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佛山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九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空格①政權建立者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鮮卑2.古希臘建筑中的柱子,均以男女人體為依據。雅典衛城中的伊瑞克提翁神廟以“少女柱”聞名,少女像柱由大理石雕刻而成,每個女子恬靜柔美,衣著發型和面容都不一樣;建在階座之上的多利克式石柱,柱身粗壯,柱頭剛健硬朗,有如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雅典娜女神的廟宇一反慣例,全都使用男人柱。這里體現出古希臘的建筑思想是A.理性主義至上 B.人是萬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識 D.哲學是關于人的學問3.1902年梁啟超發表了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其中創設了以下情景:在中國維新50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國元首及夫人來南京參加“萬國太平會議”,在上海開設的大博覽會上“處處有演說壇,日日開講論會”。梁啟超主要目的是A.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 B.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C.旨在激發民眾愛國精神 D.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4.下列有關我國某地對人大代表候選人條件的規定,制訂于1953年的是A.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觀念強,密切聯系群眾B.思想進步,辦社好;為人正派,做事公正C.在反對“四人幫”的斗爭中表現較好,為群眾所信任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懂業務、有作為、敢改革,帶領群眾勤勞致富5.抗戰時期,中共領導的邊區民主選舉中,陜甘寧邊區有80%的選民參加了選舉,綏德、清潤、延川等地達到95%,一些地方因陋就簡發明了“圈選”“豆選”“洞選”、流動票箱、挨門串戶等選舉方式。這主要體現出A.人民民主選舉廣泛真實 B.民主政權建設包容開放C.邊區文化教育保守落后 D.統一戰線得到廣泛支持6.張載所開創的“關學”以“躬行禮教”為宗旨,為宋代重新解釋儒家禮教中關于天命、鬼神的經典,構建儒學宗教觀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張載的思想A.與傳統儒學背道而馳 B.推動儒學的唯物傾向C.以闡釋經書字句為主 D.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7.史載,商鞅在變法失敗后的逃亡中投宿旅店遭拒絕。店主說:“商君定有法律,誰讓沒有憑證的旅客住宿,誰就要連坐”,最后商鞅被抓捕并處死。這個“作法自斃”的故事折射出A.秦國民眾對變法內容的遵守 B.商鞅變法最終人亡政息C.秦國社會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D.商鞅自身富有犧牲精神8.近年來,新興經濟體開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成為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英文縮寫)增資的重要來源。出身工會領袖的巴西總統盧拉就感慨說,在過去20年里他在歷次抗議中大多會要求“IMF滾出去”,但“現在,(我的)財政部長說,我們將借錢給IMF”。這說明A.世界多極化趨勢逐步加強B.南北經濟發展漸趨平衡C.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D.IMF面臨嚴重資金困境9.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權強化的趨勢明顯。宰相的事權包括兵權、財權、司法權,出現了由分割到集中的過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國家機構效能的需要 B.適應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勢C.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不可調和 D.君主集權體制逐步遭到破壞10.從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這一變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過程B.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C.洋務運動的興衰過程D.維新變法運動興敗的過程11.“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孫文:《<民報>發刊詞》)。”為避免重蹈西方覆轍,文章作者覺得必須實行A.民主主義 B.民族主義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12.“秦皇掃六合”,建立了大一統的中華帝國是在A.公元前2世紀初 B.公元前3世紀初C.公元前2世紀末 D.公元前3世紀末13.有學者指出,“在以農為主的中國經濟中,有誰能不從事體力勞動而又有足夠的閑暇來做(科舉方面的)文字練習呢?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讀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該學者意在說明,古代中國A.社會階層的流動受制于經濟基礎 B.地主階級完全壟斷了仕途C.科舉制度削弱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D.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14.19世紀80年代,康有為在《禮運注》等著作中闡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認為大同世界應“無國家,全世界置一總政府,總政府及區政府皆由民選”;“死則火葬,火葬場比鄰為肥料工廠”。這反映出當時A.社會主義思想盛行 B.維新思潮開始出現C.傳統觀念受到挑戰 D.君主立憲思想成熟15.租界建立之初華洋分處。上海的租界出現華洋雜處局面開始于A.《上海土地章程》訂立 B.小刀會義軍占領縣城C.城廂內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16.民國《大公報》曾發表通訊,為東北流亡學生呼吁:“十七年前父母逃亡,十七年后子女又流浪,東北兩代人交的都是厄運。……因軍事關系,東北師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學生成群結隊入關,想找到一個安定的讀書環境。”通訊中的“軍事關系”最有可能是指A.日軍侵占東北三省 B.抗日戰爭全面爆發C.國民政府擴大內戰 D.國共進行淮海決戰17.“齊魯”二字一直作為山東的象征,2009年10月在山東省召開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其宣傳口號有“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以“齊魯青未了”作為展示主題。“齊魯”能代表山東,起源于中國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18.下表為4932年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統計。據此可知蘇聯428—429年五年計劃規定的指標4932年工業中4.52.43.5農業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轉額中7594400國民收入中447.393A.社會主義建設急躁冒進 B.各經濟部門之間實現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確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計劃各項目標19.伏爾泰在《禮俗論》談及中國古代一思想流派時嘆言道:“歐洲的王族同商人發現東方,只曉得求財富,而哲學家則在那里發現了一個新的精神與物質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A.法家的法治思想B.道家的無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20.20世紀80年代初期,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風靡一時。歌曲生產和消費各個環節的資源,如寫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樂領域。這一現象A.導致了文藝方針的調整 B.得益于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D.推動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普及21.某同學制作抗戰前期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的網頁,設置了“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三個欄目。如果要補充一個同類欄目,最恰當的是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淞滬會戰D.滇緬戰役22.他們越出康、雍、乾以來厲禁知識分子干預時事的成規,創“清朝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舉”,被部分學者認為是民族覺醒的標志。此“大舉”是A.虎門銷煙 B.洋務運動 C.“公車上書” D.新文化運動23.“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這句話最能說明A.帝國的建立離不開煤鐵資源B.工業化提供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C.從法國奪取了阿爾薩斯和洛林D.普魯士憑借王朝戰爭實現統一24.中國政府“靠購買西方武器來打仗”最早始于A.隋唐時期 B.宋元時期 C.明清時期 D.晚清時期25.古羅馬人認為,宇宙萬物服從于一個最高的理念——正義,這種正義是不以任何人為轉移的,人的任何行為都無法改變這種最高的法的理念。在古羅馬人看來A.法高于一切 B.法是最高理性 C.法彰顯正義 D.法是自然準則26.明初,翰林學士作為朱元璋身邊的秘書,“恒侍左右,備顧間”。丞相被廢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負,于是仿末制設殿閣大學士,選取優秀的翰林官入閣。據《明史講義》記載:“當是時以翰林、春坊詳看諸司奏啟,兼司平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明代翰林官的發展A.反襯了殿閣大學士權力消長 B.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C.說明翰林與大學士矛盾尖銳 D.有利于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27.秦漢時期負責社會基層征稅和調解糾紛的是A.縣令 B.三老 C.嗇夫 D.里長28.一本《新撰外國地理》課本的章節目錄包括:“中國本部、滿洲、波斯、印度、暹羅、法屬亞洲、英屬馬來半島、英屬加拿大及黑暗大陸總論”等。下面對此書的認識哪一個最準確A.這是十八世紀初期英國人對世界地理的看法B.這是十九世紀初期美國人對世界地理的描述C.這是二十世紀初期日本人對世界地理的分類D.這是中國在二次大戰后對新國家出現的敘述29.農村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歸合作社,勞動生產集體統一安排,勞動成果在優先完成國家任務、集體積累之后實行按勞分配,合作社內多種經營和家庭副業都受到一定限制。與這一經濟形式特征直接相關的是A.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廣 B.人民公社體制的確立C.“大躍進”運動的掀起 D.社會主義改造的實施30.古代雅典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終身研究學問,很少人愿意去擔任官職而從政。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雅典A.有較為嚴密的監督機制 B.知識分子對民主制度徹底失望C.自由信仰環境較為寬松 D.知識分子對社會道德淪喪不滿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工業化中的近代鐵路交通問題近代世界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鐵路交通一直是繞不開的問題。為了探討這一主題,請根據提示完成一下學習活動。(1)第一步:在收集到的下面兩件歷史資料(圖1和圖2)中,分別結合資料信息說明能否印證活動主題的理由。(2)第二步:為進一步佐證,檢索到下列三份資料,請對其史料價值做評估與說明。①位于英國約克郡的大英鐵路博物館收藏的大量文字記錄原件。②美國實業家、“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1835—1919)所著《瓦特傳(工業革命的旗手)》③卡羅爾·里德執導的電影《開往慕尼黑的夜車》(1940年)(3)第三步:根據下列兩則材料解釋近代鐵路交通發展的原因。材料一1850年《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擴展示意圖》材料二近代世界鐵路建設大事記1804年理查·特里維西克制成了世界第一臺蒸汽火車1825年世界上的第一條鐵路在英國成功通車1837年古巴第一條鐵路通車,英國提供資本,用于運輸蔗糖1851年智利第一條鐵路通車,用于運輸銅礦1853年英國在印度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通車1869年美國兩家公司合力建成第一條橫貫美洲大陸的太平洋鐵路1872年日本政府修建了第一條鐵路通車1876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通車,由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建1893年德國政府制定了從歐洲經小亞細亞、直抵波斯灣的鐵路修建計劃1894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普利斯曼制造出一臺柴油機車1904年俄國政府修建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完工,增強了對遠東的擴張32.李鴻章《籌議海防折》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外患之乘,變幻如此,而我猶欲以成法制之,譬如醫者療疾不問何癥,概投之以古方,誠未見其效也。庚申(咸豐十年,1860年)以后,夷勢駸駸內向,薄海冠帶之倫,莫不發憤慷慨,爭言驅逐。局外之訾議,既不悉局中之艱難;及詢以自強何術?御侮何能?則茫然靡所依據。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決勝者,若彼之所長己之所短尚未探討明白,但欲逞意氣於孤注之擲,豈非祖國事如兒戲耶!臣雖愚悶,從事軍中十余年,向不敢畏縮,自甘貽憂君父。惟洋務涉歷頗久,聞見稍廣,於彼己長短相形之處,知之較深。……總之,居今日而欲整頓海防,舍變法與用人,別無下手之方。伏愿我皇上顧念社稷生民之重,時勢艱危之極,常存歆然不自足之懷,節省冗費,請求軍實,造就人才,皆不必拘執常例;而尤以人才為亟要,使天下有志之士無不明於洋務,庶練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漸精強。積誠致行,尤需歲月遲久乃能有濟。目前固須力保和局,即將來器精防固,亦不宜自我開釁。彼族或以萬分無禮相加,不得巳而一應之耳。——選自李鴻章《籌議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874年12月10日)問題(1)簡述該奏折的歷史背景。(2)概括李鴻章的主要觀點。(3)你如何看待李鴻章的《籌議海防折》?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以來,甘肅成批出土簡牘10余次,總數達到7萬多枚。簡牘的內容以秦漢行政文書為主,各種簿籍和通行公文系統性很強。簿、籍內容包括邊塞軍事機構對兵器、廩、食、俸錢等物資的流水賬目及會計報告和關于各種人員的名單。通過簿籍,可以管窺各類機構對文書的書寫、審核、校對、存檔等細節。通行公文是各級機構間上傳下達的文書,有涉及人事升遷、任免、調動的,也有關于日常管理值班的。甘肅簡牘中還包含大量的律令,涉及軍事、治安、邊疆、土地、吏治、養老、賦役等多方面。司法實踐中的各類文書透露出執法重要環節的各種信息,生動反映了西漢中后期至東漢的訴訟程序和司法情況:——黃兆宏《“經國之樞機”一甘肅簡牘與秦漢時期行政體系研究》材料二晚清時期,清朝長期實行的諭旨奏折制度悄然發生變化,新型諭旨奏折逐漸形成自身的寄發程式與管理制度。通過電寄寄發的諭旨稱“電旨”,上行文書出現電奏,電奏由臣工擬定,交電報局寄至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再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送軍機處進呈。歷次欽奉電旨、電奏、電信,按月分繕清折咨呈軍機處、總理衙門查核。1906年10月,皖北遭遇嚴重水災,安徽巡撫恩銘向清廷電奏此情,并請求“撥發藩庫銀十萬兩,以資賑撫”,清廷聞后立即寄出電旨允準。——夏維奇《晚清電旨電奏發展述論》(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甘肅簡牘所反映秦漢政治的基本特點,說明甘肅簡牘的史料價值。(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晚清時期行政公文出現的變化,分析變化原因及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十六國之后是鮮卑族北魏政權統一黃河流域,選項D正確;選項A、B是在隋唐之后出現的少數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時期并未統一黃河流域,排除C。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的建筑“均以男女人體為依據”體現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人文精神,故B正確;理性主義至上是啟蒙運動時期,故A錯誤;美德即知識、哲學是關于人的學問屬于蘇格拉底的思想,故CD錯誤。3、B【解析】
材料信息主要表達中國維新50周年的成就。由此可知,梁啟超此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故B正確;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不是主要目的,故A錯誤;激發民眾愛國精神、挽救民族的危亡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D錯誤。4、B【解析】
1953年我國正進行三大改造,其中農業和手工業的改造形式是加入合作社。“思想進步,辦社好”符合1953年的人大代表候選人條件,故B正確;A和D都屬于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人大代表選舉標準,排除;C是文革結束后的人大代表選舉條件,排除。故選B。5、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邊區政府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投票方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參加基層選舉,體現了人民民主選舉的廣泛真實,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體現在邊區民主政權包容社會各方面的代表,材料并未體現,排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陜甘寧邊區的民主選舉,不是邊區文化教育落后,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民眾對統一戰線的態度,D選項錯誤。故選A。6、D【解析】
關學以“躬行禮教”為宗旨,促進儒學宗教觀的構建,反映了張載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的思想特點,D項正確;張載等人解釋儒家禮教,構建儒學宗教觀,是對傳統儒學的繼承與發展,A項錯誤;構建“儒學宗教觀”和關學“躬行禮教”的宗旨,與唯物傾向不符,也不是對經書的字句闡釋,BC兩項錯誤。7、A【解析】
商鞅最后的遭遇說明其變法深入人心,秦國民眾對變法內容遵守,選項A正確;商鞅雖死,秦法未敗,選項B排除;秦國不是法制社會,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強調商鞅的犧牲精神,選項D脫離材料主旨,排除。8、A【解析】
從題目“新興經濟體開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成為IMF增資的重要來源”可知,在國際機構中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故A項正確。南北經濟發展依舊不平衡,發達國家占優勢,發展中國家處劣勢,故B項錯誤。題目中未涉及經濟區域集團化,故C項錯誤。題目未體現IMF面臨著嚴重的資金困難,故D項錯誤。所以選A。9、A【解析】
北宋時期過分削弱宰相權力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宰相的事權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故選D項正確;宰相事權的強化并不能說明君主集權體制遭到破壞,排除A項;宰相事權的集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構效能,并非是為了適應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題干不能說明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難以調和,排除C項。故選D。10、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和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是沒有關系的,更不能反映出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但是卻能在客觀上反映出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是辛丑條約的內容,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所以這一變化能夠反映出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總理衙門從設立到改為外務部所反映的問題11、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材料“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主要體現了民生主義。所以答案選D。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義12、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紀末,D項正確;排除A、B、C項。13、A【解析】
依據材料“這種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維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讀書人也就限制在這一個經濟階級中了”來看,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制約了社會階層的流動。A正確;完全壟斷的說法過于絕對,B排除;科舉制相對于九品中正制來說,加強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排除;文化水平決定了階級屬性過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排除。故選A。14、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在政治領域及風俗習慣領域出現了挑戰傳統觀念的新思想,因此C選項正確;大同思想不等于社會主義思想,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維新思潮開始出現,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了一定的民主思想,但反映不出君主立憲的原則,D選項錯誤。故選C。15、B【解析】
本題考查近代上海市政的變遷。鴉片戰爭以后,上海成為《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845年11月,以《虎門條約》為主要依據的《上海土地章程》訂立。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為西人的居留地,實行華洋分處原則,即華人可以到租界里進行買賣交易,但不得入內租地、造房、租房、居住。1853年,響應太平天國運動的小刀會起義爆發。起義軍占領上海縣城,清政府為了切斷城廂附近居民與小刀會的聯系,強令居民遷徙,并放火焚燒十六鋪一帶的民宅、商鋪,逼迫大量難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國居民激增,造成了事實上的華洋雜處。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考點:天朝的危機?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五口通商與戰后中國社會的變化【詳解】16、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因軍事關系”,東北學生要找一個“安定的讀書環境”,逃亡關內,十七年前是因為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十七年后即1948年,是因為國民政府擴大內戰,C選項符合題意;日本侵占東北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變,與“十七年后”不符,A選項錯誤;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是在1937年,距離九一八事變過去只有六年的時間,B選項錯誤;1948年國共進行的淮海決戰,是以徐州為中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展開的,與東北學生流入關內無關,D選項不符合題意。17、A【解析】
齊、魯是西周時期分封制下的封國,故A正確;宗法制是維系分封制的制度,排除B;郡縣制是按照地域劃分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時期實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故選A。18、A【解析】
據材料數據可知,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農業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計劃的指標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卻達到了6.4,這明顯是急躁冒勁的表現,故A選項正確;材料看不出各部門之間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實,故B選項錯誤;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選項錯誤;材料的時間是一五計劃時間,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計劃目標的內容,故D選項錯誤。19、C【解析】依據題意可知伏爾泰非常認可哲學家在東方發現的新的精神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很推崇中國的儒家仁政思想,利用仁政思想抨擊法國的封建君主專制,故正確答案為C項。20、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代初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的影響,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C項正確;文藝方針的調整是流行音樂發展的原因而非結果,A項錯誤;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在1992年才提出的,B項錯誤;1980年代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與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音樂普及無關,D項錯誤。2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國民黨正面戰場”“著名戰役”等,本題實際上考查抗日戰爭相關內容——抗戰初期國民黨的有力抵抗。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排除,本身屬于太原會戰里面的內容;BD兩項不符合“抗戰初期,國民黨”。進一步可知,C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淞滬會戰22、C【解析】
材料“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由此開始”,意味知識分子開始積極從事政治活動。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深重,1895年的“公車上書”宣告資產階級維新派登上政治舞臺,故C項符合題意;虎門銷煙是鴉片戰爭中林則徐領導的抵制銷毀鴉片的運動,是封建士大夫維護封建統治的行為,故A項不符合題意;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從器物方面學習西方的自救運動,故B項錯誤;新文化運動始于1915年,晚于“公車上書”,是要從思想文化上學習西方,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3、B【解析】
“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說明了工業發展和煤炭資源對德意志帝國的重要性,即工業化為德國統一提供了物質基礎,故選B;A項是表面現象,排除;CD沒有體現題意主旨,排除。故選B。24、C【解析】
明代中后期中國進口了西方的紅衣大炮用于戰爭,所以最早應該始于明清時期,故選C項;隋唐宋元時期西方武器還沒有出口到中國,排除AB項;晚清時期與“最早”不符,排除D項。故選C。25、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正義”理念符合羅馬自然法精神中公平正義、法律至上的本質內涵,故A項符合題意;題干并未強調法的最高理性地位,排除B項;題干未論及法與正義的關系,排除C項;題干并未闡述法的定義,排除D項。26、B【解析】
明代翰林官的發展,實際上是朱元璋為求得中央權力機構之間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節制翰林官與殿閣大學士的權力,使其相互牽制,從而避免權力集中,最終達到加強君主專制的目的。B項正確;殿閣大學士是由于“丞相被廢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負”而設置,未涉及其權力消長,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明翰林與大學士的職責,未涉及他們之間的矛盾,排除C項;中央集權是集地方的權,材料屬于中央設置的新機構,沒有涉及地方,排除D項;故選B。27、C【解析】
根據所學秦朝“鄉置嗇夫,職掌聽訟、收取賦稅”,可知嗇夫是秦漢基層社會中負責征稅和調解糾紛的群體,C正確;縣令不直接負責基層社會,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長負責戶口賦役,不負責調節糾紛,排除D。28、C【解析】
材料中的“中國本部、滿洲”是作為兩個國家出現的,所以可以推斷是日本在大陸政策指導下的設想,將中國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建立滿洲國。故C正確;十八世紀初期英國人沒有侵略中國的意圖,排除A;十九世紀初期美國人也不存在對中國侵略的意圖,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被打敗,不存在“滿洲國”,排除D。故選C。29、D【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生產資料歸合作社,屬于1953-1956年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故選D;A是1978年以后,排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排除BC。30、A【解析】
雅典為了維護其民主制度制定了嚴密的監督機制,這種機制導致很多人不愿擔任官職。A正確;徹底失望說法過于絕對,B錯誤;不愿擔任官職與自由信仰無關,C錯誤;材料未涉及社會的道德淪喪,D錯誤。故選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圖1從郵票發行的時間、圖像內容、發行者的立場態度能印證主題;圖2從圖片的內容看與主題有關,但缺乏確切的時間,科學性/嚴謹性不夠。(2)①博物館收集的屬于原始文獻史料,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②作者和傳記內容都屬于同時代,屬于原始文獻史料,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③電影是文藝作品,但其反映的時代與主題時間不符,史料價值較低。(3)本題采用分層評分法。水平1:回答與問題無關或未使用材料得出結論;水平2:使用一則材料或線索得出結論水平3:使用二則材料或線索得出結論參考:以歐洲為代表的工業革命產生和擴展,是近代鐵路交通發展的根本因素,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但科技進步、殖民統治、商業公司、帝國主義國家的擴展等也是近代鐵路交通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析】
(1)圖一的郵票能夠論證,因為畫面是火車頭,上面還有確切的時間。圖二的畫面雖然是修筑鐵路,但沒有確切時間,論證不夠嚴謹。(2)對這三份資料的判斷,結合所學內容可知,①博物館收集的屬于原始文獻史料,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②作者和傳記內容都屬于同時代,屬于原始文獻史料,有較高的史料價值。③電影是文藝作品,但其反映的時代與主題時間不符,史料價值較低。(3)材料一反映的是工業革命的擴展,材料二反映的是火車的發明和完善。所以近代鐵路交通發展的原因可從工業革命的擴展和科技進步的角度進行總結概括,同時結合所學可知殖民統治、商業公司、帝國主義國家的擴展等也是近代鐵路交通發展的重要因素。32、(1)背景:隨著兩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不平等條約,以及邊疆危機不斷加深,中華民族面臨深重的災難。同時,開始洋務運動,走上自救道路。(2)觀點:列強憑堅船利炮和先進科技侵略中國,中國面臨千年變局;中國雖面對侵略發憤慷慨,卻毫不了解外情,希望借助古法解決問題;中國應通過發展海防、培養人才以期東山再起。(3)本大題采用分項評分方法。評分觀察的要素是:觀點、史實、論述、組織。觀點參考:一方面,看出當時國運的艱難(如國外的侵略,國內的保守勢力、以及中西的巨大差距等);另一方面,反映出李鴻章欲通過辦海防來進一步推進洋務運動,實現強國的理想。【解析】
(1)由材料“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可見列強侵略,民族危機災難。由材料“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探討2025年創業扶持政策與科技創新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金融與投資行業:2025年金融科技在信用評級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 2025年郵輪旅游市場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 新能源汽車用戶體驗提升的技術探索試題及答案
- 海外交流2025年商務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鋼鐵行業綠色轉型與產能布局優化政策效應研究報告
- 工業互聯網平臺邊緣計算硬件架構2025年邊緣計算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創新報告
- 有機化學主要反應類型試題及答案
- 主題公園沉浸式體驗項目設計與2025年旅游產品創新結合的研究報告
-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的價值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壓敏電阻材料在織物上的印刷技術應用
- 2025民宿租賃合同標準范本
- 2025-2030中國水鎂石行業供需形勢與營銷策略分析研究報告
- 遼寧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題(解析版)
- 四川省南充市閬中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 化學試題(含答案)
- 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基本情況信息表
- 購買機票合同協議
- 蓄水池水池清洗方案
- 2024年陪診師考試教材相關試題及答案
- 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有為有不為》教案
- 高中部學生會職責與組織架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