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匯編: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_第1頁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匯編: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_第2頁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匯編: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_第3頁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匯編: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_第4頁
2022-2024年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匯編: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題分項匯編

專題02生物和生物圈

考點導航

考點0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考點02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

考點03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

考點0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1.(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因食物關系形成不同的食物鏈。下列各項中,

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A.草一鹿T野兔T狼

B.昆蟲一食蟲鳥一蛇一貓頭鷹

C.草T昆蟲T食蟲鳥T蛇

D.陽光一草一昆蟲―食蟲鳥

2.(2024.甘肅隴南.中考真題)在草原生態系統中,牛和羊的關系是()

A.捕食B.競爭C.寄生D.共生

3.(2024?甘肅隴南?中考真題)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

A.陽光一水稻一麻雀一鷹

B.水草一鯽魚—野鴨—細菌

C.青草一蝗蟲一青蛙一蛇

D.土壤—青草-綿羊一狼

4.(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實例中,與其它三項所描述的關系不同的是()

A.地衣能夠加速巖石的風化B.仙人掌的葉特化為刺

C.企鵝皮下脂肪很厚D.雷鳥的保護色

5.(2024?內蒙古?中考真題)梭梭是沙漠地區生態保護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長超過9米,葉呈鱗片狀。

干旱炎熱的夏季,部分嫩枝會自動脫落以減少水分散失。下列相關敘述第送的是()

A.根的向地生長離不開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

B.葉肉細胞核內遺傳物質與根毛細胞核內的不同

C.部分嫩枝自動脫落可降低蒸騰作用面積

D.梭梭的發達根系有利于適應干旱的環境

6.(2024?河南?中考真題)鄭州市西流湖公園已建設成為集生態文明、休閑游憩、歷史文化傳承于一體的

城市公園。園內生物種類眾多,形成了多條食物鏈。下列選項中,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

A.昆蟲T青蛙一蛇B.草一昆蟲―食蟲鳥

C.鯽魚-水蚤一藻類D.陽光一藻類一鯉魚

7.(2024?福建?中考真題)太陽升起,草原上野兔正在吃苜蓿,一只鷹從天而降,野兔成為它的美食,殘

骸最終被細菌分解。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A.陽光一野兔一鷹B.苜蓿T野兔一鷹

C.野兔一鷹T細菌D.苜蓿一野兔一細菌

8.(2024?湖南.中考真題)生態系統多種多樣,以下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是()

A.生物圈B.湘江C.洞庭湖D.衡山

9.(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下圖是一種枯葉蝶,其形態、顏色都與周圍落葉基本一致,使它不容易被

敵害發現,從而增加了生存機會。下列體現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句子中,與此現象相同的是()

A.柳杉吸收有毒氣體B.森林提高空氣濕度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蚯

蚓活動疏松土壤

10.(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下列諺語能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大雪紛紛落,明年吃饃饃B.山上多種樹,勝似修水庫

C.肥是莊稼寶,施足又施巧D.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11.(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蚯蚓能疏松土壤,產生的糞便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分析,下列與之相同的是()

A.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發達B.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

C.野兔隨季節換毛D.綠色植物能夠凈化空氣

12.(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自然界烏鴉與狼群有一種奇妙關系:烏鴉對食物的叫聲是狼發現食物的警

報器,狼的到來可將獵物的皮毛撕開,方便烏鴉用喙啄肉。烏鴉與狼的關系是()

A,捕食B.競爭C.寄生D.合作

13.(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研究人員將胚芽鞘(一種植物結構)置于單側光照下,其中一組的尖端用

不透光的錫箔紙包裹,另一組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生長情況如下圖。影響胚芽鞘彎曲生長的非生物因

素是

不透光的錫箔名q一

胚芽鞘一---胚芽鞘

直立生長向光彎曲生長

A.水B.溫度C.空氣D.單側光照

14.(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引種到我國后因缺少天敵而成為惡性雜草,

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加拿大一枝黃花與我國本土植物之間的關系主要是()

A.競爭B.捕食C.寄生D.互利共生

15.(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田鼠吃土蜂幼蟲”體現出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A.競爭B.合作C.捕食D.寄生

16.(2023?海南?中考真題)海南熱帶麗林國家公園生物種類繁多,下列屬于消費者的是()

A.海南蘇鐵B.海南黃花梨C.海南油杉D.海南長臂猿

17.(2023?海南?中考真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中的綠色植物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空

氣等作用,這體現了()

A.生物影響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適應環境D.生物依賴環境

18.(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樹在農歷二月長出新葉,影響它

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溫度B.水分C.空氣D.濕度

19.(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凡適應環境的生物,永遠都能適應環境

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反映了生物能夠影響環境

C.“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了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

D.荒漠中的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與干旱缺水環境相適應

20.(2023?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國悠久的農耕文明,融匯了先進

的農學思想,“夏至種豆,重陽種麥”體現了什么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溫度B.水分C.陽光D.空氣

21.(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赤峰市元寶山區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是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工程的典型實

例,生態恢復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改良土壤,恢復植被。對該礦區生態系統恢復的分析簿誤的是()

A.該礦區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土壤

B.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和微生物繁殖

C.生態恢復過程中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D.隨著生態恢復,該礦區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逐漸增強

22.(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現代農業基地利用溫室大棚進行蔬菜栽培,要提高北方地區冬季大棚蔬

菜的產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②適當延長光照時間③提高氧氣濃度

④維持大棚內高溫環境⑤增大大棚內晝夜溫差⑥定期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

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23.(2023?黑龍江?中考真題)農作物受旱導致出現死苗現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B.陽光C.溫度D.土壤

24.(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以下有關水稻和青蛙的說法不正確的

是()

A.青蛙的發育方式屬于變態發育B.青蛙、水、肥是影響水稻生長的生態因素

C.青蛙比水稻多了系統這一結構層次D.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染色體數減半

25.(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沙漠中影響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陽光B.水C.溫度D.空氣

26.(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在生態系統中,下列選項屬于消費者的是()

A.土壤B.空氣C.動物D.植物

27.(2023?福建?中考真題)下列生態系統最大的是()

A.武夷山B.大金湖C.福州市D.生物圈

28.(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某高山植被的分布情況為:針葉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較高的地方,闊葉林往

往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地方。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A.溫度B.陽光C.水分D.空氣

29.(2022?江蘇鎮江?中考真題)睡蓮在水下有長長的葉柄,能使葉漂浮在水面,并將葉吸收的空氣輸送到

根部。主要體現了()

A.生物適應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影響環境D.生物改變環境

30.(2022?四川資陽?中考真題)花店中常有無土栽培的綠植出售,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培養液的營養成分必需包含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B.無土栽培的實驗證明了沒有土壤,植物也可生長

C.培養液中含量較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D.為滿足綠植正常生長的需要,除培養液以外,還需光、空氣、適宜的溫度等

31.(2022?山東威海.中考真題)民間素有“驚蟄雨雷,小麥成堆”的農諺。我市今年春旱嚴重,由此對農作

物產生影響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B.陽光C.空氣D.溫度

32.(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牽牛花也被稱為朝陽花,它們一般凌晨開放,臨近中午逐漸閉合。影響牽

牛花開花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空氣C.水分D.溫度

33.(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下列語句能體現生物之間競爭關系的是()

A.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C.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34.(2022?遼寧朝陽?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B.雜草和玉米互利共生

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D.青蛙的生活與昆蟲有關,與溫度、水分、空氣等無關

35.(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沙漠上到處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現綠洲I,這說明對植

物分布有影響的非生物因素是()

A.溫度B.陽光C.水D.無機鹽

36.(2022?湖北襄陽?中考真題)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苗和雜草

相互爭奪陽光、空氣、水和養料等資源。豆苗和雜草之間的關系是()

A.寄生B.捕食C.互利合作D.競爭

37.(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中,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A.蚯蚓能翻耕土壤B.鯽魚的身體呈梭形

C.夏天溫度升高,細菌的繁殖速度加快D.農作物遇到干旱會減產

38.(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下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實例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B.蓮藕的莖和葉柄內有相通的氣腔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D.南極企鵝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39.(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題)陸生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適應干燥環境。下列不屬于該類

型結構的是(

A.蚯蚓的環狀體節B.鴕鳥的卵殼C.蝗蟲的外骨骼D.蜥

蜴的鱗片

40.(2021?河南?中考真題)蘇轍有“苦寒壞我千竿綠,好雨還催眾筍長”的詩句。下列選項中,與該詩句體

現的生物與環境關系一致的是

A.蚯蚓的活動使土壤疏松B.全球變暖導致珊瑚蟲死亡

C.蠣蟲滋生造成小麥減產D.野兔泛濫加速草場退化

41.(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好雨還催眾筍長”主要體現了哪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陽光B.溫度C.空氣D.水

42.(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人參是“東北三寶”之一。南北朝時,一位本草學家對人參有“三桃五葉,背

陽向陰”的描述,這體現了影響人參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B.陽光C.空氣D.土壤

43.(2022?福建?中考真題)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葉、生活垃圾等,并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蚯蚓是線形動物B.蚯蚓能影響其生活環境

C.蚯蚓屬于分解者D.蚯蚓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

44.(2024?江西?中考真題)某班同學看至「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我國空間站進

行多項實驗”這一報道,對其中的太空養魚充滿好奇。隨后,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帶瓶塞的無色透明玻

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魚、金魚藻等材料,開展生態瓶養魚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太空養魚”在一個1升大小的密閉水族箱內進行,該水族箱內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

叫做—O

(2)制作生態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魚類排泄物,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瓶中扮演的角

色是O

(3)實踐過程中,某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如下圖所示。根據下表“生物部分組成成分”一欄判斷,該生態瓶評價

等級為—,理由是—O

101-------瓶塞

生態瓶評價表

評價等級

評價維度

ABC

生物部分組成成分成分齊全缺少一種成分缺少兩種成分或更多

科學性

光照條件光線良好陽光直射沒有光照

美觀性

環保性

(4)上圖作品經過完善后,根據上表“光照條件”一欄判斷,該生態瓶最好放置在—的環境中。

(5)同學們發現完善后的生態瓶仍不能維持較長時間,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寫出一條即可)。

45.(2024?遼寧?中考真題)分析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自然景觀絢麗多彩,既有雄偉挺拔的崇山峻嶺、一望無際的大海,又有廣闊

無垠的平原、星羅棋布的湖泊和縱橫交錯的河流。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氣候特點,造就了地球上多種多樣

的生態系統。

資料二:荒漠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地區,那里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少,氣候干燥,動植物種類十分稀少。

資料三:沙狐是沙漠里棲息的一種小型動物。沙狐白天在有多個出口的洞穴里睡覺,夜間則走出洞口尋找

獵物。沙狐的大耳朵使它可以聽到細微的沙沙聲,便于捕食蜥蜴等動物。

(1)資料一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

系統是O

(2)資料二體現了溫度、水是影響生物生活的(填“非生物”或“生物”)因素。

(3)資料三劃線部分體現了沙狐和蜥蜴之間的關系。在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沙狐屬于者。

考點02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

1.(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某同學為制作生態瓶準備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蜘、小魚、小蝦,他還必

須補充的材料是()

A.金魚藻B.泥縱C.河沙D.增氧泵

2.(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寄生在人體內會使人感染瘧疾。下列對瘧原蟲

的推測,正確的是()

A.與小球藻細胞結構完全相同

B.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C.不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D.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

3.(2024.陜西?中考真題)“稻一魚一鴨”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是在傳統種稻模式下,利用稻田養魚、養鴨。魚、

鴨可為稻田除草、治蟲,其糞便也能肥田。以下關于“生態模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能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保護自然資源

②食物鏈是:魚一稻一鴨

③魚、鴨糞便被消費者分解

④可為城市提供農、漁、禽產品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4.(2024?吉林?中考真題)如圖是一塊小麥田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

B.乙和丙的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C.三種動物與小麥共同構成農田生態系統

D.若麥田被重金屬污染,有毒物質在小麥體內積累最多

5.(2024?內蒙古.中考真題)青頭潛鴨是全球僅存1000余只的遷徙鳥類,對棲息地環境要求苛刻。隨著生

態保護項目的實施,內蒙古黃河濕地生物多樣性增加,自2023年起陸續觀測到一些青頭潛鴨,它們的到來

說明該地區()

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②自動調節能力減弱③能量循環利用加快④食物網復雜性提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下列對生物多樣性的

理解,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是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比較高的生態系統相對穩定

C.基因多樣性較低的物種適應環境能力更強D.大量引進外來物種可豐富我國的生物多樣性

7.(2024?安徽?中考真題)混養不同食性的魚類,能增加魚的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下圖是某魚塘中部分

生物構成的食物網,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鯉魚

浮游植物《

/I1魚

浮游動物

、鯉魚

A.浮游植物是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B.鯉魚、端魚和鯉魚之間是互利共生關系

C.魚類的混養提高了魚塘中資源的利用率

D.能量可沿“浮游植物—浮游動物一鯉魚”流動

8.(2024?云南?中考真題)稻螟蟲是啃食水稻的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稻田中放養適量青蛙,可以

減少農藥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下圖表示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中各生物(用甲~丁表

示)體內農藥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水稻一稻螟蟲-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水稻一青蛙一稻螟蟲一蛇

③圖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圖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若將食物鏈中各環節的能量數值轉換為相應面積的圖形,按序排列,可形

成金字塔圖形,叫作能量金字塔,如下圖所示。圖中代表生產者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0.(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2023年環境日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青少年應積極

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保護自然。下列行為中,不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是()

A.拒絕接受紙質廣告傳單B.常購層層包裝的“外賣”食品

C.就餐時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D.只打印必要的文件,并雙面打印

11.(2023?海南?中考真題)“無廢棄物農業”是我國傳統農業的一種生態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

是()

土填

A.種植豆科類作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B.該模式中的所有生物組成了生態系統

C.牲畜能促進物質循環

D.這種模式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

12.(2023?北京?中考真題)“海洋牧場”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它是指在特定海域內,人工投放藻

類、貝類和魚蝦等海洋經濟生物種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餌料等進行集中養殖和科學管理,類似于在陸地

上放牧牛羊。下列關于“海洋牧場”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屬于海洋生態系統B.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C.其中的藻類可以制造有機物D.有無限的自我(動)調節能力

13.(2023?北京?中考真題)葉海龍是一種海洋動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蝦為食。它全身覆蓋的葉狀

附肢并非用來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圍的大型海藻中、下圖中①?④代表的生物與其存在或遠或近

的親緣關系。下列關于葉海龍的敘述,簿用的是()

A.屬于海洋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B.葉狀附肢有利于隱藏自身

C.其形態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圖中與其親緣關系最遠的是④

14.(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中蘊含的生物學知識,敘述正確的是

()

A.諺語中的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B.諺語中描述的食物鏈是“蝦米一小魚一大魚”

C.若水體遭到污染,有毒物質在蝦米體內積累最多

D.諺語中的大魚和小魚是競爭關系

15.(2023?湖南長沙?中考真題)沼氣池中的某些細菌能分解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尿中的有機物并產生甲烷。

這些細菌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A.非生物部分B.生產者C.消費者D.分解者

16.(2022?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丹徒區水臺村試驗“稻鴨共作”模式獲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利經濟效益。下

圖是稻鴨共作生態體系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水稻

雜草

A.圖中各生物的數量相等

B.稻飛虱與鴨之間僅是捕食關系

C.圖中所示成分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D.“水稻一稻飛虱一鴨”是其中的一條食物鏈

17.(2022?四川資陽?中考真題)如圖是鄉村振興項目所建立的人工生態系統——“桑基魚塘”,對該系統的

敘述正確的是()

A.桑樹和蠶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B.蠶能促進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C.該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只包括魚塘中的全部植物和動物

D.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桑樹一蠶一蠶糞—魚

18.(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對該食物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最高級消費者占4個營養級

B.從進化角度分析,E比C要高等

C.如果草原土壤被污染,污染物將由A進入食物網

D.如果E消失,C將會大量繁殖并捕殺B,使草原得到有效保護

19.(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源頭是太陽能

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可以循環流動

C.食物鏈中的能量最終都流向分解者

D.由于能量流動遞減,所以消費者的數量一定比生產者少

20.(2022?遼寧大連?中考真題)如圖是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組成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蚯蚓是生產者,蝗蟲是消費者B.“蝗蟲―食蟲鳥一鷹”是其中一條食物鏈

C.草原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D.若該生態系統被重金屬污染,則兔的體內重金屬含量

最多

21.(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有害物質DDT污染了該生態系統,那么體內含DDT最多的生物是草

B.圖中最長的食物鏈是:草一鼠—蛇—貓頭鷹

C.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傳遞的

D.該食物網共含有3條食物鏈

22.(2022?湖北?中考真題)現在很多果農在果林中放養雞,這種生態發展模式可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

濟效益。下圖是果園生態系統部分生物之間的關系示意圖。下列說法母送的是()

A.果樹、草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主要成分

B.雞和食草昆蟲之間存在捕食和競爭兩種關系

C.雞糞被細菌、真菌分解,可為果樹提供無機物和能量,收到了較好的生態效益

D.果園雞增重快、飼料投喂少,成本低,該發展模式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23.(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廣為流傳的一句詩,形象地描繪了.

生態系統的如畫風景,其生物多樣性與森林生態系統不同,因此自動調節能力(填“大于”或“小于”)

森林生態系統。

24.(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下圖是無錫市某果農實現立體種養的部分生物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如圖所示—(填“能”或“不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2)圖中能直接利用太陽能的生物有

(3)圖中消費者有其中具有捕食關系的是—(寫出一組即可)。

(4)在果園中放養蜜蜂,可以獲取蜂蜜,提高果園的經濟效益,蜜蜂在自然界還具有—的作用。

25.(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其中序號①~⑥表示生理過程,字母a~d表

示流入各營養級的能量值。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表示的生物成分是,除圖中圖示外,無機環境還可以為生產者提供的物質是(答

出一種)。

(2)生物體內的碳返回到無機環境中的生理過程是,包括圖中的(填序號)。

(3)若圖中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則該食物鏈包括個營養級,次級消費者是o各營養級之間

能量傳遞效率一般是10%~20%,則d代表的能量大約是b的o

(4)若圖中的生產者是玉米,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針對b的具體調控措施是(答出一點),農田

生態系統較森林生態系統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原因是o

26.(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科研小組對某重金屬污染地區的單作茶園(種植單一品種茶樹)進行了調

查研究,并對其實施了植物修復。植物修復是通過某些綠色植物(如豆科)從被污染環境中吸收重金屬,

并將其轉移、貯存到地上枝葉部分,以達到修復的目的。茶樹害蟲茶細蛾等會對茶樹造成危害,治理過程

中科研小組放養適量的雞,構建了“茶園養雞”的生態農業模式。

(1)茶園可看作一個生態系統,輸入其中的總能量為,其作為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O

(2)研究發現,以茶細蛾為食的蜘蛛體內重金屬含量遠大于其他生物。蜘蛛體內重金屬含量高的原因是

其適應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o

(3)修復過程中,科研小組選擇大豆進行荼、豆間作,修復后土壤中重金屬濃度明顯下降,且土壤肥力明顯

提升,原因是o

從生態效益的角度分析,構建“茶園養雞”生態農業模式的意義是(答出兩方面即可)。

(4)為解決茶園的用水問題,科研小組研發了污水處理池,示意圖如下:

植物浮

床系統

k

口7

土M

石子g

因是

體原

析具

圖分

。據

水標準

達到用

口水質

,出水

理后

經處

污水

生活

用、秸

化利

資源

糞便

養殖

禽畜

開展

發展,

農業的

態循環

加快生

市為了

)常州

考真題

州?中

蘇常

4?江

(202

27.

生態農

的一種

某農村

常州市

下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