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全病程治療的意義課件_第1頁
精神分裂癥全病程治療的意義課件_第2頁
精神分裂癥全病程治療的意義課件_第3頁
精神分裂癥全病程治療的意義課件_第4頁
精神分裂癥全病程治療的意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分裂癥病程模式圖

-6-4-20246810診斷時間(年)癥狀嚴重程度精神病性癥狀陰性癥狀認知缺陷Csernansky,2002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的疾病,它的自然病程決定了對患者治療應該是長期的、全病程治療的關鍵2025/4/111痊愈,社會功能良好惡化、衰退多數(shù)癥狀殘留,社會功能損害1/41/41/41/4少數(shù)癥狀殘留,社會功能較好現(xiàn)階段精神分裂癥的轉歸中國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2025/4/112精神分裂癥的全病程治療急性期治療

至少6-8周恢復期(鞏固期)治療

至少3-6個月維持期(康復期)繼續(xù)治療

療程視患者個體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2025/4/113精神分裂癥的急性期治療目的:緩解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癥狀,爭取最佳與后為恢復社會功能、回歸社會作準備預防自殺及防止危害社會的沖動行為發(fā)生將藥物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急性期治療應考慮全病程治療,盡可能選用療效確定,癥狀作用譜較為廣泛、不良反應輕、便與長期治療的抗精神病藥物美國精神病學會(APA,2003年)推薦:急性期治療至少6-8周,快速控制癥狀2025/4/114目的:鞏固療效,降低復發(fā)急性期治療后的6個月內是復發(fā)的高峰期,鞏固治療應盡量跨過這一階段美國精神病學會(APA,2003年)推薦:鞏固期的劑量應保持急性期的治療劑量鞏固時間6個月過早的減藥或停藥會導致快速復發(fā)精神分裂癥的鞏固期治療2025/4/115精神分裂癥的維持期治療目的:維持療效,把復發(fā)風險降到最低,幫助病人恢復社會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如果耐受,維持期劑量應盡量保持有效治療劑量美國精神病學會(APA,2003年)推薦:首次發(fā)作者藥物維持1-2年多次發(fā)作者藥物維持至少5年,甚至終生有自殺傾向和有暴力攻擊行為的患者維持終生2025/4/1161、開放式觀察-104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及分裂情感性障礙患者,都曾經(jīng)用抗精分藥物治療有效

2、對所有患者先給予奮乃靜20mg/d,若6周仍無效,加量為40mg/d治療4周;

若療效不佳則改用氟哌啶醇20mg/d再觀察6周,若再無效,加量為40mg/d;

若仍然無效則換用氯氮平治療,最大劑量可達到900mg/d。平均觀察時間是207±101周一項復發(fā)風險的研究2025/4/1173、首發(fā)患者即使初診治療有效,在隨后5年內的累積復發(fā)率也高達近82%!此外,該研究還顯示,中斷治療使復發(fā)風險增加近5倍。說明中斷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患者復發(fā)的最主要危險因素2025/4/11816.2%53.7%63.1%74.7%81.9%累積復發(fā)率(%)首發(fā)精神分裂癥5年的累積復發(fā)率為81.9%D.Robinsonetal.1999N=104(年)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風險123452025/4/119100%80%60%40%20%00 12 24 36 48 60 72 84Gitlin

M,etal.2001未復發(fā)病人的百分比停藥后的周數(shù)結果顯示;穩(wěn)定病人中斷治療后,78%在一年內復發(fā),96%在兩年內復發(fā)未復發(fā)者N=53停藥意味著復發(fā)53名穩(wěn)定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醫(yī)生監(jiān)護下停止用抗精神病藥,觀察時間80周2025/4/1110導致神經(jīng)退行性變和大腦的永久性損傷增加治療的難度,預示著最終預后的不良患者的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工作、交際和生活能力進一步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給家庭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負擔復發(fā)的危害2025/4/1111多次復發(fā)導致患者永久性的腦損傷許多停止治療后復發(fā)的患者,其功能將不能再達到先前的水平LiebermanJA,etal.JClinPsychiatry1996;57(suppl9)5-9.SheitmanBA,etal.PsychiatricRes.1998:32:143-150. 2025/4/1112療效好,減少復發(fā)

長期改善陽性、陰性癥狀長期改善情感癥狀和認知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安全性高、依從性好

EPS發(fā)生率低對催乳素影響小長期改善藥物不良反應長期治療對藥物的要求2025/4/1113多巴胺通路與典型抗精神病藥黑質紋狀體通路——EPS中腦邊緣通路——抗精神病作用結節(jié)漏斗通路——催乳素分泌中腦皮質通路——陰性癥狀/認知功能KaplanandSadock’sSynopsisofPsychiatry2025/4/1114多巴胺假說與精神癥狀AdaptedfromKandeletal.,eds.PrinciplesofNeuralScienc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