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九年級中考語文文言文《三峽》對比閱讀專題訓練

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目:“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1.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B.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C.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D.鶯飛/戾天者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略無網處闕:②里乘奔御風雖:

③屬引凄異屬引:④望峰?心息:

3.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4.比較兩篇短文的異同

(1)兩文都寫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連綿、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兩文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境的,《與朱元

思書》則通過猿鳴表現了環境的生機勃勃。

(3)兩段文字都描寫了奇山異水,都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但《與朱

元思書》一文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

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

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自麥空遂潛黃包之海泉泉甘旦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

告日:“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

可用也?!币辶鶋奄邅恚闶謹嫡刹?。余自笑嬴老乃復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至

憊甚,乃縛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負各半。行至云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

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節選自《袁枚《游黃山記》》)

【注釋】①兜籠:供游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制器具,類似小山橋。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聊的一項是()

A.略無闞處闕: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絕沿:順著

C.于是且去且負各半步:走

D.星夕至文殊院宿焉是:這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琥的一項是()

A.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B.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C.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D.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甲文段②一段④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景色,在寫法上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B.甲文結尾處引用漁歌點明三峽之長、猿聲之哀,渲染了三峽秋季蕭瑟、悲涼的氣

氛。

C.乙文在文章的開頭簡要交代游畢白岳峰進入黃山界,對黃山溫泉的記游一筆帶過。

D.甲、乙兩文都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甲文突出了群山具有連

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乙文突出了黃山險仄、奇雄的特點。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2)余自笑贏老乃作襁褓兒耶?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用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太原西負山多幽奇麗處,而天龍為勝。距城三十里,由晉祠過王家峪,彳至逼窄,人

不能并肩。約十里許,青松遍山谷。偃者,仰者,稷①者,仆者,直如弦,曲如龍,或

蟠崖石,或俯絕澗。摹有億萬小松,蒙茸透針,亙數里,無他樹參雜其間。風來,清香

浮浮,襲人衣袂。

(選自劉紹放《天龍山記》,有刪改)

【注】①穆(liao):向下彎曲的樹木。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略無闕處___________

②屬引凄異

③彳至逼窄

④要有億萬小松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耳間千二百里不一犬坐于前

B.春冬之時實是欲界之仙都

C..天龍為勝博學阿篤志

D.仰春經綸世務有

(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約十里許,青松遍山谷。

(4)【甲】【乙】兩篇文章極盡描寫之妙,展示山川風物之靈秀,但具體手法各有特點,

請結合相關語句加以分析。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蹴多生怪柏,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選自《三峽》酈道元)

【乙】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①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

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

大彩旗,爭先鼓勇,溯②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

此夸能。江干3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雖席地不容間也。

(選自《觀潮》周密)

【注釋】①既望,農歷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②溯,逆流而上。③江干:江岸。

10.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雖乘奔御風()(2)良多趣味()

(3)吳兒善泅者數百()(4)里席地不容間也()

11.翻譯下面的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12.甲文中描寫了三峽之水、的特點?!八赝木G潭,回清倒影”和“懸泉

瀑布,飛漱其間”運用了寫景手法,使得畫面生動有趣。

13.乙文既正面描寫了錢塘江潮水的壯觀,又通過描寫、的場面

側面反襯潮水的氣勢磅礴。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僦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江水又東,逕①西陵峽。《宣都記》日:“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

里,山水纖曲②,而西星壹蟲重陵韭旦生夜至丕見目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

③,多所象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冷不絕。''所謂三峽,

此其一■也。

[注]①逕:取道,經過。②纖曲:遷回曲折。③形容:形態。

14.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沿潮阻絕(溯:順流而下)B.單乘奔御風(雖:即使)

C.江水又參(東:向東)D.絕壁更千許丈(或:有的)

15.下列斷句(斷兩處)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

B.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

C.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

D.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冷不絕。

17.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簿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記述了三峽山高水急的特點。

B.【甲】【乙】兩文都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來記述三峽的特點的。

C.【甲】【乙】都運用引用的手法,都從側面表現了三峽獨特的景致。

D.【甲】文記述了三峽中三個峽谷的情況,【乙】文側重于記述三峽中的一峽。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至于夏丕襄陵港測阻絕2或工交急室2—有時期發自承2一饕到汪陵,―其回壬三亙晏1一

里乘奔御風丕必疾也葭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目:“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酈道元《三峽》)

【乙】

酒酣,聞石間泉聲,因舍棹進,策步入缺岸。初見石如疊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

垂幢①。次見是妲芍與口迺一,__甚奇置如懸統,__如丕維線一遂相與維舟巖下,率仆夫芟蕪

②刈翳、梯??p滑力休而復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絕無人跡,但水石相簿,磷磷

鑿鑿,跳珠濺玉,驚動耳目。自未訖戌咒愛不能去。

(節選自《三游洞序》)

【注】①垂幢:下垂的旗幟。②芟(shan)蕪:割倒雜草。③刈(yi)翳(yi):清除障

礙。④梯危繾(zhui)滑:危險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栓繩子拉。⑤末:末時,

指午后一點到三點。戌:戌時,指晚上七點到九點。

18.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隱天蔽日呻的“蔽堤遮擋的意思,從側面寫出了三峽的山高峻的特點。

B.“至于夏水襄陵,中的“襄”是漫上的意思,突出夏季三峽水流量之大。

C.“哀轉久絕”中的“絕”是消失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猿聲啼鳴過長的厭惡。

D."休而復上者凡四五焉”中的“凡”是“總共”,表現了作者對美景的喜愛和不舍。

19.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0.作者以“良多趣味”來評價三峽的春冬之景,甲文段是從哪些方面來突出其“趣味”的?

請簡要分析。

21.甲、乙兩文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都寫到了水,二者在寫法上各有特色。請根據文段

的內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寫水時使用了①的方法,先通過直接描寫突出了水流之大,然后通過時間

的流逝和夸張手法,突出了的特點。乙文段主要使用了③寫出了泉水④

的特點。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溯:同“沂”。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蹴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

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

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節選自周密《觀湖》)

22.請用“/”標示下面語句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2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吸王命急宣__________

(2)雖乘奔御風

(3)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24.下列各組語句中的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沿溯阻維往來而不維者

B.其回千二百里又何聞焉

C.方其遠出海門今齊地方千里

D.素湍綠潭吳廣素愛人

2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6.填空。

甲段描寫三峽的夏水,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突出其水勢大、—的特點,描寫春冬之水

則緊扣其的特點,“素湍”“回清”“懸泉”的動態之美映襯“綠潭”的靜態之美,動靜

相映成趣。乙段從、色、聲等方面進行正面描寫,由遠及近地寫出了錢塘江潮雄

奇壯觀的景象。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以見夫群山之相環,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

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節選自曾鞏《醒心亭記》)

注:①灑然:瀟灑脫俗的樣子。

2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略無闞處闕:(2)沿溯阻絕溯:

(3)耳新乎其所國聞:(4)草樹木而泉石嘉眾:

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29.甲文第②段中,作者化用李白",。”的詩句,寫出了夏水一的特點。

30.【甲】【乙】兩文都寫了山,分別說說它們是如何表現山的特點的。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口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層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目:“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船官浦東即黃鵠山,林澗苦美。山下謂之黃鵠岸岸下有灣目之為黃鵠灣。黃

鵠山東北對夏口城,華山傍江,開勢明遠?,憑墉藉阻②,高觀③枕流,上則游目④流川,

下則激浪崎嶇,宴舟人之所艱也。

(節選自酈道元《水經注》)

[注]:①開勢明遠:地勢開闊遼遠。②憑墉藉阻:有堅城和天險可恃。③高觀:瞻望高

遠。④游目:縱目,放眼四望。

3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襄:(2)屬引凄異屬:

(3)林澗摹美甚:(4)依山傍江依:

32.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山下謂之黃鵠岸岸下有灣目之為黃鵠灣

33.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黃鵠山東北對夏口城。

34.【乙】文段中所寫的水流特點與【甲】文段中哪個季節的水流特點最為相似?請結

合兩文內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維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

者歌目:“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

惟粵東峽山,高不過里許,而級級纖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過石橋,有三奇樹

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飛瀑雷震,從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也??v橫丈馀,八窗明凈,

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踞①,可偃②仰,可放筆研,可渝茗③置飲,以

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

(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

注:①箕踞:兩腿伸直岔開,形如簸箕。古人正規場合盤腿而坐,箕踞是很隨便的姿勢。

②偃:仰臥。③渝(yue)茗:烹茶。

35.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襄:

(2)居多趣味良:

36.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7.“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反映了三峽的什么特點?

38.同是描繪祖國大好河山,語段(一)(二)描寫景物的順序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文

章內容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

1.C2.同“缺”,空隙,缺口即使接連不斷使……平3.(1)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有很多樂趣。

(2)(山)憑著(高峻的)形勢,奮力直向上聳,仿佛互相競賽向高處和遠處伸展。

4.(1)清急蕭瑟凄清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的鄙棄,同時也含有避世

歸隱的情感

5.B6.A7.A8.(1)空蕩的山谷傳來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轉,很久才

消失。

(2)我自覺好笑,難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嬰兒嗎?

9.(1)同“缺”,缺口;延長;道路;又。

⑵B

(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大約走了十里左右,就看到青松遍布山谷。

(4)甲文正側面結合,在描寫上多用點染的手法,對景物做精當的勾勒。同時巧妙的運用側

面烘托的手法。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烘托出江流之急。乙文側重正面描寫,在描寫上

多用鋪陳的手法,對景物進行反復遞進地描繪,如描寫青松或直或彎的情態,先直接描繪“偃

者,仰著,穆者,仆者”,井運用“如弦”“如龍”的比喻更為形象生動地描繪。

10.飛奔的馬甚,很善于即使H.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

在是趣味無窮。(2)當潮水遠遠地從錢塘江入??诘臅r候,只是像一條銀白色的線。

12.湍急清澈動靜結合13.弄潮兒精彩表演岸上觀潮人山

人海

14.A15.C16.(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時分,就見不到太陽(和月亮)或

者“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不是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2)猿鳴特別清越,在山谷中傳響,清脆的聲音傳送不絕。

17.B

18.C19.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鳧。20.①顏色方面的“素湍”

和“綠潭”,一白一青,色彩清新,雅致有趣。②形態方面的“絕”“怪柏”“懸泉”等事物形態

各異,趣味橫生。③空間方面的“絕”和“綠潭”一高一低,一仰一俯,高低成趣。④狀態方

面的“素湍”“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