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專題1古詩詞鑒賞復習市賽課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_第1頁
中考語文專題1古詩詞鑒賞復習市賽課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_第2頁
中考語文專題1古詩詞鑒賞復習市賽課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_第3頁
中考語文專題1古詩詞鑒賞復習市賽課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_第4頁
中考語文專題1古詩詞鑒賞復習市賽課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古詩詞鑒賞(含比較閱讀)一考點二考點一考點三考點四考點五考點六考點八考點九了解詞義和句意分析詩句表示技巧文學文化常識劃分詩句朗誦節奏品味字詞妙處名句賞析考點七體會意象、意境,描繪詩句畫面把握詩詞內容,了解作者情感分析詩詞語言特點中考高頻考點梳理1/27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溪。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典例1〈?河北?5分〉中考高頻考點例析—揭秘河北真題1.請解釋這首詩中畫線句子主人公追尋那個人,在河那一邊。2/27題目中要求“解釋”而沒有說“翻譯”,就是要說一說畫線句子意思。這是一首優美愛情詩,在一個秋天早晨,蘆葦上霜露濃重,主人公冒著秋寒在岸邊徘徊,尋找所思念人兒。“伊人”指是心中喜歡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意思就是說“所愛戀那個心上人,在水另一邊”。3/27考點方法指導:采取意譯法翻譯詩句,明確含義。閱讀方法解密:詞語含義了解法。了解詞語在詩句中含義,能夠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詞語本義;二是詞語在詩句中語境義。能夠從遣詞用語、修辭等方面琢磨、了解。考點一了解詞義和句意4/272.以下對這首詩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A.這首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渲染了蕭瑟冷落氣

氛,襯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心情。B.這首詩三次利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

隱若現感覺。C.這首詩利用重章疊句形式重復詠唱,表示了纏

綿無盡情感,委婉感人。D.這首詩表現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著追尋精神以

及可望而不可即絕望情緒。D5/27“絕望情緒”說法錯誤。這首詩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惆悵心情。盡管希望是渺茫,但絕沒有“絕望情緒”。6/27閱讀方法解密:詩句表示技巧鑒賞答題法。鑒賞詩句表示技巧思緒普通是:①揭示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等以及各種修辭);②分析詩句中是怎樣表示這種技巧;③明確表示效果:(結合句意、主旨、情感)這種技巧起到了怎樣作用。答題模式普通為:采取了……(表示技巧),……(獨特作用)寫出了……(句意),表現了(突出了)……(主旨、情感)。考點二分析詩句表示技巧7/27望岳岱宗夫怎樣?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典例1(·河北·7分)1.(原創)這兩首詩作者均為_

_朝(朝代)著名詩人

____(人名),他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__

__”,他詩被稱為“___

_”。杜甫詩圣唐詩史8/27

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這類題普通考查作者姓名、朝代等,所填答案一定要完全正確,有錯別字、同音字都不給分。本題填寫是作者朝代、姓名、在古典詩歌史上地位等。9/27考點方法指導:文學常識類試題主要考查主要作家、作品或文學流派等,解答這類題目重在識記和積累。提議能夠分類、分年代記,一定要記準、記牢、記清、寫對,不能出現錯別字。近幾年河北省中考加強了文學常識考查,在日常積累中應加強對詩文題目、作者、朝代和典故記憶。考點三文學文化常識10/272.(原創)用“/”劃分下面詩句朗誦節奏。(1)蕩胸

生曾云,決眥

入歸鳥。(2)白頭

搔更短,渾欲

不勝簪。////11/27

本題考查劃分詩句朗誦節奏。注意題干要求,有題干就寫明了劃分幾處。在劃分時除遵照詩句朗誦節奏規律外,還要考慮詩句內容和含義,表示完整含義詞語應該劃在一起。12/27閱讀方法解密:詩詞朗誦節奏劃分法。詩詞句子普通可按意義或音節劃分朗誦節奏,按音節劃分朗誦節奏時要兼顧意義,不可把表示完整意思詞語生硬地劃分開。

①四言詩普通是“二二”式,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②五言詩普通是“二三”式(后三個字還能夠劃分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③七言詩普通是“二二三”式(后三個字還能夠劃分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七言詩還有很經典“四三”式,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考點四劃分詩句朗誦節奏13/273.(原創)古人作詩十分考究煉字。《春望》一詩尾聯中

“搔”字錘煉得好,好在哪里?【題型1】“搔”字是詩人想解愁而不得細節描寫,傳神地表示出詩人難以排遣憂國思家之情。14/27解答時普通從字本義、利用手法方面結合詩句詳細內容、表示效果、表示情感等進行分析概括。15/27【考點五題型變式】題型2.(原創)“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中,你認為哪個字用得好?請簡明分析。閱讀方法解密:古詩詞煉字品析法。答題時要把字詞放在詳細語言環境中,并結合詩詞意境和情感來分析。解答步驟:①明手法,從詞性、色彩、修辭把握其內涵,明確該字詞在句中含義;②描景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作用,點出該字詞描繪了怎樣景象(姿態、神態、氣氛、意境)或表示了怎樣感情或突出了怎樣主旨等。【對應題型1、2】考點五品味字詞妙處16/274.(原創)請自選角度賞析“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題型1】經過對詩人肖像細節描寫,含蓄地表示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思家情懷。名句賞析普通可從修辭、煉字、內容、中心等角度入手,也可參考當代文語句賞析方法,采取“方法+效果+內容+中心”結構形式來答。17/27【考點六題型變式】題型2.請從煉字(修辭、表示作者情感等)角度賞析“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閱讀方法解密:賞析古詩詞名句法。賞析時要考慮三點:①析角度。可從字詞、修辭、寫作手法、句式等角度進行賞析;②明內容。明確該句所描寫內容和含義;③看效果。看該句表示了作者怎樣情感或表示了怎樣哲理等。【答題模板】利用……手法,形象生動(委婉含蓄)地描繪了……,抒發(揭示)了……情感(哲理)。【對應題型1、2】

考點六名句賞析18/275.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對應內容。【題型1】(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描繪了

景象。(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繪了景象。國都殘破、草木叢生泰山神奇秀麗、高大雄偉審讀題干,明確本題是回答景象特點,不要了解成讓回答景象內容。(1)中經過“鐘神秀”能夠看出泰山景色漂亮,從“割”字能夠看出泰山高大。(2)中經過“破”字能夠看出國都已經殘破,從“草木深”能夠看出草木叢生。19/27【考點七題型變式】題型2.《春望》這首詩描繪景物特點是什么?題型3.試品味《春望》意境。題型4.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畫面,并指出詩句所蘊含情感。

我漸漸年華已老,還為國憂心忡忡,不但已是滿頭白發,連這白頭也越抓越少了。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連束發都困難了。眼望京城頹敗景象,思念遠在異鄉妻小,郁結在心中苦痛無法排解,只好用手搔頭,卻又徒增發短衰老之嘆,表示了詩人憂國思家情感。1.閱讀方法解密

景物特點概括法。首先要整體感知寫景內容,了解作者從哪些角度來寫景,從詩句中找出突出表現景物特點關鍵詞,結合關鍵詞來概括。【對應題型2】考點七體會意象、意境,描繪詩句畫面20/27【答題模板】……景物組成了……意境(畫面),抒發(流露)……情感。【對應題型3】古詩詞畫面描繪法。①重復朗誦相關內容,結合作者情感了解畫面內容,體會作者所描繪畫面意境;②依據詩詞內容在大腦里構建圖畫,畫面要生動、鮮活;③用生動、優美語言,準確、形象地把畫面內容描述出來。需要注意是:描述畫面不等于把相關句子翻譯出來,要抓住詩詞中主要景物及其修飾語,利用聯想和想象將這些景物連綴為畫面。【對應題型4】2.方法拓展

詩詞意境“三步”分析法。“概-描-點”是分析詩詞意境方法。①抓住詩詞中意象并概括意象所營造氣氛特點(幽靜、蕭瑟、凄涼、孤獨、生機盎然等);②聯絡背景,詳細描繪詩詞中展現圖景畫面,掌握意境特點(蒼涼悲壯、孤寂冷清、恬靜安謐、蕭瑟凄涼、肅殺荒寒、雄渾壯觀等);③點出意境中蘊含思想感情。21/276.(原創)《望岳》和《春望》兩首詩分別“望”什么?抒發

情感有何不一樣?《望岳》中詩人仰視泰山而產生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夢想,抒發了對泰山熱愛及不畏艱難攀登人生高峰理想。《春望》中詩人望都城長安淪陷后衰敗景象,抒發了詩人愛國思家情懷。

從詩歌內容和情感上進行比較。首先,聚焦詩歌內容,梳理“望”內容;其次聚焦詩歌主題,分析抒發情感。22/27以下對這兩首詩了解和分析,不正確一項是()【考點一、二、八】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示了詩人由望岳而產生登

臨愿望,充分表示了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俯視一切

雄心和氣概。B.“家書抵萬金”,形容家中書籍寶貴。此句寫出了亂離中人

共有一個感受,能夠引發人們共鳴,因而成為千古傳誦

名句。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生動細致地描繪了詩人憂愁難

解情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D.這兩首詩三、四兩句與五、六兩句都利用了對偶修辭方法,

語意凝練,節奏感強,富有韻律美,增加了詩歌表現力。B項中“家書”指是家信。7.B23/27

考點八把握詩詞內容,了解作者情感閱讀方法解密:詩人情感“六看”法。①看題目:不少詩歌題目對詩歌類型和內容起著主要提醒作用;②看作者:經過作者確定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遭遇、思想主張和創作格調;③看技法:從詩歌技法入手,有時也能快速地把握作者情感;④看意象: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許多意象經常含有特定含義。如“楊柳”是一個關乎離別意象,“菊花”是一個關乎“隱逸者”意象;⑤看小序、注釋:小序和注釋經常交代了創作年代、創作緣由、創作經過或背景,注釋還能幫助了解詩歌內容;⑥看關鍵詞、句:注意詩詞中最生動傳神、最能表示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詞語或者抒情性、議論性句子。詳細做法是:通讀全詩,從作者、題目、內容入手,推知大意,了解全詩,從而把握詩人情感。答題模式普通為:這首詩……,表示了詩人……情感。24/27(原創)“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在語言利用上極為成功,造語煉字,精雕細刻。請結合《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