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統編版九下歷史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解析版)_第1頁
解析:統編版九下歷史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解析版)_第2頁
解析:統編版九下歷史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解析版)_第3頁
解析:統編版九下歷史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解析版)_第4頁
解析:統編版九下歷史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03單元測(2022·河北·邢臺三中九年級階段練習)1.“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股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由此可見,這個“噴嚏”的特點是()A持續時間長 B.市場物資匱乏 C.波及范圍廣 D.涉及行業多【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可見這個“噴嚏”1929年經濟大危機從美國開始,迅速波及資本主義世界,因此其特點是波及范圍廣,C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經濟大危機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或涉及行業多,排除AD項;當時經濟大危機下并非市場物資匱乏,而是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排除B項。故選C項。(2022·山東青島·八年級期末)2.“新政的實施使美國迅速恢復了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了‘民主國家兵工廠’的重要作用。”“新政”的特點是()A.整頓銀行 B.整頓農業 C.調整工業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面對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可知“新政”的特點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D項正確;ABC項屬于羅斯福新政內容,不符合題意,可排除。故選D項。(2021·陜西·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3.法西斯原指斧頭的“束棒”,衍生為瘋狂侵略其他國家、殘害別人生命的思想。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國家是()A.德國 B.日本 C.意大利 D.美國【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2年,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標志著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最早建立了法西斯政權,C項正確;1933年,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德國法西斯政權不是最早的,排除A項;日本軍部是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軍部法西斯專制建立,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日本法西斯政權不是最早的,排除B項;美國沒有建立法西斯政權,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煙臺·八年級期末)4.面對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沉重打擊,不同的國家選擇了不同的方式來挽救危機,如美國實行新政,英、法堅守傳統,而德、日則()A.請求國際援助 B.建立法西斯專政C.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D.實行社會主義專政【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面對經濟大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不久,他解散國會,禁止其他政黨活動,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B項正確,A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C項為蘇聯模式,與題干表述無關,排除C項;英、法、德、日為資本主義制度并非社會主義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5.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該表反映的主題是()時間事件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意大利法西斯上臺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6年日本軍人制造兵變,法西斯控制政權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A.民族解放運動的持續高漲B.經濟大危機的后果及影響C.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與瘋狂擴張D.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由“1922年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意大利法西斯上臺;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1936年日本軍人制造兵變,法西斯控制政權”,可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由“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可知法西斯瘋狂擴張。因此該表反映的主題是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與瘋狂擴張。C項正確;民族解放運動的持續高漲、經濟大危機的后果及影響,題干內容沒有體現,排除AB項;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6.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在亞洲戰場上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是()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B.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C.波蘭遭到法西斯國家的突襲D.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大危機,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國內外矛盾激化,出現法西斯組織。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成為二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D項正確;意大利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排除A項;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排除B項;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廣東·福田翰林實驗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7.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戰役進行排序,正確的一組是()①對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②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③莫斯科保衛戰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941年末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場爆發,二戰達到最大化;1941年9月打響了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942年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因此事件的正確排序是③②④①。D項正確;ABC排序錯誤,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山東煙臺·八年級期末)8.1941年12月,美國海軍部長諾克斯說:“現在,日本人幫助我們擺脫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辯論已經結束。我們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無恥的突然襲擊,美國人的思想障礙解除了。”諾克斯說的“突然襲擊”是指()A.德軍突襲波蘭 B.莫斯科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珍珠港事件【答案】D【解析】【詳解】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夏威夷上最大軍事基地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諾克斯說的“突然襲擊”是指珍珠港事件,D項正確;A項在1939年,莫斯科戰役在蘇聯,與夏威夷無關;諾曼底登陸在1944年,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江蘇·南通市新橋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9.史料的類型多種多樣,價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二戰回憶錄》 B.二戰相關電影《格萊維茨事件》C.小說中對德國閃擊戰的詳細描述 D.德軍通過華沙街頭的新聞照片【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可知,本題關鍵信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史料按存在的形式劃分,可分為實物類史料、文獻(文字)類史料、口述類史料、圖片影音類史料和風俗類史料。而這其中實物史料、文字史料、圖片史料的可信度最高,D項為圖片史料,可信度最高,D項正確;A、B、C三個選項,均有個人主觀因素,對歷史的評價不夠客觀準確,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2021·山東濰坊·九年級期末)10.下面漫畫描繪的是1945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會議上的場景。下列不屬于這次會議內容的是()A.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 B.決定成立聯合國C.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D.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是德黑蘭會議的內容,不屬于雅爾塔會議,D項符合題意;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決定成立聯合國和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蘇聯參加對日作戰都是雅爾塔會議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蘭軍裝的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軍,襲擊了德國邊境的格萊維茨電臺。他們在廣播里用波蘭語辱罵德國,并丟下幾具身穿波蘭軍服,實際上是德國囚犯的尸體,接著,全德各電臺都廣播了“德國遭到了波蘭突然襲擊”的消息。9月1日拂曉,德國便大舉入侵波蘭。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于和平狀態,而且,根據日本的請求,當時仍同該國政府和該國天皇進行著對話……——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演講材料三:材料四:我們,這些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的簽字者,同意德國一切陸、海、空軍及目前仍在德國控制下的一切部隊,向紅軍最高統帥部,同時向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無條件投降。——1945年5月8日材料五:朕深鑒于世界之大勢與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等之臣民。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合公告……——1945年8月15日(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其產生的歷史影響。(2)材料三中圖1、圖2兩幅圖片反映了世界人民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走向了聯合。結合圖片及所學知識,列舉這種聯合在政治、軍事上的表現。(各舉一例即可)(3)依據材料四、五,指出德、日法西斯的結局。結合材料三,分析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4)綜合上述材料,你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中獲得了哪些啟示?【答案】(1)事件:德國突襲波蘭;日軍偷襲珍珠港。影響: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2)政治: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召開雅爾塔會議等。軍事:諾曼底登陸等。(3)結局: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4)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絕不能重演;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面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挑戰;所有國家都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戚相關,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9月1日拂曉,德國便大舉入侵波蘭”可知反映的是1939年9月法西斯德國突然進攻波蘭,這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依據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可知反映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也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2)結合材料三圖片“反法西斯聯盟”“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以及所學知識,可知反法西斯力量聯合在政治上的表現是中美英蘇等國于1942年初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正式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英蘇等國還通過召開雅爾塔會議等國際會議協調行動;在軍事上的表現有美英盟軍于1944年6月在法國實施諾曼底實施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與蘇軍形成了兩面夾擊德國的態勢。(3)依據材料四“我們,這些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簽字者,同意德國一切陸、海、空軍及目前仍在德國控制下的一切部隊,向紅軍最高統帥部,同時向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無條件投降”、材料五“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合公告……”可知反映了1945年,德國、日本先后宣布無條件投降。結合材料三圖片“反法西斯聯盟”可知這一結局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4)綜合上述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但是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絕不能重演;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面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挑戰;為了防止世界大戰的悲劇重演,所有國家都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戚相關,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等。(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12.九年級(6)班的同學開展歷史學科項目式學習。下面是二組同學展示的史料包,由此可以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史料①:1920年到1929年,美國工業生產增長了55%,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到1929年,國家財賦的3/5由只占人口總數2%的人擁有。史料②:美國政府率奉行傳統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對市場不加干預.史料③:當時很多人把本來可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錢,瘋狂的投進了股市,使股票價格暴漲,嚴重背離實際價格。A.經濟大危機的原因 B.經濟大危機的特點C.經濟大危機的表現 D.經濟大危機的影響【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到1929年,國家財賦的3/5由只占人口總數2%的人擁有”“美國政府奉行傳統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對市場不加干預”“當時很多人把本來可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錢瘋狂地投進了股市,使股票價格暴漲,嚴重背離實際價格”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的原因,A項正確,1929年到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特別大,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當時經濟大危機的表現,排除C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當時經濟大危機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A項。(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13.“‘新政’以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的國家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權力。”通過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建立健全社會立法C.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 D.擴大聯邦政府權力【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權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A項正確;建立健全社會立法、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擴大聯邦政府權力不是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14.某同學在探究羅斯福新政時運用了史料實證的方法。下列信息反映了美國采取應對危機的手段是◆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國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A.市場調節 B.同伴互助 C.國家干預 D.對外侵略【答案】C【解析】【詳解】據表格信息“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國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可知,美國采取應對危機的手段是國家干預。C項正確;經濟大危機時期羅斯福新政最大特點是國家干預經濟,不是市場調節,排除A項;經濟大危機時期羅斯福新政最大特點是國家干預經濟,不是同伴互助,排除B項;對外侵略是德國日本等國擺脫經濟危機的措施,排除D項;故選C項。(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15.1933年,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是A.克里孟梭 B.威爾遜 C.馬歇爾 D.羅斯福【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1933年,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是羅斯福,D項正確;克里孟梭法國激進黨政府總理,政治家、新聞記者、法國近代史上少數幾個最負盛名的政治家之一,1919年代表法國參加巴黎和會,排除A項;威爾遜,美國第28任總統,代表美國參加1919年的巴黎和會,排除B項;1947年1月,馬歇爾出任杜魯門總統的國務卿。6月,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計劃,其后美國政府據以制定“歐洲復興方案”,一般被稱為“馬歇爾計劃”,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題)16.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納粹主義強調種族優越論,違背平等相待,開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實中最能體現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及德國法西斯政權反人類罪行的是A.殘酷迫害和屠殺大量猶太人 B.納粹黨煽動復仇情緒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 D.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33年希特勒掌握德國政權后,煽動種族主義,掀起迫害猶太人的狂潮,幾百人猶太人遭到屠殺,這一行徑最能體現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及德國法西斯政權反人類罪行,A項正確;納粹黨煽動復仇情緒主要是表達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針對的是英法等國,排除B項;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標志著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排除C項;1938年德國吞并了奧地利是德國侵略擴張的表現,與“種族優越論”“反人類罪行”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021·遼寧阜新·中考真題)17.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者是A.墨索里尼 B.希特勒 C.廣田弘毅 D.東條英機【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得,1933年希特勒上臺,逐漸集總統和總理大權與一身,稱國家元首,在德國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故B正確;墨索里尼出生于意大利費拉拉省,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魁、法西斯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故A錯誤;廣田弘毅,日本第32任首相,故C錯誤;東條英機,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二戰甲級戰犯,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戰犯之一,故排除D項。(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18.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是()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B.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C.波蘭遭到法西斯國家的突襲 D.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走上了對內實行恐怖的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標志著世界大戰歐洲戰爭源地的形,故選B;A項的時間是1922年,當時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意大利一國的法西斯政權還不足以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不符合題意,排除;C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標志,排除;D項是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排除。19.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導致美國宣戰的直接事件是()A.薩拉熱窩事件 B.德國突襲波蘭C.日本偷襲珍珠港 D.諾曼底登陸【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C項正確;薩拉熱窩是一戰的導火線,排除A項;德國突襲波蘭是二戰開始的標志,排除B項;諾曼底登陸是1944年,排除D項。故選C項。(2021·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20.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A.德國、英國、日本 B.英國、法國、美國C.蘇聯、日本、美國 D.德國、意大利、日本【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20世紀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國、日本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國家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擴軍備戰,大肆侵略擴張,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D項正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美國、蘇聯等國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終戰勝了法西斯國家,結束了戰爭,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2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標志是簽署()A.《聯合國家宣言》 B.《九國公約》 C.《北大西洋公約》 D.《華沙條約》【答案】A【解析】【詳解】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決心共同對法西斯作戰。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最終形成,A項正確;《九國公約》是在一戰后簽訂,排除B項;《北大西洋公約》《華沙條約》的簽訂是在美蘇冷戰時期,排除CD項。故選A項。(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22.科技和變革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推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指南針),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由此,人類的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摘編自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材料二:歐洲人口在1750年時有1.4億,到1800年時達1.88億,1850年達到2.66億,幾乎每半個世紀增加約40%。……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在英國,生活在2萬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在1801年是150萬,占人口總數的17%,1851年是630萬,占人口總數的35%;1891年是1560萬,占人口總數的54%。其他工業化國家的情況也大致如此。——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三:17世紀初,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此時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卻在政治上鼓吹“君權神授”,維護封建專制思想;經濟上,不通過議會而強行征稅,壟斷商品專賣權,控制國內外貿易。……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加重稅收等措施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舊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致使法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材料四:他(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的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強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的制度面臨到毀滅邊沿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摘自黃安年《美國社會經濟史論》(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從“印刷術、火藥”中任選一項,談談其對人類文明進程起到怎樣的作用?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世界,新中國成立后,科技更是飛速發展,請列舉新中國科技成就一例。(2)依據材料二回答,“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哪兩個重大變化?列舉兩次工業革命期間的重大發明一例。(3)依據材料三,分析英、法兩國爆發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兩國革命有何共同影響?(4)依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回答,當時美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困境?“這個政府”采用什么手段“挽救了它”?【答案】(1)北宋末年(北宋、宋朝);印刷術的影響:促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教育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等;火藥的影響: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等。成就:“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秈型雜交水稻、青蒿素、神舟系列、天宮系列、悟空、墨子等。(2)人口增長;城市化或城市化進程加快;珍妮機、蒸汽機、蒸汽機車或火車、輪船、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飛機、汽車、白熾燈泡或電燈、電話、電影攝影機、放映機、堿性蓄電池、電報、現代炸藥、賽璐珞、人造纖維等。(3)原因:封建專制(封建制度、君主專制等)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影響: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君主統治、封建制度等)、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等)、都具有世界性影響(推動世界的發展等)。(4)經濟大危機(經濟危機、盲目擴大生產導致的經濟混亂、生產相對過剩導致的經濟混亂;銀行倒閉,工廠破產,工人失業等)。國家(政府)干預或新政。【解析】【小問1詳解】據材料“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可知,“磁石”指的是指南針,指南針應用于航行方面是在北宋末年。印刷術:據所學可知,印刷術在促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教育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等。火藥:據所學可知,火藥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等。(任選其一進行作答即可)舉例:據所學可知有“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秈型雜交水稻、青蒿素、神舟系列、天宮系列、悟空、墨子等。【小問2詳解】變化:據材料“歐洲人口在1750年時有1.4億,到1800年時達1.88億,1850年達到2.66億,幾乎每半個世紀增加約40%”可知,促進了人口增長;據材料“在英國,生活在2萬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在1801年是150萬,占人口總數的17%,1851年是630萬,占人口……”可知,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加快。舉例:據所學可知兩次工業革命期間的重大發明包括珍妮機、蒸汽機、蒸汽機車或火車、輪船、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飛機、汽車、白熾燈泡或電燈、電話、電影攝影機、放映機、堿性蓄電池、電報、現代炸藥、賽璐珞、人造纖維等。【小問3詳解】原因:據材料“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此時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卻在政治上鼓吹‘君權神授’,維護封建專制思想;經濟上,不通過議會而強行征稅,壟斷商品專賣權,控制國內外貿易。……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可知,斯圖亞特的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據材料“……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可知,法國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英法兩國爆發革命的共同原因是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影響:據所學可知,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代表了世界發展的趨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