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區域與區域比較(學生版)_第1頁
2025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區域與區域比較(學生版)_第2頁
2025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區域與區域比較(學生版)_第3頁
2025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區域與區域比較(學生版)_第4頁
2025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區域與區域比較(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5講區域與區域比較

[課程標準]1.結合實例,說明區域的含義及類型。2.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

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核心素養解讀學問體系導學

1.區域認知:結合實例,駕馭區域的含義和區

域類型的劃分,學會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駕

馭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含義]N地理條件的比較)

2.綜合思維:結合實例,分析區域的特征及[類型卜」

其類型,明確區域發展各階段的主要特征和差-1區域發展的差異)

異。整體性1尺度[[域,

3.人地協調觀:通過相關資料,明確區域差關聯性一L(特征「7U區域發展的變化)

異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從區域聯系的角度理解

區域協調發展。

積累必備學問一一基礎落實贏得良好開端

一、不同類型的區域

1.概念: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依據肯定的—和劃定的—

2.內涵

內涵舉例

區域具有肯定的________、_________和

形似孔雀的云南省

有些區域,邊界是明確的;有些區域,邊界行政區或流域邊界是明確的;自然帶或語言

具有________區邊界具有過渡性質

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樣潮濕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3.劃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的區域類型也不同。如下表

所示:

劃分依據區域類型(舉例)意義

________特征中國東部季風區、黃土高原區

漢語北方方言區、長江三角洲

________特征了解區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城市群

的差異,因地制宜,發展生產

綜合自然特征和人

中國主體功能區

文特征

行政區、經濟特區、保稅區、可以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社會經濟發

基本農田愛護區等展

特定的對口支援地區、國家扶貧地區有助于消退貧困,體現社會公允

—目標禁止開發區、生態愛護區愛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歷史文化愛護區、文化創意產促進經濟發展,愛護傳統文化,

業園區增加文化創新力

實踐認知中國野生稻分布區為水稻育種專家找尋雜交育種

1

的野生稻供應了幫助

低硒地區為有效預防克山病供應了依據

[特殊提示]

區域W地域

“區域”和“地域”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指肯定范圍內的地理空間。但是“區域”是

泛指,其范圍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圍較大,且更強調地方性、景觀性,如農業地域、

工業地域。

二、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

1.區域的空間尺度

(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O

(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尺度對應,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小尺度的

區域。舉例如下:

①世界可以分為大洲,大洲可以分為地區,地區包含國家,國家內部又包含省、市等多

個層級的行政區。

級別

2.不同空間尺度區域之間的關系

關系舉例

帶動

上海市長江三角洲城

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

的繁榮市群的發展

推動

由于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不同

平沙島基本農田愛護區的建設發展,就是不同尺度的

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

行政區發揮各自作用的結果

和作用是________的

同為國家,俄羅斯領土寬闊,而圣馬力諾是袖珍之國。

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_______和一般而言,大國有大國的優勢,如自然資源相對豐富;

—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小國也有小國的特長,如國防開支小、便于管理

件和不同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沿海省級行政區利用沿海優勢招

商引資,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內陸省級行政區

三、區域整體性

1.區域要素:可以分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通過干脆或間接地反映出來。

(1)要素:地質、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

⑵要素:人口、文化、等。

2.體現

(1)區域內各類要素是的,有些是干脆影響,有些是間接影響。

(2)區域內各類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得區域具有,進而影響區域的

發展。

2

四、區域差異與區域關聯性

1.區域差異

(1)特點:普遍存在。

(2)表現:地理位置差異、自然條件差異、________________差異、文化習俗差異等。

2.區域關聯

(1)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

(2)影響:區域之間流淌的要素種類及其方向、強度的變更,可以變更區域生產、生活

方式,進而影響區域的=

3.關系:區域差異是區域關聯的o

[特殊提示]

區域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區域的整體性是相對的,差異性是肯定的。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像性和連續性,并

不是說區域內部就沒有差異。例如,我國南方水田區也存在旱地,西北干旱區也存在綠洲I。

所謂整體性只是求大同存小異,一般而言,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小,區域內部的差異就越小。

五、因地制宜與區域發展

區域的發展,既要依據自身的地理條件,合理支配人類活動,又要充分考慮自身地理條

件和區域關聯的發展變更,剛好調整人類的活動方式,從而做到因地制宜。以長江三角洲與

松嫩平原的比較為例,分析如下:

1.區域自然環境的差異

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要素

地理緯度30°N?33°N旁邊大致位于44°N~48°N

位置我國——地區的中部,長江入

海陸位置我國——地區的中部

海口

氣候類型____________氣候—氣候

條件雨熱同期,________稍強;降水較

特征夏季高溫多雨,________

少,暖和季節________

多為_較為分散,人均耕多為_______,集中連片,人

耕地

耕地地面積______于全國平均水平均耕地面積_____于全國平均水平

條件以經過人們長期耕作改造而形成

土壤________分布廣泛,肥力更高

的________為主,生產力較高

礦產資源條件礦產資源________有較豐富的_______等礦產

2.因地制宜的區域發展

區域

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類型________耕作業、水產業________耕作業、畜牧業

經濟

,________、棉花等________、甜菜等

作作物

物糧食

______、______

農作物—

業耕作制度一年兩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3

依托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

工業________,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和鄰近地區的________等資源

________,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發展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

基地業基地

隨著——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人

隨著——的改進和氣

口持續增加,____________不斷調整,

發展變更候變暖,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

耕地面積大幅削減,漸漸由全國的糧食

凈輸出區變為糧食凈輸入區

[特殊提示]

地理環境差異并非只影響產業活動

地理環境的差異除了影響產業活動外,還對交通、建筑、文化等產生影響,如長江三角

洲地區水運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運;松嫩平原民居墻體嚴實厚重,屋頂坡度小,長江三

角洲則墻體輕薄,屋頂坡度大。

提升關鍵實力一一實力突破駕馭解題技法

關鍵實力一區域特征的描述

典題精研

[典例1][2024?全國卷III]我國某馬路長500多千米,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并

跨越了多條河流。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I。該馬路山區段每年

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據此完成(1)?(3)題。

(1)該馬路位于()

A.吉林B.內蒙古

C.西藏D.新疆

(2)該馬路山區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為()

A.洪水頻發B.路面積雪嚴峻

C.泥石流多發D.路面凍融沉降

(3)該馬路北端海拔約750米,其所處的自然帶是()

A.針葉林帶B.山地草原帶

C.高寒草甸帶D.灌叢荒漠帶

[圖解思路]

取南北貫穿了多①.

判斷

公路

所在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

地區

公路南端為山前洪積平原

上的②_______

4

[9月底至次年5月底)---->(新疆氣溫低,降雪多)

⑥洪水和泥石流,多出現在降水多的③—季)

普4降雪多的季節,路面④一嚴重〕

里卜、路面凍融應出現在晝夜溫差⑤的季節)

[感悟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認知特定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同季節區域特征

綜合思維

的差異。

知能升華

1.相識區域的一般思路

依據區域的內涵和特點,常從以下五個方面相識一個區域:

,____,1明確該區域是按什么指標和方法劃分的,是

[明確類型H屬于什么類型,這是認識區域的第一步,起

n1到定向的作用

叵謔斜」由際由廢應麗律質疊「與面面破端而涌

---zz---!系

,_V_?主要是感悟和記憶該區域的輪廓特征,以便

[邊多形狀H迅速準確地識別和確認,如省區輪廓、湖泊

/I―I輪廓等

區內共性」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具有相對一致性

比較該區域與其他區域在自然環境、經濟發

區間差異1

1展方面的差異

2.區域地理特征分析5步法

5

明確經緯度、海陸與鄰區相關位置

區域空間范圍

地形結構、地勢狀況、地形區分布

分析氣候類型、水分與熱量狀況、水熱

區域自然特征配合、有無特殊天氣

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工農業類型及分布

分析經濟結構(工農業、交通)

區域人文特征區域內工農業差異

區域內生產力布局、區位因素分析

歸納

區別差異性,歸納共同性

區域特征

評價

區域發展利用探尋區域發展的優化模式

題組精練

讀區域空間結構示意圖,完成1?2題。

*水電站

@汞礦

D鋪礦

?鴇礦

?鉛鋅礦

0錫礦

?煤礦

--省界

々鐵路

二高速公路

1.上圖圈中兩個國家級改革試驗區的建立,主要考慮的區域特征是()

A.區域界線有的明確有的模糊

B.區域可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C.自然地理環境確定區域發展水平

D.區域的相像性和連續性

2.有關區域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區域間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要素具有差異性的特征

B.區域與其他區域有差異性,區域內部無差異性

C.區域具有肯定的優勢與特色,因此是獨立存在并與其他區域無聯系的

D.區域間的相像性是區域劃分的基礎,也是區域聯系的前提

3.[北京卷]中國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歷史,兩國文化交往源遠流長。

中國原創歌劇《運之河》在意大利羅馬、米蘭等地演出,引起當地民眾廣泛關注。

6

1160120°

京杭運輸河簡圖

為進一步向意大利民眾介紹京杭運輸河,運用所學地理學問,據上圖簡述京杭運輸河沿

線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關鍵實力二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差異

典題精研

[典例2][全國卷II]19世紀50年頭,淮河自洪澤湖向南經長江入海;黃河結束奪淮

歷史,改從山東入海。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自1999年,江蘇境內又接連建成

了多座長江大橋。江蘇習慣上以長江為界分為蘇南和蘇北兩部分(如圖)。據此完成(1)?(3)

題。

(1)目前,在洪澤湖以東地區,秦嶺一淮河線()

A.無劃分指標依據

B.與自然河道一樣

C.無對應的自然標記

7

D.兩側地理差異顯著

(2)習慣上蘇南、蘇北的劃分突出體現了長江對兩岸地區()

A.自然地理分異的影響

B.人文地理分異的影響

C.相互聯系的促進作用

D.相互聯系的阻隔作用

⑶進入21世紀,促使蘇南、蘇北經濟合作更加廣泛的主導因素是()

A.市場B.技術

C.資金D.交通

[圖解思路]

[答案](1).......(2)........(3)........

[感悟核心素養]

在區域認知上,江蘇以長江為界分為蘇南和蘇北兩部分,結合圖示明確蘇北、

區域認知蘇南的位置及區域地理特征;在更大空間尺度上,明確秦嶺一淮河一線的位

置及其地理界線的意義

依據圖文信息和所學學問進行綜合分析。秦嶺一淮河一線在洪澤湖以東地區

無對應的自然標記,即地理上具有過渡性。依據蘇南、蘇北的劃分可知,長

江對兩岸的交通聯系起到肯定的阻隔作用,進而阻隔了兩岸間的相互聯系。

綜合思維

讀材料可知,自1999年江蘇境內又接連建成了多座長江大橋,蘇南、蘇北的

交通運輸條件進一步改善。故促使蘇南、蘇北經濟合作更加廣泛的主導因素

是交通

知能升華

1.區域差異的分析思路

8

組組一

氣猴成依據成

匚刈相

池定的

的人

廠影、響

頊自文

±環

圜一

異的成

區域差

2.

成因

異及其

因素差

然環境

(1)自

形成

異的

候差

①氣

.

差異

位置

|緯度

異]

溫差

-T氣

異)-

低差

勢高

|地

.

不同

暖流

|寒

,

不同

環流

|大氣

差異K

降水

--T

----

----

----

同卜

置不

陸位

[海

)風坡

迎(背

I地形

形成

異的

貌差

②地

.

----

.----

作用上

I內力

伏廣

形起

口地

異I

貌差

T地

1

侵蝕

|外力

平坦

,地形

沉積I~

I外力

形成

異的

文差

流水

③河

形成

異的

壤差

④土

酸堿度

力、

、肥

、厚度

類型

土壤

造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