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鑒賞知識考點講義
詩歌鑒賞專題——語言類
鑒賞用詞之妙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
詩歌藝術分析的依據首先就是語言。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
性、精煉性、跳躍性。一首詩里面的詞語數量并不多,蘊含的意象卻非常豐富。要借助非常儉
省的語言外殼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還要符合音韻的需要,因此,詩歌語言必須在語言方面
有所變形。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
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
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律,有利于詩歌的鑒賞。
1、詞性在特殊語境中的改變,體現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
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
例L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
例2、王維:"日色冷青松"
例3、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綠"、"冷"、"肥",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
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感染力。
2、顛倒的語序表達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第1頁共17頁
由于聲律的要求。特別是初盛唐成熟的“近體詩”和后來的詞曲,除押韻和字數限制外,還要
講究平仄的調配和對仗的工穩。為了符合聲律的要求,詩人便不得不在詞序安排上作些變通。
有時也出于修辭上的特殊需要。
(1).主語后置。崔I《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即"晴川
(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鸚鵡洲芳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I"置于"歷
歷"、"萋萋"之后,看起來好象是賓語,實際上卻是被陳述的對象。
(2).賓語前置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詩:"竹憐新雨后,山爰夕陽時。"(憐新雨后之竹,爰夕陽時之
山。)
(3).主、賓換位。
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林暗風驚草)
(4).定語的位置
在偏正詞組中,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這是古今漢語的一般情況。詩詞曲定語的位置卻相當
靈活,往往可以離開它所修飾的中心語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a.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下句的"孤城"
即指玉門關,為"玉門關”的同位性定語,現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
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劉叉《從軍行》詩:"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聞
橫笛聲)都是同類的例子。陸游《晝臥》詩:"香生帳里霧,書積枕邊山。"(帳里生香霧,
枕邊積書山。)
b.定語挪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意即"一
月夜飛渡鏡湖"。"月夜"這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
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
第2頁共17頁
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錦官城花重)
(5).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笑春風"表面上
是動賓詞組,實際上"春風"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
"在春風中笑”的意思。這類情況在詩詞中比較常見,例如:杜甫《秋興》八首之二:"千家
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朝暉中千家山郭靜,日日于江樓翠微中坐。)李商隱《安
定城樓》詩:"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永憶江湖白發時歸。)都是同類的例
子。
(6).其他:"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應笑我多情。)"欲窮千里目,更
上一層樓"(欲目窮千里"。)
詩歌語言變形的原因
第一、是聲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體詩”和后來的詞曲,除押韻和字數限制外,還要講
究平仄的調配和對仗的工穩。為了符合聲律的要求,詩人便不得不在詞序安排上作些變通。
第二、出于修辭上的特殊需要。王維《山居秋暝》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按客觀環境
中的動作順序,原是‘浣女’之歸造成‘竹喧’;漁舟之下導致‘蓮動’。但如果就這樣呆板
地鋪敘直陳為’浣女歸喧竹,漁舟下動蓮’,那么畫面中心就歸結于被動因素竹和‘蓮’
——這是動作過程的終點。由于動作至此終結,畫面也便歸于靜止。"現按詩中順序的安排,
"‘竹喧‘、‘蓮動‘便成為‘浣女‘、‘漁舟’入畫的引子。于是畫面中心移到了動作的主
動因素‘浣女‘、‘漁舟‘上?!脚?、‘漁舟’之動,不僅遠比‘竹‘、‘蓮’之動鮮明
可見,而且它們作為動作的起點和動力,使過程得以不斷持續。這就大大增強了畫面的動作性、
鮮明性。
其實,詩詞曲中特殊詞序的出現,聲律的要求和修辭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齡
第3頁共17頁
《從軍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語"孤城"挪前而"錦官城"移后,除了為符合七絕
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還在于突出和強調玉門關所處孤立突兀的地勢以及春雨后詩人想象
中繁花墜落的景象。
(二)詩詞中的省略是詩人給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在詩詞鑒賞中,根據詩詞所規定的“再造條件"進行再造想象,可以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
還原詩歌的場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這是詩詞欣賞的必要環節。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
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種題目。
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明明是三
番問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對話,作者采用答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這就有
如電影里蒙太奇手法,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鏡頭之間留下大量的空白,
讓我們的讀者根據生活的邏輯、經驗的積累、自身的修養去補充完善。
例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用的是'"明月\"、V‘清風\"這樣慣熟的詞
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V’結合在一起之后,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
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了。'"月'"和'"驚鵲\"八"
風\"和V'鳴蟬V'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的。)
杜牧《過華清宮》后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騎紅塵"和"妃子笑"
之間沒有任何關聯詞,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騎紅塵"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說
是妃子在"一騎紅塵"之中露出了笑臉,好像兩個鏡頭的疊印。兩種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
不太確切。詩人只是把兩個具有對比性的意象擺在讀者面前,意象之間的聯系既要你去想象、
補充,又不許將它凝固起來。一旦凝固下來,就失去了詩味;而詩歌的魅力,正在詩的多義。
(三)其它值得注意的字詞-----煉字
第4頁共17頁
煉字的基本內容:從大的范圍來說,古典詩歌的煉字不出煉實詞與煉虛詞兩個方面。
1、煉動詞。一首詩,是由一些詩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構成鮮明
的化美為媚的意象的詞,主要是表動態的具象動詞。因為名詞在詩句中往往只是一個被陳述的
對象,它本身沒有表述性,而能給作主語的名詞以生動的形態的,主要就是常常充當謂語的動
詞,這樣,具象動詞的提煉,就成了中國古典詩歌煉字的主要內容,離開了煉動詞,煉字藝術
就會黯然失色。
例1:陶潛"悠然見南山"。
"見"字用起來更能達意。"望"是有意識的,而見是無意識地,自然地映入眼簾。用一個"望"
字,人與自然之間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觀照的對象。而用
一個"見"字,人與自然不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在自然之中,與自然一體,我見南山悠
然,料南山見我亦如此。與自然一體也就與天地一體,與宇宙一體,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
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為,而見字正寫出了人與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間的一種和諧。
而且陶潛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種返,覺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經不是自然境界,
而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藝術描寫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來花弄影"而使滿篇生輝。這句詞詞少意多,一語三折。云、月、花、影四
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
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
地下,云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
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第5頁共17頁
例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2、煉形容詞。詩歌是社會生活的主觀化的表現,少不了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
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這種任務,相當一部分是由形容詞來
承擔的。
我國古典詩詞中煉形容詞,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形容
詞的活用特別是活用作動詞。
例:"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蝴蝶飛來過墻去,應疑春色在鄰家",這是王駕寫
的《晴景》,王安石改后兩句為"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除了易"蝴"為"蜂",
易"應"為"卻"之外,煉字的關鍵就在于去"飛來"而改為"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
側寫妙筆,才能令人動情地表現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也有副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
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例2: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
昌齡)
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
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
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
第6頁共17頁
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3、煉數量詞。優秀詩人的筆下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可以產生豐富
雋永的詩情。
例:"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把僧人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枝開",改為"一
枝開",齊己因此而拜鄭谷為"一字師",這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了,不必贅述。
3、煉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
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盛唐詩人善于運用虛字,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
句"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為減色,歐陽修《晝
錦堂記》首句本為"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遞走后飛騎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將
相,富貴而歸故鄉",因此而使文義大為增光,那么,從上面所引的詩例中,我們就更不難領
略詩詞中煉虛字的美的消息。
5、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
a.疊詞:
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
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有一:使詩文更生動形象,
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7頁共17頁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
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
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
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
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
的立體節奏感?;蜃プ∧鼙憩F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
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詩人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
色的思緒"。
要強調說明的是,煉字也必須以煉意為前提才具有美的價值。因此,有字無句或無篇,是不足
取的。只有篇中煉句,句中煉字,煉字不單是煉聲、煉形,同時也是煉意,只有切合題旨,適
合情境,做到語意兩工,這樣煉出來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沈德潛的意見還是可供參考的:
"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從前引諸例來看,成功的煉字都是和煉意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二、熟悉幾種詩歌語言的類型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
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
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
2、平淡:平淡又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
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首推陶淵明。
第8頁共17頁
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詩歌
不但絢麗,而且朦朧晦澀,李賀的詩也比較絢麗乃至于奇麗
4、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不繞彎子,一語道
破,一語中的。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
5、簡潔:又表述為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明白如話:不雕塑,不加修飾。
6、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
7、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
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例如"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都都是膾
炙人口的名句。
詩歌鑒賞專題——形象意境類
形象類
一、名詞解釋:
對詩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大致有兩類:
①詩中的主人公形象。(既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
如《詩經?靜女》刻畫了一對青年戀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熱烈癡情、淳樸憨厚,女青年的漂亮
活潑、伶俐俏皮靡不畢現。唐代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塑造了一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
自適的漁父形象?!渡骄忧镪浴?,通過山村清幽明麗的景色的描寫,我們也窺見了詩人閑適超
逸的隱者形象。
具體言之,古詩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幾類:
第9頁共17頁
A豪放灑脫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表現了他淡于富貴、傲視圣賢
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B憂國憂民、青衫淚濕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對外歡顏?!釓]獨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
風所破歌》),詩人并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
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瑟琶行》),著一"泣"字與"濕"字大
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C歸隱田園、鐘情山水的形象
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寫的就是悠
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王維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
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面,像一幅
田園風景畫,使人見了,樂而忘返。
D愛民惜才的形象
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
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
E兒女情長的形象
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
詩歌寫了暮春時節與所爰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
的爰情的歌頌。
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
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
第10頁共17頁
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②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例
如杜牧的《山行》,詩中寫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紅葉等景物,都構成了形象,且
以楓林中經霜的紅葉最具神韻。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
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二、鑒賞方法及示例
1、人物形象:
①鑒賞的依據一人物(肖像、行動、語言、神態、心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
節。
②鑒賞的角度一所寫人物的身份隹格、所寫人物的思根感情、作者對所寫人物的布度。
2、景物形象:
①鑒賞的依據一景物形象的自然屬性。
②鑒賞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會屬性(作者借此抒發的感情、表現的寓意)。
例1:
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填空:本詩通過對李凝居處的環境的描寫,暗示出李凝的身份。
從環境上來看,李凝的居處"少鄰"(鄰居不多),少人來("草徑""荒園"),清幽("鳥宿池
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即云根動像是石也在移動}),從作者的
第11頁共17頁
心理活動來看,"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表現了他對李凝的隱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
說,李凝是一位隱者。
例2:
蟬虞世南
垂矮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注]垂矮:指蟬。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角須,形狀好像貴族仕宦下垂的冠纓(帽帶)。
請分析這首詩所寫形象的特點。
這首詩的首句寫的是蟬的形態與習性,含有象征意義。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詩人將"尊
貴"與"清廉"的特點統一在"垂矮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次句寫蟬的遠傳之聲。"流響"
狀蟬聲長鳴不已,’悅耳動聽。一個"出"字,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三、四句蘊含
深意,表明立身尊貴而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表達出對高尚
品格的熱隋贊美。分析之后可以這樣表述:這首詩通過對疏桐之上的蟬的形態、習性、鳴聲的
(自然屬性)描寫,表明了立身尊貴而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的道理
(寓意),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格的贊美之情(感情)。
息I兄類
一、名詞解釋:
意象
一意象指的是詩歌中寄予著作者情感的物象。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觀形象(詩歌中描
寫的人物,如《鄴風靜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聲聲慢》
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的"白鷺""青天")
第12頁共17頁
詩歌意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A營造氛圍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句,就營造出與朋友離別時的蕭
瑟、落寞的氛圍
B借景抒情這是詩歌慣用的"伎倆",凡詩歌中有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這一作用
C塑造背景或環境這一作用與"營造氛圍"有相似之處,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過多個意象
組合——意象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背景或環境,這種作用在山水詩、邊塞詩中運用較多,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之“青海長云暗雪山"即是)、
D塑造意境(其與"塑造背景或環境”有所不同。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個特定景物
以進行描繪而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它展現給讀者的是一幅立體感強的畫面,目的是給人以
身臨其境之感。對于讀者而言,也只有"臨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
情感。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水共長天一色,落
霞與孤鷲齊飛”等都是意境深遠的詩句)
E襯托人物節質或性格(這種作用在寫物詩中較為普遍,在表達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
修辭,如雪、竹、梅、松、鶴、荷、平仲、金風玉露等等,襯托人物品行高潔、性格堅毅、情
感純潔等)、
F奠定情感基調(如柳永《雨霖鈴》開頭三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為全詞奠
定了凄涼、傷感的基調)、
G以景襯境(這一作用在山水詩中運用最多,如以鬧景襯靜境——"竹喧歸浣女”,以動景
襯靜境——"蓮動下漁舟",以暖景襯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襯暗境——"返景
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滿景襯空境一一"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以物語(或物態)襯
心境——"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等等)、
H以景襯情(這種作用在詩歌中亦常出現,其表現為詩人用意象顏色的濃淡襯托情意的濃淡,
第13頁共17頁
這種方法又往往與諧音雙關的表達技巧相關聯。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
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綠"襯托想思情濃,"絲""枝"分別與"思""知"諧音。
還有用悲景襯悲情、用喜景襯喜情或用喜景襯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詩,是用悲景襯悲情,
而其《絕句?江碧鳥逾白》則是用喜景襯悲情)0
當然,這些作用在詩歌中并不具備獨立性,一首詩歌中,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這就要
求在鑒賞時,不能顧此而失彼。
意境
一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
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
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簡而言之,就是情與景的和諧統一。常見的詩歌的意境有:孤寂
凄清、淡泊閑適、清新自然、優雅飄逸、生機勃勃、幽深僻遠、安謐美好、華麗壯美、雄渾剛
健、高遠遼闊、開闊蒼涼
意象與意境的聯系
意象是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
構成了意境;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凄清,傷感,
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托在
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意象構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
其一,由一個意象構成一個意境。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詩中只有一個意象一一墨梅。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
第14頁共17頁
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境界,
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介整體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I。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
長江天際流?!边@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
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
人依依不舍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
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讀者無盡的審美想象,形成
了詩歌雋永的意境。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現,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
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
鑒賞古詩意境的方法
第一,要抓住意象,并反復揣摩意象。
意象是指詩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或說是指經作者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
客觀物象)。意象對于意境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讀者進入詩歌的意境總是從感受意象
開始的。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流露,因此,鑒賞詩歌時,抓住意象
并反復揣摩、體味意象,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順利進入詩歌意境的關鍵。以馬致遠的《天
凈沙?秋思》為例,這首元曲疊用九個名詞,描寫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聯系的景物,并以巧妙
概括的藝術構思組成一幅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暮色思歸的烏鴉,安逸自
適的人家,旅途勞頓的老馬,烘托出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彷徨悲苦的情懷。曲中的九個名
詞正是九個意象,每一個意象都牽連著作者的那份羈旅愁思,它們有機地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
這種意象組合構成的詩歌意境,出人意料地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成為元曲中的絕唱。
第15頁共17頁
第二,要善于展開聯想與想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精通版六年級下冊Lesson 2教案設計
- 財務制度內部培訓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6 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
- 初中信息技術滇人版(2016)八年級上冊第4課 網絡與生活教學設計及反思
- 電梯培訓學員指南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5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中國聯通校園招聘新苗(2151個)崗位已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鐵站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 奧秘課堂管理員工培訓
- 2024養雞場雞糞買賣合同范本
- 燃煤發電廠液氨罐區安全管理規定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
- 辦公耗材采購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測量規范(正式版)
- 【課件】家校共育、見證成長+課件+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家長會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個人醫保代辦委托書
- 海南天之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年產36萬噸飼料廠加工項目 環評報告
- 對電梯維保工作總結
- 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教案表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