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剖析與訓練:光現象(含解析)_第1頁
2024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剖析與訓練:光現象(含解析)_第2頁
2024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剖析與訓練:光現象(含解析)_第3頁
2024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剖析與訓練:光現象(含解析)_第4頁
2024年中考物理壓軸題剖析與訓練:光現象(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光現象

【考點1】光的直線傳播

【考點2】光的反射

光現象H

【考點4】光學作圖

【考點5】光學實瞼

典例剖析

【考點1】:光的直線傳播

【例1】(2024?隨州)一篇科普文章中寫道,即使太陽突然消逝,人類也不能“第一時間”

發覺,因為盡管陽光信使一路狂奔,當他來到我們面前時已經過去8.333333分鐘!據此估算

太c陽與地球之n間的距離最接近下列選項中的()

A.1.5億千米B.150億千米C.15X10mD.1.5X10nkm

【考點】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

【答案】A

【解析】8.333333分鐘心500s,因為v=旦,

t

所以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s=vt=3X108m/sX500s=1.5X10"m=L5億千米。

【點拔】此題考查了速度變形公式的應用,留意科學記數法的正確應用。

【變式1-1](2024?金華)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如圖是利用大規模陣

列拋物鏡面收集太陽能的工作原理圖。下列關于太陽光傳播的說法錯誤的是()

1

吸熱器

定日鏡

A.在定日鏡面上發生反射

B.在定日鏡面上發生折射

C.經過定日鏡后沿直線傳播

D.經過定日鏡后傳播速度不變

【考點】L光在勻稱介質中直線傳播;2.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3.光的反射現象.

【答案】B

【解析】AB、太陽發出的光從空氣照耀到定日鏡面上時會發生反射,但沒有從一種介質進入

另一種介質,不會發生折射,故A正確,B錯誤;C、光在同種、勻稱、透亮介質中沿直線

傳播,所以經過定日鏡后光沿直線傳播,故C正確;D、一般狀況下,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

速度不變,所以光經過定日鏡后傳播速度不變。故D正確。

【點拔】此題通過塔式光熱電站考查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理解,在

學習過程中要留意區分幾種光現象,并擅長利用所學學問說明有關現象。

【變式「2】(2024?呼和浩特模擬)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

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

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更而發生變更。

(1)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選填“虛”或“實”);

(2)A點與水面相距2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卜之間的距離為—m;

(3)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1.5m,說明水位—(選填“上升”或“下降”)了—m。

APBO

【考點】1.光的直線傳播;2.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

【答案】(1)虛;(2)4;(3)下降;0.75。

【解析】(1)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虛像,故A

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虛像;(2)依據平面鏡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點與水面相距

2

2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A'之間的距離為2m+2m=4m;(3)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1.5m,移

動到E點,如下圖所示:BE=0F=1.5m,因為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所以

【點拔】考查了對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定律的應用,能正確作圖并用數學學問進行分析是解

析的關鍵。

【考點2】:光的反射

【例2】(2024?沈陽)舞蹈教室內有一面特別大的平面鏡,一位同學先后站在鏡前甲、乙、

丙、丁的四個位置,如圖所示。關于他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特點,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甲?乙

丙?工

//////////7////////

平面鏡

A.在甲處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處所成的像肯定是實像

C.在丙處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處所成的像離鏡子最近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D

【解析】A、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在各處所成的像是等大的,故A錯誤;B、平面鏡所成的

像是虛像,故B錯誤;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虛像,故C錯誤;

D、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由圖可知,在丁處所成的像離鏡子最近,故D正確。

【點拔】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常見題目。

【變式2-1](2024?鎮江)如圖所示,平面鏡和長為10cm的細鉛筆均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5cm,則()

3

A

.?*?

A.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

B.為使鉛筆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鏡應至少高10cm

C.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至虛線位置時,鉛筆與它的像平行

D.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cm,鉛筆像的位置不變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C

【解析】A、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鉛筆不動,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

像的位置不變。故A錯誤;B、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與平面鏡的高度無關,故B

錯誤;C、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至虛線位置時,

鉛筆的像也轉動相同的角度,故鉛筆與它的像平行。故C正確;D、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

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cm,鉛筆像也水平向右移動lOcmo

故D錯誤。

【點拔】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鏡成像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此類題目在近幾年的中考中屬

于熱點題目,解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變式2-2](2024?朝陽)小夢同學身高160c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5m處,當她

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鏡走近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高度—(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160cm;經過3s后,小夢和她的像之間的距離是,小夢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

掛鐘的指針如圖所示,則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等于;1.8m;7:20o

【解析】(1)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等距的虛像,小夢同學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鏡走近

時,其身高沒有變更,故她在平面鏡中的像高度也不變;依據丫=且可得,經過3s后,小

t

4

夢向前移動的距離s=vt=O.2m/sX3s=0.6m,此時物距為1.5m-0.6m=0.9m,

像距始終等于物距,因此小夢和她的像之間的距離為0.9m+0.9m=l.8m?

(2)方法一:依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即物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平面鏡中鐘表指針的實

際狀況,如下圖,可以看到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0?

方法二:把試卷翻過來,留意上下不要顛倒,干脆從試卷的反面看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0。

方法三:干脆用12點減去現在的時間即可。

【點拔】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平面鏡成像習題的基礎內容,肯定要嫻熟駕馭。此題特殊須要留

意的是:人離平面鏡越近感覺像越大,像的大小事實上是沒有發生變更的,只是眼睛看像的

視角變大。

【考點3】光的折射

【例3X2024?杭州)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假如沒有這層大氣,會出現(

A.日出會提前,日落會延遲B.日出和日落都會提前

C.日出會延遲,日落會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會延遲

【考點】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答案】C

【解析】由于大氣層的存在太陽光會發生折射,我們會看到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則有大氣層

時,我們會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假如沒有這層大氣,則會晚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

故C正確,ABD錯誤。

【點拔】本題考查光的折射現象。

【變式3-1](2024?南京)如圖是小明春游時在水邊看到的美景,下圖中能正確反映他看到

水中“樹木”的光路圖是()

5

B.

D.

【考點】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答案】:B

【解析】:看到水中“樹木”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

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成的是虛像,而AC兩圖中光

線從水中發出,D圖中光線由眼睛處發出,故ACD錯誤,只有B正確;如圖所示:

【點拔】本題目就是考查平面鏡成像的應用,看生活場景中哪些應用了平面鏡的成像,其主

旨還是看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否駕馭。

【變式3-2X2024?煙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如圖)。

小明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將平面鏡放到碗邊適當的位置,小明在A處通過平面鏡看

到了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

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

A

【考點】1.光在勻稱介質中直線傳播;2.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答案】光在勻稱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反射;折射。

【解析】解:(1)小明看不到硬幣,是由于碗的邊緣部分攔住了來自硬幣的光線,光線進入

6

不到眼鏡,所以眼鏡看不到硬幣,這說明白光在勻稱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來自硬幣的光經過平面鏡會發生反射,反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反射光線看去,

感覺光線似乎是從鏡子的后面射來的,這便是硬幣的虛像(虛像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

點),所以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了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3)當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時,來自硬幣的光線會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從而發生折射,

當折射光線進入人眼時,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虛

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

折射。

【點拔】本題綜合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關于光的傳播歷來就是考試

的一個考點,所以該題屬于常見題,肯定要駕馭。

【考點4】光學作圖

【例4】(2024?恩施州)如圖一束光射向半圓形玻璃磚,0為圓心,請作出光通過a、b兩

個界面的折射光線。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當光線垂直射向a界面時,其傳播方向不變更;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

光線將向遠離法線的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如下圖所示:

【點拔】此題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關于光斜射入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處時,分清折射

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解析此題的關鍵所在,還要留意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

傳播方向不變更。

【變式4-1](2024?葫蘆島)圖甲是彬彬和媽媽在海洋館海底隧道時的情景。彬彬抬頭看隧

道上方的魚時,剛好看到一條魚跟媽媽戴的帽子正上方的像重合在一起。圖乙中A點表示彬

7

彬眼睛的位置,B點表示媽媽戴的帽子的位置。請在圖乙中畫出:

(1)彬彬看到帽子像B'的光路。

(2)這條魚在水中的大致位置C,并完成看到魚的光路圖。

【考點】1.作光的反射光路圖;2.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解:(1)依據平面鏡成像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的特點,作出媽媽戴的帽子的像點B,,

然后連接AB',與海水和玻璃的界面交于點0,即為入射點,連接B0即為入射光線,連接

0A即為反射光線,彬彬逆著光線看去,則剛好看到一條魚跟媽媽戴的帽子正上方的像重合

在一起。如圖所示:

(2)水中魚發出的光線由水斜射入空氣發生折射后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到魚的

像在T點,依據光的折射規律可知,魚的實際位置C應當在像的右側,如圖所示:

【點拔】此題通過作圖考查了光的折射規律的學問,同時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難點是

確定光的入射點與光線的方向。

【變式4-2](2024?寧夏)閱讀下面的短文,按要求解決問題

甲乙

8

2024-2024年的中國上演了一出“嫦娥”登月大戲。和以往不同,嫦娥這次登陸地在月球

背面。月球背面電磁環境特別干凈,無法干脆接收來自地球的信號,所以在登月之前,先要

放射一顆中繼衛星保障通訊。2024年5月21日,嫦娥四號的“開路先鋒”鵲橋中繼衛星放

射升空進入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環月使命軌道。2024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號”探測

器勝利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一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地球、月球、中繼

衛星的位置如圖甲所示,這樣地球上的測控站就可以通過鵲橋中繼衛星與嫦娥四號探測器進

行通訊了。

把中繼衛星假想成一個平面鏡,搭載限制信號的微波傳播特點接近光。請你在圖乙中畫出地

面測控站A點與嫦娥四號探測器B點的通訊路徑。

【考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由題知,把中繼衛星假想成一個平面鏡,搭載限制信號的微波傳播特點接近光,所

以可以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來畫出它們之間的通訊路徑;步驟如下:

①做B關于平面鏡(中繼衛星)的對稱點1,

②連接AB',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0,

③再連接B0并畫上箭頭表示“入射光線”,則0A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中繼衛星看

【點拔】此題結合“嫦娥”登月大戲考查平面鏡成像特點,留意平面鏡成像的基本特點是物

像關于平面鏡的軸對稱;全部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都要過像點。

【考點5】光學試驗

【例5】(2024?綿陽模擬)如圖,是檢查視力時平面鏡、被測者和視力表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若平面鏡距視力表3nl遠,該視力表要求被測者在5m遠處,則人應坐在離視力

表—m遠處,視力表上其中一個“E”字開口指向紙外,則被測者應向她的—(選填“上

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確。

9

3m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1;左方。

【解析】(1)若平面鏡距視力表3nl遠,依據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所以視力表的像到平

面鏡距離也是3m,所以視力表和視力表的像之間的距離是6m,人和視力表像之間的距離是

5m,所以人和視力表之間的距離是6m-5m=1m。

(2)平面鏡成像時,物像相對于平面鏡對稱。視力表上其中一個“E”字開口指向紙外,視

力表像的“E”開口向紙外,所以則被測者應向她的左方。

【點拔】平面鏡成像時,物像相當于平面鏡對稱,在平面鏡成像習題中有廣泛的應用。

【變式5-1](2024?廣州模擬)車內有一塊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圖1所示,車內一乘客通

過玻璃板能看到左側車窗外路旁樹的像。圖2是某時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側樹位置的

簡化圖,圖中眼睛和樹用黑點代表。

-------堿廉板

左做|右側

車行駛方向

圖2

(1)在圖2中畫出此時刻樹在玻璃板中的像。

(2)車前進過程,樹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選擇“變大”、“不變”、“變小”)o與

乘客的距離—(選擇“變大”、“不變”、“變小”);該乘客以玻璃板內樹的像為參照

物,覺得車—(選擇“向前運動”、“向后運動”、“靜止”)。

【考點】1.參照物及其選擇;2.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答案】不變;變大;向后運動。

【解析】解:(1)作出樹A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為此時刻樹在玻璃板中的像。留意

留下虛線和垂直符號的痕跡。如圖:

10

玻展板

I

A1

左側▲眼睛右側

車行駛方向

(2)①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和物體大小相同。所以,車前進過

程,樹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變;因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

當車前進過程,樹與乘客的距離變大。②該乘客以玻璃板內樹的像為參照物,因為樹與平面

鏡的距離變大,即像在往前面運動,所以覺得車向后運動。

【點拔】(1)作圖題要留意:虛線還是實線、有沒有箭頭、有沒有垂直符號、有沒有平行或

垂直等位置關系、是否須要標出字母、角度等,這些細微環節要肯定留意。

(2)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

到的結論也不肯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變式5-2](2024?常州)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小華在豎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點燃的蠟燭,看到玻璃板后出現蠟燭的像,如圖甲

所示,用一張不透亮紙擋在玻璃板與像之間,她在圖甲所示位置視察—(選填“仍舊”或

“不能”)看到蠟燭的像。這說明像是由于光的—(選填“縮小”“反射”或“折射”)

形成的。

(2)撤去不透亮紙,小華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發覺它跟像

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鏡成—(選填“等大”或“放大”)的像。記錄物像的位置A、

A7o

(3)經過三次試驗得到三組物、像位置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o

(4)小明自備器材做該試驗,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看到玻璃板后出現蠟燭的

兩個像,這是因為

甲乙

11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1)仍舊;反射;(2)等大;(3)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4)玻璃板太厚

導致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發生了反射,兩個表面都成虛像。

【解析】(1)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用一張不透亮紙擋在玻璃板與

像之間,她在圖甲所示位置視察仍舊看到蠟燭的像。

(2)另外一支相同的蠟燭B與前面的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

是等大的;

(3)依據圖乙可知,A和1、B和B,、C和C,都是關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對稱的,則可得

到: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太厚的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兩個反射面都成虛像,前面一個反射面成的虛像較后面

一個反射面而成的虛像清晰。

【點拔】本題考查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試驗的實力,并能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分析,探究

平面鏡成像特點的試驗是中考出題的一個熱點,本題圍繞這個探究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解

決方法,合理的思索和說明來考查同學的。

壓軸精練

1.(2024?丹東)小明在安靜的邊游玩時看到“云在水中飄,魚在云上游”,針對這一好玩

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他看到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他看到水中的云是真實的云所成的虛像

C.他看到水中的魚是真實的魚所成的實像

D.他看到水中的位置比真實的魚的位置變深了

【考點】1.光的反射現象;2.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答案】B

【解析】①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鏡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與物體等大的虛像。②因為魚兒是在水中的實際物體,是由于來自魚的

光線從水中通過空氣折射進入了人的眼睛,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看到的是在真實

的魚上方的虛像,因此他看到水中的位置比真實的魚的位置變淺了,故ACD錯誤,B正確。

【點拔】此題主要考查了通過同一幅畫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現象。特殊是看到的現

象同是在水中,很簡單搞錯。相同之處還有,都是虛像,不同之處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題

12

時肯定要細致、細致。

2.(2024?鐵嶺)如圖所示是蒼鷺從安靜水面上起飛的瞬間。關于蒼鷺在水面所成的像,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蒼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B.蒼鷺飛離水面的過程中像會變小

C.水越深蒼鷺所成的像離它越遠

D.蒼鷺與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D

【解析】AB、安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始終與物體

大小相等,故AB錯誤;CD、物距是蒼鷺到水面的距離,像距是蒼鷺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

二者始終相等,與水的深度無關,故C錯誤、D正確。

【點拔】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了解和駕馭,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

點去分析即可比較簡單地進行解析。

3.(2024?遼陽)如圖所示的沙畫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它是通過將沙子灑落在平板燈臺

上,做出各種造型,燈臺射出的光線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擋,呈現出一幅活靈活現的畫面。

下列光現象中與沙畫的光學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空中樓閣C.反光鏡成像D.魚缸中放大的魚

13

【考點】1.光直線傳播的應用;2.光的反射現象;3.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答案】A

【解析】沙畫表演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A.小孔成像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故選項

A符合題意;B.空中樓閣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反光鏡成像屬于光

的反射現象。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魚缸中放大的魚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選項D不符

合題意。

【點拔】本題考查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4.(2024?昆明)一位攝影愛好者早上在大觀河邊照像,視察到岸邊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

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攝了下來,如圖所示。過了十多分鐘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視察,那么影像甲

A.都變B.都不變

C.甲變,乙不變D.甲不變,乙變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C

【解析】依據題意可知,乙是建筑物在水中倒影,甲是陽光照耀下建筑物的影子,

依據平面鏡成像像與物等大的特點可知,像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大小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

所以過了十多分鐘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視察,乙的影像大小不變。

過了十多分鐘后,陽光照在建筑物上時,入射角減小,所以甲的影像變小。

【點拔】此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特點、光沿直線的應用,難度不大,知道影子的成因是解析此

題關鍵。

5.(2024?隨州)寵物狗狗正前方直立著一面鏡子,它正在觀賞鏡中的自己(如圖所示),假

設狗狗不動,把平面鏡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向兩側平移一段距離(兩塊鏡面仍舊在原鏡

面平面內),則狗狗的頭部通過左、右兩面鏡子()

14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D

【解析】平面鏡所成的像,像和物體形態、大小相同,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半個平面鏡仍

能成完整像,故AB錯誤;平面鏡左右兩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與寵物狗關于鏡面對稱,

所以兩個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錯誤,D正確。

【點拔】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緣由和特點。牢記平面鏡的成像特點是解析此類問題的關

鍵。

6.(2024?綿陽)舞蹈訓練室豎直墻壁上安裝有平面鏡,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平面鏡前的

位置如圖所示,他們位置連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頂點,乙、丙連線平行于平面鏡。

則()

,/〃,〃〃〃〃〃〃〃〃〃〃〃〃〃〃〃/〃/.

平面鏡

A.甲與甲的像間的距離小于乙與乙的像間的距離

B.乙與乙的像間的距離大于丙與丙的像間的距離

C.甲的像與乙的像間的距離小于乙的像與丙的像間的距離

D.甲的像與乙的像間的距離大于乙的像與丙的像間的距離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15

【答案】C

【解析】A、由圖知,甲到平面鏡的距離大于乙到平面鏡的距離,依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

甲與甲的像間的距離大于乙與乙的像間的距離,故A錯誤;B、乙、丙連線平行于平面鏡,

所以乙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丙到平面鏡的距離,依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與乙的像間的距

離等于丙與丙的像間的距離,故B錯誤;CD,依據平面鏡成像對稱性的特點,甲的像與乙的

像間的距離(即甲與乙的距離)小于乙的像與丙的像間的距離(即乙與丙的距離),故C正

確,D錯誤;

【點拔】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應用,平面鏡成的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須要牢記,并學會利用這個特點解決實際問題。

7.(2024?株洲)能正確表示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傳播的光路圖是()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答案】A

【解析】解:第一次折射:先過入射點0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內部法線的另

一側作出折射光線,留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其次次折射:先過。'點垂直玻璃下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的下側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

留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玻璃上表面的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

【點拔】考查光的折射定律中:當光從空氣進入水、玻璃等透亮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水、玻璃進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6

8.(2024?重慶)中國的詩詞歌賦蘊含豐富的光學學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陰晴圓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許久,千里共嬋娟”,共賞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鏡所成的像

【考點】1.光源;2.光在勻稱介質中直線傳播;3.光的反射現象.

【答案】B

【解析】A、酒中明月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光被物

體遮擋后,在后邊形成一個黑色的區域,叫做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C、

月亮,本身并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光才被人望見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C錯誤;D、

太陽發出的光射到月亮上發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不屬于平面鏡成像,故D錯誤。

【點拔】此題通過幾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考查了對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學習

過程中要擅長利用所學學問說明有關現象。

9.(2024?常州)為避開司機低頭視察汽車儀表,忽視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出抬頭顯示

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視,借助透亮擋風玻璃看到豎直的

儀表顯示的像,如圖所示,則()

A.像是實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駕駛臺上的儀表顯示要小

D.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45°

【考點】1.光的反射現象;2.平面鏡的應用.

【答案】D

【解析】(1)由題意可知,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且像與

駕駛臺上的儀表顯示等大;故ABC錯誤;(2)車輛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

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所以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

角為45°(如下圖所示),故D正確;

17

像I

----顯示器

【點拔】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平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理解和駕馭。

10.(2024?鹽城)有一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生

一個光斑0,如圖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動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考點】A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

【答案】B

【解析】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錯誤;

BC、向水槽內注水,水位上升;光的折射的光路圖分別如B、A圖所示:

Wtd

RA

比較可知,水位上升,光斑向左移動,故B正確,C錯誤;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變大,光斑右移,故D錯誤。

【點拔】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

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亮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

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亮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不變時,折射角大小不變。

11.(2024?丹東)如圖所示,AB之間的距離為2m。當小球從A向B移動了1m時,若不考慮

小球的形態和大小,這時小球和它的像之間的距離為—叱小明向豎直的平面鏡走近時看

18

到自己的像變大了,而事實上他的像的大小是—(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的。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1;不變。

【解析】解:由題意和圖示可知,AB之間的距離為2m,AB與鏡面的夾角為30°;

當小球從A向B移動了1m時,小球到B的距離為1m,設此時小球在C處,其像在C,處,

如圖所示:

,C'

X

ACB

因30。所對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則小球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0.5m;因為平面鏡成像時,

像距等于物距,所以像與小球之間的距離為0.5m+0.5m=lm;

小明向豎直的平面鏡走近時看到自己的像變大了,是由于視角增大的原因,而事實上他的像

的大小不變(像與人的大小相等)。

【點拔】本題主要考查平面鏡的特點以及結合幾何學問解決問題的實力,有肯定難度。

12.(2024?鐵嶺)如圖是商場里的試鞋鏡。小飛站在試鞋鏡前望見鞋的像是由光的—形成

的,鞋的像和鞋的連線與鏡面—(填“垂直”或“不垂直”),當走近試鞋鏡時,所成像

【考點】1.光的反射現象;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反射;垂直;不變。

【解析】小飛站在試鞋鏡前望見鞋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依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鞋的像和鞋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當他走近試鞋鏡時,鞋所成像

的大小不變。

19

【點拔】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緣由和特點。牢記平面鏡的成像特點是解析此類問題的關

鍵。

13.(2024?呼倫貝爾)銀行掛在墻上的電子鐘被物體攔住了,某顧客發覺光滑如鏡的天花

板上倒映出電子鐘的影像為—,則實際的時間應是—;驗鈔機產生的—可以使熒光物

質發光。

足:5口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AU:紫外線.

【答案】虛像;15:20;紫外線。

【解析】(1)依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天花板上倒映出電子

鐘的影像為電子鐘的虛像;做出12:50的上下相反的對稱圖形,如圖,即為15:20;

(2)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的是紫外線。

|IE:5D|

|出汜口|

【點拔】鏡子假如直立放置,像與物左右對稱,鏡子假如水平放置,像與物上下對稱,請同

學不要總記左右對稱,本題同時考查了紫外線的應用。

14.(2024?綿陽中學自主招生)某人站在離湖岸邊6m的C處,剛好能望見湖對岸的一棵樹

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假如眼距地面的高度為1.5m,湖兩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寬40m,

則該樹HG的高度為m?

H.

-1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8

【解析】首先作出G、H兩點關于水面的對稱點G'、H',即GH的虛像;然后把人眼和H‘連

接起來作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20

依據對頂角相等可知,NBOA'=NAOH',因此RtzXAOH,^RtABOA7,

所以期—=.’「A而從題可知,A'B=lm,OA,=40m-OA,

A'BOA'

即a1L=OA①式;

lm40m-0A

依據同位角相等可知,NBOA,=NDBC,而NBOA,=NA0H,,因此NDBC=NAOH,,所以

RtAAOHz<^RtADBC/,所以理i_=空,而從題可知,CD=1.5m,BC=6m,

CDBC

即AH’.=更②式;由②式可得:0A=4AH,③式,把③式代入①式可得:=

1.5m6mlm

—竺T___,解得:AH'=9m,而AG,=lm,所以G'H'=AH'-AG'=9m-lm=8m,

40m-4AH7

即該樹HG的高度為8m;

【點拔】解題時關鍵是找出相像的三角形,然后依據對應邊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適當的數

z

學模型來解決問題。解析此題還可用連接BG,依據Rt^BGH'sRt^BCD,解得G,H=8mo

15.(2024?山西)如圖甲所示,家用小轎車的前擋風玻璃都是斜的,這樣可以保證夜間行車

時,車內景物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機前面斜上方避開干擾司機視線,保證駕駛平

安。請你在圖乙中畫出司機眼睛(B點)通過擋風玻璃MN看到車內裝飾物(A點)的像的光

路圖。

甲乙

【考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作出車內裝飾物(A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卜,即為像點,連接A,B交平面鏡

于點0,連接A0畫出入射光線,沿0B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21

N

【點拔】本題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與平面鏡成像特點相結合的作圖題,要清晰點光源、像

點、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之間的關系,才能精確作出這一類作圖題。

16.(2024?河南)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始終角三棱鏡ABC,其右側地面上有一平面鏡,

一光屏與平面鏡垂直一束綠光垂直于AB面射向三棱鏡,經三棱鏡折射、平面鏡反射后,恰

【考點】L作光的反射光路圖;2.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當光垂直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的方向不變;據此畫出折射光線DE,

作出P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其像點P',然后連接EP',與平面鏡的交點0即為入

射點,連接E0即為入射光線,連接0P,即為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射到光屏上的P點的光

路圖。如圖所小:

【點拔】此題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圖的畫法,須要留意的是: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線應當

依據平面鏡成像來畫,否則不好確定到平面鏡上的入射點。

17.(2024?本溪)小麗在參觀海洋館時,看到在展箱內S,點有一條魚,還看到了自己通過

展箱玻璃成的像。圖中A點表示小麗的眼睛,B點表示小麗的腳,S點是魚的實際位置。在

圖中畫出:

22

(1)B點的像B,的位置

(2)小麗看到魚的光路圖。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1)做B關于鏡面的對稱點B,.連接像點與B,與鏡面相交于一點0,即為入射

點,連接B0、A0,則B0是入射光線,0A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2)視察水中魚時,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

光線遠離法線,眼睛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人看到的“魚”在S,點,比魚的實際位置偏高,

即魚的實際位置S應在S,的下方。如圖所示:

【點拔】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亮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水、玻璃

等透亮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是沿直線看物體的。

18.(2024?鹽城)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在白紙上畫出表示玻璃板前后兩表面的位置MM'和NN'。

(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讀數為—cm。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視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兩個像,一個較亮、另一個較暗,較

亮的像是光線經—(MW/NN')面反射形成的。

(3)為驗證“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將一張白卡片放在—的位置,—(干脆/透過玻

23

璃板)視察卡片上有無棋子A的像。

(4)將棋子B(圖中未畫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與較亮的像重合,并測量棋子A的右端

到MM'的距離h和棋子B的左端到NW的距離1B,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次數1234

IA/CHI5.407.159.8012.50

IB/CHI5.206.969.6112.32

分析數據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離—(小于/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離。

(5)試驗中,像與物到反射面的距離存在差值。小明對此很感愛好,他想探究影響這一差

值大小的因素。請幫小明提出一條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o

廠百冢

:A

\O

\左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試驗方案.

【答案】(1)0.30;(2)MM/;(3)像;干脆;(4)大于;(5)像與物到反射面的距離存在

差值與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關系?

【解析】(1)由圖知: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即此剩

尺的分度值為1mm;玻璃板左端與0.00cm刻度線對齊,右端與0..30cm對齊,所以玻璃板

的厚度為L=0.30cm-0.00cm=0.30cm。

(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前面的玻璃MM'

表面反射的光較多成的像較亮,后面的玻璃NN'表面由于光的反射后,物體反射的光減弱,

故成的像較暗。

(3)為驗證“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將一張白卡片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可以干脆視察

光屏上是否有棋子A的像,假如有,則為實像,否則,為虛像。

(4)玻璃板的厚度為0.3cm,依據上述試驗數據可知k>1.,即像到反射面的距離大于物到

反射面的距離;

(5)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