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_第1頁
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_第2頁
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_第3頁
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_第4頁
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頁(共26頁)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5?碑林區校級模擬)1844年下半年,英國有36萬人乘火車從倫敦去了布萊頓,7年內乘客增加了10倍。1851年,倫敦和西北鐵路公司運送了77萬多往返于倫敦郊游的游客。19世紀70年代,英國乘火車短途旅行的費用常常不到技術工人一日的工資。由此可見()A.工業革命改變民眾生活方式 B.旅游產業成為經濟支柱 C.技術革新縮小階層貧富差距 D.工人政治地位顯著提高2.(2025?成都模擬)19世紀末,德國大地主主導的農民協會支持其成員當選帝國議會議員,到1898年,帝國議會中支持該協會的議員已達到30%。期間,農民協會通過議會斗爭迫使政府采取了提高糧食進口稅、加強對進口肉類和牲畜檢疫等措施。這()A.促成了德國農業現代化 B.保護了德國農民根本利益 C.中斷了德國工業化進程 D.體現了德國政治的兩面性3.(2025?無極縣校級一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中指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力氣越少,換句話說,現代工業越發達,男工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與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么社會意義了。”恩格斯曾經指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庇纱丝梢姡ǎ〢.工業化發展為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創造物質條件 B.工業化消除男女社會地位差別 C.女性解放源于走出家門,參與公共事業 D.工業革命推動女權主義運動興起4.(2025?湖南模擬)在英國工業革命進程中,新貴族大規模開展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去土地成為工廠勞動力,同時將大量土地用于農業商業化生產;他們還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表明英國新貴族()A.僅著眼于自身短期經濟利益 B.主導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 C.在工業革命中扮演多重角色 D.是工業革命的被動參與者5.(2025?惠山區校級模擬)1912年,愛迪生在《好管家生活雜志》上發文指出,未來的家庭主婦,”與其說她是家庭勞動者,不如說她是家庭工程師:將有最好的女仆——電——為她服務。電和其他機械力量將引發女性世界的變革,以至于女性會把大部分精力保存起來,用在更廣泛、更有建設性的領域”。據此推知,工業革命會導致()A.就業性別結構改變 B.女性工作強度下降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D.社會生產效率提升6.(2025?惠山區校級模擬)下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部分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統計。據此可知()國家188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190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增長倍數美國38334839512.6德國2372121425.1英國1683163969.9法國97941754.3日本12113994.1A.英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 B.日本工業化的起步最晚 C.各國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D.世界科技中心移至美國7.(2025?江蘇校級一模)1802年,羅伯特?皮爾在英國下院提出了《學徒工健康與道德法案》,責成廠方為學徒工開設讀書識字班,并從教區牧師和法官中選派工廠視察員,監督讀書識字班落實情況。這折射出當時英國()A.代議制發展加速現代教育轉型 B.初級教育落后于歐美其他國家 C.國家重視提升民眾的職業素養 D.工業革命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8.(2025?深圳一模)19世紀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統中,地下的管道系統供水管、煤氣管和通信電纜等管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溝(工程術語,隧道結構的一種)的早期雛形。據此可知當時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統設計()A.旨在應對城市化的弊病 B.受到工業革命發展的影響 C.提升了民眾的衛生意識 D.得益于新能源的廣泛開發9.(2025?梅州模擬)1689﹣1820年英國議會通過的公法與私法數目,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英國()時間公法數目私法數目每次會議通過的法令數1689﹣1702年343466571702﹣1714年338605781714﹣1727年377381581727﹣1760年14471244811760﹣1820年99805257254A.上院立法職能的繼續強化 B.社會經濟生活的巨大變動 C.國王在議會中發揮了作用 D.議會斗爭的趨于徹底緩和10.(2025?安陽一模)如表是近代英國鐵路營運里程變化情況。這一變化()年份營運里程(英里)年份營運里程(英里)1843年19521847年39451844年21481848年51271845年24411849年60311846年30361850年6625A.使重工業成為英國核心部門 B.啟動了英國對外殖民擴張的步伐 C.適應了社會經濟變革的需求 D.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多自由勞動力11.(2025?順德區模擬)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各州掀起限制童工運動。但無論是南方種植園主還是北方資本主義工廠主,都認為限制童工是對自由勞動市場的粗暴干預,工人階層也認為此舉會影響家庭收入。這反映出()A.童工成為美國的主要勞動力 B.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C.社會進步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D.工業革命進展緩慢12.(2025?深圳模擬)1761年,英國“工藝協會”發表文告稱,紡織業手工業者數量不足導致商人訂貨交付延遲,建議設立獎金“獎勵最優良的發明,一種能夠同時紡出六根毛線,并能只由一個人操縱看管的機器?!睋丝芍?,英國()A.市場需求刺激技術發明 B.勞動力短缺制約工業發展 C.政府投資推動產業升級 D.重視改善工人的生產條件13.(2025?青海模擬)有學者這樣論述19世紀中期的英國:廣大民眾舉止得體,公開擁戴君主制。有產階級成員對自己感到慶幸,19世紀40年代的緊張、一觸即發的革命氣氛,在19世紀50年代轉為平靜,到19世紀60年代社會氣氛已經變得非常自信。該論述主要基于,當時英國()A.議會改革推進政治的包容性提升 B.君主立憲政體得到了完善 C.工業革命完成社會財富大幅增加 D.福利制度的建設成效顯著14.(2025?黔南州二模)18世紀時,亞當?斯密認為:自由不僅限于政治,還指參與市場交換的獨立自主個體,且個體所有權是自由的。在市場交換中,個體能自由支配本人的財產和勞動,相比農業社會,商業社會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實現人的自由。亞當?斯密的觀點()A.是對啟蒙思想內涵的發展 B.旨在去實現人真正的自由 C.推動工業革命向世界普及 D.利于平等經濟秩序的建立15.(2025?烏魯木齊一模)1794年,法國格雷古瓦秉持“提高民族工業”的目的,促成國民議會創辦了工藝收藏館。他在《關于成立工藝收藏館之報告》中提及“工藝收藏館的創辦是為了保存技藝,而技藝匯聚在所有的工具和機器中,這將喚起興趣和好奇,并且你們能很快得以看到新的技術發展”。工藝收藏館的成立()A.推動法國工業革命的發展 B.展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C.促使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擴展了公眾各領域的知識16.(2025?鄭州模擬)從19世紀50年代后的半個世紀里,具有功利主義思想的地方政治家、實業家與學者聚在英格蘭各工業重鎮和重要港口城市,陸續創辦了十余所宗教無甄別、課程講實用的新式高等院校,統稱“城市學院”。城市學院的興起()A.促使人文主義向縱深處發展 B.適應了工業革命對人才的需求 C.推動英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D.開啟了英國教育世俗化的進程17.(2024?山東模擬)如表為19世紀后半葉英國進出口情況表。據此可推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單位:百萬英鎊)工業制成品(單位:百萬英鎊)進口出口進口出口1874年173.423.747.1205.31884年169.024.659.6196.61894年156.430.675.3173.5A.工業革命推動英國對外貿易發展 B.英國始終居貿易順差地位 C.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逐步被撼動 D.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格局18.(2024?江西三模)18世紀,有經濟學家認為,“自私”“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脅“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為了不使“自私”“貪欲”同“公益”發生沖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對私人占有不構成威脅的范圍之內。這一觀點()A.反映了自由主義的經濟主張 B.體現了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 C.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依據 D.源自于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19.(2024?臨潼區二模)如表是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的發展情況。據此可知()項目1870年1900年企業總數(個)808669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經濟全球化推動產業轉移 B.生產力的進步助推壟斷組織發展 C.工廠制度不適應社會需求 D.經濟危機嚴重削弱美國經濟實力20.(2024?河南模擬)19世紀末,歐美新興工業國家的領導人特別害怕社會騷亂,在某些情況下,他們似乎覺得經濟蕭條的到來意味著革命爆發也為期不遠了。同時代的一些政治理論家也堅信,殖民地能向失業工人提供移民的處所,能為剩余產品開拓市場,能充當釋放工業蕭條時期所積累的壓力的安全閥。這反映了,當時歐美國家()A.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B.對外擴張基于政治和經濟利益 C.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 D.掀起了爭奪世界殖民地的狂潮二.材料題(共2小題)21.(2024?天心區校級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們該如何概括1875—1914年的世界經濟呢?第一,它是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比以前廣大得多的經濟。已經工業化和正在工業化的部分都有所擴展。第二,世界經濟顯然較以前更為多元化。英國不再是唯一的工業化國家,甚至不再是唯一的工業經濟。第三,是乍看之下最為明顯的科技革命。第四,是資本主義企業結構和做法上的雙重轉型。資本的集中可以使人區分出“企業”和“大企業”;人們將科學方法應用到工業技術、組織和計算之上,以求系統地實現生產和企業經營的合理化。第五,是日用品市場的不尋常轉型,即量與質的同時轉型。大眾市場主宰了生產日用必需品的工業。第六,第三類經濟的顯著成長,亦即公家和私人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第七,競爭性自由市場經濟萎縮,政府和公眾角色日益增強。——改編自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帝國的年代1875—1914》(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75——1914年世界經濟呈現上述特征的背景。(2)根據材料,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知識,任選一個時間段,闡述該時間段世界經濟發展的概況。(要求:所選時間段不得與材料中時間段重合,史實運用準確,語言表述清晰,邏輯準確)22.(2024?武漢模擬)【世界市場與大國關系】材料一從棉花貿易的主要供給者——美國來看,棉花、小麥和煙草出口在1820—1860年占美國全部出口的70%以上,其中多為棉花,其棉花產量大部分用于出口,在整個19世紀出口占產量比重穩定保持在60%以上。從棉花貿易的需求者——英國來看,英國的棉花消費量遠超過其他國家,1890年前甚至遠超過歐洲大陸整體的棉花消費量;1820年英國進口美棉占其棉花進口的74.7%,1880年為72.36%?!幾詫O澤生《貿易媒介與資源性商品定價》材料二年度英對美進出口貿易額占比(單位:%)美對英進出口貿易額占比(單位:%)占英國總出口額占英國總進口額占美國總出口額占美國總進口額186016.221.349.438.3189012.123.050.223.019107.217.428.117.0——整理自黃正柏、梁軍《從沖突到和解——近代英美關系考察》材料三1898年美西戰爭之后,美國力量的迅速崛起使歐洲國家中產生了“美國威脅論”。19世紀末英國開始了從美洲戰略撤退的進程,20世紀初期英國多次在英美外交糾紛中主動向美國讓步。處于崛起過程中的美國雖然也曾卷入戰爭,但更多的是回避與列強迎頭相撞,特別是對當時的霸權國家英國,美國一邊表現出友好的一面,一邊把實現本國的利益擺在首位。正是這種應對英國的策略,使美國增強了國際影響,并乘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機走向全球舞臺的中心,成為世界大國?!幾岳罹S永《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美國崛起過程中對英政策分析》(1)根據材料一、二,歸納英美貿易關系的顯著變化,并結合所學分析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說明20世紀初美國對英政策產生的影響,并從大國關系的角度總結歷史結論。

2025年高考歷史三輪復習之工業革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ADACACDBBCC題號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AABCABB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5?碑林區校級模擬)1844年下半年,英國有36萬人乘火車從倫敦去了布萊頓,7年內乘客增加了10倍。1851年,倫敦和西北鐵路公司運送了77萬多往返于倫敦郊游的游客。19世紀70年代,英國乘火車短途旅行的費用常常不到技術工人一日的工資。由此可見()A.工業革命改變民眾生活方式 B.旅游產業成為經濟支柱 C.技術革新縮小階層貧富差距 D.工人政治地位顯著提高【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解答】19世紀處于工業革命時期,火車是工業革命的成果。材料中英國乘火車出行的人數大幅增加,短途旅行費用低,使得更多民眾能夠選擇火車出行旅游等,這表明工業革命帶來的交通變革改變了民眾的生活方式,A選項正確;材料僅展示了火車客運中旅游相關的乘客數量情況,并沒有足夠信息表明旅游產業成為英國的經濟支柱,B選項錯誤;雖然火車短途旅行費用低,但這并不等同于技術革新縮小了階層貧富差距,材料未體現階層貧富差距的變化情況,C選項錯誤;材料圍繞的是民眾乘火車出行情況,沒有涉及工人政治地位的內容,D選項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學生需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影響。2.(2025?成都模擬)19世紀末,德國大地主主導的農民協會支持其成員當選帝國議會議員,到1898年,帝國議會中支持該協會的議員已達到30%。期間,農民協會通過議會斗爭迫使政府采取了提高糧食進口稅、加強對進口肉類和牲畜檢疫等措施。這()A.促成了德國農業現代化 B.保護了德國農民根本利益 C.中斷了德國工業化進程 D.體現了德國政治的兩面性【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題干中僅提及農民協會通過議會斗爭爭取到提高糧食進口稅、加強進口肉類和牲畜檢疫等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是保護本國農業相關產業免受外來沖擊,但并沒有直接表明這些措施促成了德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一個涉及農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的復雜過程,題干信息不足以支撐這一結論,所以A選項錯誤;德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其政策本質上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農民協會通過議會斗爭取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但這只是在資本主義框架下的局部利益維護,不能說保護了德國農民的根本利益,所以B選項錯誤;19世紀末德國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提高糧食進口稅等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護本國農業相關產業,雖然可能對糧食等原材料進口有一定影響,但不至于中斷德國工業化進程。而且德國在這一時期工業發展迅速,這些措施也并非從根本上阻礙工業化,所以C選項錯誤;從一方面看,德國通過議會這種民主形式,讓農民協會的代表能夠進入議會,并通過議會斗爭爭取到一些有利于農業相關產業的措施,體現了民主政治的一面。另一方面,德國是容克地主貴族與資產階級聯合專政,容克地主貴族在政治上仍有較大影響力,如大地主主導的農民協會能在議會有較大影響力,這又體現了德國政治封建性殘余的一面。所以體現了德國政治的兩面性,D選項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2025?無極縣校級一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中指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力氣越少,換句話說,現代工業越發達,男工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與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么社會意義了?!倍鞲袼乖浿赋觯骸皨D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庇纱丝梢姡ǎ〢.工業化發展為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創造物質條件 B.工業化消除男女社會地位差別 C.女性解放源于走出家門,參與公共事業 D.工業革命推動女權主義運動興起【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結合題干“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與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么社會意義了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進行分析?!窘獯稹扛鶕牧稀皩と穗A級來說,性別與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么社會意義了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可知,材料反映工業化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女性與男性一樣有一定就業機會,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婦女可以廣泛參與社會分工,即生產力發展有利于促進女性的自由與解放以及社會地位的提高,故A項正確;“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與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么社會意義了”不是消除男女社會地位差別,故B項排除;C項“女性解放源于走出家門”表述錯誤,排除;材料未反映女權運動興起,故D項排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析理解的能力。4.(2025?湖南模擬)在英國工業革命進程中,新貴族大規模開展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去土地成為工廠勞動力,同時將大量土地用于農業商業化生產;他們還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表明英國新貴族()A.僅著眼于自身短期經濟利益 B.主導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 C.在工業革命中扮演多重角色 D.是工業革命的被動參與者【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工業革命、圈地運動,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窘獯稹扛鶕牧稀霸谟I革命進程中,新貴族大規模開展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去土地成為工廠勞動力,同時將大量土地用于農業商業化生產;他們還開采地下礦產資源;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可知,新貴族一方面大規模開展圈地運動,使農民成為工廠勞動力,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將大量土地用于農業商業化生產,還開采地下礦產資源,這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資源支持,在經濟領域為工業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貴族在政治上與資產階級既有合作又有競爭,他們參與到英國的政治活動中,通過與資產階級的互動,對英國的政治格局產生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到工業革命的政策環境等,在政治層面也有著獨特的角色,C項正確;新貴族的圈地運動等行為雖然有追求經濟利益的一面,但從客觀效果看,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資源等多方面的支持,對英國的工業化進程有著深遠影響,并非僅僅是短期經濟利益,其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英國社會的轉型和發展,排除A項;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主要是由當時英國的經濟發展需求、技術進步趨勢以及市場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新貴族雖然在其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說主導了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工業革命中工業資產階級等力量也起著關鍵作用,排除B項;新貴族積極開展圈地運動,主動將土地用于商業化生產和開采礦產等,在工業革命中是積極主動地參與,通過自身的行為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而不是被動參與,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工業革命、圈地運動,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5.(2025?惠山區校級模擬)1912年,愛迪生在《好管家生活雜志》上發文指出,未來的家庭主婦,”與其說她是家庭勞動者,不如說她是家庭工程師:將有最好的女仆——電——為她服務。電和其他機械力量將引發女性世界的變革,以至于女性會把大部分精力保存起來,用在更廣泛、更有建設性的領域”。據此推知,工業革命會導致()A.就業性別結構改變 B.女性工作強度下降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D.社會生產效率提升【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扛鶕牧稀半姾推渌麢C械力量將引發女性世界的變革,以至于女性會把大部分精力保存起來,用在更廣泛、更有建設性的領域”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女性從繁重的家庭勞動中解放出來,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更廣泛、更有建設性的家庭工作以外的領域,這會造成就業性別結構中女性的占比增長的趨勢,改變就業的性別結構,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科技發明對女性勞動者的影響,并未突出說明女性工作強度的下降,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女性參與政治的狀況,無法直接得出女性政治地位提高的結論,排除C項;科技發明成果有助于提升社會生產效率提升,但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6.(2025?惠山區校級模擬)下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部分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統計。據此可知()國家188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190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增長倍數美國38334839512.6德國2372121425.1英國1683163969.9法國97941754.3日本12113994.1A.英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 B.日本工業化的起步最晚 C.各國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D.世界科技中心移至美國【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績H從專利申請數量的變化不能直接得出英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如工業生產在世界總量中的占比、國際貿易地位、產業結構等,專利申請數量只是科技創新的一個方面,不能全面反映英國在世界工業中的地位,A錯誤;表格中僅呈現了1880﹣1900年各國專利申請數量及其增長倍數,并沒有關于各國工業化起步時間的相關內容,無法從這些數據得出日本工業化起步最晚的結論,B錯誤;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在1900年的專利申請數量相較于1880年都有了顯著的增長,專利申請數量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說明各國科技創新能力都在增強,C正確;雖然美國在這一時期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較多且1900年數量相對較大,但僅依據專利申請數量不能確鑿地表明世界科技中心已經移至美國。世界科技中心的轉移是一個綜合多方面因素的長期過程,還需要考慮科研機構、科研人才的分布、科研成果的影響力等其他因素,D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7.(2025?江蘇校級一模)1802年,羅伯特?皮爾在英國下院提出了《學徒工健康與道德法案》,責成廠方為學徒工開設讀書識字班,并從教區牧師和法官中選派工廠視察員,監督讀書識字班落實情況。這折射出當時英國()A.代議制發展加速現代教育轉型 B.初級教育落后于歐美其他國家 C.國家重視提升民眾的職業素養 D.工業革命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解題關鍵信息是“羅伯特?皮爾在英國下院提出了《學徒工健康與道德法案》,責成廠方為學徒工開設讀書識字班,并從教區牧師和法官中選派工廠視察員,監督讀書識字班落實情況”?!窘獯稹緼.羅伯特?皮爾在英國下院提出法案屬于正常職責,不能體現代議制發展,排除;B.材料未將英國初級教育與其他國家作比較,無法得出“初級教育落后于歐美其他國家”的結論,排除;C.開設識字班有利于提高工人文化素養,而非職業素養,排除;D.根據材料可知,1802年英國下院議員提出責成工廠主需要設立讀書識字班,這有利于提升工人文化教育水平,以適應工業機械操作現狀,折射出工業革命對勞動者素質具有更高的要求,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8.(2025?深圳一模)19世紀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統中,地下的管道系統供水管、煤氣管和通信電纜等管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溝(工程術語,隧道結構的一種)的早期雛形。據此可知當時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統設計()A.旨在應對城市化的弊病 B.受到工業革命發展的影響 C.提升了民眾的衛生意識 D.得益于新能源的廣泛開發【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扛鶕牧稀?9世紀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統中,地下的管道系統供水管、煤氣管和通信電纜等管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溝(工程術語,隧道結構的一種)的早期雛形”可知,工業革命的開展,推動了巴黎地下管道系統的設立,推動了城市化進程,B項正確;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統設計適應了工業革命發展的需要,A項未體現,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民眾衛生意識的變化,排除C項;當時還是使用傳統能源,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9.(2025?梅州模擬)1689﹣1820年英國議會通過的公法與私法數目,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英國()時間公法數目私法數目每次會議通過的法令數1689﹣1702年343466571702﹣1714年338605781714﹣1727年377381581727﹣1760年14471244811760﹣1820年99805257254A.上院立法職能的繼續強化 B.社會經濟生活的巨大變動 C.國王在議會中發揮了作用 D.議會斗爭的趨于徹底緩和【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扛鶕砀袼械墓ê退椒ǖ臄盗靠芍瑪祿w都在增加,從時間來看,是工業革命接近完成的時間,因此工業革命促進社會經濟生活的巨大變動,B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的立法權已經在下院,因此不存在“繼續強化”,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權利法案》簽署后,國王逐漸統而不治,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徹底緩和”是不存在的,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0.(2025?安陽一模)如表是近代英國鐵路營運里程變化情況。這一變化()年份營運里程(英里)年份營運里程(英里)1843年19521847年39451844年21481848年51271845年24411849年60311846年30361850年6625A.使重工業成為英國核心部門 B.啟動了英國對外殖民擴張的步伐 C.適應了社會經濟變革的需求 D.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多自由勞動力【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工業革命,掌握英國蒸汽機車的發明及鐵路時代到來的意義?!窘獯稹坎牧现械臅r間是19世紀40年代,這一時期英國正處于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工廠制度確立,對原材料、商品銷售市場等需求增大,交通運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1843﹣1850年英國鐵路營運里程持續增長。1843年為1952英里,到1850年增長到6625英里,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可見英國鐵路事業的發展適應了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經濟變革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促進了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C項正確;在19世紀40年代,雖然工業革命推動了英國工業的發展,但此時英國工業中輕工業仍占據重要地位,重工業成為核心部門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A項錯誤;英國對外殖民擴張早在16世紀就已經開始,如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確立海上霸權并進行殖民擴張,并非從19世紀40年代鐵路營運里程變化才啟動殖民擴張步伐,B項錯誤;鐵路營運里程的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工業生產中原材料和產品運輸的需求,而不是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多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等才是為工業提供自由勞動力的重要因素,D項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工業革命,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1.(2025?順德區模擬)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各州掀起限制童工運動。但無論是南方種植園主還是北方資本主義工廠主,都認為限制童工是對自由勞動市場的粗暴干預,工人階層也認為此舉會影響家庭收入。這反映出()A.童工成為美國的主要勞動力 B.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C.社會進步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D.工業革命進展緩慢【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題干中并沒有任何信息表明童工成為美國的主要勞動力,整個題干圍繞的是限制重工運動各方的態度,而非童工是否是主要勞動力,A錯誤;從題干看,南方種植園主、北方工廠主和工人階級對限制重工運動有不同看法,但這并沒有體現出社會矛盾得到緩和,反而因為各方態度不同,說明存在分歧,B錯誤;19世紀50年代美國各州掀起限制重工運動,這本來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比如從保障兒童權益等角度限制童工等重工情況)的嘗試。然而南方種植園主、北方資本主義工廠主認為這是對自由勞動市場的干預,工人階級也認為此舉會影響家庭收入,遭到各方反對,這表明社會進步的舉措在推行過程中遇到阻礙,說明社會進步是一個曲折的過程,C正確;題干主要討論的是限制重工運動及各方態度,與工業革命進展速度并無直接關聯,不能從題干得出工業革命進展緩慢的結論,D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2.(2025?深圳模擬)1761年,英國“工藝協會”發表文告稱,紡織業手工業者數量不足導致商人訂貨交付延遲,建議設立獎金“獎勵最優良的發明,一種能夠同時紡出六根毛線,并能只由一個人操縱看管的機器。”據此可知,英國()A.市場需求刺激技術發明 B.勞動力短缺制約工業發展 C.政府投資推動產業升級 D.重視改善工人的生產條件【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結合題干“紡織業手工業者數量不足導致商人訂貨交付延遲,建議設立獎金‘獎勵最優良的發明,一種能夠同時紡出六根毛線,并能只由一個人操縱看管的機器’?!奔坝I革命的背景進行分析?!窘獯稹扛鶕牧稀凹徔棙I手工業者數量不足導致商人訂貨交付延遲,建議設立獎金‘獎勵最優良的發明,一種能夠同時紡出六根毛線,并能只由一個人操縱看管的機器’。”并結合所學可知,由于英國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要求國內進行技術革新以提高生產能力,故A項正確;當時英國并非勞動力短缺,排除B項;材料未反映政府的態度,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改善工人的生產條件,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3.(2025?青海模擬)有學者這樣論述19世紀中期的英國:廣大民眾舉止得體,公開擁戴君主制。有產階級成員對自己感到慶幸,19世紀40年代的緊張、一觸即發的革命氣氛,在19世紀50年代轉為平靜,到19世紀60年代社會氣氛已經變得非常自信。該論述主要基于,當時英國()A.議會改革推進政治的包容性提升 B.君主立憲政體得到了完善 C.工業革命完成社會財富大幅增加 D.福利制度的建設成效顯著【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832年英國議會選舉改革,題干描述了19世紀中期英國社會氛圍的變化,從40年代的緊張、革命氣氛一觸即發,到50年代的平靜,再到60年代的自信,且提到廣大民眾擁戴君主制、有產階級感到慶幸,需要找出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對各選項結合歷史背景和題干描述進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19世紀中期,英國進行了議會改革。1832年議會改革使得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政治權利,此后的一系列改革進一步擴大了政治參與的范圍,這種政治改革推進了政治的包容性提升。政治包容性提升意味著更多階層的利益在政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和保障,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廣大民眾能舉止得體、公開擁戴君主制,有產階級也感到慶幸,社會從緊張轉為平靜和自信,這與議會改革帶來的政治變化密切相關,A項正確;君主立憲政體在17世紀確立,18世紀逐漸完善,比如責任內閣制的形成等。19世紀中期英國社會氛圍變化的主要原因并非君主立憲政體本身在這一時期突然完善,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而且題干中未體現出君主立憲政體完善與社會氛圍變化之間的直接關聯,排除B項;工業革命確實帶來了社會財富的增加,但這主要是經濟層面的影響。題干中提到的社會氛圍變化更多是政治和社會心理層面的。財富增加可能會加劇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引發社會矛盾,排除C項;英國福利制度大規模建設是在二戰后,19世紀中期福利制度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成效并不顯著,不能成為當時社會氣氛從緊張轉為平靜自信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1832年英國議會選舉改革,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閱讀史料、歷史解釋能力。14.(2025?黔南州二模)18世紀時,亞當?斯密認為:自由不僅限于政治,還指參與市場交換的獨立自主個體,且個體所有權是自由的。在市場交換中,個體能自由支配本人的財產和勞動,相比農業社會,商業社會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實現人的自由。亞當?斯密的觀點()A.是對啟蒙思想內涵的發展 B.旨在去實現人真正的自由 C.推動工業革命向世界普及 D.利于平等經濟秩序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繂⒚伤枷霃娬{政治自由等,而亞當?斯密將自由延伸到經濟領域,認為在市場交換中個體能自由支配財產和勞動,這是對啟蒙思想內涵從政治領域到經濟領域的發展,A正確;亞當?斯密作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其觀點主要是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服務,雖然提到自由,但并非單純旨在實現人真正的自由,更多是為資產階級追求經濟利益服務,B錯誤;工業革命向世界擴展主要是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擴張需求、技術傳播等多種復雜因素,亞當?斯密的這一觀點與工業革命向世界擴展之間沒有直接的推動關系,C錯誤;亞當?斯密強調個體在市場交換中的自由,突出個體利益,這與平等經濟秩序的建立并無直接關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這種自由競爭可能導致貧富差距等不平等情況,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5.(2025?烏魯木齊一模)1794年,法國格雷古瓦秉持“提高民族工業”的目的,促成國民議會創辦了工藝收藏館。他在《關于成立工藝收藏館之報告》中提及“工藝收藏館的創辦是為了保存技藝,而技藝匯聚在所有的工具和機器中,這將喚起興趣和好奇,并且你們能很快得以看到新的技術發展”。工藝收藏館的成立()A.推動法國工業革命的發展 B.展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C.促使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擴展了公眾各領域的知識【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解答】工藝收藏館以提高民族工業為目的,通過保存技藝、喚起興趣好奇推動新技術發展,這對法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因為工業革命需要技術的積累和創新,A正確;題干重點強調的是對民族工業的作用,并非展示法國大革命成果,法國大革命成果主要體現在政治制度變革等方面,與工藝收藏館為提高民族工業而設的主旨不符,B錯誤;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1794年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此時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C錯誤;題干強調的是與工業相關的技藝、技術發展,并非各領域知識,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16.(2025?鄭州模擬)從19世紀50年代后的半個世紀里,具有功利主義思想的地方政治家、實業家與學者聚在英格蘭各工業重鎮和重要港口城市,陸續創辦了十余所宗教無甄別、課程講實用的新式高等院校,統稱“城市學院”。城市學院的興起()A.促使人文主義向縱深處發展 B.適應了工業革命對人才的需求 C.推動英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D.開啟了英國教育世俗化的進程【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緼.促使人文主義向縱深處發展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而城市學院的特點是實用性和功利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深入發展關聯不大。排除。B.適應了工業革命對人才的需求工業革命后期到19世紀末,正是英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對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城市學院的實用性和功利主義特點恰好符合這一需求,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符合題意。C.推動英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雖然城市學院確實代表了高等教育的一種新形式,但題目強調的是其興起的原因或背景,而不是其影響或結果。因此,這個選項雖然正確,但不是最佳答案。排除。D.開啟了英國教育世俗化的進程教育的世俗化是一個長期過程,早在城市學院興起之前就已經開始。此外,城市學院的主要特點是實用性和功利主義,而非世俗化。排除。故選B?!军c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7.(2024?山東模擬)如表為19世紀后半葉英國進出口情況表。據此可推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單位:百萬英鎊)工業制成品(單位:百萬英鎊)進口出口進口出口1874年173.423.747.1205.31884年169.024.659.6196.61894年156.430.675.3173.5A.工業革命推動英國對外貿易發展 B.英國始終居貿易順差地位 C.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逐步被撼動 D.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格局【分析】本題考查了工業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扛鶕牧蠄D表顯示,英國進口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數量在下降,同時工業制成品進口量在上升,出口量在下降,說明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不占據優勢,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逐步被撼動,C項正確;根據材料可得出,工業制成品進口量在上升,出口量在下降,說明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不占據優勢,無法得出工業革命推動英國對外貿易發展,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僅有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的進出口額,無法判斷英國是否始終居貿易順差地位,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二戰后,世界貿易經歷了從一個中心向多中心格局的轉變,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18.(2024?江西三模)18世紀,有經濟學家認為,“自私”“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脅“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為了不使“自私”“貪欲”同“公益”發生沖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對私人占有不構成威脅的范圍之內。這一觀點()A.反映了自由主義的經濟主張 B.體現了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 C.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依據 D.源自于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業革命的影響?!窘獯稹恳罁牧细艣r可知:18世紀中期,英、德等國學者開展了一場關于重商主義的論戰。休謨等人反對重商主義,認為國際經濟會自然而然地保持平衡,如果平衡被打亂,不需要政府廣泛的或有步驟的干預即可自行恢復,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私人占有制度都歸結為人類自然本性的結果。當時英國正處于工場手工業的鼎盛時期,產業革命即將發生,英國工業資本的發展已經超過了商業資本,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外擴張的需要,迫切要求克服重商主義體系的束縛,大力開展自由貿易。休謨等人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適應了這種需要,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休謨等人反對重商主義思想,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資產階級革命的訴求,排除C項;18世紀,工業革命尚未完成,排除D項。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2024?臨潼區二模)如表是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的發展情況。據此可知()項目1870年1900年企業總數(個)808669產量(噸)320000029500000投資額(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經濟全球化推動產業轉移 B.生產力的進步助推壟斷組織發展 C.工廠制度不適應社會需求 D.經濟危機嚴重削弱美國經濟實力【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窘獯稹繐牧蠑祿芍?,1900年相比1870年,美國鋼鐵企業數量減少,但產量和投資額劇增,表明出現了企業兼并整合、推動生產效率提高的趨勢。結合所學可知,這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壟斷組織出現,促進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有關,B項正確;材料中美國鋼鐵企業數量的減少是由于國內的企業兼并整合,而非轉移國外,排除A項;工廠制度是工業革命以來誕生的生產組織形式,有其進步性,“不適應社會需求”說法錯誤,排除C項;材料反映美國鋼鐵產量和投資額都有明顯增長,表明鋼鐵產業繁榮而非遭遇經濟危機,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0.(2024?河南模擬)19世紀末,歐美新興工業國家的領導人特別害怕社會騷亂,在某些情況下,他們似乎覺得經濟蕭條的到來意味著革命爆發也為期不遠了。同時代的一些政治理論家也堅信,殖民地能向失業工人提供移民的處所,能為剩余產品開拓市場,能充當釋放工業蕭條時期所積累的壓力的安全閥。這反映了,當時歐美國家()A.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B.對外擴張基于政治和經濟利益 C.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 D.掀起了爭奪世界殖民地的狂潮【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窘獯稹扛鶕牧稀巴瑫r代的一些政治理論家也堅信,殖民地能向失業工人提供移民的處所,能為剩余產品開拓市場,能充當釋放工業蕭條時期所積累的壓力的安全閥?!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歐美國家將殖民地是為解決自身社會問題與經濟問題的重要途徑,說明歐美列強的對外擴張基于政治和經濟利益,B項正確;材料沒有進行歐美國家勢力各方面的對比,無法得出“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的結論,排除A項;“瓜分世界的斗爭日趨激烈”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本題主旨為“對外殖民的動機”,而“掀起了爭奪世界殖民地的狂潮”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及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二.材料題(共2小題)21.(2024?天心區校級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們該如何概括1875—1914年的世界經濟呢?第一,它是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比以前廣大得多的經濟。已經工業化和正在工業化的部分都有所擴展。第二,世界經濟顯然較以前更為多元化。英國不再是唯一的工業化國家,甚至不再是唯一的工業經濟。第三,是乍看之下最為明顯的科技革命。第四,是資本主義企業結構和做法上的雙重轉型。資本的集中可以使人區分出“企業”和“大企業”;人們將科學方法應用到工業技術、組織和計算之上,以求系統地實現生產和企業經營的合理化。第五,是日用品市場的不尋常轉型,即量與質的同時轉型。大眾市場主宰了生產日用必需品的工業。第六,第三類經濟的顯著成長,亦即公家和私人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第七,競爭性自由市場經濟萎縮,政府和公眾角色日益增強。——改編自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帝國的年代1875—1914》(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75——1914年世界經濟呈現上述特征的背景。(2)根據材料,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知識,任選一個時間段,闡述該時間段世界經濟發展的概況。(要求:所選時間段不得與材料中時間段重合,史實運用準確,語言表述清晰,邏輯準確)【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要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征來解答。(2)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要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來解答?!窘獯稹浚?)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75—1914年的世界。據材料“它是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比以前廣大得多的經濟”并結合“19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興起,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完成”可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據材料“世界經濟顯然較以前更為多元化。英國不再是唯一的工業化國家,甚至不再是唯一的工業經濟”并結合所學,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可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據材料“是乍看之下最為明顯的科技革命”可得出“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據材料“大眾市場主宰了生產日用必需品的工業”可得出現代工業提供了物美價廉的商品,人們的生活有所改善;據材料“第三類經濟的顯著成長,亦即公家和私人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可得出服務業快速發展;據材料“競爭性自由市場經濟萎縮,政府和公眾角色日益增強”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出現壟斷組織,國家與國家間的政治競爭日漸和各國企業群體之間的經濟競爭結合在一起以及政治民主化的發展,歐美各國通過社會立法解決社會問題。(2)這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這一題所涉及的最大范圍的時空是世界近現代史。時間段:應選擇史實清晰,角度比較多的階段。結合所學,如可選擇“二戰后至今的世界經濟”。概況:結合所學,經濟大危機、二戰的教訓迫使資本主義國家把穩定政治、經濟和社會視為頭等大事,二戰后,這些國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強化國家干預為核心的調整。結合所學,二戰后,在國際上,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二戰后的國際協調機制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90年代,跨國公司迅猛發展、世界貿易組織誕生,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進入21世紀,隨著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的同時,區域經濟集團化也在發展,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聯盟、亞太經合組織等紛紛成立。故答案為:(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現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