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術語、符號 22.1術語 22.2主要符號 33基本規定 64原材料、分類與制作 74.1原材料 74.2分類 74.3制作 95設計計算 5.1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設計 5.2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設計 5.3構造要求 226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 246.1一般規定 246.2施工前準備 256.3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 256.4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 286.5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施工 297檢驗和驗收 317.1一般規定 317.2主控項目 317.3一般項目 327.4質量驗收資料 32 338.1一般規定 338.2工藝試驗 339監測 349.1一般規定 349.2監測點規定 3429.3監測點要求 359.4監測頻率與報警 36附錄A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簡圖 37附錄B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記錄表 39附錄C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分項工程檢驗批驗收表 40引用標準名錄 42本標準用詞用語說明 44附:條文說明 45Content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s 4Materials,ClassificationandProduction 4.1Materials 74.2Classification 74.3Production 5DesignandCalculation 5.1DesignofSteelPileswithInclinedThreadedEnlargedBody 5.2DesignofSteelPilewithVerticalThreadedEnlargedBody 5.3StructuralRequirements 226ConstructionofThreadedPiles 246.1GeneralRequirements 246.2Pre-constructionPreparation 256.3ConstructionofSteelPilewithInclinedThreadedEnlargedBody 256.4ConstructionofSteelPilewithVerticalThreadedEnlargedBody 286.5ConstructionofCompositePileswithThreadedExpansionBody 297InspectionandAcceptance 317.1GeneralRequirements 317.2MasterProject 317.3GeneralProject 327.4QualityAcceptanceMaterials 328Inspection 338.1GeneralReqirements 338.2ProcessTesting 339Monitoring 349.1GeneralReqirements 349.2ProvisionsforMonitoringPoints 349.3RequirementsforMonitoringPoints 359.4MonitoringFrequencyandAlarm 36AppendixAStructuralSketchofSteelPileswithThreadedEnlargedBody 37AppendixBRecordSheetsForSteelPileswithThreadedEnlargedBody 39AppendixCStructuralSub-worksInspectionandAcceptanceFormofSteelPileswithThreadedEnlarged4Body 40ListofQuotedStandards 4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rdard 44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51.0.1為規范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在基坑支護、基礎(加固)等工程設計、施工中的應用,做到安全適用、保護環境、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在基坑支護、基礎(加固)等工程中設計、施工、質量驗收、檢測和監測。1.0.3采用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進行設計、施工,應綜合考慮地質條件、周邊環境、主體結構等因素,并結合工程經驗,合理設計、精心施工、嚴格檢測和監測。1.0.4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應用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有關規定。22.1術語2.1.1螺紋擴大體鋼樁screwsteelpile樁身帶有螺紋的鋼樁,可斜向或豎直方向受力,通過旋擰工藝(或其他工藝)將其壓入巖土體中,形成可斜向或豎直方向的受力構件,在施工完成后可進行樁端、樁側注漿(或混凝土灌芯以增加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承載力。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一般應用于基坑支護領域與支護樁(墻)相連接,分為前撐式及后拉式;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一般作為樁基礎或復合地基的一種應用于基礎加固領域,也可作為立柱樁應用于基坑支護領域。螺紋擴大體鋼樁根據受力形式不同分為受拉型螺紋擴大體鋼樁及受壓型螺紋擴大體鋼樁。2.1.2螺紋擴大體復合樁threadedexpansionbodycompositepile由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水泥土攪拌樁或高壓旋噴樁復合施工形成的具有互補增強作用的樁。2.1.3螺紋screwthread樁身的螺紋部分。2.1.4螺紋擴大體鋼樁內徑innerdiameterofscrewsteelpile螺紋段上下螺片間圓柱體部分的直徑。2.1.5螺紋擴大體鋼樁外徑externaldiameterofscrewsteelpile螺紋投影外直徑。2.1.6螺片厚度thicknessofscrewthread螺紋片鋼板厚度。2.1.7螺紋段長度lengthofthreadsegment螺紋段沿軸線方向的長度。2.1.8螺桿screwrod螺紋擴大體鋼樁鋼管部分,可根據適用范圍要求進行鋼管內部填芯。2.1.9螺距screwpitch螺紋葉片沿軸線攀升360°距離。2.1.10等效側阻equivalentshaftresistance按螺紋擴大體鋼樁外徑計算的單位面積側阻力。2.1.11前撐樁front-supportedsteelpile在基坑內側土中插入斜向鋼構件,使其形成一端與冠梁相連,另一端錨固于穩定土層內的受壓體。2.1.12后拉桿back-tierod3在基坑外側土中插入斜向鋼構件,使其形成一端與冠梁相連,另一端錨固于穩定土層內的受拉體。2.1.13加強體reinforcementbody螺紋擴大體鋼樁通過注漿或高壓旋噴等形式進行樁周土體加固,形成承載體,提高承載性能。2.2主要符號2.2.1土的物理力學指標c'——土的有效黏聚力;ccq——土的直剪固結快剪黏聚力;ccu——土的三軸固結不排水黏聚力;Ps——靜探比貫入阻力;Yw——地下水重度;——土的有效內摩擦角;φcq——土的直剪固結快剪內摩擦角;φ——土的三軸固結不排水內摩擦角。2.2.2作用、作用效應和承載力Fk——相應于作用標準組合時上部結構傳至承臺頂部的豎向力;Hk——相應于作用標準組合時作用于承臺底面的水平力;Hik——相應于作用標準組合時作用于第i根螺紋擴大體鋼樁基樁頂的水平力;Mx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底面,繞通過樁群形心的x主軸的力矩;My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底面,繞通過樁群形心的y主軸的力矩;N——相應于作用基本組合時作用于螺紋擴大體鋼樁某位置的豎向壓力設計值;N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平均豎向力;Ni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基樁或復合基樁的豎向力;Nkmax——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樁頂最大豎向力;NEK——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平均豎向力;NEkmax——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最大豎向力;pk——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標準值;Fh——擋土結構單位寬度內的水平力;Fv——螺紋擴大體鋼樁對冠梁產生的上拔力;Fvp——排樁樁頂拉力;Gk——樁基承臺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對穩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應扣除水的浮力;4p——支護樁樁身自重;Pm——型鋼起拔力;Quk——前撐樁的總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sk——非注漿段的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gsk——后注漿增強度的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gpk——后注漿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R——基樁或復合基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螺紋擴大體鋼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h——單樁基礎或群樁中基樁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ha——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Tusk——螺紋擴大體鋼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uk——支護樁(墻)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或單樁或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gk——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f——螺紋擴大體鋼樁鋼構件強度設計值;qsik——后注漿增強段第i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jk——非增強段第j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qk——初始極限端阻力標準值;μr——H型鋼與水泥土之間的單位面積摩擦阻力。2.2.3幾何參數A——與樁身縱軸垂直的螺桿凈截面面積;Ap——與樁身縱軸垂直的樁端截面面積;d——螺紋擴大體鋼樁內徑;D——螺紋擴大體鋼樁外徑;Ds——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紋葉片直徑;?——螺紋擴大體鋼樁螺桿段;h2——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紋段;lpi——沿螺紋擴大體鋼樁縱軸的樁周第i層土的厚度,不計螺紋擴大體鋼樁臨空段長度;n——承臺下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數量;t——螺片厚度;ul,i——與螺紋擴大體鋼樁縱軸垂直的螺桿投影周長;up,i——與螺紋擴大體鋼樁縱軸垂直的螺片投影周長;xi——第i根螺紋擴大體鋼樁基樁至y軸的距離;xj——第j根螺紋擴大體鋼樁基樁至y軸的距離;yi——第i根螺紋擴大體鋼樁基樁至x軸的距離;yj——第j根螺紋擴大體鋼樁基樁至x軸的距離。H——基坑開挖深度;L——支護樁(墻)嵌入深度;Lf——螺桿臨空段長度;n——凈截面模量;s——螺紋擴大體鋼樁水平間距;βp——樁端注漿端阻力增強系數;Za,Zp——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合力作用點至支護結構底端的豎向距離;θ——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水平方向的夾角;AH——H型鋼與水泥土接觸的表面積(m22.2.4計算系數Ke——抗傾覆穩定安全系數;Kt——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抗壓、抗拉安全系數;KR——螺紋擴大體鋼樁彈性支點的剛度系數;Δr——螺紋擴大體鋼樁極限荷載下的總變形量(mmY——與截面模量相應的截面塑性發展系數;Y0——結構重要性系數;YF——綜合分項系數;δ——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λi——抗拔系數l0——受壓支撐構件的長度(mξ——折減系數;63.0.1螺紋擴大體鋼樁適用于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土層,對于碎石土、風化巖等其他土層,應通過成樁和載荷試驗確定其適用性。3.0.2螺紋擴大體鋼樁適應于基坑支護、基礎加固等工程,應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相關要求,并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應符合樁基承載力、穩定性、變形及耐久性等規定。3.0.3螺紋擴大體鋼樁應用于除粘性土、粉土、砂土的地層組合時,應進行工藝試驗;開挖前應進行承載力檢測,并滿足設計要求。3.0.4螺紋擴大體鋼樁技術宜根據監測信息對設計進行動態調整和反分析,指導后續的設計與施工。74.1原材料4.1.1螺紋擴大體鋼樁樁身及螺紋材料選用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相關規定,且強度不應低于Q235B。4.1.2螺紋擴大體鋼樁注漿材料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鋁酸鹽水泥》GB201及《復合硅酸鹽水泥》GB12958的有關規定,且宜采用不低于強度等級42.5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4.1.3螺桿內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相關規定。4.1.4螺桿內可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海砂混凝土澆筑,相關要求應符合《再生骨料應用技術規程》JGJ/T240和《海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206的規定。4.2分類4.2.1螺紋擴大體鋼樁螺桿的力學性能及相關參數宜符合表4.2.1的規定。表4.2.1螺紋擴大體鋼樁螺桿力學性能(鋼材牌號:Q235)AM矩IW度fy鋼材抗拉強度ft6868684.2.1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片相關參數宜符合表4.2.2的規定。8表4.2.2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片相關參數(鋼材牌號:Q235)鋼材屈服強度fy鋼材抗拉強度ft888888884.2.3螺紋擴大體鋼樁的編號:94.2.4螺紋擴大體鋼樁長度標注時,不包含樁尖長度。樁尖宜由四塊不低于Q235B強度的三角鋼板焊接而成,三角板與螺紋擴大體鋼樁之間的夾角宜為30°。4.2.5螺紋擴大體鋼樁螺距間距宜為0.6m,螺紋段長度不宜小于1.2m。4.3制作4.3.1螺紋擴大體鋼樁應由樁尖、螺桿、螺紋及相關連接件組成,具體要求見附錄A。4.3.2螺紋擴大體鋼樁制作時,表面應平整,除焊接接口、連接件接口外,不宜開槽和打孔。4.3.3螺紋擴大體鋼樁制作質量應符合《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及相關生產工藝技術規范的規定。5.1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設計5.1.1水土壓力用于支護結構內力、變形及基坑穩定性計算的水、土壓力計算方法及相應的土的抗剪強度指標類別應符合下列規定:1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水、土壓力計算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的規定,可根據地區經驗,對水、土壓力進行修正計算;2當支護結構頂部低于地面,其上方采用放坡時,支護結構頂面以上土體對支護結構的作用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的規定。5.1.2穩定性計算1支擋結構的嵌入深度應符合抗傾覆穩定性要求。2螺紋擴大體鋼樁抗傾覆穩定性宜按兩種方式進行計算1)繞擋土構件底端抗傾覆穩定性計算可按下式:式中Ke——抗傾覆穩定安全系數,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不小于Eak、Epk——分別為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標準值(kN/mZa1、Zp1——分別為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合力作用點至支護結構底端的豎向距離(mH——基坑開挖深度(mL——圍護樁嵌入深度(mQuk,i——第i道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極限承載力(kNs——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水平樁間距(mθ——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水平方向的夾角(。)。2)繞支點抗傾覆穩定性計算可按下式:Ez式中Ke——抗傾覆穩定安全系數,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不小于Za2、Zp2——分別為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合力作用點至支點的距離(m)。3支護結構整體滑動穩定性計算應符合下式要求:minKs,1,Ks,2,…,Ks,i,…}≥Ks式中Ks——圓弧滑動穩定安全系數;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Ks分別不應小于1.35、1.3、1.25;Ks,i——第i個圓弧滑動體的抗滑力矩與滑動力矩的比值;抗滑力矩和滑動力矩之比的最小值宜通過搜索不用圓心及半徑的所有潛在滑動圓弧確定;cj、φj——分別為第j土條滑弧面處土的粘聚力(kPa)、內摩擦角(°);bj——第j土條的寬度(mθj——第j土條滑弧面中點處的法線與垂直面的夾角(°);lj——第j土條的滑弧長度,取lj=bj/cosθj;qj——第j土條上的附加分布荷載標準值(kPaΔGj——第j土條的自重(kN按天然重度計算;uj——第j土條滑弧面上的水壓力(kPa采用落地式截水帷幕時,對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碎石土、砂質粉土,在基坑外側,可取uj=Ywhwa,j,在基坑內側,可取uj=Ywhwp,j;滑弧面在地下水位以上或對底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取uj=0;Yw——地下水重度(kN/m3wa,j——基坑外側第j土條滑弧面中點的壓力水頭(mhwp,j——基坑內側第j土條滑弧面中點的壓力水頭(m’Rk,k——第k層螺紋擴大體鋼樁在滑動面以外的錨固段的極限抗壓承載力標準值;螺紋擴大體鋼樁極限抗壓承載力應按《建筑基坑技術規程》JGJ120規定計算;’αk——第k層螺紋擴大體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k——滑弧面在第k層螺紋擴大體鋼樁處的法線與垂直面的夾角(°);sx,k——第k層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水平間距(mΨv——計算系數;可按Ψv=0.5sin(θk+αk)tanφ取值;φ——第k層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滑弧交點處土的內摩擦角(°);4支擋結構的嵌入深度應符合坑底抗隆起穩定性要求,抗隆起穩定性計算滿足《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5當坑底以下為軟土時,其嵌固深度應符合下列以最下層支點為軸心的圓弧滑動穩定性要求:(5.1.2-5)式中Kr——以最下層支點為軸心的圓弧滑動穩定安全系數;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擋式結構,Kr分別不應小于2.2、1.9、1.7;cj、φj——分別為第j土條滑弧面處土的粘聚力(kPa)、內摩擦角(°);lj——第j土條的滑弧長度(m取li=bj/cosθj;qj——第j土條上的附加分布荷載標準值(kPabj——第j土條的寬度(mθj——第j土條滑弧面中點處的法線與垂直面的夾角(°);△Gj——第j土條的自重(kN按天然重度計算。5.1.3樁基承載力計算1螺紋擴大體鋼樁支護結構計算可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支撐式支擋結構,可分解為支護樁(墻)擋土結構和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分別進行分析;擋土結構宜采用平面桿系結構彈性支點法進行分析,擋土結構轉至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荷載應取擋土結構分析時得出的支點力;2前撐樁、后拉桿的極限承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5.1.3-1)式中Nk——螺紋擴大體鋼樁軸向作用力標準值(kNKt——前撐樁、后拉桿的抗壓、抗拉安全系數,基坑臨時性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可取1.6、1.5、1.4,永久結構按2.0考慮。Quk——前撐樁的總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3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軸向作用力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5.1.3-2)式中Fh——擋土構件計算寬度內的彈性支點水平反力(kN按《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第4.1節的規定確定;4螺紋擴大體鋼樁極限承載力應根據靜載荷試驗確定,當根據土的物理性質與承載力參數之間的經驗關系來確定前撐樁樁基承載力時,可按下式計算,后拉桿極限承載力估算應符合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的規定。Quk=Qsk+Qgsk+Qgpk=uΣqsjklj+uΣ阝式中Qsk——非注漿段的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gsk——后注漿增強度的總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gpk——后注漿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u——樁身周長,螺桿段按照螺桿周長,螺紋段按照螺紋軸向投影周長;lj——后注漿非增強段樁周第j層土厚度;lgi——后注漿增強段樁周第i層土厚度;qsik、qsjk、qpk——分別為后注漿增強段第i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非增強段第j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初始極限端阻力標準值;可根據土層的名稱、埋藏深度及性質并結合原位測試值確定,如無原位測試值時,可參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表5.3.5-1~5.3.5.2混凝土預制樁取值;由于擾動土原因,針對螺紋段以上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照土層性質建議取值10~25kPa;——分別為后注漿側阻力、端阻力增強系數,無當地經驗時,可按表5.1.3-1取值;Ap——與樁身縱軸垂直的樁端截面面積。表5.1.3-1后注漿側阻力增強系數阝si,端阻力增強系sip5螺紋擴大體鋼樁可設置為多節分段螺紋式,樁基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lj——后注漿非增強段樁周第j層土厚度,當該層內設有螺紋段時,應扣除每個螺紋段長度的1.5倍;lgi——后注漿增強段樁周第i層土厚度,當該層內設有螺紋段時,應扣除每個螺紋段長度的1.5倍;qsik、qsjk、qpjk、qpk——分別為后注漿增強段第i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非增強段第j土層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第j土層初始極限端阻力標準值、初始極限端阻力標準值;可根據土層的名稱、埋藏深度及性質并結合原位測試值確定,如無原位測試值時,可參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表5.3.5-1~5.3.5.2混凝土預制樁取值;由于擾動土原因,針對螺紋段以上初始極限側阻力標準值按照土層性質建議取值10~25kPa;βsi、βpj、βp——分別為后注漿側阻力、端阻力增強系數,無當地經驗時,可按表5.1.3-1取值;Apj——第j段螺片的面積(扣除螺桿的面積)。6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抗壓承載力應根據單樁載荷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可按公式(5.1.3-5)~公式(5.1.3-6)估算并取其中的小值。1)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樁側破壞面位于內、外芯界面時,基樁抗壓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估Quk=ucqalc+qaA(5.1.3-5)式中uc——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內芯樁身周長(mlc——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復合段長度(mA——勁性復合樁內芯樁樁身截面積;cqpa——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內芯側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地區經驗時,宜取室內相同配比水泥土試塊在標準條件下90d齡期的立方體(邊長70.7mm)無側限抗壓強度的(0.04~0.08)倍;——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內芯端土的端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區經驗取值,也可根據內芯樁型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取值;2)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樁側破壞面位于外芯和樁周土的界面時,基樁抗壓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估算:Quk=uΣiqsiali+αqpaAp(5.1.3-6)式中li——螺紋擴大體復合端第i土層厚度(mqsia——螺紋擴大體復合段外芯第i土層側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經驗時,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勁性復合樁技術規程》JGJ/T327取值;qpa——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樁端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地區經驗取值。也可取樁端未經修正的承載力特征值;α——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樁端天然地基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對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可取0.70~0.90;ξsi、ξp——分別為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復合段外芯第i土層側阻力調整系數、端阻力調整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經驗時,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勁性復合樁技術規程》JGJ/T327取7螺紋擴大體鋼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計算應符合下式的要求:Tusk=Σqsikuili(5.1.3-7)式中Tusk——螺紋擴大體鋼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λi——抗拔系數,應滿足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規定;qsi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8采用螺紋擴大體鋼樁時,螺紋擴大體鋼樁抗拔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式的要求:Nk≤Tusk/kt+Gspsinθ(5.1.3-8)式中Gsp——螺紋擴大體鋼樁自重(kN地下水位線以下部分樁身自重應按浮重度計算。5.1.4樁身承載力計算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軸向荷載設計值應符合下式要求:Nt=Y0YFNk(5.1.4-1)Nt≤fA(5.1.4-2)式中Nt——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軸向荷載設計值(kNY0——結構重要性系數,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分別取不小于1.1、1.0、0.9;YF——綜合分項系數,取1.25;f——螺紋擴大體鋼樁鋼構件強度設計值;A——與樁身縱軸垂直的螺桿凈截面面積(m25.1.5壓彎穩定計算內填混凝土的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冠梁剛性連接時,應按《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要求進行壓彎構件穩定性驗算,受壓計算長度應取螺桿臨空段長度與螺桿直徑的5倍之和,壓彎穩定性也可按下式計算要求:(5.1.5-1)式中δ——軸心受壓桿件的穩定系數(取截面兩主軸穩定系數中的較小者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的規定;Mk——彎矩標準值,計算可按軸心壓力10%d(d為螺紋擴大體鋼樁非擴大段主軸螺桿直徑)Y——與截面模量相應的截面塑性發展系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的規定;Wn——凈截面模量(m3當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填芯時,應采用全截面模量;f——鋼構件抗壓、抗拉強度設計值;5.1.6水平剛度計算螺紋擴大體鋼樁的彈性支點剛度系數宜通過對支點力與水平位移的基本實驗確定;當無具體試驗時,彈性支點剛度系數可按下式計算:(5.1.6-1)式中kR——螺紋擴大體鋼樁彈性支點的剛度系數(kN/m2Δr——螺紋擴大體鋼樁極限荷載下的總變形量(m5.1.7其他驗算1應采取措施保證螺紋擴大體鋼樁頂部錨入冠梁內部,當采用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時,應在冠梁與型鋼之間設置抗剪件,抗剪件的焊縫驗算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的規定。2冠梁應按雙向壓彎構件進行截面驗算,冠梁厚度不應小于400mm,采用雙排樁時壓頂板厚度不應小于200mm。鉆孔灌注樁的樁頂縱向主筋的錨固長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3螺紋擴大體鋼樁對冠梁產生的上拔力計算應符合下式的要求:F=sFhtanθ(5.1.7-1)式中Fv——螺紋擴大體鋼樁對冠梁產生的上拔力(kN4支護樁(墻)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計算應符合下式的要求:Tuk=Σqsikus,ils,i(5.1.7-2)式中Tuk——支護樁(墻)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us,i——與土體接觸的支護樁(墻)樁身周長(mls,i——支護樁(墻)樁周第i層土的厚度(m)。5采用螺紋擴大體鋼樁時,支護樁(墻)抗拔承載力驗算應符合下式的要求:Fp(5.1.7-3)式中Fvp——排樁樁頂拉力(kN數值大小與Fv相同;p——支護樁(墻)樁身自重(kN地下水位線以下部分樁身自重應按浮重度計算。6采用型鋼水泥土攪拌墻作為圍護墻時,除支護樁(墻)抗拔承載力驗算外,尚應驗算型鋼與攪拌樁之間的抗拔承載力,并符合下式要求:P≤ζμrAH+GH(5.1.7-4)式中Pm——型鋼起拔力(kNζ——折減系數,取0.4~0.8;μr——H型鋼與水泥土之間的單位面積摩擦阻力,按當地經驗選取,無經驗時,宜取室內同配比水泥土試塊在標準條件下90d齡期的立方體(邊長70.7mm)無側限抗壓強度的0.04倍;按照保守考慮可按45kPa取值。AH——H型鋼與水泥土接觸的表面積(m27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樁頂處冠梁受剪截面驗算及樁頂連接處冠梁的抗沖切驗算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8多節螺紋擴大體鋼樁連接采用法蘭及螺栓連接,螺栓連接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9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片與螺桿采用焊接連接,焊縫計算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5.2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設計5.2.1樁頂作用效應計算對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包括力矩與水平剪力)較小的高層建筑群樁基礎,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柱、墻、核心筒群樁中基樁或復核基樁的樁頂作用效應:1豎向力軸心豎向力作用下:(5.2.1-1)偏心豎向力作用下:Nik=(5.2.1-2)2水平力Hik=(5.2.1-3)式中F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kNGk——樁基承臺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對穩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應扣除水的浮力(kNN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平均豎向力(kNNi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基樁或復合基樁的豎向力(kNMxkj,yi,yj——第i、j基樁或復合基樁至y軸、x軸的距離(mH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樁基承臺底面的水平力(kNHi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第i基樁或復合基樁的水平力(kNn——樁基中的樁數。5.2.2樁基豎向承載力及沉降計算1螺紋擴大體鋼樁樁基承載力宜通過現場靜載荷試驗確定,當根據土的物理性質與承載力參數之間的經驗關系來確定螺紋擴大體鋼樁承載力時,可按本規范公式5.1.4-1~5.1.4-2計算。2螺紋擴大體鋼樁豎向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要求:1)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Nk≤R(5.2.2-1)偏心豎向力作用下:Nkmax≤1.2R(5.2.2-2)2)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NEk≤1.25R(5.2.2-3)偏心豎向力作用下:NEkmax≤1.5R(5.2.2-4)式中N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平均豎向力(kNNkmax——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樁頂最大豎向力(kNNEk——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平均豎向力(kNNEkmax——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基樁或復合基樁的最大豎向力(kNR——基樁或復合基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N)。3螺紋擴大體鋼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由下式確定:uk(5.2.2-5)對于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端承型樁基或樁數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獨立樁基,或由于地層土性、使用條件等因素不宜考慮承臺效應時,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應取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當承臺底為可液化土、濕陷性土、高靈敏度軟土、欠固結土、新填土時,沉樁引起超孔隙水壓力和土體隆起時,不考慮承臺效應,取ηc=0。對于考慮承臺效應的復合基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確定:不考慮地震作用時:R=Ra+ηcfakAc考慮地震作用時:R=Ra+(ζa/1.25)ηcfakAc式中ηc——承臺效應系數,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的規定;當不考慮承臺效應時,取ηc=0;fak——承臺下1/2承臺寬度且不超過5m深度范圍內各層土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權的平均值(kPaAc——計算基樁所對應的承臺底凈面積(m2Aps——樁身截面面積(m2A——承臺計算域面積對于柱下獨立樁基,A為承臺總面積;對于樁筏基礎,A為柱、墻筏板的1/2跨距和懸臂邊2.5倍筏板厚度所圍成的面積;樁集中布置于單片墻下的樁筏基礎,取墻兩邊各1/2跨距圍成的面積,按條形承臺計算ηc;ζa——地基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采用。4當螺紋擴大體鋼樁樁端持力層下存在承載力低于樁端持力層承載力1/3的軟弱下臥層時,對于樁距大于6倍螺桿直徑的群樁基礎,可參照規范《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第5.4.1節計算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5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永久結構時,建筑樁基沉降變形計算值不應大于樁基沉降變形允許值,建筑樁基沉降變形的允許值可參考規范《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表5.5.4;當螺紋擴大體鋼樁的中心距不大于6倍的螺桿直徑時,可看作群樁基礎,樁基的沉降計算方法可參考《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第5.5.6節;當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單樁、單排樁、樁中心距大于6倍螺桿直徑的疏樁基礎時,樁基的沉降計算可參考規范《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第5.5.14節。5.2.3樁基水平承載力與位移計算1螺紋擴大體鋼樁作永久結構時,受水平荷載的一般建筑物和水平荷載較小的高大建筑物單樁基礎和群樁中基樁應滿足下式要求:Hik≤Rh(5.2.3-1)式中Hik——在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基樁i樁頂處的水平力;Rh——單樁基礎或群樁中基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對于單樁基礎,可取單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ha。2單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受水平荷載較大的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筑樁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水平靜載試驗確定,試驗方法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執行;2)對于螺紋擴大體鋼樁可根據靜載試驗結果取地面水平位移為10mm(對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mm)所對應的荷載的75%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對于驗算永久荷載控制的樁基的水平承載力時,應上述方法確定的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乘以調整系數0.80;驗算地震作用樁基的水平承載力時,應將上述方法確定的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乘以調整系數1.25。3當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水平承載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單樁水平靜載試驗資料時,可按下式估算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vx式中Rha——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α——樁的水平變形系數,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第5.7.5節確定;EI——樁身抗彎剛度,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第5.7.2節確定;x0a——樁頂允許水平位移;vx——樁頂水平位移系數,按表5.2.3取值;表5.2.3樁頂水平位移系數vxvx注:當αh>4時取αh=4.0。5.2.4樁基抗拔承載力計算1螺紋擴大體鋼樁作永久豎向結構時,抗拔承載力應滿足下列要求:單樁或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標準荷載效應組合應滿足:Nk≤Tgk/2+Ggp(5.2.4-1)群樁呈整體破壞時,標準荷載效應組合應滿足:Nk≤Tuk/2+Gp(5.2.4-2)式中Nk——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基樁上拔力(kNgk——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Tuk——單樁或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gp——群樁基礎所包圍體積的樁土總自重除以總樁數,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p——基樁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2對于設計等級為甲級和乙級的樁基,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應通過現場上拔靜載試驗確定,單樁上拔靜載荷試驗及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進行;如無當地經驗時,群樁基礎及設計等級為丙級建筑樁基,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取值可按下式規定計算:1)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公式5.1.7-2計算:2)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式中Tgk——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3螺紋擴大體復合樁用于抗拔樁時,單樁抗拔承載力應根據單樁抗拔載荷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可按式(4.2.4-4)~式(4.2.4-6)估算,并取其中的小值;1)群樁呈非整體破壞,且破壞面位于內、外芯界面時,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cλcqalc(5.2.4-4)式中Tuk——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λc——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內芯抗拔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地區經驗時,可取0.70~0.90;2)群樁呈非整體破壞,且破壞面位于外芯和樁周土,內、外芯界面時,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Tuk=uΣλiqsiali(5.2.4-5)式中λ——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復合段外芯抗拔系數,宜按地區經驗取值,無地區經驗時可根據土的類別按現行行業標準《勁性復合樁技術規程》JGJ/T327取值;3)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單樁豎向抗拔力承載力可按下式估算:式中U——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樁群復合段外芯外圍周長(m5.2.5樁基穩定性驗算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支撐立柱樁時應進行受壓穩定性驗算,可按照下列規定計算:1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內支撐結構按框架計算時,立柱應按偏心受壓構件計算;內支撐結構的水平構件按連續梁計算時,立柱可按軸心受壓構件計算;2立柱的受壓計算長度應按下列規定確定:1)單層支撐的立柱、多層支撐底層立柱的受壓計算長度應取地層支撐至基坑底面的凈高度與立柱直徑或邊長的5倍之和;2)相鄰兩層水平支撐間的立柱受壓計算長度應取此兩層水平支撐的中心間距;3立柱的基礎應滿足抗壓和抗拔的要求。5.2.6其他驗算1螺紋擴大體鋼樁作永久豎向結構時,樁與基礎交接處受剪截面驗算及抗沖切驗算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的規定。2多節螺紋擴大體鋼樁連接采用螺栓連接,接頭強度不應低于樁身強度,螺栓連接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3螺紋擴大體鋼樁螺片與螺桿采用焊接連接,焊縫計算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的規定。5.3構造要求5.3.1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臨時的支護結構時,應滿足以下構造要求:1螺紋擴大體鋼樁空間位置應結合地下室結構設計,避讓工程樁、梁、柱等主要受力構件并滿足結構防護要求,減少對工程樁和主體結構的影響;同時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地下室外墻墻根應預留不少于500mm的鋼筋綁扎操作空間。2螺紋擴大體鋼樁在基坑底面以下的埋置長度不應小于3.0m,樁端宜設置在承載力較高的土體中。4螺紋擴大體鋼樁的螺距宜取1.0~1.2m,螺紋段長度不宜小于1.0m。5采用混凝土冠梁時,螺紋擴大體鋼樁設計間距宜與排樁的間距成模數關系,若無法滿足要求,可設置鋼筋混凝土支撐牛腿。螺紋擴大體鋼樁頂部應伸入鋼筋混凝土冠梁不少于200mm,必要時可增設抗剪鉸。6采用型鋼冠梁時,圍護體、冠梁、螺紋擴大體鋼樁之間可采用焊接、鉚接等連接方式。7圍護體采用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時,型鋼與冠梁之間應設置抗剪構造措施。8當螺紋擴大體鋼樁穿過主體結構底板、中樓板地下室外墻等結構時,應在與底板及外墻交會處設置有效止水措施。9作為臨時構件時,設計使用年限宜不超過2年,若超過設計使用年限應進行適當加強處理。5.3.2螺紋擴大體鋼樁作永久豎向結構時,鋼樁的防腐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鋼樁的腐蝕速率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表5.3.2確定;2鋼樁防腐處理可采用外表面涂防腐層、增加腐蝕余量及陰極保護;當螺桿樁內壁同外界隔絕時,可不考慮內壁防腐。表5.3.2鋼樁年腐蝕速率6.1一般規定6.1.1沉樁施工前,應進行下列準備工作:1調查場地及毗鄰區域內的既有構筑物,包括地下及地上管線、建筑物、障礙物或其他重要設施的基本情況,評價其受沉樁施工影響的風險狀況,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2調查現場環境,包括地質類型、地形地貌、氣象水文等情況,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質量措施;3地基土表面處理,確保地基土平整堅實,能夠滿足運輸車輛、施工機具的通行要求;4調查場地內影響沉樁施工的地上及地下障礙物情況,分析沉樁施工對其的影響,必要時應進行處理或清除;5施工前應設置坐標、高程控制點及軸線定位點,確保其牢固穩定,不受現場施工影響;6應編制完整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并完成審核批準手續;7現場應具備電源、水源、排水、照明、通信、臨時運輸道路、辦公住宿設施;8應具備滿足施工的技術資料,包括地基基礎圖紙、基坑支護圖紙、設計交底記錄、圖紙會審記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文件等;9對防汛影響的工程,汛期施工時,應執行防汛工作的相關規定。6.1.2沉樁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文件和資料:1擬建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地基基礎設計圖紙/基坑支護設計圖紙;3安全技術交底文件;4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5擬建場地相鄰道路及地上、地下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高空線路等相關的技術資料;6主要施工設備的產品說明書、合格證書及相關技術性能資料;7螺紋擴大體鋼樁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及相關質量證明資料;8前期試沉樁的試驗資料;9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和季節性施工的技術措施。6.1.3施工前應設置相應水平位移及沉降觀測點,施工期間對螺紋擴大體鋼樁頂部水平位移及沉降進行動態監測。6.1.4樁位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樁位測設應根據樁位平面圖、建筑紅線和主要基準軸線確定,樁位誤差應符合設計要求;2沉樁時樁機定位應準確、平穩,確保在施工中不會發生傾斜、移動。6.1.5沉樁期間需采用定位儀器,實時監控施工斜向角度或垂直度,確保符合設計要求。6.1.6沉樁完成后應對樁頭部分進行保護處理。6.1.7螺紋擴大體鋼樁沉樁施工期間,基坑土方嚴禁開挖。6.1.8挖土機械和運土車輛在基坑中工作時應注意對螺紋擴大體鋼樁的避讓,嚴禁碰撞螺紋擴大體鋼樁和基坑圍護結構。6.1.9螺紋擴大體鋼樁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堆放高度宜采用單層或雙層堆放;堆放方式可采用疊層堆放或多支點堆放,當采用疊層堆放時,應在垂直于樁身長度方向的地面上設置兩道墊木,墊木支點宜分別位于距樁端0.2倍樁長處;當采用多支點堆放時,疊層支點應上下對齊設置;兩支點間不得有突出地面的石塊等硬物,底層最外緣樁的墊木處應用木楔塞緊固定。6.2施工前準備6.2.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6.2.2工程施工前應進行試沉樁試驗,確定施工工藝流程及相關施工技術參數。6.2.3螺紋擴大體鋼樁斜向施工時支護樁(墻)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鉆孔灌注樁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及《鉆孔灌注樁施工規程》DG/TJ08-202的規定;2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及《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技術規程》JGJ/T199的規定;3當采用注漿工藝時支護樁(墻)、冠梁、螺紋擴大體鋼樁樁端注漿應達到設計強度方可開挖土方;若采用內支撐,開挖至支撐底標高,施工水平支撐,待支撐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且配筋墊層施工材料、人工、機械等就位以后,方可進行下層土土方開挖。6.2.4螺紋擴大體鋼樁進場前應對鋼樁進行驗收工作,主要驗收的要點如下:1螺紋擴大體鋼樁總長度、螺桿長度、螺片長度,螺片加工段長度允許偏差值50mm,螺片加工段間距允許偏差值50mm;2螺紋擴大體鋼樁的壁厚以及螺片的厚度檢查允許偏差值0.5mm;3螺紋擴大體鋼樁前端法蘭盤厚度以及前端十字樁尖鋼板厚度允許偏差值1mm。6.2.5施工前應根據相關技術資料復核地下障礙物、管線情況、工程樁位置、周邊圍墻位置、高度等信息;施工前,應結合以上信息對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6.3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6.3.1施工沉樁前應對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連接節點的緊固程度應進行復檢,確保接頭連接牢固后方可開始施工;6.3.2螺紋擴大體鋼樁斜向施工精度要求:1定位誤差應不大于100mm;2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誤差不大于±5。;3長度誤差應不大于±50mm;4標高誤差應不大于100mm;5實際施工過程中可結合現場支護樁(墻)及工程樁位置調整,應避開工程樁;6.3.3螺紋擴大體鋼樁采用承載力載荷試驗確定單樁承載力。6.3.4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應針對施工工藝進行專項技術交底,施工記錄表可按附錄B的要求實時做好施工記錄,并經當班監理人員驗證簽名后方可作為施工記錄。6.3.5與螺紋擴大體鋼樁配合的常規垂直支護形式有工法樁、灌注樁等。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須在垂直支護樁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開展,施工前采用挖機配合清理支護樁附近溝槽,確保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具有足夠的施工工作面。6.3.6根據基坑支護設計圖紙中要求的設計位置,并于現場已完成的豎向體系支護樁(墻)、工程樁實際位置對比復核,確定最終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位置,定位允許偏差值100mm。6.3.7螺紋擴大體鋼樁吊裝應符合以下要求:1樁機就位后,利用全自動液壓旋擰機將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液壓動力頭連接,連接完成后需進行復核,重點檢查插銷是否安裝牢固可靠。2螺紋擴大體鋼樁連接后需檢查2處插銷配件,一為全自動液壓旋擰機液壓鉆頭插銷,二為特殊配置的插銷。3檢查完畢后,樁機操作工操縱電動機起吊螺紋擴大體鋼樁,起吊時應保持慢起緩升,抬起速度不超過3m/min。4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起吊螺紋擴大體鋼樁后,保持樁身垂直地面,緩慢行走至指定位置后,對中固定于施工位置,緩慢傾斜樁身至設計角度固定,角度允許偏差值±5。,縱向垂直,正式施工前應對樁身角度進行復核,確定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6.3.8斜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應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液壓動力旋轉沉樁,應嚴格控制沉樁鉆進速度,沉樁前3m位置需控制鉆進速度,嚴禁鉆進速度過快,鉆進速度控制在0.5~1.0m/min,正常鉆進時鉆進速度可適當加快,鉆進速度控制在1~2m/min,沉樁最后3m位置需控制鉆進速度,嚴禁鉆進速度過快,鉆進速度控制在0.5~1.0m/min,沉樁至設計深度后終止鉆進。2施工過程應有專人旁站監督,重點關注鉆進速度、樁頂標高、樁身角度等信息;傾斜角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偏差允許偏差值5。,同時需保持縱向垂直;終止鉆進時,端部法蘭盤位置中心位于設計指定位置,允許偏差值100mm。3施工過程中若遇到障礙物或主體結構工程樁,應立即停止鉆進,重新核查地下障礙物及工程樁位置信息,分析沉樁受阻原因,確定調整方案,該方案經各方確認后方可繼續進行沉樁。4施工至設計標高后,由專人進行終鉆檢查,斜向與垂直角度不超過±5。,定位偏差控制在±100mm6.3.9螺紋擴大體鋼樁接樁需滿足以下要求:1注漿管的連接采用專用吊帶固定,安裝連接上下2節注漿管,連接牢固后采用有效措施密封,確保密封性。2接樁可采用焊接法或機械連接法,連接強度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上節樁與下節對中后,利用專用接駁器將上節螺紋擴大體鋼樁接入下節螺紋擴大體鋼樁,按照設計要求角度固定,安裝專用旋擰式固定螺栓。4接樁完成后,應對連接緊固程度進行復核,確保連接可靠牢固后,方可繼續鉆進。6.3.10在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完成后,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注漿,注漿液采用水泥漿時,水灰比宜取0.5~1.0;采用水泥砂漿時,水灰比宜取0.4~1.0,灰砂比宜取0.5~1.0,拌合用砂宜選用中粗砂。注漿壓力宜控制在1.0~1.5MPa;6.3.11冠梁澆筑應符合以下要求:1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冠梁錨固連接處宜設置抗剪措施;2若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冠梁鋼筋存在交叉沖突時,冠梁鋼筋宜緊貼左右鋼樁進行設置,如無法避開,則需考慮設置彎起鋼筋與鋼樁左右兩側進行焊接,焊接長度不小于150mm。6.3.12土方開挖應符合以下要求:1土方開挖至基坑底后,應立刻組織澆筑混凝土墊層,避免基坑長時間暴露,24小時內應完成相應區域內墊層澆筑,15天內應完成相應區域內底板澆筑;2基坑分層開挖厚度不應大于3m,臨時邊坡坡度不宜小于1:1.5(當淤泥質土時邊坡坡度不宜小于1:2.0若高度大于4m應二級放坡;基坑分段開挖長度不大于30m,若坑底位于淤泥質土層中分段開挖長度不宜大于20m;3若設置配筋墊層,應先挖除坑邊配筋墊層設計寬度的土方,再施工配筋墊層,再大面積開挖坑內預留土方,坑內預留土體高度不應小于3m,可根據土層性質及地下水情況,可適當提高坑內預留土體高度;4若設置配筋墊層,配筋墊層設計厚度不應小于200mm,鋼筋間距誤差不超過±1cm,一端應澆筑至支護樁(墻)邊,另一端從螺紋擴大體鋼樁入土點外延2m~4m,并應在開挖完成后8h內澆筑完成,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墊層應可靠連接。5坑邊配筋墊層施工完畢應養護不少于3d,方可大面積分塊分層開挖,分塊開挖流程應根據圍護結構的特點及環境,制定合理方案。6.3.13若勘察查明基坑開挖區域內或對應支護結構影響范圍內存在明、暗浜,應在開挖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6.3.14支護體系宜對下列潛在風險采取針對性預案措施:1基坑變形過大或螺紋擴大體鋼樁軸力超過預警值;2型鋼上拔(若支護樁(墻)采用SMW工法樁3基坑側壁出現滲漏情況;4周邊環境變形過大。6.3.15施工前應編制應急預案,內容應明確實用,具體應明確風險狀況、控制措施、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內容,同時現場應具備相應應急物資。6.3.16待螺紋擴大體鋼樁滿足設計拆除工況后,方可進行螺紋擴大體鋼樁的割除工作,具體應符合以下要求:1螺紋樁底板內部分應焊接外側止水鋼片,止水鋼片尺寸需根據螺桿直徑,水平傾角計算確定,同時需確保其沿螺桿外壁周側外伸不小于100mm,橢圓形鋼片設置深度宜取相應板厚度的1/3,且不小于100mm或150mm;2止水鋼片下部螺桿樁采用微膨脹砼填實,完成后焊接內側止水鋼片,封孔的微膨脹砼強度等級應與外墻或底板混凝土強度一致;3剩余部分宜采用微膨脹砼封閉,底板、外墻洞口處設置洞口加強筋;4螺紋擴大體鋼樁需穿過地下室外墻,應在螺桿與外墻相交處設置止水鋼片,止水鋼片的尺寸須根據注漿鋼管直徑,水平傾角計算確定,同時需確保其沿螺桿外壁周側外伸不小于100mm,橢圓形鋼片設置深度宜取相應外墻厚度的1/3,且不小于100mm或150mm。6.3.17后拉桿回收后孔洞應及時進行壓密注漿充填。6.3.18冠梁拆除后可對廢棄混凝土進行回收利用。6.4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6.4.1施工沉樁前應對螺紋擴大體鋼樁與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連接節點的緊固程度應進行復檢,確保接頭連接牢固后方可開始施工;6.4.2螺紋擴大體鋼樁采用承載力載荷試驗確定單樁承載力。6.4.3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記錄表可按附錄B的要求實時做好施工記錄,并經當班監理人員驗證簽名后方可作為施工記錄。6.4.4樁位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樁位測放應根據樁位平面圖、建筑紅線和主要基準軸線確定,樁位誤差應符合設計要求;2沉樁時樁機定位應準確、平穩,保證在施工中不會發生傾斜、移動。6.4.5螺紋擴大體鋼樁吊裝應符合以下要求:1樁機就位后,利用全自動液壓旋擰機將螺紋擴大體鋼樁與液壓動力頭連接,連接完成后需進行復核,重點檢查插銷是否安裝牢固可靠;2螺紋擴大體鋼樁連接后需檢查2處插銷配件,一為全自動液壓旋擰機液壓鉆頭插銷,二為特殊配置的插銷;3檢查完畢后,樁機操作工操縱電動機起吊螺紋擴大體鋼樁,起吊時應保持慢起緩升,抬起速度不超過3m/min;4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起吊螺紋擴大體鋼樁后,保持樁身垂直地面,緩慢行走至指定位置后,對中固定于預定位置,縱向垂直。6.4.6豎向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樁位偏差不應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100,樁端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2填芯混凝土出露的鋼筋籠長度應滿足設計計算要求;3施工前應檢查螺紋擴大體鋼樁外觀質量,校核樁位,施工中應檢查法蘭盤接樁牢固程度、垂直度;4沉樁前應對質量檢驗存在缺陷的螺紋擴大體鋼樁進行設計復核或采用補救加固措施。5第一節螺紋擴大體鋼樁前端0.5m~1.0m沉樁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6當樁身垂直度偏差超過0.8%時,應暫停施工找出原因糾正處理;鉆進時,嚴禁用移動動力頭的方法進行糾偏;7沉樁過程應采用兩臺互為正交的經緯儀監測控制送樁器的垂直度。6.4.7螺紋擴大體鋼樁施工完成后,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注漿,注漿液采用水泥漿時,水灰比宜取0.5~1.0;采用水泥砂漿時,水灰比宜取0.4~1.0,灰砂比宜取0.5~1.0,拌合用砂宜選用中粗砂。注漿壓力宜控制在1.0~2.0MPa;6.4.8螺紋擴大體鋼樁鉆進的控制深度應根據地質條件、鉆進壓力、設計樁長、標高等因素綜合確定。當樁端持力層為黏性土時,應以標高控制為主,鉆進壓力控制為輔;當樁端持力層為密實砂性土時,應以鉆進壓力控制為主,標高控制為輔。6.5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施工6.5.1施工沉樁前應對螺紋擴大體復合樁與全自動液壓旋擰設備連接節點的緊固程度應進行復檢,確保接頭連接牢固后方可開始施工;6.5.2螺紋擴大體復合樁采用承載力載荷試驗確定單樁承載力。6.5.3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記錄表可按附錄B的要求實時做好施工記錄,并經當班監理人員驗證簽名后方可作為施工記錄。6.5.4樁位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樁位測放應根據樁位平面圖、建筑紅線和主要基準軸線確定,樁位誤差應符合設計要求;2沉樁時樁機定位應準確、平穩,保證在施工中不會發生傾斜、移動。6.5.5螺紋擴大體復合樁鉆進與攪拌1啟動鉆機,以低速旋轉螺紋擴大體復合樁,同時注入低水灰比(1.5-2.0)水泥漿。鉆進速度不大于2m/min,旋轉速度不大于6r/min(樁尖在底板底標高以上施工)2當樁尖施工至底板底標高,調整注漿水灰比為1.0-1.5,注漿壓力4-5MPa,同時繼續旋轉螺紋擴大體復合樁,鉆進速度不大于0.5m/min,旋轉速度不大于6r/min。3當樁端需要進行二次擴體施工,需注入高壓水泥漿液進行二次土體切割,注漿壓力宜為20MPa-25MPa,同時旋轉螺紋擴大體復合樁進行土體攪拌,形成二次擴大頭。4施工完成后,拆卸螺紋擴大體復合樁與液壓動力頭法蘭盤連接螺栓以及注漿管,將螺紋螺紋擴大體復合樁留置在土體內。5螺紋擴大體復合樁鉆機移位到下一根樁位置,進行下一根螺紋擴大體復合樁施工。7.1一般規定7.1.1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質量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的規定。7.1.2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質量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基礎上,按照分項工程檢驗批進行。分項工程檢驗批劃分遵循以下原則:1施工前對材料、構件進場驗收,應以進場批次、生產廠家、規格、規范規定的數量為序劃分;2施工期間對現場制作的構件品或半產品的驗收,應以生產班組、品種、規范規定的數量為序劃分;3施工后地基基礎分部工程中的分項工程劃分為一個檢驗批。7.1.3對于螺紋擴大體鋼樁應進行分項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附錄C施工前檢驗應包括原材料質量、螺桿尺寸和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檢驗包括定位及安放質量、螺桿焊接質量、連接節點質量和注漿量,施工后檢驗螺紋擴大體鋼樁的承載性能試驗,其中原材料質量、螺桿和螺紋葉片尺寸、螺桿焊接質量、注漿量及螺紋擴大體鋼樁承載性能試驗為主控項目,其余為一般項目。7.2主控項目7.2.1螺紋擴大體鋼樁主控項目質量驗收應符合表7.2.1的要求:表7.2.1螺紋擴大體鋼樁主控項目質量驗收1—告233—453.應綜合考慮注漿量和注漿控制壓力當注漿總量注漿總量達到設計值,注漿控制壓力不足設計7.2.2對砂、石子、水泥、鋼材等原材料質量的檢驗項目和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7.2.3注漿鋼管施工完成后,應進行承載性能檢測,檢測時間在注漿結束后不宜少于28d,螺桿單樁承載力不應小于設計值。檢測數量在同一條件下不應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總樁數的1%;當螺紋擴大體鋼樁總數在50根以內時,不應少于2根。7.2.4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其他部分的主控項目應符合現行規范的規定。7.3一般項目7.3.1螺紋擴大體鋼樁一般項目質量驗收應符合表7.3.1的要求:表7.3.1螺紋擴大體鋼樁一般項目質量驗收1/2(作永久結構時為50mm)(作永久結構時為50mm)7.3.2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其他部分的一般項目應符合現行規范的規定。7.4質量驗收資料7.4.1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施工經檢查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和本標準有關規定后,方可進行工程驗收。7.4.2螺紋擴大體鋼樁結構驗收應包括下列資料: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基坑支護施工圖、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及材料代用通知單;2經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執行中的變更單;3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及進場復檢報告;4施工設備質量合格證和年檢證書;5施工記錄及隱蔽工程驗收文件;6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7其他必須提供的文件和記錄。7.4.3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工程質量驗收資料、工程質量驗收程序和組織應符合各行業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相關規定。8.1一般規定8.1.1螺紋擴大體鋼樁工藝試驗根據樁型分為抗壓承載力試驗和抗拔承載力試驗;當螺紋擴大體鋼樁作為基礎加固永久結構時,還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和《建筑地基處理規范》JGJ79的有關規定。8.1.2螺紋擴大體鋼樁樁端位于黏性土地層時,休止期應不少于21天;螺紋擴大體鋼樁樁端位于粉土、砂土地層時,休止期應不少于15天,休止期結束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工作。8.1.3螺紋擴大體鋼樁單樁承載力應根據靜載荷試驗最終確定。8.2工藝試驗8.2.1螺紋擴大體鋼樁受壓時應進行抗壓承載力試驗,螺紋擴大體鋼樁受拉時應進行抗拔承載力試驗,螺紋擴大體鋼樁受水平承載力時應進行水平承載力試驗,試驗數量應符合本標準第7.2.3條的規定。8.2.2若螺紋擴大體鋼樁填充碎石或灌注混凝土,抗壓承載力試驗過程中宜采用應變計或應變片同步測試鋼樁的復合材料模量。8.2.3后拉型螺紋擴大體鋼樁最大試驗荷載不宜超過桿體極限承載力的0.8倍。8.2.4以冠梁提供試驗反力,應在澆筑28d后或強度達到設計值的80%時進行試驗,試驗段冠梁應采取加固措施。8.2.5加載程序、沉降測讀時間、終止加載條件、單樁極限承載力判斷標準及試驗成果整理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的規定。9.1一般規定9.1.1應在設計階段制定監測計劃,由業主委托有資質的監測單位編制監測方案,并在施工階段對作前撐樁、后拉桿、臨時豎向結構的螺紋擴大體鋼樁定期檢查和監測。9.1.2監測項目應根據基坑工程安全等級、環境保護等級、場地土特點、施工工藝等因素綜合確定。周邊環境監測項目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GB50497的規定。基坑支護體系監測項目可參照下表選用:表9.1.2基坑支護體系監測項目表 1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