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2025屆中考生物學一輪復習收官測試卷分值: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1.下列植物中,沒有根、莖、葉等器官分化的是()A.蘇鐵 B.地錢 C.腎蕨 D.紫菜2.南通的條斑紫菜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條斑紫菜生活在淺海中,沒有根、莖、葉等器官,體內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條斑紫菜屬于()A.藻類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3.海南坡壘,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7月開花,果實呈卵圓形。據此判斷坡壘屬于()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4.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共有的特征是()①由細胞構成②能產生種子③有莖、葉的分化④有葉綠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鮮菠菜葉,進行如下處理后,置于通風處。5小時后稱重,其重量從重到輕的順序是()甲乙丙丁涂抹凡士林的部分不涂上表皮下表皮上、下表皮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丁→乙→丙 D.丁→乙→甲→丙6.今春山亭大櫻桃喜獲豐收,其艷麗的外觀、優良的品質、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大櫻桃食用部分是由花的()A.子房發育而成 B.胚珠發育而成C.子房壁發育而成 D.受精卵發育而成7.果農給移栽后的樹苗進行遮蔭,主要目的是()A.減弱光合作用 B.加強吸收作用C.降低蒸騰作用 D.促進輸導作用8.花卉噴蠟是花店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花的莖和葉片上噴上一層蠟,這樣做的目的是()A.減少水分的散失 B.增加蒸騰作用的面積C.蠟能為葉片提供營養物質 D.保溫以適應低溫環境9.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列對綠色植物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只能滿足自身生長需求B.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C.綠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主要原因D.植物主要通過呼吸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0.下列與生產生活有關的措施中,沒有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A.栽花或種莊稼需適時松土 B.農田遇到澇害時及時排水C.儲藏蔬菜需適當降低溫度 D.種植農作物時合理密植11.下圖是“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部分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步驟①的目的是消耗或運走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步驟②中遮光部分與未遮光部分形成對照C.步驟③中的小燒杯內裝的是酒精D.滴加碘液后,葉片遮光部分變藍12.圖I是綠色植物葉片中部分生理過程示意圖,圖Ⅱ是氣孔的兩種狀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圖I表示光合作用,則序號②代表的是氧氣B.若圖I表示呼吸作用,則序號①代表二氧化碳C.圖Ⅱ氣孔處于甲狀態時可能促進①、②的進出D.圖Ⅱ氣孔處于乙狀態時可能降低③、④的運輸13.下圖是某同學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而設計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將甲裝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B.乙裝置透明袋內壁出現小水珠,說明植物進行了蒸騰作用C.用乙裝置探究蒸騰作用時,可改進為用透明袋包住整個花盆并扎緊D.將乙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用手擠壓透明袋,②中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14.如圖為綠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③表示蒸騰作用,它可拉動⑤的進行并促進水循環B.植物綠色部位進行①過程,其他部位進行②過程C.植物白天進行①過程,晚上進行②過程D.④表示導管運輸有機物,⑤表示篩管運輸水和無機鹽15.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將等量萌發和煮熟的種子裝入兩個已滅菌的密閉保溫瓶中,其他環境條件相同且適宜,多次測定相關的數據并繪成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y表示有機物含量,則b由萌發的種子測得B.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的量,則a由煮熟的種子測得C.若y表示瓶內氧氣的量,則c由煮熟的種子測得D.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由萌發的種子測得16.觀察漫畫(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剪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B.移栽時帶土坨能減少對根毛的損傷C.水分通過導管輸送到植物體各部位D.夏日大樹下可乘涼與蒸騰作用有關17.玉米被譽為“黃金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玉米種子外無果皮包被,屬于裸子植物B.玉米種子儲存在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能夠供給胚,使其發育成幼苗C.玉米幼苗通過根尖伸長區吸收水分和無機鹽D.在密閉的倉庫儲存玉米,充加二氧化碳可提高其光合作用強度18.圖1至圖4為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動的坐標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1可以表示某溫室蔬菜大棚內一天中氧氣含量的變化曲線B.圖2中b曲線可以表示某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內的呼吸作用變化曲線C.圖3中b點表示該植物此時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D.圖4可以表示裝有萌發種子的密閉保溫裝置中溫度和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曲線19.如圖是植物體的器官或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②③④⑤組成種子的胚B.圖乙中的⑨將來發育成莖C.圖丙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斷長長D.圖丁中受精完成后,③發育成果實20.如圖是正常生長的糧食作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圖,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A.Ⅰ是光合作用曲線,Ⅱ是呼吸作用曲線B.陰雨天氣a區域的面積會增大C.b、c區表示呼吸作用的強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強度D.曲線Ⅰ和曲線Ⅱ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21.(6分)“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綠色植物在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過程中功不可沒。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關于植物的問題:(1)某種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環境里,空氣中許多氧氣由它來提供,它很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詩人曾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來形容它,它是[____________]植物。(2)某種植物長得很小,不開花也不結果,具有假根,它常存在于陰暗潮濕并且沒有嚴重污染的地方,它是[____________]植物。(3)神話傳說中的“還魂草”其實是一種蕨類植物,它叫卷柏,請你再寫出一種蕨類植物,如[____________]。(4)假如在森林中迷了路,你是怎樣借助苔蘚植物分辨方向的?①苔蘚植物生活在[____________](填“干燥”或“陰濕”)的環境中。②大多數樹干的哪些部位苔蘚植物多?[____________](填“背光面”或“向光面”)。③樹干上長有苔蘚植物多的一面朝[____________](填“南”或“北”)。好!現在你已經能確認方向了。22.(7分)下圖是有關種子呼吸的兩個實驗的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所示實驗中,往瓶內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的澄清石灰水會______。(2)若將圖甲中的實驗材料換成新鮮的葉片,則要將實驗裝置放到______的地方,避免植物進行______作用,影響實驗結果。為使實驗嚴謹,應設計對照實驗,再增加一組實驗裝置,在該裝置中放入等量的______的葉片。(3)圖乙所示實驗中,①瓶裝有萌發的種子,②瓶裝有等量的______的種子,把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24小時后,將燃燒的蠟燭分別放入兩瓶中,①瓶中的蠟燭______。(4)菜地要適時松土、稻田遇到澇害要及時排水都是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______。23.(8分)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A、B、C三個實驗裝置,實驗在夏天的一個晴朗的上午進行。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中午,該興趣小組的同學看到有的塑料袋內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這些小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第二天天一亮就打開袋口,發現有的塑料袋內的氣體會使燃燒的火柴熄滅,原因是________。(2)若要探究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應選取的實驗裝置組合是圖________,從而得出結論:________。(3)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是圖D中的⑥________,它也是________的“窗口”,該結構主要分布在葉片的________(填“上”或“下”)表皮。(4)某同學對實驗進行了拓展,他選取了兩個枝條分別插入裝有水的錐形瓶中,并對瓶口進行了密封,放在調節好的天平上,再重新調節天平使兩側達到平衡,如圖E所示,一段時間后他將觀察到天平________則會下降。24.(9分)生物興趣小組對某農作物的生理活動進行了探究。圖一是該作物葉片內能進行的三種生理活動示意圖;圖二是葉肉細胞中兩種氣體擴散方向示意圖;圖三是該作物在晴朗的夏季—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據圖回答問題([_______]內填編號):(1)圖一中生理活動Ⅱ對應圖三中的______曲線,其反應式為:________。(2)圖三中,一晝夜內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時間點是______時,此時,圖二中存在的箭頭有______(填序號);0點時,圖一中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有________(填編號)。(3)DE段下降的原因是植物為避免圖一中[_____]________過強,保護性關閉了部分氣孔,造成吐片吸收的_________減少。(4)結合圖三相關信息,請你為大棚種植戶提出一條合理的增產建議:__________。25.(10分)在生產中,人們發現芒果開花多,但結果卻較少。對此現象,科研人員展開了相關研究。(1)芒果的花很小,在一株芒果樹上同時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花:一種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兩性花,一種是只具有雄蕊的雄花。據此推測,如果想提高芒果的產量,應采取適當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填“雄性花”或“兩性花”)的比例。(2)圖為芒果的兩性花。若在種子能正常形成的情況下,芒果樹開花后,[①]_________產生的花粉需要落到_________的③柱頭上,完成_________過程;隨后花粉在柱頭粘液的刺激下長出_________,穿過花柱將精子送至胚珠內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_________,之后[④]_________發育成果實。果實成熟后,果實中的種子經播種能正常萌發成幼苗,這表明種子中具有健康、完整的_________。(3)為解決芒果開花多,結果少的問題,科研人員采用不同方式處理果樹,并統計平均單株產量,結果如下表。組別處理方式平均單株產量(kg)1不做處理14.12剪掉果樹上部過密枝條20.53不修剪枝條,適量施肥44.04剪掉果樹上部過密枝條,適量施肥48.85由表格數據可知,第_________組的處理方式提高產量的效果最佳。請嘗試分析該組處理方式導致產量提高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BC.蘇鐵屬于裸子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地錢屬于苔蘚植物,有莖、葉的分化,腎蕨屬于蕨類,有根、莖、葉的分化,ABC錯誤。D.紫菜屬于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D正確。故選D。2.答案:A解析:藻類沒有根、莖、葉的分化。3.答案:C解析:AB.苔蘚植物、蕨類植物不具有花和果實,AB不符合題意;C.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由題干信息6~7月開花,果實呈卵圓形,可知坡壘屬于被子植物,C符合題意;D.裸子植物屬于種子植物,不具有花和果實,D不符合題意。故選C。4.答案:B解析: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都符合。②植物根據能否產生種子可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兩大類,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不能產生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③其中藻類植物沒有莖、葉的分化。④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體內都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都屬于生態系統的生產者,都符合。故①④正確。故選:B。5.答案:B解析: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菠菜葉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氣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氣孔較多。甲葉片不涂凡士林,通過上下表皮氣孔蒸發出去的水最多,重量最輕;乙葉片上表皮涂抹凡士林,丙葉片下表皮涂抹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氣孔較多,因此乙葉片蒸發出去的水比丙多,乙比丙輕一些;丁葉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抹凡士林,水無法通過氣孔蒸發出去,丁最重。因此,其重量從重到輕的順序是丁→丙→乙→甲,A、C、D錯誤,B正確。6.答案:C解析:大櫻桃食用部分是果實的果皮部分,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成的。故選C。7.答案:C解析:在移栽植物時,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應盡量保護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帶土移栽。移栽植物時,要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②去掉部分枝條和葉片。由于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時去掉部分枝和葉,能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③在傍晚或陰天移栽。因為傍晚或陰天的光照不強,植物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的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移栽的幼苗還需進行遮蔭也是同樣的道理。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答案:A解析:花卉噴蠟的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9.答案:B解析:A.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來構建植物體自身,一部分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來源,A錯誤。B.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氣都以氣體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B正確。C.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氣都以氣體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呼吸作用不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主要原因,C錯誤。D.綠色植物通過根部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促進了水循環,故植物主要通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D錯誤。故選B。10.答案:D解析:A、栽花或種莊稼需適時松土,可以使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從而促進根的生長,A不符合題意。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而農田遇到澇害時及時排水,是為了促進根的呼吸,B不符合題意。C、貯藏蔬菜時降低溫度,目的是降低了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延長儲存時間,C不符合題意;D、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單位面積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費,又不至于讓葉片相互遮擋,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D符合題意。故選:D。11.答案:D解析:A.步驟①暗處理(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A正確。B.步驟②中,將同一葉片的一部分用黑紙片遮蓋起來,實驗變量是光,目的是在葉片上形成見光與不見光的對照實驗,B正確。C.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保障安全),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所以小燒杯內放酒精,大燒杯內放清水,C正確。D.葉片見光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D錯誤。故選D。12.答案:B解析: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可見,若圖Ⅰ表示光合作用,則序號②代表的是氧氣,①代表二氧化碳,A正確。B.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可見,若圖Ⅰ表示呼吸作用,則序號①代表氧氣,②代表二氧化碳,B錯誤。C.氣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氣等氣體進出葉片的“窗口”。可見,圖Ⅱ氣孔處于甲狀態(打開)時,可能促進①、②的進出,C正確。D.當氣孔閉合時空氣無法進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無法獲得氧氣都無法順利進行;同樣水蒸氣無法通過氣孔散失,蒸騰作用進行不暢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運輸以及無機鹽的運輸受阻。可見,圖Ⅱ氣孔處于乙狀態(關閉)時,可能降低③水、④有機物的運輸,D正確。故選B。13.答案:C解析:A.甲裝置用的是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時后,塑料袋內會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積聚了大量的氧氣;因此將塑料袋中氣體通過①號試管收集后取出試管,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進①號試管內,木條會迅速復燃,A正確。B.在實驗過程中甲裝置中的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上會出現水珠,植物還能進行蒸騰作用,所以此裝置還能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B正確。C.乙裝置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時,用透明袋包住植物的基部,防止塑料袋內的水珠是花盆內的水分蒸發的,C錯誤。D.如果將乙裝置放到黑暗處一晝夜,此時的植物能進行呼吸作用,塑料袋內產生二氧化碳,②中的石灰水變渾濁,D正確。故選:C。14.答案:A解析:A、蒸騰作用是指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因此③表示蒸騰作用,它可促進b水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A正確。B、植物體只有綠色部分的細胞才有葉綠體,植物體的所有細胞都有線粒體,因此植物綠色部位進行①光合作用和②呼吸作用過程,非綠色部位進行②呼吸作用過程,B錯誤。C、①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②呼吸作用無論白天夜晚都能進行,因此植物白天進行①②過程,晚上進行②過程,C錯誤。D、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a表示篩管運輸有機物,b表示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錯誤。故選:A。15.答案:D解析:A實驗前將植物放在暗處一晝夜,這樣做的目的是把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運走,排除原有淀粉對實驗的干擾,A正確B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葉片,除去不透光紙后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酒精逐漸變為綠色,B錯誤C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葉片見光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C正確D此實驗驗證了植物在光下可以合成淀粉,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外界條件,D正確16.答案:A解析:A.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錯誤。B.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正確。C.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C正確。D.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D正確。故選A。17.答案:B解析:A.玉米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A錯誤。B.玉米種子有胚乳,里面貯存著營養物質,玉米種子的子葉具有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可以將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供給胚,使其發育成幼苗,B正確。C.根尖成熟區有大量根毛,是玉米幼苗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C錯誤。D.氧氣不足和二氧化碳濃度高都會抑制呼吸作用,藏糧食的倉庫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糧食呼吸作用,減少了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延長了糧食的儲藏時間,D錯誤。故選B。18.答案:C解析:A.圖1在6-18有光時間段,該氣體含量上升,無光時間段下降,因此確定該氣體是氧氣,A正確。B.圖2中a只在有光時間段進行,是光合作用,b整天都可以進行,可以表示呼吸作用,B正確。C.圖3中b點表示該植物此時行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C錯誤。D.圖4,密閉保溫裝置中,萌發種子只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溫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強,消耗掉氧氣越多,剩余的氧氣越少,D正確。所以選C。19.答案:A解析:A.玉米種子的結構由種皮、胚乳和胚組成,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包括⑥胚根、④胚芽、⑤胚軸、③子葉四部分,胚是新生植物的幼體,A錯誤。B.枝芽的結構中,⑦生長點可以使芽軸不斷伸長,⑧葉原基將來發育成幼葉,幼葉將來發育成葉,⑨芽軸將來發育成莖,⑩芽原基將來發育成側芽,B正確。C.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所以圖丙中的b伸長區和c分生區可以使根不斷長長,C正確。D.一般當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只有子房進一步發育。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圖丁中受精完成后,③子房發育成果實,D正確。故選A。20.答案:B解析:A.圖中Ⅰ只在6點~18點有光的條件下進行,因此Ⅰ是光合作用曲線;Ⅱ在0點~24點全天(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因此Ⅱ是呼吸作用曲線,A正確。B.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陰雨天氣光線較弱,a區域的面積會減小,B錯誤。C.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圖可知,在b、c中,曲線Ⅱ位于曲線Ⅰ的上方,所以b、c區表示呼吸作用的強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強度,C正確。D.曲線Ⅰ和曲線Ⅱ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D正確。故選B。21.答案:(1)藻類(2)苔蘚(3)鐵線蕨、腎蕨、滿江紅(4)陰濕;背光面;北解析:(1)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素,池塘中富含有機物,春天溫度適宜,使得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現出綠色,其中主要是單細胞的綠藻等,因此“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描寫的是藻類植物.(2)苔蘚植物有假根,生活在陰濕環境中,能監測空氣污染程度,不能生活在嚴重污染的地方。(3)卷柏有了根、莖、葉的分化,屬于蕨類植物,體內具有輸導組織,是神話傳說中的“還魂草”,腎蕨、滿江紅都屬于蕨類植物。(4)苔蘚植物的受精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墻壁的背陰處,樹木的背陰處等。在樹林中,樹的北面是背光面,較為陰暗潮濕,所以長有苔蘚的一面是北面,對面是南方。面朝南方,身體左側為東,右側為西。22.答案:(1)變渾濁(2)黑暗;光合;用開水燙過(或煮熟)(3)煮熟;熄滅(4)氧氣解析:(1)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圖甲實驗,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的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這說明種子萌發時,釋放了二氧化碳。(2)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就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若將圖甲的實驗材料換成新鮮的葉片,則要將實驗裝置放到黑暗的地方,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實驗結果。對照實驗要保持單一變量,所以為使實驗嚴謹,應設計對照實驗,再增加一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用開水燙過(或煮熟)的葉片。(3)對照實驗要保持單一變量;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氣。圖乙實驗中①瓶裝有萌發的種子,則②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24小時后,將燃燒的蠟燭分別放入兩瓶中,①瓶中的蠟燭熄滅,因為種子萌發時消耗了瓶內的氧氣。(4)棉田要適時松土、稻田遇到澇害要及時排水都是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氧氣。23.答案:(1)蒸騰;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使塑料袋中的氧氣減少,同時產生二氧化碳(2)A和C;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3)氣孔;氣體交換;下(4)右解析:(1)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扎緊袋口,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出來,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蒸騰作用,所以這些小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夜晚無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使塑料袋中的氧氣減少,同時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天天一亮就打開袋口,塑料袋內的氣體會使燃燒的火柴熄滅。(2)探究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必須選帶葉的植物,而圖B用塑料袋將植物連同盆土一同罩住,這樣就不能確定塑料袋內壁的水珠是否來自葉片的蒸騰作用,故選圖A;我們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探究實驗我們設計對照時應有唯一變量——有無葉,故選A和C。(3)⑥氣孔不但是氣體交換的“窗口”,還是體內水分散失的“門戶”,它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氣孔主要分布在葉片的下表皮。(4)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甲的葉片多,蒸騰作用較強,失去的水分較多;乙的葉片少,蒸騰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