咨善于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

自夸。曾經(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園子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

站在那里斜著眼睛看著他,很久都沒有離開。賣油的老頭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

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

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

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

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

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

笑著打發賣油翁將他送走。

【乙】

晉大夫祁奚請求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誰可以接替你的職務?”祁奚回答:"解狐

可以。”晉悼公問:“他不是你的仇人嗎?”回答說:“大王問的是誰可以接任,而不是問誰

是仇人。”晉悼公就立解狐為中軍尉。后來晉悼公又問他:“誰可以當國尉?”祁奚回答說:

“祁午可以。”晉悼公問祁奚:“他不是你的兒子嗎?”祁奚回答說:“大王問的是誰可以擔

任,而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君子認為祁奚在這件事情上能夠推舉賢人。推薦他的仇

人,而不諂媚;推立他的兒子,而不勾結。《尚書》說:“沒有偏袒不結黨,王道政治

坦蕩蕩。”大概說的就是祁奚這樣的人了。推舉賢人能不回避仇人,不回護親戚,可以

說是最公平的。恐怕只有賢人,才能推舉跟自己一樣的人。《詩經》說:“只因為他有

仁德,才能推舉像他的人。”祁奚就具有這樣的美德。

20.①翻譯為:有個人斜著眼睛看另一個人很久都不離開。睨:斜著眼看,形容

不在意的樣子。

②翻譯為: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遣:打發。

③翻譯為:誰可以當國尉。為:做,擔任

④翻譯為:恐怕只有賢人,才能推舉跟自己一樣的人。唯:只

故答案為:①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②打發

③做,擔任

④只

21.例句翻譯為:推薦他的仇人,而不諂媚;推立他的兒子,而不勾結。“稱其仇”

和“立其子,,并列,“不為諂”和“不為比”并列,在“仇、諂、子”后面斷句。

故答案為: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

22.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覆、徐、杓、瀝、之、舉、

仇雕、回、可謂、至、公”。覆,蓋。徐,慢慢地。杓,同勺,勺子。瀝,注。之,指

葫蘆。舉,推薦。仇罐,仇人。回,回避。可謂,可以說。至,最。公,公平。文言

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

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故答案為:①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注入葫蘆里。

②推舉賢人能不回避仇人,不回避親戚,可以說是最公平的。

23.【甲】記述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

描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啟示我們實踐出真知,熟能

生巧。

【乙】寫祁奚推薦他的仇人,而不諂媚;推立他的兒子,而不勾結。強調選拔人才對內

不要回避親屬;對外則不要排除仇敵,說明了“舉賢公正,任人唯賢”的重要性,這對如

今的社會發展也有重要意義。且祁奚為國推薦良才,一片愛國心值得學習。故答案為:

從賣油翁身上,我們可以學至IJ“熟能生巧”的道理。賣油翁以其卓越的酌油技藝,展現了

長期實踐和經驗積累的重要性。他通過不斷練習,掌握了酌油的精髓,達到了“手熟”的

境界。這告訴我們,無論學習什么技能或知識,都需要持之以恒地練習和積累,只有經

過長時間的磨礪和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達到精通的程度。

從祁奚身上,我們可以學至U“舉賢無私”的精神。祁奚在推薦人才時,不考慮個人恩怨和

親屬關系,而是以能力和品德為標準,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真正做到了公正無私,這

種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祁奚的舉賢行為也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

責任感。他深知人才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因此不遺余力地為國家推薦優秀人才。

這種為國家利益著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24.D

25.①有個賣油翁放下擔子站著,斜著眼看他射箭,很久不離開。

②人們處理事情也是這樣,想要快速完成(這事)卻往往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

果。

26.“甚矣”“也”,倒裝句,強調農夫非常懶惰。(“矣”、“也”表示肯定,強調農夫

的懶惰。)生動形象地表現行者對農夫的嘲諷。刻畫了一個自以為是的行者形象。

27.通過實踐(生活體驗)得知。

啟示:①“實踐出真知”(事非經歷不知難);②“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只

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初中階段遇到的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

為,焉,也,以,于,則,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

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