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概述課件_第1頁
電子商務概述課件_第2頁
電子商務概述課件_第3頁
電子商務概述課件_第4頁
電子商務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商務概述

案例之一:Dell公司的溝通模式繞過分銷商等傳統價值鏈中的中間環節按單定制將產品直接銷售到客戶手中Dell公司CEO邁克爾?戴爾先生歸納出Dell公司三件最基本的法寶是:

1、直銷模式

2、按定單加工生產

3、網上銷售Dell公司成功的真正原因:將新觀念與網絡創造性地結合第一節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

交易前的準備貿易磋商過程合同與執行支付與清算售后事項傳統商務電子商務

思考:傳統商務進化到電子商務,何種事物發生了變遷?

商務的運作過程(買方與賣方之間)1839年電報

電話

傳真

網絡商務工具的變遷

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商務運作過程比較交易前的準備貿易磋商過程合同與執行支付過程傳統商務商品信息的發布、查詢和匹配,通過傳統方式來完成口頭磋商或紙面貿易單證的傳遞過程。工具:電話、傳真、郵寄等書面形式簽訂具有法律效應的商務合同(紙面合同)方式:支票、現金電子商務通過交易雙方的網址和網絡主頁完成電子化的記錄、文件和報文在網絡上傳遞電子合同,同樣可具有法律效力方式:網上支付(信用卡、電子支票、電子現金、電子錢包等)電子商務較之傳統商務的優勢和劣勢優勢

1.對企業來說,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2.對消費者來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增加了購買機會

3.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劣勢

1.受傳統消費習慣的約束

2.投資收益難以確定

3.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第二節電子商務的定義及分類

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定義電子商務是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換或直接物理接觸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業務交易。電子商務的定義國際商會的定義從商業角度: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活動的電子化。從涵蓋范圍方面: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從技術方面: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數據(如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獲得數據(如共享數據庫、電子公告牌)以及自動捕獲數據(如條形碼)等。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的定義1996年12月16日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通過了《電子商業示范法》。《電子商業示范法》中提出“電子商業”概念。“電子商業”系指經由電子手段、光學手段或類似手段,(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所從事的契約型或非契約型的一切商務性質的關系所引起的種種事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

作為一個通用的定義,“電子商務”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交易活動或形式,二是能夠使交易活動進行的通訊設施。

交易活動或形式所涵蓋的范圍可以是廣義的,也可以是狹義的:前者包括大部分不同層次的商務活動,如工程設計、商務、交通、市場、廣告、信息服務、結算、政府采購、保健、教育等;后者僅僅包括通過電子化實現的零售或配送等。

對電子商務的理解,應從“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兩個方面考慮。(見圖1)圖1電子商務是“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兩個子集的交集思考:1、“現代信息技術”與“商務”在電子商務中各扮演怎樣的角色?商務電子核心內容輔助工具思考:

2、你是如何理解以下兩個公式的: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商務活動

電子商務是基于計算機網絡并與之有效融合的商務活動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即BusinesstoConsumer(BtoC)電子商務。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即BusinesstoBusiness(BtoB)電子商務。BtoB包括非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和特定企業間的電子商務。企業與政府方面的電子商務,即BusinesstoGovernment(BtoG)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分類按照交易對象分類通過上述三種電子商務的基本形式,可以派生出若干種派生形式,如CtoC(ConsumertoConsumer)、CtoG(ConsumertoGovernment)、等。BtoC、BtoB和BtoG三者的關系可以用圖2表示。圖2BtoC、BtoB和BtoG三者的關系間接電子商務——有形貨物的電子訂貨。直接電子商務——無形貨物和服務的網上交易。按照商務活動內容分類按照使用的網絡類型分類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商務EDI是按照商定的協議,將商業文件標準化和格式化,并通過計算機網絡,在貿易伙伴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EDI主要應用于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批發商、批發商與零售商之間的批發業務。因特網(Internet)商務因特網商務是現代商務的新形式。它以計算機、通訊、多媒體、數據庫技術為基礎,通過互聯網絡,在網上實現營銷、購物服務。內聯網(Intranet)和外聯網(Extranet)電子商務Intranet(Intra-businessInternet)是指運用Internet技術,在企業內部所建立的網絡系統。Intranet商務是利用企業內部網絡開展的商務活動。Extranet(Extra-businessInternet)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建立起來的網絡系統,通過Extranet能提高企業的協同能力。

圖3反映了EDI商務、因特網商務、Intranet商務和Extranet商務之間的關系圖3EDI商務、因特網商務、Intranet商務和Extranet商務的關系

按照服務行業類型分類按照服務行業的特點,電子商務可以分為若干不同的類型,如金融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娛樂(包括游戲)電子商務、房地產電子商務、交通運輸電子商務、醫藥衛生電子商務等。醞釀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EDI技術的開發。70年代末和80年代——興起“無紙貿易”熱潮。90年代——電子商務出現并發展。迅速膨脹階段

1996年12月,聯合國頒布《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及其頒布指南》。1997年4月,歐盟提出“歐盟電子商務行動方案”,美國政府發表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文件。1998年,IBM、HP等公司宣布為“電子商務年”。第三節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電子商務的興起穩步發展階段2001年5月,聯合國促進貿易暨電子商務中心(UN/CEFACT)與結構化信息標準發展組織(OASIS)正式批準了ebXML(ElectronicBusinesseXtensileMarkupLanguage)標準。2001年11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委員會發表《2001年電子商務和發展報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親自作序。2002年1月24日,聯合國第56屆會議通過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簽字示范法》。各國政府相繼推出各種鼓勵政策。北美與歐洲

2001年,北美B2B交易額達16773億美元,西歐達2463億美元。整個商務交易中B2B比重上升很快,估計2-4年中將有20%的商務交易將通過網絡實現(參見圖1-1)電子商務發展概況圖1-1美國B2C電子商務連續兩年保持增長勢頭2002年,歐洲的因特網用戶中瀏覽商業網站和購買商品的比例增加。瑞典因特網用戶中,有42%的人瀏覽商業網站,26%發生購買行為。英國因特網用戶中,有32%的人瀏覽商業網站,23%發生購買行為(參見表1-1)。表1-1歐洲部分國家因特網用戶中瀏覽商業網站和購買商品用戶所占比例國家瀏覽商業網站用戶比例購買商品用戶比例瑞典42%26%荷蘭34%17%英國32%23%德國24%13%法國24%11%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亞太地區2002年因特網用戶人數達到1.16億人。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將達到3524億美元。中國上網用戶總數從1997年的62萬人上升到2003年的6800萬人;200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809億元人民幣;預計2003年將達到3556億元人民幣。

2002年香港地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56億美元,臺灣省290億美元。2001年,日本電子商務交易額比2000年增長了58.4%,達到2645億美元,其中96%是B2B交易。韓國因特網用戶已達人口比例的50%,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2001年增加到909.6億美元。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銀行業--1996年中國銀行開通了國內第一家網上銀行、1993年10月國家啟動金卡工程。證券業--全國101家證券公司、2623證券營業部全部建立了電子化業務處理系統。2002年,全國分5批共有73家證券公司正式推出網上交易業務。海關--1992年9月EDI通關系統工程正式立項,到2002年,有將近10萬家企業通過因特網使用中國電子口岸工程提供的各項服務。1997年2月,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組建中國商品交易中心的通知》。2000年,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成立,它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電子商務發展前景預計2003、2004、2005年全球網上交易額有望分別達到1700、6000、15000億美元。這一迅猛發展的趨勢將持續到2006~2008年前后,而在稍后幾年內,即在2008~2010年間將逐步趨于緩和(圖1-2)圖1-2世界因特網商務的發展前景第四節電子商務系統框架和應用框架

應用平臺服務基礎環境軟件環境硬件環境網絡環境社會環境電子商務系統總體框架電子商務應用框架ERPSCMSRMBtoBmarketCRMEAI生產型企業服務型企業電子商務主要運行模式

電子商務運行模式的內涵

商務活動內容

價值增值方式

應用系統建設

產品主導型運行模式:1無形產品和勞務運行模式2有形產品與實物的運行模式需求主導型運行模式

1BtoC(企業與消費者)

2BtoB(企業與企業)

3BtoG(企業與政府)電子商務運行模式分類B2C模式電子商務的類型1、B2C模式電子商務的商品類型

綜合類:在網上銷售多種類型的商品。這些網站大多是由經營離線商店企業和網絡交易服務公司建立的。如美國的Sears、Wal-Mart。中國的易趣網、8848等。專門類:僅銷售某一類適合網上銷售的商品;這類網站大多為沒有離線商店的虛擬零售企業和商品制造商建立的。如中國的上海書城和上海花城網等。2、B2C模式電子商務的企業類型

經營著離線商店的零售商這些企業有著實實在在的商店或商場,網上的零售只是作為企業開拓市場的一條渠道,他們并不依靠網上的銷售生存。如美國的Wal-Mart、中國的上海書城、上海聯華超市、北京西單商場等。沒有離線商店的虛擬零售企業

這類企業是Internet商務的產物,網上銷售是他們唯一的銷售方式,他們靠網上銷售生存。如美國的Amazon網上書店,在中國也有許多此類的網站:如阿里巴巴、8848等商品制造商

商品的制造商采取網上直銷的方式銷售其產品,不僅給顧客帶來了價格優勢上的好處及商品客戶化,而且減少了商品庫存的積壓。例如DELL計算機制造商是商品制造商網上銷售最成功的例子。

BtoC電子商務運行模式圖(1)消費者進入因特網,查看在線商店或企業的主頁。

(2)消費者通過購物對話框填寫姓名、地址,購買商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和價格。

(3)消費者選擇支付方式。

(4)在線商店或企業的客戶服務器檢查支付方服務器,確認匯款額是否認可。

(5)在線商店或企業的客戶服務器確認消費者付款后,通知銷售部門送貨上門。

(6)消費者的開戶銀行將支付款項傳遞到消費者的信用卡公司,信用卡公司負責發給消費者收費清單。B2C電子商務案例分析---上海書城網上商城背景介紹

上海書城()的網上書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網上書店之一,建構于IBM的PC服務器平臺之上。書店提供20萬冊圖書以及音像制品的全天候在線查詢、訂購和在線安全支付服務。上海書城的網上書店建立了圖書檢索、圖書分類、書城排行榜、出版社檢索、書城推薦書、計算機廣場和學生專區等目錄。上海書城網上書店對所有消費者開放,是一個真正的全年無休息的網上書城,消費者只須擁有普通Internet的應用能力,就可“逛”上海書城網上書店,享受諸多便利。與亞馬遜書店健全和有特色的書評相比,上海書城網上書店的書評欄目建設相差較遠。當然網上購書也留下遺憾,在網上挑書通常只能看到梗概或書名,不可能像在書店里那樣翻看精挑。上海書城網上商城系統結構

采用IBM公司的Net.CommerceV3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建立了上海書城網上商城,實現圖書和音像制品的在線訂購,接受顧客安全的網上支付。

上海書城網上商城購書的流程

網上書店提供給上網讀者的購書流程一般為常規的五步操作,即用戶登錄、書籍瀏覽、放入購物藍、結賬和結算,然后等待送貨上門上海書城網上商城支付方式信用卡網上直接支付

對選用信用卡進行支付的消費者,提供兩種安全支付方式:第一種使用SSL安全傳送信用卡號碼。這種支付方法目前只對國內用戶開放。第二種使用基于SET的電子錢包。這種支付方法主要針對國外消費者以及國內持有VISA國際信用卡的消費者。現金支付銀行轉賬、銀行匯款、郵局匯款

上海書城網上書城的圖書配送

上門送書:上門送書只限上海市區,從網上訂購日計算大約要4~5個工作日,可以貨到付款。購書金額在200元以下,收送書費3元,200元以上則免費。ENS快遞:ENS快遞也只限上海地區,訂購周期大約2~3個工作日。其快遞費為:購書金額在100元以下,按郵局規定的郵資付費;購書金額100元收30元,以后按每100元費用加倍;2000元以上免費,并專車送貨。EMS快遞:EMS快遞限國內投遞費用為購書金額50元之內收40元,50元以上按總價的100%收取快遞費。平郵:平郵的費用國內為購書金額的15%;港、奧、臺為購書金額的70%,國際為購書金額的150%。除在上海市區選擇送書上門外,其他配送方法收取的費用都較高。這樣就限制了上海書城網上書店用戶的覆蓋面。

思考:與去書城相比,哪個更方便?有什么不足?為什么?BtoB電子商務運行模式

企業利用自己的網站或網絡服務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