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統編版七上歷史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01講核心(原卷版)_第1頁
解析:統編版七上歷史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01講核心(原卷版)_第2頁
解析:統編版七上歷史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01講核心(原卷版)_第3頁
解析:統編版七上歷史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01講核心(原卷版)_第4頁
解析:統編版七上歷史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01講核心(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一:三國鼎立一、官渡之戰1、背景:東漢末年,北方軍閥長期割據混戰,社會生產生產遭到嚴重破壞。2、概況:(1)時間:公元200年(2)作戰雙方:袁紹與曹操(3)結果: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4)影響: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3、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處于有利地位。(2)經濟上:實行屯田,恢復農業生產(3)軍事上:官渡之戰打敗曹操二、赤壁之戰1、背景: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想要進一步統一全國。2、概況:(1)時間:公元208年(2)作戰雙方:曹操與孫劉聯軍(3)結果: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4)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3、曹操失敗的原因:(1)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水土不服;(2)曹操驕傲輕敵;(3)孫劉聯軍正確的戰術。三、三國鼎立的形成1、三國鼎立局面形成(1)220年,曹丕稱帝,定城洛陽,魏國建立;(2)221年,劉備稱帝,定城成都,蜀國建立;(3)222年,孫權稱王,定城建業(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形成局部性統一,有利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西晉大一統創造了條件。3、三國經濟的發展狀況:魏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北方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蜀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加速西南地區的開發;吳國:造船業發達,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現在的臺灣)二: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一、西晉的興亡(三國滅亡順序:蜀、魏、吳)1、建立:266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統一:280,西晉滅吳,實現了統一。3、政權特點:統治階級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4、衰落(轉折點):晉惠帝時發生八王之亂,西晉迅速走向衰落。5、滅亡:公元316年,內遷匈奴人滅掉西晉。二、八王之亂1、原因:分封同姓諸王,導致宗室諸王勢力過大;晉惠帝昏庸無能。2、爆發;晉惠帝在位時,手握重兵的八個封王為了爭奪中央政權,先后起兵,相互混戰。3、影響:西晉迅速走向衰落。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五胡內遷:匈奴、鮮卑、羯、氐、羌)1、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路線:氐族和羌族,由西南東遷入陜西關中;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遷到山西一帶;鮮卑族遷到遼寧、陜西及河套地區。3、十六國:(1)4世紀初到5世紀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成漢,稱為十六國。(2)4世紀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三: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一、東晉的興亡1、東晉的建立: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2、政權特點:王與馬,共天下。3、興盛:淝水之戰后,東晉經濟得到發展,江南出現“荊揚宴安,戶口殷實”的景象。4、衰落: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5、滅亡:420年,東晉滅亡。二、南朝:420——589年,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定都建康。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②江南地區戰亂比較少,社會比較安定。③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2、江南地區開發的表現:(1)農業:①開墾荒地,興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廣種水稻小麥;③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藥材,實行農業多種經營。(2)工業:手工藝快速進步。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都有顯著的發展。(3)商業: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建康(南京)成為最為活躍的大都市3、結果: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一、淝水之戰1、形勢:①南方:司馬睿重建晉朝,都城在建康,史稱“東晉”。②北方:氐族人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2、概況:(1)大戰時間:公元383年(2)作戰雙方:前秦與東晉(3)結果: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3.淝水之戰的影響:(1)淝水之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2)東晉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4、與淝水之戰有關的成語或典故: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1)建立:4世紀后期,鮮卑族建立;(2)統一北方:439年統一北方。2、改革的原因(目的):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加強對中原的統治。)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遷都洛陽(494年)(2)改說漢語;(3)改穿漢服;(4)改用漢姓;(5)鼓勵與漢族聯姻;(6)用漢制,學漢禮。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三、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1.時期: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2、民族交融表現:經濟、習俗方面少數民族學習漢族的農業技藝,從事農業生產,成為農業居民。而漢族人民學習少數民族的畜牧經驗,學習和接受他們的食物、服裝、用具等,融入到漢族的生活中。政治制度北朝統治者與漢族士人合作,沿襲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文化方面西晉時期,內遷各族大多已使用漢語;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漢語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民族心理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匯,思想感情日益溝通,“胡”“漢”觀念逐漸淡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3、民族交融的影響: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并為以后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五:魏晉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一、農學:《齊民要術》1、作者:北朝賈思勰2、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3、內容: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4、影響:這部農書對后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數學:祖沖之1、時期:南朝2、成就: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制定《大明歷》;制造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三、書法:王羲之1、時期:東晉2、代表作品:《蘭亭集序》3、特點:“飄若浮云,矯若驚龍”4、稱譽:書圣四、繪畫:顧愷之1、時期:東晉2、地位: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畫家。3、特點:他擅長的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4、代表作品:《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山水畫開始形成。五、雕塑1、背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官渡之戰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赤壁之戰公元208年;曹軍和孫劉聯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三國鼎立魏:曹丕(稱帝),220年,洛陽,266年被西晉取代(司馬代曹)蜀:劉備(稱帝),221年,成都,263年被魏國滅亡吳:孫權(稱帝),229年,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80年西晉滅吳,三國時代結束。點撥: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都發生在東漢末年。【練經典01】(2021·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學西山學校七年級期末)1.下列有關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實說法正確的是()①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礎②220年,曹操廢掉漢獻帝,建立魏③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④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017·山東濱州·七年級期末)2.下圖所示與下列哪一戰役有關()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淝水之戰 D.赤壁之戰(2019·天津紅橋·七年級期末)3.三國建立的先后順序是()A.魏一蜀一吳 B.魏一吳一蜀 C.吳一魏一蜀 D.吳一蜀一魏(2021·天津河北·七年級期末)4.下圖所示的戰爭發生于()

A.春秋戰國 B.西漢末年 C.東漢末期 D.三國時期(2019·河南信陽·七年級期末)5.下列哪幾點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共同點()①都發生在三國時期②都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③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目的都是爭奪統治權④結果都是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技巧總結】區分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時間、影響。識記魏蜀吳三國名稱、建立時間、人物和都城。1.原因:(1)大批北方人為躲避戰禍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2)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3)江南地區社會相對比較安定;(4)南方一些統治者實行了一些有利于生產的政策;(5)南下移民和當地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2.主要表現:①農業:大量荒地被開墾,耕地面積增加,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很大改進,實行農業多種經營。②手工業:手工業快速進步,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有顯著發展。③商業: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交流和城市繁榮,建康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3.影響: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點撥:秦漢時期,南北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黃河流域經濟發達,是全國的經濟重心,而江南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后。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練經典02】(2022·安徽淮南·一模)6.梁陳時,姑蘇地區已是“良疇美柘,畦畎相望,連宇高甍,阡陌如秀。”“(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據此可知()A南方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北方 B.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C.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完成 D.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2022·安徽蚌埠·一模)7.這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人口大流動、民族關系和階級關系大變動的年代,數百萬胡族人人居中原,北方大批人口流居江淮之南。人口的大流動和民族關系的大變動帶來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該時期是()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時期 D.隋唐時期(2022·山東濟寧·八年級期末)8.《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由此可知()A.江南地區開始開發 B.南方戰亂頻繁C.經濟重心完全南移 D.南方經濟超過北方(2020·河南信陽·七年級期末)9.江南經濟開發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北方勞動人民的南遷 B.北方南遷帶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C.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D.推廣屯田(2022·山東濰坊·七年級期末)10.東漢末年,關中地區人口從240萬減少到50萬,揚州從320萬增加到433萬,荊州(今湖北境內)從359萬增加到620萬。導致這一時期南北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區開發 B.東晉北伐成功C.北方戰亂頻繁 D.民族交融加強【技巧總結】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得到開發的原因,認識北人南遷是江南得到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淝水之戰(1)時間:383年(2)交戰雙方:東晉和前秦(3)結果: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4)影響:北方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東晉暫時穩定,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方出現民族交融大趨勢;北魏孝文帝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立志用文治移風易俗。(2)目的: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進一步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3)措施:①494年遷都洛陽;②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4)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點撥: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變法都順應了時代潮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練經典03】(2022·遼寧盤錦·模擬預測)11.“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下列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淝水之戰②赤壁之戰③巨鹿之戰④官渡之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2021·天津河北·七年級期末)12.“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東山再起,,這些成語,其典故與一場戰爭有關。這場戰爭是()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八王之亂 D.淝水之戰(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13.“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這些措施()A.促進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實力C.沿襲了鮮卑習俗 D.實現了南北統一(2022·江西贛州·模擬預測)14.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產生的作用是()鮮卑姓漢姓鮮卑娃漢姓拓跋元賀賴賀丘穆陵穆獨孤劉步六孤陸賀樓樓A.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B.促進了鮮卑族與漢族的融合C.結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遷(2021·遼寧撫順·七年級期末)15.與“遷都洛陽”“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東晉建立 C.江南的開發 D.經濟重心南移【技巧總結】認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識記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影響★魏晉南北朝的科技成就(1)《齊民要術》: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圓周率:南朝祖沖之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領先世界近一千年。★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成就(1)書法:東晉王羲之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當時的人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后人稱為“書圣”。代表作《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2)繪畫:東晉的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他擅長人物畫,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3)雕塑:綜合了雕塑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