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上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歷史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30題60分)

1、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A.尼羅河谷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國家B.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

C.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2、在《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從中我們

可以了解到()

A.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

B.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

C.古巴比倫分為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社會等級

D.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3、學者威爾?杜蘭特在評述某古代文明時說:“這里之所以成為傳說中的伊甸園、西亞的谷倉,

主要靠河流的定期泛濫。”要研究“這里”的文明成果可以參考的史料是()

A.《荷馬史詩》B,《漢謨拉比法典》C.法老金字塔D.O

4、佛經里說道:佛陀路遇被視為賤民的擔糞的尼提,最后尼提被佛陀收為弟子。這反映

佛教倡導()

A.婆羅門是第一種姓B.所有信仰安拉的人都是兄弟

C.面前人人平等D.“眾生平等”

5、“它的公民政治熱烈而開放,人們在鬧市高聲談論各種本城事務,爭執關于法律、戰爭等話

題。……而在東方政治里,如此鼓勵參政要罕見得多,人民首先被要求忠君和順從。”材料體

現了“它”區別于古代東方文明之處是()

A.崇尚武力B.農業發達C.政治民主D.商業繁榮

6、“我們全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信仰,根源皆在希臘。"英國浪漫主

義詩人雪萊這句話強調的是()

A.英國人是古代希臘人的后裔B.英國文化缺乏原創性

C.希臘文明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深遠D.近代西方法律、文學和信仰之間存在內在聯系

7.他出生于馬其頓,首先征服了希臘城邦,然后出兵小亞細亞,滅掉了波斯帝國,建立了橫

貫亞、歐、非的遼闊帝國。有關他的帝國的影響,正確的是()

A.給被征服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阻礙了文明的傳播和進步

B.是歐洲中世紀的開端

C.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傳播和交往

D.是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個大洲的國家

8.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類文明。下列選項搭配正確的是()

A.印度河流域——古埃及一金字塔B.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一《漢謨拉比法典》

C.地中海—古羅馬奧林匹亞賽會D.愛琴海古希臘一楔形文字

9"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土地。這種自然環境成為以個

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

是()

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

C.希臘的地理環境是產生民主制度的根源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

10.模仿和創新相結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體現為“漢化”和“歐化”。其中“漢化”是指

()

A.漢謨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

C.奴隸主民主政治D.種姓制度

11.中世紀西歐大學生的生活既艱苦又愉快。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余,還有唱歌、

跳舞、擊劍和打球等活動。據此可知,中世紀西歐大學()

A.推動城市興起B.關注人的發展

C.擺脫教會控制D.強化國王權力

12、拜占庭帝國所在的地區存在著許多歷史上文化昌盛的城市中心,如古希臘文明遺址,羅

馬文明更是拜占庭人始終引以為榮的“前輩”,由此可知,拜占庭文化繁榮的重要原因是()

A.社會政治環境穩定B.城市經濟的發展

C.古典文化氛圍濃厚D.統一帝國的建立

13.“15世紀以后,世界貿易集中地逐漸移向大西洋沿岸……經濟力量的轉移預示著新大國的

興起。”引文中的“新大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歐洲的商貿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B.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

C.啟蒙運動猛烈抨擊了專制統治D.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4.右圖是《權利法案》頒布300周年紀念幣。之所以紀念《權利法案》

的頒布,是因為()

A.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B.向世人宣布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原則

C.明確提出了人權和公民權

D.君主立憲制的逐漸形成

15.《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是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

法律文件。其中,《人權宣言》與其他兩部文件相比,突出特點是()

A.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權利B.宣布脫離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

C.強調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權利D.提出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

16.美國有許多航空母艦的名字都與該國的獨立戰爭有關,如“薩拉托加”號、“萊克星頓”號、“邦

克山”號等。其中“萊克星頓”號與戰爭中的哪一事件有關?()

A.獨立戰爭的導火線B.獨立戰爭的轉折

C.獨立戰爭的開始D.獨立戰爭的結束

17、中學生應該學會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對拿破侖的功與過展開了討論,

以下是他們對拿破侖所作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他是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

B.他頒布《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C.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

D.他后期的對外戰爭都維護了當地人民的利益

18、有學者認為:“工業革命與城市化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進步……19世紀英國城市

的環境問題的確非常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和空氣污染,由此造成多種傳染病的流行及

早期公害的發生。”對這段話的解讀最全面的是()

A.工業革命導致環境污染B.城市化造成傳染病流行

C.工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D.當時英國經濟非常落后

19、林肯總統說:“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也許會因情緒激動而繃緊,

但絕不可能割斷。”美國人“友情的紐帶”被割斷后最終引發了()

A.美國獨立戰爭B.美國南北戰爭

C.克里米亞戰爭D.朝鮮戰爭

20.研究性學習,某歷史公眾號推送了以下專題資料包。以此判斷該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資料名稱

論文《蘇聯顧問與斯大林模式移植東歐》

視頻《大國的沉淪一蘇聯帝國的解體、東歐劇變》

條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圖片《毛澤東訪問蘇聯》《赫魯曉夫》

A.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B.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體化

C.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D.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

21.“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討論了民族獨立和主權、反帝反殖斗爭、世界和平以及與會各國

的經濟和文化合作等問題。”其敘述的是萬隆會議的()

A.背景B.性質C.內容D.影響

22.國際關系格局出現了幾次重大變動。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兩極格局形成

C.歐洲聯合和日本崛起,挑戰了兩極格局

D.當今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

23.法西斯主義曾經給世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瘋狂迫害猶太人的是()

A.德國法西斯B.意大利法西斯

C日本法西斯D.西班牙法西斯

24.有的學者認為:危機并不一定就絕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機”這個詞本身就包含著“危害,

和“機會”兩層含義下列史實不能驗證這一結論的是()

A.面對經濟大危機的打擊,美國羅斯福推行新政

B.面對國內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

C.面對經濟大危機的打擊,德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對幕府統治的危機,日本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25.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崩

潰的標志是()

A.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召開B.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C.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D.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26.學習歷史需要關注章節標題,以便把握內容的主旨。根據下面提供的關鍵詞,為其選擇一

個最恰當的單元標題()

關鍵詞:聯合國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

A.步入近代社會B.一戰后初期的世界

C.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D.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27、2020年,“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作為個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進入

我們的生活,讓復工復產更加精準、科學、有序。這種便捷的跨地區互認方式有賴于()

A.航天技術的運用B.信息技術的發展

C.新材料技術的應用D.生物技術的進步

2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出現了新發展。下列歷史事件能夠佐證上述觀點的有

()①薩拉熱窩事件②萬隆會議召開③納米比亞獨立

④“非洲年”⑤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29、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下列現象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機器轟鳴,鐵路速度②車馬勞頓,家書萬金

③在線購物,網絡訂票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30.學習歷史,必須理清歷史事件之間的各種重要的關系,才能有效地學習歷史知識。下面對

各個歷史事件關系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B.美國內戰——北方戰勝南方,消除了種族歧視

C.英國殘暴的殖民統治——印度民族大起義

D.明治維新——日本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二、材料分析題(共40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和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美洲,

土著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殺,以及歐洲傳染病的侵襲,種族幾乎滅絕。土著居民勞動力

的銳減又引起罪惡的黑奴貿易,時間長達三四百年。

材料二

(歐洲人)不但自己大發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整個新世界的風貌與歷史……看不見的

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倫布航行引發的生物大交換,是由肉眼可見的生命形式組成,從南瓜

到野水牛均是。這個大交換的結果一從人類觀點視之一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

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

—摘編自艾爾弗雷德?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

(1)根據材料一分析美洲當地勞動力銳減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圖片及所學知識,指出以販

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什么?(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哥倫布大交換”的特點。并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簡析“哥倫布大

交換”的積極影響有哪些。(4分)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為了實施把兩極對峙的世界轉化為戰略性的三角關系之策略,美國在1969年

7月宣布一系列的單方面主動議案……原先不準美國人前往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的禁令取消:

美國人可以攜帶價值一百美元的中國制物品進入美國;也準許在某一限量之內的美國貨物輸

往中國。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著

材料二我認為毛澤東和周恩來以及其他人也認識到……同時對抗美蘇兩個大國是不切

實際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澤東開始向華盛頓發出某些信號,暗示中國準備與美國進行

某種形式接觸,并與美國達成某種形式的和解。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江昭

(1)結合材料一、二,寫出材料一中的“三角關系”指的是哪三國的特殊關系結構?(2分)

(2)結合材料一、美國對中國“宣布一系列單方面主動議案”原因是什么?(2分)

(3)舉一例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的事例。(2分)

(4)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的認識。(2分)

33.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20世紀至今,世

界政治格局出現了多次大的變化。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協約國同德國及其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構成了重建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

際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的核心是中國問題,……與會國簽訂了一個關于中國問題的公約。

—《世界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采取了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

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現代國際關系史》

材料三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認為自己“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

,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

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

發揮著重要作用……

——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1)材料一中的“和約”和“公約”分別指什么?(4分)最終確立了怎樣的國際政治格局?(2

分)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2分)其結束的標志是什么?(2分)

(3)根據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什么變化?(2分)

34.分析下列材料,探究問題。(12分)

材料:13-19世紀世界史重要事件

①13世紀意大利等國出現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

②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③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工業革命開始

④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⑤1779年英國發生工人搗毀機器運動,一些廠房被毀

⑥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⑦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

⑧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

⑨1861年俄國開始進行農奴制改革

⑩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3世紀一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

在走向近代過程中和走進近代后,出現過的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生產組織形式各一例。

(2分)

(2)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別說明事件⑤、⑦與事件③之間的內在關系。(4分)

(3)②④⑥⑧⑨⑩事件的發生,世界歷史呈現出什么樣的發展趨勢?(2分)針對這些事

件,請以“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必須符合本國國情”為觀點,選擇其中的2-3個史實,對不

同類型的道路選擇加以論述,要史論結合,事實清楚。)(4分)

歷史答案

、選擇題(共30題6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DBDCCCBAB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BDDCDCBD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BACCCBDDB

二、材料分析題(共40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原因:印第安人遭西歐殖民者的屠殺以及歐洲傳染病的侵襲。稱呼:三角貿易

(2)特點:歐洲具有主導性;內容具有豐富性;范圍具有全球性;結果具有雙重性(積極和消極)

;時間具有長期性。

積極影響:促進了全球動植物(物種)的多樣化,豐富了人類經濟生活;密切了世界經濟

的聯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與交融。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1)美、蘇、中三國。

(2)美國改善中美關系對抗蘇聯。

(3)尼克松訪華;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建交等。(答出其中一點即可)

(4)國際形勢、國家利益影響國家外交政策的制定等。

33.

(1)和約:《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或《凡爾賽條約》。公約:《九國公約》

國際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新的世界格局:兩極格局。結束的標志:蘇聯解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